精编报道精编5篇
【导言】此例“精编报道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报道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按照传统新闻真实论的观点,记者必须客观记录所看到与听到的一切,就像一台摄像机,应尽量避免记者个人的主观倾向性,尤其不能添油加醋,道听途说。
但在这次地震报道中,本文作者深刻感受到,跟传统新闻真实论有所不同,灾难新闻的真实其实有两个维度,一是客观真实,一个是主观真实。客观真实,就是前述传统新闻真实论的基本观点。但主观真实,则是在灾难报道中衍生出来的第二个“客观存在”。
这里,用两个典型的例子对此加以阐述。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有两条新闻几乎在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新闻媒体上刊播过,其真实性几乎难以令人置疑。一条新闻说,某位母亲在临死前用手机短信的方式,给怀中的孩子留下了一段“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另外一条新闻说,俄罗斯救援队从废墟中救出一名男子,这名男子的第一句话说“这次地震厉害,都震到外国去了”。
不过请注意,这两条人人皆知的“新闻”却缺乏新闻最关键要素:无时间,无地点,无人名,无作者,无目击者,无证实者,无消息来源。如果说这些新闻关键要素的缺失是因为当时现场太忙乱了,媒体记者无法一一核实,但到目前为止,依然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查证核实,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毕竟,无论从这位母亲的手机,还是那名男子的照片,都可以而且应该作为抗震救灾的宝贵资料进入地震博物馆。
也就是说,这两条广为人知的地震新闻,很大可能都是人们虚构出来或者以讹传讹的“三无产品”。但奇怪的是,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心知肚明这是虚构的消息,但仍然宽容地接受它,甚至乐于继续传播它。新闻媒体刊播此类“真实的谎言”,受众在知晓的情况下依然欣然接受,这在新闻传播史上恐怕也是少有的。为什么?
由此就产生了本文作者所提出的真实的第二个维度——主观真实的问题。灾难新闻之所以是一个独特的新闻品种,就在于它对受众的巨大影响,可以轻易地超越受众的认知层面而进入情感深处。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的同情心和凝聚力被强烈唤醒。母爱短信这类虚构新闻,符合当时乐观向上、战胜困难、人同此心的社会主流意识。可以肯定的是,类似母爱短信这样的“主观真实”新闻,在地震灾区的某个地方某个时间肯定存在,只是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被新闻媒体及时找到。新闻媒体正是基于对此类新闻“主观真实”的合乎情理的逻辑判断,才敢于适度刊发“三无新闻”。同样,在大地震这种特殊的语境下,受众可以宽容这样的新闻真实性偏离。
从这个层面看,灾难新闻的主观真实也是一种客观存在。需要提出来并引起新闻媒体的注意。不过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新闻采编人员则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新闻报道的技术处理方案,而不是像新闻的客观真实那样作为一种应该恪守的行为原则。
也就是说,作为一线采编人员,理应洞悉灾难新闻“主观真实”的存在,尽量及时发掘出类似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以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但是,在具体新闻报道中,客观真实仍然是第一原则。从新闻公信力的长远利益看,类似母爱短信这样的“真实的谎言”,首先应该尽量避免直接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可以通过记者引用、转述等方式进行报道。同时,当重大灾难发生的时候,新闻媒体还可以通过配发评论、诗歌、散文等,将此类“主观真实”的信息需求,通过非新闻的方式积极饱满地传播出去。事实上,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成都各家报纸如《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等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成功的尝试。
二、微观真实和整体真实
灾难新闻报道一个共同的难点在于突发性,记者往往来不及斟酌、谋划出一个整体报道方案就匆匆上路。如本文第二作者地震后从厦门出发,一到机场候机大厅就发现了无数急着赶回受灾家乡的四川人,于是采访就从机场大厅开始。下飞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夜色中直接奔赴都江堰灾区。但在靠近二王庙的地方,不幸遭遇车祸,不得不掉头返回,并在靠近都江堰市郊的口腔医院旁开始深夜采访。这种采访上的偶然性,在各家媒体的地震报道中并不少见。
另外,汶川地震导致的灾区面积极大,直接影响面积达13万多平方公里。理论上,这13万平方公里的灾情呈现了这次大地震的整体真实的画面。但是,单个的记者或者单个的媒体往往很难全方位覆盖这样大面积的一个整体画面,如何在新闻中再现这个真实成为赴灾区报道记者的一个难题。
每个记者最初的设想往往都是努力向重灾区挺进,有些驾车,有些搭救灾车辆,有些甚至是步行。仿佛唯有朝灾害最重的地方深入,才能在新闻中复制灾难的真实。即使是这样,记者的选择仍然难以避免随机的特征。比如,由于采访条件如车辆、通讯工具等的限制。本文第二作者在灾区采访的时候,只能给自己划定一个大的框架:首先确定重点区域,力争走完每一个重灾区,如都江堰、青城山、德阳、什邡、绵阳、安县、北川、青川。但具体到这几个重灾区的哪个点采访,采访哪些人,却难以事先制定一个缜密、准确的规划。
本文第二作者的第二个采访大方向是,每到达一个预定的地震区域,立即寻找想要的采访对象。这也是相当随机的一个过程。记者的采访目标是:老人、孩子、妇女、男人、宠物。至于地震当中的物,如被毁坏的房屋、道路、桥梁,则基本上没有纳入记者的报道视野。记者认为所有灾害的施难对象最直接的是人。物不过是灾难的背景,人才是灾难中的主角。记者的采访,就是通过选择采访对象,来放大灾难中人的弱势,用脆弱反衬人的坚强。而老人和小孩、妇女,又是灾难发生时弱者中的弱者,是最值得媒体注视的对象。
这一过程中,记者完全按照个人的价值判断来还原灾难本身和灾难过后的场景。这种选择上的随机性,势必造成“记者在哪里,新闻就在哪里”的悖论,而不是相反。尽管编辑部后台可能会通过配发带全局性的“地震官方数据”等稿件来平衡,但这种逻辑上的悖论仍然会直接挑战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因为,新闻的微观真实仅仅是一个小叙事,是局部的真实。就比如本文第二作者在都江堰后山偶然采访到了最老的老人,采访对象的典型性相当充分。但这种小叙事的真实,并不能直接推论总体。都江堰后山这位105岁的老人在地震中很豁达,但我们能就此推论所有的老人都很豁达吗?孤立的一两篇报道,必然会给读者造成类似的错觉。
在统计学上,随机抽样具有意义,样本数的累计达到一定的量,在设定的置信度区间内,通过局部能够推论总体。新闻的整体真实,绝对不能通过记者随机采访的累计来直接实现。要求一个记者跑完所有的地震灾区也是不现实的,即便能够跑完,也不能像全息照相机一样记录地震的每一个侧面。
上述困境是沿着空间的横切面展开的。从纵向的时间切面,新闻的总体真实与局部真实的悖论仍然得不到完全解决。地震发生后,整个事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依次展开:第一时间的慌乱—抢救伤员一安置灾民一预防次生灾害一恢复生活一重建家园。在这个时间演进路线中。第一个被救治的伤员、第一个被安置的灾民、第一个余震警报、第一个志愿者等具有特别丰富的新闻价值属性的信息,记者其实很难幸运地都采访到。因此,哪怕每个记者都知道时间之轴必然展开,但记者仍然不得不被动的、随机地选择对象来进行报道。有些记者敏感性强,能够更快地跑进这条时间的主轴中随机地找到采访对象,而有些记者反映则会慢很多。
同时,灾难新闻中,政府作为最权威的消息源,很大程度上左右媒体的报道方向和方针。时间之轴上的随机采访,和依赖官方消息源的采访,同空间之轴上的随机采访一样,可以产生若干满足媒体出版需要的反映单个事件的新闻稿件,但客观而言,无论时间与空间如何立体组合,它还是无法集合成一个可以直接还原本质的新闻宏观真实画面。
对于新闻机构而言,如何在大的灾难报道前,尽量做到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
从理念上讲,单篇新闻报道的小叙事真实,属于个体层面的范畴,受众“我认可”即可。只要记者严谨采访,客观报道,局部真实一般能实现。而新闻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属于社会层面,需要受众“我们认可”。
从这个角度看,新闻的宏观真实更多是一种价值判断,一种更偏向于主观意识的群体观念。记者的职责是描述世界。为读者审视与解读世界提供素材,保证每一个小叙事微观真实的客观可靠,同时保证随机挑选小叙事的方式、方法、时间等的“程序正义”。每一个微观真实的小叙事,不过是为无限逼近的新闻整体真实提供拼图,拼图越多,真实世界的景象误差就会越小。至于整体真实——判断世界的权力,则握在受众自己手中。
没有人能完全消除局部真实与整体这两种层面的绝对距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记者也需要这种绝对距离的存在,否则就没有了观察社会和反映社会的自由空间。新闻理想的最终含义其实就是,记者通过对真相的不懈追寻和暴露,协助受众去发现世界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只是导游,他不过比一般人走得更快一些而已。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要想取得灾难报道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在技术上仍然有可行之处。首先,针对重大的灾难报道,记者个人的采访可能紧迫与随机,但编辑部后台应该有时间进行一个整体报道规划,以弥补记者个人采访小叙事真实的不足。其次,在重大灾难新闻发生之后,尽量派出记者组而非单个记者出去,以多个特派记者的全景式采访,来尽量弥补微观真实的不足。第三,记者个人应该在忙乱中尽量确定报道的主题,按照报道主题的采访可以部分地克服微观真实的困境。比如,《新京报》的“逝者”特刊,通过部分还原死难者的生平来再现地震灾难。尽管“逝者”的选择仍然是随机的,但无数“逝者”的集合,仍然能通过一个侧面部分地还原地震的景象和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命运轨迹。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上面这5篇优秀报道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报道范文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报道的范文字2
1.新闻:新闻是一种简洁、快速、及时地报道最近有意义的事实的新闻体裁。它篇幅很短,特别强调及时性。因为它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所以通常被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是指新闻。
2.传播:传播是一种新闻文体,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信息技术和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但它们比新闻更详细。从报道对象来看,传播材料的选择比较严格,新闻材料的选择也比较广泛。从结构上看,沟通是灵活多变的,而信息是相对稳定的。从表达方式来看,传播主要是叙事性的描述,表达灵活自由,而新闻主要是叙事性的。就报道时间而言,交流不如新闻快。
3.特写:专题报道是一种视觉报告,它“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它强调视觉印象,以描述为主要技术,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经常截取某个片段、细节或画面,给人一个特写的印象。
4.深度报道:至于深度报道,一般认为它不是一种独立的体裁,而是一种报道方式。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完全反映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溯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
报道3
一、国际化背景下的“深度报道”
(一)深度报道源自美国
新闻深度报道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新闻界的重要新闻写作理论,后来传到英、法、日等国家,其在指导新闻实践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理论正式传入中国,对促进我国新闻业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世纪初叶,客观报道理论以其独有的优势,在美国新闻报道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客观报道理论所确立的客观、迅速、将新闻报道与意见写作分开的报道原则,成了西方新闻界(特别是美国新闻界)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但众所周知,客观报道理论只要求记者和新闻界客观地报道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并不允许对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述,这就造成了记者主题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欠缺。他们往往只能就事论事地浅层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能将事件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与其他事件的联系深入地告诉受众。结果,许多重大新闻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等)发生后,许多受众感到惊慌失措。他们纷纷指责报社和通讯社,批评他们“仅仅满足于允许那些驻外记者们报道确确实实发生的事”,而“不希望对事件的解释”。这个问题引起了新闻界的深思。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明确地对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地、全面地和理智地报道,并将它们置入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前后联系之中。”“委员会还要求记者去分析事件所产生的原因、后果和社会影响。”①这就是说,要求记者跳出客观报道理论设置的清规戒律,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深入地分析事实,指出其产生的原因、所包含的意义和所产生的影响。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等深度报道形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深度报道发展现状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提出对深度报道的关注与切望——“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以来,东西方的新闻理论界均对深度报道做出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理论认知。但人们对深度报道的内涵一直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在中国,一方面是专门研究深度报道的著作凤毛麟角,而另方面,新闻界有关深度报道实践却日渐丰瞻,深度报道正在成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一些报纸,尤其是《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强势媒体正在用“深益求深”的魅力敲开公众的心扉。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使我们感到眼下很有必要直面深度报道,将理性探讨与感性实践相融汇,以此来把握其本质。
二、深度报道概念再界定:强调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其指向
(一)如何界定深度报道?
如何界定深度报道?这是后来的深度报道研究者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否定传统的深度报道定义,还是延续业界的普遍认知?对这个带有本原性质问题上,《深度报道原理》(ONIN-DEPTHREPORTING)一书的作者给予业界同行的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界定。以往被多数新闻学者所接受和采用的以“新闻文体”、“报道形式”和“报道方式”定义深度报道的观点被该书抛弃。超越文体和文本的概念范畴,将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新闻运作理念加以强调是该书作者对读者思维的第一冲击波。《深度报道原理》一书认为,深度报道的“高级”既不表现在“级别程度”上,也不表现在“写作难度”上。作者强调以超越文体和写作的视角看待深度报道,从而形成这样一种认知,即“深度报道”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新闻旨趣(Intrests),它揭示了新闻主体与新闻客体间的关联,这就从深度(深刻性)和广度(广延性)两个方面指出了新闻文体以受众认知效用为主导的运作方向。该书给出的深度报道的简洁的定义是:“以深刻和全面为传播旨趣的新闻报道”。在这样一个简略的定义背后蕴涵该书作者对深度报道的哲学思考。深度报道所强调的“深度”和“广度”概念,表明了对受众认知的关注,凸现了作为新闻理念而存在的深度报道的社会价值。
(二)深度报道概念再界定
长期以来,“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文体”的观点得到不少人的认同。这一观点可以概括其形式上的特点,但如果用来定义深度报道,就会有人否认其存在。比如美国的詹姆士•波普就曾指出,不应该使用“深度报道”这一概念,因为这似乎暗示着人们,曾经在某一个时期里,有一种“肤浅报道”被接受过。而把深度报道简单地解释为一种“新的”新闻文体,不可能道出深度报道的深层含义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更倾向于强调:深度报道是新闻执着于追求深刻性的一种写作旨趣。它是一种“类文体”,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立体式的新闻思维方式;它强调多层次、综合地把握和揭示新闻事件的过程及新闻事件与社会的联系,探索时代的精神状况,描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表现在实践中,1篇好的深度报道应包括如下9项内容:事件、新闻背景、新闻前景、新闻过程、新闻分析、主观感性、新闻预测、图片说明和对策建议。这无疑是对传统的单纯化新闻写作思维的一种挑战。
(三)深度报道应具备的因素
1篇文章能被称为深度报道,应具备几个要素:
1、文章通篇着力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一件很轰动的大事,深度报道可能关注其中一个很微观的方面,但一定是这件事所集中体现的矛盾主体。举例来说,在“黄碟案”中,可能存在多种矛盾冲突,如警察执法方式问题,处理程序问题,看黄碟的道德问题,但这则报道中,真正为人所关注,也是事件最能集中体现的观念冲突,是警察能否入室的问题,是“家”的法律权利边界问题。
2、文章应有结论。这个结论不是是非对错的判断,不是道理,不是记者主观的看法,而是事件本身所陈述、所展示的客观存在。这个结论展现的过程,应如数学公式一样,是一个推导的过程,推导所需要的材料,是记者通过采访收集到的新闻事实,推导一局的定理和规律,是主流人群的思维逻辑。比如不久前发生于江西的老人法院自爆案,《成都商报》一个记者在采访之后,把“点”放在空巢老人问题上,给出的结论是老人是因为思念儿子,希望以各种手段召回儿子而不能,才自爆于法院的。这个结论,有他所采集到的事实支撑,整个阐述都合情合理,较有说服力。不过,这篇文章另有问题,这一点容后再说。
结论还可能不是一个明确的结果,只是针对事件所反映问题的客观阐述。比如几年前的湖南老师教学生学习是为“挣大钱娶美女”事件,这个事件反映的是民间一种价值观的冲突,是影响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中“名”与“实”的冲突,反映的是一种社会思潮。所以,这个事件,得出的结论即是上述它所反映出的冲突所在,没有对错是非的判断结果。
3、文章得出的结论,应有一定的先进性,或能展示了当下重要的社会矛盾,而不是陈词滥调,不是显见、可以轻易得出的道理。比如如果一个报道不需要过多解释,读者很容易就能看出是讲述了好人得到好报坏人受到严惩的故事,这种报道就绝不是深度报道。由此原因,政法系统的案件纪实就不在深度报道的范畴中。
三、深度报道:网络时代平面媒体的守护者
(一)电视、广播逼出的新武器
在国内报界,深度报道的要领也常常跟调查性报道相混淆。在许多读者以及媒体人看来,做深度就是做调查性报道,甚至更为狭窄的监督性、揭黑性报道。然而在西方,更为常见的深度报道文体是解释性报道,带有很强烈的服务色彩。
国外的情况,以最有代表性的美国为例,深度报道起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于五六十年代,而以七十年代的水门事件为标志性顶峰。深度报道兴起的原因可以从时代、行业、读者需求等各个方面解读,但究其根本,还是如最近走红的胡戈新片中那首翻唱歌曲所言:“都是被逼的”。
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的报业开始面临无线广播的挑战;二战后有了电视,并很快发展为彩电。现在受众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还可以亲眼目睹新闻现场,这在新闻传播的历史上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新闻学基本要素“5个W”中,基本上前4个W就没有报纸杂志什么事了。CBS、ABS等大的广播巨头顺应时势,摇身变为全国性的电视网。当时就有许多人断言了纸媒的消亡,也的确有一些媒体,其中包括因为二战则蜚声全球的《生活》周刊,顶不住新形势的冲击,关门大吉。
美国的报人们在此危境下,找到了杀开血路的利器,这就是深度报道。这是在常规消息报道无法与电视比拼的形势下,不得已而双双顺理成章的选择。既然前4个W我们拚不过,那我们就把力量放在最后一个“WHY”上面好了,这个“WHY”主要就是调查性报道。后来5个W之外,新闻界又加了一个“H”,即“HOW”--怎样,这就主要是指解释性报道了,如解释性报道的开山之作,普利策获奖名篇《让它飞起来》,就是讲波音757飞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过程。
报纸以深度报道何以能够对抗电视?央视《社会记录》记者沈亚川说,他每次做节目,最大的问题不是采访不到,而是如何说服采访对象出镜。从技术上而言,电视做深度报道的局限是明显的,除了上镜的顾虑,更重要的是,电视是靠画面的,而那些调查取证的过程往往难以用画面表达。如今有了针孔摄像机,电视还可以做做暗访,但放在三四十年前,你如何能设想一个美国的电视记者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去采访一桩肮脏的黑幕交易过程?
除了技术,受众也是另一大原因。电视的观众总体而言,年龄偏小、文化层次偏低、更欣赏快节奏的画面而非理论说教。相形之下,报纸读者的整体水准较高,也有足够的兴趣和认知力去了解新闻事件发生前前后后的背景、缘由、内幕和趋势,因而深度报道成为纸媒扬长避短的最佳战场。《南方周末》的一句经典广告语: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以及在这里读懂中国,直接将该报定位在了较高层次,的确《南方周末》超过600万的期发行量也印证了“深度报道”在国内读者中的地位。“有时候读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快速的信息,更需要新闻背后的新闻。”一位资深媒体人说道。以近期《南方周末》有关报道汶川大地震为例,“这一天电闪雷鸣,这一天山摇地动,这一天大雨磅礴。这一天,是我们的国难。”2008年5月15日,笑蜀在《绝境中的生命高于一切》一文中写到。在当天《南方周末》出版的“号外”——“逼近震中”中,无论是“北川,悲伤成川”,还是“多想再握你的手”都让拿起这份报纸的人泪流满面。他以大篇幅甚至通版的深度报道吸引和感动着国人。对于“深度报道”的运用,它无疑是成功的。在当天出版的《南方周末》中,“都江堰-汶川:90公里生命之路”,笔者在开篇即写到:“从都江堰经漩口,过映秀,到汶川。连接震中与外界的90公里,从未与生命如此紧密相连的90公里。”这让读者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文章的主题,而后笔者又用“他们没有时间伤心,他们从未失去信心”等二级标题,并配以图片和说明,将事情一步一步告诉读者,揭露新闻背后的新闻,这让读者多少有些身临其境并感动不已。
而事实上,正是依靠越战、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的深度报道,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美国报业,度过了电视挑战的危机,达到了其影响力和商业的鼎盛阶段。③
(二)网络时代的权威扮演者
今天的中国报业,某种意义上面对着跟当年美国同行们同样的挑战与困境,而这一次的对手比当年还要远远强大得多,这就是互联网。
如果说广播与电视是以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开创了传播史的新纪元,那么互联网则是以传播的无边际和互动性开创了又一个新纪元。
“作为一个报纸的新闻人,我无时不在感觉到网络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更巨大的压→←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都深度报道目前的选题资源,80%以上来自网络。而报道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程度是依靠于网络的传播。如果没有互联网,很难想象南方都市报这样一张只在区域发行的地方都市类报纸,可以获得如此巨大的全国影响力。”《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组的同仁们说。
“然而压力是与日俱增的。如果说对于报社老总来说,压力主要是感受于不断被切走的广告蛋糕,那么对我这样的采编人员而言,压力更直接是在新闻的高度同质化和常常后人一步的无奈。以中国新闻为例。现在每天打开各家报纸的中国新闻版,你会发现上面的内容不仅都差不多,而且都在前一天或者当天的新闻网站上挂出过。报纸作为第一手新闻传播的功能已经大大被削弱了。”《兰州晨报》一位主编无奈地说,在他的印象中《兰州晨报》除了每天的本地新闻第一天没有在网站上出现以外,其他诸如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以及其他娱乐、体育新闻,基本上都在网站或者其他媒体上出现过。“即便是本地新闻,也与同城的其他都市类媒体有很多相同之处。很多读者都说,在‘兰州只有一份都市类报纸’。而我们需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大深度报道新闻的力度,我们需要用它来树立《兰州晨报》影响力。”
其实,报纸对抗互联网的第一利器不是别的,而是“国情”。在中国,报纸的功能除了传播,还有教化,包括政令法规的传达和意识形态的宣扬。在这一点上,由于互联网的难以控制,它暂时还代替不了报纸和电视,新闻网站不能独自采写和新闻就是其头上的一道“紧箍咒”。从这一点而言,报纸还可坐享垄断利润若干年。④
此外,在一个信息过剩乃至于信息爆炸的年代,受众最迫切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信息量的庞大和传播的快捷,而是一种信息的安全感。何谓信息的安全感?每天当你打开几大门户网站,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承受之而起的便是一种焦虑感,如此众多的信息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何者为巧,何者为拙,何者为必需,何者为累赘?你会发现寻找和选择的时间远远高过获取。网络的传播实在是太庞杂也太轻易了,也就不可避免充满着谎言、垃圾和重复的内容,受众需要权威,需要有信得过的传播者替他作出解释、判断和选择。
而传统媒体将会是这个权威角色的最好扮演者,一方面有编辑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作为公信力的保证,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对一个新闻事件投入高昂的人力物力进行长期深入调查,这是普通网友难以比拟的。可以想象,在不久后的信息市场上,网络是一个大卖场,充斥着品种繁多数量巨大的商品,而传统媒体则是其中的品牌专柜,给受众提供可信任、有价值的精品。
这样看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前述各家报纸纷纷加强深度报道力量背后的动机。大家也像昔年的美国同行一样,再一次将深度报道作为对抗新媒体的武器。
(三)网络时代:深度报道如何把握平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网络媒体尽管以新闻传播的迅速及时而备受青睐,但因为网络特有的虚拟性,很多时候其传播的新闻以及其他信息并不能满足广大受众所要求的真实性,平衡性,而出现偏激的言论,所以很多人并不将网络新闻作为自己日常真实新闻的来源,而还是要从传统的媒体如报纸、电视等获得。这就给平面媒体等传统媒体了发挥自己优势的空间,尤其是深度报道,然而如何把握其平衡性,如何将新闻事件委婉地告诉读者,确实是深度报道记者必须关注的事情。
《南方周末》记者杨海鹏说:“我们就像走钢丝,比把握风向和绳索平衡更困难的,是把握自己的心理平衡。”
的确,无论新闻表现再客观具体、新闻自由再豁达、言路再宽广,新闻背景以及媒介所处的环境还是会让新闻在约束中来言论。白居易有诗歌曰:“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南方周末》是成功的,但也是不够十全十美的:其一,注重批评,缺少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深度报道如果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事实进行调查,将有利于记者在采访中做到客观、准确和公正,“这一点上《南方周末》就弱了些,它欣赏煽情的文字,往往容易过。一些报道手法也并不职业,同时又不注重政府的重视与参与。坚持舆论监督不是去煽风点火,不是报道猎奇引起社会的波动,而是去利用报道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从新闻背景上看,自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新闻舆论敢于冲破思想雷区,因而必然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这种悲壮激烈的批判话语与建设理想,反映在记者身上,就表现出很多的带有“破坏”性的批判和揭露。《南方周末》的评论向来锋芒毕露,而且有专家把它与其他报纸相比较:《新京报》以立为主、《南方周末》以破为主。《新京报》针对社会发展中所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虽然有些评论以批判为主,但其基调仍是友善的、温和的,其批评也是富有建设性的。其二,地域报道不平衡,不如叫成“北方新闻”。有人尖锐地指出《南方周末》应该改名为《北方周末》,因为它所刊登的多数有政治暗示性的内容更多的是中国的北方或北方的大城市少数知识精英所关心的,并不被一门心思经商的广东人所热衷;凡是涉及广东本地的问题,它几乎一律回避。如果从视角方面而言,它也多数拿北方人的某些视角来观察及采编新闻,《南方周末》等于在帮助北京人办报。如果说这些感觉有失偏颇,那么这些结论是真实而具体的。
四、深度报道:时代的使命与宿命
报纸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新闻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的崛起,改变了报纸报道结构,也促使其它的媒体开始借鉴这种先进的报道方式,形成了深度报道的大发展,但是对于最早采用此类报道方式的报纸媒体而言,在未来的新闻竞争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站在历史、文明与未来的角度记录时代进程。
相比后现代的西方而言,中国当下还处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化艰难转型的过程中。这个时期,旧有的秩序和价值观均已被颠覆,但新的秩序和主流价值观还未确立,在这样的断裂与碰撞中,整个社会心理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彻底多元化的状态。这样的多元化与西方社会的多元化完全不同,在人家那里,虽然观念与想法千变万化,但那些最根本的大是大非的问题都已经达成共识,多元化建立在一个稳固的根基之上。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时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甚至远超过最大胆最荒诞的文学艺术想象:处女、城管扒裤、夫妻在家看黄碟、千里背尸还乡、“跳楼秀”、最牛钉子户、“中央一套”、“双规”牌杀虫剂、“问题官员猎捕大队长”、硫酸泼熊、卖身救母……
那么,深度报道在未来应该怎么做呢?原《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南香红说:报纸也应该传达人性、人类、文明的信息。
注释:
①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②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③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北京。2001.第6页。
④蔡尚伟、罗曙驰。深度报道的革命——试析Internet对深度报道的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01期。
参考文献:
[1]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A].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2]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2000.
[3]王志敏。王志新。新闻热点报道[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2002.
[4]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2000.
[5]美.威廉C盖恩斯。刘波译。调查报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程道才。西方新闻写作概论[M].新华出版社。北京。
[7]项德生、郑保卫。新闻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0.
[8]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9]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
[10]陈选文。论深度报道[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
[11]张俐。专题新闻报道[R].兰州。2006.
[12]南方周末。南方周末-后台[C].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13]罗卓群。新时期中国报纸灾害新闻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4.
[14]黄海华。试论电视深度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中央电视台主要深度报道栏目的透视[D].广西大学。2001.
[15]于建雪。对报纸深度报道先锋意识的美学思考[D].河北大学。2003.
[16]张大江。论新时期记者综合素质的培养[D].广西大学。2004.
[17]张春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传播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1.
[18]钱捍。拍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兼谈《大众日报》的专题摄影[A].第四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1996.
现场报道4
报道选题:高考后的“疯狂”
一、选题分析
1、题材分析:高考,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高考在每个学子的人生中是一次转折,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重点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至关重要,几乎能够说影响了人的一生,所以许多学子刻苦奋斗,几乎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地。6月8日17:00一年一度的高考拉下大幕,许多考生在考完最后一门走出考场时都露出了简单的笑容,开始“启动”他们盼望已久的“疯狂”假期。从高考完到填报志愿、进入大学共有三个月的假期,在刚刚考完试后,考生们会有一次大的放松,同学聚餐、出去旅游、通宵……因为高三一年的压抑生活让考生们的生活穿插于学习——吃饭——睡觉这三点一线,所以这次放松显得十分重要。但是,过度的放松也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考生该如何合理安排假期从而使假期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2、报道目的:多方面了解高考后考生的各种放松状态,而后根据总结的考生放松方式,采访心理咨询师等研究学者,给家长和考生带给合理化得推荐和意见。
3、报道时机:高考结束后的一周内
4、报道范围:---市
二、前期准备
确认采访报道的对象、资料;搜集相关的资料;设计好向采访对象提问的问题。
(1)采访对象
A、考生B、家长C、饭店、娱乐场所管理者D、心理咨询师或学者
(2)采访资料
考生:①高考前班级里或自我有没有计划考试后的各种放松活动?②打算如何放松?有没有和父母商量过?
③是否会合理规划假期?怎样规划?
④有没有打工的打算?对此有什么看法?
家长:①孩子考完后自我的情绪如何?
②有没有为孩子计划假期?如何计划?
③会不会陪孩子一齐度假?
④是否会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比如那些方面?饭店、娱乐场所管理者:
①在考试前预订状况如何?与往年状况比较如何?②消费标准如何?有什么要求?
③订餐或娱乐状况会持续多长时光?
④旅游状况如何?选取游点主要在哪些地方?
心理咨询师或学者:
①往年高考过后考生的状态如何?放松方式如何?②是否做到了合理放松?
③考生就应怎样合理计划假期?推荐?
④家长就应如何为考生计划?就应持何种态度?
三、实施与运作
1、报道思路:采访在高考后第二天即可进行,可在校园或小区附近对考生进行采访;对家长的采访可随机进行,对心理咨询师或学者的采访可电话进行。
2、报道形式:专题报道,以《高考后的“疯狂”》为主题,图片与文章相结合,分为几个版面进行。可结合其他地方的新闻穿插报道
3、报道力量配置:三人一小组,分头采访,学生、家长一组,饭店或娱乐场所、旅行社一组,电话采访一组,最后成稿,进行整合。
4、报道进程:首先集中报道考生们的各种放松状况,然后采访学生及家长们的看法与观点,文字与图片相结合报道;对考生的各种放松状况做一总结,给出心理咨询师们的推荐。后续若还有出现的不一样寻常的状况,再进行关注和报道。
报道的范文字5
20xx年x月x日下午,美国教授Guang-Wen(George)Pan应邀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给本科学生开讲座。Guang-Wen(George)Pan是美国计算电磁学专家的资深教授,常年在国外任教。这天特邀来给数学专业的学生讲数学在其他各领域的应用。
讲座在A203教室举行。应用数学学院院长黄廷祝院长,党总支苟生平副书记参加了这次讲座,应用数学学院的大一到大三年级的学生都部分参加了讲座。教授深奥的讲解、学者的风范都深深吸引着学生,在他介绍电磁场相关资料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加深理解和推导,使学生认识到了课本数学知识以外的应用,不得不承认数学的深奥和广泛。
在讲座结束之际,学生们用心举手询问了许多问题,包括电磁场将来的发展、美国学生学习与中国的不同,中西差异十分明显。黄廷祝院长在最后也上台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些数学知识的应用,鼓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地方中,数学不仅仅仅使数学,它在各行各业都能崭露头角。并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到了更高的层次,数学的作用更是无与伦比。纵观各种学科和行业,数学使基础,所以我们要想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所收获和成就,务必学好数学这门基础学科。
在热烈的鼓掌声中讲座告一段落了,我们期盼更多的讲座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认清自己的方向,把握住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