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1
论文摘要:服务是图书馆职业的根本属性,也是图书馆职业价值的核心。文章认为,图书馆人的责任心不仅包括进取心与奉献之心,还要有一颐“平常力心”。
职业的价值,在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度,图书馆职业价一值是图书馆人职业的基础,也是图书馆职业在社会中的本 质,图书馆职业价值也是满足社会大众共享资源的服务需舀求,一种职业能够长期存在,必定是社会对该职业所提供丁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图书馆职业价值正是顺应了 人们利用文献资源获取所需的普遍要求,这里有几点让我忿们来着重探讨一下。
其一,图书馆职业价值在于它是具有专业资质使命的鬓一种社会分工,其职业的价值属性就是“服务”,服务是图鲁书馆职业的根本属性,也是图书馆职业价值的核心,因为 图书馆是为大众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宝库,为一切需要者食提供服务就是它的宗旨。
其二,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保存、传递知识信息的使命。图书馆职业的功能就是对保存的文献资源进行科学的整理,然后向社会大众提供获取信息、的服务,正因为图书馆有着这一神圣的使命,才体现出图书馆职业存在的价值,而这一价值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
其三,在网络化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不管电子信息技术怎样冲击人们的生活以及电子出版物充斥市场的每个角落,事实证明,信息技术载体形态的变化仍要遵循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的原则,只要纸质出版物不消亡,图书馆职业就继续体现着它的价值。
价值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也是人创造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创造价值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我们浅析了职业的价值后,不得不说与这一职业相关联的价值的体现者—图书馆人。图书馆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尊重和热爱直接体现出图书馆人对事业的责任心,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做到对工作的尽职尽责。谈到尽职尽责,就涉及到职业人的责任心,笔者认为,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图书馆人的责任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图书馆工作是兼具知识性和服务性的,日常工作多为基础性的服务工作,如果没有太多的追求,这种工作也算轻松,一个敬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做好基础服务性工作外,要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多探索,多学习,充实自己,跟上时代,跟上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一句话,图书馆人在敬业的同时一定要有进取之心"。这样,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时候,我们图书馆人才不至于落伍,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才能与时代俱进,同时得到读者的认可,社会的肯定。
其次,图书馆人应“甘于人梯”,乐于奉献。因为图书馆职业属性的根本在“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是为读者。服务的,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搞好此项工作的,图书馆,人要有乐为他人作嫁衣的精神境界,关心读者,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主动热情地为读者服务,及时主动向读者一提供准确、到位的服务,做读者的知心人,真正体会到读者的每一份收获都是我们图书馆人的一份喜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2
关键词:道德教育 归属感 读书 正向引导 全员参与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教书,更要育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准劳动者,他们到了社会上又能否作到时刻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秉承优良的职业道德呢?我们又该如何针对中职学生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进行道德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必须要使他们形成对所处群体的归属感
我们发现,校内所谓的“问题生”大多来自“有问题”的家庭,或父母离异,或父母工作繁忙,或父母溺爱。在这样一个不被“正确爱”的环境下成长,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由此看来,在班级中也是这样,如果学生没有来自班级的爱,他就很难爱这个班级,责任又从何谈起呢?在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又如何肩负起责任呢?因此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产生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挖掘出每个学生的特长与潜能,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信任,使学生觉得自己在班级中是一个有用的人,是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久而久之,他的主人翁意识就被激发出来,开始愿意承担起班级责任和义务。
二、读书对道德养成有促进作用
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交谈”。而多读书、读好书,品味书中的优秀思想,聆听先贤哲人的教诲,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更为重要的是读书是学知识、明事理的最好途径,它教给我们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并不断迈向更高的道德境界。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
读书的益处多多,但国人却疏于读书,这也成为道德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据2012年5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消息,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而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量排名第一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64本书。
笔者认为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多读好书。例如,学校开展了“书声琅琅溢校园”活动,学生每天晨读20分钟,《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名家名段等国学经典与美文赏析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在体会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的同时,既能丰富文学修养又可感悟古人遗训,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要使学生喜欢读书,学会做人,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树立榜样,然后才能真正教书育人,否则是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的。
三、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正向引导
教育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提升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中国有一则寓言,坡在跟佛印交谈时,问大师,你看我坐姿如何?佛印说我看你的坐姿很像佛祖。坡非常高兴。接下来他恶作剧地一笑说,我看师傅的坐姿倒像是一堆牛粪。佛印听罢既不生气也不反驳,只是微微一笑。坡以为占了佛印的便宜,回到家里得意洋洋地把故事经过告诉了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输得实在是太惨了,佛印大师心中有如来,所以看你若佛祖,你心中只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
由此来说,教师千万不要怀揣偏见去看学生。如果教师在言语和行动上不停地给学生消极暗示,不仅破坏学生的积极性,还可能扭曲他的品行。不少学生在品行方面出现偏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断地遭遇成人“垃圾思维”的侵害。这些垃圾思维就如一些企业单方面追求生产,任意排放的有毒气体和污水一样,慢慢地污染了学生原本纯净的天空和大地,结果是破坏性完全抵消了生产性。教师用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才能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四、道德教育必须全员参与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和品德老师的事,校内的每一名教职工都要肩负起道德教育的责任。或许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就可以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一个后勤人员的处事方法就能改变学生的做人方式。
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3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能将班级的学习、思想、管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必须学习;要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充分开发每个孩子心中的宝藏,必须学习;要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必须学习;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终身学习;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符合新要求的“四有公民”,必须学习。学习贯穿班主任工作的始终,是学着做,做中学的要求促进着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逐步提高。
当前,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选择好的学校念书,选择好的班主任主持班级工作,选择好的科任老师任课,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纪律、常规习惯等与一个班主任的工作密不可分,人们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胜任班主任工作,我想最重要也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终身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是工作之本、学习之母、成人之源,也是生存之道。所以读书应该成为班主任最重要的事情。
班主任不仅要读书,还要广博阅读,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充实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成为智慧型的班主任。最近学校发给班主任的《没有任何借口》和推荐的《细节决定成败》二书,读后确实给人带来了崭新的思维方式。《没有任何借口》使人懂得了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责任的表现,都是为自己工作的缺失找理由,当前,面对我们这样一个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面对所遇到的问题,理由可以说千道万。读了这本书后,思想上都会得到本质的提高,而对工作产生新的认识,不再为自己工作的问题找借口。《没有任何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有了问题,特别是有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懊恼万分,但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着解决这些问题的,这就是工作的实质,如果没有了问题,工作也就没有了意义。工作,意味着永不放弃,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只有认真地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
其次,选择了教师职业,选择了班主任岗位,这就是你的工作,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就算是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负责任、尽义务是成熟的标志,对于责任,谁也不想主动去承担,负责任的人是成熟的人,每一个成熟的人都应该增强责任感,工作就是付出,只有带着满腔热情去从事我们的工作,就少有怨天尤人的事情发生了。
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4
现在,我们不得不每天跑得更快一些。
有不少爱护我们的读者赐信提醒:千万不要因为加快出版频率,使杂志品格降低,变得贫瘠粗糙。
我们会把读者朋友们的叮嘱,郑重地悬于案上、放在心头。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信念一直是:办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
责任感云何?
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会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作为,无时不刻地接受着生活世界的塑形,同时反作用于整个生活世界。于是乎,他的为自己负责,就是为周围负责;他的为周围负责,就是为自己负责。他的涓滴的改善自己的努力,就是涓滴的改善世界的努力;他的涓滴的改善世界的努力,就是涓滴的改善自己的努力。而他对世界的这一点同体之感、殷切之意,就是通常所说的责任感。
诚然,这些话只是老生常谈。但里面正关联着我们每日工作的目标、方法及最深层的理想、动力。
正因为所谓“责任感”,不过是对普遍联系的命运的真实领受,所以,我们认为,不必把它当作某种特殊使命,以过于紧张的姿势承担。只要我们反躬自察,就会发现责任感其实一直内在于人,是一种本分。拥有责任感,正是个人或群体拥有觉悟的自我、能够发挥泉源不竭的生命力的表现。
对于杂志,我们有这样的认识――如果不能使读者重视我们对世界的见解,那么,我们的生命是轻浮的;如果不能使读者感受我们对世界的期待,那么,我们的生命是含糊的;如果不能使读者赞赏我们改善世界的努力,那么,我们的生命是笨拙的;最后,如果不能使读者和我们心神相通,不能使读者感到我们所谓责任,其实正是多数人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那么,我们的生命只是一场无能和仓促的表演。
所以,当我们说到我们必须具备责任感时,我们只是在感悟自己生命的成长,同时把这种成长和读者的成长、整个生活世界的改善,珍重地放在一起。
我们相信,“责任感”三个字里,存在着“人心之同然”和杂志的立身之道。
一年前,有位云南偏远山区的教师,来信告诉我们,他多年一直自费订阅《南风窗》,并常常将其中优秀的文章带到课堂,一字一句地读给孩子们听。他说,孩子们也喜欢听,还把他们的“听后感”写下来。
类似这样的信,我们还收到过很多,它比任何成功名流的激赏更令我们感动。
我们眼前,时时会浮现出山里孩子们仰起一张张小脸、全神贯注听老师朗读《南风窗》的情景。这使我们领悟到“责任”的真实品质:它是严肃和沉甸的,同时也饱含着轻盈的喜悦和朴素的信赖。
其实,在这纷繁的世界面前,我们也只是一群充满求知欲的孩童,而我们的教师,他的名字就叫“责任感”。他内在于我们,指引着我们,提升我们的精神和理性,使我们的视野高出群山的怀抱,呼吸到从世界高处吹来的清新辽远的风。
谁能说这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呢?!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又一起上路了!
让我们结合在更大的责任感里,共同促生一个更大的生命。
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5
随着图书市场读者需求的变化,图书出版环节中对编辑、校对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编辑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仅仅围绕书稿展开,而是从选题策划开始,就需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特定的目标市场。在工作外延不断扩大,工作内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证图书内容的品质和图书质量牵挂着众多出版人敏感的神经。笔者所要说的就是在编辑与校对工作职责的协调中,如何兼容并蓄、互补共担,共同提高图书质量的问题。首先从编辑和校对的工作职责谈起。
编辑工作是图书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制约、促进,具有严密的整体性,而每一个环节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编辑在全面了解书稿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对书稿的政治倾向、思想品位、学术或艺术价值、结构体例、文字水平表明自己的看法,提出审读修改意见。由此可见,文字编辑的职责就是对书稿内容、文字、语法、格式、标点的审核、加工、确定。随着出版业的发展,编辑工作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编辑工作不再是仅仅围绕书稿,而是需要把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图书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有些大社的编辑工作分工也有细化、专业化的趋势,较之传统的“大编辑”又分出了文字编辑、策划编辑、美术编辑等等,即侧重不同的工作层面,重点更加突出。
校对是对编辑加工后的稿件进行检查校正,是编辑工作的一个延续,是书稿印刷之前的最后把关工作。传统的校对工作,要求的是对原稿负责,忠诚地忠实于原稿,即“校异同”。随着电脑的普及,原稿电子文档化的普及,原稿本身带着各类、有时甚至是大量差错被生成清样(即校对用的校样),此时,若再采用“校异同”的方法校对已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此时校对的职责就转为“校是非”,校对工作的难度因而大大增大。排版技术的进步,扩大了校对工作的外延,校对工作方式也从传统的折校转变为更多地运用通读方法,对校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读文字的正误、语法的正误、史料的正误、观点的正误已经成为校对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责任内容,仅仅忠实于原稿的校对方法,已经无法胜任今日校对工作。从“校异同”到“校是非”的转变,对校对工作从业人员的学识技能要求的提高,恰恰与编辑工作的细化、专业化的趋势相反,校对工作外延更广了,工作职责扩大了,对工作的要求自然也就随之提高了。
就书稿而言,所谓编辑工作从校对做起,校对需向编辑靠近,实质上说的就是编辑和校对的关系。编辑工作阅读书稿,是句子到段落到全文的总体把握,其基本阅读单位是句子,关注的是表述事件、人物、态度、观点的正误,是对书稿宏观总体的判断;而校对时的阅读是以一个一个的字、词、标点符号为阅读单位,力求发现的是其中细微的差异。校对需向编辑靠近,实质上说的就是编辑和校对工作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兼容关系。校对最需要具备的是敏感的“问题意识”,这不是说要草木皆兵。能够勤于查疑、勇于质疑、善于释疑,需要的是学识的积淀和经验的积累。笔者某日阅读医书,出于职业习惯,一行“辨证论治话‘肾虚’”的文字让我心生诧异:是“辩证”还是“辨证”呢?继续往下看均是“辨证”,是编辑粗心还是另有出处呢?于是,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发现“辨证”竟同“辩证”。再上百度查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问题解决了,知识也增长了一点点。这就是工作中的因“质疑”引出的学习和积累。
校对工作的一部分工作包含于编辑之中,许多出版社培养编辑,首先是从学习了解校对工作开始,现在一些出版社对新人的培训也是编校一起,原因也是缘于此。一个优秀的编辑能够在工作中自觉地承担起部分校对工作的职责,在编辑加工书稿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对书稿中的错误文字、观点、语法、修辞、逻辑等随时进行修改。由于工作侧重点的不同,编辑工作中修改文字错误不是工作重点,只是顺便而为。而对于延续编辑工作的校对来说,对具体文字、标点、格式更仔细的检查阅读是工作核心内容,关注的是具体的一字、一词、一个数据、一个引文等的正误,工作中需要进入一种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专注状态。校对过程中既要尊重编辑的劳动,又不能在自己熟悉的工作中自以为是“想当然”。人无完人,在浩瀚的文字海洋,谁都不免有遗漏,提高图书的出版质量需要各环节间的协同作战,无论在哪个岗位心中时刻装有“为读者服务、对读者负责”十个字,就会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的胸怀。每人把好自己的工作关,编校的矛盾就少了;每人把好自己的工作关,图书的质量就有保障了,编校质量就提高了。
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一个出色的校对员,文字功底或许比编辑要强很多,这是由于工作侧重点不同且日积月累形成的。校对是继编辑对书稿加工后,再从字里行间寻找出隐藏其中的各种差错,对书稿观点的表述一般不发表意见,只对书稿中具体细节错误做敏感的捕捉。但有些书稿经作者、编辑审订后确实存在观点错误,甚至有些是较严重的错误,而一个负责任、有水平的校对对此是绝对不会视而不见的。这个过程体现的是校对员对文字高度的分辨力和驾驭力,对书稿中知识层面和观点正误的判断能力。校对是出版物文字质量的最终把关环节,其最终目的就是把文稿中的错误消灭在印刷之前,对于有些编辑毛糙了事把自己该承担的工作直接交给照排,或是直接转给校对的不负责任的表现,校对在最后环节义无返顾地担当起自己应付的责任,这体现出的是校对员一生默默努力、不懈追求、无私奉献的品格。
工作责任意识,说到底就是质量意识,事关出书质量,无论哪个环节只要有疑虑,不考虑是谁的工作职责,都要有较真到底的精神。编辑与校对的工作是你中有我,我中含你的工作关系,这一点较之传统的铅字排版时期表现得更加突出,职责也越发不能明确划分。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图书质量,需要工作中勇于打破职责界限,彼此都有多付出一点的精神。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即编辑书稿加工中不排斥“顺便”的校对工作;校对工作中若发现编辑的遗漏问题,也要积极予以订正处理。编校之间要包容和谐,既不互相推诿,又彼此在处理问题中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