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主要内容(5篇)
【导言】此例“呼兰河传主要内容(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呼兰河传全文1
本单元主题为“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独立学习的开始。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分析,甚至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
本单元的课文可读性很强,风格不一。有幽默风趣的《送行》,有明快的语言中包含着悲情的《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有厚重深沉的《台阶》,有以轻松笔调写白日梦的《呼兰河传》(节选)。
教师在本单元中要做好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从而了解世间百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热爱生活。
知识点梳理
《送 行》
重点字词
不谙(ān)世故 凄怆(chuàng) 邂(xiè)逅(hòu) 不可思议 溢于言表
文学常识
马克斯·比尔博姆, 十九世纪英国漫画家、作家 ,主要作品有《马克斯·比尔博姆文集》等。
主要内容、主题
《送行》幽默风趣,通过对勒罗受雇扮演“送行者”等情节的描写,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真情实感的渴望。
重难点解读
勒罗在给美国小姐送行过程中的眼泪是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不同理解
① 勒罗的眼泪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从课文中描写他送行时行动的语句“热切地说着什么”等可以看出他感情的流露;人最富有同情心,勒罗看到一个人到英国旅行的美国小姐形只孤单,想到她在漫漫的旅途中,将孤独寂寞,于是流下同情的泪水。
② 勒罗的眼泪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勒罗只是一名受雇于“英美社交处”的送行员;送别前他们之间是陌生人,勒罗流的是职业性的泪水。
③ 勒罗的眼泪是演员进入角色后的真实感情的流露。勒罗说他是在演戏,他进入美国小姐父亲的角色,他想到女儿即将离自己,非常担忧女儿在外的日子,于是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当然,这不是现实中勒罗的惜别之泪,而是戏中父亲的角色之泪。
艺术特色
通过幽默传达了人与人渴望真实情感的愿望。
文章在故事发展中刻画人物,先写他送别的场面,接着插叙他的经历,然后写他的谈话。刻画时,一是通过车站送行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勒罗真诚而慈爱;勒罗穿着得体大方;勒罗的举止温文尔雅。二是运用了一些细节,比如他记得七八年以前借过别人的“半克朗钱”,说明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翻了翻记事本,又说明他是一个认真的人。
“不动声色”也是幽默手法之一。文章写送行的尴尬,写勒罗在车站送别时的假戏真做,写他的教养风度等,都使文章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给我的孩子们》
重点字词
憧憬 鞠躬尽瘁 龌龊 大失所望 多多益善 摧残 放怀
文学常识
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柚乡)人。以漫画著名节坛,有《子恺画全集》。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有《丰子恺文集》等。
主要内容和主题
这篇文章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写的序,寄托了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的率真自然的天性给予高度肯定,表现出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
重难点解读
作者关怀孩子们的心灵健康,赞扬孩子的率真自然,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了对真善美的向往。
艺术特色
1. 文章真情直白,亲切自然,毫无矫饰。
2. 作者于不动声色中对社会风气和教育弊端作出了否定。
《台 阶》
重点字词
烦躁 揩 嵌 黏 尴尬 硌 撬 蹿 憋
大庭广众 若有所失 微不足道 低眉顺眼
文学常识
李森祥(1956~):衢州人。作家。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 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主要内容、主题
小说以父亲的儿子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记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终于造起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实现了一辈子的心愿的故事,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极端落后的状况的心声,回荡着时代召唤的主旋律。
重难点解读
1.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是全文的关键句,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台阶是地位的标志,台阶高,地位就高,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台阶低,经济地位就低下,就会受到别人的歧视。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2. 人物形象分析: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艺术特色
一、线索清晰,结构明晰
“台阶”是小说的故事线索。作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艰难的攀登人生台阶,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也登上了他人生的最高台阶,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而父亲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老了,身体也垮了。文章以“台阶”命题立意,表现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表现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二、细节描写,出神入化
细节描写的内容虽细小,却小中见大,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反映出深刻的主题。例如写父亲的辛苦劳作,说冬天砍柴卖柴,不知道他卖了多少钱,只知道“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里就是巧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这个细节,说明了父亲为建造新屋所付出的辛劳和沉重的代价。再如建造新屋时,写“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这句细节描写出神入化地刻画了父亲在无比喜悦时手足无措的样子。
《呼兰河传》
重点字词
蚂mà蚱zha 蚌bàng壳 谷穗suì 倭wō瓜 水瓢piáo 玩腻nì了
文学常识
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9岁丧母,父亲性格暴戾,继母也经常虐待她,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20岁她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坠入爱情的陷阱,在贫病中极力挣扎,最后客死于香港,年仅三十一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鲁迅和茅盾对她的作品有过高度评价。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主要内容、主题
本文回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大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重难点解读
课文表现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我”童年所接触的,是美好的大自然。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自由飞舞;花儿、草儿、树儿、瓜儿,生机勃勃;蓝天、白云、清风,悠悠洒洒……“我”在这样的自然中嬉戏、成长,人性本自然,自然与天真的童年相映成趣。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不仅有自然的滋润,还有亲情的关爱。爷爷带“我”种地除草,教“我”生活知识。在爷爷的关爱呵护下,“我”快乐、自在。
语言特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这5篇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是来自于山草香的呼兰河传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呼兰河传全文2
关键词 教材解读;情感;主线;语言训练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
“教材是什么?教材是编者根据 ‘课标’精心编制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和学的凭借,是教学过程的支架。”
这两段话很清晰地界定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十分考验教师的功力。同样1篇教材,有人“教教材”,有人“用教材教”,其教学效果也多有不同。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用教材教”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的充分解读,否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教材解读是一个生动活泼、多元开放的系统工程。同样1篇教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视角不同,深浅不同,剪裁取舍不同,组织教学的经纬不同,对学生的引领不同,最终达成的教学效果可能不同,也可能殊途同归。下面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浅谈教材的多元解读与灵活运用。
一、不同情感,多元渗透
语文教材承载着作者的情感,但如何解读这份情感,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者对作品的阅读与理解直接受到自身知识储备、社会阅历、性格爱好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阅读也是一面镜子,它照见了读者的内心世界。而教师对教材情感的把握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五组的1篇课文,本组单元的主题是“亲情”,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作者在文中记叙了小时候和祖父在园子里度过的一段快乐无忧的时光,文字轻盈活泼,充满童趣,字里行间皆是自由与快乐。但若把这篇课文放在萧红坎坷、短暂的一生以及《呼兰河传》全书的背景下来读,读出的恐怕就不尽是自由与快乐了。或许更多的是沉重、凄婉与寂寥。因此,如何处理本课的感情基调是许多教师执教时感到比较困惑的。我在教学此课时预设了两种方案。一是把学习的目标定位为体验快乐,学习表达。整节课的教学就是将“自由快乐”贯彻到底,包括练说练写也是围绕“自由快乐”进行。这样处理实际上是单纯地把这篇课文作为例子来教,淡化其他的相关背景。第二种处理是先扬后抑,在完成前面部分的教学之后,教师突然话锋一转,说到:读这篇文章,我们似乎觉得萧红的童年无比幸福、温暖,其实并不尽然。萧红从生下来那天起,父亲和母亲就因为她是女孩,不喜欢她。祖母对她也不好,祖父是唯一疼爱她的人,和祖父在园子里度过的时光也是她童年生活中难得的一抹亮色,所以一直镌刻在她的记忆中,她在《呼兰河传》一书的结尾不无伤感地写到:(课件出示,背景音乐《思乡曲》)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就记在这里了。伴着音乐,伴着教师深情的朗读,孩子们的情绪发生了变化,走进了一个更加立体的萧红的世界,走进了《呼兰河传》所描绘的“1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
两种设计,两种情感解读,前者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文本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凸显“亲情”,学习表达;后者则是更上一层楼,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传递教师的阅读体验,引领学生走向更深层次的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以为这两者并无优劣之分,需要考量的是孩子的接受程度,若不能完成前面的基础目标,后面的补充就有狗尾续貂之感。反之,则是锦上添花。
二、不同视角,多元主线
阅读教学,基本遵循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我们也经常说“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但“提”什么“领”却是颇有讲究。教师若能根据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特点,潜心会文,仔细研读,有时会发现同样的1篇文
章切入点不同,选取的语言材料不同,组织教学的经纬也有所不同。
还是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老师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以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一书的评价――“1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学。引领学生从语言形式走进文本内容,探究萧红语言“诗”的味道,寻找书中所描绘的“多彩的风土画”,补充介绍萧红的生平以及《呼兰河传》一书的相关内容,理解“一串凄婉的歌谣”的深刻含义。三个板块,平行推进,文本内容与语言形式并举,教学主线明晰,简洁高效。
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分两步走,第一步感知内容,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趣与自由”;第二步学习表达,引入鲁迅先生对萧红作品的评价――“孩子气十足的强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气息”,以此评价为主线,选取典型片段,探究萧红的语言特色,练写 表达。
两种设计,两条主线,虽有不同,却又有相互交叉的地方,且都关注了文本的内容与形式,其落脚点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却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三、借助教材,多元训练
语文教材作为“例子”,语言具有典范性、示范性,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好材料。如何借助教材,挖掘语言训练点,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需要教师独具一双慧眼,去引领学生发现文本中值得探秘的语言规律。《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也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集中体现了萧红的语言天真浪漫、不事雕琢的特点。本课可挖掘的语言训练点非常多,如文中反复出现的“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愿意……就……”等典型句式,还有一些极富个性的语言如 “又”字在文中的反复使用,更有作者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生动细腻的刻画,乃至对事件详略的处理,在语言表达上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尤其是课文第十三自然段更是集中体现了萧红的语言特色,大量运用了拟人、反复、排比、环境渲染等多种修辞手法,展示了园子的生机勃勃、自由自在。在如此众多的语言训练点中如何取舍整合,十分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有的教师重点指导句式练说,有的指导学习个性化语言的运用,有的学习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即便是第十三自然段的教学,教师们的处理也多有不同,有的抓住一处,重点突破;有的大处着眼,自由品读,体会妙处,任选一处仿写;有的面面俱到,几处皆仿。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只要引导得当,孩子们的语言能力都有所习得提升。但是在如此多的语言训练点中,教师们都普遍关注了第十三自然段中“愿意……就……”的句式训练,因为这是小学教材中比较少见的复沓句式,且在文中的表达的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十分出彩,值得学习。可见教师们对文本的解读个性之中又有共性。
呼兰河传主要3
萧红的《呼兰河传》一共有七章加一个尾声,每章分成若干节,每个章节都没有标题,只标一个序号,不同于古代章回小说。
第一章一共有九节,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静的。第一节引出呼兰河以后,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节第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写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
这些都不是是单纯地写介绍呼兰河的地理,而是以地理为纲逐一介绍,反映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对王安忆的《长恨歌》的影响。不同的是《长恨歌》各小节都加了标题,并单纯地介绍一种事物,而《呼兰河传》没有这么做。
第二章一共五节,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反映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第一节写“*”;第二节写七月十五鬼节的河灯;第三节写台子戏;第四节写庙会;第五节小结,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预备的。
开头的两章以介绍为主,所占的篇幅超过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与后面的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叙述的中心也不怎么明确,看起来与散文没有多少区别。
第三章主要写祖父与祖母。
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
第五节主要写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主要写磨房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主要交待结局。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分别叙述了四个相对**的故事,各个故事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关联。通过发生在呼兰河小城的一个大院及叙述者“我”把各个故事串联起来,各个故事可以**成篇。不谈《呼兰河传》的思想、语言、及其它的艺术手法,单就其故事结构而言,它似乎还不够完美。《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另一部作品《生死场》一样,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不少欠缺。
呼兰河传全文4
而阅读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和前提,杜甫把文学创作上的这一规律概括成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稍留意,则不难发现:没有哪个作家没有过一段如痴如醉的读书生活,也没有哪个作家不是终生与书为友,以书为师,以读书为乐的。我们虽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但是也希望学生能够做到妙笔生花,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一、阅读教学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
目前,小学生教材中所选用文章多来自名家名著,例如《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处理课外阅读培养与语文常规教学关系中要充分发挥好这个例子的作用。《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1篇。虽然是一片略读课文,但是文章中处处透出作者萧红快乐的童年生活,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蚂蚱……还有太阳的光芒、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让学生先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然后,依托第17自然段,辐射全文,理解作者在园子里自由的童年生活。接着结合学生所查找的萧红的身世资料理解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最后,推荐学生阅读《呼兰河传》。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这样1篇的课文阅读是由教师指导、有时间保证、有群体合作进行的,这节课就成为学生阅读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桥梁,这种寄寓于原著的放大式延伸阅读,容易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成为促进课内外结合的重要阅读纽带。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注重引导
课外阅读还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也可以是学生个体完全自由的阅读活动,它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样,以《祖父的园子》这课为例,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推荐学生阅读原作《呼兰河传》,作扩大式的课内阅读,让学生不仅仅只局限于感受萧红小时候在园子里快乐的生活以及祖父对萧红的疼爱,延伸到读《呼兰河传》这本书就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萧红悲惨的命运和她的写作特点。学生由于已有读懂课文的基础,再读原作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而且会特别有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搜集萧红的相关资料进行辅助阅读,从读“1篇文章”到读“一本书”。《冬阳·童年·骆驼队》节选自《城南旧事》,上这课时,我给学生讲述《城南旧事》里的故事,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告诉学生是从原著里看到的,在关键处紧急刹车,省下的内容或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通过课外阅读获得。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上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现在的国文教材应该用整本的书。”在他看来,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思维能力。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是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课文带名著”不仅要介绍名著,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名著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课上读片段,课下读名著。
三、交流是激励课外阅读的方式
呼兰河传全文5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板
块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2—0093—01
《祖父的园子》一文以清新、活泼、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童年趣事、景物的追忆和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课文选自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茅盾如此评价这篇课文:“它是1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祖父的园子》是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到略读课文中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本课的教学需要准确地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徜徉在多彩的风土画卷中。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中的8个生字,利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不懂的词语。
2.感受在祖父的呵护中,“我”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快乐的生活。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真实表现生活的方法,体会语言清新、率真的自然之美。
二、教学方法
1.预习先行,做好铺垫。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预习则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策略。
2.运用导读,凸显教学重点。略读课文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为主的课程形态。略读课文前面有“导读”,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学习要求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导读设计自学提示。
3.突出主体,精要处点拨。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在关键处进行准确、精当地点拨和引导。本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有层次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主要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祖父,欣赏园景,体会情感。
4.有效延伸,拓展积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加深感悟,丰富积累。在结课之前,笔者出示《呼兰河传》片段赏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板块设计
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略读课文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形设计,教学设计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的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巧的巩固和运用着手,阅读活动的设计尽量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1.检测预习,导入新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用著名作家萧红说过的一句话:“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教师可以引用这句话导入新课,带领学生一同走进萧红的童年记忆,走进祖父的园子。
2.初识园子,整体感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带领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喜欢的部分。其次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及结构,并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座园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走进园子,品读感悟。(1)提供自学提示。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做批注,并将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2)教师点拨。第一,走近祖父和“我”。因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我”的快乐、自由的心情,正是有了祖父的爱,“我”才有了幸福的童年。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近“我”和祖父在一起的情景,引导学生直奔课文第二部分,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再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这样一段文字,师生配合着读,能够感受诗一样的语言,体会作者快活的心情和可爱的形象。通过对“拔草”这件事的交流,学生能够感悟到文章描写的生动、谐趣,“我”的顽皮、率真、可爱和那份独特的乡土气息。这里重点抓住祖父的三次“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体会祖父给予“我”的爱就是心灵的自由,在祖父暖暖的爱的包围中,才有了“我”自由、快乐而幸福的童年。第二,走进园中景物。有了以上的学习和铺垫,再学习园中的景物,就能体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园子里,孙女瞎闹,祖父从来不恼,反而乐在其中,小萧红是多么幸福和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