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编

网友发表时间 689173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篇1

(说明:其中删去的内容,用方框 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黑体表示。)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 合作意识和开

放的视野,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

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

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 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

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 建设 ,应以马克思主义和 教育 的 科学(调换词序)

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 继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成

功经验, 借鉴各国 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

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致力于学生语

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

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发挥应有 积极 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

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 激发和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 引导 学生正确地理解

和运用祖国语文, (转移到下面“口语交际能力”后)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

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接上面一句) 正确

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 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学生的品德 思

想道德 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

美 诸方面? 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

1

感受和理解 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

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

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

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

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 体会、 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和学生思

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

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

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

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适应

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并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

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 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素养? 。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

的变化, 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

要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

活的实施机制。 不断 地 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7-9 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

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 与 能力、过程和 与 方法、情感态度和 与 价值观三个维度设

计。 ,三个方面 者 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着眼于 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

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2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字字”、“阅读”、“写作”( 1-2 年级 第一学段 为“写

话”,第二、第三学段 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

出了“综合性学习” 的要求, 以加强语文课程 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加强与其他课程以

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 全面、 协调 地 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

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 思想 道德品质 和健康的审美

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

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

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 增强 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 和养成 良好的语

文学习 习惯, 初步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调换语序)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学习科学的

思想方法,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 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

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注重情感体验,有较 为 丰富的

积累,形成 和 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

方法。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 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

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

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

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 1-2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写字 的愿望。

3

2、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1600 个左右 ,其中 800-1000800 个左右 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

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 努力养成 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学习独立识字。

(提到句首)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移到下一条句末)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

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 儿童诗 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

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

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诗文 50(段)。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

识和感想。写周围的事物,写自己的想象。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 自己感兴趣的 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4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 敢于 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

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

想法。

第二学段( 3-4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 ,其中 20001600 个左右 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 会使用字典、 词典。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移到句首)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做到规范、 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改为(五)综合性学习第 5 条)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对课文中

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移到第 4 条句末)

3、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

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

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

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移到第 2 条句末)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 50(段)。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内容。背诵优秀

诗文 50(段)。 (移到第 8 条句末)

5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接第 3 条) 愿意将自己

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自己的 见闻、感受和想像 象 ,注意表现 把 自己觉得新奇有趣

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写清楚 。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

5、根据表达的需要, 学习 使用冒号、引号。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7、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 养成 向人请教、

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 观察大自然, 观察社会,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将(一)识字与写字的第 5 条后

移过来)

第三学段( 5-6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左右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

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 力求美观, 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6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

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分解到下一条)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4、在阅读中揣摩 了解 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

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补充到下一条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 能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

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

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 作品 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

好的理想。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了解文

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 语调、韵律、 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

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60(段)。

8、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

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

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

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合并到上一条)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与下一条合并)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

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7、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400 字

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7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 作 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 针对 学习和生活 中相关遇到 的问题, 学习 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

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

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

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 、善恶、美丑 。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 7-9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

500 个,其中 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

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

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进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

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

8、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

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

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

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

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

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

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 记叙性文章 ,做到内容具体; 写简单的说明文 说明性文章 ,做到明白

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 议论性文章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根据生活需要, 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

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

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 1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1 万字。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

00 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9

2、耐心专注地倾听,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 表情、 手势等, 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 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

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

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

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

究计划, 从报刊、 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 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

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

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

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 19 教材教科书 编写建议 (“教材”全部改为“教科书”)

1. 教材 教科书 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 应遵循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落实课程目标。

2. 教材 教科书 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

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教材 教科书 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和革命传统 ,有助于增强学生

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4. 教材 教科书 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

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 教材 教科书 选文要文质兼美 ,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

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 生动活泼, 适合学生学习。 要重视开发高

质量的选文。

6. 教材 教科书 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

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10

7. 教材 教科书 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

情感态度、 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要注意体现基础性

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的衔接。

8. 教材 教科书 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

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要内容适量,便于实施,体现语文课程特点。 重视运用现代信

息技术。

9. 教材 教科书 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

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 选择的空间, 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以满足不同学生

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0、教科书编写应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

特色。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插图应契合内容,装帧版式力求生动美观。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

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

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

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传统文化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

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 、学校 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

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学校应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 充分利用已有的

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

素。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臵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

面的支持, 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 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

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

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素养。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整合到下一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

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11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

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 应尊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钻研教材, 不断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精心设计教

学方案,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提倡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

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

度,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 是语文教学的重

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 渗透 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

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

潜能,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

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同时注

意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 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 第一学段 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穿整个

义务教育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1-2 年级要多认少写。 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

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 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 识字教学方法和 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提高

识字教学效率。

12

每个学段 写字教学 都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

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 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与学说普通话、 识字教学相

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 获取 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

教学是学生、教师、 教科书编者、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 应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

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

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

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应注重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 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综合

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

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

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有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

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 , 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 逐步 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

知识 (如词语搭配、句子结构和语序以及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但不必进行系统、集

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优秀的 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3、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

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亲近自然,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表达真

情实感。

1-4 年级 第一、第二学段可 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 以 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

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 空话、 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

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 选 题,少写命题作文。 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 指导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

力。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

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努

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提到第二段句末)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

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

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 注意培养学生策划、 组织、 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调

换顺序,移到下一段)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主要由学生自行

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提倡 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 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调换语序) 跨

学科内容的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 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 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 实现课程 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

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

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4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

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

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注意收集、积累

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 提倡采 可 用成长记录 袋等各种 的方式, 记录学生

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

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

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 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 教师和同学的评价、 来

自家长的信息等。

要坚持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 语文学

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

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 还应用最有

代表性的事实 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

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 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

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整合到上一段)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实施评价,应注意 将 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 及学生之间的互相 相互 评价

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 还应该让学生家长 、社区机构等 积极参

与评价活动。在 实施 评价时要 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全面客观

公正的评价, 促进每个学生 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 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

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

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根据不同年

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五)具体建议

(一)1. 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

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15

2、评价识字 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 读准字音、 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 状况,

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 查检字词 的能力。

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

生对要求会写字的掌握情况, 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

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日常识字和写字的兴趣,关注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

习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纠正学生写错别字。

(二)2. 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

要关注 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 ,也要关注其 阅读材料的选择 面和阅读量 ,以

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

知识 概念 不作为考试内容, 应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考察。

2、 朗读、默读的评价。

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是考察学生能 否 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

朗读的总要求。 根据阶段目标, 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 评价学生的朗读, 应注意对内容

的理解, 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 表达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

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 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

培养 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 要 从学生默读的方法、 速度、 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

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评价精读,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等方面的表现, 重点 视 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 注意 评价学生的情

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 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 文意把握、 要

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移到句首)

4、略读、浏览的评价。

评价略读, 重在考察 学生 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 评价浏览能力, 重在考察能否

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根据文字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

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在第四学段, 可通

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16

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 的 记诵积累的过程,考

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而不应考察对词法、 句法 等方面的 知识不

作为考试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外阅读的评价,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根据各学目标要求的阅读量,通

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品位和

习惯。

(三)写作 3. 写作

1、写作评价要根据 应按照不同 各学段的目标 要求 ,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

展状况, 。应重视对语言运用的评价, 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

价, 例 如 ,内容是否充实、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能运用在日常积累和

课内外阅读中学到的词句、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是否有写作的

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移到前一句)。 对有创 新意的表达应予

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 丰富

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 不仅要

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 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 获取 材料的方法。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

运用各 多 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 对作文内

容、文字表达的修改, 而且 也 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 学生

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口头的; 可以用等第表示,

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

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 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 主要优缺点以及典

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根据实际需要, 评价方式 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

口头的; 可以用等级表示, 也可以用评语表示; 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前移

至本段的第二句)

(四)4.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评价, 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

态度。 态度和表达交流能力,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

行, 。应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其他专题活动(如演讲、表演、故事会

17

等)进行评价, 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 全面 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

水平。

(五)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 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及 探究精神和创新意

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 从不同的

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这种探究, 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 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

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 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评价的着眼点

主要有 是: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对不同于常

规 对有新意 的思路和方法 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 ,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

的评价。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要求 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160(段),7-9 年级学生

背诵 80(段),合计 240(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 120篇(段) ,其余部分(也

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

5、咏柳 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登鹳雀楼 王之涣

8、春晓 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0、出塞 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2、鹿柴 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18

15、静夜思 李白

16、古朗月行 李白

17、望庐山瀑布 李白

18、赠汪伦 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2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21、望天门山 李白

22、别董大 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柳) 杜甫

24、春夜喜雨 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27、枫桥夜泊 张继

28 游子吟 孟郊

29、江雪 柳宗元

30、渔子歌 张志和

31、塞下曲 卢纶

32、望洞庭 刘禹锡

33、浪淘沙 刘禹锡

34、赋得古原草 白居易

35、池上 白居易

36、忆江南 白居易

37、小儿垂钓 胡令能

38、悯农 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绅

40、寻隐者不遇 贾岛

41、山行 杜牧

42、清明 杜牧

43、江南春 杜牧

44、乐游原 李商隐

45、蜂 罗隐

46、江上渔者 范仲淹

47、元日 王安石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 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53、题西林壁 苏轼

54、夏日绝句 李清照

55、示儿 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范大成

19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大成

59、小池 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61、春日 朱熹

62、题临安邸 林升

63、游园不值 叶绍翁

64、乡村四月 翁卷

65、墨梅 王冕

66、石灰吟 于谦

67、竹石 郑燮

68、所见 袁枚

69、村居 高鼎

70、已亥杂诗 龚自珍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 400 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

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

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

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罗曼〃罗兰《名人传》 、高尔基 《童年》 、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当代文学作品, 建议教师从 “茅盾文学奖” 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

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 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

荐。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语气词、叹词。

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

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20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的科学(调换词序)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继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成功经验,借鉴各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积极的作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

和运用祖国语文,(转移到下面“口语交际能力”后)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接上面一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

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与能力、过程和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字字”、“阅读”、“写作”(1-2年级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协调地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调换语序)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形成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1600个左右,其中800-1000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提到句首)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移到下一条句末)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诗文50篇(段)。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周围的事物,写自己的想象。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移到句首)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改为(五)综合性学习第5条)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移到第4条句末)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移到第2条句末)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移到第8条句末)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接第3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象,注意表现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

5、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养成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将(一)识字与写字的第5条后移过来)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分解到下一条)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4、在阅读中揣摩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补充到下一条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合并到上一条)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与下一条合并)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7、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作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针对学习和生活中相关遇到的问题,学习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进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议论性文章,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19教材教科书编写建议(“教材”全部改为“教科书”)

1.教材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遵循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落实课程目标。

2.教材教科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教科书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材教科书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教科书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生动活泼,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选文。

6.教材教科书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材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的衔接。

8.教材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内容适量,便于实施,体现语文课程特点。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9.教材教科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0、教科书编写应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插图应契合内容,装帧版式力求生动美观。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传统文化,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整合到下一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同时注意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每个学段写字教学都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有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逐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语搭配、句子结构和语序以及常见的修辞方法等),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3、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第一、第二学段可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选题,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提到第二段句末)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调换顺序,移到下一段)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调换语序)跨学科内容的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提倡采可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的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整合到上一段)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及学生之间的互相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社区机构等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实施评价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五)具体建议

(一)1.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2、评价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状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查检字词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要求会写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日常识字和写字的兴趣,关注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习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纠正学生写错别字。

(二)2.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要关注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也要关注其阅读材料的选择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应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考察。

2、朗读、默读的评价。

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是考察学生能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要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评价精读,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重点视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移到句首)

4、略读、浏览的评价。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根据文字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外阅读的评价,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根据各学目标要求的阅读量,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品位和习惯。

(三)写作3.写作

1、写作评价要根据应按照不同各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语言运用的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例如,内容是否充实、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能运用在日常积累和课内外阅读中学到的词句、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否表达了真情实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移到前一句)。对有创新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获取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而且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前移至本段的第二句)

(四)4.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的评价,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态度和表达交流能力,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其他专题活动(如演讲、表演、故事会等)进行评价,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全面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五)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有是: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对有新意的思路和方法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

5、咏柳             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登鹳雀楼        王之涣

8、春晓            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0、出塞           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2、鹿柴            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15、静夜思         李白

16、古朗月行       李白

17、望庐山瀑布     李白

18、赠汪伦        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20早发白帝城      李白

21、望天门山       李白

22、别董大         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柳)   杜甫

24、春夜喜雨        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27、枫桥夜泊          张继

28游子吟             孟郊

29、江雪           柳宗元

30、渔子歌         张志和

31、塞下曲          卢纶

32、望洞庭         刘禹锡

33、浪淘沙         刘禹锡

34、赋得古原草     白居易

35、池上             白居易

36、忆江南           白居易

37、小儿垂钓         胡令能

38、悯农              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绅

40、寻隐者不遇        贾岛

41、山行              杜牧

42、清明              杜牧

43、江南春            杜牧

44、乐游原          李商隐

45、蜂                罗隐

46、江上渔者        范仲淹

47、元日            王安石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   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53、题西林壁          苏轼

54、夏日绝句        李清照

55、示儿              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范大成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大成

59、小池              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61、春日                朱熹

62、题临安邸            林升

63、游园不值            叶绍翁

64、乡村四月            翁卷

65、墨梅                王冕

66、石灰吟              于谦

67、竹石                郑燮

68、所见                袁枚

69、村居                高鼎

70、已亥杂诗            龚自珍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

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

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8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