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论文优秀4篇
【导言】此例“写作素材论文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写作素材论文【第一篇】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须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要多观察、多思考,做到立意新颖,提高自己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能力。
一、善于理解体会,观察生活,积累材料
有些学生害怕写作,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缺乏素材的积累,对生活缺乏观察。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写作素材,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就会滔滔不绝,长流不息。要认真观察生活,仔细体验生活,对生活要有敏锐的感悟,要勤于汲取生活的源泉。这都是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
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妙笔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对周围的点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
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应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写观察笔记,多写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以用于自己的写作。
二、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课外活动,能够点燃学生创作思维的火花,还能促使他们积极查阅材料,灵活组织语言。
通过辩论,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还能促使他们去查阅各种资料,灵活组织语言。如教学《人比人,气死人吗》,让辩论双方查阅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辩论。课堂教学过程中辩论双方引经据典,会使活动高潮不断,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材中的某些文章,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我们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之加以评论,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中要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吸取更多的营养,增加知识的积累。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在写作上让学生学习、借鉴。
三、学会欣赏,有感而发,积极写作
写好作文要学会欣赏。人总是有自尊心的,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许、羡慕,自己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作文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每周要用三节课的时间上佳作欣赏课,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然后同学谈体会,加以赏析。写得好的学生经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褒奖,自然会有一种成功感,就会更有信心,一定会争取再写出佳作。而那些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会积极努力,主动练笔,写作水平也会有所进步。同时,班里自然会形成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而这些所有的关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作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付诸写作对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动心。可见,要写好作文,学生必须要有情感的积淀。而事实上,情感丰富了,写作时自然会投入感情,进入一种情不能自抑的境界,写出的文章自然会生动感人。
写作素材论文【第二篇】
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普遍存在华而不实、虚张声势、内容空洞、逻辑混乱的问题,这与浮躁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戕害不无关系,但教育对学生本来有的思考能力的压制和破坏同样难辞其咎。在课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沉浸于自我对教材的过度解读,唯“我”而无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只展现教师与文本、文本作者的对话,而忽视更为重要的学生与文本、文本作者的对话,剥夺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对课文敬而远之。以议论文写作视角观课文教学,让学生在议论性文体的课文学习中,在更充分地参与文本解读的同时,进行写作训练,力求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一、课文教学中写作素材的积累
缺乏写作素材是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畏难情绪的原因之一。课外阅读和生活体验的缺失造成学生写作素材“库存不足”。充分挖掘课文的文化底蕴,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多角度挖掘和分类梳理。一文多用,写作素材积累的对象既可以是教材中的思想观点、名言警句、诗词佳句,又可以是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文学形象。一类多材,要先按照主题划分课文素材的类别,如励志篇、美德篇、情感篇、为学篇等等,再不断充实自己的“库存”,为议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然而,充分积累依然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要想学生巧妙运用课文素材,对作品的研读一定要足够深入,提高学生提炼主题和分辨素材差异的能力。也可提供高考作文中善用课文素材的范例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如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就是对课文素材的纯熟运用: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别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从而升华了友情。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考场作文的范例对学生而言有明显的借鉴作用。模仿练习要从段落到篇章,循序渐进,遵循由简入繁的学习规律。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对课文教学的激活,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文本深度和广度的探索。
二、课文教学中逻辑思维的训练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要把我们的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是要讲逻辑。一般所说‘这句话不通’,多半不是语法上有毛病,而是逻辑上有问题。”议论文写作要求学生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准确、清晰、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正是因为缺乏逻辑理性思维,语言表达不合逻辑,所以行文杂乱无章,观点缺乏说服力。逻辑思维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思维过渡,是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课文教学中,要依托教材中的议论性文体让学生了解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所涉及的对象、概念和判断要保持同一性,也就是确定性;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思维所涉及的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做出相互矛盾的判断;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个是真的;充足理由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提出的思想观点要有充足的理由来论证支持。这些规律对于学生而言,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将其一口气展现在学生面前,而要把它们拆分开来,在文本解读水到渠成时适时引入,不苛求概念的精准把握,而着力于引导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自觉遵守。
如在学习《劝学》这篇文章时,首先分析它的逻辑思路。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三段分析问题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论证为什么“学不可以已”。第四段解决问题,通过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论证怎样才能做到“学不可以已”。文章的逻辑思路十分清晰,学生易于把握,可以补充介绍同一律和充足理由律的知识。
从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言简意赅,中间分论点的提出紧扣中心论点、层次分明,到结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始终保持一致,严格遵守同一律这一思维规律。教师以此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不随意变换含义或转移话题,不跑题。文中用五个比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从不同侧面阐明学习的意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论据充足,论证有力,遵循充足理由律。
三、课文教学中社会视角的介入
高考作文的新趋势是变价值观预设为价值观引导,作文材料内涵丰富,命题者的价值观不直接呈现,让学生解决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碰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课文教学如果只是停留在文本解读上,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恐怕培养的将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的书呆子。没有开阔的视野、成熟的思想,何谈准确而有深度的观点。以鲁迅《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为例,传统教学设计中,文本解读越深入,学生越不感兴趣,认为鲁迅先生的杂文晦涩难懂。时代和语言的隔阂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也往往被忽视。社会视角的介入,就能打破这样的时空界限。在创新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与写作背景关联、学生关注的时事材料,从时评角度解读《拿来主义》,提供给学生一种课堂学习的新思路,让学生通过学习鲁迅的风度和情怀、语言和构思,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对话。如提供国产动漫对西方故事内核的成功利用和日本暴力、色情动漫在中国市场的流行等时事材料,让学生完成中国动漫产业借鉴外国动漫时需要怎样的“拿来主义”这一时评写作训练。语文教学不能培养埋首故纸堆,不闻天下事,满口仁义道德,却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而是要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写作素材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以读助写;议论文写作;突破难点
中图分类号: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82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困难很多,教过的教师都知道。根据教学实际,按写作的顺序,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准确的审题立意;选择典型的论据;倾向性地表达论据和扣住观点对论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简洁、准确、深刻地表达。
从检测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考试来看,笔者认为论据的选择、表达和分析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也是最难突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考试的命题来看,现行的作文命题形式,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面对的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考生。一道好的作文题目应该尽量让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也就是通常说的“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当然为了避免套题和宿构,肯定还是会存在审题问题。
至于论证的方法和结构,对于中学生来说,论证的方法和结构就那么几种,学生经过训练,一般都会掌握。而具体的写作,只要条理清晰就可以,不一定要拘泥于某一种结构。况且文无定法,形式说到底是为内容服务的,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安排的。说到语言,对于自己的母语,大多数学生还是能表达清楚的,要达到深刻和有文采就比较难。深刻,说到底是思想的问题;有文采,则是长期的阅读和练笔的结果。
最难解决的也是最重要的,笔者觉得是论据的选择以及论据的表达与分析。为什么说难解决,因为据我观察,学生写作时最怕的是对作文题目没有什么想法或虽有想法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来证明它,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大多数学生并不是什么“巧妇”。为什么说最重要,因为不论是从学生的写作还是从教师的阅卷来看,这些都是最重要的。从写作来看,学生对于作文题目,总是会有或深刻新颖或浅显一般的立意,可是有了立意后,学生就要找到合适的论据来证明它,而观点能否被证明清楚,内容是否充实,关键还是看论据的选择、表达和分析。从阅卷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们经常说主要看内容和形式。形式主要是结构和语言表达,即怎么写的,除非很突出,一般的学生都差不多。内容主要是论点和论据,就看他写了什么,这是文章的主体,也是打动阅卷教师的关键。
学生论据的选择、应用和分析的现状又是怎样呢?论据的选择,首先要有东西可供选择,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他头脑中的材料很有限,考试时想到的总是那几个,国外的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国内的就是司马迁、陶渊明、苏轼等。因为没有可供选择的论据,运用起来不是不能证明观点,就是虽能勉强证明,也因太过陈旧而不能引起阅卷教师的兴趣。
学生写作时论据的倾向性表达和分析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在运用论据时,往往像讲故事一样,表达上概述不够,更不知该从哪里开始表述,表述时该突出什么,即不能扣住观点进行倾向性表达。论据的分析也是问题多多:有的只是观点加材料,不对材料进行分析;有的能对材料进行分析,但只是用观点贴一下标签;有的分析则另起炉灶,与前面的论据完全脱节,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前面的论据难以得出后面的分析等。论据的概述和分析,涉及的问题,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下面重点讲讲笔者平时是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难题。
笔者2013-2014年主持了福建省教育学院的课题《“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方式研究》,“以改促写”其实是“以改促读,以读助写”的缩写。
这里的“改”是“自主合作的评改”,在改之前,学生要先阅读教师编写的学案。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此次写作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后,参考教师对于优作和存在典型问题习作的评改示范,先对自己文章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小组互助合作评改,学生再根据自评和他评来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写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所谓“以改促读”是教师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找一些与这次写作有关的阅读材料,如作文的素材、名家的范文、同学的优秀作文、有关这次写作的知识和技巧等,提供给学生阅读,(当然每次有所侧重,不求面面俱到)。读完之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所给材料中对本次作文有益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到写作中去,这就是“以读助写”。
当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是积蓄;写作是释放,是支出。没有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当然大家都明白,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指纸质的文字阅读,其实观看一些视频,参加一些活动等,应该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阅读。
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下锅”的困难的。
一、缺什么,补什么
缺什么,是指学生在每次作文训练中没有想到的典型论据或者缺少的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补什么,是指老师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源,把学生缺少的东西及时补充给学生,让学生在修改文章时能用上,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写“痛而善言”这篇文章时,笔者给学生补充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陆幼青的《生命日记》,并提醒学生忽视的课内文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李密的《陈情表》就是很好的材料。
这里说的写作知识,一般不是纯理论的知识,而是同龄人或者一些大家同类的作文,其中往往含有一些写作的知识和技巧。
高一写记叙文时,有一次让学生写《我的母亲》,要求写出人物的个性,学生大多只是写母亲操劳家务以及如何照顾自己,难以体现个性。于是我给他们提供了《胡适自传》中“我的母亲”的内容,老舍的《我的母亲》,丰子恺的《我的母亲》和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从这些感人至深的文章中,学生学到了如何从生活小事中去选材,如何通过个性化的言行去突出人物的个性。
在写过“化心为湖,融化生命中的苦痛”的文章后,我给学生提供了毕淑敏的几篇散文和于丹《庄子心得》里的几篇文章,学生看后豁然开朗,对于里面的几个例子印象深刻,自行修改时当堂就用上了。
学生写作时绞尽脑汁想不到素材,现在一下子把典型素材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一般都比较感兴趣,让他们在评讲后修改或重写一段,用上补充的例子,学生都能学以致用,并且印象深刻。这大概就是孔夫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吧。
二、阅读课教学时,适当拓展
阅读和写作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占有更多的素材、汲取丰富的营养。
具体做法有两点:一是在学习作家作品时,围绕作者生平,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作家生平的知识和文章,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全面了解作家,以便“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作家本身的故事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在学苏轼的诗文时,笔者给学生印发了余秋雨先生的《坡突围》和林语堂《坡传》中的相关内容;在学清照词的时候,笔者又提供了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他们的兴趣都很高。读后对作品的理解更深了,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文中关于主客的问答,其实是苏轼自己内心的挣扎,可因为什么而挣扎,为什么是这样的挣扎,学生如果仅仅只知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不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苏轼此时的心境。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的情感是消极还是积极,读完余秋雨先生的《坡突围》,就好理解了。同样,对于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声声慢》,学生对“凄凄惨惨戚戚”的理解也许只停留在教师对文学史的介绍上,可如果读了《乱世中的美神》,就真正能体会到一位才貌出众、生活幸福的大家闺秀,在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之后,历经国破、家亡、夫死、金石散失、遇人不淑种种变故后,她此时内心的愁苦。才能真正体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再读“凄凄惨惨戚戚”时,才会有“仿佛嘴里含了一颗千斤重的橄榄”的感觉。
由于理解较深,在学生的笔下,苏轼、李清照就不只是一个失意的文人形象,还是一个敢与命运抗争、永不沉沦的强者形象,是一个立体的形象。在以后的写作中,不管是有关“自我成长”还是“关注人生”类的题目,学生都可以用以上两人。在写“痛而善言”时,学生就运用苏轼一例,在政治压力之下,没有一位昔日友人寄来片言只语,苏轼痛苦郁结于心,借诗文来言内心之痛,这里就有阅读相关材料的功劳。
另一点是在学习一个作家的作品时,把这位作家其它的作品作为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并做适当的阅读指导。这样学生对于这位作家选入教材中的作品就会理解得更透彻,对于作家的特点也把握得更到位。
在学鲁迅先生的《祥林嫂》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先生的《呐喊・自序》,让他们了解鲁迅先生写作的目的,同时还补充了《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等传统名篇,让学生明白了课文后面所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引起疗救的注意”真正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国民劣根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学生因为有了这些底子,在面对“文化”有关的作文时,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思考。
三、利用教学常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虽然笔者的课题是做这方面的研究,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素材。但教师一个人的视野毕竟有限,精力也有限。更重要的是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让学生平时就要养成收集、整理素材的习惯,真正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样学生写作时才会有“源头活水”。
在具体操作上,笔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落实:
1. 是利用学生平时的课前演讲和读书笔记来落实
课前演讲,大家都知道可以锻炼演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实引导得法,还可以为其他学生提供较好的写作素材。笔者的做法是:学生轮流演讲,须提前做好准备,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文章拿来和同学分享。要求是:课前,演讲者要写一句名言警句,同时要把这次演讲内容中的关键词,如主要人物的姓名,所讲内容的核心观点等,写在黑板上,名言与所讲内容最好相关。学生在演讲的时候,要求其它学生边听边记,记下人物故事、人生道理等。讲完后,教师针对所讲内容做适当的点评和延伸,听的学生就相当于积累了一个新的素材,并对它有了一定的思考。有时针对一些热点话题,笔者还会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如五班一个学生讲到现行教育制度的话题,笔者看到学生都有话要说,就让他们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既是听众又是讨论嘉宾,在思想的碰撞中,他们对“教育”问题认识更全面了、思考更深入了。而且我还鼓励他们课下对教育做一个专题探究。如孔孟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等的教育思想。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喜欢谁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的学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如果你是校长,你会做哪些变革?下次写到有关教育的题目,他们肯定就会有更多的思考。至于读书笔记,就是学生课外阅读时,把觉得有价值的材料摘录下来,并做适当的点评。看过文章,把其中感受最深的内容摘录下来,本身就是对材料的再加工,而点评则是对材料的深入思考。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不愁没有作文的素材,当然也不愁没有思想和语言了。
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就行。笔者就经常推荐学生订阅《语文周报》、《语文报》、《中学生阅读》、《读者》、《杂文选刊》等报刊。除了高考必读的名著外,还鼓励学生看看鲁迅、柏杨、朱光潜、余秋雨、毕淑敏、周国平、张晓风、贾平凹、莫言等人的作品。引导他们看《财经郎眼》、《大家》、《人物》、《艺术人生》、《对话》等电视节目,看看《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放牛班的春天》等经典电影。好的影视作品往往思想性和艺术系兼备,也是非常好的素材。
2. 课内适当拓展,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材料
所谓的课内拓展,实际上是教师在课文讲解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根据课文的内容,作适当的拓展。笔者的做法是围绕课文内容给学生几个写作话题,要求他们先自己写出片段作文,再去寻找相关的材料,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改写片段作文,互相交流。
学了《项羽之死》,笔者就给了学生几个话题:我心目中的英雄、性格与命运、智与勇、 谈民心、无情未必真豪杰、生存还是毁灭、谈尊严,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后面李清照、王安石等的诗词来写片段作文。然后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相关的材料,于是学生找来了《项羽本纪》,找来了易中天的《汉代风云录》,找来了张艺谋的《英雄》,甚至网络上关于刘项谁才是英雄的辩论材料。学生占有材料后,修改自己文章,然后全班交流。这样,让学生自己围绕教材,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一写,读一读,改一改,学生阅读的材料多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多了,写出来的片段作文质量就会高很多。这其实也是“以读促写”。
3. 作文评讲后,引导学生开展找典型素材比赛
每次讲评完作文后,笔者都会针对这次习作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典型论据。除此之外,笔者还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那个小组找到典型论据多,小小的竞争会让他们乐此不彼。通常情况下,先引导学生尽量利用课内的材料,让他们懂得学以致用。如写完“痛而善言”,笔者告诉他们,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李密的《陈情表》是非常典型的素材。笔者给他们示范,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表达。至于课外的就要靠他们的阅读积累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每次他们自己找到的材料远比教师一个人找的要多,而且他们对自己动手找的材料,印象也更深。教师只要对不典型的材料适当把关即可。
写作素材论文【第四篇】
一、从微博中提炼论点
许多博文观点鲜明,见解新颖,表明了博主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主张或者感悟,把博主的这些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后,可以作为议论文中的论点。
例1.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微博:据报道,中国政法大学聘任邓亚萍为该校兼职教授,引发一些法大校友、学生质疑,为这种质疑精神点赞。想起不久前,我在某重点中学质疑了一下其校训和教室标语,即遭当地教研员和学校领导的不满和抨击,深感质疑精神在当下之困难。需知,质疑是进步,是改革创新之始。
提炼论点:①质疑是社会的进步;②质疑是改革创新之始;③为质疑精神点赞。
适用话题:质疑、创新、宽容、沟通、和谐
例2.葛红兵(著名作家、教授)微博: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幸福快乐的感觉,才会使自己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只有快乐,愉快的心情,才是创造力和人生动力的源泉;只有自己不断创造快乐,与自己快乐相处的人,才能远离痛苦与烦恼,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提炼论点:①快乐是幸福之源;②给自己创造快乐;③调整好心态。
适用话题:快乐、幸福、心态、珍惜
二、从微博中提炼论据
议论文的论据,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有些名人的微博中所阐述的观点,饱含哲理,耐人寻味,引用或转述名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整合处理,可充当道理论据;将博文中陈述的新闻事实,进行概括处理,使其更简洁,可充当事例论据。
例3.张海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微博:一个人,无论你是谁,无论是百姓还是高官,都不要在黑屋里做事,永远不做黑暗的事,不做以为别人不知道的事。永远做敢于向着太阳微笑的人,做一个可以自我肯定的好人!这样你就是幸福的,家人也会是幸福的!
提炼道理论据:①一个人,不要在黑屋里做事,永远不做黑暗的事,不做以为别人不知道的事;②永远做敢于向着太阳微笑的人,做一个可以自我肯定的好人!
适用话题:严于律己、为人处世、干净做人、问心无愧
例4.人民网微博:2014年7月,河南新乡一大学生小闫暑假期间和朋友在老家掏了16只鸟,并卖掉10只,获利千元。然而这些鸟是燕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日前,新乡辉县市人民法院判决小闫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之后,小闫提出上诉,新乡市中级法院二审维持原判,认定小闫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非法猎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和隼形目隼科动物16只,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且属情节特别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