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精选5篇】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一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2年度全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21年我省职成教育工作,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部署2022年工作。刚刚有6家单位的负责人作了很好的经验介绍。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真总结回顾2021年职成教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全省职成教系统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省教育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xx省实施意见,深入推进职成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扩大事业规模、强化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全省职成教事业在生源低谷期持续健康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一)职业教育规模稳步扩大
通过进一步调整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优化配置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整体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全省职业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职业教育规模稳步扩大。2021年,全省高职院校xx所,在校生xxxx万人,毕业生xxxx万人,相较于上年,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分别增长了xxx、xxxx个百分点;全省中职校xxx所,在校生xxx万人,毕业生xxx万人,在初中应届毕业生源处于近十年最低谷的情况下,相对上年在校生数增长了xxx个百分点、毕业生数基本持平,保持了稳定发展;职业技术培训机构xxxx所,在校生xxxx万人,毕业生xxxx万人,相对上年在校生数增长了xxx个百分点,毕业生数基本持平。据抽样调查,我省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和培训学员都在省内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一是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职教乡村振兴工程。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争取到金融职教乡村振兴专项贷款xxx亿元,按照“省级统筹、平台运作、分级负责、业主为主、整合资源、讲求效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的原则,重点支持全省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此次职教乡村振兴专项贷款涉及职业教育项目xxx个,从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专业),投入资金量相当于我省30年投入职业教育的专项建设资金总量,为全省职业教育赢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我省采用的以省级重大项目投资基金为引导,多渠道筹集、整合资金的方式实现了“高职引领、园区先行、择优扶强、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为我省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出台全省中职学校生均经费制度。我厅配合省财政厅,通过实地调研、基础数据收集、座谈会、协商会等形式研究出台了全省中职学校生均经费制度指导意见,其中省属中职学校综合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为xxxx元/生.年,州市要在2022年6月30日前出台区域内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同时到 2022年我省高职院校生均财政经费拨款也将达到xxx万元,这为全省职业院校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是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评审,鼓励和支持试点职业院校和企业按照职责共担、合作共赢、服务企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要求,联合开展招工招生、培养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协同育人。通过试点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策划课程和教材开发,共同协调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组织考核评价,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无缝对接。
四是进一步调整理顺了高职教育管理职责。为进一步加强中高职统筹管理,2021年厅党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年3月将原高教处高职高专管理职能调整到职成教处,这样一来,我省职业教育管理将更统一、更集中,有利于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
(三)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继续提升
通过近年来全省职成教系统同仁的共同努力,我省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2021年,教育厅组织开展了xx省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全省xx个州(市)和xx所职业院校按照统一部署开展了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约xxx余家企业、x万多名教师、xx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宣传周的各项活动,学生参与覆盖面达xx%以上。活动重点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职业人才的作用和对社会的贡献。宣传活动让社会进一步了解职业教育,提高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通过宣传,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增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加强职业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了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良好环境。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他们靠自己在职业院校习得的一技之长去养活自己、孝敬父母、贡献社会。x所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报考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就是明显的例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在全省职教系统的努力下,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四)职业院校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全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完成了高职院校学校章程制定,中职学校章程初稿修订,对省属学校的方案进行了单独修改和学校意见征求,提升了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学校章程制定为核心,完善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与监督制约机制,深入推进标准化管理,建立“以学生为根本、强化教育教学、服务企业社会”的现代职业院校管理模式。建立职业院校办学绩效发展性评价制度,激发职业院校办学积极性,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与水平。
二是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及对国家规划教材使用情况自检自查工作。按照教育部已公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实施的教学管理、专业的建设、开发的教材和学习资源、课程设置、教学时间等进行了检查。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文化基础课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基础课使用国家规划教材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学校自编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要求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和州市所属中等职业学校依据检查情况,归纳总结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时间表。按照教育厅统一部署对高职和中职学校现使用的所有教材进行摸底和统计,为下一步清理工作打好基础。通过自检自查,发现和解决了一批问题,推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2021年省级中职技能大赛设农业、汽修、烹饪等xx个赛项、xx个竞赛项目,并按学生组和教师组x个组别同台竞技。全省xx个州市教育局和省属学校组团参赛,参赛学校xxx所,组成赛队xxx支,参赛选手、指导教师、领队、工作人员达xxxx余人。大赛规模再次创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历史新高。本次大赛共有xxx所学校获得各团体一、二、三等奖,xxx名学生选手、xxx名指导教师和xxx名教师选手获得单项一、二、三等奖。省级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设立赛项xx个,历时一个月,由xx所高等学校承办,参赛师生达x万人。
2021年xx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由xx所中职学校、xxx名选手参赛,分别参加xx个类别xx个赛项xx个分赛项。在强手如林的全国大赛中,xx中职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经过紧张激烈角逐,共计获得x项金奖、x项银奖、xx项铜奖的好成绩。通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xx参赛学校达到展示教学成果,增进交流合作,学习借鉴经验,提高实战能力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促进xx职业学校加强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技能,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六)多形式开展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
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推进各类职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依托职业院校、农村成人文化学校、社区学校,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和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组织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
总体来讲,过去一年全省职成教育取得了很多成绩,这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职成教战线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取得的,衷心地感谢大家!
二、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发展速度放缓,转型升级加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我省正处于有效发挥区位优势、参与和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严峻挑战。正如xxx副总理指出的那样,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将带来产业结构、就业岗位的深刻调整。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同时,面对经济转型时期“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新情况,职业教育也成为破解就业难题、改善民生的重要法宝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就职业教育工作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李克强总理就职业教育工作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乡村振兴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省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一块“短板”。一是思路认识不足,教育管理人员、社会(家长学生)队职业教育认识还有偏差;二是制度设计不足—国家层面的学位体制无专业学位,升学“立交桥”不畅通;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中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还要完善;四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不够深入,专业结构、层次类型与xx八大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存在脱节情况;五是对外开放不足;在融合国际办学理念、深化国际课程标准、加强国际师资培训等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探索;六是宣传教育不到位。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各地各校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分析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走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切实强化内涵特色建设,更加主动地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通过一端瞄准产业,一端瞄准学生,努力打造我省职业教育的升级版,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全力以赴抓好2022年各项工作推进我省职成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2022年职成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的安排部署,抓住一个关键、突破两个难点、聚焦三个热点、突出六个重点,全力以赴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抓住一个关键
即着力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是“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而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目前,我们距离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xx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有3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为搭建好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中职对口升入高职和专升本的比例,为职业院校学生接受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渠道。高职高专管理职能的调整将十分有利于强化中高职教育的统筹管理,教育厅将继续遴选建设一批中高职衔接学校,并着力推动这些学校在做好专业设置衔接、专业定位衔接、培养目标衔接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衔接体系。
(二)突破两个难点
即突破中职招生难和中高职贯通不畅两个难点问题。一是突破中职招生难的问题。今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基本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总体要求,鼓励县级职业高级中学(职教中心)、职教园区、城市院校开展联合办学。要尊重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选择意愿,做好学生志愿填报、录取、学籍注册等各项服务工作,杜绝招生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今年省教育厅与各州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把中职招生作为重要指标加大考核权重,对未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排位后三名的州市教育局将进行问责。二是突破中高职教育贯通不畅问题。按照职业教育“就业+升学”的双轮驱动原则,要扩大职业院校学生升学数量。2022年除了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单独招生、多元录取等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中高职互通、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模式外,还要通过加强纵向贯通衔接培养和普职横向融通来突破贯通不畅的瓶颈。今年继续加大高职院校与有条件的中职学校联合举办五年制办学力度,继续扩大五年制招生规模,扩大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院校范围,开展好职业院校技能拔尖毕业生免试招生工作。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要开展。
(三)聚焦三个热点
即聚焦内涵提升、校企合作、工匠精神三个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全社会高度关注职业教育。因此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和职业教育学校,要以解决好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抓手,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2022年重点聚焦以下三个热点问题。
一是职业院校内涵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高创建”。为加快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去年各地各校都结合实际出台了许多有创新性的政策措施,推动职业学校在内涵建设上迈出了重要步伐。今年,我们将继续以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群建设抓手,把内涵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实抓细抓好。近几年来,我们一直要求对接产业发展专业,办好专业推动产业发展,抓好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建设好专业群已经成为衡量一所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各地、各校要对专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切实推动专业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同时,今年省里将建立健全专业设置的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对专业办学情况的持续跟踪诊断。希望各校尽快制定“十四五”期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专业设置相关管理制度,尤其是在新增专业申报时切实做好市场调查、专业论证,切忌盲目跟风。组织实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遴选建设一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推动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
二是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首先要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继续贯彻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积极探索建立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机制。国家和省级层面已经把职教集团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战略平台来发展。对此,各地、各校和有关单位要抓住机遇,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在推动已有35家省级职教集团发挥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纽带作用的同时,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依托职教集团,积极与区域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协作对话,深层次开展订单培养、员工培训、应用项目联合攻关等。鼓励职业院校牵头成立职教集团。其次要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遴选第二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鼓励各校积极探索组建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各地各校要积极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促进职业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
三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这些年来,我们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普遍都很重视,也取得不小的进步,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即工匠精神培养明显重视不够。我们的不少学生毕业到用人单位后,常常吃不起苦、耐不了劳,缺少敬业精神,缺少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缺少纪律的约束,有的还染上了酗酒、懒惰等坏风气。职业素养培养即工匠精神培养不够,是我们职业院校亟需补上的短板。我们应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树立工匠精神指引,在课程安排上充实工匠精神内容,在组织管理上严格工匠精神要求,在教育宣传上营造工匠精神氛围。我们应以无处不在的工匠精神及文化追求,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淡泊名利等职业素养传递给学生,滋润和培养学生树立起牢固的工匠精神。
(四)突出六个重点
即突出招生、教学诊改、质量报告、专业评估、师资培训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严守纪律完成2022年招生工作。《xx省202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已印发,2022年全省春季和秋季中职招生计划数32万人。省属中职学校和各州市教育局要高度重视,确保完成下达的招生计划,同时严格执行招生信息 “六公开”和中职招生工作的“十项禁令”。任何形式的违纪违规都将按照规定严肃处理。2022年继续实行中职“注册入学”和“考试入学”并举的录取方式,开展五年一贯制“3+2”、中职本科“3+4”、高职本科“3+2”等分段培养。尤其是五年一贯制招生人数进一步增长,进行招生的高职学校及专业进一步扩大。在招生数量扩大的同时,也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开展5年一制贯通培养的专业必须是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社会需求量较大且需求较为稳定,适合中高职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贯通的专业,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推进实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改进工作。2022年继续推进全省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依据《xx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云教职〔2021〕18号)和《xx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云教高〔2021〕14号)要求,今年xx个州市的xx所中职学校将进行第一批诊改,5所高职院校进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今年参加整改的中、高职学校要将诊改工作与学校内部质量管理相结合,与学校发展工作相融合。在有条件的学校试点建立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通过整改工作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三是全面推行职业院校质量报告制度。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2021年已通过验收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已发布了“质量报告”,自2022年起所有学校都要发布质量年度报告。各高职院校、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做好2022年质量年度报告的发布工作。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目标:要通过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促进职业院校加强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职业院校向社会宣传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展示学校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成为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体现,推动职业院校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继续实施职业院校专业评估工作。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职业院校专业评估是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2022年教育厅将继续组织实施好职业院校专业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将作为专业结构调整,招生,资金支持等重要参考。
五是开展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名师出高徒”,教师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今年,我省争取到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计划地方专设项目,将选派70名中、高职院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赴德国进行3个月的研修,这也是我省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史上年度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出国培训,相关文件已经下发,请各地各校认真遴选优秀、骨干人员参加,确保培训质量。按照教育部部署,我省正在制定《xx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分年开展学校培训、全员培养、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企业实践培训。我厅方案下发后,各地、各校也要制定本地、本校的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规划,探索建立“双师”教师标准,鼓励教师到企业跟班学习和锻炼;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六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深入实施《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加强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推动职业院校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推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申报和创建工作。
-->
-->
-->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二篇】
刚刚过去的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场监管局的有力指导下,全省药监系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大格局、大融合、大监管、大市场、大质量理念,一体推进疫情防控、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提升质量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陇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喜庆百年华诞,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系列活动,焕发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巨大热情,汇聚保障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局持续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和党章党规落实专项行动,被命名为省级第一批无烟党政机关,×个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省直机关标准化建设先进党支部”。省××院和机关×名干部被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联合表彰为全国药监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同心促进融合,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编制出台了《×省“十四五”药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调整成立省食药安全委员会,×个区域性执法检查局挂牌运转,推动市县建立药品安全协调机制,基本形成全省药品监管“一盘棋”格局。×调整成立食药安委,强化政府对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支持省药监局执法检查局办公用房有力有效。
共筑安全底线,监管能力全面加强。统筹用好审核查验、抽检检验、监督检查、药物警戒、稽查执法等监管手段,发挥市场大监管优势,深入开展药品专项整治,精准化解风险隐患,实现全省×××家生产企业、×××家批发企业监督检查全覆盖,××××余家零售药店、近×.×万家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经营单位、×万多家医疗机构日常检查率达××%;完成各类检品××××批次,同比增长××.×%;查办“两品一械”案件×××件,同比增长××.××%;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治理成效明显提升。全省案卷评查中,×排名靠前,全年案件量查办×排名靠前。
奋力开局起步,服务发展提质增效。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持续领跑全省,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实施国家首个全省道地中药材产地加工试点,为推动我省中医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注入新动能。服务×生物所新冠疫苗分装生产线建设,生物制品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奠定了疫苗等生物制品在我省扩产增产的基础。开工建设×省生物制品批签发中心(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完成×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项目,为保障我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任振鹤省长批示点赞产地片加工工作,张世珍副省长×次作出肯定性批示。强化碳离子治疗系统上市后监管,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碳离子标准”,为国产大型医疗器械监管探索出“×实践”。×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中药材产地加工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进中药产地片工作。
合力共克时艰,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克服巨大困难,付出极大努力,提前××天取得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批签发机构授权并获全项检验资格。运筹帷幄,应急审批的“×方剂”在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发挥积极作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捐赠×.×万剂。统一行动,全省市州县区市场监管局严格监管医用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等重点防控医疗器械产品,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可靠;加强预警监测,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评价,未发现与质量相关的报告;加强各环节督导检查,实现对疫苗配送企业、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的全覆盖检查;未雨绸缪,提前开发“四类药品”实名登记销售监测app系统,严格落实零售药店“四类药”销售监测制度,充分发挥“哨点”监测作用,有效发挥“第二战场”作用,支持了全省疫情防控大局。×顶住疫情的巨大压力,以善打大仗、敢打硬仗的大无畏气概,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路步履铿锵,一年成果丰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得益于省市场监管局和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凝结着全省各级市场监管干部职工的心血汗水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省药监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药品监管工作:必须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药品监管工作的全过程、全环节,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于向“急难愁盼”问题较真,敢于向历史遗留问题叫板,统筹好监管事业发展与医药产业发展,以有效的监管引导医药产业合规健康发展。必须要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在“两个大局”下谋划和思考,把药品监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大局,融入市场监管全局,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力量推动药品监管工作落实。必须要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实施绩效管理,坚定信心、破解难题、苦干实干,始终让监管跑在风险的前边,努力将药品安全指数转化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附条件批准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低价中选的“集采”产品质量保障问题、网售“两品一械”安全问题、生产工艺违规变更问题等风险也容易被掩盖;我省“两品一械”监管人员数量、专业能力、设施设备与产业发展、科技进步、风险防控的需求还不匹配;市县药品监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设施参差不齐;药品监管与市场监管工作对接融合机制不健全,监管事权划分不清,监管资源共享不够,监管协同合作乏力。我们一定要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药品安全和产业发展“双丰收”、“两促进”。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三篇】
同志们:
今年是我省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25。
1000。
万余人次参加了自学考试,培养了近。
50。
万名本、专科毕业生,目前在籍考生稳定在。
140。
万人以上,每年为高等教育毛入率贡献。
个以上百分点,为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007。
年,我省各项教育考试安全顺利实施;全面完成考点电子监控系统建设任务;我省首创并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并列志愿”系列改革形成了招生考试的“湖南模式”,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被教育部向全国推广;“国考统筹”、阳光工程、人文招考、高考自主命题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也越来越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我省招考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此,省委、省政府是满意的。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招考机构、各高校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招考工作者和长期关心支持教育考试工作的领导、同志们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这次受到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实施教育强省战略的重要之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教育考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关于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刚才俊杰同志代表省教育厅讲了很好的意见,等会卓鹏同志还将作具体部署。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教育考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加快教育考试改革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我省建设教育强省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起,构成了新世纪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两个奋斗目标和两大战略支柱。从我省来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从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和加快富民强省的现实出发,率先在全国作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要实现加快富民强省、构建和谐湖南的目标,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列为优先发展领域,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预示着我省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春天,也为教育考试改革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全省各级招考机构要充分认识这些有利条件和机遇,紧紧围绕发展抓教育考试,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改进工作,选拔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富民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加快教育考试改革发展,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入学起点公平和教育机会、资源分配公平上。在当前教育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人们与日俱增的教育需求加大了升学竞争的压力。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就学高峰期的到来,人民群众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高涨。因此,教育考试作为目前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公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期望。招生考试的各个环节能否做到安全、公正,社会十分敏感,哪怕是个别情况下的办事不公或处事不周,都可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甚至酿成事端。我们必须站在促进教育公平、维护考生和群众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教育考试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促进公平公正,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值得一提的是,新形势下的自学考试可以充分发挥办学形式灵活、社会适应性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步伐,使之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第三,加快教育考试改革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战略转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明确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逐步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从追求数量规模到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终结性学历教育到终身性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改革也将转向全方位整体综合改革。通过建立多渠道、多层次教育考试“立交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国民教育体系和非国民教育体系、各种教育制度和办学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格局和相互沟通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加快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通过高校招生考试,把好各类高等教育的“入口关”,向高校输送合格、合适的生源,为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供重要基础和保证,同时在高校招生考试特别是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录取什么样的学生,为基础教育提供了正确的“风向”,有利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通过大力发展自学考试和各种非学历教育考试,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加快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加快教育考试改革和发展作为事关教育全局的关键性环节和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取得新的成效。
二、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进一步强化教育考试工作的政府行为。
教育考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教育民生问题的重要方向,各级政府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把教育考试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公益事业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各项考试安全顺利,确保事业发展健康有序。重点要落实好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要提供政策保障。
近几年来,为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的要求,省里多次对高校招生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全面清理了一批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操作性不强、主观因素大、偏离政策初衷的照顾、奖励性政策,对规范招生管理、维护考生权益起到重要作用。今年要进一步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继续加大对招生政策和办法的调整力度,尽可能缩减政策的弹性空间,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特别是对特殊类招生要进行全面规范,坚决从源头上堵塞漏洞。自学考试方面,昨天召开了考委全体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比较重要的主要有:调整考试时间,实现全日制助学自考与面向社会自考全面“并轨”;逐步推行自学考试与普通高校课程成绩互认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校在相同层次、相同专业和相同课程之间的成绩互认,同时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相关课程成绩可以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相同专业的成绩互认等。这些政策必将极大地鼓励自学成才,推动自学考试更大的发展。好的政策,必须还得很好地执行。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学校和有关单位要从维护社会公平、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环境的高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好招生、考试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支持力度,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确保取得实效。从人才使用的角度讲,各级各部门、相关用人单位,在公开招考时就不得设置学历歧视性限制,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不论是全日制学历,还是自考、成人教育学历,都应该允许其报考。在这一问题上,今后各级政府特别是人事部门要加强监管。
二要提供组织保障。
任何工作的成败、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的因素。招生考试关乎考生的前途和群众的利益,且线长面广,风险性强,责任重大,对机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省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地在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招考机构整合、充实工作力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各项考试实施的安全有序,保证了招考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全省发展并不平衡,少数地方在观念上、工作上都没有跟上,管理体制和工作力量配置的相对滞后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和管理风险。希望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从促进招考事业发展、确保一方平安出发,大力加强招考部门建设,下决心整合机构,理顺体制,加强力量。特别要强调的,各级政府要理顺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及时调整和落实领导成员的配备,保证考委、考办的正常运转。与此同时,在各项国家教育考试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统筹安排,按规定保证各考区、考点的组织工作力量,县区政府负责人要亲自调度、坐镇指挥,保证考试安全顺利进行,维护国考的严肃性。
三要提供机制保障。
要认真落实国家招生考试责任制和问责制度教育考试、招生特别是“国考”的组织管理首先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管理这次会上,市州教育局和在湘高校向省教育厅递交了责任状,从市到县、到学校,从考区、考点到每一个具体工作岗位,都要层层明确和落实责任在组考工作中,各级政府“一把手”是主要负责人,政府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考点主考是具体责任人政府各相关部门也要按规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教育部门和招考机构要牵头组织,主动负起责任各高等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省相关政策和制度,认真负责地做好相关工作对在招生、组考工作中出重大差错、疏漏,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要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在追究相关当事人直接责任的同时,从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机制的作用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的招委会、自考委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是加强政府统筹、强化部门联动的有效举措,多年来形成了加强教育考试组织管理的长效机制,要继续完善和落实要细化、实化各项综合协调机制的内容和形式,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强沟通与联系,开展经常性的工作研究、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其在国家教育考试组织管理、综合整治招考环境中的积极作用要建立健全各项应急机制今年春节期间,我省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冰冻灾害,使部分地区的交通、电力一度中断,好在这期间没有组织大规模的教育考试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建立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宁肯把各种困难和风险估计得更严重些,把各种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精心制订各类考试各个环节的组考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层层建立和完善预警、应急机制,坚决杜绝群体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尽可能降低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四要提供物质保障。
能满足需要的硬件设施、现代化的工作手段以及足够的经费投入,是教育考试安全顺利实施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认真落实春贤书记关于“全部实现考点电子监控”的指示,把考试设施和装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基础工作来抓,层层落实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如期完成了任务,全省考点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考试规模还在增加,加上前些年的建设基础较低,新形势下又有新要求,比如要在全省建设考务管理服务平台,今后要全面推行“网上巡考”等,考点建设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级政府要继续把考试基础设施纳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布局和建设,保证经费投入,特别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考务平台建设、安全保密设施的改善等方面给予重视与支持随着考试结构的变化、考试技术装备要求的提高,组考成本不断增加,一些考试“以考养考”难以为继,各级政府都要研究适时将国家教育考试组考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经费保障问题
三、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大力优化教育招生考试环境。
近年来,高考考生高峰期和录取率低谷期导致升学竞争加剧,加之社会转型期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招生考试管理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利用高科技手段的商业化、网络化、群体性考试舞弊,以及非法招生中介、招生诈骗等问题日益突出,对考试安全、招生公正、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为综合整治招生考试环境,近年来国家建立了相应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联合执法等新的工作方式。我省在这方面也作了较大的努力,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工作中也出现了部门协调不力、执法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各地要充分发挥招委会、自考委和部门联席会议等机制的综合协调作用,联合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招生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的专项行动。要针对高科技集团化作弊、招生中介诈骗、考试安全保密等问题,在联席会议机制的框架下,成立若干个专项行动协调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加强协同,共同治理各种违规违法行为。一是重点整治高科技集团化作弊行为。要层层成立由公安、无线电管理、教育等部门组成的治理考试作弊工作小组,重点打击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作弊以及利用现代通讯设备作弊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二是重点整治招生中介诈骗行为。以治理招生乱收费、违规录取和中介诈骗等问题为重点,大力整顿高校招生秩序,切实防范和打击招生中的不正之风和违规行为。省里将成立由公安、检察、法院、教育等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小组,发现一起及时查处一起,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及时反映相关情况,公安机关要及时立案侦查,依法从严惩处,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三是重点整治影响考试安全的不法行为。成立由保密、安全、公安、武警、宣传等部门组成的安全保密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破坏考试安全行为的专项整治。在防患于未然的基础上,对发生的突发安全事件,各相关部门要做到及时反应,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及时有效处置。同时,宣传、公安、教育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重点加强对互联网等媒体上有害信息的防范,发现不良信息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招生考试环境的和谐、稳定。四是重点整治考点周边环境。各类考试之前特别是高考前夕,各级政府要协调好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开展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切实解决好交通、环保、消防、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为考生提供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考试环境。
四、加强招考部门自身建设,提高教育考试工作整体水平。
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教育考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教育考试机构要从加快事业发展、服务全局着手,科学统筹,加强管理,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考试工作整体水平。一是统筹协调,加快事业发展。要结合实际制订发展规划,既要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规模,又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加快结构调整,统筹发展各类考试事业。特别在自考方面,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建立与大众化教育和终身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课程考试标准和评价标准。根据社会对终身学习的要求,开设满足提高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培养应用学科和应用技术人才。要面向农村推进自学考试工作,加强与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和高校之间的合作,组织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参加种植、养殖等涉农专业的自学考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学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专门人才。二是改革创新,增强工作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和选拔录取制度。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探索出既有利于人才选拔,又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招生考试模式。要坚持以信息化推动招生考试现代化,改善设备设施,加强技术改造与创新,尽快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招生考试管理和服务平台,提高招生考试的科技含量。要充分运用好电子监控、电子测试工具、网上操作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现代技术手段,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维护教育考试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招考队伍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培养与考核,努力提高招考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各级各部门和各高校要切实增强为考生服务的意识,在考试、招生各个环节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特别是要加大为农村和偏远地区考生服务的力度,针对现在教育考试信息化程度高的现状,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
同志们,教育考试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进教育考试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为我省经济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四篇】
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考试招生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层层强化责任,推进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确保了各项考试招生平稳顺利,为维护教育秩序、确保一方平安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近一段时期,各项工作又有了新的起色,呈现出新的气象。对此,厅党组给予充分肯定。刚才,桂香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做好新形势下考试招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系统部署了今年的工作,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会上,还通报了去年考试招生工作考核评估结果,我代表省教育厅对获奖单位表示祝贺,对所有为考试招生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感谢。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教育考试招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科教强省建设,开启新时代xx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考试招生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将承担新的时代使命。我们要从教育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强化政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
第二批试点的北京、天津、xx、海南四个省市于20xx年启动;
包括我省在内的17个省今年起开始启动,教育部决定对这些省份重新评估论证。前段时间,我们按要求开展了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评估,经多方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并报省委省政府审定,我省于今年如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目前,评估报告已上报教育部。这是基于我省教育实际和群众呼声作出的决策,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坚定决心,如期推进,绝不退缩。按照这一安排,我们要尽快制定公布改革方案,并做好相关基础准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而且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高度关注,期望值很高。大家要立即行动起来,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改革平稳顺利推进。
党的十九大强调“学有所教”,重申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而考试招生作为一项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为国选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社会纵向流动的重要机制,对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否确保考试招生安全、有序、公正,关乎考生的前途命运和千家万户的福祉,也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因此,考试招生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教育民生。特别是随着步入“上好学”新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更加迫切,而现阶段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升学竞争特别是上好大学、读好专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人们期盼考试招生更加公平公正。我们工作中的任何问题,哪怕是细小的差错,都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甚至引发不稳定因素,在这方面我省是有深刻教训的。特别是当前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不法分子无时不在寻找我们管理上的漏洞,想方设法试图攻破我们的防线,甚至拉拢、腐蚀我们的招考干部,对考试招生的安全公平构成了严重威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维护考试招生安全公正,维护教育大局和谐稳定。
目前,我省正处于决胜基本建成教育强省的攻坚阶段。教育强省之“强”,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更要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考试招生特别是高考,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也是教育管理的基本手段,对提升教育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高考“考什么”最终会传导到“教什么”、“学什么”上,这个指挥棒现阶段仍然客观存在,只要正确发挥其积极导向作用,就能够有效引导素质教育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考试招生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它不仅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选拔出合适新生,而且对基础教育具有评价、监测等功能,发挥其作用有助于促进中学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此外,生源情况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晴雨表,通过招生这个政策杠杆,引导和助推高校转方式、调结构、创特色,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提质增效。也就是说,对一些生源不好的学校和专业,我们要通过调整招生政策和计划,促使其转型发展。各高校要增强生存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能再寄希望于加计划等照顾政策,而是要调整定位和思路,以质量和特色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着力攻坚克难,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复杂的一次改革。尤其是高考综合改革对思想观念、现行体制机制的触动很大,对社会承受力和我们的工作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教育部在年度工作会议期间套开专题会议,之后又两次召开专门的培训会议进行部署。我们也在年初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各高校进行了培训。目前,这项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我们要坚定方向,保持定力,精心谋划,稳步推进。
2016年省政府发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随后省教育厅出台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两个配套文件。现在,我们正在着手推进相关方案的制定和完善。以“两依据一参考”为核心内容的高考综合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五大任务之一,也是社会最为关注的改革。当务之急是,抓紧制定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新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选考科目如何选,成绩如何计入等等,都将在这个方案中予以明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制定好这个方案,前段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多次进行调研座谈,方案已经17易其稿,目前仍在修订之中。下一步,我们将完善方案细节,按程序组织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在报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后,预计在6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后,将向社会公布。我省新学考方案出台后,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较大的反映,试点省市也对相关办法进行了调整。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订,主要是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进行改进,并对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时量、成绩呈现及使用方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修订后的方案将更加切合xx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方案还在进一步修订中。以上两个方案正式发布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本单位的具体操作办法,并按照让考生“早知道”的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特别是在浙江、xx有招生任务的高校,要按照改革“一盘棋”的要求,落实相关省份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本校招生办法,并及时反馈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我省方案制定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考试招生改革涉及多方利益调整,单靠教育部门难以推进,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统筹实施浙江、xx的改革,都是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抓这次教育部开展改革基础条件评估,首要的条件就是看省级层面党委政府重视是否到位、改革协同机制是否建立目前,我省已成立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的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了教育系统内部协同工作机制各地、各高校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班子,统筹组织辖区内和本单位高考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各单位要把高考综合改革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将任务责任层层分解,一项一项抓好落实面对改革给考试组织管理、中学组织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我们要抓紧研究,及早准备,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要突出抓好标准化考点的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针对新学考标准化考点需求大增,而现有考点不足、设施老化、手段滞后等情况,各地要认真调查摸底、统筹安排,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同时,省教育考试院要加快推进命题制卷基地建设,为新高考的命题制卷提供安全保障要切实保障考务工作力量各地要认真落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出台的政策性文件,保障监考教师等考务人员必要的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考试工作的积极性省里将研究出台将教师参与监考、命题、评卷等工作纳入职称评定的可行办法要着力做好新高考下高中教学条件的准备,特别是针对走班制教学,各地各学校要保证必要的教学场地、师资力量此次改革事关重大,各方面的利益诉求难以完全满足,必须加强舆论宣传,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要开展覆盖各个层面的培训,全方位解读改革政策措施,层层进行改革动员,统一思想认识各地、各校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和咨询工作,共同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省里将加强对市县和高校的工作指导,密切跟踪改革进程各地、各学校要将高考改革纳入教育综合改革统筹考虑,认真研究改革中的相关问题,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要加强工作协调,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在机构、编制、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
高考综合改革是一项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综合配套,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适应改革的新变化新需求,统筹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各高中学校要落实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必修、选修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调整教学组织方式,创新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模式,以满足学生的选学需求。各高校要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确定招生专业选考科目,引导高中学生选课选考,增强高校人才培养和高中教学的沟通衔接。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改革后学生基础知识多样化的特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高考将未来大学专业选择与高中学科选择直接挂钩,这就使得高中教育不再只是通往大学的桥梁,还承担起了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的重任。各高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正确引导学生合理选课,帮助学生学会认知自我、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三、强化管理责任,全力维护各类考试招生安全与秩序。
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恶性争抢生源,发布虚假广告,打着“包过”的幌子吸引学生,非法“助考”,严重扰乱了考试招生秩序和办学秩序。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是指导思想不端正、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为此,要把强化管理责任作为做好考试招生工作、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抓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对出现招生违规问题的高校,要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削减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暂停招生直至取消招生资格的处理。
考试安全是考试工作的生命线,不得有任何差池,否则“一失”则“万无”。要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构筑更加严密的考试安全防范体系。要建立健全从考试命题、制卷开始,到试卷流转保管的安全保密,到组考、评卷与成绩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让考试招生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针对往年出现的情况,对现有制度和措施全面梳理、查漏补缺、完善细化,从操作层面堵塞考试安全漏洞。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以往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内部人员失职渎职甚至串通作案造成的。要从加强内部监管抓起,严格把好考务人员选聘关,落实回避制度和关键岗位人员政审制,建立健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保密、监考等关键岗位的实时监控,进一步发挥考场视频录像审看、巡视督考等机制的作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监管体系。省教育考试院要认真总结历年来考务操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完善考务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层层组织考务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考机构要抓好培训落实,对关键环节还要进行模拟演练,确保考务人员熟练掌握业务、规范操作,对出现异常情况后能迅速反应、妥善处置。
对新申请的教育培训机构,要严格准入、有效监管。二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考机构的监管责任,完善各类考试招生报名资格审查办法,明确责任主体,严格审核把关,从源头上严防成考大规模异地参考、有组织替考和自考违规报考助学等行为。要研究制定规范生源组织的管理办法,对高校和各类教育机构招生宣传、生源发动、咨询服务等作出严格规定。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中学参与高校招生的监管,规范教师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及相关咨询服务,对违规误导考生、参与有偿招生的教师要从严查处。严格执行教育部“30个不得”和我省政策规定,改进招生计划管理,规范招生流程,加强录取现场管理,维护招生秩序和公平公正。各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招生自律他律机制建设,发挥学校招生委员会集体决策、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和第三方监督的作用,落实招生承诺制和终身追责制。要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落实招生公开公示制度,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要加强对各类招生章程、招生广告的审核备案,规范招生信息发布内容和程序,坚决查处虚假宣传、违规承诺的行为。
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作、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考试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各级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去年高考期间,个别考点英语听力考试因周边燃放鞭炮引起了群众上访,好在处置妥当,没有引发大的问题,但其中的教训要认真吸取。今年对考点周边环境的治理要引起高度重视,考前各地要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对考点及考生休息场地周边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彻底排查,有效管控,并做好应急准备,确保一旦出现状况能积极有效应对。加大对《刑法修正案(九)》、《教育法》的宣传、执法力度,联合有关部门着力防范和打击失密泄密、销售作弊器材、高科技团伙作弊等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对不法分子的高压态势。加强与宣传、网信、通信等部门的协作,完善舆情监控与应对机制,及时清除涉嫌涉密、诈骗等有害信息,坚决查处造谣传谣、发布虚假信息牟利或故意干扰考试招生秩序的非法行为。
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考试招生服务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新形势下的考试招生工作,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作风,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考试招生工作责任大、风险高,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要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政策意识、规矩意识,在考试招生工作和日常管理中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绝不能踩红线、触底线。要加强招考系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公道正派、求真务实、严谨细致、尽职尽责的作风,进一步纠四风、治陋习,坚决杜绝违规接待、收受红包礼金等问题发生,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行风。要把考试招生作为防治教育腐败的重点领域,全面排查廉政风险,坚持教育预防、制度约束和监督检查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净化风气。
要牢固树立“以考生为本”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在考试招生的全过程为考生和群众提供更加周到、精细的服务。要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各级教育部门、招考机构和学校要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及时、全面发布考试招生信息,认真做好志愿填报指导、来信来访接待等工作,尽力满足考生和群众的合理诉求。各高校要加强与考生的互动,通过多种方式客观真实地宣传学校和专业,帮助考生提高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省考试院要及时发布考试招生预警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要承担起极其复杂、非常专业的高考改革任务,必须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招考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招考机构和队伍建设,按照改革的要求合理设置机构职能、配齐相关专业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省教育考试院要加强统筹,严格按要求选择聘命题、监考、评卷、专业评委等考试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教师参与命题、监考、评卷等工作,是他们的分内职责,必须服从安排、履职尽责,各中学和高校要对教师的抽调和管理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各高校要把承担评卷等任务作为本职工作,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同志们,做好考试招生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希望大家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开创全省考试招生工作新局面。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五篇】
同志们:
县委、县府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和《关于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的意见》精神,加快南溪城市化进程,将南溪建设成为宜宾一级中心城市的卫星生态城,实现南溪跨越式发展,决定组建“南溪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我们通过近一年的筹划准备,今天,南溪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营业了!值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南溪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南溪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不断发展。
经营城市是新思维、新探索。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经营城市的战略思路,以经营城市指导城市工作、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经济,这标志着我县城市经济发展进人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经营城市和组建城投公司的重要意义。
何谓经营城市,一般认为,经营城市是将构成城市的空间和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和人力作用资本(如城市基础设施)等,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聚集、重组和营运,将城市可以用来经营的部分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从中获得收益,并将这些收益再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领域,走以城市养城市,以城市建城市的市场化路子,实现滚动发展。全面理解和把握经营城市内涵,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有利于我们对经营城市工作长期性的认识。经营城市不是变现现有资产就终止了的工作。而是发展城市经济的一种理念,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方法和途径,只要有城市存在,就有经营城市工作。二是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资产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盘活城市现有的资产存量是必要的,将资产增量按市场要求配置同样也是重要的。三是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一条“建设一发展一再建设”的良性循环道路。
城市集聚了众多的可供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素,拥有庞大的资产资源优势和优先发展优势,开展经营城市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首先,经营城市是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实践。经营城市最初始、最根本的动机是要盘活城市资产,取得良好效益,利用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实现城带乡(镇)、共繁荣,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这无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经营城市工作,可以说是对“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实践。从另一方面看,经营城市的最大受益者是资产的所有者和资产使用者、享用者,也就是说,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人民群众作为资产的使用者、享用者,都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也说明经营城市是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体现,完全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经营城市能有效地筹集大量资金。经营城市,变现和集聚大量资金,解决发展城市经济资金的不足,是经营城市最直观、最有效益的成果。如果说,招商引资用的是明天的钱,那么,经营城市用的则是昨天的钱。第三,经营城市有利于推进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国有企业能否搞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资产重组、整合,经营城市就是要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面上推进企业资产重组、整合,是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的助推器。第四,经营城市可以更进一步地改善投资环境。经营城市将资产按市场要求进行配置,能大大地改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和美化环境。第五,经营城市能使城市公共设施、土地、房产等发挥最大的效用。此外,经营城市还能带来我们思想观念的更进一步解放。
二、在经营城市工作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经营城市工作重点在六个方面。
着城市资本贬值,意味着国有资产流失。明确对经营城市工作重点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经营城市的关键是实现城市资产的“四化”
在经营城市中,能否做到城市资产商品化、经营活动资本化、经营手段市场化、经营的效益化,直接关系到经营城市运行机制的建立,是经营城市工作推进的关键所在。一是城市资产商品化。也就是说,对城市资产的认识,我们不能停留在实物形态上,而应看作是可流动、可增值、并能带来效益的商品。城市资产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商品价值,应实行有偿使用。对城市资产能否正确认识,直接影响到经营城市工作的开展。二是经营活动资本化。经营城市活动的实质是剥离城市资产的使用权与经营权,将资产的经营权看作是带来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资本,进行资本营运。三是经营手段市场化。就是市场手段要贯穿经营城市始终,经营城市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用市场效率机制配置资源。一定意义上讲,不用市场手段使用城市资产,就不能叫经营城市。四是经营目的效益化。就是使政府的投入有回报、能增值,能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政府的经营收益。
(三)在经营城市工作中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经营城市中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关系。长期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受政府委托,经营国有资产,城市国有资产大多数沉淀在各个部门,这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经营城市必然带来部门利益的调整,能否有效地解决利益调整的问题,可以说是经营城市成败的关键。我认为,经营城市重在增强政府财力,提高政府经济控制力和建设能力,部门利益应服从予政府全局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可实行委托部门经营与政府统一托管经营相结合,并设立专门帐户,加强收入和支出的监控。同时,对有关部门因资产统一经营带来的困难应协调解决,也可以采取利益按比例分成的办法,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二是城区与非城区的关系。经营城市纳入视野的将是整个城市的资产,非城区资产也应包含其中。由于资产的复杂性,经营城市的重点应该在城区,同时,也应该统筹考虑非城区(包括乡镇)资产的经营,并使之统筹兼顾起来。三是国有资产经营与非国有资产经营的关系。非国有资产也是构成城市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它所占比例还会不断扩大,经营城市既经营国有资产,又要经营非国有资产,所不同的是,国有资产经营政府应实行业主操作,非国有资产经营政府主是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其通过市场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