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集聚(通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80225

【参阅指引】朋友以下是由阿拉题库范文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写作资料,“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集聚(通用5篇)”帮您减少加班熬夜,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第一篇】

xx年4月26日县委书记冯克坚传达了全市“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会议精神县委决定从4月下旬开始,集中两个月时间在全县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活动,开展这次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市委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内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客观需要。主要目的是要以发展为标杆、以实践为导向,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通过认真学习徐光春、张广智等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及单位开展“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动员会上领导的讲话,我深深的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当前开展的“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活动首先要求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解放思想,认真查找工作思想上的不足与差距。解放思想就是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写作从而更好的促进事物的发展。通过这场活动我们应该破除旧的思维,树立科学观念,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为促进工作的全面有序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要求我们针对思想上的差距及工作中的不足,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从而促进工作的发展。在活动中努力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把自己摆进去,二是必须把问题找出来。三是必须与目标挂起钩,四是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把自己摆进去,才能真正找出自身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只有把问题找出来,才能使自己取得进步;只有与工作目标挂起钩,才能创造出新的业绩;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检验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成果。

通过认真学习各级领导讲话,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一是要树立服务思想,能够认识到自身是窗口单位,从思想上先做到服务高标准、高要求;二是要有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主人翁意识。其次,通过解放思想使我们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着如服务热情不够,规章制度执行不严,责任心不强等种种不足,酷猫写作范文网从错误中认真汲取经验教训,从严要求自己,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的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工作的长远发展,促进个人水平的提高。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干部,重点是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找准差距,改进作风,真抓实干,统筹兼顾,跨越式发展,真正做到在解放思想中查找问题,在查找问题中更新观念,在更新观念中转变作风,在转变作风中真抓实干,在真抓实干中跨越发展,以思想的大解放和作风的大转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以思想解放的新成效、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篇内容主要描述发展、工作、作风、解放思想、转变、差距、思想、问题,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第二篇】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在高水平保护上下功夫,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在高水平协同联动上下功夫。

在高水平保护上下功夫,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深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多次沿江考察调研,掌舵领航、谋篇布局、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在高水平保护上下功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从“前端”“源头”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要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持续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绿色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澎湃高质量发展“动能”。“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是发展的“源头活水”,高水平科技创新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既是绿色发展带,又是黄金经济带。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将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深入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构建科创发展共同体,在新领域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要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双向奔赴”,以“硬核功夫”打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以点串线、以线延面、以面连片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高水平协同联动上下功夫,汇集高质量发展“合力”。万里长江浩荡东流,各色邮轮“千舟竞渡”,长江干线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黄金水道”,日益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在高水平协同联动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一方面,要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既要强化区域协同“软”融通,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又要增强区域交通“硬”联通,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全面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秉持“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开放姿态,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以内外交融、充分涌流的“合力”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能量。

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第三篇】

2023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强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经济合理布局,立足比较优势,找准功能定位,发挥好长三角龙头作用,带动中上游地区共同发展。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区域内“软”“硬”联通水平,积极融入国际循环,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

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沿江各地生态红线已经划定,必须守住管住,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划定的本地重要生态空间要心中有数,优先保护、严格保护。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扎实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更加注重前端控污,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加强科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技创新协同配合,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吸引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接续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

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在产业发展上,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更好发挥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促进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

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从整体上谋划和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交通网络的相互联通和“公水铁”等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深化政务服务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集成推广,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坚持全国“一盘棋”,继续深化上游地区同中下游地区的能源合作。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注重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努力建设安澜长江,科学把握长江水情变化,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

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中央有关部门对符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要给予支持,在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改革。要压实沿江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工作落实落地。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定期开展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检查评估和监督,督促各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第四篇】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

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总之,只有经济总量继续增长和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社会事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生态环境美好、国际地位提升、安全能力增强等各方面建设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得到充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执行党中央战略决策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坚持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推进。

习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从根本上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国门,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对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必须进一步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近年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还任重道远。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我们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牢牢把握工作着力点。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发挥科技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作用;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稳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带动能力;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找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围绕着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及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等方面,系统有力精准施策,确保取得实效。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现代财政金融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重点在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方面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要推进耕地保护建设全方位加强,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国土空间体系;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发展优势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第五篇】

同志们: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扎实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作风问题的重大举措,在党的建设史上写下厚重一笔。

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这次活动以解决问题开局亮相、以正风肃纪先声夺人、以专项整治寻求突破,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

取消、下放万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5万多起、6万多人;清理清退公务用车万多辆,调整清理办公用房面积万平方米;查处在公务活动和节日期间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问题万多起、4024人;查处公款吃喝、参与高消费的问题3083起、4144人……

从出台新规狠刹会议费支出,到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一律不得新建楼堂馆所,再到提倡节俭办晚会;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到发出“月饼禁令”“贺卡禁令”,再到狠刹公款送节礼等不正之风,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治理,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见事见人,既抓思想引导又抓行为规范,不搞形式、不放空炮;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形成强大势场;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件,形成高压态势,形成严的标准和氛围;驰而不息,一环扣一环抓,不间断抓,努力形成长效机制教育实践活动积累了作风建设的重要经验。

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但解决不了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刹不住的歪风,兑现了向人民的承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