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荷塘散文诗汇聚【优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93273

荷塘散文诗【第一篇】

78年秋天,在放学途中,我和我的高中同学们在离学校不远的小河沟里发现并采摘了一束大大的成熟了的荷苞,我清楚地记得当时采摘的荷苞中共有六粒完整成熟的种子,因为同去采摘的还有另外两位同学,我分得两粒。荷种子带回家后,我听奶奶的话,用一块棉布把荷种子包好放在了窗台上的一个阴凉处。奶奶再三告诉我说“荷种子是不用封闭式的瓶子保存的,瓶装的荷种子种植时不易出苗……”。

79年的春天到了。在奶奶指导和帮助下,我在老家堂屋东边的吃水塘里种下了那两粒荷种子。闲暇的日子,奶奶常带我到自家的水塘边种荷种子的地方去看。虽然当时水塘里还没长出小荷,奶奶已经教我们称呼吃水塘为荷塘了。我们带着希望,等呀!盼呀!终于在阳春三月,在奶奶带我们种植荷种子的地方开始出现了两株绿色的小嫩芽,两株小嫩芽一个劲地争着往上串,没多久圆圆的小荷叶伸着慵懒的身体,羞答答地顶出了水面。当年,荷叶陆陆续续地跃出水面,使自家小荷塘的整个水面渐渐地变成了绿色。我迫切的希望能欣赏到自家的荷塘花开,可是第一年荷塘里的荷并未开花。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自家的荷塘花开,我等待着、企盼着。

80年夏天,第一簇粉红色的荷花挺着她那迷人的身姿,静悄悄地开了。我和弟弟看到自家荷塘花开可高兴了。一朵、两朵、三朵……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皓皓无暇;嫩蕊摇黄,娇羞欲语,含苞的,怒放的,真是出淤泥而不染,翟于清涟而不妖呀!再加上荷叶深碧如翡翠,绿盖叠碧,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的景色呀!

一个雨后的清晨,踩着湿漉漉的乡间小路,我又来到了荷塘边,经过雨水的冲刷,荷塘越发地绿了。在一片柳树的掩映下,婀娜多姿的荷花正在绽放。布满晶莹水珠的绿叶周围,盛开的荷花和花苞让人眼前一亮,微风袭过,飘来阵阵花香。坐在荷塘边的小摇椅上,看鱼儿穿梭,蜻蜓戏水,蝴蝶飞舞。朱自清的文字在脑间闪过: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如刚出浴的美人”……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文字可以形容这荷花的优雅和韵味了。

我期盼着来年能欣赏比这年更多更好看的荷花。可是因为第二年我应征入伍去了部队,就没了眼福再欣赏到自家的荷塘花开了。我记得入伍离家那天,我特地到我亲手种植的荷塘边走了走。“再见了!小伙伴们,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到部队服役的8年中虽然每年没能欣赏到自家的荷塘花开,但非常幸运是我所在部队的营房就在承德避暑山庄附近。每年夏天都欣赏到了避暑山庄百亩荷塘的飘香。荷花是避暑山庄的夏季之魂,而家乡小荷塘里的荷花则是我的夏季之念。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我正沉醉在回忆中,车内《荷塘月色》这首熟悉的旋律已经把我带回到了老家这片宁静的小荷塘。“回来啦!走,妈带你去看荷花去……”母亲好象知道我的心思,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带我去看荷塘花开的情景。

32年后的今天再来欣赏老家的荷塘花开,可比当初更加气势不凡了。那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如翻滚的绿浪;走到近处,白的、桃红的、粉红的,朵朵荷花绽开在绿叶丛中,构成了一幅迷人的荷塘花开图,令人驻足流连。32年后的今天再来欣赏老家的荷塘花开,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触。满塘的朵朵荷花都在向我示范着她们那香远溢清的品格。我作为税务战线上一员,执法在一线,应该向美丽的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一身正气常律己,两袖清风不染尘。清政做人身自正,廉洁做事对已心。

荷塘散文诗【第二篇】

夏风中,阵阵如渺茫歌声的清香飘来,像“清泉石上流”,让寻觅者神驰心荡,又如碧浪荡胸,俗尘澄澈,六根清静。

宽阔数十亩荷塘,层层叠叠。田田荷叶婉如姑娘裙裾,顾盼生姿。温柔山风的玉手拂过,哗哗作响,仿佛安徒生“海的女儿”在轻舞。绿叶上是星星点点地斑斓,从眼前往四处灿烂。白花胜雪,袅娜大方;粉红色似霞,温柔悦目。莲花开放,舒展花瓣,如舞女盘旋,款款风情;嫩苞含春,微显唇瓣,偶露峥嵘。大开大阖者,展尽丽姿,揽遍流连目光;羞涩打着朵儿的,恰如美人出浴,满面含春,令忘返人怦然心动。叶子底下清波荡荡漾漾,荫荫郁郁,忽而阳光折射,显现鱼儿戏水莲叶间,水精灵往来翕忽,要与花儿比美,与荷叶争宠。

绿色叶、白色花、粉色嫩瓣氤氲着夏阳的热烈,浓浓的,甜甜的,软软的,像天空深邃的蓝色,像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像月光下乳白色的少年梦。

相次藕花开,几叶兰舟飞过,荡起片片传说。

那年初夏,在这里邂逅,仿佛宋词里画意。你摇荡小舟于荷塘中央,忘情地四处观望,就像一张出水很高的荷叶,更似一朵羞羞答答的含苞未放藕花蓓蕾。你忽而活泼如风般绽放着青春,忽而静静脉脉展示出风采。倏地,不远处一朵粉红莲花盛放,四颗黑珍珠碰撞,纯洁光泽里,捕捉着对方阳光下的热烈与浓郁里的芬芳。瞬间,股股酸酸甜甜的`紧张泛滥于心房,似云飘荡,如雾缭绕,像荷瓣简单透明,不带一丝杂质。空气歇息,水波不再奔跑,轻风停下脚步惊讶,氤氲陶醉的香气用七彩眼睛打量晶莹的心扉。

也许太匆忙,也许太大胆,也许太羞涩,也许藕花开放得太多弄得眼神缭乱……定格尚未定形,你的兰舟从美丽、充盈迷乱的眸子里轻轻划过,轻轻划过,渐行渐远,渐行渐远。

偶次钟情牵引来二次如故。一个说喜欢荷塘清静,数字里坐标、公式、定理仿佛宽大荷叶,过目不忘;一个说愉悦藕花摇曳的秀美,能激发灵感,开启粉嫩晶莹花瓣般田田向往之灵犀,去叩击文学意境的闺门。

如故深化做第三次坦诚。年轻心扉无遮拦,你说向往一个最美丽最神秘最朦胧的远方,无论路途崎岖坎坷,定然风雨兼程,那是追求的天堂;好奇大眼睛跟你对接:一朵莲花有个纯真冲动,让梦幻点缀生命,拿憧憬活泼人生,似荷叶藕花,红绿携手,地久天长。

你的气息放宽了一个花季雨季的荷塘,徜徉于青涩伊甸园身影品尝到了花朵美妙芳香。玉手渴望抓住那缕感觉,空隙时便孤独于这数十亩见方,纵然是枯叶残荷的秋冬,也满眼是叶嫩花初。流连你兰舟荡过的足迹,和每一动心处打招呼,与每片绿叶亲吻,和每一朵白莲红藕携手。想象中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纵被人知不怕羞。就是竹篮打水,即使泪水潸潸,哪怕踪影全无,花季的红豆定格在荷塘,便镂刻于梦里,山青,水碧,荷绿,藕香。

偷偷喜欢悄悄酸涩,怕微博太显露,惧太庸俗,夜阑难寐、雨滴芭蕉时分,“野有蔓草”般灵犀汩汩,在手机上聚焦,一个又一个,俏皮的、幽默的、大胆的、热烈的、狂乱的、羞涩的……灵感跳跃,仿佛田田荷叶,顾盼生姿;恰如胜雪莲花,袅娜沉醉;更像夏日娇阳,热情绵绵。不敢按“发送”键,生怕纯洁梦幻面纱撕开露出苍白,生怕那份朦胧因文字的无力而失去青春冲动和七彩光晕……一任心脏怦怦直跳,一任红豆挟带着眷恋泉涌。“……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风,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向上溯游八百年,粉红色莲花与词人蒋捷划舟,沿春江花月夜去追寻心灵月色曾经照耀过的伊人。

青春的脚步永远那么匆忙。夏天在热烈阳光中渐渐老去。“加油,彼此都不远了!”你望望身旁清澈眼神,单纯笑笑,转身背上行囊,消失在前方,你说要无羁地去远方追寻大写的梦。年轻就像夏天的荷叶,给美丽支撑一片绿色,更似一朵藕花,火一般燃烧,让有缘人观赏,品味,心动。但是有形的生命无法留住自然定数,一俟冬天到来,花瓣零落,残荷凄凄。青春是一阵风,无论拂过,刮过,留下满坡绿色,绽放原野万紫千红!可风是有脚的,它不能停步,远方的春天在等待,远方的旷野在呼唤。那才是地老天荒。

荷塘的感觉,让纯真透明的丝线绕树三匝;风雨兼程的你,有枝可依否?

“……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回从之,宛在水中央。”缺乏勇气的粉红色莲花,只能将短信话语寄给宽大荷叶,回归流水,随风飘荡。

-->

-->

-->

荷塘散文诗【第三篇】

初晴的夏日,荷塘,有蜻蜓,有蝴蝶,还有蜜蜂儿…青翠的荷叶,风拂过,一粒粒水珠在荷叶里就像珍珠在玉盘里滚动,晶莹洁净。还有红的、粉的、白的莲花,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对莲花情有独钟,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可以看出他有多爱莲花?这也是对莲花最高境界的赞美和歌颂。观世音的莲花宝座,那种圣洁高雅,是一种境界,是佛主圣洁的心灵。

在午后的阳光下,天气也是格外的晴朗,虽有点炎热,看着满荷塘青翠的荷叶,朵朵圣洁的莲花,在风中起舞翩跹,婀娜多姿,心中别提有多欣喜。此刻,让我想起了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绝美诗句;偶尔有蜻蜓站在荷花尖上,还有他的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多么和谐唯美的景象啊!

漫步在荷塘边上,听着那首荷塘月色,心中充满遐想,曾经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情,还有多少擦肩而过的人,有欢喜,有忧伤,还有淡淡的怀念。我知道,再也回不到那个纯真的'年代,那个如莲花一样纯真的年代,还有那个如莲花纯洁一样的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做人也应该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各种诱惑、名利、金钱的驱使下,更应该保持一颗莲的心,学莲的那种高雅、圣洁…这也是对自身素质的一种修养,心灵的一种升华。

我爱莲,爱它的高雅,爱它的圣洁,更爱它与世无争的境界…。

荷塘散文诗【第四篇】

冬日塘前赞美多,谁思孤影命蹉跎。花蓬子藕随莲去,残叶枯枝尚姓荷。这首新近写的七绝,寄托着他对故乡荷塘那默默的思念、深深的怜爱和隐隐的伤感。在今天的他看来,荷塘那每年四季的一个轮回,就像父亲的命运,村庄的命运,或许也像自己的命运。

一、春。

出生于农村的他从记事起就知道,村后有个很大的池塘,塘水半边深,半边浅。深的半边是纯粹的水塘,是村里女人们洗衣服的理想场所,也是孩子们洗澡玩水的极好地方。浅的半边,则是一大片藕田,也就是荷塘。

小时候每年春天,父亲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带着他去荷塘看荷叶出水。他对此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不知道父亲的目的何在。但他从不拒绝父亲,不是惧怕,而是从小他就知道,父亲一生喜欢与荷、藕打交道,酷爱那个村里唯一、方圆十几里也仅有的荷塘,尽管这个荷塘并不属于父亲,而是全村所有。

父亲会在塘边找个突起的土包坐下,然后拿出烟袋,悠闲地抽着烟,目光则如探照灯般在水面上扫来扫去,好像唯恐错过什么。年少好动的他自然坐不住,便在塘边转来转去,不时捡起石子往水里投,圆一点的用力投远,扁一点的就打水漂,消磨这在他看来百无聊赖的时间。此时,塘边的柳树已由鹅黄变得翠绿,荷塘堤岸绿草萌发,春风阵阵暖人心扉,只有荷塘水面仍然静悄悄的,仿佛与春天无关。然而总是在他感到没有希望将失去耐心时,父亲会把他喊到身边,然后把手指向水面一个地方。父亲那本来非常平静的脸,顷刻之间会布满惊讶、兴奋、激动等各种表情,如同发现了什么宝贝一般。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他会看到,不远处的荷塘水面上,一个翠绿的小角从水面悄然钻出,显得那么弱小,那么毫不起眼,那么微不足道。但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绿角,顿时让那大片塘水不再平静,不再冷清,透出缕缕暖意和丝丝生机。他知道,随后的几天,这样一个个的小角便会如约好似的,从四面八方争先恐后钻出水面,并变成一张张小伞,很快将荷塘装扮得翠绿一片,春意盎然。小时候的他喜欢荷那凉棚似的叶子,喜欢看风吹荷叶时露水像珍珠般滚落的神奇景象。

从小他就明白,春天或许不是荷塘最美的季节,却是荷塘最能显示生命力和活力的时候。

对于小时候的他来说,荷塘边的那几棵大柳树,才是他的最爱。他很小就懂得,柳枝的嫩芽似冒未冒时,柳皮会“离骨”,用手轻轻扭动,树皮便与枝芯脱离;从中间抽出枝芯,外面的柳枝皮便可以做成笛哨。每年春天柳树发芽的那几天,他和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一样,放学后便争先恐后来到塘岸,忙着攀树折枝,扭枝脱皮,然后比谁做的哨子长、哨子粗,谁吹得声音大、声音尖,柳哨声、呼喊声、欢笑声此起彼落,洋溢荷塘。到十岁时,他已经可以做出多种音调的柳哨,并能把几个粗细不一的哨笛同时放进口中来吹,发出高低、粗细不同的声音,让小伙伴们崇拜不已。

在他的记忆中,春天里的荷塘,因为有了小荷的尖角,也因为有了孩子们的笑声,显得是那样生机勃勃。那时的村里村外,到处是孩子的笑脸和年青人的面孔,大街上人声不断,院落里人气冲天,同春天的荷塘一样,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二、夏。

他读初中的时候,学校设在另一个村庄。每天上学放学,他都必定经过那片荷塘。

不知是否受了父亲的影响,读中学后他对荷塘越来越喜欢,尤其是夏天的荷塘,荷叶翠绿,莲蓬摇曳,当然还有那美丽的荷苞与荷花。满池的荷苞未开时,外表都呈淡淡的粉色,绽放后却全是白色的,这让他先是惊奇,继而释然,赞叹荷花的天生丽质与不施粉黛。在他眼里,荷花的大气、亮丽、清新,还有那亭亭玉立、不折不弯的高贵气质,是任何花卉所无法比拟的。有时,看到荷苞上落着蜻蜓,或莲蓬上站着小鸟,他都会停下来静静地看一会儿,羡慕它们会找地方。他从不会用动作或声音惊飞它们,更不会向它们扔石头,因为他知道荷塘也是它们的家园。

几个老师的回答都是:一样东西,两个名称,为此还给他举了许许多多植物的例子。但一向崇拜、折服老师的他,对这一答案并未完全信服。他想,老师的说法,只回答了荷花又叫莲花的问题,并没有说明莲藕、莲蓬、莲子为什么不能叫荷藕、荷蓬、荷子;也没有说明荷叶为什么不能叫莲叶。当然他没有把自己的疑问告诉老师,因为他知道老师的答案是不容学生置疑的,他不愿意学习成绩优秀的自己,因为此事让老师批评钻“牛角尖”。

一次吃饭时,他无意中讲到了自己的困惑,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却给了他另外一个答案,他觉得颇有道理。父亲说,荷是乳名,也就是小名,而乳名只能在家里叫,荷的家便是荷塘。对于荷的家族来说,凡是将来要出家门的孩子,不管是蓬、子、藕,都起了大名来叫,便是“莲”。这就如同你读书将来出息了,到城里或镇上工作,别人都只能叫你的大名,没人再叫你的乳名了;对于荷花来说,大名、乳名都用得着,出门称莲花,在塘叫荷花;至于荷叶,因为一辈子留守荷塘,就只用乳名,一辈子都称荷叶了。

他觉得没有多少文化的父亲虽然人微言轻,说法肯定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同,但却解除了他先前的所有疑问,这让当时的他对父亲刮目相看,觉得父亲不枉为一辈子与荷塘打交道,知道荷的心思与愿望。他顺着父亲的思维展开去,觉得荷本来就姓“荷”,尽管有时被称为“莲”,但“莲”这个姓原本并不属于荷。因为姓荷,所以荷的家才叫荷塘;所以才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所以才有荷花、荷叶之称。然而荷为了子女的未来,却让它们改姓“莲”,以抖落那身泥土,防止被人低看。于是,荷的根称为莲藕,莲房称为莲蓬,子称为莲子,甚至离开荷塘的荷花也有莲花之名可称。对于一辈子都难以离开荷塘的荷叶,有本姓已经够了。

也许是因为从小在荷塘边长大的缘故,无论“莲”字如何名声显赫、圣洁美丽,那时的他还是更喜欢“荷”的名称,觉得“荷”字充满了本真,就像农村人的纯朴性格,不需要刻意的装饰和虚幻的光环。他觉得在乡村中长大的自己就是荷,浑身散发着挥之不去、洗刷不掉的泥土味,即使将来能够离开荷塘,走出农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莲”。他那时不只一次地想过,自己将来无论到了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乳名,不会忘记自己的姓氏,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世,不会忘记自己的故土。

三、秋。

高二那年秋末,他来到荷塘看父亲“踩藕”,这也是最后一次。

深秋的塘水已经冰冷,父亲穿着那种特制的皮裤,时而晃动着身体在水里走来走去,时而弯腰把手伸进水里,将一根根藕捞出来,草草洗去上面的淤泥,递给塘边的人们。刚出水的藕都是一整条连在一起的,他觉得就像年画中小孩的胳膊,细白而圆润,美不胜收,很难想象竟出自那乌黑的淤泥。藕田是全村的,父亲一天的辛苦,让全村每家都可以分到几斤藕吃,自己赚的工钱则是一瓶六十二度的地瓜烧酒,而这瓶烧酒当场就要喝掉大半瓶,以抵御塘水的寒冷。这时的他已经知道,那种“踩藕”专用的皮裤虽然可以保护衣服不被塘水浸湿,但其实隔水不隔寒,水中的父亲不仅当时寒冷刺骨,而且身体还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容易落下腰痛腿酸的后遗症。“踩藕”是父亲每年秋天必做的活,他知道父亲无法推托也不会推托,因为全村只有父亲一人会干、爱干这活儿。此时,他望着身体比自己矮了大半个头的父亲,只恨自己没有本领代替他。

记得有一年春天跟父亲去荷塘时,他看到那一片片从水中钻出的荷叶,不解地问父亲:不是上年秋天已经把藕都踩干净了吗,这些荷叶是哪里来的?父亲告诉他,踩藕时无论多么细心,总会留下一些,这就足够第二年繁衍用了,因此荷塘每年都是不用另外种植的。

他读高中之时,高考已经恢复了几年,改革开放也已经开始,村里不少年轻人开始想方设法走出农村求变化,走向城填找未来,有人甚至还做起了“城市梦”。但他觉得,农村人能到城市生活无疑诱人,但真正能实现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命运还是离不开乡村。他觉得村庄就像荷塘一样,无论走出多少莲藕、莲子、莲花,都不会伤及荷塘的根基,荷塘依然保持兴盛。

他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城市梦”并不难实现,尤其是在自己身上。

他考上大学便离开了村庄,毕业后在城里扎了根,这个过程只用了五、六年,短得出乎他自己意料。在父老乡亲看来,离开老家的他,就像荷塘中的一枝荷花变成了莲花;而他却觉得,自己仍是一朵连着淤泥的荷花,只是距离水面稍高一点儿而已。他所在单位大院中间有一个喷水池,水面布满了睡莲,夏秋时节花开不断。同事们上下班经过时都赞不绝口,夸奖莲花美丽,只有他不以为然。在他的心目中,能配得上“莲花”之名的只有荷花,而睡莲之形、色、香都与荷相去甚远,花品更是与荷大相径庭,不配称莲。他决心像家乡的荷那样,默默努力奋发向上,扎根泥土开花结果,而不屑像睡莲那样昼开夜合,趋炎附势;不愿像睡莲那样华而不实,以艳示人;不想像睡莲那样置身庭院,养尊处优。他一步一个脚印,辛勤工作努力奋斗,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如出水荷叶一般节节拔高,天天向上,前途一帆风顺,赢得别人的羡慕和赞誉。

随着对城市生活的融入,他虽然还是那枝荷花,却不再留恋那种与生俱来的泥土气息,而是修身养性,脱胎换骨,追求莲花的纯净与高洁。尤其是随着成家、孩子上学、个人升职等情况的出现,他对出身农村由自豪变为自卑,由引以为荣变为讳莫如深。他甚至置疑“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赞美莲花的名句,是在赞美莲花的高洁,还是在贬低莲花的身世?凭着自己的努力,他有了一官半职,也有了幸福家庭,便时常利用节假日会同朋友去赏荷花。他宁愿舍近求远,也从不与人一起回到老家的那片荷塘。直到有一次,他带领两个下属开会路过村庄,才应下属请求来到了村里的荷塘前,但却没有把下属带到自己家里。这时的父亲,多年前已承包了那个荷塘,以种藕为业,天天在荷塘忙活。出于对他同事的礼貌,父亲一再请他们到家里吃饭,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老家实在太破太土,那些饭菜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怕因此跌了身份,被下属看不起。在父亲面前,下属主任、主任地称他,他没有感到半点不自在,倒有几分光宗耀祖的感觉;倒是有几次,父亲想喊他的乳名,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才让他如释重负。

这时的他觉得,那个土得掉渣的乳名已经随时光远去,不再属于自己。

四、冬。

又是一年冬季,他独自一人来到老家荷塘,欣赏“残荷”。

此时,家庭经济无忧、工作轻松熟练、职务再无企图的他,多了闲暇时间,也多了闲情逸致,写诗、书法、摄影皆有涉猎,还渐渐小有名气。

眼中老家荷塘的景象完全出乎他的想象,不再是记忆中那个密密麻麻布满荷叶的池塘。塘中枯叶不仅残破,而且零零落落没有几根,完全不像荷塘,倒像一个杂草丛生的废水坑。而这时的父亲,身子骨已大不如前,不能陪他到荷塘了。

家里那三间自己曾经异常熟悉的房屋,如今他感到是那样陌生和疏远。在父亲房间的墙壁上,他又看到了那件踩藕用的皮裤,厚厚的灰尘下面,几个补丁清晰可见,他知道那是父亲用自行车内胎和胶水自己粘补的。说到荷塘的现状,父亲告诉他,去年秋天,因为自己无力踩藕,便将荷塘中的莲藕整个打包作价卖给了别人,请人家自己来踩。谁料想,买主把塘水抽干,把藕田翻了个底朝天,连不能吃的小小藕尖也没有留下。今年春天,那个数十年来一直朝气蓬勃的荷塘,第一次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已经没有几片荷叶钻出水面了。为此,今年秋天父亲破天荒地没有踩藕,想以休养生息的方式让荷塘重现生机。当他提出为父亲植藕时,父亲告诉他,村里已经规划,荷塘的位置很快将建起一座“农家乐”饭庄,这个荷塘将成为历史。

临走前他又一次来到荷塘。望着水面上那几枝枯叶,他越看越觉得沉重。他忽然觉得,“荷”被称“莲”,看似荣耀,但是荣是辱,是喜是悲,恐怕只有荷自己知道。在“莲”的名义和光环下,莲花、莲蓬、莲藕、莲子一个个远离故乡,只有没有多少用处的叶子得以幸存,能够继续坚守荷塘。他继而明白,当荷青春褪尽,花萎叶枯,“莲”的名字已不再属于荷;它只能还叫荷,并且前面还加了一个“残”字。这个“残”字指的不仅是肢体的残破,也是环境的残酷、他心的残忍。从无名之荷到有名之莲再到无名之荷,从无用之荷到有用之莲再到无用之荷,从荷到莲再到残荷,也许“莲”字本来就是一个艺名,原本就不属于荷。属于荷的,只有淤泥,只有荷水,只有月色,因为那才是荷原本应有的家园和天空。在从春到冬的四季轮转中,只有荷叶,无论如何寂寞,如何残破,都甘愿默默固守荷塘,相伴月色和清风细雨。

他忽然醒悟,那固守荷塘的残叶,不正是父亲、父辈吗?那日益萎靡的荷塘,不正是家舍、村庄吗?!

这些年来怀着对荷的那份情感,他曾读过许多有关“残荷”的诗赋,既有同感,也有保留。如今想来,觉得多是溢美赞叹之辞,少有慈悲怜悯之心,更无扶持帮助之意,而仅有的赞美事实上也是残忍的,至少是麻木不仁的。他觉得,对于酷似残荷的农村留守老人,对于酷似荷塘的农村破败家园,隔山观景和长吁短叹都无济于事,隔靴搔痒和冷漠嘲讽更不能容忍,需要的是切切实实的关怀与帮助。

于是他毅然决定,尽自己所能,为老家的乡亲做点实事,哪怕微不足道;于是他幡然醒悟,多回家走走,陪陪父亲,守守家园,不论时间长短。

荷塘散文诗【第五篇】

人们把梅花、牡丹和海棠称为春花三杰,它们素来屹立于名花的最高位置,究竟孰高孰低,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对于夏花称雄者,恐怕没有人对荷花独占鳌头持有异议,夏天是属于荷花的季节。

虽然没有遍赏过以上荷花,但也可算是看过了不少,但是在西溪湿地看到东关荷塘的那片荷时,还是忍不住为之倾倒。

东关荷塘,位于西溪湿地洪园景区,如果坐观光车的话,很容易把这个景点给错过了,因为观光车虽然在这里设立了站点,可是需要走进去很久。如我们第一次路过的时候,走进去半程,只看到几丛残荷,以为这就是东关荷塘,非常失望。幸喜我们遇到了热情的工作人员,为我们隆重地介绍了这个景点,并且用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曲院风荷来作对比,信誓旦旦:东关荷塘的荷花比西湖犹有过之。

于是,在赏玩了全部景点之后,我们没有选择从另一出口顺理成章地走出景点,而是返回东关荷塘,果然不虚此行。

东关荷塘栽荷面积一百多亩,分成五六个紧挨着的荷塘,却不像西湖的荷花在广阔的`水域布局,沿岸赏荷虽美,除了曲院风荷与孤山一带,却远不如东关荷塘这么集中,给人一种震憾的感觉。

荷塘中间置有木质的小桥,游人尽可扶栏就近观赏荷花。清风徐来,荷香阵阵。放眼四顾,叶绿花红,怎一个人间美景!

不管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羞涩,还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妖娆,不管是浅霞轻粉的含蓄,还是浓郁深红的艳丽,都让游人赞叹不已。

除了微山红湖、西湖红莲、太空莲等等这些红色系的荷花以外,还有几朵白荷夹杂其间,丰富了整片荷塘的色彩。

在荷塘里,偶尔还能看到几朵睡莲,与亭亭玉立的荷花相比,这些睡莲紧紧地贴着湖面,则显出几分小家碧玉的羞涩来。

荷塘中偶尔一见的小桥,更为这片荷花,增添了一些古典的韵味。

在荷花丛中,备置着荷花的品种介绍,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还科普了一下。

东关荷塘的栽荷历史并不长,大概正因为如此,所以荷塘尽可以引进优质品种。据说这里的荷花花期特别长,去年杭州第一朵荷花与最后一朵荷花,都是在这里盛放的。不知道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由此可见其花期之长,确实可以笑傲杭城了。

因此,我们也才能够在同一片荷塘中,仿佛可以看到荷花从含苞、初绽、盛放、凋落、结莲蓬等的整个过程。

登上荷塘旁的步云阁,从半空中俯看,整个荷塘尽入眼帘,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赏荷,再衬上江南少有的蔚蓝色天空,绝对美得让人再三流连。

遇见这么美的盛夏,也不枉我们从洪园走回东关荷塘,整整步行五公里的汗流浃背了。坐在步云阁上,真觉得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79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