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西部支教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78942

【导言】此例“西部支教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西部支教1

关键词就业引导 西南民族地区

高等教育 相对均衡 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78-03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人才建设是高校的本质要求。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和压力在不断地扩大,人才市场超载成为当今就业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若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领先和优势的地位,除了毕业生自身加强能力和素质建设外,高校也应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的发展要紧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为出发点,不断培养既满足社会要求,又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以就业引导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相对均衡发展的可能性

(一)国家、社会、高校对就业的重视程度逐年加强。党的十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也指出:“预计‘十二五’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仍将持续增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并强调要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发展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各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认真做好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相关行业和产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岗位对接活动,使广大高校毕业生能够学有所用。”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重视,各地、各高校也根据地方特点,制定符合地域发展和高校特色的就业政策以及就业教育教育目标,不断加大对就业的重视力度,推进就业的实施。

(二)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60多年的发展,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形成了学科类别和专业比较齐全,教育层级比较完整、数量可观教育队伍的发展状况,但总体而言,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不均衡性。体现在:

1.高校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据相关数据统计,西部地区共有高校217所,成人高校212所,但这些高校基本分布于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四川成都、重庆等高等教育基地,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也更多地集中于成都和重庆,其他的如贵州、广西、云南省区等高校相对不多,全国重点学科、博士学科专业点以及硕士学科专业点更是如此。因此,加快东中西部高校之间的横向交流,合理布点西部高校,增强高校在引导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培育人才的作用,是现阶段西部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自我提高的不断需要。

2.院校发展力量的差异性。西部高校的设置,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院校发展力量大差异性很大。在西部地区综合性的高等院校相对较少,比较多的是各专业学校,虽然这些高校在当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发展和后续性、教学科研的力度方面还有很大的缺点。特别是主要面对地方一区的高校较多,涉及其他国民生产和经济提高的各院校很薄弱。工科、政法、林业、体育、艺术类的高校更是如此。

(三)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虽然也使得西部民族地区建立了门类齐全的高校体系,但相比较全国的其他地区,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还是存在了以下的现实困境和发展停滞。

1.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历来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低的地区,改革开放30年多来,虽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吸收高技术人才的能力、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适衡性还是存在较大的落差。

2.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多以师范、农业和医学等专门学校为主,这些高校也在当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综合起来,办学层次以及培养人才的能力方面相对欠缺,服务能力相对较弱。而存在于西南民族地区的部属或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则又集中服务于部门和中央,地方需要相对考虑很少。

3.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需求,高校中所进行的科研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还处于理论对理论的空洞阶段,缺乏实际应用条件,有应用的地方,高校竞争力则又落后于沿海或者经济发达的城市高校,所以,难以转化为实际需求和形成产业链,限制了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提高。

4.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投入以及发展的基础较差。一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虽然在政府层面和政治层面比较重视,但经费预算和投入相对较少,办学水平和学校服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硬件设施比较差。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限制了高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西南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还不能得以很好地实施,这使得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毛入学率和人数比例都在全国处于落后状态,这也导致了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发展的落后。三是高精尖的师资力量缺少,限制了学科专业的发展,西南民族地区高校人才的流失,使得高校的发展后继乏力。

二、基于就业引导的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相对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面对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发展现实状况,除了引用新的发展理念促进高校的发展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以就业需要为导向,促进高校发展理念的增容。高校的发展理念就是高校在教育观念、教育实践、教育文化及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导高校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理想信念。发展理念是高校关于如何运作的理性认识、价值追求、教育思想观念的集合。办学理念和发展理念是对学校整体发展的理性认识和目标追求、价值探索,是学校精神的内核,更是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学校特色,一般是用精炼、鲜明、生动的词语,严密的逻辑结构,将指向明确、丰富而深刻的学校发展内涵表达出来,使之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它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育人途径、校风、校训、校规、校歌、校园布局等方面”。现代学校发展史表明,明确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动力所在,它引导着学校不断向前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不断延续传承和发展的,在当今时代不断重视人才培养、注重人才和社会的适配性和重视就业的状况下,高校要再坚守自我发展理念的同时,加入就业导向元素,使得办学理念更为贴近学生实际,更为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在实现高校育人固有学校精神传承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整合区域经济、社会条件,制定符合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更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就业引导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发展,就是注重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单纯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推动高校的发展,还是有所欠缺,也更显得现实和短视性。因此,要整合区域经济、社会条件,制定符合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

1.把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发展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一是制定符合高校特点的指导思想和综合性发展目标。不能走高校发展的集中模式和一窝蜂模式,每一所高校都有着自我的特点,在制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自我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服务地方、提升自我,还是重视科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全国服务。二是明确高校自身在国家中长期发展中的地位,特别是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高校都有地域属性,这种属性限制使得高校既依托地方,又跳出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自我管理,提升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能力,优化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三是注重长远目标和短期计划的协调性。注重把学校发展的未来目标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与学校发展的规模、效益、质量、体制等联系起来,使得自我能够协调发展。

2.把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发展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相联系。地域和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是目前西南民族地区高效发展的瓶颈之一。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本地高校,资金来源、基础设施、后勤服务等都必须依托高校所在地来完成。西南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使得本地高校在谋定自身发展的状况下,必然地和当地经济社会相联系,一方面,要依靠当地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投入促进高校的发展壮大,为高校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紧密地把自身使命和建设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脱离了现实条件的发展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促进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以发展求的均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要借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东风,不断提升增强服务地方的效果,加大竞争力度,在竞争中形成优势、创出特色,在服务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理由国家政策向高等教育倾斜的条件,加快发展步伐,在发展中现实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均衡。

(四)改善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包括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环境,改善高校办学的外在环境和学校自我发展的内在环境。

1.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环境。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均衡发展,在于国家政策、地方经济,更在于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的发展着眼于人才,对于人才,一是自我培养,二是引进,在高校自身人才培养不能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引进人才是合理的选择。对于引进人才,要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环境,一是要为引进人才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持,二是要对给予福利政策的倾斜,三是要改善人才落地和成长的环境,包括科研支持、政策支持等。

2.改善地域高校办学的外在环境。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办学环境也比较落后,因此促进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均衡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改善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外在办学环境。高校办学的外在环境很多,而改善地域高校的办学环境,这里在更大程度和社会心理环境、高等教育的服务环境相联系。促进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西南民族地区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地予以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还要优化高等教育的外在环境,包括地域条件、服务条件和后勤支持等。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给予高等教育发展最大的支持。

3.优化调整学校自我发展的内部环境。高校的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更需要内部环境的优化和调整。促进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均和,需要高校优化和调整内部环境,具体体现在优化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从机制上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科研能力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优化结构,增强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度与耦合度,确立高校自身发展的专业结构和层级结构,形成自我特色;优化校园文化和发展理念,用文化的延续和校园精神内涵促进学校内部的整合,从而创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环境。

(五)促进东西部高校的交流和对口支援。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内力的提升,也需要外在的帮助,在高等教育东部发展比较迅速的状况下,可以利用东部高校的资源来加快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1.东西部高校的对口支援。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重点在于支援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校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利用东部高校的便利条件,提升西部高校的科研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学科建设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水平。

2.部委高校对地方高校的支援。部委高校的发展投入和发展状况都要远远高出地属院校,因此,在促进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中,要加强部委高校对地方高校的支援。一是促进部委高校和地方高校科研的支援力度。科研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提升科研能力,不仅能够带来资金的支持,还能够迅速有效地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促进生源的改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促进部委高校与地方高校产学研的结合。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但创新又不是凭空产生,落实到高校中,必然是学习、科研和产业的结合。部委高校有着地方高校难以企及的产学研体系,促进部委高校对地方高校的支援,加大地方高校产学研的整合,更好地实现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牟阳春。中国教育年鉴(201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58-163

[2]左慧。理想引领,促进学校新发展[J].基础教育,2010(3)

[3]刘畅。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与对策调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

[4]冯用军。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3)

[5]张长青,王佳。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6)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1001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4篇西部支教,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西部支教的相关认知。

西部支教2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西部教育 转移支付

一、文献综述

关于财政分权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在国内的经验研究并不多。大多都关注分权对某一类公共支出水平或绩效的影响。Estache(1994)的跨国研究发现,分权会增加政府的基础建设支出。乔宝云等人(2005)研究了中国分权对小学义务教育的影响。得出财政分权对教育提升吴相应作用的结论。但傅勇和张晏(2007)研究发现,中国的财政分权对公共支出的结构产生扭曲的作用,导致文化教育的支出不足。此前的文章都从全国的角度出发,本文利用西部各省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西部教育(高中)的影响。一个待检验的假说是:西部地区由于其自身经济水平和地方政府官员对晋身的重视,会导致财政分权对教育的影响水平为负,各地方政府间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进行的竞争会导致地方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会对教育等公共支出产生“挤出”效应。我们以各省份的FDI(郑磊,2008)数据作为地方政府竞争的描述。从而得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公共支出产生的挤出效应导致经济增长对教育的贡献为负。

二、数据与实证

在自变量的选取上,我们取EDU表示西部各省份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占全国的比重。之所以选取在校学生人数占全国的比重在于西部地区的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的比例任然高居不下。许多初中毕业就选择外出务工而非继续学习。

显然,财政分权(FD)是本文最重要的解释变量之一。财政分权作为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安排从一个角度上表征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性的大小,财政越分权,地方政府的自由度就越大,就越有可能按激励方向改变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权指标的选取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本文研究的目的,这里采用(傅勇和张晏,2007)的指标,即采取预算内本级政府财政支出指标,并且,为为控制政府支出规模与人口数量之间可能存在的正向关系,我们进一步对该指标进行人均化,即FD=各省预算内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内人均总财政支出。该指标可以看着是实际分权程度的一种度量。由于中国财政分权的特殊性,地方政府可能不会过多地强调教育支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支出可能会出现绝对下降,本文预期财政分权对教育的影响是负面的。影响财政支出的另一重要渠道是竞争,地方政府的竞争程度会影响生产性支出的偏向。 而没有竞争激励的政府对公共支出的偏向可能不同,各地方政府也存在一些子国家同一税收政策之外越权制定地区性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现象,运用财政竞争手段吸引FDI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竞争行为。基于这些考虑和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采用(郑磊,2008)的方法,以各省份FDI占全国的比重即FDIshare来衡量地方政府竞争度。另外,竞争和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一方面政府竞争在分权不同的地区支出结构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另一方财政分权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可能随着政府竞争强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为了捕捉这种机制,我们有必要借助二者的交互项(FD*FDIshare)。有关FD和FDIshare的三项是我们关注的核心解释变量。我们还增加了刻画政策影响的虚拟变量ND。ND对2000年以后个省份赋值1,其余为0,用来分析2000年起中国全面推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ε代表教育的其余影响因素。

为了检验前文假说,我们对如下回归模型经行估计:

我们使用的是1995年~2006年中国西部11个省级行政区(1997年后重庆的数据纳入四川)共132个观测值的平衡面板数据。在上述回归模型中,下表i 和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第t年的观测值。

采用软件,我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被解释变量: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占全国的比重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面的模型估计中我们可以发现,财政分权度的系数显著为负,财政分权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高中学生比例数就会减少个百分点。而Arze del Granado(2003)的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比重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则相应的高中比例数应有所增加,值所以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首先,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原来完全由政府包揽的教育投入负担逐渐转移给居民个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尽管不慢,但由于基础差,人均收入不高,而且恩格尔系数过高,教育支出费用导致很多初中毕业生无法进一步上学。而且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收入在总的经费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明显的上升。其次,相对于其他公共支出来说,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具有更低的收入弹性。

三、结论与政策讨论

本文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讨论了西部地区高中教育落后的根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的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在支出结构上造就了地方政府“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严重扭曲,而竞争对公共支出结构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分权程度。尽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的经济、教育等都在迅速的成长,但我们也同时应注意到西部教育仍旧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如何更好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教育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财贸经济,2006年第2期

[2]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西部支教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对口支援;财政转移支付

一、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的历史演进

自2001年教育部开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以来,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已开展15年,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2005年。“十五”期间是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启动和实施阶段。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对口支援计划正式启动,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采取一对一方式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等西部高校。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由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41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1所高校的82个一级学科建设,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深入展开。第二阶段:2006年—2009年。“十一五”期间是国家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时期,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重点加强受援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教育质量。2006年教育部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采取多对一的方式,由35所高校对口支援地区6所高校,实现了对高校对口支援的全覆盖。第三阶段:2010年—2015年。201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对口支援工作要从注重促进受援高校自身发展,转移到增强受援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上来。目前,支援高校由2001年的13所扩展至94所,受援高校由原来的13所扩展至67所,以政策为支撑、以支援与受援高校为主体、以科学管理和长效机制为保障的对口支援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行的意义

(一)“共同富裕”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较大。国家通过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东部带动西部,“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有效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措施就是财政转移支付,一种形式是把东部地区丰富的财税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来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另一种形式是采取对口支援的形式,把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向西部地区转移。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借力东部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对口支援的形式,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口支援模式分为边疆地区对口支援、灾害损失严重地区对口支援和重大工程对口支援三种政策模式[1]。目前,主要是援疆、、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和汶川灾后重建工作,对口支援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灾区的恢复重建,对协调区域均衡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有较强的特殊性,其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也附带促进地区稳定、生态补偿、民族共同发展、灾害应对等功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特殊性,即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各地区各族人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在各地区均衡发展,这是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本质。在对口支援中最突出的是、援疆,和新疆的发展较为特殊,是西部地区发展的短板,对新疆和实施大力度的财政转移支付措施,是全面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有效带动区域间的协调、均衡发展,整合区域资源,推动经济社会纵深发展。在此大背景下,财政转移支付对加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的发展建设尤为重要,而中西部地区则是建设的重点之一,有利于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异。

(三)财政转移支付意义的集中体现

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旨在通过国家对西部高校实施特殊政策、特殊扶持项目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和东部地区高校在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专业学科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对口支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校发展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这两种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既关系国家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局,也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口支援着力使西部高校成为本地区人才、技术、创新的中心,发挥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是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形式,本质上体现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政策精神,是以教育为中心、为突破口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三、高等教育对口支援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式

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导、支援高校广泛参与的援助体系,是国家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支援高校智力资源、物质资金向受援高校转移的过程。从财政转移支付角度讲,是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运用行政手段把东部发达地区优势教育资源向西部地区转移。通过东部支援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受援高校,搭建起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渠道,主要有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两种模式。

(一)纵向财政转移支付行为

国家通过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和渠道。1.重点高校建设。教育部与相关省(自治区)开展重点高校共建工作,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在西部和民族地区建设一批高水平重点大学。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10年中,贵州大学、宁夏大学、大学、青海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进入了“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质量工程”项目。2007年教育部实施了“质量工程”项目,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在西部地区高校建设数字化教室,支持西部高校教师和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以“十一五”期间为例,中央财政投入了5520万元,资助近3000名受援高校教师锻炼学习[2]。“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设立亿元专项资金,资助5000名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学习[3]。3.学科建设。截止到2011年,受援高校一级博士点总量由6个增长至115个,二级博士点由102个增长至592个,一级硕士点由73个增长至632个,二级硕士点由773个增长至2229个[4]。学科建设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支援高校的援助,更离不开教育部和财政部的有力支持。4.科研支持。在科研方面教育部侧重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注重提升西部高校科研能力。2001年—2011年,受援高校科研经费由50835万元增长到126770万元,增长了倍,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联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300项[5]。5.对口支援高校申请定向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计划。2011年教育启动实施了“对口支援高校申请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计划”,加大对西部高校师资力量的培养。虽然培养经费财政拨付给支援高校,但是主要受益方却为受援高校。此外,教育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设立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对口支援工作,安排给教育厅、贵州教育厅、云南教育厅和青海教育厅共计2500万元,支持各高校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纵向财政转移模式国家对西部高等教育给予了大力扶持。这种财政转移模式主要是专项转移支付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服务于中央发展西部高等教育、提升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的特定目标。此外,以支援高校对口援助受援高校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也占有较大比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行为

支援高校对受援高校的支援主要体现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行为,支援高校主要是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图书仪器设备、本科生联合招生等方面开展支援工作。1.队伍建设。支援高校除了接受受援高校教师进修干部挂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外,向受援高校选派高水平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是对口支援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中国人民大学在对口支援工作10年间,共有教师干部12人次到西部高校任教挂职,开展短期讲座学术论坛27次。2.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受援高校发展的关键。如在西南交通大学的援助下,大学2003年开办了工科专业,填补了高等工科教育的空白[6]。在中国人民大学支援下,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3.本科生联合招生。对口支援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协调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本科生联合招生是贯彻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如复旦大学与民族学院、云南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开展的插班本科生和联合培养本科生工作,10年间共联合培养本科生近400名,有效地实现了优资教育资源的共享。4.图书仪器设备。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是许多受援高校发展的瓶颈,此方面的援助对西部高校发展至关重要。图书仪器设备的支援能够有效改善支援高校的办学条件,是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共接受支援高校投入资金约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实验科研设备购置、科研开发和图书及办公设备配备,共接受捐赠图书约万册,高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支援高校对口支援受援高校是工作核心,通过对口支援的通道,东部高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大规模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是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从本质上就是国家采用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来协调教育资源配置,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四、高等教育对口支援财政转移支付的核心问题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依据

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不同于省与省(自治区)、企业对企业之间的对口支援,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受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财政管控,高校与高校间的对口支援主要是单向的资源流动,是一种特定领域中的强制性的资源转移。单纯地从共同富裕论、政治稳定论、民族特殊论、生态补偿论、基本权力均等论和灾害及突发事变论等伦理观来理解,不能建立起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财政横向转移支付的合理依据[7]。没有法律和制度化的依据,紧靠国家行政命令来推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是不科学、不规范的,也是非常脆弱的。长期发展下去,只能增强政府的行政干预,无法建立起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良性体制。

(二)市场机制下财政转移支付的资源配置效率

横纵两种财政转移方式并存,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依托国家政策搭建起对口支援的整体框架,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横纵混合模式。但这种模式并不是固定化的,也不是基于制度化所建立形成的,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横纵两方资源的流动与配置主要基于国家的政策和对口支援双方的协议,资源的适用性不高,很难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横向财政转移和纵向财政转移如何实现高效率也是制约工作成效的重要方面,以受援高校实验室规划建设为例,是以对口支援高校援建为主,还是以国家专项投入为主?受援高校师资队伍是否以目前国家投入培训资金,支援高校承担培训任务为最优模式?很值得商榷。对口支援的双方主体与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必须逐渐把单向的对口支援转向互惠共赢,实现“支援”到“合作”的转变[8]。“合作”实质即资源的双向流动,在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下,让支援高校不只单纯地收获政治荣誉和社会声誉,也从教师和管理干部锻炼、科研项目开发和地方经济服务中收获利益。以政府主导的体制过渡为政府主管、市场主导、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合作共赢的模式,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的科学发展。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资金支撑

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各种资源的流动,最终要表现为资金或以资金为载体,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来源明确、毋庸置疑,但支援高校对口支援的横向资金的来源却难以明确。目前,我国高校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和本校自身收入,支援高校多为部属院校,资金主要来源于这四个方面。对口援助资金从何渠道来,支援高校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应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既然国家要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相关经费必然由国家提供;另一种认为由支援高校剩余财力支出,是多渠道的来源。可以明确的是,支援高校的援助资金不应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既不符合我国现行财政制度,也不利于资金效用的发挥,也偏离了对口支援的本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实质是由东到西的横向财政转移,主要把东部资源向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领域转移,资金应来源于国家拨款以外的渠道。

(四)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赵明刚。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模式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1,(2).[2]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2011年报[Z].2011.

[3]赵婀娜。我国将设专项资金培训5000名西部受援高校教师[N].人民日报,2011-12-05.

[4]唐景莉。西行壮歌响九州[N]中国教育报,2011-12-05.

[5]刘茜。10年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得实惠[N].光明日报,2011-12-07.

[6]教育部。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交流材料[Z].2009.

[7]伍文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框架[J].财政研究,2012,(1).

西部支教4

关键词: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财政支出;比较;分析

Abstract:Afterfiveyearsimplementationofwesterndevelopment,thescarescaleandstructurechangeofwesterndevelopmenton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westregions,theresultsshowthatcentralgovernmentincreasesfinancialsupporttowestregionsfromtheangleoffinancialscale,soastohaveobviouslyincreasedlocalfinancialexpenditureinwestregionsandthattheabsoluteamountoftheexpenditureininfrastructur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vestment,culturalandeducationalexpenditureandadministrationincreasedfromtheangleofexpenditurestructureandthatthee,thechangeoffinancialexpenditurestructurepromotes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dpeople'''',,thispaperanalyzesthechangingtrendsofthefinancialexpenditureinthewesternregionsinthefuture.

Keywords:westernregion;westerndevelopment;financialexpenditure;comparison;analysis

一。西部大开发前后的财政支出规模总体比较

财政支出规模是一定财政年度内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地方财政支出总额,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地方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因而比较西部大开发前后,西部地区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以反映西部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影响能力的变化。

总的来看,从1995年到2004年,伴随着GDP绝对量的逐年增长,地方财政支出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并且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开发后比开发前翻了几翻。此外,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1995年到1999年的增幅较小,而从2000年开始,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突破了15%,增幅较明显,只是2003年和2004年的比重较前年有所下降,不过仍然比西部大开发前五年的最高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从人均财政支出来看,1995年只有元,到1999年为元,五年的增长不到300元,而2004年西部的人均财政支出达到了元,即是西部大开发之后的五年一共增长了700多元。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视,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与实施,中央不断加大对西部的财力扶持,显著提高了西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使得西部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西部大开发前后的财政支出结构总体比较

孙鑫:西部地区大开发前后财政支出比较研究财政支出结构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各项支出的组合,以及各项支出在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财政支出结构及其变化反映一定时期地方政府政策的方向和政府职能转换的进程,关系着地方政府能否在一定财力约束下有效的履行其职能。本文选用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和科学事业费、广播事业费和教育事业费、行政管理费)来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从1995年到2004年,西部地区在基本建设、科技投入、文教事业费和行政管理四个方面支出的绝对量都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各方面增长的程度各不相同,各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也不相同。从绝对量及其比重来看,西部地区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基本建设,1995年只有996922万元,以1999年作为分界点,1995年到1999年,基本建设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小、只有1999年超过了10%达到%,从1999年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同年开始出现基本建设支出显著增长,2002年投入最高(7248707万元),2004年投入5775563万元,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除2004年为%外,其余各年均在13%以上。主要是由于,中央认为交通、信息闭塞是制约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力争用5-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本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西部大开发后的五年,虽然基本建设支出的绝对量明显增加,但是在经历了2002年的最高点后,开始逐渐回落,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也逐渐下降。其次是文教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和科技投入,在绝对量上都有所增长,但其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

三。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1.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政府宏观经济的目标之一是经济增长,近代公共财政理论普遍认为财政支出对一国的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对应,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关注的问题,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由表三知:西部地区GDP与财政支出所建的回归模型均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表明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确实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开发前后的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都有正向推进作用。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进入21世纪的一大区域开发举措,经历了五年多的开发实践,政策效果是否显现、西部地区经济是否增长得更快?通过建立GDP与财政支出的双对数回归模型,我们发现,开发前后经济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财政支出每增加1%,GDP分别增长%和%,开发后比开发前多增长%,由此可以判定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

2.财政支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以人为本原则出发,西部大开发达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同步提高、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生活差距状况是否有所改善?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是人均收入,综观1995~2004年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的统计数据,发现: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都逐年递增,只是城乡居民的收入仍然存在差距,并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见图一),说明财政支出增加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外也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孙文祥与张志超在《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影响》一文中提及,鉴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目前最大的社会不公平问题,他们将城镇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差额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定义为社会不公平指数,该指数越高,表明社会公平程度越差。这种做法简单易行,并且避免了采用基尼系数的争议,因此,本文采用社会不公平指数用于分析财政支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到1998年以来,持续维持在%~%之间,1999年开始下跌,2000年跌到最低点%,之后财政支出比重均超过了%,再观察社会不公平指数,1995年到1998年,社会不公平指数降低了,1999年到2003年又提高了,2004年只有很小幅度的降低。从总的变化趋势来看,西部开发前后,财政支出比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社会不公平指数则是先降低后增加,表明西部开发增加了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但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并非同步而行,经济发展了,社会不公平程度却加深了。

四。西部地区财政支出趋向分析

西部大开发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发展战略,实现其预期的发展目标,是一个分阶段分重点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过程。经过五年多的发展,政策效果已初显端倪,本文基于上述分析,试图探析今后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1.从基本建设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2002年开始减少,主要归因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仍然是在城市,一方面说明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另一方面表明农村的投资增长较慢,出现了西部整体经济发展加快,城市与农村都有发展,但农村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增加,社会不公程度有增无减。此外,西部开发的前五年,根据国家规划,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已有一定规模,但主要是着力改善西部的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生产服务的经济性基础设施,而缺乏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投入。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根本改变西部人民思想落后的状况,应该加强西部与外界交流、学习,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增加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基本建设的方向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低,资金回收慢的特点,应该继续完成重大项目的建设和部分项目的提前建设,同时应加强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从城乡投资的力度看,要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村传统基础设施建设。

2.从科技投入看,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优先发展科技事业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核心部分。西部开发五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大了对西部科技教育的投资,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科技投入的绝对量虽有所增加,但其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却在下降,要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形势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西部科技教育薄弱、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科研经费短缺、创新能力不强,城乡科技发展差别巨大。西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靠西部科技的发展,在必须适应正在转换中的经济体制的同时,要把政府的政策支撑与市场配置资源结合起来,重视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增加科技投入,主动寻求适合西部特点的新的开发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西部吸引力、大力引进人才与技术,同时考虑到为农村居民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增强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以科技带动城乡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科技力量缩小城乡差距,减轻社会不公平程度。

3.从文教事业发展看,由于历史原因,西部长期以来对文教事业发展不够重视,投入不足,同时受传统文化及客观环境的制约,是全国文教最不发达的地区,人的素质、企业的素质十分落后。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文教工作仍然十分薄弱。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与其文教发展相联系,思想僵化,经济社会发展就慢。支持文教事业的发展,从长远考虑,是西部开发持续推进的动力之一。因此,在西部普及义务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加强市场观念、实施现代管理,继续提高西部地区居民、企业、政府在文化、科技、管理等方面素质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政府要以提供义务教育作为主要责任,实现公平享有基本教育机会,同时提供非义务教育,用于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获得教育机会,并运用多种间接调控手段,创造市场参与的法规和政策环境。

4.从行政管理方面看,行政管理是政府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职能,高效率的使用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反之则相反。西部大开发前五年,西部地区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开发后反呈上升趋势,说明行政管理费的使用效率降低,劳动没有用在生产上,甚至用在了抵消别人劳动成果的努力上,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浪费,耗掉了社会巨大财富。今后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等,压缩机构、减少编制、压缩吃财政饭的人口比重,规范行政管理支出,提高其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韦海鸣,王雷。东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3(6):20-23.

[2]孙文祥,张志超。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影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6):3-9.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78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