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绍兴死人风俗汇聚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绍兴死人风俗汇聚”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绍兴死人风俗篇1
长子、幼子分别捧死者头脚,将遗体移至中堂门板之上,张挂白布孝帘,布置孝堂。外供香烛,内于死者脚下点燃"长明灯"。此时家人皆需身穿孝服--子女披麻戴白帽、孝兜。出家之女尚须向庵堂借来"七星灯"点燃。
移尸上堂后,即着人向亲友报丧。报丧者不论晴雨,均须右腋倒夹雨伞一把,俗称"倒夹报死伞",作为报丧标志。报丧者到达亲友家须将伞立于门外然后进屋,亲友家例以一碗粮氽蛋招待,俗称"报死蛋"。报丧者报毕出门,受报家立即在其脚后摔碎一只碗,以除晦气。女主人同时啼哭数声,以示哀悼。
人逝当日,丧家即须延请道士至灵前诵经拜忏。一般从当日傍晚开始,至出丧结束。道士们以唱绍剧折子戏为主,锣鼓丝管,形成热闹气氛。旨在为长辈送行,克尽孝道,并乞保佑平安,故其费用,例由子女负担。
年高长者逝世,一般停3日左右,择单日入殓,即将遗体"包装"后盛进棺材。此举尚有许多礼俗、步骤。如"买水冲浴":长子穿死者外衣,另一人为之撑伞赴河埠或井边叩拜水神,投铜钱或其他硬币,舀水一桶而归,在遗体上用纱布略加揩擦。穿殓衣:一般用预制的寿衣,或新制小布衫,每穿一件,必须夹入银锭,用带扎缚。如用死者生前之衣穿殓,则须剪去钮扣、布袋。最后,在死者肩上斜挂"招魂袋"一只,内置扇子、镜子、毛巾、火柴、银锭及从死者身上剪下的指甲、趾甲等物,入棺时须由长子捧头,幼子抬脚,请抬材会人(司殡葬事务的专业组织)协助之。遗体入棺后,亲友们由长子为首,依次男女长幼,环棺木走一圈,以示向逝者告别。然后将佩在胸前贴心的棉花小球取下,集中放入"招魂袋"中。
入殓还须备小型垫褥盖被,在棺内层层铺盖,均由女儿筹办。全部衣裤鞋帽,在殓尸前须先穿在长子身上,然后用秤称之,抬材夫边秤边问:"百两六斤四给哪个穿?"长子则答:"给我爹穿"等等。其原意是"繁重的死难灾祸,全由先人一担挑走,以解脱晦气。"
入殓封棺后至出殡前,棺下明灯不灭,堂上香烛点燃,每日轮番值夜守护,凌晨五更女眷必早起上香举哀,每日三餐上供饭菜致祭,天井竖竹竿挂魂幡,大门口钉麻布作"门孝"。较富裕人家,每日请道士吹打外,还雇老年人念佛。
一般年高尊长停柩三五天后出殡,具体日子还得请堪舆家择定,其要点一是要单日,二是与家长或长子等主要家人的干支不犯冲。出殡俗称"出丧",多定在早晨日出之先,起柩前要供祭、举哀。先由抬材夫用短杆抬出户外百步,把灵柩搁在凳上,然后装长杆,4人或8人扛抬。如至墓地有水路可通,则抬上船运。后村通公路后已改用车载。灵柩行进,必雇请和尚道士吹打送行,前有"引路幡"两支,由童男女执之前,或插于船头车首,幡上常见题句是"金童前引路","玉女送归山"。
扶柩出户外百步处,长子手捧逝者牌位在旁人打伞遮蔽下亦随僧道送出,旧时对立牌位亦有一番礼仪:牌位俗称"木主",用木材制成,请有一定功名的先生在灵堂书写,正面写逝者头衔,荣誉尊号及姓名。背面写逝者生卒时间、简历、子女配偶姓氏与安葬之地。书写木主时子女及儿媳必须穿孝服跪伏于周围。木主正面写到"某某亡灵主"的"主"字时,要先写成"王"待正反面全部书写完毕后,再用珠笔在上面加点,俗称"点主"。此时先生出吉语赞之,跪伏者才举哀起立,将木主供于灵堂正中。出殡时随灵柩送至葬地,然后迎回送入祠堂,香火厅供奉,或放置于中堂高处。
出殡队伍行进,例由路幡前引,后为灵柩,长子或女婿捧木主继之,全体送丧眷属,一律白衣素服,腰缚草绳,手持丧杖(竹枝杖,俗称"哭丧棒")跟随,最后为僧道吹打簇拥,一路上除锣鼓声、爆仗声喧闹外,还撒纸钱或焚化银锭,俗称"烧买路钱"至墓地,先祀山神,并举行入塘仪式,不外乎僧道诵经吹打,送丧者举哀跪拜。封墓后,幡插坟头,丧杖置于坟前行祭墓礼,同时尚须向四周邻近旧坟烧纸浇奠之,以示为逝者通"睦邻"友好。
出丧队伍返回时须循原路,先后次序亦如来时,乐队引路,眷属在后,惟不鸣爆仗,不烧"买路钱"。抵家后安置木主,祭告祖宗,洗脸。向例:丧家必须于出殡回来之中午,备"豆腐饭"一餐回丧饭,广招族人或同村人前来会餐,俗称"吃豆腐饭",但实际上并不限定豆腐素食,往往荤素皆备,甚至以丰盛酒宴,并每人送给白布一方。
妇女于公婆亡故后,须扎“朝前髻”;父母叔伯丈夫亡故后,须扎“兰大头”。“五七”满后,仍须扎夹有白绳线之“平头”。
绍兴死人风俗篇2
水乡集市
一条老街沿着河岸延伸,悠悠长长且直且弯。鳞次栉比的商店,青石板铺砌的路面从商店的屋檐或雨廊下通过,古老的水街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河里,赶集的人们熙熙攘攘,一半在石板路上溜达,一半在脚划乌篷船里晃悠。
每逢集市,一大早水街就喧闹起来。水街的交易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岸上有米行、着国、茶庄、染坊、当铺、药店、剃头店、裁缝店、南货店、古玩店、打铁铺……靠河边还有各种小摊,吃点心的,卖玩具的,搞修理的…….。河埠头则有卖鱼虾、水果、蔬菜的……酒楼和茶馆则大都设在离桥头不远的地方,水乡人对桥情有独钟,生意人更是把桥作为通达的象征。做完了生意,卖好了物品的赶集人,便坐在桥头的酒楼或茶馆里,饮酒、喝茶、聊闲天。
花雕嫁女
花雕是绍兴酒的代名词,是历代名人墨客为之倾倒的传统名酒。花雕嫁女则是最具绍兴地方特色的传统风俗之一。
晋代"竹林七贤"中最为英俊挺拔、刚正不阿的乡贤桶中散,其子稽含即是记录花雕的原始圣手。稽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详录:"南人有女数岁,既大酿酒,侯冬陵地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意思是说:南方人生下女儿到岁时,便开始大量酿酒,等到冬天池塘中的水干枯时,将盛酒的坛子封好口,埋于池塘中。哪怕到春天的积水满池塘时,也不挖出来。只有当女儿出嫁时,才将埋在原池塘中的酒挖出来,用来招待双方的客人。这种酒称为女酒,它的回味是极好的。作为上虞人,稽含在这里记录的是最能代表绍兴风俗的"花雕嫁女"的史实。此埋于地下的陈年"女酒",由于其储存的包装物为经雕刻绘画过的酒坛,故称"花雕"。酒坛外面为什么要雕花?是父母对女儿美好的祝愿,是父母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祈求,一个希翼。女酒花雕是家中女儿出嫁时宴请之美酒,是家中女儿长大成人的见证。饮花雕之际,乃嫁女之时。此时此事,喜事,美事,福事,乐事也。
茶馆听书
绍兴人爱品茶花,茶馆便应运而生。旧时绍兴城里的茶馆,遍及大街小巷,茶馆的设置,以沿河为多。抗战前的1936年,绍兴城里有大小茶馆206家,几乎半数设在街河岸边,有的干脆设于桥头。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开设的那种小茶馆,城内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大茶馆和大茶楼,如花巷的"适庐",县前街的"第一楼"、"天香阁",大江桥的"越明",新河弄的"鼎丰"等。小茶馆的顾客多为小市民,大茶馆的顾客则为上层有闲人士。旧进茶馆的掌柜很讲究泡茶的艺术,他们经常探求茶事之"五境",即茶叶、水源、火候、茶具和环境,说只有"五境"得当和配置相宜,才能煮出好茶,且相互衬托。特别是茶具,更是讲究。因为只有好的茶具,才能保持茶的清香醇味。他们尤重越瓷,认为越瓷所产生的青瓷茶碗,最能使茶透发原汗原味和芳香,并使汤色明净。
龙舟竞渡
追溯绍兴龙舟竞渡的渊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这一文化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是毋庸置疑的。有地方志书记载:"竞渡起国越王句践",南宋大诗人陆游更有"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空巷看竞渡"等吟咏诗。绍兴是水乡泽国,河道纵横,江湖棋布。这是大自然恩赐给绍兴人赛龙舟的极好的竞技场所。龙舟竞渡前,一般以村为单位,筛选人员,组建参赛队伍,着装统一,并频频演练。届时(如端午节等),各参赛舟船去集水面开阔处,每条龙舟配备10名左右成偶数的划桨手,左右配对使桨。另外,舟首有一人持旗或擂鼓指挥,统一步调和节奏,舟尾还有一位舵手,握一支长橹,边摇边把握方向。当用锣声或挥旗发出竞渡开始的信号后,条条龙舟如箭离弦,争先恐后,参赛者个个周身热血沸腾,神经绷紧,使尽平生力气。一时间,起桨处如拨絮飞雪,号子声、擂鼓声和观众的助威加油声此起彼伏落,响彻支霄,场面甚为壮观,人们沉浸在激动和欢乐之中。有的'龙舟率先冲过终点获胜后,船头的那位司鼓或挥旗者还会即时表演竖蜻蜓之类的杂耍,引来其他参赛者和观众的齐声喝彩。
南镇祭禹
南镇祭禹,由来已久。自夏代以来,祭禹之典历代承续,而以明清两朝为盛。总的来看,历代祭禹有四种形式或四个层次:一是天子亲祭,如秦始皇、康熙帝、乾隆帝;二是诸侯级祀,如越国、吴越国;三是遣官司致祭,定期或不定期,如新君即位或遇重大灾情等;四是基层一级,即"每岁有同于春秋二仲月祭"。至于黎民百姓,则向来一不祭禹,二不拜禹。只是以游嬉禹庙代之。其实,嬉禹庙的风俗较之祭禹礼制更为古老,它直接是由大禹"兴礼祀"的依据中承传而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的某种风俗。
水乡社戏
文豪鲁迅对孩提时代看过的故乡社戏始终未能忘怀,称赞备至。鲁迅先后写了小说《社戏》、散文《无常》和杂文《女吊》等作品,对社戏有过动人的描绘和精辟的论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多少吟咏和描绘社戏的诗文。
绍兴的水乡戏台,大都构筑在土地庙之类寺庙前的河上,故称"河台"、"万年台"。东安、任家桥、凤仪、东周、宾舍等地的古戏台迄今犹存。清代童谦孟写有一首竹枝词,描写当年看社戏的盛况:"岳神赛罢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两岸灯笼孟育管,水中照见往来人"。鲁迅在《社戏》中说,外国人以为中国戏的"大敲,大叫,大跳",不适于剧场演出,但若在野上演出,"远远地看起来",却"自有他的风致"。《游园吊打》是很能体现绍剧特色的戏,历来为绍兴观众所拍手称快,叫好。鲁迅把这两出戏写进《阿q正传》、《社戏》等著名小说里,均不是他信手拈来之笔,而是充分反映了它们的人民性。连自己的姓名也写不出,甚至连圆圈都画不圆的阿q在临刑前游街时,居然还要哼几句"手执钢鞭将你打",足以说明社戏受到绍兴人民的普遍欢迎了。鲁迅再用他的如椽之笔,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述儿少年代观社戏的美好回忆,一派诗情画意,引人入胜,更激起了人们对社戏的眷恋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