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论文汇总4篇
【导言】此例“参考论文汇总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参考论文【第一篇】
1天文学学术期数据来源与施引文献和参考文献情
统计源期刊
中国天文学学术期刊由中国天文学会、国内各主要天文台主办,包括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ResearchinAstronomyandAstrophys-ics》(以下简称RAA),中国天文学会、紫金山天文台主办的《天文学报》,上海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天文学进展》及云南天文台主办的《天文研究与技术》。其中RAA为英文SCI统计源期刊,由英国物理学会(IOP)出版社负责海外出版与发行;《天文学报》为中国最早创办的天文学学术期刊,发表天文学科各领域研究成果,目前为双月刊,中文出版。我们选择RAA作为统计源期刊。本工作中另一本统计源期刊为英译版刊物,刊名为《ChineseAstronomyandAstrophysics》(以下简称ChA&A)”。为了便于向国际同行宣传中国天文学科研成果,早在1977年就由华裔爱尔兰天文学家江涛先生创办该刊物。它从国内主要天文刊物(目前选刊范围含《天文学报》、《空间科学学报》及《天文学进展》)选译文章,其中近90%的文章从《天文学报》选译,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该刊物的选稿、翻译、校稿等工作目前由天文学报编辑部承担。ChA&A和RAA为本文的两个统计源期刊。它们均为英文刊,由知名出版社负责海外出版与发行。两刊可在海外天文机构查阅,所以国外同行查询该期刊文献时不存在语言障碍。两刊论文的施引文献和参考文献情况具可比性。
ADS数据库及研究方法
ADS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授权史密森天体物理天文台管理并运行,是物理学、天文学研究人员使用的在线图书馆。ADS的数据涵盖了天文、天体物理、物理学出版物及预出版平台。经出版方授权,ADS上的数据包含收录期刊文献的摘要或全文。不同于JCR只收录SCI期刊,而国内如中国知网仅收录国内期刊,ADS收录了绝大多数的天文学及其相关学科期刊。ADS中每条检索文献中含有简称为A、E、F、X、R、C等多个项目,点击C(Citationstothearticle)列出引用该篇文献的论文信息,点击R(Referencesinthearti-cle)列出文献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后者由出版社或期刊编辑部提供数据。通过ADS,可以方便检索每篇文献被引用的情况及参考文献情况。以201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为第1作者在RAA上发表的有关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主题的综述文章[12]为例,截止2016年7月12日,中国知网数据库显示其总被引数为69,WebofScience数据库(简称WOS)中总被引数为161次,而ADS数据库中总被引数为175次。该文在WOS、ADS两数据库中按年统计被引用数分别为2、26、37、74、22和2、22、36、78、37(数据按2012、2013、2014、2015、2016年顺序录入)。其中2016年ADS多出的施引文献主要来自预出版平台arXiv的贡献及最新出版但WOS数据库中尚未计入的统计源期刊,包括RAA、天体物理杂志(AstrophysicalJournal)、天文和天体物理(Astronomy&Astrophysics)、经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andQuantumGravity)等期刊。因此,ADS的选刊范围、时效都足以衡量文献的被引情况,适用于本文的统计。
2分析与讨论
统计结果基于ADS数据库,我们将近5年ChA&A论文施引文献数(包含自引)和其中国内作者以及国内刊物贡献比例,与对应的参考文献数和其国内作者以及国内刊物贡献比例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作为对比,我们采用同样的方式和数据来源分析了RAA,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国外作者及国外期刊贡献比例(国外作者贡献占比=100%-国内作者贡献占比,国外期刊贡献占比=100%-国内期刊贡献占比)可由此推算,受表格大小所限,未在两表中列出。施引文献数统计截止2014年12月31日。从表1和表2,可得出:1)ChA&A和RAA论文偏向于引用国外期刊文献及国外作者撰写的文献,这与引言中提到的其他学科的统计结果一致。2)ChA&A论文的施引期刊文献中国内作者贡献比例高达80%,施引期刊中国内占比也高于半数(58%);相比ChA&A,RAA论文的施引期刊文献中国内作者贡献占比接近半数(49.7%),而施引期刊中国内刊物占比仅为20.2%。3)ChA&A主要引用国外期刊文献及国外作者撰写的文献,但其施引文献主要源自国内作者的贡献和国内期刊的贡献。引用和被引不对等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4)相比ChA&A,RAA施引期刊文献中国外期刊和国外作者的比例有明显提高,第3条中所提引用和被引不对等的程度显著缓解。
讨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国内优秀的研究论文逐渐流向国外刊物,从而导致国内特别是中文学术刊物的影响力下降,以致人们对中文期刊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当然,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中国的学术研究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总体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研方面的投入包括科研条件和人员待遇等均有大幅提高,并且吸引了不少高水平的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的参与。至少目前在部分学科或部分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外的差距日渐缩小,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3]。由于数理天文等基础学科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同时缺少实际应用的评价依据,的被引数自然成为评价个人、项目、单位,以及学术刊物的一个重要数据。以下将进一步分析引用文献时国内作者和刊物的论文可能被忽略的原因,从以下6个方面阐述:1)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水平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科研水平,国内刊物与国际一流刊物的差距客观存在。这也是造成上文所述引用和被引不对等的主要原因。2)国内天文学期刊相比国外期刊占比很少。JCR公布的2015年数据中,“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科总共61个刊物,其中中国刊物仅一个,即RAA;而天文学中文核心刊物仅《天文学报》与《天文学进展》两个刊物[14]。3)期刊及审稿人导向。作者在向国际期刊投稿时,渴望论文尽早被接受,会应期刊的要求,或受审稿人的提醒,引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4)体现研究深度和广度。作者通过引用大量国外刊物上的论文,力图表现出对本领域或本课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体现该研究工作和论文的学术水平。5)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中国科研现状不够了解。这也是中国科研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客观反映,应该随中国科技发展而逐渐好转。6)中国作者对国内作者和刊物的引用不够重视。这里除了作者自身原因之外,刊物编辑部的宣传和引导不够也有一定的影响。以ChA&A为例,过去极少数作者对自己的论文被选译不知情,部分作者不知道自己的在ChA&A卷、期、页的具体信息,当然也就无从引用,对此我们现在已及时把有关信息通知作者。表1(ChA&A)和表2(RAA)的施引文献数据中国内作者贡献占比有约30%的差距,主要是由于RAA全方位的国际接轨,吸引一批国外作者的投稿(和引用)所致。此外RAA至少有两类稿源使其被引数明显高于ChA&A:一是介绍中国重大天文仪器的系列论文,如2012年大约有10篇关于郭守敬望远镜的论文,被引数约占当年的50%;二是一批高质量和高引用率的评述性论文[15]。需要说明的是表1和表2中的国内作者仅根据姓氏拼写来判断,不能排除其中外籍华人的贡献,可能会导致表1和表2所涉及的国内作者的数据被高估,但不会影响有关施引文献和参考文献中的国内作者份额的相对比较。这里可能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国外学者对国内研究现状不够了解,对一些原创性成果优先权的争议,乃至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学术偏见等。类似的矛盾不仅存在于中国,在发达国家和俄罗斯(前苏联)之间也是由来已久的。
对策
参考论文【第二篇】
众多企业将在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投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污染了环境。环境成本会计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以不同形式在企业中,开始运用。但其在具体运用中,并没有披露环境破坏、环境恢复成本信息,而这些信息却与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且材料成本与能源成本构成了企业成本的很大组成部分。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将大量数据与物料流转联系起来,使得物料流转过程透明化,对环境损害进行核算,为企业降低环境负担提供了有效信息。
一、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引入
(一)实例选取口本在2007年指南中,将运用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步骤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在准备之初需要事先明确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应用的产品、生产线及流程,进而分析适用对象并以此来确定物量中,心、应用模型、数据采集期间和数据采集方法;其次是数据收集与整理阶段,此时需要依靠财务部提供的财务数据和制造部提供的生产数据,将企业生产中,所发生的成本分为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和配送及处理成本。最后阶段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运用到物料流量成本模型i}i。因此,结合案例企业,实例选取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明确适用对象。企业首次引进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实施对象为单一生产线的产品、在后期会产生大量损失的产品及使用多种材料的产品。本文以我国某船用设备制造公司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在该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本文选取的船用设备制造公司,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了许多浪费,_I几要原因有:一是不合格产品在生产工序中,的材料损失;二是切割工序过程中,由于工艺不足所造成的残留材料;三是辅助材料的消耗;四是在生产工序中,由于不可抗力导致的不可使用材料。在使用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时,可以单独核算以上的浪费和损失,以此便利于管理人员认清环节中,的利用率,从而加强控制;同时,将物料流量成本会计与生命周期评价相整合来核算其成本,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将未来发生的成本事先确认,并且减少环境风险,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选择船舶舱口盖建造为实施对象。船舶舱口盖工艺流程如图1所小:第二,确定物量中,心。物量中,心是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论单位。在选择物量中,心时应根据如下步骤确定:首先列小出制造现场的工作流程;其次对每个流程进行描述;再次记录各流程中,所投入的材料、动能源成本,并在本流程结束后记录产成品、在产品和废弃物;最后决定采用的物料中,心。第三,选择数据采集期间及方法。企业在确定数据采集期间时应能清晰分配系统成本,通常为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但若企业产品本身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则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设置。本文选择其自身的生产周期为归集成本的期间。数据收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对原始数据的记录;另一种是现场采用物量测定方法来实测确定。本企业调研过程中,使用前一种方法。
(二)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步骤包括:先收集、整理每一工序中,的物料类型数据及其投入量与废弃物数量;然后收集、整理材料成本、系统成本、能源成本、配送及处理成本;再次确定系统成本、配送及处理成本的分配原则;最后收集、整理每一工序上机器运行状况的数据。物料能源流物量流转表能反映每一工序中,的物料类型的数据及其投入量与废弃物的数量。案例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应当该按照前述分类方法进行归集,具体包括:一是材料成本,分为_i几要材料、辅助材料;二是系统成本,包含人工工资、设备折旧费用、检测等间接费用;三是能源成本,包含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发生的费用;四是配送及处理成本,_i几要是)一内运输费、案例公司至码头之间的运输费及废弃物处理成本。以上的成本乘以各物量中,心合格率和废弃率的占比,便可以得到对应的成本矩阵表,如表2,表3,表吐所>}:
二、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应用计算
(一)材料成本核算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法下材料成本投入量的核算口径是取自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钢材、油漆、焊材等的耗用量与以上材料采购单价的乘积。废弃物成本是以废弃物的重量乘以废弃物的单价得到的。同时,根据品保部提供的质量统计表得到了各物量中,心施工队实施生产的完工情况,其中,预处理、涂装两个工序的合格率为%。切割工序的钢材利用率超过90%率,剩下为合理损耗。小组立、中,组立和大组立的合格率分别为%,%,%。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选定材料成本为物量流转过程中,重点改善对象。_i几要材料构成了案例企业成本的绝大部分。研究负产品材料成本的构成发现切割中,心是产生该成本的_i几要物量中,心。改善途径_i几要集中,在技术部对钢材的工艺切割设计以及制造部、仓库对余、废料的管理。第二,能源成本、系统成本也是构成案例企业负产品成本的_i几要原因。案例企业在剔除了切割中,心的情况下发现能源成本与系统成本也是构成案例企业负产品成本的重大诱因。本文中,在对能源成本与系统成本核算时均采用了作业成本法的思想进行分配,因而物量中,心的选择以及动因分配比率的确定对正确计算能源成本和系统成本起着重大影响。第三,大组立物量中,心是负产品产生较多的中,心。同样地在剔除了切割物量中,心以后发现案例企业大组立物量中,心的系统成本都高于其他儿个物量中,心的负产品成本。因而,案例企业应该对大组立工艺流程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该工序是否有改善的可能性,同时管理人员应当以提高正产品的产出、降低损失成本为目的,严格监督大组立施工队作业完成的合格率。另外,案例企业也可以制定出各物量中,心的理想状态,并将其与实际成本构成进行比较,以此来分析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制定工序改进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也要注意正产品的改善空间。企业本环节材料的投入中,大部分是来自于上一环节合格半成品的转入。此时若上一环节转入的半成品未能处于最佳状态,则可能会影响到该环节产品的合格率,继而将上一环节的潜在缺陷转换在本环节中,体现出来,最终成为本环节的负产品。因此,企业只有不断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使得那些不能实现价值的物料消耗得以有效利用。
三、结论
本文引入了一项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物料流量成本
会计,通过对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的分析,表明物料流量成本会计能够很好运用于制造业企业。同时,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寻找相关办法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产生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推进了物料流量成本会计进入企业。 成本会计论文范文2: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讨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成本会计是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和应用性强、理论体系复杂的系统性专业课程。这门课程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等,也能为今后学习《财务管理》等课程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成本会计的教学现状
1、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陈旧并与实际脱节。首先是有的学校没有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要求对所用教材及时更新。还有的学校虽然启用了新财务会计的新教材,但没有及时更新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这些都会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考试与实践更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误解与困惑,最大限度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内容与成本管理方法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目现在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只停留在企业生产工艺的过程和生产的耗费上,对现代企业所采用的新方法、新理念很少提及或只做初步介绍。造成不少教材内容与当今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内容严重脱节。
2、成本会计教学的方法陈旧,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成本会计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考试内容和要求对书本中的例题进行细致的传授,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学生更本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只是机械地把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记下来应付考试。而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从一所学校进入另一所学校,根本不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成本会计的核算,这些知识对于没有一点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为此,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不少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其次,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想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然而,现在不少成本会计教师都是由一所高校的学生直接进入另一所高校进行从教,只是有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无疑在这种教育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需求,终究会被社会淘汰。
三、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措施
1、选择合适的成本会计教材,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相结合。首先,学院要结合目前企业管理的需要以及本院的办学模式来选择适合的成本会计教材,对学院不同类别学生的教材都要有所区分,而且要采用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要求的教材。另外,还可以让教师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结合本院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订,特别是要加入一些便于学生实践方面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实践应用性较强,对于不熟悉企业产品生产情况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而成本会计一直采用最古老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善于探索和创新,采用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上课时教师要结合目前企业管理的需求,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渗透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应用能力。如:定期组织学生到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使学生能深入第一线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没有实习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系统培训,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课程中各种业务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论文【第三篇】
一
近年的语文教育,普遍地存在着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学生,手头都备有一本《语文课后思考题和练习的参考答案》(下简称《参考答案》)的小册子。这些《参考答案》大多是从与教材配套的教师参考书中摘录出来。提供参考答案原是教材编者为教师备课时参考所用的,被一些懂得牟利的“聪明人”与书商勾结,抽出来缩印为小册子卖给学生。这种“参考答案”差不多从小学至高中,每个年级都有“专册”。这种“参考答案”,学生可以在晚上做思考练习题时拿来抄,上课与课本一起摆在桌上,视其为帮助学习的“宝贝”。
这种现象不容忽视,学生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上课可以“放松”听,不必动脑筋,对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极为有害。多数教师曾试图加以制止,一是向学生讲明道理,指出其害;二是强行规定,不准买,不能用。但是,收效甚微,屡禁不止,有些学生慨叹说:我们不是不懂用它的害处,但又不得不用。逐渐地,大家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种《参考答案》便堂而皇之地成为学生的“必备”学习工具。
中学生是已经接受了六年小学的以形象思维为主教育,要逐渐过渡到向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大脑思维能力非常活跃,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由于知识的积累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不满足于别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别人而要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因此,中学的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十分珍视中学生思维的这种特征,随时加以引导和启发。中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丰富多彩,语文教学也最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能启发学生对一个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或侧面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正象沈杰所说:“语文不同于数理,数理教学犹如‘山洞探底’,走一阵,明一段,一个个章节,一次次训练,首尾相连,一步步靠近这个知识的王国。语文教学则不同,它犹如‘登塔攀高’,登上哪一层,都有一圈完整的景观,每一册教材,每1篇课文,不过是处在不同的层面。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攀登,使他们每上一个层面,都能从似乎雷同的所见中领略天地的更加广阔,意境的更加深远。”[①]这段形象的比喻描述,不仅道出了语文与数理的不同之处,还点出了作为语文教师对学生是起一种引导作用,至于“景色”的领略由学生自己体会。很明显,就是要努力去启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可是,由近年出现的上述那种“参考答案”现象,无疑是扼杀学生的自动学习兴趣,尤其是扼杀学生思维独立的一种极为有害的现象。
二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原因,主要是教育系统内部指导思想,尤其是教材编辑的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
杜绝这种现象,并不只是简单地由有关部门禁止书商印行出售;或去斥责学生这种不良行为所能解决的。笔者认为,《参考答案》禁而不止,总有它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与教材习题的设置有直接关系,它有用,反过来就可反映出我们现有教材的一些问题;学生用它,无非也是要得到高分,反过来已暴露了我们现行考试体制的某些弊端。况且,在市场经济之下,可牟利的事总是有人会千方百计去钻空子。既然有现成的“参考答案”,教师可以参考,而且按此答案要求学生,那为什么学生就不能参考?又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学生不能参考。话说回来,如果“参考答案”没有权威性,不能作为应付作业,应付考试,甚至应付高考的有用材料,学生也就不会趋之若鹜了。因此,深究其因,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也不能一味地指责书商的牟利意识。作为教育有关部门,应从自身上加以反思。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初中语文教材,就这一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
第一:学生做练习抄《参考答案》,是由课业负担繁重逼出来的,因为他们要“节省时间”。
我们应该肯定,现有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语文教材,较之过去所用的全国统编人教版教材,无论从内容、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所选的课文,也较接近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都有所加强,尤其是在篇目的数量上,做了大幅度的删减。原人教版教材整个初中段课文的总量是240课(每册40课)还有附录的历代诗词96首(每册16首),新教材比之减少了78篇(占32.5%)及96首古代诗词。[②]这样删减,具体体现了国家教委一再强调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精神。可是,就新教材来看,课文的数量是大大减少了,但课后的习题却大大增多了。每册书,新教材比旧教材平均减少了13篇,但每册总的页数却相差不多。作为教材的习题,适量地设置一些,要求学生做适当的课后练习,引发学生的思维,这是很必要的。但现在新版教材的习题,不仅总体上数量过多,而且不顾学生的实际,一刀切,不论课文长短、内容深浅,课后都附有三大类型的习题: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每大类又再分大题小题若干,例如新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课,选了毛主席当年写的1篇500余字的新闻稿,课后就设置了大小习题17条,原文只占约一版,而习题却占了四版。
我们应该替学生想想,他们每天要学好几门功课,每晚要做三门课以上的作业,单是对付语文这一科,以这一课为例,17道题,每题从思考到动笔完成,平均以4分钟计,要用上一个多小时,如果要相对独立思考,恐怕两三个小时都需要。还有其它学科的作业,因此,学生为了应付明天老师的检查,就得节省时间,抄现成《答案》是一种最有效而简便的办法。
第二,课后的习题设置,都是专家想出来的,学生不一定都能理解回答。深的,答不来;浅的,无兴趣。为了应付作业,抄答案最省事。
其实,习题过多,这本身就忽视了语文学科整体性的特点。好的范文,总是内容与形式统一,课文中的有关知识和能力,本来就是文章的有机构成因素。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必须遵循这一法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体;同时也多次鼓励学生读书要懂得设疑,自己解疑再设疑,一句话,就是要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但课后习题,有的主次轻重不论,“随意性地以种种练习与训练为名推向学生,结果不仅学生增加了负担,而且实际上使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失去了平衡。即使某些单一的练习和训练颇有成效,但对整体的语文水平的提高却并无真正的意义,甚至反而是一种干扰和牵制。”[③]
其次,编者煞费苦心,什么问题都事先替学生想出来了,那他们读书还有什么疑问可提呢?编者为读者想出这么多问题,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呢?有些问题,说句实在话,教师若不看教参答案,也很难回答,更何况是一个每天要学好几门功课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要完整回答,谈何容易。题目偏难,为了应付,抄现成答案,便最为“保险”。
另外,前面也提及,这个年龄段学生不满足于别人给他“指手划脚”,这些习题又多,又都不是由他们思考后提出的,有些他们根本就不感兴趣,硬叫他们被动接受,这就压抑了他们的兴趣选择和主动思维。同时,有些习题,出得也过于肤浅,甚至不很严密,学生做后,大有受捉弄的感觉,心想,连小学都觉得容易的问题也配考我吗?如新版初中语文五册第五课《还乡梦》自序的习题第四大题的第4小题:“《世说新语》写晋朝大将军桓温北征,经过旧日熟悉的地方,见到以前种的柳树都长得很大了,大为感慨,于是有‘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以后就成了典故。本文哪儿活用了这个典故?这样活用,有什么作用?”像这个问题,第一问连小学都会回答,因为文中有一句‘兽犹如此,人何以堪?’第二问要回答,又必须联系上文,即已超出用典的范围。其实,诸如此类问题,只要加个注,让学生知道原典故的出处,余下的留给学生去联想,大可不必作为一个问题提出。
还有,有些习题,课与课之间,重复出现关于句式,修辞、标点应用的问题,例如这一段运用了哪种句式,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表达效果,这种标点,起什么作用。本来,句式也好,修辞也罢,标点用法都行,它们的作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学生只要弄懂,便会举一反三。至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如何理解,只要联系上下文是不难回答的。而课后习题,动辄就提这些问题,并付有答案,一来学生感到老套,没有新鲜感,二来逐个去解答,又养成了一种孤立、静止地学习的不良习惯,加之要记答案内容,浪费时间,所以干脆抄“现成的”。
第三:学生抓“参考答案”不放,还有一种怕考试“吃亏”的心理。
《语文学习》1991年第3期刊载了杜秉庄《从一位考生答题引起的思考》文章,引述了一位高材生,在高考时答一道选择题,考后老师问他选择某答案的理由,他分析得十分深刻,讲得很有道理:“这位同学的回答中,我看得出他对这段文言文是读懂了,理解颇深刻,答题的思路也是清楚而正确的。就能力而言,他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教学大纲规定的‘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水平。如果让他翻译,我相信他能够翻译得比较正确。然而,他却答‘错’了,丢失了宝贵的3分。“当这位老师告诉他标准答案时,他眼睛睁得滚圆,感到惊奇、遗憾和无法接受。”[④]这种情况,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答错的有不少是平时肯动脑筋的学生,因为,他们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就连在平时的教学中,思维活跃的学生对某个问题也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并有其独特的见解,但最终却与标准答案不符。每当这时,老师也很为难,只能给其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但还要咛嘱一句,考试时,还是照标准答案答为好,以免“吃亏”。事实也如此,平时学得好,考试不见得就会得高分;平时不大肯动脑筋,只要死记标准答案,考试起来分数也不低。这么一来,教师为了让学生不吃亏,对课后的习题,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学生也怕吃亏,抓住“答案”不放,脑子成了装标准答案的杂货店,大家都死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哪还有心思很好地去训练语文的听、读、说、写能力。这种现象,简直就是“买椟还珠”!
三
综上所述,可见一本小小的《参考答案》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怪圈,学习语文回答问题离不开它,但最终又不能得到真正的独立思考的训练,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既然它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危害如此之大,到了老师这一关,理应制止,而就目前看,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有多方面的配合,但其中主要还得从教育本身去找原因。教材课后习题的增多,这一问题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说到底,一切还都不是围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转。这些年,标准化考试越来越走红,全国一股风,标准化考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它的弊端也已迅速地显露出来,尤其是语文。这方面已有不少专家在探讨,笔者就不多谈,但就目前学生手拿《参考答案》不放这一现象,就是一个很有力的实证。
近一两年,国家教委提出,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改变观念,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不要单纯追求升学率。这无疑对学生是一个福音。不过,要真正做到,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作为语文教育,如何从指导思想上,尤其是教材编辑的指导思想上,以至在整个考试的内容形式的指导思想上,从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能力的问题就很值得认真研究。
依笔者看,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无论从大纲要求,教材的组织编写,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乃至整个考试体制,都未能从根本上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拼命追求升学率,仍然是实际教育中师生所共同趋之的目标。现实中,“参考答案”的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教材系统与考试体制的弊端,正是它的根本导源;指导思想上也不无问题,如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就没有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新教材表面上说要减轻学生负担,实际上却仍是搞“题海战术”;在教师参考书上附习题参考答案,更是一种严重的弊端。它既有损教师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精神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为牟利者和书商提供可剩之机,最终造成对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危害。
中学语文教材所附的思考练习题,应该少而精,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方面考虑,应富有启发性。一些知识性的练习应突出重点,强调理解与应用,举一反三,避免同题同类重复。教师参考书应为教师设计提供多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不应付什么习题参考答案,以免造成教学上的误导,和学生学习上的依赖性等不良习惯和态度。
考试是检验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尤其是检验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一定份量的客观题是必要的,但应尽量控制比例;应多方面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学习精神。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真正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各类体裁文章的表达技巧,以期能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独立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各种语文表达能力。从根本上摒除“参考答案”现象及其带来的种种弊端。
①③沈杰《语文教学“整体感受”观》,《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期,第18、19页。
②旧教材参见《全国统编初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第13次印刷)。新教材参见《全国统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年10月5次印制。
参考论文范文【第四篇】
题目:主标题 数据结构课程建设
副标题——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
关键词:网络教学 asp 网络课程
目录;
摘要————————————————————(300字)
引言————————————————————(500字)
一,网络教学(2000字)
.网络教学现状-----------------------------------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网络教学的优势-------------------------------
二,网络课程(2000字)
教育建设资源规范-----------------------------
我过网络课程模式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三, 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2000字)
四,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描述(1000字)
公告板--课堂学习--答疑教室--概念检索--作业部分--试题部分--算法演示-----
-- 技术文章--课件推荐--课件下载--资源站点--管理部分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2000字)
课堂学习-----------------------------
公告板------------------------------------
概念检索-----------------------------
技术文章---------------------------------
六,数据库部分的设计与现实(1000字)----------
七,用户管理权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