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文系实训报告实用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中文系实训报告实用”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文系实训报告篇1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单位:指导教师:
实习班级:
实习内容: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
通过到中学实习,深入学习如何当好一名科任老师以及如何胜任班主任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胜任现代教师岗位上的工作,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回顾这两个月,我在不断的向前辈老师们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从中体会到教师的喜悦和烦恼,体会到我未来工作的快乐,也有了新的追求。
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在完小校领导、老师及带队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的教育实习工作了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回顾这两个月,我在不断的向前辈老师们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从中体会到教师的喜悦和烦恼,体会到我未来工作的快乐,也有了新的追求。
(一)教学工作
因为我们所在的专业是主要是面向语文教育,因而被分到六年一班做实习老师兼班主任。指导老师是黄和老师,三十岁左右,言谈爽利,是个非常有经验的优秀老师,他在教学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帮我分析上课的每一个环节,他精益求精甚至每个细节都会给我更好的意见,如何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容易的发现老师的意图,接受新的知识等等。我是从第一周的星期五开始上课的,和老师说这是练习课,他不打算去听,只是给你机会去和学生接触,感受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为下周一的新老师上课做准备。这样一来,心情放松了很多,讲题目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被我认为是很简单的事情,如果没有对小朋友们提出问题,根本就会觉得其实教学也就那么回事,也不是那么困难,但是接下来学生的一个问题却把我难住了,记得当时学生问的是一个词的反义词,但我却总说不出来应该是个什么词,结果只能跟学生说老实下去查查再跟你讲好不好?这时我在学生的眼里分明看到了你不信任,这才感觉到教学的难度,才明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并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学位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我想那个学生会从那次开始就会不太信任我这个老是了,在他心里我会是个不称职的老师。
在上课之前教案要反复修改,再拿给和老师过目,他马上会指出一堆大大小小的问题来,像这里导入语言太罗嗦,那里要求不明确,这里没讲透彻,那里不连贯等等。改改改,直至老师说可以了,就准备试讲,上新课。他的六年级和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都是我上,两个班的学生的接受程度大同,但我的教学效果还是大同小异,因为都是语文课,讲解的方法没有多大改变,知识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讲课的深度也就会不同,上两个班最好的一点就是上完一个班级的课后马上评课,指出不足让你改正,接着上另外一个班的课。这样的好处是,你会更有目的的改善教学过程,因而会很快的进步,通过教学对比让你惊喜的发现自己真的在不断成长。
上课,除了传授新知识,让学生学得更好,不应是一节课得全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和感受学习的快乐,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因此,课堂上老师必须具有一种教学激情和自信,才能感染你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宽松的而自由的思考环境,让所有喜欢说话的孩子们都有机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成果,因此我不只是给机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而是给予更多的互动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或者提问之后给一点时间把他们的做法讲给同桌听。这样让每个人都动起来,往往还会有不少精彩的发现呢!但是这样一来,课堂秩序怎么控制呢?这就得益他们老师原先制定的一些课堂纪律管理口令。响亮拍三下手,学生们马上有反应:一面双臂做端坐姿势做好,一面说:快坐好!从而提醒没有留意到老师指令的学生。或者讲课时候发现有学生没有看黑板的,老师就说:小眼睛,小朋友马上说:看黑板!诸如此类的口令,形成学生们的一种共识,这些教学的调控手段,不得不提的是我们六年级的学生也创造了一种奖惩方法:分组画星星。对于表现的特别好的组,每次加一个星星,纪律不好的组,每次擦掉一个他们已经得到的星星,并对获得星星最多的小组进行小小的礼品奖励,这个措施结果很奏效,小朋友们也乐意为自己的小组争取星星奖励。
中文系实训报告篇2
新闻中心在电台办公大楼二楼右侧,两间相通的房子,约三十平方米,摆着十几张办公桌,只有几个领导和编辑在聊天。我和他们打过招呼后心里还有些怯意,但很快,他们问了我一些情况后就跟我聊起了采访的趣事,使我放松了很多。从他们口中,我才知道那些空桌都是记者的,听说他们都住在外面,一般都在外面跑新闻,领导都是通过电话安排工作,稿件则由单位邮车送来,若有录音资料带记者才来这里和播音员协商处理。
办公室里的人都是蛮热情的,办公室管财务的林姨很热情地给我向介绍这里的基本情况:电台每天要播出30分钟早间新闻和30分钟午间新闻,均由由新闻中心负责,所以新闻中心每天要制作综合新闻、体育新闻。其中综合新闻包括本市新闻(本台记者稿、通讯员稿、当地日报、晚报新闻剪辑)、国内新闻(主要是新华社电文)、简讯(上网授国际新闻);体育新闻(上网搜索或本市体育活动)。每次新闻的字数控制在30分钟×200内(播音员每分钟可播220个字)。
每个记者每个月要提供140分的稿件,1篇普通会议稿件是6分,会议有录音的8分,通讯12分,下乡通讯加录音17分,个别重大新闻27分。
办公室里还有一位实习生,她在北京一所高校新闻系读大三,已经来了一个月,谈起采访条条是道。她说以前在报社里可单独去采访,但不能对采访对象说自己是实习生,否则人家会认为媒体不重视,不配合采访。她每次来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记者采访安排表,选择自己喜欢的采访任务就打电话跟记者联系,询问是否可以跟班。我如果想跟记者去采访也是要自己主动联系,虽然有些记者说有重大新闻也带我去,但是等几个月也未必有重大新闻,更何况记者也很忙,不一定总记得我。
上午给编辑打了几篇短消息发到省台,然后就是翻看以往的稿件资料。这些稿件大部分是手写的,少量才是打印的。这些报道几乎全是正面新闻,且多是会议新闻,篇幅都很短小。新闻五要素(五“w”)作导语,正文就是用简略的句子概括的句子事件的大意,一般来说都是用主要领导的发言来归纳。因为上午的新闻下午要播出,所以记者没多少时间句斟字酌,一般都比较浅显。
第一次采访:差点忘了正事。
第三天市里有个全市财政会议,九点开始。我8:40在市政府车场等李记者,进来的人越来越少,左盼右盼都不见他,直到八点五十八分才露面,他说记者不用提前入会场,等会儿按会议的流程只重点听重要领导的讲话就行。
我们刚入会场,工作人员就送来管财政的副市长和财政局局长的讲话稿,共三十多页。李记者告诉我,主要看副市长的讲话稿,局长的属次要的。趁着主持人讲话他试了录音机的效果——这是采访的首要准备。首先是局长的工作汇报,李记者就拿着两份稿在画圈,我则按照前两天在办公室看的会议新闻的模式写这条新闻稿。不久,李记者就选了副市长四段话准备录音,其余的划线内容教我抄下来,结果女副市长讲话时只提大题目,根本不按稿子读。会后,当我正津津乐道副市长的美丽音色和优秀的口才时,李记者懊丧地说:“她说得是好听,但我的录音就麻烦了。”他要回家重听完那几个小时的录音资料才能决定录音选段,因为我刚才没注意录音的事情也就不好说什么。
(下午,他拿了两条新闻稿来办公室给我看。没想到一个会议可以写出两条内容不同的新闻:一条是当天的财政会议,一条是全市去年财政加大投入为群众办了实事。他做记者20多年了,有经验就是不一样。)
最不自在的一次采访。
年初一的晚上,市政府在市区赤坎金沙湾观海长廊和霞山观还长廊放烟花庆祝新年。我跟黎记者八点半在赤坎观海长廊停车场等候市长的车队。半个多钟后,我们和电视台的记者按照市里原先的安排坐上一辆面的,正在神侃时却听生说市领导一行已步行远去了,于是我们慌忙下车,慌不择道地冲过众多车辆来往的大路向人流方向跑,追了两百米才跟上领导队伍,连忙寸步不离贴着走,担心记漏了什么,其实整个晚上直到烟花结束,领导都没有发表正式讲话,黎记者向新闻中心主任报告了情况,主任说如实报道。对于我,整个晚上半个小时的烟花就像几个钟头,为了听到领导的发言而没有跟着记者到群众中采访,整个晚上就跟着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候在领导席附近,结果只记到赞助单位,连出席领导也没记全,因为天黑,十几个领导在大队武警的保护下入场离席,我根本就认不出领导的面孔。
在半个月的见习中,我有两个深刻的感受:即新闻的“新”与“制造”。
新闻讲究时效性众所周知,但能真正感受到时间紧迫的只有记者,上午十二点才结束的会议下午三点就要交稿,而另外一些突发的事情马上赶上就要马上发,既要全面又要确认信息的准确,(有时还要处理录音材料)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尤其是重大新闻。
制造新闻,一般人都可能想是策划报道,但实际上有时候并不需要策划。一般的会议,或是市领导慰问或下乡之类才会打电话通知新闻中心安排记者跟随,其余新闻就要靠记者自己跑。春节前,各个娱乐场所公园景区准备搞特色活动、各县市办什么春节特色文化,还有春运报道。黄金周过后,又一批新闻来了,各部门都统计了黄金周的整体情况,记者可以到旅游局、交通局、卫生部门、火车站等单位了解其在黄金周发生的情况,比如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春运火车站如何应对春运高峰等等。其他时候也是这样,每天都可以制造新闻。去任何单位前要联系好值班领导再去,否则记者去了没领导没空接待,其他的工作人员一般不接受采访。记得年初三,我到火车站了解春运情况,问了售票小姐几各问题后,她就怀疑我是记者,说她不接受访问,领导才可以,结果当天他们领导刚好不在,我不能确定她提供的信息的真伪,结果本来可以写成一条很及时的新闻向市民报道火车站最新消息的机会就浪费掉了。另外记者平时也要拓宽自己的交际网,与各个单位人员混熟了,朋友多了有什么消息就会及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