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作业教学设计【汇编4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语文作业教学设计【汇编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语文作业教学设计【第一篇】
语文作业设计
(打印本要求,并贴在语文书封皮内夹页上)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方便大家按时完成语文作业,达到巩固和落实语文课堂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目的,我们特设计了下面的语文作业。请你们仔细研读,用认真的态度去完成它。
每日作业
1.语文读本:(一日一文:字词积累必做;文后习题、精段赏析、摘抄仿写、心得感悟等根据老师要求任选一项完成)
2.文言助读:(一日1篇:10篇1测,主要落实字词解释)周末作业 1.红对钩两篇:(对照答案,认真修改)
2.随笔1篇:(内容不限,自由创作,可参考 《初一语文用书 作文》)3.课外诗文背诵每周5篇(国庆节后发给同学们):(放到单元检测内测查)
每月作业
名著阅读,每月两本,月底检测(初一第一学期所有必读书目见《初中语文学习指南》第4页。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按照要求提前阅读)。9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格列佛游记》 10月:《爱的教育》《童年》(可再选读《在人间》
《我的大学》)11月:《绿野仙踪》《伊索寓言》 12月:《绿山墙的安妮》《安妮日记》 早读安排
朗读(课文或文言助读)、背诵、默写、(书上要求背诵的和课外诗文背诵)达标检测
1.基础检测(词语、文学常识、诗文默写)
2.单元能力检测(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包括诗文背诵,名著阅读题等)两点建议
1语文作业需要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自学能力。2建议开展每日读名著半小时活动。
语文作业教学设计【第二篇】
请比较以下关于《背影》的教学设计,至少选择其中两篇,谈谈你的看法。
《背影》教学设计
张广武 设计思想
《背影》是传统篇目,其优秀的教学案例不胜枚举。笔者在教学这个名篇时,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和体会文章的复杂情感,包括父亲对儿子的深爱及儿子对父亲的复杂的情感,特别是经历了从不满到感激到思念的变化过程,探究这感情的变化原因,以期从中发掘出父爱、中年情结及人生感悟等多重主题。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基本内容及写作思路。
2.通过言语篇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文中深含的情感。
3.在情感分析中,尽可能地体味文章包含的父爱、中年情结和人生感悟等多重主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眼中的父亲———走近父亲 导语设计:
我们首先来聊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老师是一个做父亲的人,很关心自己在儿子心中的印 象,所以,想先听听你们对自己父亲的印象是怎样的。
提示:父爱是慈爱与威严,果决与优柔,坚强与软弱,伟大与渺小等等交织着的博大深邃的爱。有一句诗说,“我们永远只能看到父亲的背影”,其中的深意很值得咀嚼。而将父亲的背影演绎得最为成功、影响最大的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名篇《背影》。
二、学习“背影”,整体感知 大家都做过预习了,字词方面应该没有什么疑难了吧? 那就让我们先从题目学起吧。文章的题目是“背影”,请同学们看看,文中写了几处背影? 请同学先在文中标出,再给每一处的“背影”加一个修饰语。
提示:文中一共写了四处背影。第一处(文章开头),不能忘却的、最难忘的背影等。第二处(第六段主体部分),望父买橘的、蹒跚的、艰难的背影等。第三处(第六段最后),混入人群的、远逝的、惜别的背影等。第四处(最后一段),晶莹泪光中的、思念的背影等。请同学们再简单说说四处背影间的关系。
提示:第一处在开头直接点题,并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统摄全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处是文章的写作重点,具体刻画了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紧接着写了父子分手时的背影,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最后再提背影,充满了对父亲的理解和思念。全文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使文章贯串一气,浑然一体。
三、主体部分的分析学习
下面一起学习主体部分,看作者是怎样巧妙地抓住了人物特征性的“背影”来写人物并表现 主旨的。
1.抽生朗读第六段,体会感情。
2.评析学生的朗读:语调、语速和轻重音的处理。 3.分析“背影”特写好在哪里。
1 提示:
(1)善于截取典型场景画面。
(2)运用素淡的笔墨、白描的手法以及感人的细节描写。(3)营造了特定环境、特定场合。
(4)词语使用:动词和形容词。如文中 “探”“穿”“爬”“攀”“缩”“倾”这一连串体现出行动艰难的动词及“蹒跚”“慢慢”“肥胖”等描绘父亲外型和动作状态的形容词,蕴涵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一腔爱子之情。
总之,散文贵在真实,真实使散文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个背影真实、含蓄、感伤,描画出一段打动了读者的“伤心”情景,正所谓“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对作品的艺术效果起到了强烈的烘托、渲染的作用,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经久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品味父子感情,特别是儿子情感的变化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中这个买橘子的背影之所以感人,除去上面所说的写作方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作者在文中融入了自己真挚的感情。阅读《背影》,我们总会被文中那浓浓的至爱亲情所深深打动。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阅读课文,看看文中的父子分别有着怎样的感情,并结合具体文句进行品析。提示:
父亲:体贴,慈爱,无私,想念。儿子:不满,感激,自责,思念 可以说父亲对儿子的感情一直是体贴而无私的,但文中儿子对父亲的感情却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重点学习最后一段文字,教师范读,从感情上给学生以熏染。再从文中找句子,揣摩父子关系的一度紧张以及多年以后,作者自己也做了父亲,并和父亲一样也经历了家庭的变故、个人奔波及社会动荡以后,对父亲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特别是接到父亲的那封信时,更是百感交集,“情不能自已 ”,写下了这篇至情之文。如果说父亲的那封家信是递给儿子和解的橄榄枝的话(朱自清与父亲关系恶化,一度曾经到了决裂的地步,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相关的语句,并引导他们查看相关资料,如朱自清传记等),那么这篇文章就可以看做是儿子对父亲的1篇忏悔书。化用鲁迅的诗句,我们可以说:“历尽奔波父子在,一信一文解宿怨。”当年父亲送作者的时候,已经满怀着对他的挚爱,只是作者当时还很难领会,总觉得父亲“迂 ”,唠叨。而当八年后,作者也做了父亲,在父亲家书的引发下,对父爱以及父亲的一生才有了真切的感受。自己五年多来的奔波漂泊生涯(从1920 年至 1924 年 , 北京大学毕业后的朱自清为生计四处奔波,先后在杭州、扬州、上海、台州、温州、上虞、宁波等地辗转任教),凋敝的社会现状,特别是当年的“五卅”惨案,都给作者以巨大的哀痛。作为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他感到了人世的凄惨与人生的悲哀,所以何以聪举《背影》为例,说它“通过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当时整个灰暗的世态”(《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1962 年8月18日《文汇报》)。也就是说,文章写了父爱,同时也写了“父亲”这个角色,更有普通人的命运,值得我们去深思。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及早地理解父母之爱,不仅能感激他们的挚爱,同时还能原谅理解他们的唠叨、迂腐甚至是无端的怒火。我们的父亲是社会家庭的脊梁,他们肩负着家庭社会的重负,又有个人的喜怒哀乐; 他们有时是那么的高大,有时又是那么的渺小;有时是那么的坚强,有时也显得那么脆弱;他们是慈爱的,但有时又是那么的严厉甚至是难以理喻:所以说,“我们永远只能看到父亲的背影”,希望同学们也能更多地理解他们报答他们。(齐读最后一段课文,深化对文中情感的领会)
五、为父亲写一句献词:父爱是 __________ 在品读了《背影》中感人至深的父爱之后,请同学们用诗的语言来抒写自己对父爱的认识。2 可以从课文和生活两个方面去寻找诗意。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文章说,“父爱,是簌簌落泪时/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也可以说,“父爱是病床边/爸爸焦虑的眼神”。提示:
父爱像高山,巍峨高大;父爱是大海,深沉雄浑;父爱像部书,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心去阅读。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父母至爱能有更多的理解,不要非得像古人说的那样: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最后奉献给大家刘墉散文《点一盏灯》中的名言,希望同学们能够领会:“这世上不是被爱得愈多的人,愈懂得回报爱,反而爱得愈多的人,愈会加深地去爱!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来自前人的爱有多么伟大!”
《背影》“情感体验式”教学设计
施黎明 设计特点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感悟作品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能体悟到这种情感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可以达到的,本设计以“情”为主线,通过设置情境——感知亲情——感悟亲情——表达亲情等教学环节尽可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体验、合作交流中感受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真挚至诚的亲子之爱和作者的念父之情。设计步骤
一、初读课文,感知亲情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着力表现的是什么,从文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读了课文之后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又是什么。前两个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引导学生大致达成以下共识:本文主要写了在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的情况下,朱自清父子浦口送别的事,着力表现的是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父子亲情。
初读感受可让学生畅所欲言,不必多加评论。
二、再读课文,感悟亲情
(一)感受亲子之爱
1.速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课文是通过着力描写什么来表现主题的?题目“背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后明确:文章通过着力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现父子情深这一主题。题目“背影”在文中起到了线索的作用。
2.跳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写背影的文字,思考并讨论下
列问题:①文中出现几次“背影”?②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明确:总共四次;最感人的是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3.细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小组讨论:这段文字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达到感人目的的?
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发言作适时的点拨,引导他们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可能会有以下阅读体验:
本段文字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是因为作者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写父亲,突出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在写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之前,有对父亲的肖像描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父亲当时的穿着是非常简单朴素的,这和当时家中光景惨淡有关。但值得注 3 意的是即使在如此惨淡光景下,我却有一件“紫毛大衣”。爱子之情可见一斑。“父亲是一个大胖子”暗示其攀爬月台的艰难。
背影的特写镜头运用了细腻的动作描写,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形成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除此之外,这段文字中还有父亲的几句简短的话,朴实却很感人:“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但父亲觉得自己还应为孩子做点什么,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叫孩子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可见父亲对孩子的关怀是多么的无微不至。“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可见父亲担心儿子路途安全,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一位“慈父”的形象跃然纸上。4.再次深情朗读这一段。
5.作者除了在第六段中提到了背影外,文中还有三处提到背影,请说说它们的作用。6.刚才同学们已感受到了文中父亲的语言虽简洁朴素但很感人,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吗?找出来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二)领悟念父深情
1.父亲对儿子的爱,我们已经感受得比较深切,父亲的背影也已镌刻在作者的心田上,可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否是作者在与父亲分手之后就写下的呢?时隔多少年?(七八年)2.什么事情是朱自清记忆的触发点,让他情不能已地写下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呢?(一封信)
3.齐读信件内容,点拨关键语句。(恐大去之日不远矣)
4.静心体会作者当时读这封信时,内心对父亲的情感应是怎样的。(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感动、怀念,又有对当时因年轻不大理解父亲一片深情的自责。)5.作者自责的心情可以从文章的哪些语言中感受到?
最后教师小结:同学们,当我们年轻时,个性张扬的我们也许会不懂得父母那蕴含在细微言行中的深沉的爱,当我们长大成人,自己为人父母时,甚至是经历了坎坷的人生后,我们才开始真正懂得感恩,但这时我们的父母已垂垂老矣。所以让我们现在就去发现和理解他们,并尽自己所能回报他们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吧!
三、回首课文,深入探究 《背影》写的是父亲送别远行儿子时的一番情景,写的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语也朴实简洁,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深受感动,此文也成为抒写父爱的经典名篇。原因何在?请同学们再次深入地品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可从文章语言、思想感情、材料选择、谋篇布局等方面 进行探究。
四、深情回眸,表达真情
1.朱自清于父亲的背影中感悟到父爱,从而感念父爱。生活中,也有太多的“背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理解。
它或许是清晨你走出家门时的一声叮咛,或许是你遭遇失败时的一个拥抱,或许是你临睡前的一杯牛奶„„只有细心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捕捉到父母这些具体细微的言行中所包含的深情。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被父母感动的记忆,请把它写下来,与我们共享。2.推荐课外阅读篇目《父爱如山》。请同学们课外主动找来阅读,适当做些读书笔记。
《背影》教学设计
程日东 教学理念
人们在阅读《背影》一文时,常常把审美的双眸固守在父亲的“背影”这个意象之中,体会“背影”无穷的内涵:情感的、社会的、伦理的、血缘的和美学的等等,沉浸在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阅读心理体验之中。然而,当我们真正地从艺术创作的审美体验过程出发,尤其是在思考诸如“背影”意象的生成时,就会发现《背影》中除了“背影”这个意象外,还深藏着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界,即曾经出现过多次的“泪水”的意象。《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泪水”两个意象是相伴而生的。“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除了第一次和“眼泪”的关系比较间接外,其余三次的出现皆与“泪水”直接相关。“背影”和“泪水”如此紧密地结合,是作者艺术创作中审美体验的真实再现。《背影》中,作者的审美观照,就是借用“泪水”意象作为形象的代言体。“泪水”指向“背影”,而“背影”总是被充满“泪水”的双眸所关注着。没有“泪水”意象的浸透,就不会有“背影”意象的生成;同样,没有“背影”,“泪水”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虚拟物。二者缺一不可。
文中“父亲”和“我”双向的情感变化,集中体现在“背影”、“泪水”意象的频繁出现中。如果仅有“背影”这一意象,还只是父爱子的情感线索的单向发展,“眼”中的“背影”,那只是一种观察;“泪水”中的“背影”,才是作家情感和审美体验的注入,才构成父子之情的双向发展。“背影”与“泪水”互为表里,相互引导,共同贯穿于全文的结构之中。进一步说,作家抓住了自己难以忘怀的瞬间感受,选取“背影”作为刻画重心,角度独特而情义深 挚。而这种难以忘怀的瞬间感受,正是作家以充盈“泪水”的双眸在追寻中审视父亲的“背影”的结果。(参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语文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基于此,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应该是学习的重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经典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有人说,这是一支经典的心灵之歌,它不仅是从朱自清的心底唱出,而且也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深深的共鸣。它又是一坛酒,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其味也愈见醇香。现在我们一起来打开这坛酒。
二、感知:吟读全文
请学生围绕主问题轻声吟读课文。主问题:文中,“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设计意图:朗读,是让学生真切地熟悉内容和体验情感。教学选择“吟读”(轻声诵读),是由课文“低回婉转、情抑于中”的情感基调决定的。
三、研读:思维跟踪
请学生研读全文,回答下列主问题。
主问题:在这一次父子相聚和分别的过程中,年迈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呢? 明确:宽慰儿子,为儿子送行,照看行李,给小费,讲价钱,再三嘱咐儿子路上小心。由“文中的儿子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领情了吗?”一问引入儿子对“父亲”感情转变的探讨。
四、重点:聚焦“背影”
请一生朗读第6 自然段,要求读得低沉,略带哽咽。然后要求其他学生用“这是一个 的 背影!”的句式说话。
示例: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艰难的背影、非常劳累的背影、沉重的背影、忍受着丧母之痛的背影、背负忧愁的背影、满贮父爱的背影等等。
五、深入:背影的“背后”
请学生带着思考跳读文章,回答问题:在这“背影的背后”,你们又能看到什么?
示例:我看到背影的背后,是一双流泪的眼;背影的背后,是感激;背影的背后,是悔恨;背影的背后,是理解,等等。
背景材料介入:据传记材料表明,朱自清的父亲原是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这可是个肥差;他也是一个带有旧式家长礼法色彩的父亲。一方面,家庭因他娶妾而失和,家境每况愈下;另一方面,他曾写信指责儿子没有管好妻子。后来因为多种原因,他被解职了;家境更是大不如前,家中几个孩子要读书,连老母亲的丧事费用都靠借债和变卖典质。办完丧事,他为了谋生,又匆匆前往南京谋职。朱自清回北大,因而同行至南京车站。就在这一次,朱自清看到父亲为自己艰难买橘子的过程,特别是随着“背影”的映现,情感的通道“訇然中开”,复杂的情感都在“泪水”中表现了出来。师:可见,在“背影的背后”,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同学们还有新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以“背影的背后”为着手点,介入背景介绍,让学生真切“感知现实的残酷,体悟人生百味”;美读“唉”字,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情感,体悟人生。
六、延伸:亲情体验
师:此时此刻,同学们肯定也会想到自己的爸爸平时对自己的关心和钟爱,有些自己本来不在意的事情,相信此时也会浮现在眼前,令你思潮翻滚,乃至流泪„„
今天有一个让大家直接向父亲倾诉的机会,请拿出你们的手机(课前通知带手机),给你爸爸发一个短信,说一句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在黄磊《背影》的音乐声中,学生发短信。)
歌词呈现:火车就要开了/我就要走了/离别就要来了/话怎么说呢? 眼看天气秋了/叶子在哭了/ 转身是背影了/你就进了往事了 我知道这以后/以后的以后/可能再见不到你了
设计意图: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里大胆地设计了“手机短信”的真实情节,而非虚拟。觉得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的真实情感得以畅快宣泄,让心灵得以震颤。
七、结课:以情换情
师:同学们,父母之爱,是最熟悉的“陌生”之爱,很多时候我们会熟视无睹,更别说表达这份爱了。朱自清先生抓住了自己难以忘怀的瞬间感受,选取“背影”这一独特视角为刻画重心,又以充盈“泪水”的双眸追寻和审视,构成了父子情感的双向流动,成就了这篇文 章独特的艺术运思。其实何止父爱、母爱,所有的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但如果失去了你一定会觉得珍贵,请仔细回味这记忆中的珍宝,用你们的笔,更用你们的心 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爱!
《背影》探究式教学设计
申林静
“探究式学习”基本模式是:教师创设“ 情境”——学生明确“ 任务”——通过“ 探究”和“ 会话”——完成“意义构建”, 核心目标则是变“教我学”为“ 我会学”。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这样的学习方式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而且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也有良好的作用。基于上述探究式教学理念, 本文对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背影》进行了探究式教学设计。1.导入:《背影》是现代散文名篇之一。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仅 1500 余字, 但自发表至
6 今, 广为传诵, 历久不衰, 深受读者喜爱。它写于 1925 年, 那时还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苦难岁月, 特殊的时代和环境产生了这篇描写父子亲情的优秀散文, 使之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篇章。
2.呈现教学目标:探究式教学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呈现教学目标可以避免学生将“自主学习”变为“自由学习”, 增强目的性和方向感, 同时也能对探究式教学的效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衡量和评估。通过对散文《背影》的学习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①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深情, 学会在生活中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②掌握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典型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手法。③学习本文平实、朴素却感人至深的语言风格。
④掌握文章对“背影”的描写和刻画方法, 体会其效果和作用。⑤弄清作者为父亲的“背影”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
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想到的问题或者存在的疑问。
3.学生自读文本, 发现问题:这个过程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课文, 要求他们自主地疏通生字、生词, 弄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 初步体会文章中所刻画的父子深情。接下来, 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 让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 然后指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类。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关于这篇课文的任何疑问, 使之参与到学习中来。经过引导和鼓励, 学生会提出问题, 比如: ①什么是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典型特征? ②看不出来作者对“背影”的描写和刻画方法是什么。
③对父亲的背影, 作者因为感动而流泪是人之常情, 会有什么表层和深层的原因区分呢? ④父亲横穿铁道去买橘子可能会很危险。4.教师引导, 就问题进行讨论: 第①个问题 教师提示: 这篇课文描写了什么?(引导的目的思路: 父子深情。)通过什么来描写的?(引路: 背影。)怎么偏偏描写“背影”, 而不写父亲其他的形象如微笑、叹气等?(引路: 背影特殊, 最让作者感动。)什么情况下父亲的背影最让作者感动?(引路:买橘子时。)那父亲的“背影”是不是父亲在买橘子时呈现出的一个具体特征?(引路: 是。)现在能理解什么是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典型特征了吗?到这里, 大部分同学应该能够理解《背影》是抓住了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时(特定环境)的背影(典型特征), 并对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刻画, 表达作者对父亲爱子情深的行动的感激之情, 体现了父子深情。
第②个问题 解答可能有一定难度, 因为学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对这个问题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 “背影”和“流泪”。
文中写到父亲的背影时作者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引路: 哭, 流泪。)再仔细读课文, 看哪里写到了父亲的“背影”和作者的“流泪”?(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 4 处写“背影”, 4 处写“流泪”。)是不是每次描写的作用和蕴涵的情感都是一样的呢?再次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让他们自己概括出结论。然后呈现关于 4 次“背影”和“流泪”描写的详细资料: 全文 4 次写“背影”, 4 次写我的“潸然泪下”, 乃是全文的总纲。一写背影是回忆往事, 召唤感情, 造成悬念。
“我”的祖母去世了, 父亲也失业了, “我们父子”回家借钱办了丧事, 之后“ 我”就要到北京念书而父亲则留在南京找工作, 这时的家庭光景很是黯淡, 前途也吉凶未卜, 一切都很艰难, 而“我”却要和父亲分离, 所以格外伤感心酸, 以至“流泪”。二写背影是父亲为“我”买橘子。
7 父亲穿过月台, 他步履蹒跚, 动作迟缓, 体态肥胖,穿着臃肿, 这些真实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爱子情深的父亲形象。面对父亲这样的“背影”, “我”只有让感动留在心里, 让眼泪一泄为快。这里有 4 次简短却含义丰富的对话: “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进去吧, 里头没人。”对已经 20 岁且去过北京不止一次的“我”, 父亲还是如此担心, 还是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子, 担心别人照顾不好, 担心“我”车上饥渴, 担心“我”路途不安全,如此种种都体现出父亲爱子的天性, 其对儿子的怜惜、体贴和不舍都在这简短的几句话里表露无遗。以至于父亲转身离开, “我”难以抑制的眼泪汹涌而来。
三写背影是父亲混入来往的人群中的“背影”再也找不着了。
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那个爱“我”的父亲,“我”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留恋、难过, 甚至害怕,三言两语难以描述, 泪水于是又来了。
四写背影, 照应前文, 为“父亲”的衰老担心, 见不到父亲的伤感使“我”的泪水又一次涌来。此时“ 我”已经身为人父, 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父亲这么多年来回奔波, 早年做过大事的他晚年却如此颓唐, 和以前那个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他“ 大去之期不远”, 却还惦记着“我”和“我”的儿子。所以, 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了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对父亲的殷切怀念溢于言表。
让学生思考描写“背影”和“流泪”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引路:平实, 朴素。)作者的感情是否因为语言的平淡也很平淡呢?结合上述分析引导学生做出概括: 4 次流泪和 4 次背影都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平淡、朴素却情感深沉。父亲的 4 次背影写出了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 我”的 4 次流泪体现出“我”对父亲爱的感激, 对父亲奔波的怜惜, 对父亲身体的担忧和对父亲的深切怀念。“背影”和“泪水”的交织正是父子情深的交织。
第③个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透过现象看到更为深刻的本质。教师须先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为父亲的背影流泪的表层原因: 对父亲爱的感激, 以及对父亲的怜惜和担忧。然后引导: 是不是只有作者的父亲是这样爱自己的孩子的?(引路: 不是。)那是什么?(引路:作者赋予了“父亲”更为广泛、更为普遍的意义, 这个父亲的形象事实上代表了天下父亲的形象。)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形象和作者流泪的深层原因:“父亲”这一形象实质上是千百年来东方文化人伦关系中慈爱、善良, 以体弱多病的身躯扛起生活重压的父辈的缩影。他们驮着历史走来, 又驮着历史走去。尽管历史千疮百孔, 但父亲却用毕生心血爱着我们。应该说, 对前辈的尊敬, 对传统的崇敬是朱自清先生这篇作品的文化意向。也是作者流泪的深层原因。
第④个问题 这个问题用现代的眼光, 从独特的角度对经典文学提出了质疑, 这种思考精神非常可贵。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能批评学生“跑题”, 更不能认为学生是在“捣乱”、“起哄”, 而是要抓住这个“契机”, 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敢于对经典的东西提出质疑。同时指出横穿铁路确实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但是, 也要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描写是否妨碍了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呢?(引路: 没有。当时的社会和现在条件迥异, 肯定存在很多差异, 我们应该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 不能因此而否认或者贬低文章的内在价值。)5.归纳
总结
, 巩固提高: 这一环节要回归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对课文实际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进行重点复习和指导。同时布置课外作业:(1)阅读作家三毛的同名文章《背影》, 比较其与这篇《背影》的异同;(2)以“父爱”为话题写1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通过以上的设计及实践, 我们应该明确: 在语文教学中, 应该坚持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发现问题, 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扶学生一把, 使他们有一天能够摆脱扶持, 自己走路, 自己完善, 成为自己的主人。
语文作业教学设计【第三篇】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作业
案例研究1.
怎样认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怎样对待社会要求、教材要求、教师要求、不同学生的要求?下面的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答:(1)怎样对待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掌握语文工具和陶冶思想感情是为学生发展打基础的任务,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要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不是附加任务,应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是统一的,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怎样对待社会要求、教材要求、教师要求、不同学生的要求。语文教学方案的主观性和语文教学实践的客观性的矛盾运动,推动着语文教学设计(实施)的前进和发展。我们的任务是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追求社会要求、国家要求、学生需求、语文教师需求之间的统一,实现语文教学方案与外部的和谐,主要应该做到的是以下几点。
1.符合社会要求、国家要求
语文教学方案要符合教育方针要求,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
2.适应学生需求
语文教学方案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学生运用语文和掌握语文的规律,切实可行;能反映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应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
3.适应教师需求
语文教学方案能够反映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活动,教师能够运用语文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调整教学,并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发展。
4.寻找各种需求的契合点
语文教学方案要从实际出发,整体考虑社会要求、国家要求、学生需求、语文教师需求与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之间的统一,语文教学方案与外部的和谐。
(3)三种不同设计的理解:
《狐狸与乌鸦》一课的三种不同设计中,应该是第三种比较好。因为只有这一种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争论,辩明是非,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感,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真正做到在语文教学设计或实施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追求社会要求、国家要求、学生需求、语文教师需求之间的统一,实现语文教学方案与外部的和谐。
案例研究 2.
“能够根据需要和可能,同学生合作,运用选文组织情境、事件、活动,使语文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世界;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体验中发现自我,在感受现实生活意义的同时建构新的意义。”据此,谈谈你对下面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及评说有什么看法。
答:这位老师的态度是诚恳的,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正确的。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难”,老师没有斥责,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抓住契机,积极鼓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激烈的讨论后,获得了独到的见解,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积极性。这个老师的作为符合了 “根据需要和可能,同学生合作,运用选文组织情境、事件、活动,使语文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世界;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体验中发现自我,在感受现实生活意义的同时建构新的意义”这一新课程设计理念,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案例研究3.
联系下面的教学设计,谈阅读教学的内容和策略。
答:
(一)阅读教学的内容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厘定目标,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识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阅读能力,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
阅读教学策略涉及理念、目标、内容、性质、方法等各个方面,主要有:确立先进的阅读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语法修辞知识学习重在运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注意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中,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为设计理念,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①品味文中朴素平实,富有情感的语言,丰富语感。②体会本文父亲对“我”严中有爱的深情,并从“我”的成长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体味亲情,理解亲情,感悟成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考虑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与价值观念,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这样,在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方面,做到了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阅读能力,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的策略方面,设置了"深情朗读,品析语言"教学版块,朗读前先让学生体味,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字里行间的亲情,还锻炼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选择音乐,其实就是让学生定朗读内容的感情基调,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学生的朗读会更容易动情、入情。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并以四人小组方式,不仅感动自己,同时感动他人。这样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掌握了朗读方法,提高了朗读水平。而在"回读课文,感悟成长"板块的设置,让学生会从“严”和“多鼓励”等方面归纳父亲教子有方,其中《城南旧事》电影剪辑的播放,让学生从影片中再次感受浓浓的父爱,并理解父爱,从而让学生感悟成长。这样就做到了阅读教学策略所要求的确立先进的阅读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语法修辞知识学习重在运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等事项。
总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每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着:是这篇文章让我们想起了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我们有时不得不送走一些人,他们美好的品质都将镌刻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催我们前进。带着我们的亲情,带着我们的责任,我相信有了亲情的支持,有了无私的人对你的关爱,你的人生会走得更好!
语文作业教学设计【第四篇】
《老王》教学设计
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一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作一整体梳理;第二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二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以及组织材料等方面的写作特色进行品味学习。
两课时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侧重于“文”,把握内容的同时应重视人文思想的熏陶;后者是前者的深入,侧重于“语”,品味习作特色的同时应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程度不够,第一层面的解读可考虑分为两课时进行。)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二)教学侧重
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叙事表达出人物特点,叙事服务于人物特点。
(三)课堂预设
1、新课导入
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
2、研读老王之“苦”
(1)随机朗读(1——4)自然段;
(2)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 精神凄苦
[设计说明]
先结合导入讨论老王生活之“苦”:职业——蹬三轮 身体——残疾 生活——塌败小屋 再追问老王精神之“苦”:孤独、无亲 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3、研读老王之“善”
(1)默读(5——22)自然段;
(2)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 朴实
[设计说明]
体现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叙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应随机结合学生回答品味本文细节的传神之处。可设计感性题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之类。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
(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
(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
(3)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设计说明]
老王的善良都是通过我和老王的交往展开的,所以,在前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很快梳理出:我与老王闲聊;女儿送鱼肝油;坐车照顾老王生意;关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等事例。重点应当讨论(2),从而推敲末段——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何愧怍?),当不难得出结论,把握文本思想情感。
5、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弱者、苦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穷苦人、弱者,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同情关爱。同学们,学了本文之后,你准备怎样对待刚才(课前导入)介绍的身边的“苦人”呢?
[设计说明]
联系文本主题及生活实际,根据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讨论,肯定学生的爱心。
6、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身边的苦人、弱者,以最简洁又最感人的语言描写出他们的生存状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语言以及组织材料方面的特色。
2、局部对比学生与杨绛的描述,学习体会作家精彩的写法。
(二)教学侧重
体会杨绛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并且产生震撼效果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预设
1、回顾上节所学
简述叙事内容及主题,为语言、组材特色分析作铺垫。
2、讨论语言特点
(1)联系课后第二题,举例说明本课语言特色;
(2)归纳语言特点:简洁 朴素
3、讨论组材特点
(1)举例说明叙事特点;(2)归纳叙事特点:琐碎平淡
4、小结杨绛作品特点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读者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5、讨论学生习作得失
(1)典型习作(上节课后作业)投影阅读;
(2)对比杨绛讨论得失;
(3)修改各自上节课后作业。
6、选择作业
课后练习三“改写”或者“我读杨绛”选一。
附板书:
苦: 生活艰苦 精神凄苦
1、老王——以—善—良—对—待—善—良——杨绛
善: 善良 朴实
语言 简洁 朴素
2、杨绛作品————————————真实 震撼
叙事 琐碎平淡
《老王》教学反思:
伴随着一步步走进新课程,我不由地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那些个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被津津乐道为“改革”的种种说法和做法,以新课程的理念加以审视,我如坐针毡、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与时俱进”,在深层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更充满感情、充满信任,抱有极大的希望。
在过去讲《老王》这类文章,教师在台上不停地讲抓住人物特征,典型事例、生活片段进行叙述,学生则一味到听,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我通过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讨论结果:老王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很苦,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但他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借此机会教师拓展迁移“你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在当今的商品大潮中,人与人之间还需要真诚与友善吗?”,以此来唤醒学生们对不幸者要怀有一颗爱心,学会关心人、爱护人,感受美好善良情素,让世界充满爱的阳光,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学生们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早已见惯不怪了,可是通过曹老师生动、幽默的语言把同学们重新带进写作的天地,学习了把琐碎组成一个整体的写法,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抓住这个契机布置仿照《老王》写写我《老曹》,顺水推舟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诲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必须保证适应每位学生的学习方案才行,这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
因此,我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