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形式特征与审美

网友发表时间 1191918

【导言】此例“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形式特征与审美”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形式特征与审美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汉族民间舞安徽花鼓灯的源流、表现形式以及内涵,阐述了花鼓灯中男角“鼓架子”的表现特征。其动作具有奔放的性格,幅度大、力度强,并且与武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花鼓灯 武术 表现形式 内涵

在广袤的淮北大地上,滚滚的淮水不仅哺育了淮河两岸勤劳的人民,而且培育了淮北人民自己的民间艺术――安徽花鼓灯。花鼓灯是淮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早期的表演者大多是贫苦农民、小工业者、小商贩和搬运工,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也没有严格的教学体制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舞姿和动作,有的直接来源于劳动生活,如“端针匾”、“摇娄步”、“双扯线”等;有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提炼、升华,以写意的手法使之舞蹈化,如“风摆柳”、“凤凰三点头”、“风吹荷花”、“老鹰磨云”、“燕子拭水”、“斜塔”、“野鸡溜”等等;有的取自武术,把武术套路用花鼓灯特有的节奏韵律加以改造成为花鼓灯动作,如“打腿”、“里外拐”、“单腿摆帘”,这些都与武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鼓灯鼓架子中的舞姿、动作和技巧,综合运用了脚、腿、胯、腰、肩和手,手臂的力量和动律都与武术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基本特征

“鼓架子”是花鼓灯男性演员的统称。解放前,也叫“鼓上”、“花鼓橛子”等。解放后,统称鼓架子。鼓架子中又因专长和分工不同,又可细分为“文伞把子”,“武伞把子”,“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文伞把子”所执岔伞比“武伞把子”用的伞要大些,并且非常华丽,装饰性很强。文伞以唱为长,能编善唱,在踩街表演时,常常根据当时的情况,望风采柳,随机应变,即兴演唱,优秀的文伞可以在串街时唱出不重复的花鼓歌。“武伞把子”是大场中的指挥者,以舞蹈为主,在跑大场时,是走在舞队前面,指挥带领男女演员变换各种队形,变化节奏,控制全场的气氛。 “大鼓架子”是灯班中的大力士,最主要的任务是能扛人,而且要扛的多,扛得稳,他们主要担任“上盘鼓”的各种高难度的技术表演。“小鼓架子”长于舞蹈、筋斗,多担任“大场”、“小花场”等方面的表演。“丑鼓”又称“挎鼓的”,身背花鼓,擅长滑稽,风趣幽默的表演,是花鼓灯表演艺术中的调味剂,插科打诨,以表演后场小戏为主。它的舞蹈性强,动作矫健、粗犷有力,塑造的舞蹈人物性格爽朗,动作之间调度开阔,跟斗技巧高而且较丰富。不过,不论其动作怎样千变万化,运用舞蹈生态学的形态分析方法来提取特征,不难看出“鼓架子”是以“倾拧”作为高频典型舞畴而形成鲜明的舞蹈形态特异性的。

所谓“拧”,一般是指物体两端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改变其垂直状态出现方向不同的曲线。人在舞蹈时也常出现这种拧的状态,即以腰为中心点,下体和上体成反方向运动使身体由一个平面向两个甚至几个平面转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动作及造型,这就是曲线美。

所谓“倾”,即是指身体前倾。从武术的角度上讲,在攻击过程中,人体在前倾的动作时,是比较方便于进攻的,原因在于:1、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因为人在前倾时最能发挥速度和力度;2、让人觉得是蓄势已久,有不发则已,一发惊人,在气势上先声夺人。由于花鼓灯受武术的影响较大,可以说包括很多武术的内容,甚至有的动作与武术的套路相同,只是名称不同,所以在鼓架子当中自然也就有很多对打时攻击性的动作,也因而造就了其“倾”的特点。

二、武术对花鼓灯鼓架子风格提取的影响

(一)鼓架子的动态风格

1、溜得起刹得住

由于鼓架子动作大开大合,而且有一些碎步在里面,这就要求瞬间的移动,瞬间的停止,也就是所谓的“溜得起刹得住”。这需要长时间的专业性的练习,如果脚下的功夫不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2、流动中的拧倾

在传统的中国审美中,拧、倾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而在花鼓灯这样一个汉族民间舞蹈来说,其中自然是不能少了这些传统因素,动作的本身就是流动的。由于鼓架子的动作大,因此,在动作过程中要把拧和倾做得非常明显。比如:“浪子踢球”,身体便是左拧右倾。

3、紧收,积蓄,突射

这三个词是描写一个动作过程中做势、调整和开始这三个阶段的。紧收,是在上一动作完成时与下一动作的连接枢纽;积蓄,是开始积蓄身体的力量于某一点,使之为动作的完成做铺垫,从而使这一动作在速度和力度上更具有爆发力;突射,当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是动作开始的时候,在积蓄了全身的力量时所做出的动作力度感很强,而这也正是鼓架子的特点。

(二)与武术之间的联系

花鼓灯和武术之间有很大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它们是“师徒”关系,且花鼓灯的基本动作原理可通过武术的基本身法来加以诠释。武术身法讲求伸、缩、靠、抖、俯、仰、翻、晃。我们同样可以用这八个字来对花鼓灯的基本动作进行理解:

伸,花鼓灯鼓架子当中的斜塔式造型为体对3点站正步。双手旁开扣拳,身体右倾左拧对1点,眼看8点。我们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扣拳,手臂向两边伸展,拉长。由于身体右倾左拧形成右臂高于左臂。

缩,以鼓架子当中向后的闪身步做法为双脚前后快速分开,重心在前,双手腹前交叉手,身体前闪,快速依次退步收为正步。我们可以看出此动作为双脚往后缩。

靠,在鼓架子当中的扁担式做法是站正步,双手旁开手位,手心向下身体稍向后倾,目视左斜下方,这个动作为靠。

抖,鼓架子当中的8字晃圆动律是提右肋右肘和腕外侧划上弧线后绕,继而压右肋划下弧线向前。同时,左肘和腕外侧随之相对运动,形成右左肘和腕外侧交替向后晃圆,然后越晃越小最后成为抖动头。

俯,鼓架子当中的大炮式为典型的俯身动作。即左前大弓步,左拳在右腋下,右手空握拳直臂前伸,身前俯,埋头。

仰,例如鼓架子当中的猴架式做法为正步半蹲,左小臂半折回扣拳,右手头上折回扣拳,头向左枕,眼看左下方。此动作是模拟猴子的动态。这个动作是向后仰的。

翻,花鼓灯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舞蹈,当中不能缺少翻的动作。比如小翻,以及很多的空翻。

晃,鼓架子传统组合“抽手”当中的架肘扣拳就是在双脚落地后左右晃三下。

以上的八点是将武术中的八个基本身法来解释花鼓灯鼓架子的基本动作,武术依照《周易》,根据八卦原理,制定了身体各部位的要求,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武者认定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去练习就能练得好功夫。花鼓灯由于很多取自于武术,因此我们也按这个方法试着去做,照推理也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花鼓灯鼓架子的审美内涵

在审美内涵这个层次上,花鼓灯也有其独特的魅力。花鼓灯中鼓架子表演,通常是人们通过大脑的思维营造一种意境美,然后再通过这种意境来表现动作的魅力。意境美一方面来自表演者对动作含义的理解和身体姿态的高度配合,另一方面来自身体运动的特殊形式,节奏的处理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借此给人无限想像的美悦境界。正如人们常说:“形美感目,意美感心”。像许多民间自然传衍的舞蹈一样,花鼓灯的传统形式中常有表现男女情爱的内容。但是,它不是通过某种古祭祀仪式的遗存或图腾崇拜物来寄寓情爱,而是通过生活情趣的“白描”来表达。如抢手绢,抢板凳,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在花鼓灯中却变成了少男少女之间极富情趣的情感交流,而且得到了舞化的升华。

花鼓灯鼓架子在结构内容上是按美的规律塑造事物外形,表现多样统一、平衡、对称、和谐的形式美;在演练技巧上不断认识和创造美的形式,突出人的形体线条,以变化、刚劲、轻快、优美的造型动作通过视觉引起人们的美感;在表现方法上把人体作为审美对象,通过人的体态变化和眼神意识的表情充分体现人类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

简言之,花鼓灯中鼓架子摆脱了应用性而注重审美价值,以表现浓缩而升华了的情感为追求目标,在形体动作上具有超长状态和韵律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的动作样式。这些是由淮北人民在传衍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选择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它是舞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

四、安徽花鼓灯鼓架子的传承现状

在安徽,花鼓灯艺术是流传地域最广、影响最大、著名艺人最多、参加群众最多、最受群众们爱戴的一种优秀传统民间综合艺术。在怀远、凤台、颍上等地区,有许多享有盛名的鼓架子,如石金礼[石猴子]、常合龙、吴佩选[气死猴]、万方启[万漏子],黄西城[猴爷]等等名家,他们各有绝活,各有绝技。这些艺人们由于自己形体特点、性格、兴趣爱好、生活阅历、个人素质、师承关系不同,因而决定了他们风格各异,在表演上各有所长,可以说是千人千面。例如石金礼老师身材小巧,四肢灵活,舞动起来动作敏捷、利索,跟头翻得轻飘,变化多端,跟石老师平时善于向大自然中的万物学习分不开,“野鸡式” 、“鱼跃式” 、“猴子摘桃” 等,各式的猴架子,就是石老师从大自然之中捕捉摸索而来。还有一大部分的民间艺人都是农民,他们在长期的田间劳动中,创作了“扁担式” 、“挑水式” 、“挂鞭式” 、“推车式” 、“甩鞭式”等等,这些动作都是数代艺人门长期的日积月累,对生活的总结。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了一大批专家对花鼓灯艺术深入学习,研究发展工作,由于他们的加入,使得原有的民间艺术得到了提高和升华。时至今日,对于花鼓灯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我们仍在继续着,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我们愿与勤勤恳恳在花鼓灯艺术传承与保护中的人们一起奋斗,使花鼓灯在艺术的舞台上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资华筠、王宁、资民筠《舞蹈生态学论丛》第1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2、高倩《安徽花鼓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

3、李北达《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版

4、谢克林 《中国花鼓灯艺术》,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19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