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例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例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一篇】
战国时期,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楚、燕、韩、赵、魏、齐,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秦国最强大。有一次,赵王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璧――和氏璧,秦王想凭强权夺得这块玉。赵王派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完璧归赵。
后来,蔺相如为赵国接连立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他,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赵王这么器重蔺相如,可气坏了当时的大将军廉颇。他很不服气地说:“我为赵国出生入死,打下大片江山,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我要是碰着蔺相如,就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他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有一次他自己坐车出门,远远看着廉颇从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蔺相如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经常嘲笑蔺相如的手下。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可是为了保卫赵国,我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你们想想,国家大事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于是,有一天他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我只顾着自己的面子,把国家的安危都丢到一边了,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赶紧把荆条扔在地上,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对他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人物介绍: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二篇】
周勃——汉高祖刘邦时期西汉开国功臣武威侯。
周勃于秦二世元年(前2)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屡建战功。
楚汉成皋之战中周勃先留镇关(今陕西商县西北)重地,后率军投入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主要战场作战,与项羽正面对峙。先后攻取曲逆(今河北顺平县东南)等地,占领泗水、东海两郡(今皖北、苏北一带),凡得二十二县。
汉高祖六年(前2),受封绛侯。继因讨平韩信叛乱有功,升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谋灭吕氏诸王,拥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汉文帝十一年去世,谥号为武侯。
刘邦正是看到了周勃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特点,认为他能够承担大事,在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把樊哙手下的军队交给了周勃。吕后上台后,周勃隐忍以待。[5]吕后曾以残忍的手段害死了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惠帝惊恐而死。吕后遂立刘邦和宫人的幼子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她又违背刘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誓,封诸吕子弟为王,又令吕产、吕禄分领京师南北二军,控制了首都的警卫部队。还安插自己的亲信审食其为左丞相。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矫制以令天下”,妄图篡夺汉室,齐王刘襄首先起兵讨伐诸吕。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用计夺取了吕氏军权,并与朱虚侯刘章共同谋划,一举诛杀二吕,族灭吕氏,立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为汉文帝。
韩广—秦末楚汉时期燕王。
韩广(?-前2),秦朝末年人,原六国中赵国上谷小吏。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张楚政权派赵人武臣经略赵地。武臣稳定赵地之后就派韩广安抚燕地,结果韩广一到燕地就很受欢迎,被当地贵族立为燕王(或说韩广自立为燕王)。公元前2,秦攻赵王歇,燕王韩广派臧荼率兵救赵。项羽为总盟主,破釜沉舟,大胜秦兵。前206年项羽分封天下时,不放心燕国,借口韩广手下大将臧荼功劳大,立臧荼为燕王,把韩广迁为辽东王,以无终(今天津蓟县)为都。韩广对此不服,不肯搬迁,结果于同年被臧荼击败及杀害,燕及辽东两地皆为臧荼所有。
前2,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天下大乱。陈吴政权取得初步胜利后,占领蕲东,铚,鄼,苦,柘及谯县,陈县,陈胜自立为张楚王;派赵人武臣经略赵地,韩广跟随。韩广随武臣从白马津渡河,攻占赵地,诸县响应,在张耳,陈余的劝说下,武臣自立为赵王;命韩广略燕,韩广一入燕境,各城望风归附,燕地大定。燕人且欲奉韩广为王,韩广也欲据燕称王;但因家属居赵,并有老母在堂,不忍致死,所以对众告辞,未敢相从。
燕人说道:“当今楚王最强,尚不敢害赵王(武臣)家属,赵王岂敢害将军老母?尽请放心,不妨自主。”韩广见燕人说得有理,便自称燕王。赵王武臣,得知此信,遂与张耳陈余商议,两人意见,以为杀一老妪,无甚益处,不如遣令归燕,示彼恩惠,然后乘他不防,再行攻燕未迟。武臣依议,遣人护送广母,并广妻子,一同赴燕。韩广得与骨肉相见,当然大喜,厚待赵使,遣令归谢。
后楚怀王——在秦末被拥立为楚怀王。
袭号怀王:熊心是楚国王族,楚国被秦国灭亡后,熊心在乡间地方隐居,以牧羊为生。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于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起事反秦,夺取陈县后,遂立国号“张楚”,陈胜自称楚王。天下英雄响应,九月,楚人刘邦起兵家乡丰县(今江苏丰县),响应陈胜吴广起义,东攻沛县(今江苏沛县),被萧何等人拥立为沛公。同月,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起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项梁自号武信君。十二月,陈胜被秦将章邯击败,下落不明。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项梁获悉陈胜确已遇害的消息,于是召集刘邦等各路将领至薛县(今山东滕县)商议反秦大计。谋士范增献策说:““陈胜的失败是本来就应当的。秦朝灭亡六国,楚国最没有罪过。且自从怀王到秦国后一去不返,楚国人怀念他直至今日。因此楚南公说:‘楚国即便是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如今陈胜首先起事反秦,不拥立楚王的后裔而自立为王,他的势力不能长久。现在您在江东起兵,楚地蜂拥而起的将领都争相归附您,正是因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故而能够重新拥立楚王后代的缘故啊!”
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寻找到楚怀王的孙子芈心,熊心这时正在为人家放羊;项梁拥立他为楚怀王,以顺从百姓的愿望。陈婴任楚国的上柱国,赐封五县,跟随怀王建都盱眙。项梁则自号为武信君。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秦将章邯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击败楚军,项梁兵败丧命。此时,刘邦、项羽仍在攻打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而陈胜旧部吕臣驻守“张楚”旧都陈县(今河南淮阳),均位于定陶西南边,倘若秦军乘势南下,盱台危矣。刘邦、项羽为稳定军心,保卫怀王,抵御秦军,急移师东归,并请怀王北上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吕臣也觉形势严峻,弃守陈县,投奔怀王,驻军彭城东,与驻彭城西边的项羽,驻砀郡(今安徽砀山),刘邦彼此形成犄角,互为声援。而秦将章邯“已破项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楚正面军事压力暂时消退,熊心开始着手整顿楚国政局。并亲理楚国军政事务,积极策划伐秦灭秦总的战略布置。
熊心将项羽、吕臣二支军队合并一处由自己直接统帅,开始掌统南方各路反秦义军。熊心破格提拔宋义为卿子冠军,确立自己亲信掌握兵权,率项羽、范增、英布等将北上救赵。同时发表了著名政治宣言,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为王,并同意刘邦收集项梁、陈胜余部西行攻秦。但项羽不愿北上救赵,更愿与刘邦西行入关。熊心没有答应项羽要求,而只遣刘邦西行攻秦。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沛公刘邦攻破咸阳,秦朝灭亡,同时,项羽于巨鹿大破秦军主力后拥兵四十万继刘邦之后入关。
冯劫——秦始皇时曾任御史大夫。
人物介绍。
前208年,大将军冯劫与其父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联合向秦二世进谏,请求停建阿房宫及减省戍役以减轻民困。二世不从,命人把三人治罪,冯去疾与冯劫不愿受辱,皆自杀死,李斯后来也被处死。文献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於钜鹿。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於春秋,初即位,柰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於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後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吾闻之韩子曰:‘尧舜采椽不刮,茅茨不剪,饭土塯,啜土形,虽监门之养,不觳于此。禹凿龙门,通大夏,决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臿,胫毋毛,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於法?朕尊万乘,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充吾号名。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竟,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
魏王咎——战国时期魏国公子。
魏咎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原在魏国时受封宁陵君。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亡魏国,将魏咎放逐到外地,废黜为平民百姓。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称王,魏咎前往追随陈胜。同年九月,陈胜派魏国人周市带兵向北夺取魏国的土地。周市夺取魏地后,想要立魏咎为魏王。但魏咎恰巧在陈县陈胜那里,不能到魏地来,而魏地已经平定,诸侯们互相商量,便都想要拥立周市为魏王。周市说:“天下混乱,忠臣才能显现出来。如今天下共同反叛秦王朝,依此道义,必定要立故魏国国君的后裔才行。”齐国、赵国各派战车五十辆,坚持请求拥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最终还是推辞不肯接受,派人前往陈县迎接魏咎,使者在陈县与魏地之间往返五次,于同年十二月,陈胜才答应将魏咎送还魏地,拥立魏咎为魏王,并让周市担任魏国国相。
自焚而死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秦朝将领章邯打败陈胜后,便进军临济(临济故城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高城镇西北1公里处)攻打魏咎。魏咎派周市出临济城,前往齐、楚两国求援。齐王田儋、楚将项它等率军随周市援救魏国。章邯便在夜间命士兵口中衔枚进行突袭,在临济城下大败齐、楚援军,杀死齐王田儋和周市,包围临济。魏咎为了魏国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提出投降的条件。谈判确定后,魏咎就自焚而死。魏咎的弟弟(一说堂弟)魏豹逃奔楚国,楚怀王派给魏豹数千人马,重新夺取魏国的领地。此时项羽已经打败秦军,降服章邯。魏豹接连攻克二十多座城池,项羽便封魏豹为魏王。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三篇】
读不尽的三国,天下纷争,英才辈出,而我独爱你——曹操。往事越千年,你是乱世枭雄;弹指间,你书写着千秋霸业!一部《三国演义》给你加上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在梨园的戏台上,你被涂成了白脸的奸臣,然而有多少人知道,你是个真正的英雄!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你与刘备在亭中一樽煮酒。
当你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雷声大作,刘备却惊掉了手中的筷子。你与刘备不同,刘备是胆小谨慎的,而你却胸襟博大,有着王者的风度。你说英雄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而你自己,恰是英雄者最好的典范。有人说你是诡计多端,老奸巨猾的,而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统一,稳定局势的。当你看到部下有写给袁绍的书信时,心中明知是叛徒,而你却不言不语地焚烧了那些书信。因为你想到,既然部下有人勾结袁绍,那军中必定有其他更多的叛乱者,于是你为了不让军心动摇而选择了沉默。这是一个统治者应有的风度,足以体现你的足智多谋,深思熟虑。三国时一个**的时代,顺者生,逆者亡。而你仿佛是为了时代而生。许劭言:“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枭雄。”这无疑是对你高度的评价。我仿佛看到——官渡战前,你高立于点将台上,轻抚短须。
寒风萧瑟,脚下是一望无际的金戈铁马,旌旗飘摇,你笑了——浮尘纷繁,唯君一笑傲天下!你是王者,胜官渡,取徐州,平袁术,一统中原,傲视天下,睥睨群雄。我又仿佛看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你对酒当歌,叹人生几何。在你映射着寒光的坚毅的眸中,我看到了你安定天下的勃勃雄心!曹操,你英雄的气魄,人格的魅力,多面的性格都深深吸引着我。历史洗不去你灿烂夺目的光华,你的丰功伟业必被世人铭刻于心间。我跨越遥远的时空,深深地思念着一位千古英雄。你寄博大的胸怀于历史之中,而历史,永不褪色!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四篇】
从古至今,曹操在万人的心中褒贬不一。易中天评价他说:“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以前我学过很多关于曹操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梦中杀人”了。曹操生性多疑,生怕遭人暗算,扬言谁若在他熟睡时靠近卧榻,即使在梦中也能被发现。一日,曹操假装睡觉,故意没盖被子,一个侍奉的人好心去给他盖被子,结果被一跃而起的曹操杀害。此后,再也没人敢靠近曹操的卧榻了。
曹操的多疑是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把他的这点性格描述的淋漓尽致。有人说曹操善于玩弄权术,狡诈奸猾,这不无根据。在他年少的时候,“游荡无度”招致了他叔叔的不满,便向曹操的爸爸反映了这问题,曹操担心自己会受到父亲的惩罚,便心生一计。一日曹操远远看见叔叔迎面而来,便装出一副眼歪嘴斜之相。叔叔见了大吃一惊,忙上前问他怎样回事,曹操说自己是中风了。于是叔叔赶忙去告诉曹操的爸爸,待他爸爸见到曹操,曹操也恢复了常态。曹操说:“我并没有中风,是叔叔不喜欢我,就污蔑我。”从此叔叔再向曹操父亲告状,曹操父亲也不相信了。曹操的奸诈自少时就可见一斑。
“一瓜杀三妾”“代人捉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反映曹操性格中暴虐残忍的一面。戏曲中的曹操也是一个被反面了的形象,在戏曲中完全否定了曹操的才华和贡献,使他的形象如此不堪。
我倒要为曹操鸣一声冤了!
史书评论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虽说他以前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话,但这句话中又带了多少无奈呢?曹操34岁起家,那是惟一的理想便是匡复汉室。时代并没有能让曹操完成理想,反而促使他走上“乱世之奸雄”的道路。
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不可磨灭。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家,更是一个文学家。“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他对平民百姓命运多舛的感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他对功业未成的慨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他广揽天下贤才、虚怀若谷的胸襟;“驾六龙,乘风而行”是他的豪迈雄壮之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曹操被指控作为奸猾小人,背上了一声的骂名,他作恶多端,是由该谴责的地方。在当时那个年代,人都有正反两面,如今也一样。我们不该以如今的观念去看待一千八百年前的曹操。在东汉乱世中,他霸权一方实属不易,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豪杰!
英雄,曹操也。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五篇】
齐乙公吕得(?—前932年),姜姓,吕氏,名得,齐丁公吕伋的嫡子,西周时期齐国第三代国君,前975年―前932年在位。传位给儿子吕慈母。齐乙公在位时期,仍是采取齐太公治国时的政策,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稳固了齐国在诸侯列国中的地位。吕得去世后,由于其去世之日为“乙”,于是周天子便用商朝的礼仪谥法尊其为“齐乙公”。齐乙公在位时期,仍是采取齐太公治国时的政策,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稳固了齐国在诸侯列国中的地位。
狐偃的人生简介。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狐偃卒。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可以这样说,狐偃为晋文霸业付出了毕生心血,无狐偃则无晋文霸业,此誉实不为过。狐偃的品行和才华受到各国诸侯大夫的推崇。宋公孙固称孤偃“惠以有谋”;曹大夫僖负羁赞狐偃:“可谓贤矣”楚令尹子至见其卿才,甚至“请上狐偃。”狐偃同其父狐突,其兄狐毛还受到后人深切的怀念。原因是,狐偃具有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和忍辱负重的传统美德。流亡途中,历尽磨难。所经各国,有礼遇,更多的则是冷遇和轻慢,甚至难免乞食,或有杀身之虞。狐偃为了返国大局,忍辱负重,唯力是视,受到时人的嘉许和后人的尊敬。其次,狐氏父子之人忠公体国,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骊姬之乱后,狐突派其二子夹辅重耳,逃出晋国。在秦时,当狐偃听到献公命从重耳亡者返国,不返者“尽灭其家”的胁迫时,他大义凛然,拒绝回晋。其父狐突也仗义死节,伏剑身亡。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历代皇帝都以狐突忠贞报国为忠义楷模,及至宋代,宋徽宗封狐突为忠惠利应侯。七月十四日狐突诞辰日至今仍为交城一带的传统古节。最后,作为功绩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狐偃在春秋发展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晋之卒成霸业,偃之力居多,”而晋文公称霸,遏止了秦楚等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的扩张,动摇了西周宗法统治秩序,有利于中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那么.狐偃的历史贡献则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六篇】
楚穆王,芈姓,熊氏,名商臣,是楚成王的长子。当初,楚成王打算立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君王的年纪还不算大,而且有很多宠爱的妻妾,如果将来要废黜商臣,另立太子,必定会出祸乱。楚国立太子,常常选择年轻的。而且商臣这个人,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是一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楚成王没有听从,仍立商臣为太子。楚成王四十六年(鲁文公元年,公元前626年),楚成王想废黜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听到消息但还没有证实,就问他的老师潘崇说:“怎样才能得到确切的消息呢?”潘崇说:“你设宴招待楚成王的妹妹江芈(《史记》误作楚成王的妃子),故意对她表示不尊敬。”商臣听从潘崇的计谋照做。江芈发怒说:“啊!贱东西!难怪君王要杀掉你而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告诉潘崇说:“事情确实。”潘崇说:“你能事奉王子职吗?”商臣说:“不能。”潘崇说:“能逃亡出国吗?”商臣说:“不能。”潘崇说:“能发动政变吗?”商臣说:“能。”同年十月,商臣率领宫中的警卫军包围楚成王,并且逼楚成王自杀。楚成王请求吃了熊掌以后再死,企图拖延时间,等待外援,但商臣不答应。十月十八日,楚成王上吊自杀。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楚穆王即位后,把他做太子时的房屋财物赏赐给潘崇,任命潘崇担任太师,执掌国家大事,并且兼任掌管宫中警卫军的长官。
楚若敖——楚国的第十四任君王。
楚若敖,芈姓,熊氏,名仪,因此也称芈熊仪。中国西周末期、春秋初期时楚国的第十四任君王,他的祖父是楚国第十二任国君芈熊徇,他的父亲是楚国第十三任国君芈熊咢。周宣王三十七年(公元前791年),楚熊咢去世,其子熊仪继任楚国国君之位。楚若敖二十七年(即周平王七年(公元前764年),在位27年的楚若敖去世,因死后葬在若敖,故被尊为“若敖”,这是楚君有谥号的开始。楚若敖的长子楚熊坎继承楚君王位,是为楚霄敖。熊仪之幼子斗伯比便以若敖为氏,又因封于斗邑,为斗氏之祖,亦号称若敖。即斗氏之得姓始祖。
齐威王——改革图强、徐州相王。
齐桓公六年(公元前357年),齐桓公去世,田因齐继位,是为齐威王。同年,原吕氏齐国国君齐康公去世,绝子无后,俸邑都归于田氏齐国所有。齐威王元年(公元前356年),韩、赵、魏三国趁齐国国丧之机,出兵攻打齐国的灵丘。齐威王在平陆与赵、宋会晤。齐威王二年(公元前355年)邹忌借讲琴理谈治国方法,指出了上下一致.国家才会昌盛的道理,还劝威王不要再沉溺于洒色歌舞,要广招人才,发展生产,操练兵马。齐威王幡然悔悟,拜邹忌为相。
齐威王三年(公元前354年),邹忌被封为成侯,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县),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齐威王四年(公元前353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县)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齐军兵分两路,一路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齐威王打算让孙膑担任主将,但孙膑以遭受过酷刑、身体有残疾为由拒绝。齐威王于是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让坐在带着蓬帐的车子中出谋划策。[6]十月,齐军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七篇】
《三国演义》是体会古代大英雄的法宝;《三国演义》是认识历史的书本;《三国演义》是打开文学世界的大门!
曹操,在我眼里是个善恶并存的复杂形象。这也难怪,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他老奸巨猾,甚至有时还会滥杀无辜。但有时曹操也严纪爱民,甚至有时也会做出自我惩罚的行为。现在就让我们正式的认识一下这位“乱世的英雄”吧!
曹操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剑,20岁就当上了个大官。当然,这些都不是他成功的原因。曹操之所以能成为中原一带的霸主,就是因为“贤”与“德”。在用人这方面,曹操讲的就是信任。
虽然曹操是一代英雄,但他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说,曹操叫华佗来给他看病,可华佗却说要劈开头颅来治病,曹操就对他起了疑心,认为华佗是来害他的,于是,就命人把华佗杀死了。也许,这就是曹操偶尔犯下的大错,才导致我们一直认为他是个反派角色。
曹操,虽然是个奸雄,可他也是个心远志高的英雄!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八篇】
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以下是百分网网友精心分享的“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例10篇”,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在民间有着很多关于盘古的各种资料,有关于他的出身的,也有关于他的传奇故事的。
有关于盘古的资料提到他的出生,说到,在宇宙最初,那个时候还没有天与地的分别,整个宇宙都是处在一个名叫混沌的空间里,里面漫无边际。在这边空间的中心之处,有着一个呈现为椭圆形的巨型大蛋。而传说,盘古就是从这个大蛋里出来的。在资料中还提到盘古出来以后,就开始四处走动,为了生活,他不断地和各种各样的妖物作斗争,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而且据说还开始修行。
再有就是民间资料中关于盘古开天的故事。长期的在黑夜中生活,使得盘古觉得周围黑黑的感觉不舒服,因此就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样的状况,能够不用再呆在这么黑的地方。于是他就开始四处去寻找方法,一次睡觉醒来,盘古有些烦躁,就用他的手中的巨斧用力的砸下去,这一下,就把空间咂出了一丝裂缝,在黑暗的空间中,从裂缝中露出的一丝亮光极为的明显。盘古极为的兴奋,用尽气力努力的将这丝裂缝不断加大。后来经过他不断地努力和坚持,这条缝隙变得无限大,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人们将上面的一边叫做天,下面的一边叫做地。
可以说,盘古的资料在民间是极为的多,只不过我们无法鉴定这些关于盘古的资料的真假。
盘古在世人眼中是强大的,无可取代的。但是他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学习,而盘古的师傅就是鸿钧道人。
传说鸿钧道人原本是西昆仑山上的一个生灵,一开始的时候是只拥有生命的,可是在后来的一次混沌大战之中,作为上古法器的造化玉蝶被打碎了,它的碎片落入了人间,其中一片刚好的落入鸿钧所在的西昆仑山上,得到造化玉碟碎片的鸿钧道人得以开启灵智,于是便开始了他的修炼之路。
经过千年不懈的修炼,终于他修炼得道,成为太乙真仙,为自己取名为鸿钧道人,不过就算是鸿钧道人已经拥有不死的能力,拥有强大的法力,但是他却是始终没有实实在在的身体,只是天地之间的一抹拥有意识的气体。修炼得道的鸿钧道人从此以后就在混沌空间里不断地游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盘古,他觉得这是一种缘分,而且他看盘古骨骼精奇,很是适合修炼成仙,于是就和盘古的父亲说想要带走盘古,跟随他学习法术。在经过盘古父亲的同意之后,盘古就跟随着鸿钧走了,就这样,鸿钧就成了盘古的师傅。
鸿钧自从收了盘古为徒之后,一直很用心的教导盘古,而盘古也很努力,知道师傅鸿钧愿意教导自己,所以一直都有很用心的学习。因为盘古的用功,就算再后来的时候,鸿钧又收了两个弟子,但是他对于盘古的教导也没有落下。
而且,据说后来盘古去开天,也是受了盘古的师傅鸿钧的命令去的。鸿钧对于盘古的影响极深。
在民间,几乎没有人没有听说过关于盘古和女娲的故事,不过就我们所知的几乎都是关于他们个人的独立的故事,可以说从来没有将两人联系在一起过。
盘古是民间传说中的开天者,是人们心目中的无私奉献者,大英雄。他无私无畏,坚强拼搏,为后世的人类造福。传说盘古在开辟天地以后,他就死亡了,但是他虽然死去了,然而他的身体却是转化成为了世间的万事万物,创造一个斑斓缤纷的世界,而盘古也是永远的留存在人们的心中,而且据说他的灵魂还脱离了身体,变化成为了人类,也就是说人类是有盘古创造的,他是万物之源,人类之始。
女娲在民间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中女娲的故事最让人耳闻能详的就是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这两个故事了。传说在很久以前的时候,天地之间还没有人类出现,一天无聊的女娲来到河边,看着溪水中自己的倒影,看着旁边的洋泥,就动手开始捏了一个小人,看着手中的小人,女娲很高兴,谁知道就在他将小人放在地上的时候,泥人一下子变化成了真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女娲很高兴,于是就不断的捏泥人。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是有女娲造的。
可以说盘古和女娲都是传说中的人类制造者,而且除此之外,两人还有一个联系,那就是在神话故事中,天是有盘古所开,所以才会有了女娲后来的补天一说。
三国时代
《三五历纪》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五运历年记》记载:“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此则神话前半仍为阴阳分天地、孕人,后半部分则描写盘古躯体化生万物);《洞纪》记载:“世俗相传为盘古一日七十化,覆为天,偃为地,八万岁乃死。”
盘古
东晋时代
《枕中书》记载:“昔二仪未分,瞑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后生地皇,地皇十一头,地皇生人皇九头,各治三万六千岁。”
南朝时代
《述异记》记载:“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
中唐时代
《灌畦暇语》记载:“旧说盘古氏之死也,头为五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又云: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又云: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又云:喜则为晴,怒则为阴。老圃曰:“信斯言也,则是盘古氏未死以前,未有海岳、江河、草木于下也;未有日月、风云、雷电于上也;未有晦明、阴晴于中也。然则盘古氏何所运其想而生?……其意若曰: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始也。”《艺文类聚》引《徐整三五历纪》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唐开元占经》引《徐整三五历纪》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开天传信记》记载:“直获得盘古髓,掐得女娲氏娘,遮莫尔古时千帝,岂如我今日三郎。”
五代前蜀
《录异记》记载:“广都县有盘古三郎庙,颇有灵应,民之过门,稍不致敬,多为殴击,或道途颠蹶。”
北宋时代
《益州名画录》记载:“《益州学馆记》云:献帝兴平元年,陈留高朕为益州太守,更葺成都玉堂石室,东别创一石室,自为周公礼殿,其壁上图画盘古、李老等神及历代帝王之像。”(碑文残缺,补自《益州名画录》);《元气论》记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以其首黑,谓之黔首,亦曰黔黎。其下品者,名为苍头。今人自名称黑头虫也,或为裸虫,盖盘古之后,三皇之前,皆裸形焉。”《太平广记》引《云溪友议》记载:“盘古当时有远孙,尚令今日逞家门。”《太平御览》引《三五历纪》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云笈七签·卷三》记载:“神人氏出生,其状神异,若盘古真人,亦号盘古。”《元丰九域志》记载:“桐柏山,淮水所出。淮渎庙,盘古庙。”
南宋时代
盘古《路史·前纪一》引《六韬·大明》记载:“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
元朝时代
《通鉴续编》记载:“盘古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盘古犹磐固也,浑敦未昭晣之谓也,皇王大纪曰盘古生于大荒莫,知其始明天地之道,达隂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于是混茫开矣。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尚然况于人哉以盘古之先为无君耶吾不得而知也。”《三国志平话》记载:“宰相皇甫松出班奏曰:‘自从盘古至今,此事两次。’”
明朝时代
《西游记》记载:“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感盘古开辟……盘古至今曾见风,不似这风来不善。”《封神演义》记载:“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自从盘古至今……盘古修来不计年……混沌未分盘古出……名曰盘古幡……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盘古至唐虞传》记载:“兹传自盘古氏直演至于今,文通雅俗,事流今古,不比世之记传小说,无补世道人心者也。”《广博物志》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瀛涯胜览》记载:“王居之侧,有一大山,侵云高耸。山顶,有人脚迹一个。入石,深二尺,长八尺余。云:人祖阿聃圣人,即盘古之足迹也。”《开辟演义》附录《乩仙天地判说》记载:“大吼一声,投下地中,化成一物,团圆如一蟠桃样,内有核如孩形,于天地中滚来滚去;约有七七四十九转,渐渐长成一人,身长三丈六尺,头角狰狞,神眉怒目,獠牙巨口,遍体皆毛;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镌二十字于其上曰:‘吾乃盘古氏,开天辟地基。’”《大复山赋》记载:“昔盘古氏作兹焉,用宅。”《游盘古峒记》记载:鸿漾之辟,肇于粤乎?何山以盘古名也?考邑乘,载花县辟于崇山峻岭中,北有盘古岭,下为峒,立庙祀盘古神,莫知所昉。
清朝时代
《康熙词典》记载:“首出御世,曰盘古氏。”《纲鉴易知录》记载:“盘古氏首出御世,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锋剑春秋》记载:“他是南海观音荐来,奉盘古之命、来东齐解危的襄王无奈,下台先行儿步,迎将上来。”《西洋记》记载:“治世老母生下了盘古,分天、分地、分人,诚恐他吃光了世界,特自走到须弥山上,收他下来。”《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记载:“代(世)所谓盘古氏者,神灵,一日变,盖元混之初,陶融造化之主也。”《绎史》记载:“然则盘古以上,谓无君乎?吾不得而知也。”《桐柏县志》引《大复山赋》记载:“昔盘古氏作兹焉,用宅。”《桐柏山赋》记载:“盘古开天而首出。”《花县志》记载:“盘古峒,城北二十五里,在万山中,林木蓊翳,向为盗贼窟穴。旧有盘古庙,今圮。”
现代
1988年,广西民族出版社黄现璠主编书籍《壮族通史》撰写了一首歌谣《盘古开天辟地歌》:“盘古开天地,造山坡河流,划洲来住人,造海来蓄水。盘古开天地,分山地平原,开辟三岔路,四处有路通。盘古开天地,造日月星辰,因为有盘古,人才得光明。”
2003年,盘古的故事被收录于老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之中,如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推出的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在第13篇课文《开天辟地》中讲述了盘古创世的神话传说,并配有盘古用手脚支撑天地的彩色插图。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九篇】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的英雄更是数不胜数,而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便是他。
他不似诸葛亮拥有神机妙算,也不似黄盖那样忠心不二。他生性多疑,心狠手辣,一心想要雄霸天下,更是有言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而我也正式为此句话喜欢上了这个不可一世的枭雄。
他张狂有他张狂的本领,他能文会武,擅于兵法,打过无数胜仗,也打败了许多优秀大将,就连武力高强的吕布也曾是他的手下败将。即使在赤壁一战中失误大败而归,他却依旧能稳定军心,四处招揽有才之士。如此这般,怎能让人不为他臣服。
都说他喜好美色,我却不以为然。网络中常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一个花心的男人心中一定有一个他最爱的女人。”我想如果谁能成为他心中最爱的那个人,那她一定会很幸福吧!虽说他残忍,但他对家人却是无微不至十分细心周到。我看过这么一个胡编的小说,上面写着他最爱的.人乃是小乔之母乔夫人,但乔夫人对乔大人的爱让他又气愤又无奈,便常与其他大人的夫人往来,希望她们能让乔夫人改变心意,所以才会有他好女色,尤其爱美妇人之说。他却也不去解释,一心只求美人归。如此情深意切,怎么让人不感到敬佩。
他也很懂得王者之道,所以他很会演戏。对于下面的人一举一动他明明知道的一清二楚,却也微笑的与他们谈笑风生,为此赢到了不少人心。他本对权利无欲,却因三国乱世,董卓太过放肆他才会一点一点改变。有人这样评价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确实有这样的本事。
后人评价他,多半是用“阴险”“狡诈”等字眼,但那样七窍玲珑的心思又有几个人能拥有呢?或许,他也只是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罢了,只不过他不懂得天下分分合合终究不会是头。或许换句话说,他是想做好事,只不过用错了方法罢了。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泊……”林俊杰这首歌中的他不正是寂寞的那个他么?或许只有历史回顾,时间倒流才能让我真正的了解到他。
不论他在历史中留下的名声究竟是属于“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他都是我心中的英雄,伟大的英雄。
曹操历史人物介绍范文【第十篇】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当时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成为了大夫。与妻子生下了孔子。取名丘。字仲尼。他三岁时父亲就死了。母亲与他相依为命。在母亲与先生的教导下。孔子决定去做一位人人尊敬的君子。于是他朝着他的目标努力着。
孔子17岁时母亲离他而去。并且他也一事无成。生活的艰难没有使他屈服。
二十多岁时。他做过小吏。放羊。驾过车。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三十多岁时他开始广收门徒。有些人没有钱。上不起学。孔子教他们不但不要钱。而且还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不久便在当地小有名气。门徒们也都拥有高尚的品格。各个能文善武。
五十一岁时他做了鲁国的中都宰。他任职不过一年的时间。四周的地方都来效仿。因为他政绩出色且门人众多声望又高。所以很快就又做了鲁国的小司空。又过了不久他做了大司寇。这是管理刑罚的大官。后来齐景公与鲁定公在夹谷相会。让孔子去做鲁国司仪。其实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齐想借此机会像鲁抗议。让他们臣服。当齐国以奏四方之音为由。想劫持鲁军时孔子登上临时筑成的盟坛土阶责备齐景公但没明说齐景公明白了他什么意思。便以和平制定盟约齐国在其中加了一条让鲁国在齐国出征时要出三百乘兵车相从。否则便是坏盟。其实这无非就是让鲁国臣服于齐国。孔子便在这时让齐国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事后鲁君更加器重他了。后来鲁国统治越来越坏。孔子便在55岁时离开了。
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五年他受到卫灵公的礼遇但不重用他。只是养起来。卫灵公死后卫国内乱。他就离开卫国离开后经过了曹国曹国不接待他。经过宋国宋国大夫甚至要杀了他。到了郑国后与弟子们失散。郑国也不接待。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后来吴国入侵。孔子与弟子逃走了。因为他的弟子大多在卫国做官他又返回卫国。卫国还是不接待他。他就返回了鲁国。他已经68岁了。专心写作写成了《春秋》一书。五年后他死在家里。
孔子一生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创立儒学。扬名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