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家乡春节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字左右5篇
家乡春节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字左右篇1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之中,最具有热闹气氛、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就是春节了,我们潮汕地区也不例外,它是农历中的第一个大节,可以算得上是“第二个元旦”了。而按照我们这边潮汕地区的老规矩,我们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七之间这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每一天都会有着不同的习俗活动,天天都充满了喜庆的味道。
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我们要过小年。这一天的白天,看起来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家家户户都很忙,因为这一天要完成一种近乎开玩笑身的祭神仪式,这就是有名的祭灶了。传说,在我们的灶台上,住着一位很老很老的老神仙,据说叫做灶王爷,传说归传说,迷信归迷信,至于这到底是真是假,那倒也还真是无从考究,反正有经验的老年人都说他每年腊月二十三就要腾云驾雾,到天庭上去,因为他是玉皇大帝派来的“考察员”,他每年这一天升天,就是要向玉皇大帝汇报一下人类居民这年有没有做坏事。于是乎,人们就用各种各样的祭品“贿赂”灶王爷,让他多多讲好的而少讲坏的,但实际上,人们的嘴才是祭品最后的去处,特别是孩子们,吃得肥嘴流油,撑坏肚皮。
从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开始,人们是非常忙的,特别是家庭妇女们,比平常任何的时间都要忙碌,因为家家户户都必须进行一次对家里的“翻天覆地式”大扫除,又要洗床被,又要洗桌椅,真的是折腾坏了。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到屠户摊前割一两斤猪肉,准备过年用。此外,鱼、虾等等美食也要在除夕前准备好,要准备年货。
除夕到了,春节的又一个隆重活动打响了!村子里,烟台上,传出了缕缕白烟,到处弥漫着年菜的味道。不分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要进行一次淋浴,穿上早就预备好的新衣,颇有“迎新除旧”之意。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纸黑字的春联,屋里也贴好了各种各样的年画,美不胜收。这一天,大家都要吃年夜饭,在外边做生意的人们无论有多忙,必定搭车或者自己驾驶着小汽车回到家乡,和亲人们团聚,吃上一顿团年饭,寓意全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在这一天晚上,人们大开“赌戒”,灯火通宵,都在边打牌过守岁,当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时,整个村子都会沸腾起来,鞭炮声也会即时响起,噼哩啪啦地,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正月初一与除夕夜的热闹简直是天壤之别,家家户户都在休息,到了将近中午时,人们才会走出家门去给自己的亲戚们拜年;人们很有素质,通常是晚辈先去长辈家,然后长辈再去晚辈家,在拜年的礼品中最不可少的便是我们家乡特有的土特产——四个大柑了,因为它象征着大吉大利、全家兴旺。
正月初二的时候,人们通常会在街上互相碰面,因为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将会去婆家光顾一趟,而且还要在他们家吃完午饭之后再走。所以,女儿的长辈们便忙开了,从鱼鸡鸭鹅猪等等应有尽有、一应俱全。但是,吃完了午饭,女儿们就会领着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告别、回家去了。
元宵真热闹!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在这一天,从大鼓到彩带,五花八门,街上热闹非凡,就像是在过狂欢节一样,你祝福我,我祝福你。祠堂在这一天也会摆出很多花灯来,有玻璃的,有花布的,也有纸制的,形色各异的花灯都有。等到黑云一把天织上一层黑幕,夜幕降临,人们就会一拥而入庙门,猜灯迷、狂庙会,热闹极了!特别地隆重!在这一个晚上,人们彻夜不眠,烟花也被接连不断地送上了天空,整个天空都在颤抖,乌黑的天空仿佛被刺穿了一般。发射的烟花在天空中爆炸了,像一朵怒放的金菊,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红的像火,黄的似金子,五颜六色,令人美不胜收,眼花缭乱!孩子们买各种各样的花炮开始到处燃放,欢笑声附合着炮声!人们的笑声如大海,一潮涌过一潮,浪潮一阵高过一阵,时起时伏,人们开心极了!
一眨眼间,春节噼里啪啦大笑着向我们走来,与我们擦肩而过,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开了,春节也就在正月十七这一天圆满地结束了。学生们又回到了学校,开启了新学期的学习,大人们又照常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维持生计奔波拼搏了。春节虽然已经离开了,但无论是大人们还是小孩子,都期望着春节快一点儿到来,因为又可以有几天的难得的节假日,是我们最闲暇的时光,但是一过正月十七,人们又要去忙着做事情了。春节——多么隆重的节日啊!
家乡春节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字左右篇2
照家乡乡村过新年的规矩,打头阵的节目是赶“年圩”,这是新的一年前的第一次集市。迎来了这次集市,春节也就算拉开了序幕。
这一次集市比以往的集市更热闹。从街的这头到那头,全摆满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摊位,上上下下全是一派欢欢喜喜的景象。这“年圩”最主要的就是准备过年的年货,春联,鞭炮,所以东西多,人更多。大人们最重要的就是采购过年的年货,走亲访友时要送的礼品,还有贴在门口的春联,在除夕夜要放的礼炮,这些都是要采购齐全的。大人们为这些要采购的东西忙得焦头烂额,小孩子们却很高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次“年圩”了,他们在这个摊位瞧瞧,在那个摊位窜窜,遇上喜欢的东西,便让父母买下。男孩子们中意的一般是五花八门的爆竹鞭炮,有放射出五颜六色的烟花的,有炸响的声音特别响亮的,有形状奇特的,女孩子们喜欢的通常都是些小玩意儿,头花,发卡。
在这之前,一切都为过年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一直到腊月二十三人们才会歇停一会儿。如果说除夕夜是一台精彩的演出,那腊月二十三可算是彩排了。当天色渐渐暗下来,一片漆黑的时候,鞭炮声便此起彼伏不断,就如同除夕夜那天的烟火满天,所以腊月二十三又被贴切地称为“小年夜”。
过了腊月二十三,最重要的,便是要在家里大扫除一次。在这一天,妈妈们最勤劳,她们要保证在过年时家中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除夕算是春节中最重要的日子了,在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都要回来与亲人团聚。大街小巷也处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会换上新的春联,贴上红彤彤的“福”字。无论男女老少,也都会穿上新衣,喜气洋洋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这除夕的重头戏便是年夜饭了。吃完午饭,家家都要开始准备年夜饭,这年夜饭必须准备的就是鸡与鱼,这鸡也有讲究,必须选公鸡,这一些,通常都是在前几天宰杀完,挂在屋檐,早早准备好的。年夜饭中,少不了的还有饺子,这饺子通常都是自己家中亲人一起包的,比买来得更有意义。除了年夜饭的内容有讲究,就连时间也有讲究。一桌年夜饭要从天色暗之前就开始吃,一直吃到天黑,所以,这天,家家户户会很早飘出菜香,肉香,酒香。吃完年夜饭,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烟花便点亮了整个夜空,还伴着礼炮“啪啪”的声响,这是属于除夕夜独特的歌曲。
除夕一过,到正月,人们就不会再这么忙碌了,过年的气息也减了几分。最主要的便是走亲访友,这互相之间还是要送红包的,以喻生活红红火火。
除夕这个重头戏过了,该拜访的亲朋好友也拜访了,最后一个高潮便是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是要吃汤圆的,这汤圆在不同地区说法也不一样,有些地方又叫元宵。元宵节又称之为“灯节”,顾名思义,这一天,是灯的海洋。各种各样的灯一悬起,节日的气氛便浓厚了许多。小孩子们特别爱这些灯,大人们通常会指着各式各样的灯,告诉他们:这是纱灯,这是走马灯,这是彩灯。这一天,没有一个人是不欢喜的。
元宵节过了,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人们又回到了以往的生活。学生们上学了,大人们也一如既往地工作,天气又转暖,农民也趁着春天插秧了。
家乡春节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字左右篇3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诗形象地写出了古代春节家家户户忙里忙外的热闹景象。而如今各地的春节虽然大同小异,但家乡独特的民风民俗也别有一番趣味。
在小年那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张贴对联,有些人家依旧贴着用毛笔泼墨的传统宣纸对联,有些人家张贴着有立体艺术字的对联,有些人家甚至将一句祝福语拼成一个字,如“招财进宝”,“万事如意”等。不过每家门口都无一例外,贴着一个“福”到了!
到了腊八节,定要喝腊八粥。腊八粥一般是用:红豆、黑豆、芸豆、小米、莲子、蚕豆、红枣、桂圆等熬制成的。在家乡有一个关于腊八粥来历的传说:一对夫妻,男人好吃懒做,成天到处闲逛;女人挥金如土,不肯安分持家。如此这般,雄厚的家底也被他们挥霍一空。到了腊八这天,实在没有粮食可吃了,他们终于醒悟,于墙角、斗缝、甚至老鼠洞里搜出了许多杂七杂八的粮食熬成一锅粥。这便是腊八粥。
因此,我从这个传说中想明白了:节约粮食,不挥金如土,安分学习,才能不落得与他们相同的下场。所以一些传说未必无益,只是需要我们认真揣摩其中的意理罢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望着,盼望着,大年三十终于款款走来了,这天,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家乡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更要有好意头:招菜代表招财,杂素代表丰收圆满等等。全家人聚拢畅所欲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全都一一道来。饭后,老人对儿孙们讲起了他们儿时的习俗,感叹如今虽是过年,年味却淡了……
在他们的儿时,过年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他们的记忆中,过年才有最丰盛的饭菜,最热闹的集会,最众多的灯笼,最红火的街道,最厚的`压岁钱。他们的童年资源匮乏,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在他们眼中,这些如今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多么稀奇珍贵,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是呀,老一辈的感慨让我懂得要珍惜身边的幸福!
笑着、闹着、谈着,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是需要吃年糕和芝麻的。年糕意味着“年年高升”,芝麻意味着“节节高”。在这天里,有的人家会煎一条半熟的鳊鱼,取“年年有余”之意。这天也需要去各个亲戚家拜年。拜年也是小孩们的专长。一进门,孩子们就拥过来,嘴里说些祝福语,嘴甜的便迎来阵阵夸奖,还可以得到糖果和一个大大的红包。
年过得好快,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热闹的巅峰。“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在中国古代,只有元宵节是不宵禁的。在这一天大家都去赶灯会,“千树万树繁花开”,元宵灯会、庙会、皮影、糖人、猜灯谜、舞狮子、看戏都令人流连忘返。回到家里,吃一口甜糯软香的黑芝麻汤圆,更是“滋滋”浑身暖。
元宵过后,生活开始步入正轨,一切都恢复正常秩序。
这便是家乡的春节,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风民俗多样性的体现,更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虽然春节过完,可我还在回味之中……
家乡春节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字左右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新年的第一个钟声敲响时,整个村庄都热闹起来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里,与此同时,一同响起的还有那五颜六色、金光闪闪的烟花,大家欢呼着——春节来了!
提起家乡的春节,我最喜欢的是每年正月初五的“迎神”了。这喜欢里虽然夹杂着能拿到红包的那份开心,但迎神的场面也着实有趣。
迎神那一天,天还蒙蒙亮着,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就必须洗漱干净手持一大把香烛整装待发。
经过漫长时间的等待,渐渐地听到从远处传来的鞭炮声和锣鼓敲打的声音,等待的人群开始蠕动起来加入了请神回来的队伍,此时,两个队伍合二为一成了“s”形,如同一条巨蟒在大地上挪动前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已大亮了,场面也就愈发热闹了。走在队伍前头的是八个身强力壮的成年人抬着神像的轿子,两边分别是锣鼓手有节奏地敲击着,锣鼓喧天、炮竹声连绵不绝,这些震耳的响声也振奋着人们的心,队伍里小孩子窃窃私语又七嘴八舌地在讨论着什么,反正他们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欢声笑语。大人们手持香烛神情庄严目视前方步伐轻盈,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开心的笑容,那是他们对新一年充满了美好的期望而感到开心。
舞龙表演开始了,小孩子们分成两队手举彩旗站在队伍的左右两侧表示迎接。那龙做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时锣鼓、鞭炮再次齐鸣,龙随鼓起,翻腾跳跃,龙身如波浪一般连绵起伏,忽上忽下忽高忽低。有时候,舞龙人还把龙头转了几圈,龙头在空中做出吞云吐雾、上下翻腾,摆出一个个精彩的造型,引来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紧接着一位身穿特殊服装的神官走出来,他头戴像印第安人的帽子,手持神器,嘴里念念有词,可能是在许愿着神明能够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能够过得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队伍继续往前进,锣鼓声、鞭炮声、礼炮声……与人们的喧嚷声完美的汇成了一片,构出了一幅幸福和平、欢乐喜庆的画面。迎神活动即便结束了,但村子里却依然热闹,人们的热情并不会因为活动的结束而消失。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地方风俗,家乡这十分有趣又庄严神奇的请神仪式,让我永远记得。
家乡春节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字左右篇5
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泡得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孩子们过年第一件大事是买杂拌儿。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大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吧!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他们必须预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新衣,屋里贴年画,外面贴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过年。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