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汇聚(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99267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汇聚(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第一篇】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的是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旺期地区一个牧羊人的故事。他在独子、妻子去世后,将内心的悲痛和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爱。将余生倾注在植树工作上,用自己的双手和坚强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牧羊人是个沉默寡言、内心坚定、有恒心、不图回报、无私的人。

他的义务并不是“无私地为这匆忙的世界种树”,可他却偏偏以此来作为自己的归宿。我们应该怎样过自己的人生、出人头地、轰轰烈烈?还是埋头苦干,踏踏实实?显然,牧羊人选择了后者。他埋头苦干三十多年,在荒芜大地上创造出一片绿洲。他种下的树,既是生命,也是希望。

他不理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理会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潜心种树,心无旁骛,战争在毁灭,而牧羊人在创造。这从本质上超越了人性的黑暗,代表人性的光辉。把昔日的`荒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家园。牧羊人靠着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创造了这个奇迹。

世界是公平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要怎样收获,先怎样付出。有些人抛却杂念,忍受寂寞,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战、二战其实并没有所谓正义,都是为了利益而战,如果世界上的人们要都像牧羊人一样,执着坚强,热爱自然,世界会有更多奇迹,更多美好。

文档为doc格式。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第二篇】

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1篇著名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战争。也不知道1939年的战争。他天天和树打交道。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的语言和树谈心。默默地交流。过的是“淡泊生活。他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棵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

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缺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令人心痛的是。在这个越来越崇拜物质的年代。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质左右着他们的心灵。其心灵世界犹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则身不累。

有人说。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样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炫美。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第三篇】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是不是品行出众,你得花数年的时间,还要有好的运气和机会去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的行为没有私心,动机无比慷慨,心中没有存着求回报的念头,而且他还在大地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那么由此认定他是一个品行出众的人,基本错不了。

1913年的一天,我长途跋涉,来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高原,那是一个位于法国东南部阿尔卑斯山附近被称为普罗旺斯的地方。当我走过这座毫无生机的高原的时候,看见的除了野薰衣草外,就是一片荒山与黄土了。

我当时正要穿越高原最宽广的地带,3天后,才发现那是一处荒芜的地域。我来到一个破落村庄的废墟附近,搭起帐篷过夜。我的水两天前就用完了,现在得补充一点。想必村落内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道泉水。我真的找到一处泉水的遗迹,不过早已干涸了。

虽然是骄阳高照的6月,但是我站在这处没有绿荫的高地上,高空的风猛烈地吹下来,没有人能顶得住。风吹袭着这些破旧的房屋,仿佛狮子吃东西时受到干扰而发出的吼叫,我只好另寻他处。

我走了5个小时,还是找不到水源,看来是没有指望了。高地上到处都很干燥,还有很多杂草。我看到远处有一个耸立的黑色影子,像一株孤立的树干。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我走向那个黑影子,那是一个站立着的牧羊人。在被太阳烤干的地上,还躺着30只绵羊。那个牧羊人递给我一个水壶,我喝了一口。过了一会儿,他领我去山坳中他住的地方,然后从一个天然井中汲出水,水质清澈可口。在这个井口上方,他安装了一个简陋的辘轳。

牧羊人话很少,这原是独居人都有的特点,但我感觉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在这荒凉的高地,这还真是一番奇遇。这不是一间简陋的木屋,而是一间完全用石块砌成的房子,到处有他自建的痕迹,有他抵达这高原后修复废墟的血汗。屋顶很牢,而且中规中矩,风吹过屋顶的瓦片,发出仿佛海浪冲击岸边的声音。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第四篇】

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幸福是很难维持的,想获得长久的幸福,要为更多的人考虑。要爱护环境、珍惜我们的资源。

一个人类共有的和谐空间,是我们每个人幸福的保障。

本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曾经在古罗马时代流水淙淙,人们可以垂钓的地方,现在变成了狂风呼啸的荒漠,可是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不端行为的严惩。但是牧羊人通过一己之力又把不毛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全是靠一个永恒的精神和肉体的力量。

在这部短片里,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伟大,也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渺小。

仅仅凭这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森林,可是也只能把这一片地方变成森林。如果来一群人砍伐,这片森林照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但如果每个人都去种树,那这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再想想看,其实只要一万个人中能有一个这样的人,就已经足够好了。

我很想把这部短片推荐给朋友们和每一个认识的人去看,这部短片告诉我们——只要每个人减少一点污染环境的行为,合起来就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无法想象的贡献!

再来看看现在某些人的“恶劣行径”,现在大家都在呼吁要环保,有些人喊得更响亮,但实际行为却和嘴里说的大相径庭。要让他去种几棵树,觉得太渺小;手里要有个空塑料瓶之类的,就随手一丢了事。还是那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第五篇】

文中叫艾力泽·布菲的牧羊人,从1910年开始种树,种到1945年,共种了35年。所种的树不计其数,一片荒漠变成了活生生的绿洲。这让我想起了荀子所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聚流成海的沧桑,也是铁杵成针的顽强,更是水滴石穿的坚持。

说到坚持,我想到背唐诗。不少的人说,每天背一首唐诗,迟早会把《唐诗300首》背完。可往往因种种原因,目标拖了一天又一天,最终未能达到。

说到这,我还想起了曾国藩和盗贼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天赋并不高。有天夜里,他在家读书,1篇文章不知道重读了多少遍,还是没能背下来。有个贼潜伏在屋檐下,想等他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等了很久,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那篇文章。

贼实在是忍无可忍,推门进去,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随口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后扬长而去。

贼的确很聪明,不过听曾国藩诵读几遍,就把文章背了出来,是块读书的料。可为什么贼终究是个贼,曾国藩却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一完人”呢?原因很可能就在于那个贼没有坚持,没有坚持读书。没有坚持走正道而选择了歪道,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偷技高超的贼罢了。曾国藩呢,他虽然不如贼天赋聪明,但他坚持了,坚持读书,坚持走正道,结果以勤补拙,笨鸟先飞,靠着非凡的毅力和超人付出坚持下来,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从1910年到1945年,牧羊人35年种树,他不是不知道1914年的战争,也不是不知道1939年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外面炮火连天,死伤无数,可依旧没有干扰他的生活。他没有离开,没有放弃种树,可见他的心是多么的静!要是换做其他人,听到外面的炮火声,恐怕早就逃之夭夭。

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在闹市中读书。要知道闹市是多么的吵闹,毛泽东这样做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被外界干扰。可见心静的重要性。倘若心不静,即使坚持了,也不过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效甚微。

坚持,是成就梦想的基础;心静,是远航路上的压舱石。安静地坚持,方能事半功倍,才能将荒漠变成绿洲。做种树的牧羊人那样的人,让梦想成真,让我们安静地坚持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69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