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新闻周记真实 新闻编辑实习周记【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01091

新闻周记真实【第一篇】

本文目录。

老师讲过,好的新闻写作要求巧妙运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直到真正开始写作,我才明白用好动词是多么不容易,或者说,直到需要用动词我才知道自己的词汇量是多么的匮乏。

记得我在报社第1篇见稿的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刚开始写有点奇怪以外——记者告诉我以商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而且采访对象的述说脉络也很清晰,所以写下来也没什么障碍。正因为这样,我就把标题留在了最后。故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事,那么一个漂亮的标题将会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则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被人注意。后来,我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整出一个所谓漂亮的标题,最后就随便拟了个“致富之路”的标题。见报后的文章标题则是“:在**里嗅商机”。单单一个“嗅”就把一个失意的创业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体现了出来。

那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很多标题看起来拟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动词来组合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标题,其实并不简单。即便那些动词我都知道,不像很多。

成语。

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张冠李戴,或者根本就闻所未闻,动词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经意间也能说出来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时候却吐不出一个词来,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刚开始,我专找新闻标题醒目的动词来抄。抄了30多个后,觉得这似乎不是办法,就停止了。以前老师讲如何写新闻小标题时,用了一个词——拎。动词不也是拎出来的吗?我认为,关键不是用了什么一句话、一个标题用了什么动词,而是拎出来的那个过程,如果我学不会在构思文章时去思考如何选择恰如其分的动词,那么即便抄上一万个词、一万遍词,也不能在实际写作中做得最好,那样的结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写的时候脑袋会有很多动词,随便都能选上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好的那个。拎,或许是一种语感。

于是,我开始再看一遍《老人与海》。以前看,只是看故事。说实话,要不是这篇小说短我还真看不下去。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我可以用两天时间看完《达芬奇密码》,而且是在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并且能牢牢地记住故事很多细节甚至在最后一部分几乎猜中了答案。但是,看《老人与海》非常吃力,很想跳过去,就像看新闻报道时不停地跳过那些数、人物名,直接看标题和首末两句话。所以直到看到最后几页我才知道原来圣地亚哥是在同鲨鱼搏斗而不是潜水艇。但是,就是这么1篇简短的小说,我却不能将之复述出来,哪怕让我只用几百概括。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是我太不习惯的了,我能记住的只有两句话——“一个人只能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来,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谁害死谁”。我不能记得海明威写的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优美的词、句,或许当时我能看见,但是过后就如云烟消散,那么,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级别太低。后来有次和几个同来实习的中文系同学谈到这这部小说,她们也称看不懂、看不下去。

或许,哪天我能看懂《老人与海》了,才能真正写好稿子了。

返回目录。

新闻,很喜欢,刚好,如愿以偿的读了新闻学。在我的意识中,新闻,就是了解这个社会,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我对一切我未知之物充满好奇。

这个假期,终于开始接触实实在在的新闻了,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很难说清,在我看来,作为记者就是跳出了一件事情的本身来看这件事情,再现这个现实的社会。

踌躇满志的,结果第一天就颇受打击,被分到了房地产新闻部,不喜欢,不了解,不想做,我想去新闻部,我想象中的新闻部,几经挣扎还是改变不了,那好吧,我已经开始不对实习报什么信心了。在报社,师兄师姐们都说,女生啊,最好不要当记者,很辛苦的,你看,女记者一个个都被摧残成什么样了,新闻理想一次次被打击。但是当看到充满活力的领导,还有做了20多年记者依然对这个行业充满激情的等等前辈时,动力又来了。确实,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可能会把事情做好。应该没错,我确实很喜欢很喜欢新闻。

第一周,没做什么事,只有两天去了报社,老师拿了一些报纸让我回去看,因为之前对房地产完全不了解,也只能先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行业,这样才能帮得上忙。开始因为比较专业,还是比较排斥,想了想,只要能学到新的东西,特别又是我不懂得东西,那不是更好吗,就也认真的看报纸看报纸看报纸了。而且发现房地产同样有大新闻,爆炸新闻,同样遵循新闻规律,写作也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具有可读性。

本周做的事,第一件是帮老师在网上收集资料,虽然是上网,但网上的资料是海量的,怎样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有用的,有价值的还是要有能力的,并且要认真,踏实,有耐心的把百度至少前二十页给看完,再在从中整理。第二件事是跟着老师去采访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录音,回来后整理录音,发现录音的声音特别小声,整理起来特别痛苦。每一件事都要特别细心,因为听说有同学不小心没录到音或者把录音给删了,那造成的后果真是无法弥补的。采访各种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反思观察个人价值观的一个过程,真正的有自信,成功的人怎样的,怎样表现他的一言一行,接触到了自己会深有体会。最痛苦的一件事是老师派我自己出去楼盘采访,给我我广州的两个郊区,让自己找几个楼盘实地采访,就这么换乘着各种交通工具,问了无数人,走了很多路,一个一个偏的不能再偏的地方都被我这个路痴找到了,走了三个之后,我真的,快晕了,走不动了,在挣扎到底要不要去别的,因为可能我在花一两个小时到下一个楼盘,采访到的结果可能也是一样的。三点半,在肯德基吃了午饭后,挣扎过后,还是去吧。新闻真实性,就是这样,绝对不能靠感觉考猜想,即使知道结果也一定要实地验证。想想,怎么才第一次我就这样,真是不该呀。早上出门,晚上回来,一天,交通费就花了差不对五十,没打车哦,我到底走了多少路。今天的电话采访两个专家,结果第二个忘了录音了,还好只是几分钟的采访,赶快整理出来,这些不能犯的错以后真不能犯了。这周的名署的太心虚了,下周希望能帮上更多忙吧。

返回目录。

第二点,我认为也是更重要的,细节。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只一点,就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对于我这种菜鸟,如果不靠笔把尽可能多的细节记下来的话,在整理稿件时只会捉襟见肘。更何况,摆不出事实,怎么称之为新闻?我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场用笔记下来,好多报社记者工作了十多年了在采访时都不会自负甩掉笔和纸,更何况一个入门级菜鸟?事实上,很多时候,采访时对事件有了大致了解,甚至腹稿也打好了,但是整理起来时,仍旧得依靠一个个白纸黑的细节。即使记忆力再好也还得和笔录对照一下才行,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我发现,一般的事件,采访完之后,留在脑中的信息会急减少,时间越长所能记得的就越少,如果当场没有能够快速用笔记下来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另外,不能依赖录音,这是我第一次整理录音后的感受,整理稿子依赖于录音的话,我第一次的下场就是一个不动地打下来,耗时长不说还说不清,记者的。

评语。

是“这怎么就成了名词解释了”。还是要靠当场用笔记下来。记得有一次报社做了一个网络直播,我得工作是在一旁把记者与嘉宾半小时的对话记录下来。开始,我认为,这很简单啊,没有比采访更简单的了。还蛮不以为然的认为记者在直播前叮嘱我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都有录音了还用得着用笔记吗?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那次,我花了4个多钟头才把这半小时的录音整理下来,而且是在不需要对谈话做修改的基础上。真的不需要修改吗?当然不是!谈话不等于写文章,总不能把那些口水话都写进去把?而且,这些嘉宾都是第一次上镜头做直播,一个是说话小心,再者很多话模棱两可,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又讲的飞快,如果当时不考虑这些预期的麻烦并飞快地用笔记下来的话,靠录音是要吃瘪的。后来一个同学介绍了他的办法,就是听一遍,然后凭着这点大致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笔录整理稿子。

新闻周记真实【第二篇】

本文目录。

老师讲过,好的新闻写作要求巧妙运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直到真正开始写作,我才明白用好动词是多么不容易,或者说,直到需要用动词我才知道自己的词汇量是多么的匮乏。

记得我在报社第1篇见稿的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刚开始写有点奇怪以外——记者告诉我以商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而且采访对象的述说脉络也很清晰,所以写下来也没什么障碍。正因为这样,我就把标题留在了最后。故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事,那么一个漂亮的标题将会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则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被人注意。后来,我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整出一个所谓漂亮的标题,最后就随便拟了个“致富之路”的标题。见报后的文章标题则是“:在**里嗅商机”。单单一个“嗅”就把一个失意的创业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体现了出来。

那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很多标题看起来拟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动词来组合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标题,其实并不简单。即便那些动词我都知道,不像很多。

成语。

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张冠李戴,或者根本就闻所未闻,动词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经意间也能说出来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时候却吐不出一个词来,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刚开始,我专找新闻标题醒目的动词来抄。抄了30多个后,觉得这似乎不是办法,就停止了。以前老师讲如何写新闻小标题时,用了一个词——拎。动词不也是拎出来的吗?我认为,关键不是用了什么一句话、一个标题用了什么动词,而是拎出来的那个过程,如果我学不会在构思文章时去思考如何选择恰如其分的动词,那么即便抄上一万个词、一万遍词,也不能在实际写作中做得最好,那样的结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写的时候脑袋会有很多动词,随便都能选上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好的那个。拎,或许是一种语感。

于是,我开始再看一遍《老人与海》。以前看,只是看故事。说实话,要不是这篇小说短我还真看不下去。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我可以用两天时间看完《达芬奇密码》,而且是在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并且能牢牢地记住故事很多细节甚至在最后一部分几乎猜中了答案。但是,看《老人与海》非常吃力,很想跳过去,就像看新闻报道时不停地跳过那些数、人物名,直接看标题和首末两句话。所以直到看到最后几页我才知道原来圣地亚哥是在同鲨鱼搏斗而不是潜水艇。但是,就是这么1篇简短的小说,我却不能将之复述出来,哪怕让我只用几百概括。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是我太不习惯的了,我能记住的只有两句话——“一个人只能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来,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谁害死谁”。我不能记得海明威写的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优美的词、句,或许当时我能看见,但是过后就如云烟消散,那么,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级别太低。后来有次和几个同来实习的中文系同学谈到这这部小说,她们也称看不懂、看不下去。

或许,哪天我能看懂《老人与海》了,才能真正写好稿子了。

返回目录。

第二点,我认为也是更重要的,细节。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只一点,就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对于我这种菜鸟,如果不靠笔把尽可能多的细节记下来的话,在整理稿件时只会捉襟见肘。更何况,摆不出事实,怎么称之为新闻?我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场用笔记下来,好多报社记者工作了十多年了在采访时都不会自负甩掉笔和纸,更何况一个入门级菜鸟?事实上,很多时候,采访时对事件有了大致了解,甚至腹稿也打好了,但是整理起来时,仍旧得依靠一个个白纸黑的细节。即使记忆力再好也还得和笔录对照一下才行,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我发现,一般的事件,采访完之后,留在脑中的信息会急减少,时间越长所能记得的就越少,如果当场没有能够快速用笔记下来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另外,不能依赖录音,这是我第一次整理录音后的感受,整理稿子依赖于录音的话,我第一次的下场就是一个不动地打下来,耗时长不说还说不清,记者的。

评语。

是“这怎么就成了名词解释了”。还是要靠当场用笔记下来。记得有一次报社做了一个网络直播,我得工作是在一旁把记者与嘉宾半小时的对话记录下来。开始,我认为,这很简单啊,没有比采访更简单的了。还蛮不以为然的认为记者在直播前叮嘱我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都有录音了还用得着用笔记吗?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那次,我花了4个多钟头才把这半小时的录音整理下来,而且是在不需要对谈话做修改的基础上。真的不需要修改吗?当然不是!谈话不等于写文章,总不能把那些口水话都写进去把?而且,这些嘉宾都是第一次上镜头做直播,一个是说话小心,再者很多话模棱两可,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又讲的飞快,如果当时不考虑这些预期的麻烦并飞快地用笔记下来的话,靠录音是要吃瘪的。后来一个同学介绍了他的办法,就是听一遍,然后凭着这点大致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笔录整理稿子。

返回目录。

传媒下面的一个子报——新法制报。

不,我学的是传播学并不是新闻学,新闻采编学了个皮毛,压根就做不了那么专业的事。当前主要的工作有两块:1、新媒体平台的维护与运营;2、舆情监测。简言之,看新闻、刷微博、发微信的事。

据我所知,在南昌,在体制内实习一般是没有实习补贴的,食宿自理的,我有很多同学也曾在体制内实习,都要交钱的,私营的企业会有点补贴,江报是体制内的企业,暂时是没有补贴的。

这是这个礼拜来我回答最多的三个问题,每次我都差不多如是回答。

事实上。一个礼拜很短,从周一开始,我只有周二上午在学校上了课,其他都去上班,尽管有时候我到办公室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了,从瑶湖到红谷滩,昌东到昌西,坐公交中途换成一次,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这是不堵车的时候,下午下班往往堵车,有时候需要将近三个小时才能回来。208从始点坐到终点,不够,往前走一站,穿过一个菜市场,每天上午都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这边卖水果、蔬菜,那边是猪肉、家禽,这一路一个小时左右,往往都是补觉的好时期,因为习惯了晚睡早起,上午小憩一下,能保证一整天精力充沛,之后转乘209,从文教路北口上,基本上没有座位,得站,时间三四十分钟左右。

刚刚说了,每天的事主要是看新闻、刷微博、发公号,还不涉及到写作这一块,所以上班基本上是盯着电脑,抱着手机,因为在排版的时候,电脑显示和手机显示有差别,需要预览,所以傍边的姐姐总以为我上班没什么事,让我帮她填表,其实不是,一天下来,工作量有时候也不小,抱着手机找素材,盯着电脑找图片,图片往往需要简单处理一下,比如说统一规格,去个水印,补个光的什么的,简单。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我这是实习,因此很多东西刚开始都要自己学,比如说,微信编辑器、秀米、新媒体编辑器都是经常用的,要熟悉,诚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人说,实习就是换一种方式学习,此话不假,基于此,我所有的工作归根结底都是学习。

午餐一般自行解决,这里是个繁华的办公区,吃的自然多,前面秋水广场,白天人流量很大,中午一般在办公桌前可以休息一下,看会书、听点歌只要别打扰其他人休息,都可以。我很少需要,我到的办公室一般就十点了,用不着再睡,我会带本书在那里,长期盯着电脑,眼睛需要休息一下。

然后就是下班了,下班并无固定的时间,这是媒体特别是纸媒的行业规律,甚至你都可以不来办公室,只要你能如期交稿。我一般下午六点可以下班了,跟主任说一声级可以回去,归程总是特别快乐的,特别是周五的归程,总有一种期待在这里等待,终于有了双休,可以欢乐地玩两天,暂时不涉及到周末加班,后面再说,显得弥足珍贵,因此更加珍重。

一周的工作短暂而充实,暂告一段落,期待明天开启第二周。

返回目录。

新闻,很喜欢,刚好,如愿以偿的读了新闻学。在我的意识中,新闻,就是了解这个社会,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我对一切我未知之物充满好奇。

这个假期,终于开始接触实实在在的新闻了,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很难说清,在我看来,作为记者就是跳出了一件事情的本身来看这件事情,再现这个现实的社会。

踌躇满志的,结果第一天就颇受打击,被分到了房地产新闻部,不喜欢,不了解,不想做,我想去新闻部,我想象中的新闻部,几经挣扎还是改变不了,那好吧,我已经开始不对实习报什么信心了。在报社,师兄师姐们都说,女生啊,最好不要当记者,很辛苦的,你看,女记者一个个都被摧残成什么样了,新闻理想一次次被打击。但是当看到充满活力的领导,还有做了20多年记者依然对这个行业充满激情的等等前辈时,动力又来了。确实,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可能会把事情做好。应该没错,我确实很喜欢很喜欢新闻。

第一周,没做什么事,只有两天去了报社,老师拿了一些报纸让我回去看,因为之前对房地产完全不了解,也只能先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行业,这样才能帮得上忙。开始因为比较专业,还是比较排斥,想了想,只要能学到新的东西,特别又是我不懂得东西,那不是更好吗,就也认真的看报纸看报纸看报纸了。而且发现房地产同样有大新闻,爆炸新闻,同样遵循新闻规律,写作也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具有可读性。

本周做的事,第一件是帮老师在网上收集资料,虽然是上网,但网上的资料是海量的,怎样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有用的,有价值的还是要有能力的,并且要认真,踏实,有耐心的把百度至少前二十页给看完,再在从中整理。第二件事是跟着老师去采访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录音,回来后整理录音,发现录音的声音特别小声,整理起来特别痛苦。每一件事都要特别细心,因为听说有同学不小心没录到音或者把录音给删了,那造成的后果真是无法弥补的。采访各种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反思观察个人价值观的一个过程,真正的有自信,成功的人怎样的,怎样表现他的一言一行,接触到了自己会深有体会。最痛苦的一件事是老师派我自己出去楼盘采访,给我我广州的两个郊区,让自己找几个楼盘实地采访,就这么换乘着各种交通工具,问了无数人,走了很多路,一个一个偏的不能再偏的地方都被我这个路痴找到了,走了三个之后,我真的,快晕了,走不动了,在挣扎到底要不要去别的,因为可能我在花一两个小时到下一个楼盘,采访到的结果可能也是一样的。三点半,在肯德基吃了午饭后,挣扎过后,还是去吧。新闻真实性,就是这样,绝对不能靠感觉考猜想,即使知道结果也一定要实地验证。想想,怎么才第一次我就这样,真是不该呀。早上出门,晚上回来,一天,交通费就花了差不对五十,没打车哦,我到底走了多少路。今天的电话采访两个专家,结果第二个忘了录音了,还好只是几分钟的采访,赶快整理出来,这些不能犯的错以后真不能犯了。这周的名署的太心虚了,下周希望能帮上更多忙吧。

新闻周记真实【第三篇】

老师讲过,好的新闻写作要求巧妙运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直到真正开始写作,我才明白用好动词是多么不容易,或者说,直到需要用动词我才知道自己的词汇量是多么的匮乏。

记得我在报社第1篇见稿的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刚开始写有点奇怪以外――记者告诉我以商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而且采访对象的述说脉络也很清晰,所以写下来也没什么障碍。正因为这样,我就把标题留在了最后。故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事,那么一个漂亮的标题将会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则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被人注意。后来,我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整出一个所谓漂亮的标题,最后就随便拟了个“***的致富之路”的.标题。见报后的文章标题则是“***:在**里嗅商机”。单单一个“嗅”字就把一个失意的创业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体现了出来。

那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很多标题看起来拟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动词来组合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标题,其实并不简单。即便那些动词我都知道,不像很多成语、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张冠李戴,或者根本就闻所未闻,动词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经意间也能说出来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时候却吐不出一个词来,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新闻周记真实【第四篇】

这个假期,终于开始接触实实在在的新闻了,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很难说清,在我看来,作为记者就是跳出了一件事情的本身来看这件事情,再现这个现实的社会。

踌躇满志的,结果第一天就颇受打击,被分到了房地产新闻部,不喜欢,不了解,不想做,我想去新闻部,我想象中的新闻部,几经挣扎还是改变不了,那好吧,我已经开始不对实习报什么信心了。在报社,师兄师姐们都说,女生啊,最好不要当记者,很辛苦的,你看,女记者一个个都被摧残成什么样了,新闻理想一次次被打击。但是当看到充满活力的领导,还有做了20多年记者依然对这个行业充满激情的等等前辈时,动力又来了。确实,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可能会把事情做好。应该没错,我确实很喜欢很喜欢新闻。

第一周,没做什么事,只有两天去了报社,老师拿了一些报纸让我回去看,因为之前对房地产完全不了解,也只能先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行业,这样才能帮得上忙。开始因为比较专业,还是比较排斥,想了想,只要能学到新的东西,特别又是我不懂得东西,那不是更好吗,就也认真的看报纸看报纸看报纸了。而且发现房地产同样有大新闻,爆炸新闻,同样遵循新闻规律,写作也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具有可读性。

本周做的事,第一件是帮老师在网上收集资料,虽然是上网,但网上的资料是海量的,怎样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有用的,有价值的还是要有能力的,并且要认真,踏实,有耐心的把百度至少前二十页给看完,再在从中整理。第二件事是跟着老师去采访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录音,回来后整理录音,发现录音的声音特别小声,整理起来特别痛苦。每一件事都要特别细心,因为听说有同学不小心没录到音或者把录音给删了,那造成的后果真是无法弥补的。采访各种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反思观察个人价值观的一个过程,真正的有自信,成功的人怎样的,怎样表现他的一言一行,接触到了自己会深有体会。最痛苦的一件事是老师派我自己出去楼盘采访,给我我广州的两个郊区,让自己找几个楼盘实地采访,就这么换乘着各种交通工具,问了无数人,走了很多路,一个一个偏的不能再偏的地方都被我这个路痴找到了,走了三个之后,我真的,快晕了,走不动了,在挣扎到底要不要去别的,因为可能我在花一两个小时到下一个楼盘,采访到的结果可能也是一样的。三点半,在肯德基吃了午饭后,挣扎过后,还是去吧。新闻真实性,就是这样,绝对不能靠感觉考猜想,即使知道结果也一定要实地验证。想想,怎么才第一次我就这样,真是不该呀。早上出门,晚上回来,一天,交通费就花了差不对五十,没打车哦,我到底走了多少路。今天的电话采访两个专家,结果第二个忘了录音了,还好只是几分钟的采访,赶快整理出来,这些不能犯的错以后真不能犯了。这周的名署的太心虚了,下周希望能帮上更多忙吧。

文档为doc格式。

-->

新闻周记真实【第五篇】

第二点,我认为也是更重要的,细节。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只一点,就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对于我这种菜鸟,如果不靠笔把尽可能多的细节记下来的话,在整理稿件时只会捉襟见肘。更何况,摆不出事实,怎么称之为新闻?我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场用笔记下来,好多报社记者工作了十多年了在采访时都不会自负甩掉笔和纸,更何况一个入门级菜鸟?事实上,很多时候,采访时对事件有了大致了解,甚至腹稿也打好了,但是整理起来时,仍旧得依靠一个个白纸黑字的细节。即使记忆力再好也还得和笔录对照一下才行,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我发现,一般的事件,采访完之后,留在脑中的信息会急减少,时间越长所能记得的就越少,如果当场没有能够快速用笔记下来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另外,不能依赖录音,这是我第一次整理录音后的感受,整理稿子依赖于录音的话,我第一次的下场就是一个字不动地打下来,耗时长不说还说不清,记者的评语是“这怎么就成了名词解释了”。还是要靠当场用笔记下来。记得有一次报社做了一个网络直播,我得工作是在一旁把记者与嘉宾半小时的对话记录下来。开始,我认为,这很简单啊,没有比采访更简单的了。还蛮不以为然的认为记者在直播前叮嘱我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都有录音了还用得着用笔记吗?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那次,我花了4个多钟头才把这半小时的录音整理下来,而且是在不需要对谈话做修改的基础上。真的不需要修改吗?当然不是!谈话不等于写文章,总不能把那些口水话都写进去把?而且,这些嘉宾都是第一次上镜头做直播,一个是说话小心,再者很多话模棱两可,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又讲的'飞快,如果当时不考虑这些预期的麻烦并飞快地用笔记下来的话,靠录音是要吃瘪的。后来一个同学介绍了他的办法,就是听一遍,然后凭着这点大致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笔录整理稿子。

-->

-->

-->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6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