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对照检查材料产生问题原因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26319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对照检查材料产生问题原因通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第一篇】

作者 张成程;

导师 洪虎; 胡悦;

作者基本信息 东北师范大学,民商法学,2010,硕士

副题名以经济法学视角

摘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古语一直在不断地警醒着人们: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第一要义。自从1992年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们在过分追求财富增长的同时,却忽视了商业伦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从本世纪初至今,十年的时间中几乎每年都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特别是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被称为是“挤破了食品行业的脓包”,由此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每一个中国消费者。食品卫生和质量难以保证,再加上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问题,竟将罪恶之手伸向了无辜的婴儿。这使得我们不禁发自心底呐喊——中国人还能吃什么?酝酿多年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凭借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结束了《食品卫生法》统治的时代。但自该法出台之后,在人们为之欢欣鼓舞之余,2009年未全部销毁的三聚氰胺奶粉依旧在市场上肆虐,它用事实证明了,仅仅依靠几部法律并不能一劳永逸地治好食品安全问题这个顽疾。针对这一“困惑”,本文拟从经济法学相关理论入手,首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简要的背景介绍,并阐明保障食品安全的经济法依据;随后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两个方面重点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从立法、执法和司法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相关的制度完善提出自己的引玉之见。保障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没有一个人是这个问题的“局外人”,因此,全民参与更是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对照检查材料(原因分析【第二篇】

对照检查材料原因分析

(一)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的“软骨病”。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顺境时不急躁、逆境时不动摇。因此,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党的根本宗旨逐渐淡忘,在遇到困难时,出现了思想上的迷惘。坚定理想信念,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历数走向犯罪道路的党员领导干部,无一不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让错误的思想意识占据了自己的大脑。

(二)党性修养有所欠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说到底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世界观的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作风和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常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就是教育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是一刻也松懈不得的,过去做得好,不代表未来也能做得好,对待这件事时能正确处理,对待别的事就未必了。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稍微放松警惕,就可能面对问题见怪不怪,也会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世界观改造,甚至有时要求别人不能做的事反而自己还在做,丢失了原则。如果不能清晰地认识到新形势还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有可能出问题,比如形成官本位的思想、丢失“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信念,就会迷失自我,工作只重形式轻效果。

(三)宗旨意识、群众意识淡薄。作风优良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脱离人民群众则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由于宗旨意识、群众意识淡薄,就会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的问题。反映在工作中,就表现为不敢迎难而上,干事缩手缩脚,不敢大力创新,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各人自扫门前雪”;对于不属于职责分工范围内的事项淡然处之,牵涉到自身职责的工作时又抱着“不出事”的态度,处理刻板,过于制衡,导致工作推动不力。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根本都在于大局意识不强,说到底这是宗旨观念淡薄的表现,是工作作风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个人对照检查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第三篇】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意识方面:个人大局意识不强,工作过程中与其他同志交流较少,工作效率较低;看齐意识不强,对自己要求低,只是关注自己个人工作,不积极主动向先进同事学习其身上所具备的精神。

2、工作作风方面:工作标杆不高,只满足于过得去,缺乏精益求精的决心,工作只是流于表面,只是被动的去接受上级的任务,工作主动性不强,工作标准较低,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处理问题患得患失,瞻前顾后。

3、履职尽责方面:只是按部就班完成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在履职尽责方面只是循规蹈矩,安于表面,同时不能向上级积极反映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自我要求:只是安于现状,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个人要求较低,创新意识不够强烈。

二、原因分析

1、自觉主动性较差。从思想上就没有对党的“四个意识”方面的学习重视起来,降低个人要求标准,安于现状,疏于同事之间的交流。

2、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工作标杆不高,只满足于过得去,缺乏精益求精的决心,工作缺乏热忱,缺乏工作主动性。

3、不能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思维局限。4、未能树立担当责任、攻坚克难的决心。

三、整改措施

1、认真学习“四个意识”方面的知识,认真做好笔记,举一反三,认真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容,同时将其内涵与自己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自己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积极向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同事看齐。

2、提高自己的原则性,提高自己对工作的要求,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深入钻研,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发现更加合理的工作方式方法。

3、提高工作主动性,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之上,努力进取,从思想认识上摒弃各种不良之风的侵蚀认真努力工作,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职责,树立攻坚克难的决心。

4、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严格以优秀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工作主动性,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工作,扎扎实实提升工作能力,提高自身工作业务水平。

5、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创新是生命力永葆旺盛的血液。在把握好大原则的前提下,工作中要做到有新举措、有新动作,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不断总结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四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在原籍所在地上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制度形成的壁垒,由于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又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等原因,留守儿童现象由此而生也就不足为奇。

(二)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

(三)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很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使得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19亿亩,据测算,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仅需亿劳动力,而现实情况是农村人口近8亿,农村劳动力亿,剩余劳动力近亿,这就意味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23年,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已达到亿,比22年增加了%,即增长了1万农村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

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农业部2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 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留守儿童,一般交由爷爷、奶奶或他人监护,由于代沟及亲情上的亲疏,他们与孩子之间在心理认知上存在差别,致使监护人中普遍存在这种心理:我带孩子责任重大,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平平安安地等他父母回来,我们任务也就完成了。这就导致溺爱、放任强制等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由于父母远在外乡,孩子在生活上由监护人负责或自理,不是太大的问题,而感情上的关爱和沟通缺乏,使这些孩子心灵上孤独、寂寞,性格上任性 行为上放纵。这样的孩子,容易独处,不合群,不愿吐露心声,甚至出现偏激言行。他们难以接受外来教育,甚至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成了问题儿童。这些孩子中一个普遍的共性就是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

留守儿童,大多出现在农村,这些孩子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父母外出打工前肯定将孩子作相应的安置。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长年在外奔波,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颇为深刻,于是对孩子的学习问题普遍重视,在临行之前一再重托,要求爷爷、奶奶看管孩子学习,抓好学业。可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里。这些留守家园的老人本身对教育认识不全面,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其他方面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去管,重智育,轻视甚至排斥德、体、美、劳,等教育。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不是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行吗? 许多爷爷、奶奶从小没有接受过很好教育,甚至不识字,对孩子的学习无法给予督促和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单调,要么溺爱要么奉行棒打出成绩,要么放任自流。如此等等不得法的家庭教育司空见惯。也有一些家庭监护人忙于农活疏于管教,完全放任自流。在孩子的成长中,社会、学校、家庭应融为一体,形成齐抓共管之势。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资源不足加之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前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只知道自从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孩子有变化,很多方面在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学校老师急,但迫于升学压力,只能选择放弃教育而抓住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放松。家长眼看孩子性情、品行、学习等方面朝不良方向发展,又不懂怎么教育,只能方法单一,干着急没办法。留守儿童育问题的出现,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增多,并呈上升趋势,年龄上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放假之时、星期天以及放学后,形成了教育上的真空时段,久而久之,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和网络游戏的诱惑,最终变成了问题儿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未能形成合力,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愈发显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当今日益突出的留守儿童的问题,从职业道德上说能无动于衷吗?当然不能!因为教育的目的不光是传授知识,更是教会做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他们大多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隔代监管使很多孩子像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更应兼有父母亲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以及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师爱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应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份留心,多一份责任心。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当的教育方法。人之初、性本善。难道这些留守儿童,从出生下来就是问题儿童吗? 经过校园的净化和教师的教育给社会输送一个正直健康、永远进取的人才,正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育战线上工作的教师们多走进孩子的心灵,给那些缺乏亲情关爱的,留守

儿童以父母般的师爱吧!作为家长,一年到头含辛茹苦地在异地打工,除了生计,最大心愿就是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可以说中国的父母最可敬,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作为家长,如此辛劳地挣钱,如果孩子走上了邪路,要那许多的钱又有何意义?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吗?《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通知》中指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有家长都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身体力行、教育子女。要转变陈旧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指导家庭教育。由此可见,家长要改变陈旧观念,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现在许多外出务工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等挣到了钱以后再说;有的家长认为,我在家里又能有多大作用,我又教育不好他,只能看管他,让他爷爷、奶奶看管不一样吗?有的家长说每月我不是都打电话了吗?千叮咛、万嘱咐,唉!到了这一步是没办法的事啊!要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上的问题就必须要家长多关注孩子,方面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把外出挣钱是为了让他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的道理讲清楚,但现在必须要先渡过难关,不能让父母失望。另一方面,多给予亲情的关爱,而这种关爱不能是溺爱也不能是一个电话几句话就了事。其实书信作为传统通讯方式,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会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父母的真情实意,通过文字最能流入孩子的心田,孩子会把父母的书信作为亲情缺失时的甘霖,给孤寂的心灵无比的慰藉。家长要多给孩子写信,走进他的心灵。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学校应主动站出来,扎实围绕关爱工程,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包括监护人姓名、身份、家长姓名及打工所在地的联络方式、孩子在校表现和成绩等,以便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其次确定帮扶队伍。这里的帮扶不仅包括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还包括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热心助人的同学以及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第三,建立代管家长队伍。选择部分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留守孩子的代管家长,既能增加师生情谊,又能让孩子感到亲情般的师爱,使他孤独的心灵得到亲情的呵护,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另外可以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建立留守儿童生活保障机制,开展表彰留守孩子评比等行之有效的办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众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事关祖国的未来、社会的稳定,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及学校、社区之间的协调合作。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的托管和社区教育,强化农村父母在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政府、学校、社区联合起来共同净化育人环境,取缔学校周边不健康的网吧等娱乐场所。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尽可能为一些进城务工的孩子提供学习条件,同时加大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力度,进行合理布局调整,建立部分寄宿制学校,逐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在未成年人思想教育中的影响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要把留守儿童爱工作作为社会工程来抓,如同对自己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事关后备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一项奠基工程、德政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愿这项工程能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能激起广大教育工作者无限的工作热情和独特的创造力。

目前,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于亲子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常常会引发诸多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对策。

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监督,极易产生安全问题。这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得不到亲情的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湖北省阳新县就发生了这样一个悲剧: 一名7岁的农村男孩,因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他和年迈的爷爷。由于平时基本没人管,男孩得了疥疮,痒痛难耐时就用脏手抓,结果伤口感染演变成严重败血症 最终夭折。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二是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2002年,湖北随州市曾都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审理的48宗案件中,留守女童遭性侵害的占1/3。三是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如随州市殷店镇车岳庙村一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 其爷爷、奶奶是弱智人,根本无监护能力,结果这个孩子学会了小偷小摸,因偷开别人的摩托车,撞在电杆上而死亡。此外,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见。

农村留守儿童 6周岁及以上的学龄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然而,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出现扭曲和变形,或变得抑郁寡欢,脾气古怪;或变得孤僻内向,事事淡漠,甚至会怪诞失常,久而久之,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一项研究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比例高达%,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这其中 %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孤僻和内向。他们对待批评教育往往采取逃学、游逛甚至离家出走的过激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由于长期郁积,得不到及时的缓解与疏导,使他们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根据中央教科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仅占10%,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长时间的亲子分离,缺乏沟通,在学习方面所出现的困难、疑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与疏导,加之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而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很低(%)。造成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缺乏上进心。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增强,所以留守儿童物质生活的满意度更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所以,半数以上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从年龄纬度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渐降低。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而留守儿童成长期缺乏的恰恰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是我们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行为问题是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问题,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他们缺少家庭的亲情关怀,长期与父母两地分离,他们一般表现如下一些问题: ①柔弱无助。⑦自卑闭锁。⑦寂寞空虚。④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⑤对父母充满怨恨。留守儿童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很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显然不能简单地将之归咎于其中的任何一方,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圈%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具有深厚的自然生理因素,带有不可更改的血缘性的遗传性联系子女的诞生既是生物意义上的人的培育、又是社会意义上的人的诞生。家庭的功能不仅是生儿育女、而且是人生的摇篮。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主要不是养育而是教育% 特别是小学和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子女更需要父母的关爱指导和家庭早期教育的支持,如果这个时期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缺席都会在孩子的人格成长上形成某种障碍、影响他们今后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成员。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原本是为了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使之尽可能接受较好的学校教育、但是由于他们只想到城里赚钱而置子女的要求和情感于不顾、甚至有人外出多年都没有回家看看孩子、平时和孩子的联系也很少、这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监护和教育子女的责任。

尽管父母进城务工的留守儿童大多是交给爷爷奶奶照料或寄住在亲戚家中,但爷爷奶奶一般都不可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加之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溺爱,他们更加放任小孩。即便是管教,也存在一个交流沟通上的代沟问题。至于寄养在亲戚家中,亲戚一般不会像对自己的子女那样管教这些孩子。认为管得太严,孩子不理解。因此往往疏于管理,从而使孩

子失去有效的监管。

这样一来、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而任性妄为,在家中不听从爷爷奶奶亲戚的话,在学校经常不遵守校纪班规,甚至与社会上的一些三无人员(指无学上无业就未成年的青少年)浪迹在一起。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性格缺陷行为偏差。有的进城务工的父母认为在感情上对子女有所亏欠,想过金钱来弥补,而这些子女则往往不珍惜父母在外辛苦赚来的钱,花钱如流水,进一步助长了他们的不良习气。还有的父母分隔两地多年不在一起,感情淡漠,造成离婚或近似于离婚的事实,使孩子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灵上遭受到更大的冲击和伤害。

学校是负有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当然也是留守儿童的教养主体,理应全面承担起孩子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从目前来看,对于留守儿童进行较好管护的措施是实行寄宿制,即将他们统一安排在学校住读,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学校寄宿的集体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从所调查的县市来看,大部分农村小学缺乏寄宿条件,甚至根本没有将寄宿制纳入中小学的发展规划之中。即使是住校,条件一般都较差。例如京山三阳曹武两个镇的中小学校基本是两个学生挤一张铺位,上下两层的铁架床睡4个学生,一间宿舍一般睡几十位学生。此外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农村中小学对于寄宿学生一般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住校生的管理基本上是由班主任负责,而这些班主任往往又是义务服务,没有额外的津贴补助。他们每天从早上6点多钟一直要工作到晚上 11 点半钟。由于学校的寄宿条件较差,许多打工家长宁可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也不让其住校。而这些孩子也认为寄养在亲戚家里比住校自由。这样一来留守儿童寄养多于寄宿。据京山县曹武镇初中介绍,该校住校生只有9%,除了家在学校附近的学生以外,相当一部分路远的学生寄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中。在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住校的不足一半。于是这部分孩子在学校和亲戚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管理上的失控区。在这个失控区间,留守儿童自然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例如乱花钱、泡网吧、赌博、打架斗殴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搅在一起等等。与此同时,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一般来说,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监管或其他原因,大多数学习成绩较果在学校也得不到鼓励和帮助,反而经常受到批评讽刺和怀疑。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感到没有安全感、缺乏生活的乐趣,结果必然会出现心理缺陷或行为变异。如随州市曾都区一位服毒自杀和另一位卧轨自杀的留守学生,都是因平时成绩差不大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感到思想苦闷而走上绝路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着眼于应试和追求升学率、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学生的成绩,至于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手段教育学生,则不在管理考核之列。因此而导致有的老师方式粗暴,用体罚辱骂等极端行为管教学生,还有的教师对打工家庭的留守儿童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或在班上造成这些孩子是嫌弃儿的印象。这样的作法自然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心灵一旦受到伤害,就会留下长久的阴影,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其厌学甚至厌世心理的产生。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从根本上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城乡长期二元分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城乡长期二元分割将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架构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尽管原先僵化的城乡户籍制度和教育体制遭受到巨大冲击,但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是将子女留在乡村上学还是带进城里上学、仍是一个极为艰难甚至痛苦的选择。其实,大多数农民工是不愿意将孩子留在乡村上学的。从我们对武汉市四个社区农民工的调查来看,超过被调查者选择让孩子随自己在武汉读书,而选择在老家读书的只有。这是因为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城里的教育质量师资力量比农村要强一些。加之将孩子放在家里没人照顾,也不放心。但为什么大多数农民工又没有将孩子带入城里上学呢?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有四大因素影响着农民工的选择。一是经济承受能力农民工是否将孩子带到城里上学。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在武汉市的调查中,大多数农民工均认为孩子在武汉上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借读费和学费太高。虽然武汉市规定学校要取消借读费,但是被调查者依旧将借读费太高视为最大的问题。其次是学费太高。对为什么不将孩子带到城里上学的询问,农民工最经常的回答是费用太高,读不起。在家里省钱城市的生活费相对较高,尤其是过高的学校收费迫使不少农民工放弃子女进城上学的选择。

二是学校接受能力、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接受能力涉及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以及财政能力三个方面。从城市学校来看,近些年来小学新生入学人数及在校生呈缩减趋势,而初中生则是入学的高峰期。虽然小学新生入学人数有缩减趋势。具有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条件,但是,由于城市公办学校通常是分散在各个城区的,而农民工绝大多数却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区域内的公办学校资源,尤其是财力相对紧张,造成公办学校无法接受全部农

民工子女就学。

三是政府的支持能力。农民工子女能否上学及城市学校的接受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支持能力。这种支持除了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财力上的支持。在实践中,一些省市纷纷宣布取消借读费,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支持公办学校接受更多的农民工子女。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政府的支持依然面临财政瓶颈。

四是学生的适应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是否选择进城上学与农民工子女自身的适应能力有关。这不仅包括农民工子女是否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包括是否在心理上适应城市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目前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同一学校和班级之中,农民子女与城市学生在经济上、生活上及观念上存在不少差别,加之社会环境对农民工子女存在或明或暗的歧视,这不仅给进城就学的农民工子女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也给农民工自身产生较大的压力。在我们对武汉市农民工的调查中发现,受城里人歧视在他们感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最困难的事项中居第三位,事实上也是除经济因素借读费和学费之外的首要问题。正是因为对城市生活及社会歧视的不适应,一些农民工子女放弃进城上学的选择。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2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