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实用4篇
【导言】此例“校园文化建设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校园文化建设1
廉政文化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对廉洁从政的信念、思考、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高校廉政文化,是高校廉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廉政理论学习和实践建设中所形成的特有文化。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近年来,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中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和约束,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高校招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现的贪腐现象屡禁不止,反腐倡廉成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渗透到高校的软硬件管理中,通过基础建设、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全过程监督完善,从源头抓起,制度保障,规范治理,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机制,还高校一块净土。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重要性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伴随着高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要素,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反映课堂以外的文化活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具有导向、激励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追求的最高层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现了高校的管理理念和办学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作为高校制度建设的基本规范,引导、促进高校发挥管理育人的职能,统一师生的思想意识,有助于增强教职员工的归属感,调高师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行为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涉及到在高校生活的社会群体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对高校的办学发展有着促进作用,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师生员注重遵守行为规范,不断改革创新,挖掘校园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高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联系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文化建设工程,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廉政文化主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价值导向贯穿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并且在高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提炼,从而形成校园熏陶下的大学人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并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社会最新文化观念的影响,给高校带来新鲜知识的同时也会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带入校园,高校廉政文化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廉政文化建设,既不能盲目的排外,也不能一味的接受,要对外部文化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而服务。
四、校园文化建设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途径
1.精神引领,构建和谐校园廉政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追求的最高层次,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党政领导干部把握着教职员工赋予的权力,干部的廉政信念直接影响到能否廉洁用权,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教师具有多重身份,既要接受廉政教育,又要教育学生,教师在加强自身师德师风的同时要通过课堂的主阵地教育学生廉政文化的基本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腐败形式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促进学生廉政修养的形成,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学生作为进入社会的主力后备队伍,是否知晓廉政知识、具备廉政意识,对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廉洁自律至关重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从精神层面抓起,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败文化,坚持以廉政意识指导个人行为,真正做到廉洁律己。2.制度保障,优化校园廉政文化机制。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教、规范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高校党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监督协调,各部门参与,上下齐抓共管的监督运行机制很有必要。高校的制度建设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方向、管理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高校廉政制度建设中,可以起到规范、引导、促进的作用,从而形成和谐正气的校园文化氛围。3.行为倡导,拓宽校园廉政宣传形式。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高校只有将廉政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中,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大学生自觉奉行廉政自律的信念理念和行动指南,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在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处都能看到廉政教育的身影,例如廉政书画展、廉政教育的征文比赛、廉政主题团课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廉政教育运用到校园网络,通过校园广播廉政歌曲、播放廉政警示片、借阅廉政书籍等,增加廉政宣传的视角,拓宽廉政宣传的形式,从而使廉政文化得到更多更广的宣传。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国廉政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校,在营造改革创新的高校廉政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廉政制度的建设和保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人格品德的大学生,也有利于高校教职员工恪守廉洁的文化观的形成,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促进高校和谐健康氛围的形成。
作者:张敏 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齐丽丽。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3月。
[2]杨艺。校园文化建设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6月。
[3]李义良。和谐校园视野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G],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丛彩娥、杨世谷。高校和谐校园构建中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G],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7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校园文化建设,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校园文化建设2
(一)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上不到位
许多高职院校的领导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意义等方面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全面,甚至错误地把学生的文体活动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认识上的不到位造成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不准确,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等选择不当。一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定位不当。管理上不是由学校高层领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统一指导,而是把全校性的文化建设的重任下放给了校团委或学生处,这必然使得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片面性、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二是校园文化“沦落”为学生的社团活动,以为每年组织一些校园文艺、体育活动就是校园文化建设,显然这无法充分实现校园文化的功能。三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效用缺乏客观科学评价机制,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如何、效果如何、优劣性如何没有人去总结、评价,这将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实现校园文化的不断优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全面的系统规划
现在,一般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教育管理,在教学改革方面和硬件设施方面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一些建造新校区的院校硬件建设的起点都比较高,校园规划也比较漂亮,但是往往没有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的统筹规划。比如,校风、校训是否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建设是否体现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校舍设计是否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宗旨,学生活动是否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宗旨,学校的标识设计是否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宗旨,管理制度和领导作风是否与校训一致,学校标识的运用有没有统一的规划,等等。
(三)校园文化建设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没有挖掘出职业院校的职教元素,从而失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个性。比如在社团文化建设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的社团协会的文化活动模式,都有计算机协会、各类体育协会、文学社、书法协会、集邮协会、英语角,等等,鲜有能体现职业院校和自己学校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和活动。
(四)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层面
一些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归口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方面,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有的高校还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等同于学生的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以校园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为主体不断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它包括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园风貌和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精神境界、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内容。企业界流传一句话:“三流企业竞争靠产品,二流企业竞争靠服务,一流企业竞争靠文化。”企业的经验表明,21世纪的企业竞争,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竞争。同样,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高职院校如果没有一流的校园文化,就不会有一流的高职教育,就不会成为一流的高职院校。
(一)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领导的作用
领导是领路人,领导的理念和思路决定学校的走向,领导的风格影响校园文化的形成,领导的主张引导校园文化的方向,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因此,学校领导一是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要从学校校风的形成、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方面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二是学校领导要亲自抓校园文化建设,要站在学校全局的高度统一规划与建设有自己特色且能够促动学校快速发展的校园文化,要规划与建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高的校园文化。
(二)要科学、系统地规划校园文化建设
一定要处理好校园文化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校园文化构成要素包括校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理清校园文化各要素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主导作用。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文化氛围、校训、校风、学风、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将校园文化建设要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一是要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基础建设、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业学科建设等统筹规划,形成软体和硬体合理结合的学校发展规划;二是要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相配合,通过采取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三是必须把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纳入到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使校园文化活动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要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高职教育特色。一是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扩大学生知识面,展示大学生风采,促进学校德育和美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鉴赏能力,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二是开展一些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校应结合开设专业,开展诸如专业知识竞赛、技能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学术讲座、科普宣传、辩论赛等活动,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开展以科技文化服务和社会调研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以培养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增强他们的组织、交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四)要积极培育高职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所学校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教育观念和精神氛围等方面的结合和结晶,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既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础。要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一是要制定符合自己的、有特色的、能引人向上的校训,充分发挥校训的凝聚和激励作用。校训是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一经被师生员工接受就会被大家自觉发扬,就会形成学校整体价值追求的学校精神,形成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成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核心。二是培育优良的校风。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及领导和教职工的工作作风。校风是校园精神的重要体现,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形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创建以关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优良教风,以勤奋上进、求疑好学、尊师求实为核心内容的优质学风,以诚实守信、遵章守纪、公正公平为核心内容的优良考风,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为核心的良好工作作风,努力创设优质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三是积极传播和弘扬校园精神。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激发广大师生的美感、理智感、道德感、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积极培育学校意识和校园精神。同时要通过讲学校的光荣传统、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校友会等活动来教育和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取向,增强师生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不断弘扬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
(五)充分利用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3
关键词:建筑类;高校;校园文化
一高校校园文化概述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知识的广泛交流、传播及师生特有的行为方式、生活节奏和精神风貌为基本形态的群体文化”。包括师生在校园各项活动过程中共同营建的校园物质环境以及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规约制度、群体行为等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有关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态分类,一般研究者都认可其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种基本形态。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校园全体师生曾经和正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包括高校的校园环境、各种教学科研等硬件设施及大学形象标识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指校园师生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等,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校园制度文化是指高校人在办学、治学过程中制定和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在落实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等。校园的行为文化则是指高校人在校园内开展的各项教育、学习、生活、实践等活动及在活动中体现出的行为特征、行为操守等。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娱乐功能、创作功能、协调功能和陶冶功能,这些功能是通过校园人存在和发展的状态而体现出来的。正因如此,高校校园文化是体现大学章程、承载大学精神的重要基石,是衡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所有高校都面临的重要课题。纵观各类高校,由于办学理念和学科设置的不同,不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目的、重点和方式、手段常常不尽相同。如中国人民大学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旋律,上海交通大学开展博物馆育人实践,吉林大学以白求恩志愿者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载体,等等,均各有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较大影响力。
二建筑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建筑类高校是指以土建类专业为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积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培养建筑类人才的重要阵地。建筑类高校作为理工类高校的一个独特分支,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如,在学科设置上以建筑工程类为主,在办学理念上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培育严谨、求实、探索等科学精神等。国内除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建筑学科为其优势学科之一的综合类大学,以“建筑”命名的高校有近十所。近年来,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校区建设等契机,建筑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有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的注重发挥校园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育人作用,寓教于景,有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体现学科专业特色……但同时,由于受历史传统、办学定位、学科设置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综合类院校,建筑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人文底蕴。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建筑类高校一般多强调专业理论传授和实践操作技术训练,讲求规矩规则,学风严谨务实,但常常不够重视人文社科知识的讲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的学校至今未开设大学语文等通识课程,有的学校文化艺术活动或匮乏或流于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脱节与分离的现象。建筑类高校的师生“一般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严谨的思维逻辑、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超前的创新思维,却常受限于学科,对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知识缺乏了解,人文素养、批判思辨精神稍弱,对于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挖掘不够。其次,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但缺乏人文景观与文化场所。基于专业特点,建筑类高校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与规划上常常风格严谨务实,更多注重布局合理、校舍美观、教学设施完善等,却常缺少能体现办学特色、承载厚重校园文化和师生精神寄托的建筑载体、校园景观,音乐会堂、校园博物馆这样的文化场所常有匮乏,有的甚至人文社科类馆藏书目也比较少。第三,行为文化建设缺乏多样性与规范性。建筑类高校由于学科、师生专业等的限制,艺术文化领域的活动常常匮乏或缺少创新,活动中教师参与程度低,与学术教学活动相融合的少;学生社团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欠缺多样性,社团管理当面也常欠缺规范性。第四,制度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许多学校未专门设立机构专责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不够,有的组织协调不到位,各部门的配合不够,有的缺少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同时学校内部制度规范的制定也常常缺乏人文精神,不利于师生产生认同感。
三加强建筑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人文底蕴第一,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弘扬历史传统文化。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重要载体。校园建筑设施、文化景观、园林绿化的风格、空间布局等都会对校园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类高校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校园规划设计或改造中,通过建设博物馆等场馆、文化长廊等途径,恰当凸显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品位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育人。山东建筑大学近年来通过推进诸子百家进校园工程、规划建设建筑文化景观带等措施培育提升校园物质文化,业已取得较好成果。第二,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理交融。建筑学作为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两大门类,对于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都要进行学习研究,对于学生在人文艺术方面的造诣有较高要求。因此,建筑类高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倡导和培养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中弘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组织开展一些具有导向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文化讲坛、艺术节,积极引领鼓励大学生解读文化经典,内化传统文化于心,不断增强对文化经典的认同、崇尚意识,深化民族认知和民族情感。同时,重视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设置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加大选修课程的开设力度,丰富内容形式,把人文精神、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到学生心中。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为实现以“厚重”为核心标志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读史读经典”项目,搭建了个性化的育人平台,奏响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值得建筑类高校借鉴。第三,弘扬“智”“信”等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将中国传统文化嵌入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促进校园师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在教学科研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推动学术文化创新,坚决抑制学术腐败。加强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建设,强化管理,培养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社团文化;培育优秀社团指导教师,提高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文艺活动的热情和责任感;精心打造与传统文化、国学相关的精品社团,鼓励其开展富于文化底蕴又体现时代特色、高雅文明的校园活动,让广大学生活动的参与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魅力,获得濡染和教育,进而不断修内省自身,修正行为。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发挥规范和导向功能。要善于将传统文化中的“礼、信”等精华融入管理制度之中,使校园制度人格化,富于人性化,能够充分体现严谨、务实、公正、平等。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一方面易于被广大师生认可和接受,能够引导师生按章办事,并能充分激励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他们在教与学、科研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实际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23.
[2]余春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江西:赣南师范学院,2012:1-46.
[3]杜文渊,张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5,(23):307-308.
[4]邹志强,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高教研究,2006,(2).
校园文化建设4
结合学校实际,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亲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周密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早在2005年10月便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计划,出台了《邯郸市第六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主题,确立了内容,筹划了建设进程。在教育局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迅速地拉开帷幕。
我校创建于1964年,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中,形成了深厚而悠长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每一个六中人引以为豪的巨大精神财富,是每一个六中人的骄傲。为进一步传承六中文化,弘扬六中精神,根据历史老校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在校园文化建设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思路。倡导特色,丰富载体,活动引领,学科渗透,积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深化,内涵升华。
为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校园隐性育人功能,学校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精神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校园整体设计,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的,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建成了育人的堡垒。创设了各种文化设施,开辟了灯光报栏、灯光橱窗、个性展示墙、名师名生展示走廊。其中,不仅有弘扬我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的内容,也有不乏时代特色的思想内涵。利用橱窗集中展示了弟子规、二十四孝图、成语典故等丰富内容,广泛地在学生中宣讲传统美德,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尊师重孝教育;宣传八荣八耻,指导学生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公布了《邯郸市第六中学学生申诉办法》,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适应时展要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利用教室走廊展出学生书画作品,设立班级文化展板,创办了邯郸市第六中学网站,开辟了班级论坛,以渗透德育为主题,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亲自参与自我熏陶。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搭建平台,修建了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思想、心理、文化教育阵地。
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氛围。在学校积极倡导、支持、鼓励下,师生自发成立了邯郸市第六中学学生文学社,建立了邯郸市第六中学学生艺术团,组建了教职工体育代表队。社团与兴趣小组的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地积极主动开展,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以人为本的主题,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师生情操,普遍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艺术素质,使得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放眼未来,积极创建学习型校园,启动了以争创科研型学校和研究型教师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工程”,以“传帮带”,增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交流为目标的“青蓝工程”。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与“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培训基地,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制定了三年实现两个百分百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计划;着眼于六中未来的发展,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与教科研中,以集中展示教科研成果为目的,创办了以《启思》命名的校刊。学习型校园的逐步形成,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层次与内涵,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为充分体现依法治校的办学方针,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学校将制度文化建设列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修订《邯郸市第六中学办学章程》为起点,不断建立健全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教代会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校务公开制度。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依据相关法律修订了《考勤制度》、《中考奖励办法》等学校管理制度,做到以法律为依据,照规章制度行事,文明治校,文明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