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建设范例实用4篇
【导言】此例“特色文化建设范例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文化建设汇报材料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早日实现。结合“云南省文化厅关于上报民族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通知”,**乡加强对本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师宗县东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6公里,属滇黔桂三省五地州结合部。境内最高海拔2408米,最低海拔737米,年均气温18℃,全乡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29个自然村,总人口万人,主要有汉、壮、苗、回、彝等民族,其中以**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美。
二、**乡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乡文化建设在上级各部门和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致力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努力贯彻落实文化艺术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文化市场不断繁荣,乡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文化建设环境良好
**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化中心由副乡长直接分管,岗位职责、财务财产管理、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一一落到实处。
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因修建**大道被拆迁,现无业务用房,20xx年乡党委政府划拨土地重建文化站,预计20xx年10月开工建设。文化岗位现有3人(大专学历),工资和业务金费得到落实,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用于文化站业务金费3万余元。文化中心活动正常。目前,有4个村委会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活动开展正常,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底蕴深厚,队伍庞大,文化建设阵地广泛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依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切实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文化阵地由平面的、单一的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乡文化站通过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 “文化下乡”活动,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电影公映、送书下乡等,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电影、看戏、看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目前,全乡13个村委会共有文化室7个、农村文化户7户、文艺演出队8支(狗街老年协会、狗街老年协会水寨分会、水寨青年之家、曲祖老年协会、脚家箐老年协会、得勒老年协会、得勒老年协会阿麦分会和保太老年协会),文化爱好者队伍也十分庞大,全乡有群众文化业余骨干1000余人,文艺演出队、文化室、文化户工作开展情况良好,在不断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也开辟了文化经费给养的新途径,更加值得倡导的是水寨的“青年之家”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深得到来**旅游的游客喜欢,其中《**风情展》、《牛魂》、《打猎归来》、《滚布》等优秀作品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把壮乡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特点和独特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展示给了更多人。
(三)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结合**实际,创新工作载体,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特色,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办好“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不断提升节会文化品味。
一是认真做好特色饮食文化。让更多的游客品壮家米酒,尝壮家火烧牛干巴、舂鱼、五色花米饭、酸竹笋等壮家绿色生态饮食,打造**旅游饮食文化品牌。
二是全力推出以农家乐休闲度假、南丹山、凤凰谷黄金线休闲漂流、壮家风情为一体的神秘之旅精品路线,打造****文化之乡。
三是加大壮乡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力度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把挖掘**原生态小调演唱形式作为民间文化搜集的重点,使**原生态小调大放异彩。走出壮乡,走上大舞台。20xx年**乡水寨村已申报为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村。
四是推进广场文化的发展,建设集文化、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娱乐阵地,搭建展示**文化风情的平台,为全乡人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决对网吧、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清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事业,为壮乡文化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自身环境、场地简陋、经费紧缺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工作开展难度大,特别是以文补文方面,没有固定资金收入,给今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 突出问题,具体情况是:
(一)专业人才紧缺
我乡文化站编制为6人,但在编的仅3人,由于缺乏专业文化人员的指导,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专业化水平低,而且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文艺后备人才相当缺乏,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县、乡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化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文化室、文化户开展活动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主要靠临时筹集。经费的匮乏,造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文化站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
(三)文化建设观念滞后
对于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在建设上打不开路子、迈不开步子,缺乏创新意识。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发展文化事业的探索。
(四)文化保护及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薄弱
我乡由于受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深入。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力度,充分农村文化阵地的作用。引导农村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形成健康的精神食粮,逐步提高群众的文化涵养素质。
(二)抓好文化市场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积极开展“先进文化乡镇”创立活动,完善文化阵地设施。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发展业余演出团队,搞好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更好的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四)注重鼓励和扶持群众自办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办文化的重要补充。
(五)扎扎实实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质的文化品牌推动壮乡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
五、加快我乡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的“文化力”不容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次要正确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有了钱要办文化,没有钱也要根据实际,量力而行办文化。因此,文化建设实质上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软环境”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状态。
(二)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广大群众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追求可以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目前大多数群众基层文化活动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中央多次提出,要在各县、乡建立图书馆和文化站,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收视覆盖率等要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文化建设投资体制,改变农村图书馆、文化站的落后面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要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塑造农村新风貌,必须注重提高群众素质。
(四)要抓好专业文化队伍,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
要大力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户(联合体);进一步改善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装备、设备条件;定期或不定期抓好农村文艺队的调演、汇演;加强对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指导,要强化文化人才的培训和培养,特别是基层文化带头人的培育,充分发挥农村艺人和农村文艺文化骨干队伍的引领作用,给他们有用武之地,想方设法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进一步强化新型年轻文艺文化骨干人才的培养造就,特别是要加大培养农村文化的后备队伍,改变传统特色文化的断层现象。对从事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分类分批组织培训。加大培育群众自发建立的文化社团,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发挥其生力军作用。
(五)强化各种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开发和利用
要大力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力度,搞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把**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搜集、整理、展示出来,建设“万村书库”、民族风情展示馆和民族风情舞蹈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面这4篇特色文化建设范例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文化建设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化建设2
(二)开展读书思廉,增强渗透性。“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干部和职工中大力倡导读书学习,引导干部和职工熟读精思,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不断提高免疫力,增强战斗力。
(三)发挥网络传廉,增强群众性。设置如“廉政在线”、“廉政论坛”等栏目,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廉政理念,使这些栏目成为干部职工及时提供和反馈反腐倡廉工作信息及动态的重要渠道。
(四)树立典型导廉,增强教育性。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在质检系统形成弘扬正气、尚廉倡廉的良好风尚。如2007年福建省局举办的质检系统先进人物全省巡回演讲活动,让广大干部职工找到了学习的榜样,找出了自身的差距,也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意识。
(五)开展活动促廉,增强实践性。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必要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努力增强廉政文化的实践性,使文化宣传入耳、入脑、入心。要拓宽廉政文化建设领域,扩大廉政教育的覆盖面。如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科室、进楼道、进食堂等活动;举办知识竞赛、书画摄影比赛、球类比赛等,使廉政文化与文体活动实现有效结合、既突出活动的文化内涵,又弘扬廉政文化;要深入基层,走访工厂、企业,察民情,了民意,解民忧,积极为企业、老百姓提供帮助,密切与企业、老百姓的关系;结合质检单位特点,利用“3·15”等节日宣传活动、举办咨询会等方式有效地进行廉政文化宣传工作,潜移默化地向老百姓宣传廉洁思想,“润物细无声”地增强老百姓廉政意识,弘扬新风正气,建设廉洁社会。
二、立足实际,创建具有质检系统特色的廉政文化
质检廉政文化是包括廉政文化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质检工作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有机统一体。我们要把质检廉政文化建设和作风建设、行风建设、效能建设和公信力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廉政文化传播,为创建“公正、科学、廉洁、高效”质检形象服务。要创建有质检系统特色的廉政文化,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与加强学习教育相结合,使质检廉政文化建设有方向
廉政文化建设搞得比较好的地方,无一不是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制度,深入思考,并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去。2004年2月以来,中央相继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局也制定和下发了很多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和制度。福建省质检系统的“金质大讲坛”自2007年开讲以来,坚持每两周举办一次,始终围绕质检系统中心工作和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讲时事政策,普及社科知识,努力释疑解惑,使讲坛成为宣传质检廉政文化的新阵地,成为提高质检人思想素质的大讲台,受到普遍的欢迎。
(二)与提升质检服务能力紧密结合,使质检廉政文化建设有内涵
加强质检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使质检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要重点抓好行政管理、执法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他们的质检服务能力,从而使质检廉政文化建设体现应有的内涵。
(三)与公信力建设相结合,使质检廉政文化建设有实效
以“质检促发展,服务构和谐”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为中心环节,以绩效考核为主要手段,扭转“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推进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优化。加强对检验质量的监督管理,定期对检验检测报告进行抽查,查看报告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定期听取用户对检验人员检验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执行检验情况、报告及时性等方面的意见,接受用户的监督;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上门征求意见建议、聘请行风监督员、发放行风问卷、召开座谈会、明查暗访等形式,征求社会各界对质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取措施,结合实际加于整改,有效解决基层关注的办证、年检、收费、监管等热点问题;深化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从“评”字上入手,“整”字上动真,“改”字上过硬,从而使质检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使质检廉政文化建设有保障
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及内容,减少办事环节;公开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行为;做到公开内容规范化,公开程序科学化,公开事项明晰化,公开过程监督合理化,公开形式多样化;通过制定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对质检部门执法行为、执罚程序、服务规范的执法检查,把违反廉政制度和职务任免、经济处罚相结合,让腐败者付出沉重的代价;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规定》和《招待规定》,强化源头治理和倡廉节约的意识,从而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权的良性机制,使质检廉政文化建设有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王安琦等。关于廉政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理论导刊,2007,(11):71-73.
[3]张铃枣。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3):182-185.
[4]赖腾云。努力构建廉政文化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6):16-19.
特色文化建设3
一。强化普通高中特色学校文化建设,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特色学校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独特的现代化精神和丰富的时代特色,特色学校具有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不仅体现在学校拥有个性化的外部教学环境以及独特的教学课程体系。特色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相较于我国其他同类学校的特色教育水平也更高,特色学校凝聚了在校每一位师生的良好气质、优良品质,每位在校师生都具备优良的精神品质和思想行为导向,这种内化到师生心灵深处的文化动力,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1]。一所学校的文化,不仅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学校物质环境包括许多方面,校园建筑以及校园场地的布置模式是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不会说话的静态校园组成部分,也可能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了学校物质氛围的影响,接受着道德教育。比如,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入团仪式以及校级运动会等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学校独特的道德理念以及教育思想。校风、校训、校规等组成了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系。校训、校风、校规三者都可以用直接的文字形态表达,但校方也可以选择隐性彰显的模式,利用学校的建筑或地理环境,潜移默化地传递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文化的深层次表现形式便是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影响下,形成的为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精神文化成果以及思想道德观念。学校的精神文化,不仅包括学校的风气,学校的文化传统,还包括教职工和学生的思维方式,能够体现一所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加强特色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培养师生的健康人格,树立师生的积极精神面貌,培养师生的坚强品质以及良好人文素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将自身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融入到全体师生的思维中,引导师生自觉遵守学校文化,遵循学校的价值取向以及教学模式[2]。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可以开展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进而创造高品位、高质量、深层次的特色校园精神文化。
二。创新学校文化传统,夯实普通高中特色文化建设基础
精神史是一所学校的重要历史,精神史可以作为特色学校文化培育的教育源泉。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珍视且正视自己的历史,部分具有历史传承意义和深刻积淀的学校,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特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特色文化学校之所以称之为特色学校,关键在于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学校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具有优质且稳定的特点。特色文化学校并不是僵硬的教学理念,而是将灵活的学校理念从内而外自然的呈现,这种理念被全校师生共同认可,且能规范师生的基本行为。建设一所特色的文化学校,不仅需要学校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经历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更需要学校对自身地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将教育对象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现。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可以体现出先辈们的教育思想,先辈们的教育思想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精神启示。我们可以从先辈优秀的人格魅力中体现出一所学校的丰厚历史文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学校自身的传统进行深刻理解,发掘并合理培育,通过不断积累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学校的历史文化基础,凝练出属于一所学校的特色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便是学校的文化标识。我国当今的学校应该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坚持“全员发展、全员特长、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成为德能兼修、己物相融的新时代人才[3]。
三。发挥校长引领作用,主导特色高中文化建设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其发展的关键更在于校长的领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建设的好坏,需要通过校长的行为来体现。”在我国学校的校长是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能够引领学校发展,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领导者。校长自身的行为观念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从某一角度来看,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是校长的个性特征外显,深刻体现了校长的办学理念以及价值取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所学校要想持续地发展,校长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价值取向,大胆尝试新型的建设理念,在实践中促进学校创新发展。一位合格的教育领导者,不仅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应该拥有高尚的教育情怀、渊博的学识,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专业的管理艺术。一校之长应该具备掌控大局的意识和能力,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正确的指导,对学校的特色建设拥有正确的认识以及践行的魄力。校长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自身鲜明的个性与思想品质,不断创新学校的发展理念。一位合格的校长,应该能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德育为首,整体推进学校工作,不断创新学校德育教育,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学工作分层实施,实现异步发展,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利用错位引领的方式实现发展。除此之外,校长还应该配合教师积极推进课改,夯实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4]。最后,校长应将学校的教育科研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基点,以研促教,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四。发挥师生主体性,强化普通高中特色文化建设关键
一所学校的文化终究是要靠学校的全体师生继承并创造的,离开了师生便无所谓校园文化。因此,一所特色学校的文化建设,既要发挥校长的领导作用,也需要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加强全体师生对学校价值观的认同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自身的人格去熔铸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健康心灵熏陶学生的心灵,教育便是凭借精神文化的力量发挥了伟大的影响。一所特色学校必然充满高尚的精神文化气息,这一气息离不开道德高尚的全体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建设作用,就要调动全体教师的主观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在精神领域的作用。
五。培育校本文化,创造高中特色文化建设土壤
特色文化建设4
1、从微观角度探讨农机安全文化建设
要想提高我国农机安全使用意识,第一,推动机手安全文化教育,在我国新农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农机手作为核心层,要吸引家属和公众积极地参与其中,组织机手参加,从而开展农村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将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不断地应用于农村农机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促进我国农机的安全使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第二,农村机手的安全文化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在对农村的机手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当前对于农村发展建设的新要求进行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指导原则,在农村机手的学习和安全文化培养过程中,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意识,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从而用实际行动证明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带动整个农村建设的安全发展。在新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农机安全文化建设,使得在农业生产种植过程中,农机的安全实用率不断地提高,同时对农机技术和机械设备进行创新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使得我国的农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向着更加安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前进。在农村通过对机手的安全文化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农机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正地领悟安全文明监督水平,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在党的政策号召下,将安全文明发展和农机机械化技术发展相结合,从而不断地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结束语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机化安全生产机制,努力实现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提高农民对农业安全发展的认识,同时促进其农机现代化操作水平,形成良好的农机安全文化氛围,建立科学的农业发展体系,确立规范的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安全氛围,促进我国农机机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高我国农机的安全使用率,加大安全文化教育力度,促进我国农机的安全使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要求,从而不断地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
作者:陈良红 单位: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2篇
1、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群体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其中“有道德”即道德素质高,道德素质涵盖着廉政文化素质。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和稳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接受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就会迅速成熟起来,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廉政素质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对本科医学教育的重要补充。
随着时代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医学教育的社会性、内容的复杂性和实践性以及教学组织管理的特殊性等特点对本科医学教育的挑战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只看到对病人躯体疾病的救治,过分依赖于医疗高科技,忽视了对人的情感、社会、环境等诸多人文因素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重视医学人才的人文教育和培养,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代本科医学生教育中“医本文末,重医轻文”的不良倾向有所抬头,过于强调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造成学生廉洁意识淡漠,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吃喝卡拿要”等不良行为,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看病难、看病贵”的不良社会现象,严峻的医疗环境迫切要求在本科医学生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健康成长。
定向医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两免一补”,且入学前就确定了就业岗位,既解决了考生上学的经济负担,又解决了就业出路,受到了广大农村考生的高度认同。但是就业有了保障之后,部分定向医学生不用为找工作而烦恼,因而长期职业规划不清,学习上“压力不大,动力不足”,主动学习知识以谋求更好前途的愿望不强,觉得学好学坏一个样,失去自主能动性,更有甚者放松要求,“六十分万岁,多一分白费”,不肯在学习上多费一点功夫;部分定向医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已经不愿意仅在基层建功立业,而是强烈希望毕业后在大城市实现自身的人身价值;还有一少部分定向医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到基层工作,不甘心、不愿意,甚至持排斥的态度。这些都要求我们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通过有针对性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使广大定向医学生提高认识,纠正错误观念,把个人的成长与成才同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安心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2、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廉政文化建设
加大对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用正面的形象引导定向医学生。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廉政文化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富民强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定向医学生敬廉崇洁,远离腐败。积极挖掘、宣传校内外廉洁人物先进事迹,通过榜样示范效应,使广大定向医学生树立公平竞争意识,自觉树立“以廉洁为荣,以贪腐为耻”的观念。通过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廉政方面的报告等形式宣传廉政文化、廉政人物对社会发展的突出作用,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潜移默化地进入定向医学生的心灵,增强他们“厌腐崇廉”的意识。通过在校园公共场所中张贴廉政格言、警句等方式,将廉政教育的气息充斥于校园内的各种场所之中,让广大师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廉政文化的氛围。
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定向医学生。
人的思想决定了人的行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该首先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抓起,传授廉政知识,树立敬廉崇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首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把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到定向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其次,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班团活动等形式组织定向医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党员先进性教育理论,以廉洁清正、克己奉公精神为核心,进行廉洁意识、廉政知识的灌输,对定向医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再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对定向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注重对定向医学生进行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定向医学生把对个人利益的追逐纳入到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最后,针对定向医学生特点,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活动,如举办“寸金寸心,助我成长”征文演讲比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他们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伟大信念,促使他们在校期间勤奋学习,锻炼自我,毕业后真心履诺,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用良好的氛围影响定向医学生。
首先,把廉洁教育贯穿于师德建设各个环节,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举办“教育崛起教师为基”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等升化师德、铸造师魂,弘扬甘为人梯的崇高道德风尚。其次,开展表彰和树立优秀教师先进典型等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正气,引导广大教师用崇高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定向医学生。再次,要充分发挥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把廉政文化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或辅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挖掘廉政文化因素,收集、整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作为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教学参考资料,实现廉洁教育和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最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学工队伍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学工干部和辅导员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廉政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他们的廉洁自律意识。
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净化定向医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导向、约束、熏陶和辐射的教育功能。高校应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形式丰富,意义深远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廉政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通过长年累月的滤杂去污净化定向医学生。首先,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感染力。廉政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定向医学生,时刻结合国内外对学生有重大影响力的腐败案件、廉政典型,国家廉政文化建设最新政策,开展定向医学生参与率高、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力争得到定向医学生的认可,产生持久效果。其次,注重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中广大定向生的参与度。积极开展定向生趣味性强、参与率高的群体性活动,尽可能使更多的定向医学生受到教育和感染,力争使每位同学都树立廉洁意识,使广大定向医学生在感受艺术、文化熏陶的同时得到廉洁教育,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再次,增强活动内容的实践性。通过开展定向医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廉洁人物纪念馆,到贫困山区进行义务支教社会实践,参与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到敬老院开展帮扶老人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定向医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悟,来震撼心灵,提升效果,使定向医学生认识到“腐败就在身边,防腐关系你我”,真正使廉洁教育落到实处。最后,通过学校组织实施校园环境的净化活动,以有力措施强力预防和制止校园腐败现象,及时纠正定向医学生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苗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清正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建立健全高校敬廉惩腐体系,用完善的机制约束定向医学生。
一是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对重大问题,按照“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充分讨论酝酿,最后形成决策,杜绝一言堂。二是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制,廉政文化学习制度,对在定向医学生中可能存在不廉洁行为的地方,建章立制加以规范。三是有法必依,一切按制度办事,一切和定向医学生利益相关的问题都严格按照程序,民主推选,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从内部机制上克服不廉政现象。四是建立由校纪委、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普通定向医学生组成的垂直监督体系,设立举报监督电话,加大对定向医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入党、国家奖助学金评选监督力度,要求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民主推选,全面公示,凡经学生反映有意见、有争议的候选人一律重新推选。五是改变定向医学生的激励机制,加大综合测评中的思想道德比重,尤其是廉政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定向医学生评价标准,加大对定向医学生不廉洁行为的惩戒力度。比如,针对有些大学生不还助学贷款的不廉洁行为,可以记录他的信用档案,并冻结其一切金融业务,让他们在社会中难以立足。
作者:李强 单位:河南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第3篇
1.二者的区别
历史背景不同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追本溯源是由于我党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积聚的一种政治管理经验,思想政治工作被视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从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被一直延续下俩。企业文化建设是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一种体现,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从最初的引进而逐渐向自主开发方向迈进。
对企业的约束力和实践性不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是依靠对企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理念的提升来对企业进行间接的影响,其对企业的实践性和渗透力不强,企业员工可以主动、自由的选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员工并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应用性的文化,在企业中一旦确立就必须通过企业管理手段在全企业进行推行,要求员工认可并遵照企业文化准则来行动。企业文化建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实践性和约束力,具有明确的规范,并要求员工必须执行。
2.二者的相同点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二者同时存在于企业之中,并对企业和员工的思想状态产生影响,二者在很多方面又具有相似性。正是二者之间的同一性才能保障企业思想不至于陷入混乱,能够井然有序的发展。
指导思想一致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我党先进的理论和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例如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中的体现。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在具体的表述上千差万别,但其指导思想绝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良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企业中的一种体现。从这一点来说,二者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途径具有一致性
企业的思想政治共组和企业文化建设在发挥作用的途径上具有一致性,都是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思想产生影响,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工作积极性。二者都体现出了对人的尊重与肯定,通过改变员工的思想、精神和文化来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长久的影响。二者都将企业员工作为工作的主体,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将员工视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文化人”,而非仅仅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自然人”,关注员工的思想和情感变化,为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目标一致
无论是企业思维政治工作还是企业文化建设其根本目标都是为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企业不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培养员工对于企业和社会的认同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集体利益以及党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内容经常出现交叉
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和企业文化同属于社会文化,二者都离不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我党优秀的政治文化,同属于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在对员工进行世界观、价值观、民主法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时,其方向都是传播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3.企业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过程的注意事项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二者首先是具有独立性的,不能相互混同,更不能以思想政治工作替代企业文化建设,反之亦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二者的相同点,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观念的渗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资源优势可可以被企业文化建设所利用和挖掘。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要遵循各自的发展规律,实现各自的发展任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必须建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将理论与企业的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其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虽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实行的主体不同,但都需要一个成熟的团队来对其进行宣传和研究,因此企业要引进和挖掘这方面的人才,打造高素质的团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政治社会化的规律来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两者齐头并进。
4.结语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提升企业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积极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热情,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黄秀明 单位: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
第4篇
一、创新文化—创造多重效益,实现共赢共进。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和特征。如何培养员工创新的意识?从第三项目部工会组织的实践看,主要路径就是积极推进劳动竞赛模式向智力型的转化,鼓励职工群众用智慧、用技术创新向生产管理要效率和效益。他们在多个重点工程实施技术创新型劳动竞赛,组织技术创新课题小组、建立创新技术支持体系等,进一步激活职工群众的创新热情并逐步成为自主自觉行为。据统计,2010年至今该项目部各类创新成果已有10余项。在此基础上,还申报了公司级施工工法3项。创新创造,不仅增强了项目部的综合管理实力,同时也使职工群众主人翁意识得到了理性升华。
二、竞优文化—发挥先进引领,带动项目飞跃。
企业要打造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经济组织,需要通过竞优文化的整合与裂变,催化企业思想观念和经营体制的深层变革。从第三项目部实际看,一是要贯彻“高目标导向”管理。高目标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高目标与高素质、高效率、高效益等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中,高目标实现需要高素质支撑,高素质必然产生高效率和高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目标导向”是竞优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高目标导向”引领下,2012-2013年,第三项目部实现了连续两年经营额和产值“双超五亿”的强势发展。二是坚持“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的基本理念。要不间断地引导全员对标学习,补齐短板,积极打造核心竞争力,努力争当行业管理和岗位绩效的排头兵。三是推动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尤其要在执行力上培育全员“说了就办,办到最好”的作风,打牢竞优文化的基础。竞优文化的落地,使得第三项目部近两三年先后获评天津市“文明工地”、滨海新区十大战役先进集体和天津港“重合同守信誉保质量安全建筑安装企业”殊荣;项目部多名员工获得了公司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品牌员工等称号。
三、业余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汇众志聚合力。
丰富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于陶冶职工情操,激发工作热情,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营造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从第三项目部业余文化生活实际看,它是职工不断汲取知识营养的阵地。项目部投入资金,及时提升职工活动室、阅览室的文化品位,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拓展职工文化视野,找准自身短板,及时充电提高。它是职工展示文化修养的舞台。项目部工会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发现和培养职工文化特长和兴趣爱好。通过舞台的历练,增强职工的自信力。它是职工提升情操水准的风向标。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可以使职工思想道德情操不断地得以陶冶和净化,可以不断地迸发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它是项目团队凝心聚力的助推器。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职工集体荣誉感,是企业外塑形象、内聚发展力的助推器。
四、共享文化—注重群体价值,营造和睦家庭。
共享文化是群体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项目部这一管理单元的人员构成愈来愈多元化。它客观上要求项目部管理者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实现“共享”。第三项目部在实践中一是建立“困难职工救助基金”提供解困解忧帮扶。据统计,这几年,项目部除依靠上级工会划拨的困难职工补助基金外,还通过职工自发捐款等,每年募集经费千余元,用于特困职工帮扶、生病职工慰问和社会公益活动等。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体现了企业大家庭“共享文化”的魅力。二是重视“农民工”群体,实现“暖心工程”全覆盖。项目部领导主动走访协作单位,与其员工真诚沟通。既充当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的协调员,同时也将他们的困难员工及家庭划入“暖心工程”范围;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展示了国有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风采。三是通过文体娱乐活动建立群体间的情感沟通平台。每逢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项目部工会主动邀请协作单位员工参加文体竞技活动,在比赛和角逐中营造“凝心聚力,共建和谐”的情感氛围。文化力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打造和锤炼文化力;文化建设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与项目部等最基层单位的积极践行。第三项目部工会经过不断探索,将文化建设拓展到优势共建,和谐共赢的更深层次,形成了“民主文化、创新文化、竞优文化、业余文化、共享文化”等特色文化,这些文化要素的合力,构成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坚固基石。
作者:陈聪 单位: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第5篇
一、加强我国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夯实物质基础
由于政策和历史原因,长久来,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致使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极不平衡,城市优于农村,东部优于西部的现象十分明显。在部分地区,即使当地政府认识到了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意义,但面临资金的紧张,对于老年文化建设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农村老年文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贫困地区适度倾斜,可以采取政府集体采购的方式,完善农村老年文化的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村老年文化建设所必须的“硬件”质量,因地制宜,可以以各地的特色,发展不同的文化体系,使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化、多元化。
2、完善体制建设,使得老有所依
《论语》有言:“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因为农村收入普遍偏低,在没有达到“衣食无忧,病有所医”的前提下,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观念,积极投身到农村老年文化建设上来。因此各级政府应该积极探索“老有所养”的新途径,增加老年人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接触农村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使农村老年文化建设路到实处。首先,我们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大病”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其次主动积极探索农村低保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此外,还可以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农村社区服务活动,为病残、高龄、“空巢”、鳏寡老人带温暖。最后,应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法律援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真正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3、丰富文化生活,使得老有所学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我国半文盲、文盲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四,相较于城市超出二十三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了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他们既没有能力读书看报,对于琴棋书画更是一窍不通,能够享受的文化活动非常少,这无疑制约着农村老年文化的建设。因此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从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适合他们条件的文化活动项目。通过宣传学习终身制的新理念,鼓励农村老年人成立老年协会,根据老年人的文化水平,适当开设平阴十字、养生保健、法律法规、歌咏舞蹈等课程讲座,帮助老年人提升思想觉悟,培养兴趣爱好。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老年人而不是地方政府,所以要明确此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主要任务是帮助和服务,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需要农村老年人自发的进行组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也应该对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给予足够重视,通过加强宣传报道,并多创办符合老年人口味的娱乐文艺节目的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服务。
二、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我国老年文化建设不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它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这从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需要端正思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为这项旷日持久的伟大工程添油助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老年文化埋头做实事,而不只是摇旗呐喊。
作者:毛磊焱 单位:江西赣南医学院
第6篇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培育。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南网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公司围绕2020年创建与海南国际旅游岛相适应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发展目标,积极打造海南电网公司文化。首先是通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培育出了“双创建、双连心”和党员“一带二”党建先锋工程品牌(“双创建”即创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双连心”即“党员领导干部与基层党员心连心”“党员与职工群众心连心”;党员“一带二”即一名党员与两名非党员员工建立相互结对帮带关系),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是以加强员工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开展“四型”员工队伍建设(即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效能型),使员工从根本上转变“松、懒、散”的不良风气,树立起“严、勤、细、实、快”的优良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再次是以增强员工队伍素质为立足点,推进责任文化建设,使员工牢记电网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责任与使命;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树立起“电网安全稳定是公司生命线”的思想认识;推进服务文化建设,使员工铭记“服务永无止境”的服务理念,自觉、主动、优质做好供电服务工作;推进执行文化建设,强化了员工“想尽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行为理念,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提高执行力,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清白做人、干净干事”的廉洁理念,营造起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为更好地提炼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并加以交流和推广,公司每年都举办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集中展现系统各单位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员工辅导计划等方面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达到了以文化建设凝聚员工向心力、激发队伍干劲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模式
为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海南电网公司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四个方面,搭建起企业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模式。
从精神层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为主线,以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制定了《海南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创先规划推进方案》,明确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并按照需求分析、计划制订、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四个步骤,建立起完整的企业文化培训体系。着力塑造企业文化“灵魂”,把南网文化理念与海南电网公司管理实践、海南地域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编辑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将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内涵和外延具体化,形成全员覆盖。
从制度层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管理制度,促进制度和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制度体现文化,使文化融于制度,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常态化考评机制,使之导入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效能和管理效能。抓好制度建设的废、改、立工作,消除不适合企业发展的固有文化心理定式和心智模式,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结成牢固的共同体。
从物质层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方面,主要是将公司文化理念外化于形,通过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可靠率、抗灾抢修复电和重大政治活动保供电等的内外宣传报道;通过为客户提供增值超值服务,传递企业优质服务文化;通过有效的VI系统导入塑造品牌,如企业产品标识、生产环境、建筑以及便笺纸、PPT、文件夹、档案袋等办公文档规范等,向员工和客户受众传播了公司企业文化内涵,达到宣传企业和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的目的,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
从行为层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企业文化传播载体,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运作管理水平。公司每年通过评选劳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创建青年文明号、创建文明单位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并加以宣传,扩大先进典范在员工中的影响力,使之形成企业文化的精神典范。同时大力开展有关企业文化的知识竞赛、辩论、征文、论坛、拓展训练、标杆学习等活动,多渠道、多角度地宣贯企业文化理念,达到企业文化深植员工心灵的目的。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为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有力推进,公司以“三个机制”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落地。
工作保障机制:公司建立领导干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参与制度,发挥各级领导干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带领者和践行者的作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党政工团定期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强化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配置专门的专职和兼职人员,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软硬件投入。
工作指导机制:出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汇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手册,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年度推进计划,确定企业文化建设战略重点、战略举措和细分举措,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根本要求和责任部门。公司层面加强专题调研,分层分类指导,树立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公司系统整体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工作考评机制: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党建、经营管理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管理,采取由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动态进行检查考评,建立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改进、规范和提高。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成效
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公司发展的软实力,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的提高,赢得了各方面的美誉。
建设坚强海岛电网的使命感增强。着眼于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公司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了具有鲜明海岛特色的现代化电网建设。海南电网220千伏主网架实现了从“单环网”到“双环网”、从“日”字型到“目”字型网架巨大转变,网架结构发生质的飞跃。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500千伏海底联网工程2009年顺利投产,结束了海南孤网的运行历史。
安全生产工作的生命线抓得更牢。公司始终把握好电网安全稳定的生命线,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着力提高供电可靠率。2013年,公司安全生产大局保持平稳,综合电压合格率%,同比提高个百分点,综合供电可靠率%,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实现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12年保电“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的目标。
客户服务水平上了新台阶。公司牢固树立“服务永无止境”的理念,以客户为尊,用心用脑做好供电服务工作。2013年,公司百万客户投诉率22次/百万户,同比下降了84次。
作者:黄仁轲 韩灵欣
第7篇
1.社区卫生文化的发展内涵及其作用
2.社区卫生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利用医改这一发展机遇,加强社区卫生文化建设,提升卫生人“厚德、精医、仁爱、为民”的服务理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解决辖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方面赢得了老百姓认可,但还存在不足之处:
对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存在认识误区
不少人对社区卫生文化建设的内涵缺乏了解,管理者认为社区卫生文化就是工、青、妇组织的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或者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来进行文化建设。职工认为文化建设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病人看好病或为百姓做好公共卫生服务,这些认识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相对于文化建设的内涵却显得过于片面,文体活动、专业技能这些只是文化建设的内容,毋庸讳言都应该重视。但是恰恰没有对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医院精神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这种认识不提高,社区卫生文化建设一定是纸上谈兵、难见成效。社区卫生文化建设模式的雷同性当前社区卫生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模仿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设计院徽、谱写院歌、归纳院训、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单一,过于笼统、缺乏创意、没有真实体现行业特点,单位定位,不能真正引起职工的共鸣,从心理上讲也不会被职工认同,最终根本不可能达到激发斗志、增强战斗力、促进社区卫生和谐发展的目的。
社区卫生文化建设缺乏常态化
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刚刚起步,为迎合时展要求,一窝蜂地追求文化建设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医患关系,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象,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内涵不丰富,形式主义成分多。对卫生文化建设重视时,刻意地开展一些活动,颁发几个文件,召开几个会议,空喊几句口号,悬挂几条横幅等,在文化建设上还未真正形成统一全面的规划和发展方向,缺乏常态化,长效化社区卫生文化建设机制,是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和谐发展的关键之处。
3.加强社区卫生文化建设的启迪
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软实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功能。多措并举地开展社区卫生文化建设,不仅对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以及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正面效应,而且对提高社区卫生机构文明程度,核心竞争力以及各项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促进社区卫生健康发展。
强化社区卫生文化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
领导班子及各科室负责人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理解和掌握社区卫生文化的含义和作用,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做到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利用会议、信息平台、宣传栏等宣传形式赢造氛围,利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各自优势开展活动。通过文体活动抓职工的精神文化;通过技能操作比赛抓职工学习文化;通过法制、医德医风教育抓职工的廉政文化;通过制度建设及绩效考核抓管理文化等,建立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社区卫生文化。
养成良好社区卫生行为文化持续开展医德医风建设是重点
社区卫生行为文化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是相互联系、互为促进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机构少数工作人员存在的一些回扣、红包、服务意识不强等不端行为饱受社会诟病,持续开展医德医风建设迫在眉睫。一是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及法制教育,积极投身医改,转变服务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必须加强对职工技能的学习培训,更新知识,创新工作,不仅要提高职工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而且要提高职工为老百姓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持续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必须要成立相应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考核,与个人绩效、职称晋升挂钩等,才能促进社区卫生行为文化的形成。
开展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制度是保障
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包含制度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加强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必须从组织机构、建章立制、激励措施等方面入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要明确由院办、督查办、工会等职能科室具体落实,组织专门人员狠抓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品牌意识明显增强;二是要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学习制度、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岗位的职工都有章可循,依据规定定期进行考核,不定期进行督查,为社区卫生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三是要弘扬先进、鼓舞斗志,根据奖惩办法对先进集体和个人除经济奖励外,还要给予精神层面的激励,反之给予批评或经济处罚。只有将文化融入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中去,才能形成富有社区卫生文化特点的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体系,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持久化的开展。
社区卫生品牌的塑造:社区卫生文化建设是基础
打造社区医院品牌是单位管理者的不懈追求,社区卫生文化建设是基础和源泉,而品牌的塑造是社区卫生文化建设成功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精神面貌和品格特征的体现。要塑造品牌,首先要加强职工队伍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他们是社区文化建设主力军,也是塑造良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象的前提。其次要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在做好基本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利用“3+X团队”、“网格小组”走农村、进社区为辖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三是要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与媒体的沟通,将中心正面形象、取得的成果、先进事迹等及时通过“两台一报”进行宣传,扩大中心的知名度,树立中心良好形象。社区卫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现成模式或固定做法,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社区卫生文化,才能激发卫生活力,提升卫生形象,打造卫生品牌,促进卫生和谐发展。
作者:方道宽 单位:扬中市三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8篇
1建设学校物质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配置富有育人功能的设施,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校根据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建造了各种实用美观的功能室,如图书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科学探究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陶艺室等,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我校还配备了校园音响设施,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了不同的钢琴曲和提示语,每天上学、放学、课间、下午习字时进行播放,给学生带来一种愉悦感和归属感。
创造校园人文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我校不仅注重自然环境的优化,更注重人文环境的创造,力争使校园内的每个字、每幅画、每块墙壁都成为陶冶情操、启智育能的教材。如绿化带里关于环境教育的标牌,教学楼楼梯用线和左右脚丫标识的安全路线,楼道里展示的“科学篇”“读书篇”“养成篇”“劝学篇”“方法篇”等标语,楼外墙面的“安全篇”“传统文化教育篇”“个性化班牌”,各教室内的布置等,使校园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积极进取、茁壮成长。
2创建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研究表明,创建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有效的方法。
提炼学校核心文化,引领学生思想和行为
回顾我校办学历史和办学过程,展望其发展的愿景,我们将“乐成”确定为学校核心理念,坚持“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以“崇德、笃志、勤学、力行”为校训,以“文明、守纪、勤奋、健美”为校风,以“爱生、敬业、敦品、启智”为教风,以“亲师、乐群、善学、多思”为学风,从不同方面凸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引领学生思想和行为。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明行为我校利用每天20分钟的晨读时间,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古代散文》等,传承中华文化,并通过诵读、表演、说唱等形式揭示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
做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接受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学生行为
我校常规教育制度化,以制度约束、规范学生行为。如《农大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农大附中学生一日常规》《农大附中学生荣誉申报制度》《农大附中班级管理细则》《农大附中流动红旗评选办法》《农大附中学生文明行为三字歌》《农大附中学生安全手册》《农大附中学生健康教育手册》《升国旗制度》等。另外,我校活动开展常态化,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英语节、纪念日活动、主题队会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队入团仪式、退队仪式、表彰仪式、军训、学生两操及大课间活动等,寓德育于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拓展课程文化,培养学生个性品质
我校利用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优势和学校教师的特长,开发了许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本课程,如高尔夫球课、素质拓展与心理团体辅导课、专家讲坛课、文学创作课、科技实验课、竖笛课、2+1体艺项目、健康教育论坛、研究性学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创造性地培养其个性品质,完善其人格,培养其才干。
作者:李旭俦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第9篇
1、和谐校园环境是建设大学质量文化的基础
优化办学条件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是指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和学术研究水平:硬件是指实验器材、设备、建筑、图书收藏等各方面。办学条件的好坏很大程度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等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应同时加强软件和硬件的建设。首先,应强加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的建设,大力引进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数量,提高整体的学历、学术研究和教学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知识和技能;其次,高等学校还要再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的力度,改善实验室的环境和条件,做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应不断优化学生的生活条件,改善住宿环境,保障后勤服务,努力从全方位促进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提高。
2、突出特色文化是建设大学质量文化的关键
要想把大学高等学校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都要有自己特色的质量文化,以特色质量文化来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一般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在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有的高等学校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胜任工作,并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高等学校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陶冶,使毕业生拥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显示强大的发展后劲;有的高等学校则注重对学生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使他们在人才就业市场走俏抢手;有的高等学校则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快速适应环境并打开工作局面。因此,高等学校质量文化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和目标。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学校质量文化才会有活力,才能使高等学校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变革中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和应变力,才能培养出具有本校品牌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3、营造创新氛围是建设大学质量文化的核心
从现实来看,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被视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成本;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手段。为此,现代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最高目标,进一步普及、强化创新意识,并逐步构建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机制,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及环境,并在实际教学中一以贯之地遵循宽容性、选择性和激励性教学原则,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给他们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时间与机会,多为学生设计自主创新的情境,为之创造更多的训练其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创业的实践机会,并辅之以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指导,从而使创新教育理念真正得到贯彻与实施。
4、培育学科文化是建设大学质量文化的保证
学科文化建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和学科是现代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学科是大学建设的龙头,是大学发展的主旋律,课程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学科建设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大学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立有利于教师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华的用人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一批以教学名师领衔的层次和年龄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教学团队,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教学、学会反思、学会研究,成为专家型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迅速发展。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是高等学校生存、发展、壮大的关键。只要高等学校重视培育质量意识,建立质量制度,提升质量形象,以文化力提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就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赢得社会的信任、顾客的满意,并实现高等学校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作者:席桢 单位: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第10篇
一、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功能
1.有利于服务专业实践,促进专业建设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和专业特长,为学生搭建一个进行专业实践的舞台,以活动延伸课堂。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是特色专业实践的平台,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生更加热情地投入到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中去。
2.有利于营造育人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得以成长成才的沃土。良好的校风学风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凝聚力,优秀的特色校园文化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特色人才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焕发激情、催人奋进,还能使学生形成独特而优雅的气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人文精神、优良道德风尚、高雅文化的熏陶。
3.有利于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高校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所高校由于其历史背景、发展规划、文化底蕴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高校要在激烈竞争中得到长足发展,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就要杜绝雷同化和盲目跟风,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才能加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所高校都坚持特色办校,个性发展,坚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文化有着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更能够促进社区文化、乡镇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位不高,重行为文化轻精神文化
从校园文化环境来看,有些高校的建筑并不能体现其应有的艺术性,在人文景观建设方面缺少整体规划,没有特色也没有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从校园文化活动来看,一些学校校园文化活动过分强调数量,重视文体活动却缺乏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弘扬,繁多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疲于应付,不能保证活动的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仅停留在表层,没有意识到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他们道德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难以避免流于形式,以致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高校应大力提倡格调高雅、高品位的精品校园文化建设,以特有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
(二)缺乏特色
每一所高校都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发展规划、文化底蕴,因此每一所高校都应当有区别于其它高校的特色之处。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很多高校却存在盲目跟风、相互模仿的趋势,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千篇1律,学科专业建设大同小异,校园文化活动相互模仿,甚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出现雷同。每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往往是区别其他高校的关键所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特色,对高校的整体发展不利。
(三)相对封闭
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存在,高校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且服务于社会,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因此,建设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应该打破“象牙塔”模式的封闭状态,而很多高校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局限于校园围墙之内,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性,没有对社会开放,融入社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相对封闭,不能发挥引领社会文化的作用,不能同社会文化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
三、加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打破对校园文化认识上的局限,克服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行为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弊端,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体现在校风、校训、校规校纪等各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各个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出展示高校自我形象、提高高校竞争力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当切实强化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形成校园浓郁的学术气息,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学生奋发向上的求学态度,都是高校独特校园精神文化的集中展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当根据学校的自身特色,制定出系统、规范、和谐的校园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并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突出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主线,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它标志着一所大学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高校应当在深挖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理念、发展方向、自身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在专业的开设上不能追求“人有我有”,为了追求综合性高校的建设,不顾及自身的师资力量,发展方向,盲目跟风,最后只能造成专业开展全面却力量薄弱,整体办学水平难以提高的局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当突出专业特色,打造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武汉大学的测绘专业和安徽大学的外语专业都是各自高校的特色专业、招牌专业。
(三)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打造优良的特色社团,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为了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应该组建一些非专业的、有文化底蕴的社团,如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环境保护协会等。要从专业特色、地方特色出发,培养特色学生社团。此外,高校学生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参与到学生社团活动的激情,但是社团的建设也需要学校的关注和支持,要有专业教师带队指导,不能放任自流。为了使学生的特长和才能在社团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应该开展社团风采展示和社团评优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在举办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为学生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应该致力于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将学校的文化精神推向社会。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使学生的活动更符合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目前,一些高等院校的品牌校园文化开展得很出色,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如,武汉大学根据其治学和地域特色推出的“珞珈之春”科技文化节、珞珈金秋艺术节、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不仅关注到学校的人文发展,也关注到对外文化交流,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平台,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四)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注重完善校园规范
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介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高校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更容易受到大众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引导,因此,高校应高度关注网络可能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与引导,在学生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改良校园广播和电视设备,发挥专业优势,打造高质量的高校特色校园广播;创设学生刊物,营造自由而轻松的氛围,鼓励师生交流学习心得,传播思想,发表观点;完善的制度是支持无形的人文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高校更要注重完善校园规范,以制度规范学生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完善的校规校纪能够监督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五)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建筑、景观都体现着学校的校风,蕴含着独特的校园精神,高校应当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塑造。首先,整体规划校园人文景观的建筑,注重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化,突出主题,突出人文教育内涵。比如,可以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优雅别致的休读点;可以建设文化艺术长廊,由各专业师生用自己的作品去美化长廊;校园内设置石刻校训和名人题词、图片等,让学生时刻谨记校训,学习名人的良好品质,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其次,加大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投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人文素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另外,由于学生公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致力于学生公寓建设,打造公寓文化,强化安全保卫意识进公寓,高雅文化进公寓,党员示范进公寓,促进 宿舍间的学习和文化交流,形成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
(六)增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并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