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项目开始施工的报道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82091

【导言】此例“项目开始施工的报道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工程施工报道【第一篇】

关键词:胶州湾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地质工作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长度目前在我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是我国在建中的第二条海底隧道。与国内外同类工程相比具有以下特点:规模大,投资高,工期长,总投资亿元,建设工期47个月。它是连接青岛市主城与辅城的重要通道,南接薛家岛,北连团岛,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

青岛胶州湾隧道为城市快速道路隧道,设双向双洞六车道,设计车速80km/h,隧道全长约,其中跨越海域段约。主隧道断面为椭圆形断面,开挖断面从㎡~㎡不等,二次衬砌厚度从400mm~700mm不等。地震烈度:按Ⅶ度设防;设计安全等级:A级;防水等级:一级;设计基准期100年。采用进口端与出口端对头掘进的方式,用钻爆法施工。

2 工程地质条件

(1) 胶州湾是山东半岛东南沿海的一个深入内陆的半封闭海湾,平均水深7m左右,最大水深65m。隧址区地貌为湾口海床及两岸滨海低山丘陵区。隧道轴线处海面宽约,最大水深约42m。最深处靠近水域中央,在中部形成宽阔的海底面,为主要通航区,向两侧分别成两个较陡的斜坡,斜坡间发育宽窄不一的缓坡平台,潮间带多为礁石。团岛岸为滨海缓丘地貌,经人工改造,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多在5~10m间,地面建筑物众多。

(2)隧道通过区薛家岛出口端的构造断裂破碎带有f3-1、f3-2、f3-3、f4-1、f4-2、f4-3、f4-4、f4-5、f5、f6共三组10条断裂,为高角度的断层,走向为北东、北西。断层带内多为压碎岩、角砾碎石,是地下水径流的通道。在断层带及两侧影响带内海水直接补给。断层附近因岩体破碎,风化相对严重,部分地段弱风化岩层底面在海底20m以下,已进入隧道内部,岩体自稳能力差,极易产生塌方和大量涌水。

(3) 隧道陆域段主要为花岗岩,海域段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岩质坚硬、脆,属硬质岩石,完整性好,节理较发育。在构造带附近岩体破碎,节理密集,岩石呈碎石、角砾状,部分断裂带内呈角砾或土加石的散状结构。围岩以Ⅱ、Ⅲ级为主,约占%,Ⅳ级围岩约占%,Ⅴ级围岩约占%。

3 对胶州湾隧道工程地质的认识

对工程地质的基本认识

对胶州湾隧道工程地质的认识,从实质上讲只有二点,一是对勘察程序、胶州湾隧道详勘工程地质报告与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认识,二是对施工阶段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工作的职责、预报项目、内容、目的的认识。

从勘察设计程序上讲,重大工程的勘察设计或已完成的详细勘察资料与施工图设计文件中都明确的提出,均应开展施工阶段工程地质工作。

施工阶段工程地质工作是对前期勘察地质工作的检验,是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工作的延续、补充与完善。尽管各勘察阶段资料做的比较细致,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的影响,工程地质资料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准确地预见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

施工前的围岩分级主要是根据勘测阶段取得地质参数进行的,由于受地质勘察手段的限制,常常不能获得充分可靠的判定围岩分级的数据,,因此根据详细勘察资料,进行的施工图设计都是属于预设计,其准确性与实际的符合程度,都有待于在施工中的开挖检验,这一点,在胶州湾隧道详细勘察工程地质报告与施工设计图中都有明确表述。

地质工作不到位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于施工前受某些条件的制约与限制,地质工作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围岩级别判定的方法,加之我们对施工中的地质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有效的判释方法和手段,以致在隧道的施工中产生大量的变更设计,延误工期提高成本,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

动态设计的必要性

鉴于隧道施工的特殊性,有眼睛干得无眼睛的活,因此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开挖出来的地质状态,才能使我们比较客观、明确、可靠地了解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我们采取最符合地质状态的施工支护措施。这样就对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提前看到没有开挖出来的地质状态,确认和修正围岩级别,并迅速而合理的反映到施工中,反映到支护结构中,同时这也是隧道施工中动态设计的基础。

地质勘察的类型

需要指出的是工程地质勘察,实质上是广义的地质超前预报,从勘察手段上讲,有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这六种,最终得出的是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而地质超前预报采用的手段,是有针对性的,可以是这六种,也可以是其中一两种的组合与强化。

广义的地质超前预报,贯穿于隧道工程勘察设计各阶段,并反映在工程设计文件中。狭义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是特指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是施工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在隧道掘进之前,预先了解掌子面前已存在的地质相关信息,对岩体的完整性、软硬程度,节理的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等,做出科学正确的判定。其预报的作用、距离、精度、手段、方法、内容有多种,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系统性、未知性、实用性、客观性,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配合。

适合本隧道工程的预报方法

(1) 地质法:主要根据掌子面及两侧边墙,揭示的地质情况,如岩体结构面产状、破碎程度,岩石的软硬程度,结合详勘资料与图件,预报掌子面前方存在的断层,不同岩性间的接触面,岩体的稳定情况及失稳破坏形式。属直接法预报法。

(2) 超前导洞法:通过先行的服务隧道来预报左、右线隧道。属直接预报法。

(3) 超前水平钻(探)孔法:通过钻(探)孔钻进速度和对采取的钻孔岩芯的观察与试验获得掌子面前方岩体的强度、岩性、完整程度及含水情况等方面的直接资料,是各种预报方法中最直接有效定量的预报方法。

(4) 波反射法:主要利用声波、超声波、电磁波、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与反射,通过信号采集系统接受反射信号,采用专门软件进行分析,判释掌子面前方反射界面(结构面,接触面)距隧道掌子面的距离,来进行预报。属间接预报法,有多解性。

需要强调的是,各种预报方法虽然各有长处与短处,只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应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采用超前水平钻(探)孔,会影响到施工掘进速度,增加一定的费用,延误一些时间。但是增加的费用、延误的时间与处理突水事件所增加的费用与延误的时间相比,是十分有限的,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4 地质工作内容

根据胶州湾隧道详勘工程地质报告与施工图设计文件,结合陆域段的开挖情况在海域段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施工前的要求

(1) 海域段过断层破碎带掘进前,通过强审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到位、长距离与短距离精确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应完成、施工用钻孔注浆堵水设备、材料应到位。注浆记录应采用三参数记录仪完成;

(2) 施工地质工作应作为一道施工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随有关工序一并报验;

(3) 地质超前预报应连续进行,需提前3~7天上报下一阶段地质超前预报方案(包括起止里程、采用何种方法、工作内容、要达到的目的、所占用的时间、对进度的影响、是否会产生突发事件、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4) 明确划分施工单位、第三方预报单位在地质工作中的职责,并全面履行各自合同的内容与投标承诺,严格按已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方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地质工作内容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其结果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5) 业主以书面形式明确施工单位,施做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的内容与费用,制定刚性规定进行约束;明确参建各方对隧道施工与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的协调配合要求;

(6) 参建各方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采用的各种设备的数量、型号应与投标承诺相一致,设备应完好,配、备件齐全的到场,操作人员应熟练。

施工过程的工作内容

(1) 为确保地质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提供符合照明、通风、安全要求的工作场地与地质工序的工作时间;

(2) 在服务隧道的一侧,连续进行TSP预报。在服务隧道全段布置超前水平探孔,探孔长度与TSP预报的长度基本一致, 结合胶州湾隧道详勘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建立连续的TSP曲线、岩性、强度、完整性、含水性、围岩级别之间的对比关系;

(3) 水平取芯钻孔,取芯应按RQD标准钻取岩芯、定名、做点荷载强度试验,岩石波速试验、孔内摄影,以定量指标划分围岩级别,对原围岩级别进行修正,同时进行开挖后的围岩地质编录与影像工作;

(4) 在左线隧道的左侧,右线隧道的右侧,连续进行TSP预报,利用服务隧道建立的对比关系资料,在较准确定量预报的基础上,划分需进一步查明的重点范围,布置超前水平取芯钻孔,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预报;

(5) 对洞内的里程标注要准确及时,复喷混凝土后应及时恢复标注。

判释与应用

(1) 明确对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内容按排、判释结果的选取,制定刚性规定进行约束;

(2) 在正常掘进时,连续进行超前探孔探水,探孔长38m(搭接8m),防止突水发生。遇超前探孔出水,立即加密探孔并进行堵水注浆;

(3) 根据地质超前预报的结果,结合现场开挖情况,对地质超前预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及时上报,以便指导今后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4) 对预报结果验证的内容应包括:断层破碎带与断层破碎带两侧岩体破碎带和破裂带的准确里程、产状、岩性、围岩等级、充填物、透水性等;

(5) 地质素描编录图应与地质照片相配套,需注明里程、节理裂隙的产状要素及地层、岩性描述。地质素描编录图、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地质素描编录一律“写实”,不做任何换算。地质素描编录图式、图例、比例、用语应统一,须当天完成整理绘制;

(6) 地质素描编录需在掌子面出渣完毕,清邦找顶完成后进行,同时还需对掌子面进行摄影(布照明灯二组,每组3×1000W,用带广角的相机,高清模式下拍摄),拍正面、左侧、拱部、右侧各一张,开挖台车到位后,量测节理、产状要素,取岩石样定名,进行整理、编录、存档;

(7) 需对不同围岩分级段内的岩石取代表性岩样2~3组留样并做镜下岩石定名、岩石抗压试验、编录成册并及时整理标本;

(8) 地质素描编录与地质照片应在下列里程(点)进行:①施工图中的围岩等级分界里程。②施工图中的支护类型分界里程。③地质超前预报结果判定的围岩等级分界里程(点)。④开挖中遇到的围岩、岩性突变点。⑤Ⅱ~Ⅲ级围岩每20m做一个(3~5个开挖循环);Ⅳ~Ⅴ级围岩10m做一个(3~5个开挖循环)。

施工一定长度后,地质素描编录图,应分段完善、总结,并作出相应的左线、右线、服务洞的展示图与隧道纵断面图。

地质预报与动态设计的结合

(1) 开挖到施工图上围岩等级(围岩等级由好变坏或由坏变好)及支护类型的分界里程,需经地质判别后(超前地质预报、地质照片、地质素描及地质描述),方可按施工图中的围岩等级及支护类型进行开挖与支护;

(2) 围岩等级变更必须遵守先提请后变更,批准后再施工的原则;

(3) 当施工图中的围岩等级与围岩分界里程和实际开挖围岩等级不相吻合时(围岩等级由好变坏或由坏变好),施工单位应以书面形式向驻地监理提出变更申请,提出时需附里程、超前预报、地质照片、地质素描编录等资料,由驻地监理召集相关人员参加,共同商讨后判定暂定变更长度(起始与终止里程),以变更会议纪要的方式下发施工单位执行;

(4) 若暂定变更长度开挖完成后,实际开挖围岩仍然与施工图不吻合,应继续按(3)条重新办理。

5 工作原则

工程地质工作的工作原则如下:

(1) 围绕建设人文隧道、科技隧道、环保的目标,业主国信集团以严谨、科学、务实的理念,进行精心的施工筹备组织,施工中驻地监理坚持科技为本,提供一流服务,建设一流工程,争创一流企业,诚信至上,安全第一,质量至优,用户至尊,服务至善的理念,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实施;

(2) 针对本隧道存在的断层构造发育、岩体种类繁多、岩性界面形态复杂的特点,结合本隧道水下施工的特点,超前地质预报作为一道施工工序纳入设计,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即超前地质预报采用以地质分析为主,长距离宏观预报与短距离精确预报相结合、超前探孔与物探相结合、多种物探方法相互补充验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超前预报方案;

(3) 海底隧道的最大风险来自隧道顶部的海水,要将“水”的治理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遵循“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始终坚持先探后挖的施工原则,做到先探水、堵水,再开挖。根椐探明的地质围岩条件、渗漏水量的大小,合理选择注浆堵水方案(如全断面注浆、周边帷幕注浆、局部断面超前注浆、周边短孔超前注浆)。使隧道注浆堵水后的出水量满足,主隧道不大于/d·m,服务隧道不大于/d·m的设计要求。

6 工作成果表(薛家岛端)

见附表

7 结束语

在青岛胶州湾隧道施工期地质工作中,统一了对隧道的核心是地质的认识,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根据隧道的核心是地质这一特点,发挥施工期地质工作的先导作用,采用长与短,虚与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7种地质超前预报手段优化组合为3种(TSP+探孔+影像与地质素描编录),在陆域段摸索磨合海域段推广应用的工作方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有效的减少了地质预报工序占用施工作业的时间和协调难度,以利施工单位与预报单位的及时施作,同时又使隧道的动态设计(及时变更)得到有效落实,有效的防止隧道施工中突涌水的发生。

特别值的一提的是在地质超前探孔工作中,首次采用三臂凿岩台车的专用钻杆与钻头,施做38m长的超前探孔,在海域段连续使用,有效的防止和消除了由于突涌海水带来的施工风险与地质灾害,为海底隧道的快速掘进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手段,为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海域断层破碎带及含水构造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获得了良好的安全及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胶州湾隧道施工技术规范[Z]. 2007年8月。

[2]胶州湾隧道工程地质详勘报告[Z]. 2006年12月。

[3]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08] 105号

项目开始施工的报道【第二篇】

20xx年,是实施“”发展规划和贯彻党的精神的关键之年,是集团公司和我公司成立60周年华诞的一年,更是全面提高我公司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及其重要的一年。

在这种形势下,进一步加大通讯报道工作力度,发挥通讯报道工作的宣传功能、广告功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沟通功能,为公司提升市场份额、坚持底线管理、推行大项目部制、提高发展质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现将20xx年通讯报道工作策划如下:

一、认清形势,明确通讯报道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xx年通讯报道工作必须高举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为主线,积极落实中国建筑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愿景和“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坚持“五化”战略和“三化”人才战略。

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勇于拼搏,主动出击,造势鼓劲,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基调,积极创新宣传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

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把握企业发展重点,紧密联系职工思想实际,不断加强通讯报道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公司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通讯报道的作用

通讯报道工作是党的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上级党委以及公司党委、行政的工作部署,宣传公司市场营销、基础管理、施工进展、班子建设、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新成就、新人物、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和新成果的任务。

做好通讯报道工作,对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提高公司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展现公司强大实力,促进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围绕公司的工作中心和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构筑大宣传格局,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态势。

三、围绕中心,为企业营造良好氛围

1.大力宣传公司中心工作,特别是要突出宣传提升市场占有率、推行大项目部制、实行底线管理、提升经营资产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做优做强做大公司主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公司治理、创新降本增效办法、提高履约能力、提振诚信文化、依靠科技进步、服务客户的举措与效果。

2.大力宣传贯彻集团总公司、集团公司和公司工作会精神的做法与效果。

3.加大对各项目的跟踪报道力度,尤其是品牌工程的宣传要有策划地进行宣传;积极搜集项目上的新闻素材,针对项目的开工、节点和竣工情况分阶段进行宣传报道;对项目上的优秀典型和骨干人才事迹进行动态宣传。

4.大力宣传公司落实“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和谐企业建设,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反腐倡廉建设,“双青”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气象、新成果。

5.大力宣传行业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树立学习榜样,弘扬时代精神,传递行业正能量,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6.以纪念建党92周年,庆祝集团和公司成立六十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7.要坚持“三贴近”原则,重点加强对施工一线的宣传报道力度。要深入基层,扎实工作,走进工地,深入报道发生在施工一线的新闻事件,真正地反映企业的风貌和广大建设者的心声。

四、有关要求

2.体裁多样,运用消息、通讯、新闻摄影、新闻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来访、散文、诗歌、小小说等多种方式宣传公司两个文明建设经验和成果;

3.以正面宣传为主,实事求是,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党性原则,防止失实;

4.重要稿件、涉及生产经营数据的稿件、敏感新闻稿件、热点新闻稿件,必须经过公司有关部门把关,防止因泄密而给公司造成不良后果,坚决杜绝虚假新闻和负面报道。

五、加强领导,加大宣传报道工作组织力度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公司党委将建立宣传报道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进一步明确做好宣传工作的意义;党委工作部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把宣传报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宣传报道工作的职责与分工,加强组织和领导,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党委工作部的同志在带头深入基层、亲自采访和写稿的同时,将强化督促、引导、协助、服务、审稿等职能,不断增加稿件数量,提高稿件质量。

公司党委将积极为通讯员、信息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他们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有关活动,阅读有关文件和资料等,使他们及时了解公司的决策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为他们提供宣传指导。

3.目标管理,完善制度。各单位一把手是宣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确保任务分解到各单位,落实到个人,严格执行量化考核制度,并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继续落实稿件指标分配制度、稿酬激励制度和表彰制度,加大物资奖励的力度,起到激励与鞭策作用。

5.加强沟通,主动联系。公司党委工作部将加大与上级单位和社会新闻媒体联系力度;积极向新闻单位提供采访线索,推荐采访报道对象,输送新闻稿件,努力提高宣传报道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定期召开宣传报道工作交流会,总结成绩,分析不足,寻求对策。

工程施工报道【第三篇】

关键词 材料设备报验;报验制度实施;过程报验;油汽田工程报验重点

中图分类号 tu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4—024—02

工程材料设备报验制是工程质量监理的主要方面,反映了建设监理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和书面化,因而是监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体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对监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监理工作要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提高监理工作水平,适应市场需求,落实到具体的工程管理上,就是要做到程序化、制度化、书面化。实行报验制度是对监理人员工作的要求,也是反映监理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书面化的必然。所谓报验制度,就是指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申报的或相关的质量文件、资料进行报验审批,对申报的进场材料、设备、工序、工程部位的质量进行报验检查的一种审核制度。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

1 报验制度的贯彻

监理是在业主的授权下,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而开展工作的。监理的各项工作、制度执行的好坏,不仅与业主的支持和监理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有关,还与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的了解与配合分不开。因此,项目监理机构进入现场以后,应立即召开第一次现场工地会议,总监理工程师要将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工作程序、各项工作制度、质量控制措施等向与会各方进行交底,尤其要向施工单位明确报验制度的性质、报验方式、方法及报验内容,说明哪些资料、手续,哪些材料、设备,哪些工程部位及关键工序需要向监理人员申请报验,如何配合监理开展好报验工作,这是落实报验制度的前提条件。

2 报验制度的实施

监理工作在我国实行了20年,但有些参建单位对监理工作的认识还比较原始肤浅,甚至单纯认为监理就是只盯住现场,只要钢筋、水泥质量合格、主体没有问题就可以了,并不注重对开工、竣工、施工组织设计、工序交接等方面的审查、核验。然而,正是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对于报验的各项手续、环节、部位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施工组织设计报验审查。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能了解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及材料、设备准备情况,是否有可靠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并针对工程特点采取监理措施,以便进一步搞好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要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并附施工组织设计上报监理审查。监理工程师着重审核以下方面:①施工单位组织体系,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②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保证施工的正常、顺利进行,是否有利于保证质量;③专职管理人员和特殊作业工种是否有资格证、上岗证;④主要施工组织技术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如何,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是否可行,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及工艺要求,施工顺序是否合理,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到位等。

工程基准点、标高、测量放线的报验。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建设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施工测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产品的综合质量,并且制约着施工过程中相关工序的质量,它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单位完成工程基准点、标高、基准线的测量放线工作后,要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附测量放线记录,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验。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对照测量放线报验表及记录从以下方面进行复审:

检查施工单位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鉴定证书。

复核控制桩的校核成果、控制桩的保护措施及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准点的测量成果。

开工报告报验。把好开工报验审核关,能有效地促进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完善,为顺利地开工并开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施工单位经过一定的准备,认为具备开工条件,要向监理人员报送工程开工报审表及开工的相关资料。总监理工程师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按照开工报审表的内容分工检查施工单位的开工准备情况,主要审核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施工许可证是否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②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经过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③施工单位现场管

理人员是否到位,机具、施工人员是否进场,主要工程材料是否已落实;④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设施是否满足开工要求。

施工过程资料报验。

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的报验。施工单位要把已经进场的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说明的位置摆放,并填写材料报审表,附材料合格证或有关质量证明文件、自检记录等,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验。监理工程师要对照报审表检查材料、设备、构配件的外观质量、规格、数量等是否满足要求。对于使用在工程结构部位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还要检查材料是否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及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质量证明文件有怀疑时,应补做检验或试验。某些需要检测部门复试检验的材料,监理工程师还要实行见证取样、送样,避免将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用于工程中。

进场机械、设备的报验。施工机械、设备进入现场后,施工单位要填写机械、设备报验申请表,提请监理人员审查。专业监理工程师依照报验申请表对进场机械、设备的规格、数量、型号进行检查,并着重检查其各项技术指标及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控制点的报验。一个工程的实体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各道工序组成,所以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就是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报验点进行预控。控制点的选择对象涉及面很广,它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部位,也可能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操作或某一环节。其设置对象可以是:①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架立、预应力结构的张拉工序、管道工程的管沟回填等;②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例如:管道工程补口补伤、地下防水层施工;③对后续工程或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例如:模板的支撑与固定等;④施工条件困难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和环节,例如:复杂曲线模板的放样等。 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在分项工程施工前制订施工计划时,就要选定质量控制点,并将该计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在已获确认的控制点到来之前,施工单位要填写该控制点的报验申请表,附相关的自检记录、资料等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并提前约定时间到现场见证或对施工实施监督。对质量控制点的报验使监理工程师能够在众多的工序、环节检查中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质量控制。

隐蔽工程的报验。当某些将被后续的工序施工所隐蔽或覆盖的分部、分项工程,在隐蔽或覆盖前,施工单位要填写该部位的工程报验申请表并附自检记录、评定资料及隐蔽记录等向监理工程师报验。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对照报验申请表及各种记录对隐蔽部位进行验收检查。主要检查需隐蔽的部位是否按图施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对其质量情况进行评定。只有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其符合要求后,才允许予以覆盖。坚持隐蔽工程的报验检查,是防止质量隐患和质量事故的重要措施。

工序交接报验。当某一工序或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填写分项(分部)工程报验申请表并附自检、评定资料向监理工程师报验,提请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照施工单位的报验表进行实物检查、复验。主要检查该部位的位置、尺寸、施工工艺、方法及质量是否与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规范相符,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确认。要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这样每道工序都进行交接检查,环环相扣,整个过程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工程竣工验收报验。工程项目在施工单位按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完成后,应进行预验收。由施工单位向监理方报送工程竣工报验单及工程竣工资料。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报验单、竣工资料进行审核,并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主要检查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对于工程实体质量,主要检查各分部工程的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是否达到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②质量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否准确、完整;③各重要部位如主体等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否完整属实;④设计变更及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或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各方签字手续是否完备。预验收是监理方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把好竣工报

验审查最后一关,及时发现工程质量缺陷,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毕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从而为正式竣工验收做好准备。

3 油汽田地面工程施工阶段主要报验点

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质量合格证明书,必要时附化验报告,质量证明书必须是原件或盖有销售单位红印章的复印件),自检记录。

电、气焊工等特殊工种作业资格(资格证、上岗证)。

设备开箱——停止点“h”(开箱清单,附件,自检记录)。

管道防腐保温(防腐保温材料合格证,防腐保温管道出厂合格证。如无合格证,自己进行防腐施工的要有自检记录)。

焊缝外观及无损探伤——见证点“w”(自检记录、探伤记录(射线探伤前必须先进行报验申请))。

管道补口补伤(自检记录)。

管沟深度、宽度、垫砂(自检记录)。

管道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及吹扫、通球——见证点“w”(试验吹扫方案、措施)。

压力容器、设备安装(自检记录、安装质量评定)。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底板预制、壁板预制、固定顶顶板预制、浮顶和内浮顶预制以及预制前、后(附:排版图,检查方法,构件清单(名称、编号、材质、规格及数量),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书,构件质量合格证明书,构件预制检查记录)。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底板、壁板、固定顶顶板、浮顶和内浮顶及储罐附件等组装前复检(复检记录)。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底板、壁板、固定顶顶板、浮顶和内浮顶及储罐附件等组对、安装、焊接、检验(无损检测)(自检记录)。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罐体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查(自检记录)。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充水试验——停止点“h”(试验记录,内容包括:罐底严密性,罐壁强度及严密性,固定顶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浮顶及内浮顶的升降试验及严密性,中央排水管的严密性,基础的沉降观测)。

土建、电气等分项工程(设备、原材料、自检记录等按照相关专业要求进行)。

动火报告、动土报告、用电申请、高空作业、进入设备及容器作业(手续齐全并报监理机构察看)。

联产、试运(含系统预热)、投产——见证点“w”(联产措施、试运方案、投产保证措施等)。

4 简要小结

工程报验制的严格执行,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方面,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持续整个施工全过程,工程建设各方要引起高度重视。监理要根据工程特点、技术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隐蔽工程确定报验点,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报验点完工后,施工单位必须自检,填写一式两份的报验资料(包括报验单、自检记录或隐蔽记录)后通知监理。监理到达现场时必须有施工单位指定的现场负责人(技术员、质量员或项目经理)配合监理检查,签署监理意见,合格的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于施工单位无人配合监理检查的,监理人员可拒绝到现场。检查不合格的,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或返工,整改或返工完毕后按上述程序重新向监理报验,直至合格。对于未向监理报验或报验检查不合格,擅自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监理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停工整改或返工,完毕后重新报验。监理对擅自隐蔽的工程部位或工序进行解剖,施工单位应给予配合,工程质量的检查结果无论是否合格,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解剖费用,并给予相应经济处罚。

工程施工报道【第四篇】

关键词:云雾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岩溶处理;富水溶腔

中图分类号:U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9-0163-04

1云雾山隧道概述

云雾山隧道全长6640m,是全线的重点工程之一。隧道最大埋深800m,云雾山隧道地处鄂西长江分水岭的低山和中高山的中低山区,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地形极其困难,相对高差月1000m,地表岩溶较发育,海拔1300m以上垂向岩溶发育,岩溶形态主要为岩溶漏斗及落水洞,900~1200m水平及垂直岩溶兼之,以垂向为主,载斜坡及谷底坡角有少量水平溶洞,规模小,洞口直径1~3m,深50~100m,800m以下以水平岩溶发育为主。

云雾山隧道斜穿白果坝背斜倾状端附近,背斜长约40km,宽10km,轴向月N45°E,核部为寒武系地层,两翼有奥陶系~三叠系地层组成。在背斜核部附近(DK244+)发育东北向的二次纵张断裂-茅坝槽断裂。茅坝槽断层先期为纵张,后期为压扭性,在隧道区表现为逆断层。茅坝槽断层为宽10~60m的断层破碎带(东宽西薄),角砾多呈棱角状,少数磨圆,具泥化现象,断面较粗糙,断距较小,该断层为阻水断层。测区内主要有三组节理,第一组节理平行于构造线,为纵张节理,最为发育;第三组节理垂直于构造线,为横张节理,较发育。

云雾山隧道所在区域排泄基准面有白果坝、大、小鱼泉、恶水溪、洞湾等5个暗河系统,标高分别为、790m、805m、800m及1150m,白果坝暗河系统为本区域最低排泄基准面。受岩溶发育基准面控制,从地表起算,推测垂直渗流带300m,其下为100m水平径流带;在下部为深部循环带。据物探资料显示,云雾山隧道深部岩溶较发育,隧道正常涌水量45655m3/d,最大涌水量为171994m3/d,地下水极为丰富。

云雾山隧道地层岩溶发育强烈,地下水丰富,出水量大,落水洞、漏斗广布,在施工中极易出现涌水、突泥等现象,断层地段施工容易引起洞内坍塌。在隧道埋深超过500米的地段,因地应力较高,推测硬岩地段可能出现轻微~中等程度的岩爆,软岩地段可能存在大变形。

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为背斜上游地下岩溶水顺高程沿构造裂隙溶蚀通道补给和大气降雨补给。其中后者为间歇式且水量占全部水量大部。大气降雨通过地面汇集,经不同深度漏斗群垂直补给不同标高的水平流动带和深部循环带。

图1隧道纵断面图

2超前预报方法及其特点

进入21世纪,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修建的铁路、公路将明显增多。由于隧道长度、埋深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地质条件越趋复杂,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会相应地增多,不可预料的地质灾害如突泥、突水、塌方等成为困绕工程施工的主要难题。近十几年来,隧道施工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保证在隧道施工时的安全和高效,超前地质预报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要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关键是要预防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如在施工中的塌方是制约快速施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断层、岩溶是隧道隧洞开挖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也是引起隧道塌方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断层及断层破碎带、岩溶陷落柱等引起的隧道隧洞塌方占塌方总数的绝大部分。

可以说,隧道隧洞施工中发生的地质灾害,几乎都有断层、岩溶有关。鉴于断层破碎带、岩溶对隧道施工的巨大影响。因此,进行断层破碎带、岩溶超前地质预报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隧道隧洞开挖面前方隐伏断层及破碎带、岩溶规模准确定位和评价,采取准确而有效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减少隧道塌方、突泥等灾害的发生、加快施工进度,而且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约大量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它既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通过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盲目性,避免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诱发的重大的不良地质或灾害地质的发生,并根据现场预报结果,实施动态信息的施工方法,及时调整或修正围岩分级、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正确指导施工,使施工快速、安全、经济、合理。

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超前预报的内容有:地层岩性、完整性及含水情况;断层及富水情况;大型岩溶的规模及富水情况;暗河。

预报方法

地质编录预测法(图解法、类比法、断层参数法);超前钻探预报法;地球物理探测法(TSP、HSP、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孔内摄影、单孔和跨孔CT)。

掌子面的地质素描掌子面地质素描是超前预报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它根据对掌子面出露的地质情况的分析来推测前方的地质情况。地质素描的具体内容有:掌子面处的地层岩性描述;地质构造情况;地质结构情况;节理发育情况;地下水状况;结构面的产状、岩层走向等,当然,不同的岩层所描述的内容不尽相同。

掌子面地质素描仅适用于地层岩性比较均一的围岩,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隧道开挖过程中除进行地质素描外,还需采用多种超前预报手段,以便比较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

长距离(长期)超前预报利用工程地质法,根据地面测绘资料、钻孔资料其它基础资料对距掌子面大于100m外的地层界线、大型断层、围岩级别、地下水富集情况以及其它特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宏观预报。

中距离(中期)超前预报采用TSP202(地震波勘探),在长期预报的基础上进行。它的主要任务是较准确地预报掌子面前方100m或更远距离范围内的主要不良地质体的性质、位置和规模,粗略地预报围岩的级别和地下水情况。

TSP202是利用地震波的回波原理,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微震源,形成一个地震源断面,同时地震波接收器采集这些震源所发生的地震沿隧道前方遭遇不同地质体被反射返回的地震波数据,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并归纳成不同的种类,从而分析掌子面前方的围岩构造情况。但其在接受信号时对周围的噪音的控制要求较高,也就是说由于施工场地施工噪音的影响,其探测的精度容易受到干扰。

一般情况下其预报间距为100m左右,对于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段落,其测量间距可加密到50m,保证前后两次的预报结果有足够的重叠范围,相互印证。中距离地质预报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连续不断进行,贯穿隧道施工全过程。

短距离(短期)超前预报短距离超前预报一般为掌子面前方30m内,最多50m范围内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报。

红外遥感技术主要采用HY-303红外线探测仪。在施工现场,通过测试掌子面的场强分布值,根据场强的变化规律预报掌子面前方可能出现的岩层,已经临近的不良地质体的性质、位置、岩溶裂隙、地下水的活动规律、地下水的压力、储量等含水构造。通过测试已开挖隧道纵向的场强分布值,根据场强的的变化规律预报开挖断面四周的是否存在含水构造。

对于场强的分布,根据掌子面的大小,将掌子面划分为若干区域,一般情况下,单线隧道正洞掌子面分为7~8个区域,平行导坑掌子面分为3~4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测点,根据历次工程测试,判别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含水的标准为:当测点中最大场强值和最小场强值的差值不小于10uW/cm2时,大致认为前方有可能存在诱发突水的地下构造。

地质雷达地质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检测地下介质分布和对地下不可见目标进行扫描,以确定其地下结构的内部形态及位置的电磁技术。其分辨率高、无损伤。探测和数据处理速度快、机动灵活,可对掌子面前方及隧道四周进行短范围的探测。

超前探孔超前探孔是在长期、中期以及红外线遥感、地质雷达预报的基础上再采用超前探孔进行验证。超前探孔是目前各种超前预测预报方法中最简单、最直接、最准确的一种预测预报方法。该种方法是在掌子面布设超前探孔,采用钻机进行超前钻探,根据钻机在钻进过程中的推力、扭距、钻速、成孔难易及钻孔出水情况来确定前方的地层和岩性,同时进行涌水量和水压测试及水质分析,判定掌子面前方地层含水情况及性质。

一般情况下,隧道进入核部可溶岩后,正洞探孔数量为3~5个/循环,探孔长度根据围岩情况施作30~50m,一般大于30m。两循环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5m。探孔中其中一个须采用地质钻机进行取芯。在超前地质探孔预测预报过程中,若出现局部出水量较大,应增加超前探孔数量,若地质情况较好可局部减少探孔数量。

超前炮孔因地下岩溶管道分布很不规律,超前探水孔施作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够探到岩溶管道或溶穴、溶孔、溶隙等不良岩溶地质,因此在施作炮眼时每茬炮将进行开挖轮廓内外5m长的超前炮孔细微探测,每循环11~17个,炮孔外插角40°~45°。根据岩碴和出水情况判定前方的地层和岩性及含水情况。

3隧道超前预测预报流程

施工中地质灾害临近警报。在多种预测预报工作基础上,将多项预测预报手段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相互印证,并结合掌子面揭示的地质条件、发展规律、趋势及前兆对断层破碎带、岩溶破碎带、突水、突泥等进行预测、判断,并在施工中进行地质灾害临近警报,其为隧道地质超前预测预报的核心任务。

4超前预报在云雾山的应用情况

云雾山隧道超前预测预报长度为6640多米,在超前预测预报过程中采用了以上各种预测预报手段,并且受到很好的效果。隧道出口DK245+645~+570段的超前预测预报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当开挖至DK245+645左右,掌子面揭示为灰岩,但存在局部裂隙少量渗水现象。

2008年7月21日,云雾山隧道出口Ⅰ线在DK245+645掌子面用德国克莱姆钻机进行超前水平钻探时,出现涌水涌砂现象,钻孔最大出水量达到800m3/h,随后在Ⅰ线DK245+645掌子面施做封堵墙,进行超前水平钻探,先后在该掌子面施做超前水平钻孔10孔,初步判定该溶腔为充填性溶腔,充填物为泥加砂,充填物遇水成流塑状,施工难度极大,施工受阻。

在Ⅰ线施工受阻情况下,经多方研究决定提前进入Ⅱ线,为了探测该溶腔与Ⅱ线的线路关系,决定在Ⅰ线DK245+680处向线路左侧增加横通道,2008年9月4日在DK245+680横通道施作超前水平钻探,再次遇到该溶腔,超前钻孔出水出泥,溶腔突出物与Ⅰ线基本相同,由此判定Ⅰ、Ⅱ线溶腔连通性是极强的。

2008年9月25日,多方领导专家决定隧道ⅠDK245+645掌字面向前开挖13m到达DK245+632,逼近溶腔,并在DK245+632处施做封堵墙,布置探孔9个,进一步超前水平钻探;并在DK245+710增开横通道进入Ⅱ线,提前处理溶腔段。随后我们按照会议精神组织施工,对Ⅰ线溶腔发育规模进行了再次钻探,在钻探过程中钻控均有突泥突水现象,最高水压达到。

“DK245+710”横通道贯通,提前进入Ⅱ线掌子面后,在ⅡDK245+675施做超前钻探,在钻至ⅡDK245+654处遇到溶腔,经多方研究继续向前开挖15m到达ⅡDK245+660,逼近溶腔施做2米厚封堵墙,布置探孔9个,进一步超前水平钻探,在钻探过程中最大出水量为600m3/h,测得最大水压,溶腔充填物与Ⅰ线相同,施工受阻。

经过隧道Ⅰ、Ⅱ线4次大规模的勘探,超前水平钻孔长度达到2200多米,经过对Ⅰ、Ⅱ线探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初步判断该溶腔在隧道Ⅰ、Ⅱ线相连,溶腔沿线路发育最大长度为40m。

钻孔中流出的物质分析,溶腔充填物含粉细砂及黏土,局部为中砂(含少量石英质),钻孔突出物呈糊状。根据取样进行的试验分析显示,粉细砂中含泥量约为%。

自2008年7月21日隧道出口Ⅰ线掌子面探测到溶腔至2008年11月25日方案实施,进出口工区分别在10个断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钻孔验证、DK245+680横通道腔体岩溶水放水试验、DK245+634掌子面帷幕注浆试验、隧道进出口绕行导坑贯通等工作。结合对隧道地表地形、地貌多次踏勘和水文、气象观测对于云雾山隧道核部不良地层岩溶段有了初步的判定。(1)地表白果坝断层未发育到线路标高位置;(2)岩溶水流向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3)岩溶水受降雨补给且占总水量比重大;(4)溶腔体积发育规模一般,Ⅰ线比Ⅱ线规模大,Ⅰ线岩溶不良地质段为DK245+577~+625长48m,Ⅱ线岩溶不良地质段为ⅡDK245+523~+654长131m;(5)溶腔填充物为中细砂、淤泥无块石等其他杂物,说明水的补给主要通过构造裂隙为通道;(6)隧道核部埋深800m,洞外水文观察隧道顶板以上三层水系关连度不大,基本可排除连通可能性;(7)隧道通过不良地段初步判定以垂直溶蚀为主,表现为大的岩隙及多个大小不一溶蚀管道群;(8)溶腔内含淤泥、中细砂、气体和岩溶水,其中水压在~,最大瞬间水压;(9)未降雨时静态补给量5000~7000m3/d;(10)推测动态补给水头高度120~100m,静态水头高度60~40m;(11)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变化幅度巨大;(12)注浆后无法评定注浆效果;(13)施工循环周期长、工效低;(14)注浆范围判识难度大。

围绕帷幕注浆大管棚方案与直接放水揭示方案,经过多方反复论证并收集相关资料,2008年11月6日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在北京举行工程院士论证会确定采用“释能降压、爆破放水、直接揭示方案”。

“617”溶腔施工处理措施

11月25日隧道Ⅱ线ⅡDK245+525溶腔爆破放水成功,隧道Ⅰ、Ⅱ线+617溶腔水压减为0,无水流出。11月26日铁道部建设指挥部召开了云雾山隧道Ⅱ线ⅡDK245+525溶腔爆破放水效果分析会议,在会议上确定,隧道Ⅰ线+617溶腔采用直接揭示,清理淤泥,加强支护的方式通过。11月27日隧道进出口开始施工,在施工中为了控制溶腔充填物涌出数量和保证施工安全,采用三台阶施工方法,及时清理溶腔突出物,为了加快清理淤泥速度,加快施工进度,及时支护保证施工安全,向淤泥中填加硫铝酸盐水泥、生石灰和洞碴方法,使爆破后溶腔突出物得到及时清理,为支护赢得宝贵时间。隧道Ⅰ线清理淤泥24368方,隧道Ⅱ线清理淤泥6380方。

该段溶腔采用“宜万隧参15-08”抗水压衬砌结构图施工,初期支护为网喷C20混凝土,Φ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cm×20cm;钢架采用I18和I20工字钢架加强,钢架间距~1m,溶洞及岩溶裂隙发育地段钢架间距,破碎围岩地段钢架间距,完整灰岩地段局部设置钢架,间距。在施工中严格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得原则进行施工。在富含流沙和粘性土地段禁止爆破和机械施工,采用人工开挖施工,减少对周边得扰动。对初期支护进行加强,采用6m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减小工字钢架的间距,增加钢筋网片层数,钢架纵向连接钢筋由1m调整为30cm;在钢架外层设置Φ108mm无缝钢管和Φ42mm小导管做棚管,增加初期支护的强度。在开挖后溜坍不断的溶腔裂隙地段,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采用了工字钢架在安全地段预先安装焊接在施工台架上,焊接好钢筋网片和纵向连接筋后,在钢架外层焊接Φ108mm无缝钢管和Φ42mm小导管棚管,棚管外层铺设钢板和木板,加工完毕后由装载机和挖机把施工台架推至支护段,利用装载机和挖机把钢架高度调整至设计高度后,在下面施工锁脚导管和锚杆,然后在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在空腔部位预留混凝土泵送管,拱部空洞采用C25混凝土回填至拱顶以上3~5m,边墙外空洞采用C25混凝土回填密实在进行下循环得施工,隧道Ⅱ线于2008年12月28日,隧道Ⅰ线于2009年1月17日安全顺利贯通。

隧道Ⅱ线底部岩溶处理方案为隧底以下半充填型溶腔,采用换填+钢管桩注浆加固+空腔回填进行处理,然后施工正常仰拱、填充、底板。换填材料采用C25混凝土,钢管桩采用φ108钢花管,间距50cm×50cm。仰拱、地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填充采用C25混凝土,隧道底部、衬砌于3月31日完成。

隧道Ⅰ线隧道底部岩溶处理方案为25cm后临时仰拱将初期支护封闭成环,95cm厚C35钢筋混凝土仰拱,115cm厚C25混凝土填充,填充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65cm,然后预留注浆孔,待施工完第二层填充厚进行注浆加固隧底以下溶腔,然后施工30cm厚C35钢筋混凝土地板,目前隧道底部岩溶处理和衬砌已经完成。

“526”溶腔施工处理措施

溶腔揭示后,进行了溶腔的形态测绘工作。溶腔发育影响隧道范围为ⅡDK245+523-+547,长24m,横向最大约18m。ⅡDK245+523-+527段斜向小里程上方发育,高度大于30m;ⅡDK245+527-+543段发育至拱顶以上0~7m;+543后斜向I线大里程上方发育;+547在拱顶以上发育,现为空腔,推测与I线溶腔相通。

为了及早处理溶腔,加快进度,11月29日,我部组织人员、机械从弃碴场拉洞碴到洞内,从5#口开始垫碴铺路至DK245+525掌子面,共计垫碴7354方。12月3日正式开始施工,在DK245+525掌子面对爆破后的溶腔采取临永结合的方式进行支护,预留~空架钢架,作为泄水通道,将岩溶水引排到隧道左侧。DK245+523-+547段采取I20型钢钢架,纵向间距一榀,拱部及溶槽处设置φ108mm管棚,环向间距30cm,网喷混凝土,网格间距20*20cm,空腔侵入隧道开挖轮廓线地段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拱部及溶腔处浇筑C20护拱混凝土,厚。回填过程中分层、分段对称填筑,在回填面形成纵向排水坡。该溶腔未发育到隧底,隧道底部采用正常仰拱、填充通过。

保证运营安全、增打泄水通道

“526”溶腔爆破放水成功后,静态出水量维持在5000~7000m3/d,为了防止衬砌封闭后形成高水压,保证运营安全,决定增打泄水通道,将“526”溶腔水排出洞外,泄水洞全长2019m。

5高风险岩溶隧道施工体会

(1)了解隧道工程相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组织岩溶发育成因是地表水或地下水岩溶层内构造面流动不断溶蚀的结果。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测区内大的地质构造的判识显的尤为重要。如云雾山隧道处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川鄂褶皱)中,线路斜穿白果坝背斜主要受NE建始-恩施大断裂次生的茅槽坝褶皱断裂和与背斜走向垂直的纵向隆起NW的横张断裂影响。隧道洞身开挖揭示的大部岩溶发育形态均与这两组构造方向吻合,且恰在隧道核部两组构造水平垂直交叉发育成云雾山隧道突水、高压岩溶发育群落。通过调查参阅相关资料和洞外水力观测,由于岩层中存在隔水层,判识云雾山隧道洞顶水分三层且互不联通,这就为最后“释能降压,爆破放水”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2)做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防范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在复杂长大岩溶隧道施工中,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意思非常重大。应按“合理确定内容,强制纳入工序,专业队伍施工,定期成果评估”的原则安排此项工作。长大隧道工作条件恶劣,各工序交叉点多,功效低,如果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过于繁琐,即影响施工,单项费用浪费惊人。结合现知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建议:在风险隧道掌子面TSP技术可贯穿使用,其可预测掌子面前方100m左右内不良地质体的性质、规模、位置;TSP报告结果分析后,在不良体前方30~50m范围内采用超前水平钻孔验证;在超前水平钻孔成果分析后,在不良体前方20~30m范围内利用地质雷达验证(需喷砼找平测试面);确定保护岩盘厚度,施工掌子面推前最终位置,探测其具体形态。

(3)“526”溶腔爆破放水成功的经验,可为同类型溶腔处理提供经验和借鉴。也是溶腔处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较其他方法节省大量投资。

(4)在隧道施工中必须采用先进设备多种方法将溶腔发育状态、填充物、储水量等探明,对溶腔危害性进行分析,在分别对不同溶腔采用不同的通过方法,且不可只局限一种或两种方法,此次对“526”溶腔的释能放水就是最好的例证。

(5)采用爆破放水处理溶腔必须有周密的施工组织,严格的安全措施作为保障,确保每一环节做到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8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