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不断 陆续不断【热选4篇】
【导言】此例“陆续不断 陆续不断【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陆续不断【第一篇】
一般认为余震不会持续超过10年,然而研究者观测密苏里州新马德里的地震带,发现近年来地震发生频繁。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显示,大部分断层发生的地震,不会产生能量累积而造成下一个地震。
密苏里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刘勉表示,这显示板块边界的地震模型,可能不适用于预测内陆发生的地震。在板块边界,构造应力以恒定速率积聚,导致正常周期的地震,但是在内陆,不会发生这种恒定速率积聚过程。
西北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塞思・斯坦表示,利用前震来进行预测,就像在玩打地鼠游戏,“等待地鼠从它潜下去的那个洞再度冒出来,可是我们现在知道,在内陆大地震可能从任何地方突然出现”。
2000多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地震记录中,从来没有2次大型地震发生在同一个地方,例如2008年规模级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而之前四川很少有发生地震的记录。这次地震因此让科学家措手不及,“地鼠不会从同一个洞冒出来第2次。”刘勉说。
研究证实,内陆余震持续的时间和断层移动的速度相关。快速移动的断层很少有长期的余震。但是移动速度较慢的断层,则可能几百年后余震才会消失。
刘勉正带领1个中美合作的团队,研究中国大陆北部不同地方的地震。在过去700年中,中国大陆北部曾发生3次8级以上的地震,刘勉和同事正计划利用地震学方法,绘制该地区断层分布、断层的活动和基本结构。他们将使用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站,测量断层活动的能量累积,并挖沟渠记录古代地震的历史。
刘勉强调,这项研究可能只是整个复杂问题中的一个方面,但可以用来避免错误的预测研究。凭借近期发生的地震来预测大地震,可能会错误评估地震灾害。
台湾位于板块交界地区,主要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下水水位和大气中电解质来做地震前兆研究分析。
陆续不断范文【第二篇】
目前,台资企业在大陆接近9万家,成为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一些台商投资集中地方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地处东南沿海与珠三角前沿的东莞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一度集聚了大批台湾电子及零组件企业,形成完整的配套产销体系,创造了闻名海峡两岸的“东莞模式”(后有“昆山模式”与“重庆模式”),促进了东莞地方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境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台资企业尤其是较早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加工出口为主的东莞地区台资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东莞台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第一,五年多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对国际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外部需求下降,生产订单减少,对以加工外销为主的东莞台资企业形成很大的外部压力。第二,大陆经济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调整,不再简单地追求高耗能与经济高增长,开始推动经济转型,更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重视包容性增长,更重视内需发展。同时大陆不断完善经济政策与制度,包括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等不少新法规,缩小内资与台、外资企业的差别待遇,台资企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的改变,要求台资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与谋求新发展。三是,大陆营商环境发生重要变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目前累计升值近40%;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工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的迅速上升,对台资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大。四是,广东省经济战略的调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世纪以来,广东省开始了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提出“腾笼换鸟”的新一轮改革口号,在珠三角地区不再发展低端、具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大力倡导与发展少污染、低污染的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产业,并鼓励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沿海企业向粤北与内陆转型,进一步加大了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地区的台资企业的经营压力。另外,东莞台资企业是在大陆经济改革初期特殊背景下形成的以加工出口为主或代工的“两头在外”企业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与发展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近年来,东莞地区经营困难、亏损甚至倒闭的台资企业不断增加,在大陆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于是台资企业开始了新的发展路径选择,开始了新的转型升级进程。其中,部分台资企业转向东南亚发展,也有少部分台资企业“鲑鱼回流”,返台投资,但更多的东莞台资企业选择继续留在大陆,留在东莞,开始了一次重大的转型升级进程,其主要策略包括:加强研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经营事业项目迈向多元化,即从单纯以生产制造加工为主向在发展加工制造基础上进一步向商业、流通及其他领域延伸;进行区域发展的重新布局,在继续发展与巩固东莞本地事业的同时,将新的事业重心向内陆与中西部转移,并形成一股新趋势;努力开发与创造自有品牌,积极拓展内销市场,减少对海外市场的高度依赖。同时,大陆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东莞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东莞台资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转型升级问题,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扶持与支持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取得一定积极效果。
在台资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与大转型的此时此刻,本刊记者亲赴台商投资前沿并创造大陆台商投资“东莞模式”的东莞地区,考察当地台资企业的发展与现状,了解台资企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倾听台资企业的心声与建议,分析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方法与路径,撰写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报道与分析文章,有助于为大陆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与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经验。
陆续不断【第三篇】
关键词:软着陆;硬着陆;凯恩斯困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9-0009-03
中国经济的走向,是全世界都关心的问题。对于中国经济是否硬着陆的问题,争论早已有之。从2009年下半年至今,中国经济在全世界经济都处于不景气的情况下遭遇了比较严重的通胀压力,中国政府随即果断地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从2010年至2011年6月已经连续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累计提高了6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达到了%,连续4次提高基准利率。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的问题,成为目前大家所高度关注的焦点。
继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教授鲁宾尼抛出中国经济恐“硬着陆”之后,投资大亨索罗斯也表示,中国错失抑制通胀的最佳时机,经济泡沫后遗症已开始显现,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5月份PMI由4月份的下降至,而3月份为,表明制造业活动增速不断放缓。汇丰随后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预览”也显示了2011年5月PMI初值降至,为201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产出指数创10个月新低,也验证了抑制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长动力已有所削弱。此外,各地电荒频现、银行信贷收紧以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都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担忧。相对于经济放缓这一共识,市场对紧缩政策下经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却存在分歧。那么,我们现在的形势属于何种状态?
一、“硬着陆”、“软着陆”、“非典型硬着陆”之争
悲观派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通胀导致的总需求缩减和信贷总量控制导致的经济增速下滑已越来越明显。通胀加剧使得购买力普遍下降,工资收入的增长速度并未出现明显加速,而通胀压力却在不断加大,实际购买力加速下滑,总需求已见疲软,消费不可能在短期出现跨越式增长,最终将是价高无市,需求萎缩。由于货币政策更偏向于数量控制,导致加息幅度不够,更多采用信贷总量调控的手段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这就使信贷向央企、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大量倾斜,真正有效率的企业并未获得贷款。利率的调整步伐过于谨慎,使得那些想拿贷款的企业没有办法拿到,而那些没有效率的企业却能通过贷款倾斜得到贷款,继续低效率地投资和生产,产能由此出现过剩。
乐观派并不认同“硬着陆”之说。巴克莱资本中国研究报告认为,工业活动放缓速度符合之前预期,而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长强劲,2011年初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新高,为%,这些指标显示经济仍有望在2011年达到约9%的增长,即软着陆情形。同时,该报告认为,鉴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放缓增长是必要的,该机构已将2012年中国GDP增长预期降低到%。野村证券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阶段性疲软,但并非发生“硬着陆”。预计第二季度和2011年全年GDP增速仍将达到%和%。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表示,第二季度GDP增速仍会和第一季度相差无几。
持中性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性不大,但是必须警惕“非典型性硬着陆”。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此消彼长,GDP会回落,但落至7%的可能不大。一方面,消费需求不会进一步恶化,此前担心的“去库存”问题在第二季度基本结束。另一方面,2011年下半年中国出口会好于预期。比如,美国经济步入温和复苏通道,对中国出口有支撑;希腊债务重组概率不大,从而欧洲对中国需求维持平稳。另外,2011年下半年中国政府投资会好于上半年。内外需叠加导致今年第三季度末触底的可能很大,而GDP下落至标准线下概率极小。持中性观点的人进一步指出,尽管标准的硬着陆不会完全实现,但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先“硬着陆”的风险不能忽视,这仍然是一种“非典型硬着陆”;要实现经济“软着路”,政策仍有可为空间,首先要看下半年的信贷政策和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力度,要用加息取代信贷控制,保障性住房的投资也有赖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目前中央政府的预算增加和地方债发行都只能起到引导作用,真正的投入还是需要银行的信贷支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经济增速的下滑是必然的,如何在下滑中尽量保持就业增长和消费增长,才是最关键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和出口的下降都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要为这一契机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二、中国经济遭遇凯恩斯困境
要对中国经济的走势做出准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搞清楚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态势。中国经济有可能已经陷入了凯恩斯困境――经济不景气,用积极的宏观政策,物价要上涨、通货要膨胀;通货膨胀了,社会不稳、经济秩序混乱,用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而投资又要受到压抑、失业要增多、产品要过剩、资源要闲置,其本质是经济增长缺乏潜力,经济体系的增长源泉正在逐渐萎缩。从2005以来的中国经济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越来越萎缩了,内生的增长动力是越来越弱了,GDP的增长表现出高度依赖于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出口加工和房地产投资的特征,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实际上,中国经济自从1996年“软着陆”后,增长潜力缺乏就表现出来了,在1998―2003年长达6年持续的、高强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低估人民币币值的汇率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增长依然缺乏后劲。2005年随着房地产供给的全面市场化,在房地产业繁荣乃至泡沫的带动下,中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一直持续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在2006―2007年中国经济过热、房地产泡沫苗头显现时,政府采取了一些抑制经济泡沫的政策,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政府没有实行持续抑制泡沫的政策,反而是迅速采取了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政策,放松银根,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扩大内需,抑制房地产泡沫的措施被废除。中国GDP增长成功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但4万亿元的投资机会尚未实施完毕,货币投放过快。在200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就遭遇了严重的物价全面上涨,通货膨胀预期明显,一时间出现了众多与通胀有关的新名词:“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绵里针”。
中国经济明显处于凯恩斯困境,一方面采用积极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会加剧全面的物价上涨、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紊乱;另一方面采用紧缩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又会进一步损害原已由于需求不足的制约而处于萎缩状态的实体经济、进而加剧失业。不管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讲,都需要我们采用新的宏观经济思维来理解和管理中国的经济了。
之所以中国经济会遭遇凯恩斯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把GDP的增长当作了社会财富的增长,甚至福利水平的提高。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不管是针对出口、投资还是消费的管理,都是围绕GDP的增长。然而,GDP增长不同于社会财富的增长、更不等同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社会财富的增长、社会福利水平的可持续性提高。比如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重复建设,众多的先污染后治理,以及巨额的出口顺差,等等。GDP是增长了,但是社会财富并不见得净增长了多少,尤其是国民的消费水平并不见得增长了多少,自然,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幅度也就要大打折扣了。这也是在中国成为超过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民众淡定的原因。同时“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递减、贫富差距拉大等矛盾和隐忧也凸现。中国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
三、中国经济是否“软着陆”取决于政策导向与内外经济条件
要讨论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判断经济是否会“软着陆”的指标。网易财经的专栏作者认为,“软着陆”的三项指标是:GDP增速大于7%,通胀率和失业率小于或等于%。这三项指标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果政府仍然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通过增发货币来促进GDP的增长和降低失业率,那么通胀率就有可能超标(大于%);而如果通过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胀,那么就有可能导致GDP增长速度低于7%和失业率高于%。但是,这三项指标作为衡量经济是否“软着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一,中国官方统计部门所用的“失业率”的全称是“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国的失业情况,非常明显,这个指标表征的失业程度远低于实际的失业程度,我们很难想象有多少失业者知道可以去登记、在哪里登记、会去登记的。第二,就是上文所述的GDP并不能准确表述国民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第三,在统计学的逻辑中,是否发生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准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而CPI则是由一揽子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加权平均决定的,这一揽子代表性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权重的构成都会影响CPI。
但是,即使上述指标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至今没有比其更为合理的指标,所以,我们仍然假定上述三个指标为衡量经济“软着陆”的最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经济是否会“软着陆”的问题。实际上,中国经济未来是否“软着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与内外经济条件。
假如政府成功采取以下政策,中国经济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软着陆”的:(1)采取稳定的汇率政策,中国的出口保持增长就很有可能。(2)采取结构性的货币紧缩政策,在大力增加保障房建设的同时对商品房开发施以适度紧缩政策,既能强有力地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又能避免房地产业的大起大落。(3)以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为标准,对农业生产者予以补偿,大力鼓励农业生产,确保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那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的通胀就能得到有效遏制。(4)取消垄断产业的高福利、高工资、高消费、以及暴利,严厉控制垄断产品的价格上涨,将垄断产品价格稳定在微利或者成本保本的水平上,从而遏制住垄断部门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5)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大幅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拉动内需,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6)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假如中国的国际贸易条件不会进一步恶化,那么中国的出口加工业能否保持增长一方面取决于世界经济未来的复苏状况,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国际关系。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美国经济在大量的军费开支的刺激下复苏的迹象很明显,而欧盟经济在债务危机下要在短期内复苏困难重重。国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经济复苏仍较为脆弱。可以说,从20世纪90年代在IT产业的带动下掀起的世界经济增长浪潮已经结束了,而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增长浪潮需要等待新的契机。在这几个基本的判断下,中国未来的出口增长估计应保持谨慎态度。也就是说,中国未来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在于国内经济条件的改善,尤其是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
如果我们仍然继续在片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指导下,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管理思维围绕GDP来管理国民经济,继续在货币数量上做文章(或扩张货币或紧缩货币),仅仅局限于解决短期的经济问题(或失业或通胀),而不着眼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扭转不同产业间和不同生产要素间的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有效抑制垄断行业的暴利、着力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以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与培育经济增长源泉,那中国经济不仅难以实现“软着陆”,也难以从“通胀―通缩―通胀”的循环中挣脱出来,更不要说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网易财经。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EB/OL].money.省略/special/focus326/,2011-06-28.
[2]刘明国。中国经济是否陷入了凯恩斯困境[N].经济学消息报,2004-10-08.
[3]张景华。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6).
[4]王建。对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J].宏观经济管理,2011,(6).
Consideration on Chinese Economy Realizing the Soft Landing
Zhang Jinghua1, Liu Mingguo2
( School of CCP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Yangzhou 225007,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y,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04, China)
陆续不断【第四篇】
一、两岸能源合作的现状
自1987年台湾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两岸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但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受到两岸政治因素的制约而难有大的突破。目前两岸间的能源合作在民间的积极推动下,依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
1994年起,两岸就油气勘探合作展开了具体的接触,开始商讨在台湾海峡中线合作勘探油气的可行性。1996年7月11日大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台湾“中油公司”正式在台北签署“台南盆地和潮汕凹陷部分海域石油物探协议”,迈开了两岸合作勘探油气的实质性一步。2001年5月,大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台湾“中油公司”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双方签订合约通过在第三地成立公司的方式合作勘探“台南盆地及潮汕凹陷区”油气,成本共同分摊,利润共同分享。此合约于2002年5月11日获台湾“行政院”核准。2003年1月1日生效,包括勘探期四年、开发生产期十五年,目前正在执行中。另外,台湾“中油公司”与大陆中国石油暨天然气总公司下属的中海油新加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台湾“中油公司”自2002年9月起为大陆石油天然气公司代炼原油,所炼柴油与燃料油等经第三地运回大陆。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新模式。同年12月,台湾“中油公司”决定与大陆中石化集团下属的长城油公司合作,通过使用长城公司的油库及行销渠道拓展其在大陆的油市场,这是两岸石油产业间就市场开拓作出的初步尝试。
(二)煤炭电力领域的合作。
两岸在煤炭领域的合作目前主要集中在贸易领域。台湾自大陆进口煤炭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电力行业的合作倍受相关政策限制,无法更进一步展开。目前两岸涉及该领域的投资案仅有台塑集团通过在美国的控股公司投资的漳州电厂。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两岸电业合作出现了―些新的动向,大陆电网公司联合福建省正在共同组织研究探讨向金门供电的有关问题,有关供电方案的研究也已经展开。金门县长李炷烽也表示,期盼台湾当局以更宏观的角度,同意自大陆供电给金门。如果此方案可以最终实现,将是两岸电力行业合作的―大突破。
(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由于新能源属于新兴领域,两岸目前的许多研究仍处于各自技术研发阶段,加上台湾当局对于两岸高新技术交流设限过多,因此两岸目前在这一领域的交流合作还比较有限。但是在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的太阳能行业,已经有台商到大陆投资,如2003年总投资达亿美元的鸿光(北海)新能源公司光伏太阳能产业项目落户广西北海,显示相关台资企业正积极在大陆市场寻求合作机会。
二、两岸能源合作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两岸能源合作的分析,可以就两岸能源合作的情形做一个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不但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重要的在于可以通过分析明确今后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优势(Strength)。
从现实情况来看,两岸能源部门互补性强。
1、在能源供需方面。大陆不但拥有丰富的能源蕴藏量,而且能源供给能力也非常强大。根据统计部门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大陆一次能源产量(不包含台湾、香港和澳门,下同)为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亿吨,原油产量亿吨,天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发电量24747亿千瓦小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其中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而台湾受海岛型地形所限,岛内资源匮乏,所需能源供应大部分依赖进口,1984年、1994年、2004年台湾能源总供应中来自进口部分分别达到了%、%、%,对外能源依存度呈不断上升趋势。若两岸之间能够搁置政治上的分歧,通过灵活有效的机制安排把大陆和台湾共同纳入整个能源供应体系,不仅台湾的能源短缺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台湾还可以利用大陆现有的供应能力和相对低廉的能源供给价格,从中获益。2、在能源技术方面。两岸也是各具优势。比如,台湾在石油裂解与处理高硫量的原油较大陆有经验,而大陆在触媒技术方面则较台湾先进;此外。两岸各自在油气勘探、炼油技术方面也互有优缺点,互补间很大。3、在能溅资方面。大陆能源需求庞大,因而对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也相当旺盛。但由于资本和经验相对缺乏,必然需要引进一部分外部资本。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大陆能源产业正按照承诺逐步对外资开放,其中包括许多原先禁止投资的能源上游产业。而台湾相关企业在资本、技术乃至行销经验上都有相当的积累,双方可就此展开合作。
(二)劣势(weakness)。
就目前状况而言,两岸能源产业间的合作也存在着许多限制因素:
1、能源合作受到两岸政治因素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两岸长期处于彼此不相往来的隔绝状态。近20年来随着大陆对外开放的扩大,台湾当局虽迫于形势有限开放两岸之间的一些民间交往,但总体上仍然奉行紧缩的大陆政策。能源产业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目前,在台湾当局的所谓“禁止赴大陆地区投资之基础建设项目”中,涉及能源的发电、输电、配电都在列。此外,一些两岸民间已推动的合作项目也受到台湾当局的层层阻挠,如台湾“中油公司”与大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南日岛盆地联合研究协议草案”,在“陆委会”搁置三年仍无法过关。
2、两岸“三通”受阻,增加了两岸能源合作成本。在两岸无法“三通”的现实下,两岸的人员与货物往来只有通过香港和澳门等地中转,人员往来的时间成本和货物往来的运输成本因此大幅上升。以两岸煤炭贸易为例,目前大陆自秦皇岛港出口台湾的煤炭―般先要停靠韩国幕府港,然后转运高雄港,这样一艘船由于靠港而增加的各项成本大概在新台币53万左右。贸易成本的上升,使部分台湾能源产业在大陆由于竞争力的削弱而丧失合作机会,同时这种交易成本的上升本身也使两岸能源产业间由于接触机会的减少而失去大量的合作机会。
3、缺乏有效的能源合作机制。尽管两岸已经有一些源合作的成功案例和实践,但还停留在初步阶段,真正有效的能源合作机制尚未建立。两岸能源部门间也没有―个正式的沟通、合作渠道和机制,两岸在能源合作上很多时候还是传统的“零和游戏”的形式,而不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的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形式。基于这种“零和”观念,两岸目前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还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甚至出现在国际上争夺能源的恶性竞争的局面,破坏了两岸能源合作的互信基础。
(三)机遇(Opportunity)。
当前开展两岸能源产业合作存在难得的机遇:
1、两岸相继加入WTO,为两岸能源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大陆加入WTO的协议文件,在油气上游业务方面,大陆加入WTO一年后,外商可以合资投资;两年后可以控股,三年后无股权限制,并可拥有销售网络仓储等设施。大陆加入WTO后三年将开放成品油零售业务,外商可从事进口和本地化工产品的分销业务;加入WTO后五年,大陆将开放成品油批发业务。依此时间表,目前除最后一项外其他都已兑现。大陆能源市场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为台湾能源企业在大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两岸能源产业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2、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世纪世界发展共同而紧迫的主题,两岸都共同面临如何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以及开发新能源的问题。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状态的恶化,人类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新世纪世界共同而紧迫的主题。其中能源是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既是挑战,也为两岸在相关能源技术领域展开密切合作提供机遇。
可以预见,若相关技术能够得到解决,今后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将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这也为两岸开展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两岸可以在新能源研究领域相互分工协调,研究成果共同分享,将可以创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
(四)挑战(Threat)。
在面对难得机遇的同时,两岸能源产业合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1、世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环保标准提高,压缩两岸能源产业的获利空间。近年来世界能源价格高涨,作为主要能源的原油价格目前一直在每桶70美元的高位运行,高油价对两岸位于石化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此外,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关注,环境保护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伴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保标准的提高,迫使两岸相关能源企业增加投入,改进技术来适应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短期来看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大陆能源市场完全放开,竞争将进一步激烈。近几年随着大陆市场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跨国公司纷纷进军大陆市场展开布局。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大陆能源市场将于2006年完全对外开放,届时能源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趋势将更为明显,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面对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各方合作竞争关系错综复杂,台湾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保持优势,两岸企业间的合作能否持续都充满变数。
三、两岸能源合作展望
在目前两岸政治对立的局势下,两岸能源合作必然会受到更多的政治因素的干扰。然而两岸能源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相信在需求的驱动以及两岸交流扩大的形势下,两岸能源合作会不断深化和扩展。
(一)两岸能源贸易将继续推进。两岸能源贸易所受争议较少,两岸可在正常市场供需原则下继续推动这方面的合作。目前已经在进行的两岸能源贸易的主要形式有:大陆向台湾出口煤、原油,台湾向大陆出口油成品等。其中原油委托加工然后返销大陆这种合作模式开展不久。由于台湾炼油产业产能长期过剩,而且台湾地区炼油厂的平均吨油加工费比大陆地区低20%,且运送至大陆的成本也较大陆“北油南运”的成本低,所以这种合作模式潜力很大,今后可以此推动两岸间的柴油等油品贸易。除此之外,两岸能源贸易在电力和天然气领域也有合作的机会。台湾岛内电力紧缺,而大陆随着三峡工程等一大批电力项目的竣工,供电能力将跃上一个新的水平,未来条件允许台湾可以向大陆购电。目前台湾的天然气供给,除了“中油”自给外,主要是由“中油”自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进口的天然气经过低温高压液化,由船运送至台南永安港LNG码头输入,经过解压后由管道输往北部,成本很高。而大陆“西气东输”工程投产后,东南沿海已经可以获得比较稳定充足而且廉价的天然气供应,若两岸可以在互信的基础上,借此工程将输气管道延长至台湾,可以大大降低台湾天然气进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