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精编4篇
【导言】此例“课题研究方案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课题研究方案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民间游戏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创新的结晶,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它给许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并且游戏的种类丰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来源于生活,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创造机会和创造空间。
民间游戏源远流长,一般难确定其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也无从考证其作者。由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年代,儿童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我们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
在临安市教研室赵素杰《幼儿园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实践研究》主课题下,昌化镇中心幼儿园与玲珑街道中心幼儿园进行合作研究,成立由园长挂帅业务主任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民间游戏进行收集、整理、改编及创新,使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元素渗透于幼儿园的教学之中。虽然有不少幼儿园对民间艺术活动的基本理论有过实践和研究,但对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搜集与开发还处在较低水平,幼儿园也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民间体育游戏可供参考使用。因此我们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提出对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发与创新的课题研究。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首先,民间游戏的开发弘扬了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民间游戏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中华民族共有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它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散发着永恒的味道。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
其次,民间游戏的开发符合《纲要》的精神。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对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间游戏在不断挖掘、整理、实施的过程中使广大教师改变对民间游戏原有的看法和态度,有利于教师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的更新,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通过教师与家长、孩子的共同参与、改编、创新和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走入幼儿的生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元素渗透于幼儿园的教学之中。
(二)、农村幼儿园开发民间游戏的条件与优势
民间游戏发源于农村,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受长辈们的影响孩子们往往都会几个民间小游戏如《打大麦》、《跳格子》、《老鹰捉小鸡》等。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我园地处农村,园内活动场地较大、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适合开展各类活动和游戏。
(三)、开发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民间游戏蕴涵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对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1、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幼儿民间游戏可以较好的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为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有助于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幼儿民间游戏中,一般都要与若干名幼儿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如游戏《金锁银锁》、《炒黄豆》、《荷花荷花几月开》等。通过与同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为民间游戏自身所具有的丰富内容和特有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随意性和娱乐性,它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还能促进孩子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
4、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民间游戏具有取材方便、简单易行,游戏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材料进行任意加工和改造,激发幼儿的创造。
(2)、民间游戏内容和玩法的多变性为幼儿提供了创造的空间。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灵活多变,有时一种游戏就有多种玩法,幼儿在学会了一些游戏的方法之后,还会与小伙伴一起改变游戏玩法,重新制定游戏规则、重新设计场地布置等,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性。
许多民间游戏还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幼儿在游戏中边吟边玩,始终处于欢乐之中。幼儿对有些儿歌内容已熟记,他们就尝试改编儿歌的内容,教师就则引导他们把时代的信息编到儿歌里去,根据儿歌内容的改动,游戏玩法也随之改变,赋予老游戏新玩法,使游戏更加符合现代幼儿的需求,使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加了民间游戏的魅力,激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创造,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
(四)、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有利于幼儿园的管理
1、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有利于“勤俭办园”。目前,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勤俭办园”仍然是十分需要的,由于民间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所需要的材料也简便,如几颗木珠或废旧的钮扣串起来就可以玩跳格格游戏。开发和开展民间游戏可以为全园节约一大批经费。
2、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有利于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纲要》中指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许多环节,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很好的解决:一是活动内容需要动静交替。二是环节过度要自然,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有运动量较大的《猫捉老鼠》、也有比较安静的《拍大麦》等,可供教师选择。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放而不乱,使幼儿得到充分的自由和发展。
3、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联系。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许多家长都会玩,幼儿园在开发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向家长请教、征集民间游戏,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园新《纲要》的精神。
幼儿园新《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内容之一是: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和文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着各自的风俗和优秀文化,而这些正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首要资源。因此,本课程正是依据《纲要》精神,旨在让幼儿了解本民族的风俗和优秀文化的同时,培养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整体现象,而后才会注意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而部分相加的总和又不等于整体本身,因为整体本身具有特定的质,即“格式塔”,一幅画总是一个格式塔,一支曲子,一首歌也是一个格式塔,每一个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这就使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使知觉的表象具有了创造性,心与物之间产生了“异质同构”,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具有这种“异质同构”的能力。
本课题,正是依据上述理论,创设民间文化艺术的氛围,并促使幼儿在这氛围中自觉运用异质同构的能力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同时,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与特色创新之处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开发和实施民间游戏。
创新之处:本课题是以民间游戏为主线,在继承当地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开发、创新民间游戏,形成我园的园本课程内容。从而使幼儿在民间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表达与表现的能力,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在继承和发扬地方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教科研的高度出发,研究、制定出符合本园实际的民间游戏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置等具体内容。
2、经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幼儿了解民间游戏的特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不断丰富、发展民间游戏,完善游戏的规则、玩法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新民间游戏的新玩法,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3、经过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建立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教学观。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不同种类的民间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包括民间游戏与幼儿动作发展的关系、与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关系、与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发展的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与不同性别幼儿的关系等。
2、在不断丰富、开发民间游戏,完善游戏的规则、玩法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幼儿创新民间游戏的新玩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3、一日活动和主题活动中怎样科学、合理地选用组织开展民间游戏。
4、在不同的年龄班如何组织开展民间游戏,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又如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研究如何评价各年龄段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及标准。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1、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3月)
(1)全体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学习。
(2)收集各类民间游戏
(3)收集准备开展各类民间游戏的材料。
(4)对游戏进行分类选择。
(5)确定好游戏实施研究的主要方法。
(6)对幼儿进行实验前的观察记录和调查。
2、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设计家长问卷调查表,并汇总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2)研究不同种类、特点的民间游戏与幼儿动作发展、身体素质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发展、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等。
(3)在一日活动中安排各类民间游戏。
(4)将各类游戏在不同的年龄班组织实施。
(5)课题期中汇报。
2、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5月——6月)
(1)召开课题组会议,汇总研究情况。
(2)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研究方法:
1、调查法: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本园幼儿游戏活动的现状以及收集适在各年龄合中班幼儿开展的民间游戏资料。
2、访问法:走村串户,向村里年长者收集他们幼时玩过的游戏,并认真做好记录。
3、文献资料研究法:由课题组成员收集查找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研究动态,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4、实验研究法:开展适合各年龄段的民间游戏,研究游戏在幼儿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5、观察法:主要是随时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知道幼儿或对游戏进行改进。
6、实践反思法: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时,不断反馈,及时调节游戏的方法,内容,途径,使开展的游戏活动符合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实验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七、课题组的人员分工
昌化镇中心幼儿园和玲珑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带领下业务主任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
吕艳芬(园长,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临安市学科带头人、教科研先进个人,教坛新秀,在教科研方面成绩突出)
徐群(园长,小学高级教师,)——主要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全面实施。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活动实施的组织保障
园长室(含教科研室):适度调空,支持指导。
教研组:协调互动,反馈沟通。
班级:设计执行。
(2)师资队伍的保障
①我们地处农村有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课题组成员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有开发、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制作教玩具的实践经验和时间机会。
②我们科研氛围浓厚,整体研究能力强,幼儿园近三年在杭州市和临安市的教育教学论文评审中获奖论文有50余篇,临安市级立项课题有十多个。幼儿园研究课题组长为我们园长,具有幼教高级职称,曾多次主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多次获奖一等奖,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易于对我们人力、物力进行合理调配。
③有一支年轻、肯钻研、实干的中层教科研队伍。课题组成员具有很高科研热情,且具有相当研究能力。
(3)本地区民间游戏众多。
九、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参考文献
l、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活动案例形式发表。
2、课题实施的整体推进和成果以课题研究报告形式呈示。
3、将课题研究的论文及收集的民间游戏汇编成册。
4、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临安市第18届学科论文评审中,《浅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尝试和应用》被评为二等奖。
课题研究报告2
一、背景简述
1、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心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基本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进程,并达到初步的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度时期。这就形成了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的根本特点,所以有人将初中阶段称为“危险期”。许多学生产生了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以应对挫折,青春期闭锁等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伤人现象。因此,对初中问题学生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乡镇区划调整后,我镇成为全区人口数量最少、经济状况最差的偏远落后乡镇。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媾合,使得农村这片天地更趋复杂。尽管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思想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社会道德素质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社区教育的退化,家庭教育的滞后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部分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行为偏执,个别甚至出现违法行为。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问题学生的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正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我校德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学校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理论指导,习惯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德育队伍建设很大层面上体现为教育简单化的特征。往往将心理问题,上升至品德高度,致使教育的收获甚微,教育苍白无力,甚至因恨铁不成钢而发生教育行为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因此,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正是我校当今德育研究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收集和综合国内外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将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或原理跟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切合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力求建构相应的理论轮廓,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范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较为确切地了解和归纳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表现的特征及其主要成因,并在区别程度、对症下药的预防、疏导、补偿、矫治的过程中,逐步地缓解和消除他们的心理柔弱、心理偏常、心理障碍乃至心理残疾等状况,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的完善和发展,提高其心理素质乃至整个人格水平。
3、通过本课题研究,尽快提高研究成员尤其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包括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以及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逐步成为研究与实践双赢互动的学术型教育行家。
三、过程概述
(一)、方案设计论证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
课题调查、定位、拟题、论证,课题组组建、工作分工,课题组培训提高,课题相关理论学习、资料搜集,课题申报方案设计、申报、立项工作。(二)、课题内容试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
初步试行课题内容,在此基础上修改课题方案,召开课题开题大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
(三)、课题研究阶段(20xx年9月20xx年4月)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分期(月份、年龄等)召集主题课程设计、课例方案设计大会;组织主题课程编写,开设各级各类课题相关内容研讨会,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再行组织实施、论证,撰写有关调查报告。(四)、总结论证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2月)
总结分析一年来的课题实施情况,总结课程与课例设计要点、策略、问题;形成课例研究与教师论文专辑;撰写课题论文、鉴定报告、结题报告;总结课题开展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开展下一阶段课题申报或本课题研究深入探究。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研究手段主要为: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信息测验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实行分类要求,分层操作,使理论指导与教育实际紧密结合,使研究成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
五、活动扫描
1、寓心理疏导于学校各学科教学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教育中积极地挖掘教育思想,多给学生一点爱,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问题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应主动关心帮助他们,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教给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在克服困难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忍受挫折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档案,使问题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另外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会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有助于问题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助于培养问题学生自立自力的能力,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舒解心中的压抑和焦虑,在交往中培养问题学生宽阔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对不良心理反应进行疏导。
4、创设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培养方式和社会的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社会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要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或通过家访互相交流,让他们畅谈教育子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辩证地认识社会各种现象,积极引进社会帮教组织,让问题学生在舒适的家庭中、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六、成效分析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扎实开展,建立了在课题组带领下,以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兼职)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初步形成了切合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力求构建相应的理论轮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分析、探究,初步了解和归纳出目前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上的一些共性:如生活水平的自我优越感与独立生活能力的缺乏的矛盾,学习上的高期望值与学习水平的相对滞后的矛盾,摆脱家长束缚(渴望家长帮助)与缺乏亲情抚慰的失落感的矛盾针对诸如自私、怕苦、攀比、骄妄、浮躁、责任心薄弱,优越感过强等心理弱点,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在积极的课堂教学、有效的活动训练、和谐的环境陶冶中努力排除心理发展障碍,形成开朗、自信、稳健、坚毅的心理品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以及课任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校和老师全面了解和关心学生,创设了气氛和谐、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重视教师的心育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民主的校园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教师的心理教育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适应力,使教师处于一种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去。
七、成果收获
(一)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和简单的心理训练方法,能自觉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师非常注重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提高了教书育人效果。
(三)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能力。教师学习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掌握了很多心理调控训练的方法。这些知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校长领导、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体系,利用广播站、校园网、心理信箱、校园环境等媒体,通过心理辅导课、心理咨询、社团活动等途径共同作用于学生,并积极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建立了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五)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的很多品德问题,是心理问题在行为上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使学生能较好地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八、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步认识了解的层面上,如何进一步研究并建构相应的理论轮廓这一方面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成效。
2、课题研究中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使用较好。在下阶段研究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测评,进一步搞好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有针对性地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3、加强学习和培训,多学习、多交流,开拓视野,使课题研究行之有效,多出成果。
课题研究方案3
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师教育教学一线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要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课题名称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素养
二、课题的提出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想到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能说清思考的过程,不能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很多学生只重视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的学生会说不会写或会写不会说,渐渐地就走入了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误区。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这一课题。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方面,学生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理能力,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规范答题的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形成严密抽象的推理形式。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1)制定计划要求。(2)制定研究方案
2、试验阶段:(1)实施具体方案。(2)反思经验与不足。
3、总结阶段:(1)根据课题研究,观察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变化。(2)对课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实施过程
首先,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采取谈话法和问卷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主要总结出四大成因:
一是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怕答错或答不好而被同学或老师笑话。
二是性格内向,不想或不敢表现自我,或没有机会发言渐渐封闭自我。
三是对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不能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四是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走就想跳不会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
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加大了实验几何的内容。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同时降低了几何学逻辑严谨性的要求,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从数学活动中获益;而且通过活动掌握空间性质,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类比,以及创造力等,这些明显的长处日益受到重视。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报告。
2、案例分析及论文。
课题研究报告4
一、选题背景
当代著名书法家沈伊默先生说:“学书亦可养性习勤劬,切莫但作心眼娱”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我校学生书写质量普遍不高,不论日常作业的书写还是做单元检测的卷面都存在书写不认真、不规范的情况。书写不认真,不但从感观上不美观,而且是耐心的表现。反思学生书写质量差的原因,我认为当前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教材容量较大,学生的学习节奏加快,因此,用于书写训练的时间不断压缩,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状况。其实,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变得细心,严谨,认真,从而受益终生。因此,我校确定了“小学生书写不良习惯的矫正策略的研究”的实验课题。
二、理论依据
写好汉字,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让学生从写字的初始阶段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使他终身受益。我认为: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手眼的协调能力。他还是未来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素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都有作用。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三、实用价值
《语文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了不同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鉴于以上学生和教师的在写字教学中的实际状况,如何指导学生写字,让学生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完成新课标对学生不同学段写字的目标要求,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写好每一个字,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写字教学在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同时,不仅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意识,养成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书写不良习惯矫正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及方法
第一阶段( —— )
1、选择课题、分析现状,查看相关的资料,(作业、练习等)制定课题方案。
2、开展问卷调查及学生访谈。
第二阶段( —— )
1、小学生书写不良习惯的表现研究。
2、以学习、讨论、经验交流为主要形式,理论结合实践展开研究。
3、做好个案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分析总结。
4、总结小学生书写不良习惯的策略方法。
第三阶段( —— )
1、汇总各种资料的编辑。
2、进行课题总结完成研究报告。
七、预期效果
1、形成研究论文。
2、撰写研究案例。
3、汇总成果报告。
4、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