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常慧珍事迹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82774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常慧珍事迹优质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常慧珍事迹【第一篇】

为了将军的梦想——记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多年来龚全珍始终铭记着丈夫的话。甘祖昌将军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努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为此,他像战争年代一样豁出命来干。在农村生活的29年里,甘祖昌与群众同甘共苦,把自己70%的工资用来为家乡修水利、建电站、建校舍、办企业以及扶贫济困。作为甘将军的妻子,丈夫的梦想就是龚全珍执著的梦想。1957年8月中旬,由于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甘祖昌主动放弃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职务,婉言谢绝组织安排,解甲归田,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当年34岁的龚全珍毅然随甘将军放弃城市的生活,回到贫困山村,从此扎根山区教书育人,并把工资的大部分都用来支援农村建设,自己却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离世。这一年,龚全珍63岁,尽管已过花甲,但为了延续将军的梦想,龚全珍老人继续发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社会。

为了不给子女增添麻烦,龚全珍住进了幸福院。在幸福院居住的5年中,龚全珍没有把自己作为照顾对象,而是幸福院的工作人员,她经常组织老人们进行政治学习,自己擦地板、补衣服,拿出生活费为老人们买营养品;幸福院旁住了一位残疾人名叫尹韵娇,其老公智力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龚全珍帮助尹韵娇购置补鞋机,为了让她一心一意赚钱糊口,又主动帮忙照看两个年幼的孩子,使尹韵娇一家从此走出了困境。龚全珍还资助尹韵娇的女儿圆了大学梦,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27年来,龚全珍走进学校、机关、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贫困学子结成“1+1”帮扶对子,资助他们一些学习和生活费用……

在一次下乡宣讲时,龚全珍偶然认识了下坊乡湾溪小学三年级学生郭艳兰,当得知她的父母亲均患病,全家生活非常困难,小艳兰随时面临辍学的情况后,龚全珍落泪了,她对校长说,今后郭艳兰的所有学习费用和部分生活费用由她负责。因为龚全珍的帮扶,小艳兰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进入了初中。龚全珍还购买了复读机和磁带,鼓励小艳兰继续努力,好好学习。近10年来,龚全珍捐助的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金额10余万元。

从事几十年教育事业的龚全珍特别讲究

教学

方法,注重教育效果,她给青少年讲故事作报告,深入浅出,不讲大道理,总是从身边的事说起,青少年很喜欢听。2004年国庆节前夕,龚全珍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全县的在校学生们。原来,龚全珍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孩子们喜欢生动直观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于是,萌生了办漫画展的想法。她一方面请求在外地的老同学、老朋友帮助,一方面发动全家老少动手,很快就搜集到了近百幅漫画作品。在莲花县关工委的支持下,她将这些作品编制成“鲜艳的红领巾”、“遗憾的家教”、“社会的责任”、“引导、教育、思考”等九大板块,漫画内容涉及学生做人、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表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主题,作品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教育启迪意义显著。每到一所学校,龚全珍都要亲自为孩子们讲解作品的含义,深受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的欢迎。

2012年秋,已届90高龄的龚全珍老人,在琴亭镇的帮助下,和金城社区居委会的同志一道办起了工作室,每周定时来到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工作室还不定期开展活动,对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对家庭困难的群众给予资助。龚全珍说,“现在属于我的时间已不多了,所以我要更珍惜这宝贵的时间,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贺治斌 记者 李 珊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多年来龚全珍始终铭记着丈夫的话。甘祖昌将军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努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为此,他像战争年代一样豁出命来干。在农村生活的29年里,甘祖昌与群众同甘共苦,把自己70%的工资用来为家乡修水利、建电站、建校舍、办企业以及扶贫济困。作为甘将军的妻子,丈夫的梦想就是龚全珍执著的梦想。1957年8月中旬,由于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甘祖昌主动放弃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职务,婉言谢绝组织安排,解甲归田,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当年34岁的龚全珍毅然随甘将军放弃城市的生活,回到贫困山村,从此扎根山区教书育人,并把工资的大部分都用来支援农村建设,自己却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离世。这一年,龚全珍63岁,尽管已过花甲,但为了延续将军的梦想,龚全珍老人继续发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社会。

为了不给子女增添麻烦,龚全珍住进了幸福院。在幸福院居住的5年中,龚全珍没有把自己作为照顾对象,而是幸福院的工作人员,她经常组织老人们进行政治学习,自己擦地板、补衣服,拿出生活费为老人们买营养品;幸福院旁住了一位残疾人名叫尹韵娇,其老公智力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龚全珍帮助尹韵娇购置补鞋机,为了让她一心一意赚钱糊口,又主动帮忙照看两个年幼的孩子,使尹韵娇一家从此走出了困境。龚全珍还资助尹韵娇的女儿圆了大学梦,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27年来,龚全珍走进学校、机关、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贫困学子结成“1+1”帮扶对子,资助他们一些学习和生活费用……

在一次下乡宣讲时,龚全珍偶然认识了下坊乡湾溪小学三年级学生郭艳兰,当得知她的父母亲均患病,全家生活非常困难,小艳兰随时面临辍学的情况后,龚全珍落泪了,她对校长说,今后郭艳兰的所有学习费用和部分生活费用由她负责。因为龚全珍的帮扶,小艳兰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进入了初中。龚全珍还购买了复读机和磁带,鼓励小艳兰继续努力,好好学习。近10年来,龚全珍捐助的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金额10余万元。

从事几十年教育事业的龚全珍特别讲究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效果,她给青少年讲故事作报告,深入浅出,不讲大道理,总是从身边的事说起,青少年很喜欢听。2004年国庆节前夕,龚全珍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全县的在校学生们。原来,龚全珍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孩子们喜欢生动直观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于是,萌生了办漫画展的想法。她一方面请求在外地的老同学、老朋友帮助,一方面发动全家老少动手,很快就搜集到了近百幅漫画作品。在莲花县关工委的支持下,她将这些作品编制成“鲜艳的红领巾”、“遗憾的家教”、“社会的责任”、“引导、教育、思考”等九大板块,漫画内容涉及学生做人、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表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主题,作品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教育启迪意义显著。每到一所学校,龚全珍都要亲自为孩子们讲解作品的含义,深受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的欢迎。

2012年秋,已届90高龄的龚全珍老人,在琴亭镇的帮助下,和金城社区居委会的同志一道办起了工作室,每周定时来到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工作室还不定期开展活动,对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对家庭困难的群众给予资助。龚全珍说,“现在属于我的时间已不多了,所以我要更珍惜这宝贵的时间,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常慧珍事迹【第二篇】

平凡事迹感动无数人

——马鞍山公厕管理员童朝珍同志先进事迹

公厕管理员,可以说是在三百六十行中最微不足道的岗位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工资不高、工作单调、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和脏、乱、臭的厕所打交道,脏活累活干个没完,说出去脸上也挂不住面子。但就是在这样平常人不愿意担当、受世俗鄙夷的岗位上,马鞍山恒兴路公厕管理员童朝珍,自1999年担任公厕管理员以来,把工作当事业干,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坚守住一份职责,用热心、细心管理好一座公厕,在想方设法方便市民的同时,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尽心尽力,为美化城市形象添砖加瓦。

一、立足岗位多奉献

童朝珍刚成为一名公厕看管员的时候,看管的公厕是一座三类收费公厕,处于繁华、人口密集地段,由于紧靠菜场,如厕的人特别多。曾经粗略算过,在高峰期,半个小时内就有一百多人来上厕所,女厕外等候如厕队伍都能排到大街上。因来往人多,加上有水渍,地面上时常会留下泥脚印。为防止有人滑到,保持公厕卫生干净、少异味,她每隔5分钟就要擦一遍地。只要公厕内没人使用了,她就会抓紧时间清理一下。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在这个小小的公厕内,她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擦多少遍地。2014年7月,她被安排去管理新投入使用的恒兴路公厕,她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每天在岗位上的时间很长,她简直就把公厕当成了“家”。每天,除了早中晚三次大扫除,只要发现哪里脏了,趁着没人的时候,就又要打扫一遍,在她的眼里容不得一点点污渍。这座公厕位于市恒兴路与长江路交叉处东侧的公交站台边,紧邻尘土飞扬的大马路和路政施工工地,晴天满是灰,雨天全是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然而,在童朝珍的精心打理下,无论什么时候走进这座公厕,你都会发现门帘洁净如新、地面干净整洁、玻璃、镜子一尘不染、洗手台清清爽爽、拖把工具摆放整整齐齐。就在同时,你会发现管理间摆放了好几袋大包装洗衣粉,而这些洗衣粉是她自费购买的,她说:“有些污渍必须粘上洗衣粉才能清除掉,再加上要把所有的拖把,毛巾都洗干净,一点点洗衣粉不够用,工作之余,我就到超市买这种大包装的,一次就买好几袋,拎回来放在公厕防止不够用。”

无论什么时候,童朝珍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2015年11月份,单位安排她外出交流几天,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安排好公厕的工作,她自己花钱雇了临时工帮忙看管、打扫公厕,在她离开的几天里,公厕的服务并没有中断。

二、不怕脏累勤保洁

童朝珍为了给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如厕环境,每日坚持对公厕卫生进行三次大清理,平常时段,她采取人进我避、人走我清的“游击战法”,确保公厕干净、整洁,达到公厕管理要求,受到如厕市民的好评。日常工作中,童朝珍发现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如厕后,地面时常会留下尿渍,既容易产生异味,干了以后又不易清除,所以人走后她就会立刻打扫一次。对于年过五旬的她来说,这样保洁的劳动强度不小,劳作间隙,她就会倚在门边休息片刻。当了这么多年的公厕管理员,她也碰到了不少令人气愤又无奈的事,比如醉汉吐得满地都是污物,有人在小便池里大便,还有人甚至在洗手池内方便……遇到这种情况,童朝珍坚守一个信念“再脏也得干”,忍着臭味打扫干净。卫生最难搞的角落,男厕小便池下水管与墙面的间隙只有2-3厘米,拖把无法伸进去,童朝珍就跪在地上拿毛巾挨个擦,污迹擦不掉,她就用毛巾沾上洗衣粉,一点一点地擦,直到完全干净为止。对于高处不便打扫的墙面、角落,她就找来竹竿,自己动手绑上刷子和鸡毛掸子,制成加长的工具,将高处的卫生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经常听到她的同事说,童朝珍把公厕当做家一样来打扫,她干事善于动脑,勤于动手,

总结

了一套自己的方法。面对大家的夸赞,童朝珍说:“只有勤快点,随时保洁,才能保持整个公厕没有异味,只要大家满意了,自己累一点也值得。”

三、

创新服务暖人心

虽然保持公厕整洁是她份内的工作,但童朝珍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市区第一座二类免费公厕,恒兴路新公厕一投入使用便立即吸引众人的关注,按二类公厕的标准,其保洁、管理较三类公厕要求更高。这座公厕周边道路施工,晴天满是灰,雨天全是泥,再加上厕所里铺的全是镜面砖,如厕市民一不小心就会滑到。童朝珍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她想如果在公厕铺上地毯,那雨天地面就不会滑,前来如厕的人就会安全一些。于是,他想到就要做到,带着老伴跑遍大街小巷,到处寻找废弃但尚有利用价值的地毯。接连一个多星期的寻找,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毯。一次买菜时候,听见有人说市里有家大酒店要重新装修,她心想酒店里的地毯很多,重新装修会不会有废弃的呢?于是买完菜她就和老伴骑着自行车前往该酒店一探究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酒店旁边的垃圾堆里,他们看到了几块红色的废弃地毯,他们如获至宝,赶紧拿回去清洗干净,第二天就铺在了公厕里,公厕的面貌顿时焕然一新。地毯虽然防滑,但是雨天泥巴弄脏地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于是她和老伴商量如何解决,最终他们决定从家里带几双拖鞋过来,并定下了如厕换鞋的“厕规”:如厕者自愿换鞋,之后可一路踩着地毯去厕位、洗手台等处。对于如厕者来说,虽然穿鞋脱鞋确实有点小麻烦,但看到厕所卫生搞得干干净净,都没啥怨言,自觉执行新“厕规”,在小小公厕里享受“星级服务”和走红地毯的“礼遇”。现在公厕对面“耐磨厂”的不少员工宁可多跑几百米,也要到这里如厕。自打厕所铺了地毯,放了拖鞋后,市民的文明意识也被带动提高,便后不冲水、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等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童朝珍的做法得到市民一致赞赏,称赞她把公厕当做自己家一样来打扫,精神可贵,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日前,由于原来的地毯和拖鞋使用时间长了,有的破损比较严重,为了方便更换、清洗,童朝珍又自费购买了一批地毯和拖鞋。

看到大家对自己的服务满意,童朝珍说她就心满意足了,虽然工资不高,但她觉得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能够为大家服务好,自己的工作成果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她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她说:“我还要继续干,干一行工作就要搞好,要负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不分职业,童朝珍就是这样一位朴实而真切、热心而真诚的普通的公厕管理员,她用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现出对岗位和工作的热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传递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童朝珍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广大市民普遍赞誉。市委书记张晓麟专门批示学习并登门看望。他说,童朝珍的岗位虽然很平凡,所做的虽然是一些小事,但小事见精神,平凡显伟大,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她这样的好人。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童朝珍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把工作当事业干,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多为群众的利益着想,做人民满意的好公仆。

常慧珍事迹【第三篇】

火红的青春,无悔的奉献

______记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护士长赵秀珍

重症监护病房(icu)不仅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而且是一个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摇篮,这些丰硕成绩的点滴铸成,都离不开一个人的热忱奉献,她就是这个优秀集体带头人——icu护士长赵秀珍同志。

赵秀珍,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现任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8年,有着6年的危重症护理经验。她默默地用自己瘦弱而单薄的肩膀承担起全院最苦最累同时也是压力最大的护理工作。

不熟悉赵秀珍的人常常责问她:“你这么地卖命工作,图啥呀?还是家庭重要啊?别把孩子耽误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她只是微微一笑。她何尝不想让孩子上好学,不想做一位称职的母亲、妻子,女儿……。但是,当你亲临她工作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看到她带领着她的护理团队分秒必争、挥汗如雨,那一刻你就会豁然明白,正是出于对生命的珍重、出于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赵秀珍护士长才会在护理岗位上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地工作着,书写着自己平凡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2007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成立了综合性icu,作为优秀的护理骨干,赵秀珍被挑选成为icu的第一批护理人员,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专业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常超时工作,每当节假日别人都在欢聚的时候,她总是主动把休息让给别人,把工作留给自己。2007年的冬天,她的爱人被诊断为肝硬化、重症肺结核,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犹如天要塌下来,可是赵秀珍顶着家庭的压力没有请过一天假。

2004年赵秀珍在大外科病房工作的时候,曾有一位肠漏的病人,大便止不住往外流出,散发出阵阵恶臭,赵秀珍紧守在病人身旁,帮助病人擦身,更换衣物床单等,患者的父亲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并且腿有些跛,走路十分不变,她主动为患者及老人送饭、打水……,她做的每一件事让老人总是感激地泪流满面。

从工作到现在,她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于2008 年7月被评为宿州市优秀护士。由于工作出色被领导推荐为神经外科护士长,自任护士长以来,她从不以自己是护士长就减少工作量,而是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每当有急危重病人时,总是抢在前面,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神经外科也是经常收治危重患者的场所,因为大多数患者长期卧床,容易产生压疮、便秘等并发症,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病房了解病情,那是2009年的一天,一位腰椎骨折的老人解不出大便,家属也不知如何是好,看到病人痛苦的表情,她立刻为患者抠出干硬的大便,及时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从一封封感谢信及锦旗中可以看出患者们对她的认可与肯定。

在从事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赵秀珍护士长深知,护理病人仅凭爱心、德行和细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实践能力。她通过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于2010年7月份成为了安徽省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并不断自学取得了本科学历。于2011年8月份她被聘为icu护士长。

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病情危重,治疗、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等等任何一环都不能有细小的疏忽,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赵秀珍总是第一个到病房,一如既往地为患者仔细作护理检查,认真查看护理文件的书写。她每天都要亲自参与为病人翻身、拍背、吸痰,一来观察痰液的性质,二来可以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有问题及时发现处理。

今年的五月份icu收治了一位名叫武昌才的五保患者,由于疾病缠身,就穿了一件又脏又旧的衬衣,赵秀珍主动为患者购买补品,并立即从家里拿来衣物,为患者洗头、擦身、更换衣服,并把换下来的脏衣服洗净、整理好。看到患者感激又无助的表情,赵秀珍总是笑着对他说:“你把我当亲妹妹看就行了……”。icu是一个特殊的科室,象这样的无名氏及五保老人有很多,为了患者早日康复,她总是义不容辞地为患者购买营养品及衣物。在赵秀珍护士长身上,这样关爱病人的事迹不胜枚举。很多出院的患者及家属成了她永久的朋友。

丹青难写是精神,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她以诚挚的爱心、坚强的毅力和卓越的能力和奉献精神,为患者心中撑起了美好安宁的一片蓝天。

常慧珍事迹【第四篇】

感动中国2014十大人物龚全珍先进事迹

龚全珍守护开国将军甘祖昌梦想的先进事迹使得她成为感动中国2014十大人物之一;

龚全珍颁奖词:松筠之节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龚全珍简历及龚全珍先进事迹:

龚全珍,女,90岁,现居江西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

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那一年,她34岁。

将军当农民,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

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依然还是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

离休后,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mào dié] 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2013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向龚全珍老前辈表示致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省掀起了学习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

龚全珍同志以崇高的人格立世,给身边人带去温暖的力量。她以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表率作用,为新世纪的你我带来了无法抗拒的感动。她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践行了当代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

她的事迹,彰显弘扬奉献精神的强大,展现大爱无疆的宽阔,显示新风和谐的美好。她是教育界的楷模、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我们应以龚全珍同志为榜样,学习她坚定信念、永葆本色的坚强党性;学习她敬业奉献、一心为民的豁达情怀;学习她坚守正道、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学习她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作风。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8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