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六年级年龄多大精编

网友发表时间 337226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六年级年龄多大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六年级年龄比例问题六年级年级英语书实用【第一篇】

分析 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 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分析 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 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 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 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 母子今年年龄和:78-6×2=66(岁)

母子6年前年龄和:66-6×2=54(岁)

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母亲今年的年龄:45+6=51(岁)

答:母亲今年是51岁。

分析 小强和小军的年龄差为13-9=4(岁),这是一个不变量。当两人的年龄和40岁里减去一个两人的年龄差(4岁),这是一个不变量。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时,小强比小军还是大4岁。

如果从两人的年龄和40岁里减去一个两人的年龄差(4岁)可,得到的就是两个小军的年龄,由此可求出小军的年龄。再由小军的年龄求出小强的年龄。

解法一 小强比小军大的年龄:13-9=4(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时,小军年龄的2倍是:

40-4=36(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时,小军的年龄是:

36÷2=18(岁)

小强的年龄是:

解法二 如果给两人的年龄和40岁再加上两人的年龄差4岁,将得到小强年龄的2倍,由此可以求出小强的年龄以及小军的年龄。

小强和小军的年龄差:13-9=4(岁)

小强年龄的2倍:40+4=44(岁)

当两人的年龄是40岁时,小强的年龄:44÷2=22(岁)

答:小强、小军的年龄分别是22岁、18岁。

六年级年龄比例问题六年级年级英语书实用【第二篇】

1:能正确判断问题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3:通过策略多样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

师: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课件出示)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 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和判断,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对于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看样子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还学习了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过渡语:看,李大妈和张奶奶在讨论什么问题,想不想去看看!(出示情境图)

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出示自学提纲。

(1)题目中有几个量。 (2) 谁和谁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怎么判断的? (3 )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 (4) 根据比例关系,列出等式。

3:学生交流自学结果,相互补充,呈现一个完整的解答过程。

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引导生说出等量关系:水费∶吨数=水费∶吨数,然后尝试解答。

4、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

5即时练习

出示对话情景。

师:观察帮助要王大爷的问题和帮助李奶奶的事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步认识到这道题与例5相比,条件和问题改变了,但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

小结: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变量,只要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就可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

(二)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习p62例6)

师:解决了生活中水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生活的电中蕴含着什么数学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了解题目条件与问题。

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生:交流汇报解题思路。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结果。

生汇报:因为总的用电量一定,所以用电天数和每天的用电量成反比例.也就是说,每天的用电量和天数的乘积相等。

2.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

师:会解决吗?

生:独立解决,交流订正。

(1) 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2) 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 解比例。

(4) 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三:巩固练习

1: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要求用比例知识解)

学情预设:小明买的是同一种圆珠笔,所以圆珠笔的单价不变。那么买的支数和所用的钱数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用正比例关系能解决这个问题。

2: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支单价是元的,如果他只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支。

第2题,用反比例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感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

用比例解决问题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x:10=28:8 25x=100×5

8x=28×10 x=500÷25

x=35 x=20

六年级年龄比例问题六年级年级英语书实用【第三篇】

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和反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包装书本的情景后,直接提出要求:列方程解决问题,以避免发散思维造成时间分散,使得教学重点部分留给学生的数学活动时间不足。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3个小问题:情境中有哪三个量?哪个量不变?包数和每包本数成什么比例?找出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教学的收获是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反比例意义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间的联系,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回顾本次教学,还有几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正确想法要及时肯定,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这节课整体感觉还不错,但仍有少数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学生不习惯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有混淆正、反比例的现象,说明对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的不透彻,数量关系不会表达,需进一步反思。

六年级年龄比例问题六年级年级英语书实用【第四篇】

1、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这一单元第一小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在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

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的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零件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例1教学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后面比例尺的计算做铺垫。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3.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数学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的发展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创设了脑筋急转弯和中国地图的图片情景,当学生听到那个急转弯的话题和中国地图时,顿时产生了疑问:柳州到桂林的距离有100多公里,而一只蜗牛从柳州爬到桂林只用了2分钟,比坐火车还快,这是为什么?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积极参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2、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在教学中设计了自学提纲,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中学生交流回报自学的成果,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试图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例尺

1、师:画线段。用线段表示下列物品的长。

①橡皮长5厘米

②铅笔10厘米

③米尺长1米

2、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学的成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建构起比例尺的知识网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3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