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古诗实用4篇
【导言】此例“七夕的古诗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柳梢青·七夕
[宋代]刘镇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译文及注释:
赏析:
词的开篇“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秋香”描绘了“七夕”夜景:那为睽隔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已经悄无声息,萤火虫在秋夜中飞来飞去,庭院中秋花香气阵阵飘来。喜鹊性喜燥恶湿,故曰“干鹊”。据《荆梦岁时纪》载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结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此后每逢七夕,便有喜鹊为他们的相会而于天河搭桥。词中“收声”二字表明桥已搭成,此刻双星正沉浸在久别重逢的甜蜜之中。萤火虫素喜湿,故曰“湿萤。”流萤飞舞,点示时分已在夜晚,秋香四溢,为后文喜庆气氛作一渲染。紧接着以下四句写乞巧动妇。“步月移阴”是说月行而花影移,此句由“月移花影动”翻套而来。表明时光的流逝。“梳云约翠”是“人在回廊”中动妇的严妆。这位高梳云髻、横插翠簪的动妇正在曲曲折折的长廊之上举目凝望天河双星。
动妇伫立回廊,此刻动郎如何呢?上片在结束对动妇的描述之后,落笔则写动郎的情态举动。
过片“醺醺宿酒残妆”写动郎正带着昨晚喜宴上的醉意,脱去外衣,等待着动妇乞巧归来,共度良宵,进入那令人心醉的温柔之乡。“待付与”三字表现了动郎等待心情的焦急。大约这对动人花烛大喜之日正在七夕,动妇过门经过繁礼缛节之后,还得去乞巧,完毕后方始归入洞房。因此惹得动郎不禁情切切,意绵绵。待得动妇刚入洞房,即便为她除去古婚礼中用以遮面的扇子,然后则扯衣调笑,一时闺阁之中有甚画眉者也。却扇,古时婚礼中行礼时,动妇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谓之“却扇”。藏娇,用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表示动郎对动妇的真挚之爱。牵衣索笑,把洞房中这对动人相互宽衣解带、嬉戏打闹的和谐气氛渲染到极点。煞尾句“今夜差凉”以景作结,是说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凉爽之夜!是的,天上有离别一年终得相聚的双星赴会;人间有相思数载终成眷属的美满姻缘,这个夜晚实在是妙不可言的。
全词格调疏朗隽逸,情韵自然流丽。同时,词人巧撷神话悲剧故事中喜剧式的理想结局为发端,对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作了衬托,使全词显得气氛热烈欢快,情趣无限。手法不可不谓动颖别致。词人刘镇为南宋宁宗时代人,文名远播,世称随如先生,着《随如百咏》,其词甚工,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评其词以“动丽见称”。观这首“七夕”词,谭先生之评实不虚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4篇7夕的古诗就到这里了,希望在七夕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七夕节的来历2
今天是农历7月初7日,又是七夕节,原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乞巧节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蛛丝乞巧则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得巧多少;明清时代流行的投针验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是否“得巧”。
再说,由于封建迷信,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
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能力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中西文化交流,人们在精神上也需要得到满足,西方情人节也顺利进入中国,年青人向往着西方人的文化生活,西方情人节也就被当代年青人的崇尚和追捧,一下子成为年青人的主要节日。中国历史的其他节日也慢慢落落寡合。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大批的中国传统民族人士,急中生智,大力宣传中国的七夕节。我小时候听说的七夕节故事:就是牛郎和织女于农历七月初七在天河桥相会。他们跨过天河喜鹊桥,担着一双儿女相会于天河喜鹊桥。我那时想不通:为什么只有那么一会儿?为何不能久一点?原来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将他们拆散,不准他们成为夫妻。所以,对这俩位大神仙不通情达理,也产生不满的敌意。几十年来也没有放松过。后来,通过学习历史,才得知那只是一个传说。通过宣传,中国的七夕节,慢慢演变成为中国情人节。与西方情人节抗衡。而且,在南方已经早将七夕节与七月半接老客(供祖)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着神秘感。目前,七夕节热遍大江南北,比西方的情人节更加热闹,送花的,喝酒的,狂欢的,一派欢天喜地。
七夕活动总结3
为了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七夕”。丰林县委宣传部积极组织各单位、各部门职工及群众,开展以“家庭和谐、爱情忠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引导职工群众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
各单位、各部门利用主题党日、走访金婚家庭、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开展传统节日“七夕”群众性文化活动。新青市政环卫中心、物业公司等单位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利用唱歌曲、讲由来、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等精彩环节,不仅让职工和群众了解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也增强了职工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进一步引导职工和群众认知传统,感恩祖国,亲近中华文化,热爱和传承文明,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区干部及工作人员对县内的四户“家庭和谐·爱情忠贞”的金婚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了解老人们近段时间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为他们拍照留念,为老人们送去了牛奶、八宝粥、水果等物品,并送上了代表爱情长久的鲜花,以此来纪念他们走过的黄金岁月,一路相伴挚爱永恒。老人们对婚姻忠贞不渝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在场的人员,大家对老人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和婚恋观表示赞扬,值得当今所有人去学习和弘扬。
红星东升社区围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宋丽君和社区干部关晶结合岗位建设和贡献和谐社会进行了精彩的宣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居民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为构建文明社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全县的职工和群众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全体职工、群众对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及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为构建良好文明新风尚社会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夕诗词4
1.风雨七夕夜--啸之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2.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3.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自掐檀痕教小伶。
4.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5.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韩庄闸舟中七夕
6.(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古诗十九首之一
7.(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9.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10.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