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铁路线路工先进事迹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361498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铁路线路工先进事迹实用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铁路先进事迹人物1

中共党员,1982年入路工作,现任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车务段青龙桥站站长,曾获xx局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16年被xx市委宣传部评为“党在百姓心中”优秀百姓宣讲员,被延庆区委评为“金牌百姓宣讲员”。

10月的xx秋高气爽

古老的燕山绵延起伏

京张高铁的开通运营

让这里焕发出新的光彩

xx市延庆区,长城脚下,青山环抱中的青龙桥站矗立着詹天佑先生的铜像,保留京张铁路使用过的旧钢轨,存放着写有苏州码子的老路标,演绎着一段百年京张的动人故事。

时速350公里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一路向前,向着燕山山脉飞驰。京张高铁从地下102米深处穿过八达岭,与京张铁路在青龙桥站“交会”。

38年前,就是在这里,现任xx局集团公司xx车务段青龙桥站站长杨存信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守护青龙桥站的接力棒。加上父亲在这里工作的31年,杨家两代人已守护这座百年老站69年了。

现在,杨存信每天都能感受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脚下穿过的速度,看到这座百年老站发生的新变化。

出生在百年老站

父子在此守望69年

“我出生在这里,工作在这里,这是我一生都离不开的地方。”杨存信深有感触地说。

杨存信的父亲杨宝华从1951年开始就在青龙桥站工作,一干就是31年。1962年,在距离青龙桥站不到30米的一排小平房里,杨存信出生了。

“那时,家属都随铁路职工在工作岗位附近居住。这里最多时住了30到40户人家,有学校、商店,十分热闹。”想起小时候的热闹景象,杨存信满面笑容地对记者说。

1982年杨宝华退休,杨存信接班。正式上班那天,父亲把杨存信领到詹天佑铜像前说:“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以后你每天都要在这里工作,要是干不好就对不起这身铁路制服。”

山坳里长城间,青龙桥站红瓦青檐——在旅客们看来,这是一个美丽的好地方。但对常年坚守在青龙站的杨存信来说,却要耐得住长久的寂寞。工作简单重复,一个班一天一夜,有车来还能出去一下,没车就只能在青龙桥站行车调度室里紧盯着屏幕,半夜也不能睡觉,必须时刻守护好安全。

“行车台前坐,责任大如天。”谈及工作,杨存信笃定地说道。

从扳道工到助理值班员,再到值班员,经过10年的青春磨炼,杨存信于1991年成为青龙桥站站长。

从那时起到现在的29年站长经历,让他深知安全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懈怠。只有结婚那年,在副站长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回家过了个除夕。

几十年默默坚守的动力源于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把心沉下来就能把工作干好。”

刚参加工作时,他曾想过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里,到大山外见见世面?然而,一件件偶然的小事让他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去八达岭长城游玩的游客路过青龙桥站时常到站区里参观,经常会问他一些关于京张铁路的历史。为此,他向多方请教学习,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这个山间小站的不寻常,也进一步坚定了自己扎根车站的信念。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铁路人,首要任务就是把自己手中的每件小事做好。在我看来,铁路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安全。”谈及30多年的铁路职业生涯,杨存信这样对记者说。

传承百年京张精神

当好“义务讲解员”

青山隐隐,58岁的青龙桥站站长杨存信脸上刻满了皱纹。每天,他穿着藏蓝色制服身板笔直地站在站台等待接车。他既是青龙桥站站长,也是“百年京张”精神的传承者。

青龙桥站的人字形线路是京张铁路的亮眼之作。提起闻名遐迩的人字形线路和“詹天佑钩”,杨存信说,詹天佑先生在当时能够大胆采纳国外最先进的设计方法并巧妙应用于中国铁路建设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杨存信还善于主动发掘更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站里人都知道,杨存信有个爱好——捡东西。车站小广场上有几块竖立的石碑,就是他捡回来的宝贝。

“这叫‘苏州码子’,符号标示的是铁路线的公里数和线路坡度。”杨存信告诉记者,居庸关站一位职工在巡视铁路设备时发现路基旁有两块石碑,上面刻有一些特殊符号,于是找他“掌眼”。他立马组织休班职工把石碑运回车站妥善保护。陡坡上的石碑有数百公斤重,为了不损坏石碑,大家将碑体用木板包好,人拉肩扛,用了5个多小时,才把两块石碑完整地运回青龙桥站。不久之后,车站职工又从线路两侧的山坡上,相继找到了5块类似的石碑。

为了保护车站环境、恢复百年老站的历史原貌,杨存信多方走访联系路内外单位,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争取到xx局集团公司350余万元投资和其他单位720万元资金支持,并收集了大量有历史价值的实物和文物。

太极图、瓦楞铁、女儿墙、男女分设的候车室……文物的旧有样貌在首都博物馆专家的指导下逐一复原。老物件如今被珍藏进玻璃柜,老照片挂上墙,站房里办起了展览。年代久远的钢轨、刻着苏州码子的石碑、装有防水槽的花岗岩窗台,一砖一石里都有故事。从小学生到外国友人,杨存信作为讲解员,累计接待各级领导参观考察、社会团体和游客到站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近20万人次。

迎接驶向冬奥会的列车

站好最后一班岗

20世纪90年代,从xx北到康庄的短途列车延长至沙城,这趟站站都停的慢车当年非常火爆,因为到八达岭游览只有这么一趟列车可以选择。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上千名旅客从青龙桥站小小的站房进进出出。

2008年,xxS2线开通前,这趟热闹的慢车停开了。春天,游客从xx城区坐S2线列车出发,沿途可以见到京郊最美丽的桃花和杏花。游客站在青龙桥站站台上还可以看到从山脊上蜿蜒穿过的长城。在这样的背景墙下,一列列开往春天的列车,引得游人阵阵欢呼。这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撞击,富含深厚的韵味。

2008年,青龙桥站被首都博物馆确定为xx市工业遗产,老站房得到了修缮和原貌恢复,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2013年,青龙桥站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目前保护最好的一座百年车站,这里旅客少了,但迎来了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杨存信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但是他内心仍有期待。他期待着2022年xx冬奥会。

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杨存信提炼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忠于职守、再创辉煌”的工作理念,在他的带领下,车站职工拧成一股绳儿,收获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青龙桥站被命名为“全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青龙桥站在内的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青龙桥站被授予全路安全生产标准化车站和全路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杨存信本人也先后获得了xx局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最美京铁人”以及xx市“党在百姓心中”优秀宣讲员等荣誉。

2022年7月,杨存信就要退休了。在站房里度过了那么多重要时刻,他憧憬着到时候能乘坐高铁列车去xx冬奥会现场。他后来得知,冬奥会是在2022年初而不是年末召开,到时他要坚守岗位。他有些遗憾,但很快释然了:“那就站好最后一班岗!看冬奥列车从长城脚下驶过,如果遇到外国游客来青龙桥站了解百年京张的历史,我就讲给他们听。”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铁路线路工先进事迹》,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铁路先进事迹人物2

张xx,1973年出生,中国中车xx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分厂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张xx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多年来,技校毕业、钳工出身的他,积极学习数控维修、数控加工、可编程控制器、三维制图等技术,现已成长为中国中车xx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铁列车制造现场的复合型技术专家。

身为高端装备制造设备的“医生”,张xx完成技术革新109项,制作工装卡具66套,撰写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改进进口工装设备技术缺陷2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张xx还获得过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是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代表。

不能只是体力付出

而是要向世界先进技术发起挑战

张xx的父辈是铁路职工,从小在车站生活小区长大的他,对铁路有着深厚的感情。

1989年,张xx初中毕业后进入xx机车车辆厂技工学校,学习钳工专业。1992年,他进入百年老厂xx机车车辆厂工作,成为一名铁路技术工人。

刚刚参加工作的张xx穿上蓝色铁路工服,特别开心。第一个周末,他就兴冲冲地把工服穿回了家。

“没想到一进门,我妈见我这身打扮有点不高兴,问我下班了咋不换件衣服。当时正好有个亲戚来家里串门,我妈觉得我这身‘干活儿’的行头不体面。”张xx说。

事后,当时19岁的张xx对母亲说:“谁说‘工’字不出头?我把‘工’字变成‘干’字,不就出头了嘛!”

此后多年,张xx先后从事过机械钳工、工具钳工、车辆钳工等岗位工作。他踏实、刻苦,在工作中敬业、专注,努力把手中的事情干到极致,先后在省、市各类比赛上夺得4个“钳工状元”。

张xx早早认识到,新一代技术工人,不能只在某一方面拥有出众的能力,而要有多个专业的技术储备,成为复合型人才。

他开始自学铆工、焊工、电气、机械、计算机等业务知识,他爱人是电工,他就向她请教,跟着书本学画电路图。他还进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课程,学习了维修电工、PLC编程、CAD设计知识。人到中年的张xx回首当年的学习时光时,依然感叹不已。

2004年,中车xx公司迎来高铁发展的新机遇。“是中国高铁的发展成就了我。”张xx坦率地说。通过考试、应聘,张xx从钳工转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专门负责大型进口设备的维修保养。

常常以“制造中心”命名的大型进口数控设备,是制造现场现实版的“机器人”。张xx是技术层面“机器人”的最高管理者。

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的每一道关键工序都要由大型数控设备来完成。为此,中车xx公司先后引进了价值3亿多元的几十台尖端数控设备。从安装到调试都是高科技,当时厂里几乎无人敢碰,都是由外国人主导。

张xx买来专业书籍,一本一本地“啃”。白天工作忙,他就晚上学,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

价值2000多万元的加工中心由德国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安装,张xx带领工友配合安装。完成德国技术人员分配工作的同时,张xx每天观察记录德国技术人员的操作。在拼接机床主床身时,张xx发现地基打孔位置与机床安装位置不符,马上通过翻译指出问题,而德方技术人员凭经验认为安装没有问题,结果在安装时出现返工。这件小事过后,德国技术人员主动邀请他参与机床的安装调试。在60米导轨安装过程中,张xx认真分析图纸,发现其中一处缺少地脚配件,避免了又一次返工。

2008年9月,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开始在中车xx公司大批量生产。一次,用于铝合金车体大部件加工的8把专用机夹铣刀先后损坏,从国外采购来不及,外包修理没人能承接,动车组生产面临停工局面。张xx连续钻研两个通宵,将价值5万多元的刀具全部修复,车体生产恢复正常。

张xx先后排除各类复杂的数控加工设备疑难故障20余次,解决了许多外国专家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其中2项工装研制项目还申报了国家专利。

张xx说:“高铁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全新体验,我们也需要更多更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付出体力劳动,而是要勇于站在新技术的前沿,敢于向世界先进技术发起挑战。”

“工匠精神”是一种技术追求

也是一种职业态度

对张xx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种心无旁骛、锲而不舍的技术追求,也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

高速动车组有9大核心技术,铝合金车体制造是其中1个难题,难就难在铝合金型材的焊接技术上。2005年5月,张xx受命带领从各单位精心挑选的16名精兵强将组成铆钳班,负责研究磁悬浮列车和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技术,并在一个月内造出试验车体。

起初,由于没有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经验,焊接工人们明显感到原来的焊枪不那么“听话”、工件也不听使唤了,铝合金型材焊接后出现了变形、开裂等缺陷。

张xx带领全班员工反复摸索铝合金车体侧墙、端墙、车顶组装调修的组焊工艺,进行分步试验调整,从一个小小的截面开始,2米、5米、10米,再到整车的组焊拼接。

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后,他们记录积累了“变形量”“焊后调修”和“调修加热温度控制”等8种翔实数据,总结出“调整装配法”和“夹具压紧点多点支撑”的系列铝合金型材组合焊接工艺方法,保证了动车组车体的各项尺寸精度,很好地解决了焊接变形问题。这一系列技术攻关,为高速动车组批量生产找到了科学工艺技术方法。一个月后,首辆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顺利试制成功。

2008年4月11日,中车xx公司第一台国产和谐号动车组成功下线。中国用3年时间,走完了国外20多年的技术路程,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

那天,张xx和他的工友们站在电视机前,看着经过自己打磨制造的动车飞驰在祖国大地上,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

如今,中车xx公司已经累计生产和谐号、复兴号等各种型号的高速动车组700多列,总计5000多辆。从当初试制的第一辆铝合金车体开始,张xx所在的铝合金厂就做到了动车组车体制造质量“零缺陷”,为搭建中国中车谱系化、标准化动车组产品技术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每当有新车型试制时,他的“金蓝领”工作室每名成员都会负责一个关键部位,并根据生产实际,向设计部门反馈改进优化意见。

今年是张xx进入中车xx公司的第28个年头。当年技校毕业的毛头小伙,已在时光的砥砺中成长为机械钳工和数控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中国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享誉全国的“金蓝领”工人。最让张xx感到自豪的是,2012年中车xx公司为德国西门子公司批量制造了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大部件,实现了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产品从引进到出口的华丽转身。

制造业中机器人时代到来

新一代技术工人有了全新定位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用匠心铸就高质量,这是张xx等中国中车高铁技术工人身上的共同特质。

自2006年中车xx公司铝合金厂开始生产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以来,数控焊接和手工焊接后形成的焊缝一直需要打磨工手工打磨。2017年,中车xx公司提出智能制造方案,在张xx领衔的“金蓝领”工作室努力下,机器人打磨开始替代手工打磨。

“现在我们技术攻关基本上都依靠机器人,这也是今后高速动车组生产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的突破点。”张xx说,“经过两年的摸索、全面推广用机器人代替手工打磨车体,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车体制造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

张xx深知个人力量的有限,只有更多的员工掌握新技术,才能使企业跟上技术发展步伐。在工作室里,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企业好比一列高速动车组,只有所有车厢的动力同时启动,整趟列车才能跑出高速度。”因此,张xx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带动和培养大家共同提高,成了公司最早的“金牌工序”。

这些年,张xx在实践中研究出不少“绝活儿”,他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积累了十多万字的工作日志。他毫无保留地把工作日志借给工友们看,还经常组织召开班组攻关讨论会、绝招演示会,通过“教学练比”等现场技能切磋活动,促使员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制造高速动车组是数万名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我站在荣誉前,他们站在荣誉后,我觉得他们应该获得更多掌声。”张xx说得很实在。

如今,张xx正忙着带领团队研究和推广铝合金车体“智能制造”新模式,让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车体制造技术再进一步深入到所有工序。

张xx带领工作室成员每年至少培养3名以上技术尖子,每年完成技术创新100余项,完成培训500多人次。在实践中创造的不少“独家秘籍”,他都一一记录下来,陆续分享给工友们。

张xx在担任铆钳班班长时,铆钳班的16名员工已全部成长为各关键工序独当一面的人才。其中有4名员工被任命为工段长,9人到其他班组担任了班长,2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以张xx名字命名的“张xx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

作为“高铁工匠”的代表,面对未来,张xx说:“我们要掌握更多新技术、新本领,制造出速度更快、质量更好、乘坐更舒适、更加经济安全的高速动车组,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用中国高铁连接世界、造福人类!”

铁路一线职工先进事迹3

xx站是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陇海线上的一个四等车站,有职工10名,其中党员8名,平均年龄51。6岁。面对特大暴雨灾害,车站值守的8名职工为滞留列车采购餐料、转移旅客,确保了916名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这里是宋朝杨家将穆桂英屯兵之地,东邻虎牢关、西接巩义、北望黄河,是古洛阳至xx至开封的官道,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

陇海铁路经过这里,xx站应运而生。2021年7月20日,一场特大暴雨灾害将载有916名旅客的K31次列车困在了这里。

值守的8名职工紧急行动,开道采购餐料,涉水运送食物,想方设法补充饮用水,竭尽全力安全转移旅客……

列车遭洪水围困紧急求助

xx站站长李xx怎么也想不到,这场强降雨会给车站带来“极限挑战”。

7月19日下午,暴雨在xx西南部倾泻而下。xx站位于xx市高山镇的山沟里。山里天气多变,李xx抬头看了看天,超强的职业敏感以及连续不断的天气预警使他意识到,这次不一样。他迅速组织大家检查备品,到车站关键处所检查防洪准备情况。

“各岗位进入应急响应状态”“防洪备品状态检查完毕”“做好列车联控,及时通报司机前方防洪点情况”……车站当班职工赵振江的对讲机里接连传来急促的联控声。大家密切关注雨情和周边环境状态,绷紧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经与洛阳车务段联控,李xx得知,管内陇海线已有一趟客车因暴雨滞留。

这趟车就是K31次列车。当天15时56分,列车从xx站开出。17时33分,列车晚点1小时进入上街站。在上街站停留约8小时后,列车才再次启动。

xx站向工务部门及时获取线路状况,与列车做好联控,掌握其运行状态。李xx心里一直惦记着K31次列车运行情况,他预想雨势凶猛的情况下列车随时可能停靠xx站。

天色渐暗,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在雨水的冲刷下,铁路沿线山坡出现松动,泥土一块块滚落到线路上。“xx至巩义东区间出现边坡溜坍,影响行车!”7月20日凌晨,水害信息传来,李xx和车站值班员张剑峰立即联控区间列车,办理临时停靠业务。1时45分,K31次列车停靠xx站。

此时,列车上的916名旅客大多在梦乡中。担当该趟列车值乘任务的xx客运段乘务人员心急如焚:食物告急,旅客大多数是从xx上车,少有随身携带食物和水的。列车临停时间过久,原来的餐料、启用的防洪粮和上街站支援的食品都快耗尽。

“K31次列车请求车站支援补充餐食!”5时,李xx接到了列车长李红伟的求助。李xx迅速了解车上情况。xx到洛阳原本不到2小时的行程,列车走了10个小时。“旅客一定很着急。”李xx想,如果他们一觉醒来发现列车还没动,加上无水无粮,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李xx和列车长商量,先将仅剩的食物发放给旅客,车站立刻组织人员采购物资。

xx站一共只有10名职工,其中8名党员,平均年龄50岁左右。当日,由于暴雨,部分本应下班的职工主动留下来。值守的8名职工要解决900多名旅客的食物供应问题,这并不容易。xx站背靠xx村,村里有3000多人口,像样的商店只有一家供销社。

8名职工分成两组,副站长朱晓飞带着值班员张玉民、张来胜值守车站,李xx带领张剑峰、赵振江、雷建都、牛保才组成采购突击队。天色渐明,暴雨不停。车站两边山体的泥土随雨水滑落,站区已有不少积水,大家每前行一步都很困难。

重重障碍挡住了突击队的去路:车站到供销社唯一的公路被洪水冲毁,另一条小路也被泥石流覆盖,数棵倒伏的大树和落下的石块拦在路中间。

抢通这条采购物资的路,是他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8名职工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人力有限,没有机具,怎么快速抢通一条路?大家正愁眉不展时,家住xx村的党员职工牛保才站了出来。“村里的情况我比较熟悉,我去找村长想想办法。”他整理好身上的雨衣,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拄着一根树枝,一步步蹚着淤泥,往村长家的方向走去。

平常从xx站走到村里,最多用半小时。但在当天,牛保才在泥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近1个小时。雨水打在他的身上,顺着脖子流进衣服里,里里外外全部湿透了。

“村长,村长!”牛保才一边用力敲响村长家的大门,一边高声呼喊。

村长打开门,被眼前的“雨人”吓了一跳。“一列客车被困在车站了,情况紧急,麻烦您派出村里的铲车,帮我们铲出一条路。”牛保才焦急地说明了来意。得知900多名旅客受困,村长立刻拿起电话,联系人员调动机械。

倾泻而下的暴雨、火速出动的铲车打破了村子清晨的宁静。村长坐上铲车,在牛保才的指引下往小路上赶去。很快,铲车在庞大的土堆中铲开了一条勉强能过人的小路。牛保才谢过村长,转身要走。村长拉住他问:“你母亲还在家呢,家里被淹了吗?”“顾不上了,辛苦您帮我去看看吧。”说完,牛保才快步向供销社赶去。

他赶到供销社时,大家已经开始采购所需物资,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没有运送工具。“咱们多跑几趟,自己搬回去!”李xx当机立断,搬起4箱食品快步走向车站。其他人也紧抱着好几箱食品快步跟上李xx。

此时雨势不减,大家抱着重物,走在泥泞湿滑的村间小路上。从车站到供销社,他们走了2个多小时才将第一批物资运送上K31次列车。

这群本不办理客运业务的人,突然变成了服务旅客的“跑腿小哥”。他们用了整整10个小时,在列车与供销社之间往返4次,向车上运送了100箱矿泉水、100箱方便面以及胡萝卜、鸡蛋等物资。

列车上,旅客们看到一小队人来来回回运送物资,焦虑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运送物资的职工都穿着黑色的雨衣,旅客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分辨不出他们的身份。一名旅客问道:“这荒山野岭的,你们怎么还能把东西送上车?”李xx笑着说:“只要你们需要,我们都能送!”

17时,李xx和张剑峰再一次来到供销社。老板告知大家,这是最后一批物资了,所有仓储物资都售罄了。大伙将最后一批物资送上列车,回到车站,一个个瘫坐在椅子上。稍作休息后,大家喝着矿泉水,每人吃了一包方便面,这是他们当天吃的唯一一顿饭。“我们少吃一口,就能给旅客多送点。”李xx说。

916名旅客暴雨中安全转移

17时起,xx站水、电、路、网、TDCS系统全部中断。车站周围的山体在暴雨冲刷下,不断有泥土滑下来。李xx冒雨穿过股道巡视,他发现有几节车厢停靠的位置距离山体滑坡的地点很近,山上的泥水涌入股道,车上部分旅客出现惊慌情绪。

“必须想办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确保旅客列车安全。”李xx和牛保才、张玉民、张剑峰围着车站寻找信号。东岔区、西岔区、大门口、山坡上……他们在雨中摸索了1个小时,终于,在移动信号塔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李xx的手机收到了微弱的信号。他立刻联系段部:“报告指挥中心,xx站请求支援……”

洛阳车务段了解情况后,让李xx等人一定确保旅客列车安全,并及时派出增援队伍。回到车站,李xx带领车站值班员雷建都和列车长、司机联控,引导K31次列车缓缓退行200米,移动到了安全地带。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7月21日5时30分,列车在xx站滞留超过了24小时,再次出现了物资紧缺的窘境。洛阳车务段接到李xx的求救信息后,立刻制订方案,调集管内力量、协调当地政府前往增援。距离xx站20多公里的上街站临危受命,克服公路被冲毁等重重困难,将30箱矿泉水、400个面包、5箱火腿肠等物资运送到了xx站附近。

上街站前来支援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迅速到位,牛保才协助他们将一箱箱物资搬运进车站,送上列车。旅客们隔着车窗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14时30分,xx站接到通知,铁路部门紧急协调地方政府,从上街、xx派出21辆大巴车,疏散K31次列车上的旅客。此时,进站道路中断,汽车无法直接开到车站,所有旅客下车后要跨越2条股道,再从狭窄的小路下山,下山后再走5公里,才能到达大巴车停靠点。

为了安全转移916名旅客,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默契配合。乘务员逐车引导旅客有序下车,下车后,由一人领队,另一人盯控队尾。李xx和牛保才走在中间,一路做好宣传指引和旅客防护工作。遇有年迈的旅客腿脚不便、所坐轮椅无法通过轨道,他们就抬着轮椅,一路将其送过去;有的旅客行李太多,他们就主动接过重物;车上还有百余名儿童旅客,他们引导孩子们排队安全行走……2小时后,全部旅客安全转移。

“我们终于放心了。”看着缓缓启动的大巴车,李xx长舒了一口气。

旅客疏散完毕后,牛保才想起家中的母亲。他匆匆赶回家,见屋里满地淤泥,年迈的母亲愁容满面。“娘,对不起!”牛保才鼻子一酸,低下了头。

李xx和家人失联了86小时。从7月20日早上开始,他一直忙于购买、搬运物资,协调现场工作,转移旅客,加上山里信号不好,一直打不通也接不到家人的电话。妻子姜静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联系不上李xx的她急得团团转。7月23日,姜静下班后立刻驱车赶往xx站。看到丈夫憔悴的面庞,她泪如雨下。

7月23日16时01分,K31次列车安全返回。xx站的职工们看着列车渐渐远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面对灾难

xx站干部职工舍生忘死、倾情相助

给人们带来无数感动

成为铁路人抗洪抢险的生动缩影

危难时刻

铁路人勇挑重担

用实际行动和实干精神

诠释了责任和担当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6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