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小城镇建设论文(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98770

【导言】此例“小城镇建设论文(汇总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城镇建设论文【第一篇】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层次做到心中有数,更要了解每层学生的学习特点。可参考如下分层:优等生的学习基础好,理解能力较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中等生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漏洞,学习主动性不够。学困生基础差,学习有障碍,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缺乏学习主动性。备课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恰当地设计教学目标。对于优等生应设计有难度的目标,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对于中等生应设计难易适中的教学目标,并适当加以指导;而对于学困生,应设计低起点的教学目标,让他们易于接受。

2.巧妙设计,分层授课。

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集体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来说,优等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他们采用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的自主性得到锻炼,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对这一层的学生按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应按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潜能的开发,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督促完成学习任务。

3.针对差异,分层练习。

中小学教学中,学生的课业练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分层教学中,分层练习的作用更是不容轻视。如何使各层次学生能真正从练习中有所进步,“掌握尺度”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是分层练习的重要一环。练习题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了高、中、低三个层次形成性练习,第一层针对优等生可设计对新知识深度挖掘、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激发优等生的探索欲望。第二层根据新知识点的变化设计稍有难度的习题,中等生仔细思考后可以顺利完成,后进生努力后也可以做出来。第三层针对学困生,尽量根据大纲的基本要求设计基础练习题,提高学生练习的自信心。

4.根据差异,分层评价。

作为教师,应始终把教学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分别对待、客观评价是中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一改过去单一的期中、期末测试为课堂提问、口头评价、课后作业、阶段性测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老师的评价不仅仅着眼于某个学生在何层面上,还要以发展的观点,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亮点”,以此来调动学生向更高一层努力。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第二篇】

摘要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发展合理土地

Abstract

Thesmalltownoccupiespredominancepositioninthevillagethedevelopment,developingsmalltowntoturnconstructionandindustrializeprogresstothevillagecityofthepushourcountry,speedvillagesurplusthelaborforcetransf\\er,resolvingtoappearinthevillagedevelopmentofthepollutionoftheenvironment,wasteofresources,farmlandconstruction’setc.’sproblemhaveaggressivemeaning.

Keywords:Thesmalltownconstructiondevelopsareasonableland

引言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内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农村市场容量;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二)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有:

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乡镇企业、小城镇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小城镇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场所和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小城镇的农产品加工较为集中,规模较大,可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些加工企业逐步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为工业,实现农业向工业的转化,小城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城镇的集散作用。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一方面,可以把农村的农副产品收集起来运往城市消费,还可能把工业用农产品原料收集起来送往城市;另一方面,农村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等也要通过小城镇进行中转和销售。

二、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建设用地剧增耕地锐减

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是以原来的自然村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零散分布于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分布带来了三方面不良影响:一是由于农村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难以转移到城镇,使得我国小城镇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格局;二是乡镇企业之间难以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协作,集聚效益不明显;三是农村兼营现象普遍,农业产业化步履艰难。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渐缩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关系恶化。

(二)小城镇新建继续占地,废弃旧小城镇搁荒

因为小城镇的规划而要求的迁并和新建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新的小城镇建设继续扩大占地,另一方面旧小城镇又没及时复垦利用。事实上,这些土地即使被复垦利用,也需逐步恢复提高到可以生产的长期过程,从而直接和间接造成农业用地的减少。

(四)小城镇扩建,邻近良田遭殃

小城镇用地在空间是的扩展最主要表现为其周围土地首先被占用。这一范围内的土地基本上是经长期耕种的良田,多为菜地,单产水平均很高。小城镇占地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质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全国耕地总体质量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居民点小且散乱,缩减迁并困难

我国的村镇尤其是自然村落,绝大多数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布局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分散零乱。受当地经济水平和乡民恋土思想深厚及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低等因素的影响,村庄的缩减迁并步履艰难,进展缓慢。

(六)吃饭与建设难以平衡

因受经济利益差异的驱动,各地都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第二三产业上,而放松甚至轻视农业生产。因此在具体落实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区时,普遍产生担心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想法,自己不原意多承担任务,总想把任务推让给其他市、县、乡、村,个别地方甚至“牺牲农业搞工业,吃饭靠买粮”,对耕地保护不够重视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到小城镇的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两者的有机协调,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编写规划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适

度超前,为小城镇今后的建设和发展留有余地。规划修订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群众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加大对规划执行的群众监督力度。

(二)集约用地,坚持土地有偿使用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珍贵。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公顷)的47。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但从现在起,必须占用耕地的因素相加将减少耕地2070万公顷。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地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

自1997年以来,我国实行了以改变无偿无期限无流动为有偿有期限有流动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小城镇土地使用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在坚持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一大方向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制度引向深入,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在土地出让的基础上,增加有偿用地方式,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

对土地利用方式,实行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即以土地利用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及土地利用分区等为依据,鼓励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符合规划所确定的用途转变;禁止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方向转变。

(三)加强规划管理

小城镇规划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调控作用,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

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管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为了主动、积极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及时调控能力,需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保证规划始终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构,包括:上级政府对所审批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同级人大的监督机制;规划报批前公开展览制度和重要地区的规划实行听证制度等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另外,为了加强规划管理,还应充实规划机/!/构人员和增拨规划管理经费。

结束语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应高举这面旗帜,从大局出发,处理好建设与吃饭、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是搞好节约用地工作的前提。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标准,不以超前为借口,盲目扩大规模,搞不切合实际的“大规划”。认真抓好退宅还田工作,避免双重占地。要把控制小城镇建设用地作为重点来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对于那些过于分散的村落,要探索在群众自愿的条件下适当进行迁村并点的工作,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启林,中国现代城市土地利用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小城镇建设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城镇化 聚集经济理论 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浙江属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总量得到全面发展与升级,许多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且每一个城镇建设都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有目共睹的事实说明,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并成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有效载体。

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是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等11个部委列为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的试点镇之一。现全镇区域面积达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约8万。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亿元,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 亿元。在城镇化过程中突显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高度互动,主要表现为专业市场的确立、市场规模的扩展、专业交换组织的成长以及产业集聚发展的良性互动,形成了织里镇独特的经济发展路径。同时城镇化建设又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有之路,形成了以市场发展、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升级、市场繁荣的良性循环之路。

织里镇区域经济特色

专业市场繁荣兴旺:织里市场建设从1983年开始起步至今,已历经八次扩建,形成了以童装和棉坯布两大专业市场为主,以纺织印染、服装辅料、托运服务等配套市场为辅的市场体系,已成为最大的童装产销基地和最具影响力的棉坯布集散中心之一。目前,全镇专业市场总占地面积为公顷,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营业摊位4360个,2003年,市场总成交额亿,其中童装市场亿元,棉布市场亿元。童装市场日均人流量达3万余人,日销售童装30万件(套),辐射全国28个省、市117个大中城市以及欧、亚、非、美四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棉布市场年棉坯布交易量15亿米,交易品种150余种,国内100多家主要棉坯布生产企业在织里设有窗口。在专业市场的影响下,全镇房地产、仓储、运输及服务业等蓬勃发展,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市场十分活跃。

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块状经济比例提升。全镇已形成了以童装为主导产业,以其他相关产业和铝合金型材、通信电缆、纺织印染等块状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局势。童装业已成为织里镇的第一大产业,全镇现有童装企业近6000家,几乎是“家家开工厂、户户闻机声”,有国内21省市和省内温州、宁波等11个城市的416家童装企业落户织里,中高速缝纫机 万台,有7万多人专门从事童装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全镇童装年产量亿件,产值4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21%。与童装行业密切相关的服装面料、辅料以及印花、绣花、砂洗、联托运、缝纫机销售等配套产业发达。

织里镇城镇建设

小城镇的概念:当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小城镇概念,我国也没有规范的称谓,但是比较多的观点认为,小城镇是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国家已批准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小城镇的发展类型:小城镇的发展类型可以从小城镇的发展方式和小城镇的主导产业发展类型进行分析。由于各个小城镇处于不同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不同,小城镇发展的具体形式也不相同。

湖州市织里镇类型:湖州市织里镇属于建制镇,该镇以家庭工业为主体,以专业市场为依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按照产业结构的主要功能来分,织里镇属于商贸主导型和市场拉动型经济,在当地乃至全国有很高的专业声誉。市场、产业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加速了各种要素向城镇集聚,形成了市场、产业所形成的区域经济促进城镇发展,以城镇建设带动市场繁荣、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新格局。

织里城镇建设情况:织里城镇建设规划面积已从90年代初的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2平方公里,道路框架拉大到22平方公里。全镇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5万吨级自来水厂1座,3万吨级污水处理厂1座,特别是向着城乡统筹发展,全镇已有80%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户户吃自来水、家家看有线电视、人人居良好环境”的目标,政府职能得到高效运转,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作用机理及互动模式分析

不同利益主体的动机分析: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动机和行为。围绕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的形成,有不同的创新主体,如经商户、个体服装加工厂、基层政府(包括镇政府、镇工商所等),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如经商户和个体服装加工厂(称之为自发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最为强烈,这是自然萌发的生存本能和肤浅的经济知识,但是也正是他们有着最敏锐的目光和经济头脑,地摊式的交易成为市场的最前沿;接着是镇工商所开始接受“自发群体”市场创新,童装市场和棉布市场开始逐渐创立;继而影响的是镇政府领导层的价值判断,作出开发市场的决定,为这些“自发群体”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从价值取向的生成、作用及强烈程度来分析,基层的自发群体处于最底层,生成创新的欲望最强烈,但也是最无序的;而工商所和政府部门,他们属于较高层次的,市场取向相对不强烈,但是他们的行为和决策是有序的,故而只有达到无序和有序的结合,要使市场创新真正站上历史舞台,他们的合力才能影响到市场创新及市场形成。

开发专业市场的决定更为城镇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最初的绣花枕套开始,利用市场的先发优势和集聚功能,发展以童装、棉布为主的两大市场,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促使资本向其他行业和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张,实现市场与产业、经济与城镇建设的同步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与城镇建设的互动发展。

聚集经济原理在区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中利用和分析:聚集经济理论是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中的经典思想,目前在大城市与聚集经济的理论分析中用得比较多,但是大城市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小城镇建设也同样适用聚集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的内涵:聚集经济又称聚集经济利益、聚集经济效益,一般是指因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的节约。聚集经济最早是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经典著作《工业区位论》中明确提出,并加以论述的。韦伯认为,聚集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聚集经济,但是聚集经济是有条件的,只有把存在内在联系的工业按一定的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本节约。因此,聚集经济是将一定的生产要素或市场要素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事实上,聚集的经济利益并不仅限于企业或厂商的范畴,消费者或居民的空间集中同样会产生种种经济利益,节约生产成本,如人口的聚集会扩大市场需求的规模。因此,目前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

聚集经济理论的应用:织里镇区域经济形成和城镇发展恰好是聚集经济理论的应用。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分工与专业化的协作,必然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分工和专业化的过程就是生产要素不断归集,职能不断细分的过程。

织里镇经济围绕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可以分为几个大类,即:童装加工企业、童装销售商、原料及辅料供应商、童装加工过程合作商等,实现不同企业间的产业集聚,如童装加工企业的生产,首先依赖于原料及辅料的供应,其次是加工过程中的合作,如电脑绣花、印花等,然后是委托专业销售人进行产品销售或利用专业市场的知名度吸引全国各地的营销客户上门定购,正是合理的分工与专业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节约了生产要素,降低了工作的复杂性和管理的难度,这是同一行业的企业或有关联的企业,通过产业功能的前后联系而产生的成本节约。同时,各专业市场的形成实现了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将同类企业集聚在一个特定的地区,给企业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创造优越的条件,实现利益的最优化。

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城镇建设创造了条件。像织里镇是以童装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以各类专业市场为手段的小城镇,发展的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人口转移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织里镇星星点点般的“小作坊”式童装企业,使得农民既成为创业的主体,又成为吸纳大量劳动力,创造劳动就业机会的主体。因此,织里镇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城镇建设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城镇建设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小城镇建设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与产业特色、公共物品的建设等,城镇的聚集规模必须达到公共物品所能承载的容量,充分利用原有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不断地完善城镇的硬件建设和公共物品建设,良好的城镇环境将会吸引更多的外来者进行经济建设。织里镇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对于城镇的基础设施,如供排水系统、道路修建、污水处理、环境绿化等不断完善,直接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织里镇发展的启示

织里镇的发展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双胞胎,经济发展了,城镇建设繁荣了,而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服务,实现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同时更给我们今后的工作以启示。

启示之一,必须自觉地走上行政区域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织里镇的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仅仅是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缩影,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仅仅是建了一个小城镇的空壳,而没有经济发展来为之作支撑,如果把小城镇建设比作形式的话,那么当地的区域经济就是其中的内容,如果没有形式和内容的内在统一,那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就不可能走上良性的互动。

启示之二,必须努力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织里镇走的是“以市场发展、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升级、市场繁荣”的发展之路,这是找出了一条切合其自身的发展之路,每个地区在寻求发展中必须分析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等,真正形成“一镇一品”的优势和特色,只有合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当地的特点,才能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蔡秀玲著。论小城镇建设―要素聚集与制度创新[M].人民出版社,2002

小城镇建设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城市美学;新型城镇化;地方审美经验;江南城镇美学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24(2016)01-0008-05

一、国内外城市美学简况

西方城市美学,与西方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现代化以及相关的城市社会学的长期历史紧密相关。加拿大的卡尔松(AllenCarlson)、芬兰的瑟帕玛(YrjoSepanmana)和美国的贝朗特(ArnoldBerleant),分别以他们关于人类居住的环境美学(EnvironmentalEsthetics)的理论和实践,以批判人类中心论为基础,建立了自然高于人工、人居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审美原则,成为现代西方城市美学的典范。西方城市美学与一般城市社会学的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不同,侧重于对既有城市做出肯定的美学(positiveAesthetics)判断,并据此对既有城市的否定的美学方面(negativeAesthetics)给予批评,从而给批判单纯功能型城市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复合审美型城市的发展,达致城市功能和城市审美的适度协调。马克思的文艺社会学和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对现代城市美学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将文艺的生成置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关系中,说明人类社会的文化行为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以任何个人或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布尔迪厄特别关心文化产品的社会生成条件和环境因素,认为“审美场域”中的“审美惯习”,身处客观环境的机遇和限制与行为者的倾向和选择的相互作用之中。现代城市美学体系是一个物质符号和精神符号的集合体,其对于作为社会整体审美趣味的承载者的社会个体、社会群体的审美惯习的熏陶和引导,是审美惯习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城市审美惯习的形成,主要由城市外在的建筑和自然景观的审美品格、城市内在的人文传统的培育和传承来承担。[1]现代欧洲的许多著名城市,无比体现了一个特定文化场域对于一个审美惯习的发扬、以及一个审美惯习对于一个特定文化场域的维系二者之间的功能性互动作用。西方城市美学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联系,构成了城市美学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批评性样态,使之成为既担负城市文化传承重任,又对城市建设做出实际贡献的重要现代人文社会学科。中国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和城市美学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虽历史很短,但却内置了丰富而复杂的现实背景和严肃而尖锐的政策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与物质积累,给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同时也给个案地区原有的物质文化生态和非物质文化生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体现出一种破坏与建设同行、毁誉共生的复杂局面;这给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提出了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纲领,特别强调要注意现代化与文化之间的生态模式和协调发展,使城市在功能与审美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文化样态和生态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中央制定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第十二章《促进各类城市发展》关于在重视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同时重点发展小城镇决策,第十八章《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关于加快绿色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决策;二者因此而成为中国当前城市美学以及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的指导性文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鲁枢元、曾繁仁、陈望衡、刘士林、程相占、王诺、胡志红等,开拓了新时期中国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文化符号、公共空间以及日常生活的普遍关联领域,然而具体到城市美学特别是江南城镇美学,论题分散于文化传承、山水风格、园林建设、城市色彩、旅游布局等局部话题上,但在理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批评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等多重、整体批评视角上,还没有跟上西方城市美学的步伐。因此,密切结合中国城市的普遍现实,从区域特色城镇个案出发,建构江南城镇美学,就成为当前浙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美学特别要优先关注的典型性问题,并因此而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范例。江南城镇作为著名的吴越文化旅游城镇群,集中散布于浙北、苏南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太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包括宁波地区、绍兴地区、杭州地区、嘉兴地区、湖州地区、苏州地区和上海地区,既包含综合性极高的区域中心城市、又包含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也包含认同度极广的小城镇。在当前城市建设纷纷以“现代”“国际”“全能”的名义,漠视城市审美风格传承,而城市审美风格愈来愈趋向同一化的时候,江南城镇正是在自然与人居、传统和现代、公共精神和个体趣味、城市品格和大众审美、大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广泛联系性上,显示出作为现阶段中国城市美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高度典型性和针对性来。[2]因此,以江南城镇作为特色城镇个案的城市美学研究,无论对于江南城镇发展,抑或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江南城镇美学研究,强化了这样的城市美学立场,要彻底摒弃工业化高速扩张时期的人类中心论痼疾,建立自然高于人工的环境美学观,让自然与人文占据城市生活的制高点,要求城市的外在形式即公共建筑、民居、街区、自然、景观,必须服从于灌注于这些外在形式之中的主体人群的审美传统、审美个性及其人文历史传承,从而使城市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同时,还维护了传统地方性审美经验的原生态生存及其现代性取向,作为地方性审美经验的城市美学范例而为中国城市美学建构提供典型范例。[3]

二、江南城镇美学的理路

江南城镇美学沿着以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理念整合城市美学的学科内部思路,以及以城市美学制约城市经济行为和城市建设法规的学科外部思路来进行具体研究。在学科内部思路要以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理念整合城市美学。自然美学侧重于人对自然的审美维度发现,其最高形式是生态美学,注重大自然的环境对人的审美启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城市美学侧重于环境即人工景观和城市周边有限自然的审美维度发现,注重人化自然的审美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4]城市美学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态美学为根本理念、以人与环境的和谐的环境美学为具体导向;在此基础上,反思艺术哲学的“如画美学”关于艺术人工一贯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的审美误导,及其造成的业已成为现代城市审美的普遍现实的消极审美价值,[5]从而将日常审美惯性对城市人单方面的审美剥夺(aestheticdeprivement)所遮蔽的丰富之美给予重新发现,[6]还原成人工作为生态一份子并以生态为最高指向的双方面的参与美学(aestheticengagement),[7]继而在城市规划中形成了“反规划”(anti-design)的理论实践。[8]富有洞见的城市美学,在理论上对现代城市危机的哲学反思,以及在实践上对城市规划的具体指向,将城市最终带入了生态美学系统(aestheticecosystem)。[9]因而,有关城市的环境美学和有关自然的生态美学,在城市美学中也得到了合流,这给在现代化城市中日渐麻木的市民心灵的审美感受力,提供了修复的契机,也使城市美学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在学科外部思路上要以城市美学制约城市建设的经济行为和城市建设的法规制度。城市美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现代文化批评学科,广泛涉及到美学、文艺理论、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民俗学、旅游学、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史、建筑学、城市学等,形成了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学科内部关系,以及人文社会学科与城市行政之间的学科外部关系,继而在人文社会学科与城市行政的广泛联系中构成了城市美学的批评合力,并最终形成了相对于城市市场主体(建筑商)、城市建设主体(城市规划部门)、城市制度主体(城市法规部门)的城市批评主体(城市批评家)。城市批评主体暨城市批评家的形成,可以有效纠正城市经济行为中的纯粹市场行为和纯粹政府行为,并有效制约城市法规落后于城市建设的制度缺陷,使一直受制于市场主体、建设主体和制度主体的批评主体的批评功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提升,并因此而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性力量。

三、江南城镇美学的要点

江南城镇美学的标志性任务就是城市美学品格的定位。城市美学品格是城市的美学风格和文化风格,如果说城市美学风格更多体现为标志性或区别性的城市外观的话,那么城市文化风格则兼容了灌注于城市外观的美学风格之中、并成为标志性城市文化内涵的人文历史及其现代传承。特别要注意城市比较研究,城市的美学风格和文化风格也是在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比较中自然显现出来的,地方审美差异性的深入挖掘,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审美标准和理论基础。民居、景观、自然的美学风格的外观定位,历史、人文传统及其现代传承的内涵定位,城市作为审美个性集合体的比较定位等三方面互相呼应,共同形成对城市品格的审美风格外蕴和文化风格内涵的准确把握。江南城镇美学品格的定位还取决于确立城市的否定性美学认知,这既是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又因为牵涉到市政、商业和建筑家等多方面利益,而成为最富挑战性的敏感地带。二十一世纪前后十余年,江南城镇建设在辉煌之中也留下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失误:(1)在自然生态方面:杭州西溪湿地规划包括西湖西进的划地重建,整体搬迁了原生态栖居的湿地民居村落,造成自然与人文的生态断裂;而小城镇如乌镇等,因远离中心城市,反倒得到了相对完整的历史留存;(2)在历史文化方面,杭州城西民居的全方位建设,造成了西湖与西溪的历史性断裂;而苏州新旧城区的成片划分给历史街区留下了充足的完整风貌;(3)在人文风格方面,杭州主城老街的大面积拆除以及多处仿古一条街的整体性重建,造成了江南民居审美风格的文脉断裂,而绍兴主城老街的完整留存形成了古典和现代城市风格的鲜明对比。以城市美学品格的否定性批评配合城市美学品格定位,这种实践批评和比较研究方法将为中国城市建设提供具有丰富的参考价值的具体案例,并因此而成为江南城镇美学研究的坐标系。在江南城镇美学的具体研究中要注意如下内容:1.以城镇美学主导城市美学。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以超过西方劳动力总和的中国农村4亿剩余劳动力,从低生产力水平农村转移到高生产力水平城市,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不仅决定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对世界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不直接提倡城市化而提倡城镇化,说明中央注意到了城镇和城乡发展的均衡性;而江南城镇美学研究,也改变了传统城市美学主要关注于城市的思路,特别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城镇群非常发达的浙江以及周边吴语文化地区。该地区能为中央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和规划提供了最佳注解和直接案例。2.以生态与人文、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地方与一般的融合原则塑形江南城镇美学理念。江南杭嘉湖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兼备举世著名的吴越古都及其近畿作为区域政治、文化、宗教、经济、工商业中心,又拥有出色的自然山水景观,闻名天下的西湖、太湖、运河等密集交叉的河湖港汊,极大地丰富了江南地区的文脉、信仰、民俗和民居等文化资源;而生态与人文、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地方与一般区域文化精神的有机融合,造就了江南城镇作为最有代表性的从古典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化的城市美学类型。3.以自然、历史、文化和个性的综合研究统领江南城镇美学。江南城镇美学沿着城市美学框架内的自然、历史、人文和个性等四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具体展开:(1)梳理西方城市美学的发生、发展、理论和实践路径;(2)展望中国城市美学历程,回溯江南城镇的历史建构;(3)江南城镇美学品格的定位,宜采取以自然为灵魂、以历史为线索、以文化为核心、以个性为参照的品格定位坐标系;(4)江南城镇美学的具体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研究、城市史和城市故事研究、民俗和市民社会研究、文学艺术和风尚研究、民居和公建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研究、建筑和景观研究等。4.以地方性审美经验引导江南城镇美学设计。江南城镇具有成熟的综合性极高的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等三级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城镇美学体系:杭州、绍兴、苏州作为古都,杭州、宁波、苏州和上海作为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心城市,绍兴、嘉兴、湖州作为中小城市,西塘、乌镇、南浔、周庄、同里、甪直,以及诸葛村、安昌、前童、木渎、锦溪、枫泾、南翔、七宝、朱家角等作为以六大古镇为代表的城镇群。“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并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5.以地方城市批评家团队建构江南城镇美学批评主体。地方性审美经验具有审美叙述的优先性,作为现有城市发展的主管主体——政府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部门,应该首先尊重地方城市批评家的事实性存在和意见性集合,改变在城镇规划中一味以外省及外籍专家为主导的意见格局(比如在已经申报成功的西溪湿地国家遗产、西湖国家遗产、大运河(江浙段)国家遗产申报上的申报时间后置和地方城市批评家缺位教训,以及在江浙小城镇文化群落、杭州古代文化群落、宁波奉帮文化、温州瓯帮文化、绍兴心学文化、永嘉实学文化等既有同宗又有差异的吴越文化群落上的整体批评后置现实),弥补在城镇美学建设中的规划落后缺陷,总结世界遗产申报所涉的时间、程序和专家结构等方面的种种经验教训,形成以地方城市批评家为主体,以外域城市批评家为辅助,以城市主管部门为召集人,以城镇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建筑商为协作的四方城镇美学团队,形成理念在前,规划在后,批评在前,建设在后,地方在前,外域在后的批评和规划有机结合的良性城镇美学格局。

四、江南城镇美学的创新

江南城镇美学对传统城市美学的学术框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其一,城市美学是人文社会科学、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城市法规等交叉相关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江南城镇美学研究,充分说明了,在当代城市建设中,既要承认政府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又要尊重人文学者的批评主体性,还要把对充当着城市文脉载体的建筑艺术家和市民社群的审美培育置于重要位置,三方共处于城市集合场域中的综合协商的城市文化生产机理。其二,城市美学具有理论在先和实践指向特点。城市建设体现为整体在先的特点,一旦建设规划投入实施,因其投资巨大,即便发现失误,也很难推倒重来;而城市美学的擅长恰好就是理论在先和实践指向,可以依据城市美学品格理论,对城市建设个案和规划分别做出实践性考量,并由此得出引导性意见。城市美学的理论在先与实践指向特性,在江南城镇美学上展示出地方性审美经验的强大历史积淀对现状的城镇建设的潜在规范和制约机制,这对全国城镇化建设也昭示着其在现阶段经济和文化的协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示范作用。其三,江南城镇美学的区域化、综合性和比较研究方法。江南城镇美学不仅是在与同区域其他城镇,而且是在与跨区域其他城镇的联系、区别的比较中实现的,注意汲取欧洲成熟的城市品格定位的区域化地方性审美经验,在保证江南城镇美学风格的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同时,综合追循文化、文学、艺术、民俗、信仰、名家等作为地方性审美经验的传承节点、线索和导向。其四,江南城镇美学,悬置了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意识形态走向,扩展了美学作为理论学科的实践取向和社会学内容,解构了城市美学的大都市倾向,挽留了文化中国的美丽乡愁,融入了中国当下社会转型相关的重大现实要求,对传统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理论结构具有一定的本土创新意义。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刘士林。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3]周膺。后现代城市美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4]谭元亨。城市建筑美学[M].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2004.

[5]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6]吴良镛。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7]程相占。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8]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89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