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的特点与基本内容精编5篇
【导言】此例“精益生产的特点与基本内容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精益生产管理论文1
关键词:精益生产 推进方法 持续改进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精益生产是一种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同时也是锤炼企业管理文化和团队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资本、劳动、材料等充分利用的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其主要特征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等。
一、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导入准备
1.成立精益生产管理体系三级推进组织。推行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的系统工程,强有力的推进组织是推动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成功实施和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企业在导入精益生产管理体系之初,必须把建立健全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组织网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企业应该成立公司精益生产推进领导小组、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各分厂/生产车间精益生产推进实施组等三级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组织,并要以公司红头文件形式明确各级组织在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
公司精益生产推进领导小组一般应由总经理担任组长,相关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部长为组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资源的调配、把握推进方向、批准推进计划书、审议和决策公司推进工作的重大事项等。相关职能部门一般包括:生产部门、计划管理与考核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物料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工艺技术管理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
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是精益生产推进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是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编制设计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整体推进方案、策划制定精益生产推进目标和计划、主导整体推进活动以及各项活动任务的部署、协调处理各种与推进活动相关的其它事项等。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是整个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实施的中枢神经机构,其成员的专业技能、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心智模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实施过程的进度、实施质量,乃至决定推进实施的成败。因此,必须选拔具有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工业工程、人力资源等专业背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骨干人员进入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担任精益生产推进专员,专职推进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人员的选拔最好通过公司内部竞聘方式,将本公司内真正具有精益生产推进实施能力和潜质的人选拔到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
各分厂/生产车间精益生产推进实施组由各分厂厂长/生产车间主任担任组长,工段长、班组长为组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精益生产推进方案的具体实施。
2.全员培训和宣贯精益生产理念。精益生产是一种现代、全新的生产管理理念,它与传统的生产管理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是对传统生产管理理念的颠覆。因此,导入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初期必须要做好精益生产理念的全员培训和宣贯,转变员工现有的生产管理理念,改变其心智模式,这也是决定精益生产理念能否在企业落地和深入人心的关键。
比较有效的做法是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专家为员工进行授课,从公司总经理到一线员工全员分批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包括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方式的背景及意义、精益生产基础知识、精益工具和方法、精益生产的推进实施效果等。培训形式一般包括理论讲授、案例研讨、沙盘模拟、红牌作战、特训营等。特训营是一种互动性强、竞争性强、实践性强、效果立显的培训形式,该种培训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参训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团队协以及将精益生产理论进行实践运用的激情。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应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多次组织由各分厂/生产车间领导和一线员工共同参加的精益生产专题特训营,每次特训选择一个特定主题,比如5S、TPM、标准作业、生产看板等,引导全员切实感受到将精益生产理论运用于实践所获得的成就感。
另外,还应通过条幅、橱窗、展板、企业内刊、企业OA办公系统等公司内部媒介对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的战略意义、精益生产相关知识和理念、精益生产推进实施的成功案例等进行宣传。同时,要通过召开誓师会、动员会、主题班会等对广大员工进行动员,引导广大员工主动和积极参与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推进实施。还可以通过举办精益生产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精益文化氛围。
3.制定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的方针目标和工作程序。方针目标是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的导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行业和产品特点,运用精益生产管理思想,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需求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总体方针,并依照总体方针制定明确的、可量化的、可测量的、可达成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目标。在制定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方针和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生搬硬套、不切实际。
推进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是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为使推进工作有序、扎实、高效,企业应在导入精益生产管理体系之初就设计好推进工作程序,将推进精益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按照一定的时序展开排列,使之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工作程序》,并以公司红头文件的形式进行下发,保证其权威性。事实证明,科学的推进工作程序有利于目标计划、管理运行、效果评估、检查考核等一系列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行为连贯有序、协调一致、高效运行。
二、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推进实施
1.以5S管理和TPM管理为突破口,夯实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基础。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是制造型企业一切改善的基础,企业应该把推行生产现场5S管理作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的突破口之一。推行生产现场5S管理,首先要重点整治生产现场的“脏、乱、差”,并对现场所有物品物料按着时间和空间优化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定置定位,设置区域和物品标识牌,实现生产现场定置化、秩序化、标准化管理。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 )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过程,以追求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体系。设备,是制造型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基础,因此,企业也应把推行TPM管理作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的突破口之一。推行TPM管理, 要首先重点整治设备的“脏、松、缺、锈”和“跑、冒、滴、漏”等现场设备顽疾,并积极开展好设备预防保全,提升设备综合效率,实现设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通过5S管理和TPM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快速改变生产现场和生产设备管理现状、实现现场管理和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可以快速改变员工心智模式、规范员工日常工作行为、增强员工搞好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信心和决心,并通过5S管理和TPM管理的持续改进,让生产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设备状态和生产秩序得以保持,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成功推进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
2.选择典型分厂/生产车间为推进试点,成功后再向全公司横向推广。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某个生产分厂/车间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试点单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试点推进工作,让精益生产的推进成果尽快显现。
精益生产管理体系试点推进成功后,企业应该及时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座谈会、成果图片展等形式将试点生产分厂/车间的成功推进经验横向推广和植根于公司其它生产部门,以起到以点带面、星火燎原的作用。
3.坚持目标拉动,实行周例会和周报制度,做好过程控制。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应该依据本企业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总体计划,按周分解制订《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周推进计划》。为了确保推进计划的上传下达、贯彻落实、效果评估、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工作在一个闭环的平台上运行,企业应该实行周例会制度,每周定时定期召开由精益生产推进专员、各生产分厂/车间精益生产推进实施组成员参加的周推进例会,会议主要内容是逐项检查本周推进任务完成情况、安排下周推进任务、协调解决各单位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推进计划等。
另外,各推进实施单位每周应编制《精益生产推进周报》,内容主要包括本周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达成情况、成果亮点、本周工作难点及下周计划等,每周定期报送至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便于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做好整体过程控制。
4.建立健全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相关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推进机制。为使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过程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企业应制定并持续完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文件,使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形成长效推进机制。需要制定的规章制度主要有《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工作程序》、《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实施考核办法》、《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办法》、《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例会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既是衡量工作质量的尺度,又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与上述规章制度相适应的检查评估体系,防止规章制度只停留在管理层面上,没有落实到生产作业现场。
5.实施政策激励,激发员工参与精益生产推进的热情。为了激发员工参与精益生产推进实施的主动性、积极性,企业应该把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实施考核情况与员工绩效考核、工资分配、优秀员工评选、职称晋级、职位晋升等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可以极大地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推进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热情,有力促进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快速、高效推进。
三、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
1.对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动态管理与持续改进。为保证推进效果和效率,企业可以采用精益生产推进目视化管理看板对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动态管理。精益生产推进目视化管理看板主要内容包括“精益生产推进组织机构及职责”、“推进步骤及项目分解表”、“精益生产推进相关改善提案”、“精益生产推进成果展示”等,使各个推进阶段的工作内容、管理目标、实施过程及目标达成情况快捷、准确地传递给广大员工,让广大员工切实感受到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实施所带来的真实变化。同时,要对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按照PDCA思想,实施持续改进。
2.持续做好精益生产知识全员培训和舆论引导。在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过程中,企业应持续做好精益生产知识全员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全员参与的精益生产知识培训,引导员工形成“精益生产,势在必行”、“精益生产就是市场竞争力”、“精益生产,从我做起”、“精益生产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等全新的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提升广大员工对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认知。同时,要通过不定期举办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表彰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使广大员工理解领悟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精神实质,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并积极参与其中,营造全公司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的大气候,塑造精益文化,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持续推进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也是精益生产管理体系能否成功推进、能否有效运转的关键。
四、结束语
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就是在科学、系统分析精益生产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的由组织机构、管理职能、方针目标、规章制度、精益工具方法、效果评估与考核办法、持续改进机制等组成的有机整体。企业推进精益生产管理的实效性如何,取决于这个体系的科学建立和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1]刘树华,鲁建厦,王家尧。精益生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陆南耀(1960—),男,汉族,上海人,本科,工程师,现就职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精益生产的特点与基本内容,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精益生产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精益生产管理办法2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内涵入手,明确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意义,并进一步论析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与精益建造思想的互促性,预期“绿色”和“精益”的良性循环。
2008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后,当前的当务之急是推广北京奥运会中成功的理念和方法并灵活应用于各行各业。正值全球对“绿色”的呼声越来越大之际,本文拟针对08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内涵,论析08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与精益建造思想的互促性,试图将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引入我国建筑业,并力达以“绿色”促“精益”、以“精益”促“绿色”的目的。
l 2008年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内涵
2008年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不同于一般的“绿色理念”,而是系统、完整、科学的“绿色理念”,包涵了“生态绿色”、“意识绿色”、“经费绿色”和“管理绿色”四大方面。
1.1生态绿色
生态绿色是指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绿色”,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要求。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必须达到“绿色”标准,这是主办奥运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2意识绿色
奥运会筹办者、奥运会建设者、奥运会举办地居民、奥运会参与者等都必须具备“绿色”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等“绿色”观念,并坚定不移地将“绿色”观念贯彻落实下去。例如:奥运场馆的设计和建设除应独具匠心、美观实用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环保、节能技术,做到科学文明、经济化及和谐化,并于奥运会后可持续使用。
1.3经费绿色
每一届奥运会的投资都是巨大的,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就因为投资过大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奥运会的经费也应该是“绿色”的,即要求奥运会的每项投资都是必需的、应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以最少的资源办好奥运会。
1.4管理绿色
举办奥运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管理十分复杂。如果事先没有确立科学的管理原则,就很难于实践中做到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理念,也包涵了“绿色管理”理念,即精简管理机构、形成高素质管理组织、充分协调和优化资源配置、在做好计划和控制工作基础上灵活应对各种临时情况。
2建筑业引人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意义
2.1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评价项目价值的重要指标。客户满意度与客户需求息息相关,因此,要提升客户满意度,首先必须了解客户的最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层次之分,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有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使绝大多数人对居住、工作处所的主导需求从“遮风挡雨,安全实用”转变为“安全实用+美观舒适+居住健康(绿色环保)”。如此一来,“绿色”就成为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倾向,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无疑将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为企业的持续生存及发展奠基。
2.2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降低成本
奥运“绿色理念”包涵“经费绿色”,提倡节俭、节能及消除一切浪费,毫无疑问,建筑业引入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及项目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2.3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提升质量
奥运“绿色理念”包涵“管理绿色”,提倡科学管理、高效管理,充分协调和优化组合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柔性应对突发事件,取得高质量的管理成果,并对环境造成最小影响。因此,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将有力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项目质量。
2.4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缩短项目进度
奥运“绿色理念”的“管理绿色”提倡科学高效的管理,计划和控制系统完善,合理搭接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资源,有效保证了奥运项目进度,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将其所倡导的“管理绿色”柔性应用于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项目进度。
3精益建造思想的内涵
精益建造思想最初源于精益生产思想,是指通过多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激励和动员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以“消除一切浪费”为核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追求“零浪费”,不断改进和完善建造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目标的一种先进、高效的建造思想。
精益建造思想具有传统建造思想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实践证明:精益建造思想在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三大目标管理中都具有卓越的贡献。目前,精益建造的建筑管理模式已在国外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丰硕成果,该模式不仅可以降低项目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例如:据有关资料显示,丹麦大建造商MTHoejgaard属下一建筑公司成功应用精益建造的建筑管理模式,公司利润及员工收入增长10%一20%,施工现场安全和工程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10%以上。
4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与精益建造思想互促互进
4.1“绿色”促“精益”
推广应用精益建造思想是我国建筑业降耗提效、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建筑业对精益建造思想尚欠足够的重视,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可以有效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4.1.1“生态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思想对客户的“绿色”需求重视不足,“绿色”措施难以充分落实,“生态锰色”往往不到位,客户满意度较低;精益建造思想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充分重视并满足客户的“绿色”需求,实现生态绿色。我国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后,势必要求充分重视“生态绿色”并将“生态绿色”做到位,传统建造难以让人满意,精益建造思想的应用和落实成为必然趋势。
4.1.2“意识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思想观念落后,强调眼前利益,忽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绿色”意识薄弱,环境污染、能源浪费、质量缺陷等现象屡见不鲜;精益建造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建造全过程与环境视为系统,强调“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等“绿色”观念,降低成本、保证建筑物经济实用的同时,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节约物质及能源、提高建筑质量和可持续性。随着我国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其“意识绿色”要求必与传统建造思想相冲突,建筑业的意识革新呼唤先进的精益建造思想。
4.1.3“经费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浪费现象严重,例如:流程安排不科学;返工;错误的操作;资源配置不合理;计划和控制不力;等等。精益建造思想以“消除一切浪费”为核心,通过识别和分析价值流,精细判断增值活动与非增值活动,消除所有不能创造价值、却必需花费成本的活动(即浪费),精简管理组织并系统设计施工过程和管理程序,优化人、资金、材料、土地、时间等各种资源的配置,利用专门方法和工具(如:最后计划者体系)制定精细计划并实施动态控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使项目成本较传统建造大幅度下降。“经费绿色”要求下,传统建造方式必将因为经费过高而遭受淘汰。
4.1.4“管理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思想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正确处理项目成本、项目质量及项目进度三者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结果往往是: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就难免降低工程项目质量;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就难免提高工程项目成本、延长工程项目工期;精益建造思想以其全方位、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少污染、无浪费、高客户满意度”的理想目标。我国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后,其“管理绿色”要求势必对我国建筑建设全过程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管理有更高更新的要求。也对精益建造思想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2“精益”促“绿色”
我国目前虽有不少建筑业企业认识到“绿色”的重要性,但真能如北京奥运会那样从“生态绿色”、“意识绿色”、“经费绿色”、“管理绿色”四大方面系统实施“绿色理念”的建筑业企业很少。精益建造思想与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相辅相成,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并系统实现“绿色”理想。
4.2.1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绿色”
精益建造思想的出发点是客户价值最大化,从项目设计到项目交付使用全过程,始终将客户需求放于首位,通过加强沟通、直接与客户对话等途径及时了解客户的意图,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提高设计与现场实情、客户需求的符合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多数客户追求舒适健康、“绿色”的生活,相应地,在精益建造客户价值最大化思想指导下,实现“生态绿色”势在必行。
4.2.2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意识绿色”
精益建造突出“精”字,要求建造全过程,从设计、到生产准备、生产全过程、乃至竣工交付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相应地,建造全过程的管理意识也必须与时俱进、紧紧跟上其“精”。因此,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和意识更新是互为基础的,意识更新是应用精益建造思想的基础,而应用精益建造思想也是意识进一步更新的基础。顺应社会这个大客户对“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益建造思想很在乎建筑产品是否满足“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的社会要求,也不断推动着“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等“绿色”意识的形成。
4.2.3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经费绿色”
“消除一切浪费”是精益建造思想的核心,精益建造思想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贡献格外卓越。由于精益建造以先进的精益建造思想为基础,以价值管理、并行工程、最后计划者体系、流程管理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为工具,使其得以实现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的理想目标,有力地促进了“经费绿色”。
4.2.4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管理绿色”
建筑业企业传统管理浪费现象较严重,无法适应以“消除一切浪费”为核心的精益建造思想,因此,精益建造思想的应用必推动管理改良。例如:臃肿的管理机构首先必须精简——低素质、无效益的管理人员也是一种浪费现象,必须马上淘汰;人、资金、材料、时间、机械等资源必须充分调动起来,并且优化配置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传统的计划和控制往往由上层管理人员来制定和实施,结果经常因为“计划不如变化快”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造成计划不实、控制不力等不良现象,必须通过精益建造最后计划者体系做好可靠的计划和控制;等等。这一系列管理改良有效促进了“管理绿色”,促进高效、科学的管理。
精益生产管理办法3
1996年7月上饶县教育人士徐子浩率先创办民办求实中学,建立上饶县第一所民办教育学校,开创了社会投资上饶县兴办教育的先河。特别是2002年12月之后,国家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民办教育学校的法律地位,确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地激发了社会力量投资上饶县兴办民办学校的热情。自1996年以来,我县民办教育学校已经历了12年的发展。在这12年的发展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大力解放思想、落实政策,统筹安排,为民办教育学校的创办创造条件,培育市场,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办学。县教育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法律精神,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实行严把办学审批,强化过程督导,实践教育服务等一系列服务型管理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县民办教育学校的蓬勃发展。现今,社会力量在我县办学投资共计11870万元,建立基础教育民办学校14所,拥有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共计254教学班,12367名学生,其中高中学生3086名,占全县总数27%;初中在校生5672名,占全县中学生总数18%;小学生3609名,占全县小学生总数8%,全县民办幼儿园333所,在园学生8368名。民办学校聘用教师1167名。形成我县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的发展促进群众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城市日益扩大,县城住户与外来务工人员日益增加,要求在县城接受教育的学生日益增多。我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随着大量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客观上导致需要接受寄宿制的学生不断增加。在我县教育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县城已有的公办学校招生已经饱和,公办学校容纳寄宿制学生的条件不足,县城新增公办学校尚在筹建之中,面对高中的入学率与县城中小学校的就学率年年不断增长的压力,直面群众要求子女接受县城寄宿制教育的需求,民办教育学校的发展无疑缓解了穷财政办大教育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弥补了教育投入的不足。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2006年、2007年、2008年民办学校高考学生达二本以上分数的人数,分别是140人、135人、183人,民办学校连续三年分别为县中输送优秀初中毕业生468名、473名、537名,实现了民办学校的教育持续发展,其中私立清林学校被省、市教育部门分别授予“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上饶市重点中学”、“上饶市重点民办中学”。
二、民办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科学发展既是数量的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也是教育内涵提升,社会效益增长的进程。尽管我县民办教育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但是民办学校的发展往往只是表现民办学校数量的增多,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方面,就教育发展的本质而言,是量的变化,属于浅层次的教育发展。立足于我县打造“教育名县”,实现教育教学优质化的发展需要来看,更亟待着民办教育学校的内涵发展。民办学校的内涵发展应该是以科学的办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管理,培养优质教育资源,开创优越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教育的最大社会效益。因此,教育的科学发展需要我们理性地透视民办学校蓬勃的背后所隐藏的制约发展问题。
1、民办学校发展极其不平衡
目前,我县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民办学校共有14所,从办学规模上看,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只有清林学校、龙翔学校、求实学校、德爱学校4所学校,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学生人数不足200人的学校,如:树人学校、天成女子职业学校。从各民办学校的班级成班额来看,规模大的学校成班额达到50人以上,规模小的学校成班额25人;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看,规模较大的学校其基础实施建设完备,教学实施、教学器材配套,完全达到国家法律规定的办学条件,具备优秀学校的硬件实施。但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至今没有自己的校舍,只是依靠临时租赁房舍作为校舍,教师队伍不稳、教师不具备教师专业水平,教学实施不全,教学器材严重不足,其教学条件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尤其是乡镇、村级幼儿园的教学实施与师资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形成了我县民办学校的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在近连续几年来,这种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尤其是一些规模小、投入不足的学校降低了办学要求,严重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办学思想滞后教育发展
由于投资主体的盈利性与社会力量办学的公益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导致民办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往往会落后教育发展的需要,偏离《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首先在学校发展的指导意识上,民办学校注重扩大办学规模的发展,而忽视教育内涵的发展。民办学校的教育投入一般只是用在校舍的建设,满足于学校基础实施建设,但是对教育发展应当添置的教学设备、教学器材、教学资源等教学实施不作发展性计划,对教育科研需要的投入也不作安排。其次是在办学导向上,过于强调“优生决定论”。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着“优秀学生决定着优秀的学校”这样的潜意识,因此,民办学校招生往往倾向于各中小学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予接收。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原则,同时也制约了民办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另则,在学校对外宣传方面,特别注重宣传少数优秀学生的优秀学业,把少数优秀学生的发展简单地定位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其三是在学生教育发展观上,注重精英培养,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民办学校的发展意识里,往往把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考试为导向,以分数为衡量教师业绩与学生学业发展的标强调,形成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不教的错误倾向。强化了应试教育的精英培养模式,致使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这一教育宗旨难以在教育实践得到有效体现。
3、课程实施缺乏统筹兼顾
课程是学校落实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地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这就意味着学校在要执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但是在课程执行过程中,大多数民办学校受应试思维的影响,学校教学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一些学科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其他课程,如美术、音乐等课程学校大多是被其他课程所占用。而新课程实验要求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则没有严格执行。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上,民办学校仍然是注重于教室里进行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了学科课程的实验操作。形成了重视国家课程忽视地方、校本课程;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重视知识课堂传授,忽视操作能力培养的三重视、三忽视的课程实施现状。民办学校的课程实施显然是违背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导致课程实施上的偏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更不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
4、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不规范。
管理理念决定管理的方式与行为。大多数民办学校的办学者对办学有热情,但缺乏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对教育的规律缺乏整体而系统的认识,常常是家族式管理,缺乏监督制约机制,而聘用的校长常常只限于一般性事务管理权,实际上,事务管理权也仅仅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执行者的监督权而已,对学校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确立内涵发展的方向、教育投入的项目等重大决策没有有效的建设权或决策权,不利于学校的规范管理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在管理方式上往往只是注重事务性管理,而忽略人才资源的培育。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一是忽视师资队伍建设。一味强调教师已有的素质,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因此,大部分的民办学校没有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为受聘教师接受相应的思想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提供条件,导致教育研究荒废,教师专业成长乏力。即便是有些学校零散地开展一些,也大多是以听课、评课为主,教研形式单一,主题不明,使得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策略僵化。二是教师岗位聘用低要求。目前,一些民办学校在教师聘用上,出于种种原因,聘用一部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从事教学岗位工作,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低下,同时也违背了《义务教育法》。
三、民办教育发展对策
民办教育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在主要矛盾。民办学校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投资主体的盈利性这一主要矛盾的集中表现。根据法律规定,民办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是以实现教育的公益性为宗旨,教育的公益性是首要的,是第一位的,有效地主导着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与投资效益。反之亦然,投资主体的行为是为教育的公益的,投资主体的盈利性是第二位。但是,在民办教育的发展实践中,民办学校违背了法律的宗旨,投资主体把投资办学的盈利性视为第一性,以投资的盈利性主导教育的公益性,因而形成一切投资以盈利为核心的错误倾向,导致民办学校重视规模扩大,忽视内涵发展;重视有形资产投入,忽视无形资产投资;重视经济效益产出,忽视教育效益产出;重视自由式发展,忽视规范化发展等一系列违背教育法规及教育发展规律现象。因此,认真贯彻落实法律的精神,坚守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兼顾投资主体的盈利性,坚持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实行教育行政的有效管理与主动服务,是促进民办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县实现“教育教学优质化”工程的现实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正视民办教育发展主要矛盾,把握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现状,理性分析,务实研究,探索、解决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投资主体的盈利性这一主要矛盾的对策,才能为民办教育的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精神,正确认识民办教育的性质。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民办教育事业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确保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的同等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把民办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教育、城建、规划、土管、人事、税务部门要共同参加研究制定全县民办教育发展规划,成立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任组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由计划、人事、规划、土管、公安、税务、物价、城建、供电、供水等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为小组成员,统筹兼顾,协调动作,合力解决民办学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对各类民办教育的布局规模、办学条件、生源、师资进行全面的统筹,制定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划,引导民办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对民办学校的设置与审批、管理与监督、保障与扶持、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特别在民办学校征用土地、教师管理与职称评定、学生待遇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优惠政策,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制定民办学校发展性评估标准,促使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结合我县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借鉴先进县、市民办教育管理经验,根据基础教育发展要求制定了民办学校的评估标准,并依据标准对民办学校定期进行年检和评估。民办学校及其举办者根据标准不断增加办学投资,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初步改变民办学校校舍靠租赁,教学无器材,发展无动力的现状,彻底根治只重盈利性,不重公益性的办学倾向。
3、加强管理,逐步规范民办教育。围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民办学校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的文件。建立了民办学校设置审批制度、办学许可证验发制度、广告审核备案制度、民办学校收费、财务的管理、学校年检和撤销办学资格制度以及规范学校名称、更换办学法人等审核审批程序。同时,在工作指导上,提出了“民办教育一要发展,二要规范,在发展的基础上规范,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的基本思路,重视依法治教。加强对民办教育工作的管理,教育局设立社会力量办学管理股,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行为、招生信息、财务制度、教学管理、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监督与指导。保护合法办学,严厉查处违法办学,遏制恶性竞争。
4、注重校长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民办学校内部逐渐克服了“家族化管理”和决策不科学、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开始尝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健全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尤其民办学校要建立了董事会和理事会,完善校内规章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加强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民办学校纳入统一管理,定期组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开展管理培训班,强化民办教育的现代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对民办学校教师建立教师人才档案,实行任职岗位资格准入制审核,杜绝不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任职不对应的教学岗位。对民办学校的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业务培训、评先评优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吸引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毕业生到民办学校任教,形成了一支相对独立、学历层次较高的专任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教育局教研部门加大对民办学校教育科研帮扶力度,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定期深入民办学校进行教学教研调研,开展教学研讨会,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民办学校要制定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建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完善教育科研制度,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大力培养学校教育名师与教学能手,引领教学改革,壮大教研队伍,发展教师专业能力。
精益生产管理论文4
关键词 精益管理 复烤企业 设备精益管理 设备点检 备品备件管理
一、精益管理理论和精益管理思想的含义
精益管理的根源实际上是由精益生产引申出来的。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等专家通过“国际汽车计划(IMVP)”对全世界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的调查和对比分析,总结认为,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就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
根据企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精益管理已不仅仅是一种生产过程管理中的生产实践方式,它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中,成为企业内普遍认可推广的战略管理方式,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它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精益思想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生产。它的核心就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来获取最大的价值,用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产品生产是获取最大价值的前提,而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则是产品生产的基础。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在设备的良好管理之上。因此,企业要保证生产的稳定运行,就必须提出设备精益管理。
二、复烤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
复烤企业主要是对初烤烟叶进行复烤加工的纯加工企业,作为烟草行业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保障烟叶质量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复烤企业的起步较晚,设备陈旧,更新速度缓慢,带病运行状况普遍存在,加之设备管理水平滞后,使得复烤加工质量得不到有力保障。因此,在更新设备的同时,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复烤企业生产经营亟须解决的问题。以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复烤厂为例,分析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设备点检。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复烤厂设备点检,主要由生产部门的机修人员在生产期间对整线设备进行巡检后,将巡检情况记录在机修巡检记录中。由于机修人员的责任心和监督力度的不足,这项工作变成一项良心工作,基本流于形式。
第二,生产期g的预见性检修。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复烤厂生产期间的预见性检修是由机修人员根据设备巡检情况,对设备进行状态判断,制定生产期间的检修计划,在进行有计划的停机检修工作。这项工作中的设备状态主要依赖于机修人员的经验判断,且由于故障考核的因素,机修人员可能将部分小毛病拖延至下一班,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第三,淡季检修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在淡季前制定下发到生产部门,组织生产部门在淡季期间进行检修。但由于我厂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缺少大量的设备基础运行数据,这使得淡季检修计划基本是根据设备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上年度的淡季检修计划综合进行的经验编制,既不能真实地反映设备情况,也不能对淡季检修起到指导性作用。
第四,备品备件管理。我厂备品备件管理方式是使用部门根据库房定额标准对低于定额标准的备品备件向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再由设备管理部门每月25日前向复烤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上报,待公司批复后再进行采购入库出库。整个流程时间周期较长,且会由于备品备件的名称不对应而导致出入库出现不匹配现象。
三、精益管理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我厂的设备管理实际情况,结合精益管理理论,将精益管理理论应用到设备管理中,提出设备精益管理要求。设备精益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精确数据的建立
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逐步形成规范、完整的设备台账及设备维修、保养数据,形成设备基础管理数据库。建立设备档案,通过档案室查阅、厂家索取等方式全面整理设备档案,建立一套完善、齐全的设备技术档案,形成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库。建立设备故障数据库,完善故障统计信息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为设备预见性维修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根据设备管理的对标指标和追标指标,强化设备管理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控制措施,促进设备管理绩效不断改进提升。建立备品备件标准件使用管理办法,对备品备件标准件使用情况进行基础数据的统计,形成使用寿命数据库,为有效控制成本和开展生产期间的预见性检修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二)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判断
建立完善的设备技术标准,为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判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的操作规范。做实设备点检工作,通过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细化设备点检、、维修保养等设备基础管理要求,优化工作流程,完善检查考核制度,加强对设备点检质量进行考核及追溯,确保设备点检工作确实做到、做实,通过点检数据达到及时准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的目的。细化设备点检问题反馈处理流程,形成“设备维修申请单”,确保设备点检发现的问题落实到位、处理到位、预防控制措施到位、检查验证到位,充分发挥设备点检对提升设备运行状态的积极作用,实现设备故障闭环式管理。开展设备故障统计分析工作,为设备预防维修提供数据支撑。
(三)成本的精确控制
规范备品备件的基础信息,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对备品备件建立一一对应的条码,出入库以条码进行识别,同时建立修旧利废管理制度,杜绝备品备件的浪费,通过奖惩激励机制,正确引导做好维修费用的管控。细化备品备件管理,在实行库存定额管理的同时严格备品备件的计划审核。
四、结语
面对当前巨大的控烟压力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复烤企业必须通过推进精益管理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应用到各个环节中,特别是设备管理环节。设备精益管理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使设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真正地将精益管理理论融入企业、融入每一个员工的血液中。
(作者单位为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复烤厂)
[作者简介:杨坤勇(1985―),男,贵州贵定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设备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博。山东DZ烟草公司精益服务模式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2.
[3] 包菊芳。现代生产管理新方式与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1(2).
[4] 耿望。精益管理在烟草商业企业的探索及应用[J].管理研究,2014(24).
[5] 谌晨。精益管理在烟草行业的应用研究[J].现代营销,2014(6).
[6] 薛丽。试论烟草企业精益管理的推进[J].管理纵横,2014(21).
精益生产管理办法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体制 模式构建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产类似于国外的公共部门资产。国外公共部门资产的主要管理模式有日韩模式、德澳模式、美加模式、巴西模式。日韩模式是由财政部门负责综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由各主管部门负责资产具体管理;德澳模式是由财政部门所属的专门机构负责,并在全国成立分支机构管理全国的公有资产;美加模式中,财政部负责政府资产预算管理,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并单独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政府资产管理的具体事务;巴西模式可以概括为由计划预算管理部的联邦资产秘书处负责日常管理。上述资产管理模式,对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1995年,财政部和原国有资产管理局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规章制度滞后、管理体制未理顺等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制度规定已不适应国有管理工作的需求,迫切需要出台新的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为此,财政部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反复研究的基础上,2006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并从2006年7月1日起执行。从宏观角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了规范,提出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并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本文以“两个办法”为指导,从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方面,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
(一)管理体制的功效
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是指管理单位的决策权限、隶属关系、机构设置、调控机制、监督方法等方面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理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根本保证。
(二)“三级”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理方式集约化、管理流程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构专门化、管理规则法制化为目标,建立起以财政部门主导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管理体制。“两个办法”确定了“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分级管理的框架,目的是建立清晰、公正、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即财政部门作为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宏观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和具体管理。财政部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履行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职能,特别是在资产配置标准的制定、闲置资产的调剂利用、资产收益的征缴等方面一系列监督管理职能。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财政部令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尽快把此项职能承担起来,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的管理制度建设
(一)一级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一级资产管理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宏观管理部门,也是最高级次的管理部门。国家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财政部是我国有关财政法规制度制定颁布的主管部门,管理制度建设重在宏观层面的把握,根据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行政单位社会管理职能与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职能的特点,制定、颁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包括从资产取得、使用、保管、处置等各个环节,并及时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以便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更具有可操作性。如“两个办法”已经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搭建了框架,在“两个办法”的基础上,财政部要尽快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及特殊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力求全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具体来讲,配置环节主要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审批办法》,并完善资产的配置标准;使用
环节主要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使用审批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审批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处置环节主要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人管理办法》;评估环节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评估办法》;统计报告环节主要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特殊资产管理方面根据资产性质不同主要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境外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及《行政事业单位rr资产管理办法》等。同时,还应该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为指导,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布的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并指导其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二)二级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一级财政部门颁布的制度,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特别要注意具体、明确,便于落实。行政事业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资产管理负责,这样可以加强单位对资产管理的重视,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与安全完整性。设置本单位的资产管理机构,独立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牵制,负责本单位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在设立专门资产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如规模、业务等,配备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具备财会、管理、金融等相关领域知识,并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制度先行,制度创新,有效地管理单位资产。
(三)三级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建设
三级资产管理部门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与使用部门。根据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具体落实到部门或个人。特点是更具体、更细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部门的第一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委托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部门的第一负责人授权委托本部门某一副职,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个人责任制。根据资产的特点与使用情况,落实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责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和保管必须狠抓,做到职责分工,责任到人。第一负责人负责本≮≯单位资产管理的全面工作,并对本行政事业单位第一负责人负责。如高等学校二级学院的院长对校长负责。考虑到部门第一负责人事情较多,除特殊情况外,如国家统一的资产清查等,一般可采用委托制。委托人的责任制度,本部门某一副职接受第一负责人的委托,全面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要立书面的委托受托书,并及时向第一负责人汇报资产管理工作情况,对第一负责人负责。主要工作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具体办法,加强对本部门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管。关于资产分类、登记、购置、使用、处置等,与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保持一致。管理与使用人员的责任制度,具体负责本业务部门所使用的资产的管理,做到“谁使用谁负责”,公共用品制定专门人员负责,约束资产的使用与保管。问责制,根据资产的存量与使用、安全完整情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委托管理制制度建设
如果根据情况实行委托管理资产,应该明确财政部门、受委托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职责分工,将这些分工通过制度加以规范。制度在先,共同执行,以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受托部门和行政单位的积极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制度建设是基础。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在严格执行财会法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内部的规章制度,严格资产购置、使用、调拨、报废等审批权限和手续,杜绝在资产管理中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建立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既协调配合又相互监督制约的核算机制,加强部门处室间的衔接和协作,使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反馈到财务部门,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手段
(一)资产管理硬手段
资产管理硬手段是指通过改善资产管理的硬环境,如配备先进的办公设施、应用高效便捷的软件等。配备计算机进行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必要手段,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资产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有效资产管理的重要途径,而配备较好功能的计算机是实现资产信息化管理唯一手段。同时,资产管理的硬手段还包括自主研发或购买功能齐全的、先进的资产管理软件,注意软件的更新与升级。在此基础上,安装宽带网络,实现信息的完全畅通,加速信息共享。此外,在设置专职的资产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改善资产管理部门的其他办公条件。
(二)资产管理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