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哀悼短信范例(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6122

【导言】此例“哀悼短信范例(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哀悼短信范文1

1.宣布某某某同志追悼会开始[接着宣读治丧委员会名单,宣布前来参加追悼会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姓名,宣布有哪些人员参加追悼会和送了花圈。

2.鸣炮

3.向某某某同志遗像致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4.向某某某同志默哀,奏哀乐,默哀毕

5.请某某同志致悼词! (可介绍其职务或身份)请某某某同志生前好友代表某某同志讲话!

7.宣读唁信、唁电!

8.请某某某同志亲属代表讲话!

9.向某某某同志遗体告别

在召开追悼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布置灵堂要本着节原则,从简办理

二是参加追悼会的人员要怀着沉痛的心情

三是放鞭炮要在灵堂外边放,不要引起火灾。

四是悼词要—先写致同时照念,抑制服伤。

五是逝世者生前友好的讲话要短精悍。

六是对唁信、唁电不要每篇都读,可说明收到篇数。

七亲属代表讲话,也要先写出底稿,主要讲逝世者生前的功绩,对领导、群众、亲.友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感谢,并表明要承遗志,化悲痛为力量,搞好工作和学习,报答领导和亲友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的5篇哀悼短信范文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哀悼短信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哀悼短信2

倔强的中国人在悲痛之余并没有放弃和绝望,大地震摧毁了那么多的房屋与生命,但它永远无法摧毁中国人的爱与坚强。

“谁都会有恐惧面对黑暗的时候/为了你我再苦也不躲”——《承诺》

在北川县一处废墟现场,救援人员发现一个妇女,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而在她的身下有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被子里包裹着一个三四月大的孩子。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在天灾面前,每个人都会有恐惧,但这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她的孩子没有逃避。而是用她的爱,用她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奇迹!

“希望在黑暗中冲破/宣告生命是坚强不是脆弱”——《爱与坚强》

在什邡市蓥华镇中学救助现场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出了一个女孩。让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小女孩没有被黑暗打倒,她的坚强与乐观使她战胜困难,超越生命的极限!

“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若生命直到这里”——《天使的翅膀》

在汶川县映秀镇,二十九岁的张米亚老师跪扑在镇小学教学楼一角的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从背影看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由于张老师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能含泪将之锯掉才将仍然活着的孩子救出。

那一刻,老师的双臂是天使的羽翼!

“因为爱让奇迹诞生/因为都是彼此的家人/风雨时候/万众一心”——《我们中国人》

地震没有打倒中国人,反而使中国人的心出现空前的团结,各地的中国同胞陆陆续续赶到四川,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脸孔,有的是相同的爱。

而在后方,中国人正为灾区的人民的幸福努力,给予四川人民帮助与鼓励,大家献血,捐款,传递着自己的爱心。

各大明星也慷慨解囊,为灾民们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湖南卫视举行了《我们都是一家人》赈灾晚会,台湾也举办了《把爱传出去》募款活动,这无不闪烁着我们中国人的团结与爱!

“与你同在/生命中每一天/拥抱着明天/希望就在眼前”——《与你同在》

地震剥夺了那么多人的生命与幸福,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做的,就是为遇难者哀悼。

5月19日至22日,举国哀悼3分钟,中国在14时28分那一刻静止了,五星红旗升起一半,车辆鸣笛,群众停下脚步,低下头,闭着眼睛虔诚地向受灾人民的哀悼。这不是对地震的投降,而是对死者的纪念,对灾民的鼓励!那一刻,中国人的团结心的到了升华。

哀悼短信3

1、刚刚得知你母亲不幸逝世,我们全家表示沉痛哀悼。希望你和曾主任节哀。我们全家哪一天到你家吊唁比较合适,请指示。

2、逝去的不仅是一位长者,更是我们人生的向导;离开的不仅是一位亲人,更是我们坚强的依靠。悲痛长号、泪眼呼啸,让我们祈祷,愿他走入天国的怀抱!

3、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有轮回的,生生世世皆因果。死者则入土为安,生的人定是有着深深怀念。给死者送上一份哀思,为生者寄托一份祝福。惟愿离去的人安心走好。

4、亲人已仙游,未呈儿孙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5、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的节哀吧,走的人不希望你不快乐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为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一定要坚强的走下去。

6、节哀吧,走的人不希望你不快乐。

7、人总会死的,他走的安心!你不要太伤心了。

8、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顺变珍惜眼前人。

9、亲人失去痛离别,苦为人之湿短袖。不知何时再相见,天上人间月满花。

10、惊闻高堂仙逝,不胜哀惋之至。务望忍痛节哀顺便。

11、我知道各地风俗迥异,但共同的是要表达出对亲人离去的悲戚心情,我也只能在数千里之外让他代我叩首作揖进献花圈!

12、很着急,想给好朋友发短信,问候他老母亲的病情。忽然就收到了他的短信,得知老人已于凌晨驾鹤西去,虽从未谋面,但也顿时心脏刺痛神志恍惚。虽然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在尽量宽慰他,还说过老人归去便是辞别哭痛迎接天堂幸福,不要过分伤悲之类的话语。

13、请记得,他的教诲和疼爱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你的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出他微笑的慈颜;请为了关心你的亲朋更加积极而快乐地活着,让他在天堂里为你自豪地。

14、家人会在那边过的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难过。

15、节哀顺便,不要太难过了。照顾好身体。

16、他是到另一个地方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应该祝福他。因为他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天天开心是最好的。

17、您是我黑暗中的指路明灯,您是我人生航程中的导航仪,您是我茁壮成长的阳光和水,老师您的恩惠我无以为报,只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您在天国为我祝福。

18、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19、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20、闻老人家仙逝,我和张红向您和家人致诚挚悼念之意,并恳请节哀保重。

21、亲人会在天上注视着你。陪伴着你。亲人一直都会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到他了。

22、人死不能复生,我知道你伤心,难过,但是日子还是要照样过,现实生活不会因为你失去一个人,时间就停止,想哭就哭出来,我的肩膀借你靠,哭完以后请坚强,好好过日子,别让他走的不放心。

23、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24、再次以我们全家名义向令堂大人辞世深切哀悼!保重!

25、去的已经去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们活着的人过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们在表达了适度的悲哀之后,应该照样会好好地活着。他会在另一个世界为我们祝福的!

26、沉痛哀悼**,永垂不朽!全家人节哀!保重身体!全家敬上。

27、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28、惊悉老母亲病故,深感悲痛!我献上花篮以表达我们的悼念和哀思,请您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29、听到悲伤的消息,我们极其悲痛。我知道,对你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你在我心中。

30、节哀顺便,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31、天有不测风云,这些事是谁会愿意谁能想到的呢?失去了那个曾经我们天天一起快乐生活的人,这怎能不让人难过,可是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想要是他在天堂看到你们不吃饭,他也会难过的。

32、**去世,我非常难过,特表示沉痛哀悼,望兄弟姐妹节哀、保重!

33、我的情绪就像大漠今天的阴霾,而我却不能给挚友太多的安慰!

34、请接受我的哀悼。

35、再也听不见那温馨的叮咛,再也看不见那亲切的身影,任凭伤心的泪眼盈盈,任凭思念的心绪飘零,惊闻噩信,痛心难平。敬请节哀!

36、节哀顺变。很伤心得到这样的消息。

37、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8、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39、心儿啊,你为何让我这样地悲伤;泪儿啊,你为何断断续续地流淌;人儿啊,你为何孤独在远方彷徨;风儿啊,带去我们对你崇敬荣光;逝去的人儿啊,愿你一路走好!

40、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41、人生就是这样,想要拥有却不能够拥有,或许会使人们自暴自弃。确实失去,就要越坚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无法挽回过去。就让我们坚强起来,失去了一个人,至少还有其他人,不会让我们觉得寂寞的!

42、死者就是脱离苦海啊耶稣天堂。

43、惊悉慈母去世,深表哀悼,请兄节哀。好在前些时候去看过老母亲,并写了怀念于妈妈一文。我因已订十三日去海南,若能赶回,定去向伟大的老妈妈告别,请兄代军嫂送花圈。

44、亲人仙游去,儿孙福未触。游魂千里处,思量千百度。

45、亲人、朋友、知己之母亦是我的母亲,他们的悲痛等同于我的悲痛!

46、生者奋然,死者安息。

47、没有你我一度不知道路要如何继续,但是我知道你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我,反以我擦干眼泪,重拾信心,让你可以在天国一样看到积极向上的我。同样祝你一路好走。

48、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无法去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只能在心里为死去的人默默祈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天堂也活过的很好!

49、老人还是诀别了这个世界,在他的一生中经历过饥寒交迫,体味过伤感别离,在辛劳和汗水的洗礼中饱经沧桑,这些都是我敢肯定的,尤其是生养哺育了九个儿女,这在现代社会是令很多人匪夷所思的,这也如同我的母亲,七个儿女让她尝尽了人世间所有的辛酸和苦痛!

哀悼短信4

关键词 哀而不伤;中和;悼亡诗;影响

一、“哀而不伤”:儒家的中和观

孔子曾经评价《诗经》中的《关雎》篇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P30。“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多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儒家倡导“中庸”,反对片面化和极端化,这些在文学中则表现为主张有节制地宣泄情感。孔子所说“哀而不伤”就是这个意思。在孔子看来,喜怒哀乐是人情所不能避免的,而艺术正是人们用来表现这种情感的手段。适度的情感表现,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而过滥的情感宣泄,则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有害的。所以孔子主张适度的、有节制的情感表现,反对过滥、无节制的情感宣泄。而《关雎》对哀伤和欢乐之情的表现,即无过分之处,又无不及之处,合乎中庸之道,堪称典范,所以备受孔子的赞许。

中庸是儒家哲学、美学思想的基础和灵魂。孔子极其推崇中庸之道。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1]P63,同时,儒家还把中庸原则应用到了艺术审美领域之中。“中庸”即中和庸常之道也就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 [2]186孔子在赞美《关雎》时提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显然是“中和”原则在文艺美学方面的运用。这也是被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者称为“温柔敦厚”的诗教。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对于情感的节制的行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对情感的合理的节制,有利于诗人们从根本上自觉的把握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即使作品能够起到表达和宣泄情感的作用,又使得作者不会被情感所驱使,自觉的避免出现一些过度、过激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在《诗经》以后,虽然中国文学史上陆续出现了不少激情昂扬、充满浪漫主义的文人及其作品,如屈原、李白等,虽然他们在感情表达的深度和烈度方面相比《诗经》而言有了突破,但他们对情感的宣泄仍是有限度的,是以理节情的。他们仍然严守着“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道德规范,谏诤明志,心系主上,从不跨雷池一步。其激愤之情最终还是归于“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与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走向反叛之路的行为大不相同。而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悼亡诗而言,影响更是巨大而深远。

二、对中古代文人悼亡诗的影响

悼,悲伤、怀念之意。悼亡,就字面意义而言,指的是生者对已逝之人的哀悼思念。“悼亡”一词,依王立先生的见解最早见于《南史・卷十一》:“宋文帝时, 袁皇后崩, 上令颜延之为哀策, 上自益‘抚存悼亡, 感今怀昔’八字, 此‘悼亡’之名所始也。” [3]P320悼亡诗,指的是“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 [4]P2悼亡诗,是关于爱与死的篇章。这里既有痛失所爱的悲伤,也有对生命终结必然与不可挽留、不可反复性的深沉思索。可以说这是人世间最令人悲伤、痛苦的两件事之一了。

文人悼亡中,即有对夫妻之间天人永隔的悲痛惋惜,也有丈夫对亡妻的不悔深情,更有由痛失爱妻的悲苦心境引发而来的对悼亡者自身未来前景的预见性的悲伤。但是,就算内心多么痛苦不堪,使人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的在诗篇中有所节制,也并没有在不可排除的死亡焦虑的压力下悲愤的抗议、呼号。不得不说,这是受儒家“哀而不伤”的中和的审美观的影响。

(一)中国式的死亡焦虑

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人在活着的时候是无法亲身体验死亡的。而一旦亲历,便再无能力言说。正如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所说:“向不在此在过度恰恰使此在不可能去经验这种过度,不可能把它当做经验过的过度来加以领会。”虽然自身的死亡不可在个体生命还存在之时有所体验,但是,他者的死亡却是可以经验与把握的。虽然“我们并不在本然的意义上经历他人的死亡过程,我们最多也不过是‘在侧’”,但我们能且只能以并非真正死亡的他者的身份来对其加以体验。悼亡诗的作者们,正是在亲身经历了身边最亲爱之人的死亡才深深意识到了死亡这一终结的真实存在,以及对自身生命的威胁。“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4]P74越是亲近的人的亡故,对于生者的打击与震撼也越大,使他们对生命及死亡的感触就更加强烈,思考也愈加深沉。

死亡,即生命的消失,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更是无法逆转,已成既定事实,就回天乏术。这是无论每个人愿意与否,都必将面对的最终结果。“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 [5]P266加之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大多并不相信所谓的彼岸世界,而佛教对文人的影响只限于提供了一个精神上得以休憩的净土罢了。但是,任何个体生命,从其生命的本然意识出发,却始终都存在着将生命永恒的延续下去的冲动和渴望。这样的矛盾,造就了不可消除的死亡焦虑。这样的焦虑极易使人陷入一种猝然而生的痛楚、悲伤、绝望之中不可自拔。

然而,受讲求以礼节情的中庸之道的儒家“哀而不伤”的影响,更多的是内心形成一种较为缓和的悲伤与哀愁,即哀死的心理。在哀死的过程中,始终对死亡的自然性和不可逆转性有着相当的理智和冷静,而不是绝望的呼号和悲愤的抗议。表现于诗歌中,就会流露出一丝丝令人感伤、叹息不已的哀愁情调。受到“哀而不伤”的中和的思想的影响,哀死“是对死亡造成的世俗生存欢乐消失的哀伤,流露出来的恰恰是极其强烈的对现实生活的眷恋、执着。它仍然肯定人生,甚至是由哀伤而更加深沉的肯定、热爱热爱人生。”因此,文人们虽然对死亡深怀焦虑,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人生、灰心失望,在他们的诗句中,也不会消极的否定人生,更不会将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而是在世俗的生活中慢慢的消解对死亡的哀愁。这是属于中国式的死亡焦虑。

(二)温柔的感伤

人总是要在失去了重要的东西之后才会愈加发觉它的珍贵。生命短暂,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再恩爱不移的夫妻,再好的爱情也终有分离,走到尽头的一天。不能再和人生中举足轻重的爱人聚于此刻,分享喜乐哀伤,相伴共同走完人生多彩的路程,怎不令人扼腕怅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妻子的离去,对诗人而言受打击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面对亲爱之人的死亡,似乎有太多要说的话还没来得及言说,太多的情感也未及表达。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盛行的社会中囿于封建礼教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很少会,也不会想到要在日常的社会及家庭生活中轻易的写诗来对结发妻子一吐深情。“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载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 [6]P99 “男尊女卑的长期伦理价值取向造成了中国文学某种缺憾,这缺憾只得不可避免地由痛发失却爱妻的遗恨中部分地得到补偿……许多文人,也只有在悼亡哀祭之作中才得抒吐对女性的依依款曲。”[7]P326特别是当往日的欢乐、幸福、温暖同今天痛失爱妻的孤单、凄清、冷清相对比时,内心的哀伤更是难以抑制,凄凉、心酸。

但孔子说:“丧致乎哀而止。” [1]P200人失去亲人,不免产生哀痛之情,这是人性使然,但这种哀思之情要适可而止,不要沉溺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还要“哀而不伤”,要适度的、有节制的表现情感。所以,即使是如此悲伤难抑的事情,还是要有所节制。你看: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沈埋向九泉。

――梅尧臣《悼亡》其三 [8]P63

这是梅尧臣的一首悼亡诗。首联一句“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可以看得到,作者深知死亡的自然性,生命本来就有长短,没什么理由去质问苍天。“岂敢”二字道出了诗人对死亡的无奈、无助的悲伤心境,无力回天,只能痛心。第二句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的一片深情的思念,并从侧面体现了亡妇的可贵之处:看尽了人世间的美妇,却再也没有人能比你更加美丽、贤惠的了,这叫我如何不想念你。而“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一句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以及对爱妻亡故的事实的难以接受:愚钝丑陋的人可以活得长久,却为何不给我那“美且贤”的妻子多些时日的寿辰呢?这也只算得心中的一点感慨而已,并无抗议与不肯承认的想法。而最后,还是不得不对现实低头,要“忍此连城宝,沈埋向九泉。”虽然诗人心中不舍,却也无可奈何不得不“沈埋”。

这就是儒家“哀而不伤”的中和思想影响下的悼亡诗,没有激烈的言语,没有强烈到不可抑制的情感。有的只是字里行间那挥之不去的淡淡哀伤、落寞。而在寄托思念表达哀伤,对死者及其所带来的与生者共有的美好往昔、真挚情意的不舍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亡妻地位的无可替代性及生者对现实生命的深深眷恋之情。即使再悲伤的悼亡诗作,也不会走向极端。这是属于中国式的温柔的感伤。

三、小结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其中儒家的“哀而不伤”的中和思想对诗歌的的影响更是尤为突出,这一点广泛的反应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上,特别是在悼亡这一特殊题材的创作上。受儒家“哀而不伤”的中和的审美观的影响。文人悼亡中,即有对夫妻之间天人永隔的悲痛惋惜,也有丈夫对亡妻的不悔深情,更有由痛失爱妻的悲苦心境引发而来的对悼亡者自身未来前景的预见性的悲伤。但是,就算内心多么痛苦不堪,使人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的在诗篇中有所节制,也并没有在不可排除的死亡焦虑的压力下悲愤的抗议、呼号。让我们看到的是属于中国式的死亡焦虑,属于中国式的温柔的感伤。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重印)

[2]崔高维(校点).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重印)

[3](唐)李延寿。南史・卷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尚永亮,高晖。十年生死两茫茫――古代悼亡诗百首译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吕氏春秋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6]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哀悼短信5

丁俊杰

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各类媒体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传媒人用自己的立场、精神、专业在尽职尽责。特别突出的是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节目,可以说把当下电视媒体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至。快速及时的报道,让全国乃至世界上关心这件事的人得以了解事件的进展;全面多点的报道,让震区内震区外的人,知道了自己此时此刻该做什么。人们常说,受灾的人非常需要心理抚慰和引导,震区之外的我们看到同胞受难,同样需要心理抚慰。CCTV的直播节目,不仅以“快”、“全”在报道着震情,实际上,也在给震区之外的人做心理抚慰。我常想,假如没有CCTV的直播,情况会是怎样?大家可以想象。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所呈现的功能,绝对不是教科书上所列的那么简单。(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

闵大洪

2008年5月12日14点53分新华网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网络媒体便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各网站动用各种传播手段,不仅以最快的速度报道灾情和救灾的最新动态,而且突出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发挥出巨大的动员组织作用。众多网站与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等机构联手面向全社会发起募捐行动,这是继今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之后,网络媒体第二次启动紧急救援活动。通过各网站的呼吁,社会各界充满爱心的捐款正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慈善救济机构。与此同时,各网站和从业人员也纷纷解囊。

这次抗震救灾行动再次显示,当灾难或危机降临,政府最需要动员民众时,当社会最需要各界凝聚力量时,当各系统运作最需要相互支持时,当民众最需要相关信息并彼此沟通关怀时,网络媒体是值得信赖,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传播平台。

(作者为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

传媒一定要有“报道阶段”的意识

陈力丹

这次地震的报道,恰逢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五月一日起实行不久。较以往同类的报道相比,这次传媒的报道很及时,网络的报道几乎与地震同步,更为迅速。随后的跟进报道,各报和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反应很快,各自发挥了信息传递的特长。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节目,信息来源较为丰富,比较耐看。

但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小问题,即各传媒的方位地图的准备不足。当突然事件发生的时候,传媒现找的地图都是小比例尺图,略小的地名图上都没有。很多受众一时连基本的地理、地形都不清楚。直到5月14日,传媒提供的地图才较为详尽了,也有了立体图,人们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距离成都90多公里的一个县,会如此难以通车。数年前我曾呼吁传媒必备大比例尺地图,没有人听,现在通过这次的突发事件,应该体会到大比例尺地图的重要了吧?

这次地震波及面比唐山地震要大,初期由于信息不通,所以最初几天的新闻,以报告最新的消息为主,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要。宏观上,我们的传媒一定要有“报道阶段”的意识,也就是说,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即发挥传媒的抚慰功能。地震的死亡人数上升到数万人,如何稳妥地报道,如何抚慰公众的心灵,是传媒要做的第二步工作的重心。我们从现在起,还要想到第三步、第四步,以便主动、灵活地协助党中央渡过现在的艰难时期,处理好抗震救灾的诸多事项。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高度重视广播在灾难报道中的价值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无线收音机广播(radio)在应对突发大范围灾害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再次突出地显现出来。地震发生几小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频率“中国之声”迅速启动“汶川紧急救援”特别节目,连续直播灾情和救援情况,沟通、传递和协调各方救灾讯息。国家广电总局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捐赠地震灾区5万台便携式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捐赠地震灾区1万台便携式收音机。这些收音机在震后24小时内起运前往灾区,并迅速发放到灾民手中,即刻发挥作用。

中国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之所以能反应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年初中国刚刚经历了南方大面积冰雪灾害救助的锻炼。在上次冰雪灾害蔓延初期,“中国之声”果断地中断正常节目,率先推出特别直播“爱心守望风雪同行”,一时间中央电台成了推动各级政府部门救灾工作,协调电力、通信、道路抢修力量,安抚和疏导冰雪天气下的大批受困人群的信息沟通平台和指挥调度平台,极有成效地推进了整个抗灾救灾的实施和运转。事实证明,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道路交通阻断、电力供应中断、电话手机不通、电视无法收看;这时只有收音机广播最具抗灾能力,能够让人们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了解外界的信息情况。

震后迅速捐赠收音机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引出两点反思:一是有点“亡羊补牢”;因为收音机显然还没有普遍地成为我国居民抗灾救灾的必备家庭设备,而在日本以及其它发达国家这已是实行多年的基本措施。二是不能有灾时才想起广播;广播应当在平时就深入广大民众的实际生活中。要到达这样的理想目标,需要解决包括物理覆盖和内容吸引力等若干重要的服务问题。而这也是广播业界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系教授)

评论:随着救灾进程不断满足读者期待

马少华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出于教学的习惯,我对国内几家报纸的相关评论作了一些简单的观察和比较。我觉得这次报纸评论,尤其是社论的及时反应,以及它们呈现出的不同面貌,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一是灾难评论表达什么,如何表达的问题。灾难突然而来,报纸言论,在社论这一层次上,无非表达情感、关注、价值判断或事实判断。由于灾难中的人民在情感的创伤之中,他们在心理上期待着情感的应和与慰藉。所以,灾难评论在社论这个层次上,应该首先做到情感灌注,在来稿这个层次上,应该满足人民情感的交流。因为受到情感伤害的人,并不仅仅是身在灾区、失去了亲人的人们,而是感同身受的全国人民。所以,评论,特别是社论的情感表达,应当尽可能地贴近、真实,这直接体现在评论语言的把握上。那些平时刻板僵硬的社论语言,在这个时候就可能会令人感到刺耳,隔膜。特别是传统党报的社论语言,以及结构和节奏,长期以来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套路,比如以“要”字打头的祈使句最多,在这个时候,更难以达到贴近人心的情感效果。

灾难评论往往要随着救灾的进程延续较长一段时间――事实上,我所观察的几家报纸自震灾发生以后就连续每天发表救灾评论,如北京青年报专门在头版开设了“汶川地震系列评论”。因此,评论,特别是社论的选题和角度,不可能总是固定在“每个人都是汶川人”的情感表达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判断。人们在灾难之后关注什么,在哪一天关注哪些事情,这都是要随着救灾进程做出事实判断,需要评论者既紧密把握社会心理,也紧密关注救灾进程,这样做出的判断,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狠抓报道筹划尽显多路风采

赵振宇

所谓新闻报道筹划,是报道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规律,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筹划活动。近些年来,抓筹划,出精品,已成为众多媒体上下关注并努力实践的一项重要举措,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在这次突发事件报道中,不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网络,都充分利用自身媒体的特色和优势,让地震灾区的事件过程在第一时间向世间,让对事件的判断和评论在第一时间向大众。正是在多媒体精心筹划下的报道和评论,使此次突发事件的真相得以最全面、最迅速、最有效地传播给中国和世界。正是这样的报道鼓舞人心,团结大众,对抗震救灾工作起到十分积极作用。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媒体研究所所长、教授)

抢发重特大新闻出现不尽准确应予宽容

靖 鸣

这次面对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国的媒体构筑了一个回应迅速、传播有效的庞大资讯体系。尤其是电视新闻采用长时间、大时段的现场连续报道,这不失为危机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无疑,在灾难发生的不同阶段,媒体也相应担负着告知、预测、影响、后果等不同任务。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追求真实准确的前提下,摒弃平时“怕报错”的顾虑,对于震级、震中及其与周边重要城市的确切地理关系等信息,不必求全责备,而是要根据最新进展及时快速报道。换言之,新闻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自我不断修正的过程,绝不能以“绝对真实”为借口而留下资讯空档。否则,谣言势必乘虚而入。此次大地震报道对地震震级的报道我们收到的官方和媒体信息出现级、级、级,对成都到汶川距离的报道也出现不同的说法,这些都是可以运用新闻报道的特性,通过连续报道,以最新的信息自然矫正不尽准确的信息,使其真实、准确,从现实情况看,人们不会过多责备,也没有带来多少负面影响。由此而论,抢发重特大新闻出现不尽准确应予宽容。(作者为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

灾难之下的媒介良知

李惠民

四川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悲痛、感动、震撼和思考是前所未有的。不错,在许多人的一生中,都曾经历过、感知过苦难与不幸,为什么这次灾难给我们如此深刻的冲击、面对媒体的报道泪流满面、不用动员立即采取行动?人性的光辉可曾如此光芒四射?除了灾难本身的震撼和救助行为的感动之外,我想说是媒介良知的一次爆发性展现带来的社会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全面觉醒。

在当今这个所谓的娱乐时代,我们对一些媒介的娱乐低俗不满,甚至对一些媒介感到失望。而这次媒介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异乎寻常的报道以及产生的报道效果,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媒介石破天惊的传播力量,这是媒介本能的回归、是媒介良知的展现。在这次灾难事件中,有理由高度评价参与报道的媒介以及媒介人士的高尚表现,它让我们感知到:在生死攸关的具体情景下,媒介埋藏已久的人性与良知的力量总会爆发出来,闪耀出责任和正义的光芒。

我还想说的是,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有好的表现。某家娱乐定位的电视台灾祸发生后还在播放“欢乐中国”,有些媒体还在借助灾祸新闻的“眼球效应”大做广告,我所在的地区是灾区之一,但媒体依然按照传统习惯在黄金时间播出领导活动。借助这次灾祸新闻的报道,我们还是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媒介的良知问题。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图片新闻在抗震救灾报道中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憾力

刘保全

在人们越来越依赖视觉信息的今天,把读者带到现场,让读者身临其境,就成了新闻报道的目标之一。为适应“读图时代”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需求,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所有平面媒体都特别重视对图片新闻的使用。报纸继“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办报理念之后,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新闻传播中,又纷纷发展到对大图片新闻的运用。不少报纸每天的头版头条新闻,都采用的是大幅照片。有的报纸将图片新闻作为一个版面的重心,围绕这个中心向四周扩散;有的实行报纸封面化,用半版、整版大图片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读者从报纸大量的图片新闻报道中,看到了四川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山摇地动、道路堵塞、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同时也看到无数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与死神抗争,与时间赛跑抢救伤亡群众的动人心魄的情景;也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排队捐款、献血那种与日月同辉的人性及永恒共存的爱心。

这一张张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新闻图片,是我们的记者冒着地震余波将有可能造成房屋倒塌、山体滑坡、车毁人亡等生命危险抢拍出来的。他们这种舍生忘死、顽强拼搏、忠于职守的高尚情操和敬业精神,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我们应该向奋战在抗震前线的全体新闻同仁们学习、致敬!并祝愿他们平安归来。他们的行动,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及所写的文字,将在我国的新闻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报道策划与版面设计的巧妙整合

――北京晚报汶川地震“哀悼日”报道评析

蔡雯 陈卓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家媒体面对这一突发的非可预见性事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了全面而有特色的报道。5月18日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就大规模自然灾害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由于这一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家媒体极为重视,但对哀悼日的报道,是属于可预见性新闻报道,必将成为各家媒体共同的报道题材。北京晚报面对这一重大的可预见性的事件,进行了有特色的策划,将报道策划与版面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一、及时、接近、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哀悼日第一天的降半旗和三分钟默哀,是哀悼日报道的重点。作为首都媒体的北京晚报,充分发挥其在地域上的优势,加大对哀悼日的北京的报道。同时,由于是晚报,下午才印刷上市,这就使得北京晚报能抢在众多报纸之前,在当天即刊发哀悼日的重要新闻。北京晚报对哀悼日报道进行了周密的策划,把对首都报道的重点放在了天安门及其周边地区,集中力量对降半旗、默哀等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同在京城的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等报纸却只能在哀悼日的第二天才刊发降半旗的报道,在时效性上显然不如北京晚报。而当20日诸家报纸刊发降半旗的报道时,北京晚报又独家推出了对国旗护卫队和升旗手的专访,挖掘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信息。

和作为机关报的北京日报不同,北京晚报能以更平民化地视角去接近普通民众。接近指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的接近性,一是指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在地理上与受众靠近,二是指报道的内容与受众心理贴近,能唤起读者的关注、同情和共鸣。纵观哀悼日这三天的报道,北京晚报通过对灾区灾情、救援情况以及首都群众哀悼死难者、援助灾区的报道,将地理空间上相距甚远的北京和灾区拉到了一起,以及时、贴近的报道吸引读者。19日的北京晚报,在二、三版以通版,对当天早上天安门的升旗进行了报道,庄严国旗为死难者而降的报道,以“今晨目击”的记录体写作和众多图片,记录下了这一个特殊的日子。在20日的报道中,则以报道头一天的默哀为主,同时独家采访国旗护卫队和升旗手,讲述哀悼日不寻常的升旗故事。21日的报道中,“北京行动”成为了亮点,全方位地报道了北京对灾区的支援。在哀悼日的报道中,对灾区的报道贯穿始终,同时通过《真情涌动京城全力支援灾区》、《我在北京为你祈祷》、《北京消防员向废墟深深鞠躬》等报道,全方位地展现首都人民对灾区的真情援助,使读者不仅心系灾区,也心系那些支援灾区的人们。

体现人文关怀,是灾难报道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人在面对灾难和悲剧时,是最脆弱的,也是最需要社会的关怀。北京晚报哀悼日报道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灾难中的人的生存状况,“救援”、“英雄”版不仅表现了救灾人员不怕艰苦、奋力救灾的献身精神,还展示了受难群体的坚韧与不屈;二是社会、政府对灾区的援助,“赈灾”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反映了人们对灾区的关心,弘扬了人性善的一面。三天的北京晚报,形成了一个整体,既源于新闻现实,遵循报纸客观规律,又注入办报者的情感与读报者的共通心理,使之在新闻纸之外更多地被赋予了文化纸的含义。

稿件在版面上的排列顺序以及版组的次序安排,也体现出北京晚报哀悼日报道的独特的之处:均以带有沉重、悲痛的气氛开头,突出“哀悼”的主题;然后通过对救援人员的努力、受灾群众的坚强,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接着是整个社会对灾区的关心与援助,体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最后以灾区代表植物图片,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完成灾区重建的信心。北京日报在20、21日的报道中也呈现出从哀悼到希望主题转变的特色。这样,报纸便很巧妙地运用了平衡技巧,在使读者了解到事实全貌的同时,也进行了有益的舆论引导。

二、严肃、庄重、不拘一格的版面设计,彰显名报的风格气质

三天的哀悼日,各家报纸均采用黑报头,北京晚报哀悼日三天的头版,将报头从平日里的左上角位置移至版面正上方,通栏宽度,突出报头的中心位置,使报头主导作用辐照整个版面,版面显得通透、大气。三天的封面,为读者留下了三个标识性的视觉符号:半垂的国旗;含泪的眼睛;人群搭起的担架。19日当天,北京晚报一版选用黑框白底背景前一面半垂的国旗作为标志画面。它来自于当日最值得关注的新闻画面:天安门广场国旗半垂,反映了哀悼日开始这一个当日新闻主体;同时,又有意识地舍弃其他元素如广场、人群等,只保留了照片上半部分的半垂国旗,将源于新闻现场的图片抽象成为反映当天全国普遍情况、反映民众普遍心理的标识符号。20日的一版选用了当天反映震灾中受伤儿童的图片中最打动人的“眼睛”。儿童含泪的眼睛和右眼上的绷带,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悲痛更是对灾区人民苦难“感同身受”的视觉冲击和大难中不灭的希望。21日一版则是对军民抢救伤员的经典画面的“再创作”,通过剪影处理使之与当日主题词“永生”相呼应,既是对三天哀悼日的“收束”和死者的告慰,更体现出对更多生者的激励。

同时,北京晚报在这三天使用的黑框白底封面既大胆突破常规又有理可循,以简洁的背景衬托出醒目的影像和主题词。简明扼要的黑体大字标题,突显出当天报道的主题,也与黑报头形成呼应,整合为一体,表达哀悼、悲伤的情感,在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极易感染读者。头版中央采用经过裁剪的彩色图片,并在其四周大面积留空,使之和整个版面的底色形成反差,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而在每天报纸的第32版,即“哀悼日”专版的最后一个版的设计上,北京晚报也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在三天的三个版上,先后挑选以前从此次地震灾区移植到京的代表性植物:北川鸽子树、都江堰大百合、阿坝的小叶平枝子。第32版和头版相呼应,仍以白色为底色,并采用黑色粗线框将版面围起来。灾区代表性植物的图片则使植物主体保持彩色,而其它背景则变成黑白,这一处理可谓一举三得,黑白色的背景和黑色粗线框寄托哀思,而植物主体的绿色则象征着灾难中那顽强不屈的生命,同时这一版相当于“哀悼日”专版的封底,此“封底”与头版“封面”在设计上保持了风格的一致,增强了报纸的整体视觉效果。

北京的多数地方性报纸,如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在哀悼日期间更换“素装”――全部版面黑白印刷,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寄托传媒人的哀思。新京报坚持了自己大胆留白的做法,但由于图片大小不均、形状不一,使得版面略显凌乱,原本因留白而通透的版面反而给人稀疏之感,而且版面整体也缺乏一致性。相比之下,北京晚报更加紧凑的版面设计和“哀悼日”的主题更趋一致,同时在版面上大量使用图片,除评论版外的所有“哀悼日”版均有大幅图片,更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北京青年报变化较多的版面设计相比,北京晚报的版面更为“静态”,多数版面都采取从上往下依次为题、图、文的设计,即通栏大标题,紧接着是通栏占版面面积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图片,然后才是文字稿。这样的设计简单大方,突出了图片的重要性,而且大幅彩色图片形成了版面的视觉中心,也使版面重心更加稳定。大照片、大标题让版面有形,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样的设计便于固定版式结构,使整份报纸在版面设计上的风格统一。

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的,恰当的版面形式可以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使报纸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北京晚报 “哀悼日”的报道,显然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并对新闻内容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安排,同时在报纸的版面上,结合新闻事件的特点进行设计,这才生产出优秀的新闻版面,有效地传递了新闻信息。由此也可以看到,只有将报道策划与版面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内容和形式各施其能、相辅相成,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蔡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媒体快速反应 信息权威透明

――四川媒体抗震救灾报道分析

李弋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当成都市民从各自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办公室惊惶失措地被震出来时,惊魂未定的他们急切地想要询问灾难的根由和亲友的安危,但却绝望地发现根本拨不出一个电话。站在马路中央的人们发现自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此时,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突然响起――有人想到了用手机收听广播。随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收听收音机,这是灾后人们首先能够接触到的媒体,从那里人们知道刚才发生了地震。电台工作人员正在野外直播车上进行4个频道的并机直播,收音机周围迅速聚集了大量渴望获得信息的人们。紧接着,有人发现,尽管电话打不通,但用手机上网不受影响。于是获得地震报道的方式又多了网络这种渠道。当晚,成都商报赶出了号外,这是地震后人们看到的第一份报纸。电视是多数成都人最后接触的媒体,因为人们听了广播,看了号外,知道“可以回家”的政府公告后,才有人斗胆回家看到了电视。

广播:最方便的即时互动

与外地受众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地震情况不同的是,由于灾区通讯、交通中≤≥断,广播几乎是震后初期人们获取信息的惟一媒体。由于它的及时性,便携性,广泛覆盖性,就连征集赈灾物品时,也有一项是征集收音机。

在地震发生后的48小时内,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只播出与地震有关的一切信息。5月12日当天地震发生后,电台一直持续地震新闻报道,4点开始又一次次播送《成都市人民政府一号令》:地震是从北边汶川传来的……政府号召大家,保持镇静,不要慌张……此外,电台还充分发挥互动性和服务性,在地震发生后的前5个小时,广播电台承载的重要功能是帮忙寻人。

地震后的当晚,四川各家广播电台均开通“抗震救灾”专题节目,不停滚动播报汶川、北川、德阳、绵竹、江油等灾区最新情况。

电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传递求助信息,包括灾区的求援信息。比如帮助灾区征集赈灾志愿者、献血号召、问题答疑等。

5月12日晚,成都电台的主持人冯乔说:“当时所有媒体的人全部撤离广电大楼了,只有电台迅速在广电大楼门前架起了巨大的喇叭,通过电台的直播车向市民喊话。成都市民当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处于极度恐慌状态。这时电台响起了政府的一号公告。市民们就把电台广播开到最大声,让没有收音机的人也能听到。”

深夜,出于对余震的恐惧,很多市民不敢回家。后半夜还下着雨。伴随在外过夜的成都人度过漫漫雨夜的只有广播。从广播里,市民们得知:

温家宝总理正在飞往成都的专机上。

市委书记李春城和市长葛红林已经火速赶到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组织全市抗震救灾工作,成立指挥部。

李春城奔赴都江堰灾区现场指挥,并派市领导分赴各区市县一线指挥,市长葛红林坐镇指挥部统一协调。

成都市政府第一号和第二号公告、地震最新情况、政府应急措施和最新的死伤人数。

成都市教育局紧急宣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从13日开始放假。

……

在通讯工具中断后,还是最老式的收音机起了大用途。正因为有了广播,消息才得以传递,恐慌才没有蔓延。继抗雪灾后,广播再次成为受众特别依赖的信息渠道。它也是灾区民众了解灾区以外状况和灾区内进展情况最便利的工具。

报纸:深度报道给人力量

在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时效竞争是第一要素。报纸由于受出版周期的限制,在此次地震报道中,尤其在地震报道初期,局限性凸显出来。为了克服这种局陷,缩小时效弱势。地震当晚,成都商报和成都晚报连夜赶出了“号外”。

地震发生后,由于所在的报业大楼被封闭,成都商报采编人员在附近一间网吧内写稿编稿,再将稿件传至上海组版,然后传回成都印刷。至12日晚上9时,刊有成都市政府公告和最新消息的数十万份《成都商报・号外》印刷出来,包括记者在内的所有报社员工亲自上街将“号外”免费送到读者手中。“号外”为市民解惑、辟谣,及时通报了最新的灾情和救灾工作,对稳定人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天清晨,成都商报的印刷设备在地震中受损,但该报还是坚持出了12个版,其中8个版为地震特刊。成都晚报用12个版做“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各报报头均改成黑色以渲染凝重悲伤的情绪。之后每天,各报都辟出了8个以上版面的地震特刊,详细报道震情及赈灾情况。

5月13日,华西都市报共出16个版,其中12个版是“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每个版一个主题,以深度报道的形式对主体新闻进行深度扩展。同时该报还配合介绍了地震自救的众多方法,链接了“历史借鉴”、“地震影响”、“震后预防”等知识性信息,多角度阐释并消除了市民由于知识空白造成的对余震的恐慌。

电视:现场感染力催人泪下

对灾区市民来说,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天,电视是奢侈品。当晚,电视里一遍遍播着成都市政府一号令,但很多市民呆在户外没法看到。

5月13日,很多单位和企业都放了假。连续不断的雨让绝大多数市民不得不呆在家中,此时,可以接触的媒体相对多了起来,市民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了解外界的消息。

电视由于其现场感、真实画面等原因,成为市民首选的媒体。成都电视台6个频道并机直播,以24小时不间断的方式向市民传达最新消息。四川电视台的报道口号是“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四川、成都两级电视台的各频道都组织了地震专题报道,每天滚动播出与震情相关的一切信息。一方面报道赈灾现场情况,另一方面安抚在成都的民众情绪。内容包括灾区最新情况、救援现场情况以及防震避震的服务性信息等,持续关注灾情与救灾工作及进展。

电视不停地将灾区一个个真实的画面拉到观众面前,感染力强,催人泪下。

新媒体:灾区非主流新闻来源,但信息全面

地震发生后,虽然有人用手机上网了解相关地震信息,但由于这些信息多为网友,不具有权威性,因此,身处灾区的人们迅速选择了其它类型媒体了解最新动态。随后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开辟专题,即时刷新新闻,并且推出了地震的背景资料、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和专家访谈等内容,逐渐使网上消息具有权威性,信息多而全面,加之随着灾后情绪的渐趋稳定,越来越多的灾区民众通过网络获取震情信息。但由于受设备、即时性、针对性的限制,它更适于外界(非灾区)了解灾区情况,不适于灾区内居民了解最新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短信,此次地震发生后,手机短信是政府向社会震情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12日当天下午5时许,成都众多市民的手机上就收到了市政府发出的短信,告之地震详情,提醒市民不必恐慌。之后,赈灾需求、辟谣、政府公告、提醒注意不法分子等各类信息都相继通过短信传递至市民的手机上。它十分及时地将各类重要情况传递给广大民众,缓解了市民的恐慌情绪。

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媒体的最主要社会功能。这次震灾,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承担了重要的沟通、协调和联系功能。地震后短短的数小时内,成都市政府就通过媒体了第一号和第二号公告,全面向公众公布地震情况、政府应急措施和最新的死伤人数,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I级响应并召开新闻会。所有这些信息都是通过媒体第一时间向社会的。

所有这些即时信息的前提是:透明全面。此次灾难,政府没有隐瞒事实,让我们看到了成都市政府各个部门及时高效的信息公开和。震情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持续,使群众在较短时间内对此次地震情况有了总体了解。在有人散布谣言时,成都市人民政府通过媒体及时辟谣,媒体的快速反应、信息的权威透明显示了巨大的力量,成功将这些谣言化解。媒体成为社会公众消除恐慌的定心丸,起到了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3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