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的精神【汇编4篇】
【导言】此例“奥林匹克的精神【汇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奥林匹克的精神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人文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62-01
一、竞争理论教育
竞争现象于古代社会就普遍存在,并非现代文明所特有的产物。竞争在不同的社会以及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之中,人人之间充斥着十分激烈,残酷的甚至是血腥的争权夺势,这样的竞争在理念上是不合理的,不被允许的,他们不具备伦理性,是名符其实的暗斗,伴随着文明社会的进步,人们心中越来越坚守伦理道德观念,因此竞争也就越来越具有伦理性。不违背传统和法律建立的同样的竞争规则以及公开,公平的原则都被包含在竞争的伦理化之中。也就是说肯定竞争伦理的存在,具有正当的规则,可以保证每一个参加者的公平竞争。此为竞争伦理的含义。
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对名词以及成绩的肯定提升了人们的效率意识,通过追求和保证公平提升了现实生活之中人们的平等意识。大家都知道,体育在保证公平方面的努力一直作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它为现实社会提供了追求目标以及参照标准,一直被人被所称许和关注。不过,体育的理念以社会市场的发展方式为来源,它除了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之外,还将运动员的表现进行比较,测量以及排序,也就是以人们的表现好坏给予奖励,表现得越好收到的奖励越多。体育也通过对运动员排名,授予荣誉以及物质奖励的方法来鼓励提高效率。所以说,奥林匹格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公平意识,也能够提升人们的效率意识,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奥林匹克通过对合作以及竞争的追求和鼓励提升了人们在现实工作之中协作和竞争的意识。社会是个大整体,它的发展除了需要竞争还需要合作。体育通过对名词和成绩的鼓励提升人们于现实生活之中的合作意识。与此同时,比赛的胜利离不开队友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合作这又提升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在一些集体性的项目之别重要。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现实社会之中,很多的企业和公司组织了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增强了员工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关怀教育
奥运会倡导的不仅仅是对于身体上的锻炼,还倡导更多的人文关怀。奥林匹克精神是全球各个国家不同种族之间所倡导的各种优秀精神的集合体,各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包含其中,同时,奥林匹克精神尊重各文化的普遍性和多元性,包容各种体育文化。奥林匹克的团结基金能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体育运动的援助。古代奥运会只允许男性公民参加比赛,而如今奥利匹克精神提倡平等,在运动会之中不仅有男性项目,还大力倡导女性项目,通过努力奥运会中女性的项目已经具备半数,女性的地位在各级的体育领导机构之中也有很大的提升。除此之外,现在不仅有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还有残奥会,促进了残障人士的体育权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它独有的方法体现着人文关怀。
三、国际教育
排他性以及鲜明的民族主义是古代奥运会显著地特征,它是民族性的聚会,它每年在同一地点举行,而且要求运动员都是纯希腊的血统。古代奥运会的局限性使其虽然使希腊文化得到繁荣,但却不能经受起民族融合,如果收到外族的入侵,奥运会就难以生存。如今的奥运会能够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向全部地区,全部民族以及全部国家开放,它是世界人民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之中诞生了奥林匹克精神,他不仅仅通过在奥运赛场上探索人类极限表现吸引力和凝聚力,也通过它不可以替代的社会功能。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是想体育运动结合教育和文化,锻炼身心共同发展的个体,打造一个互相尊重的公平的社会,从而创建美好的世界,维护世界和平。奥林匹克通过精神的指引,努力地使各族人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使各个国家的运动员互相交流,建立友谊。如今,不一样的国家,不一样的肤色,不一样的种族,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性别,不一样的政见的人走到一起,参赛的运动员和国家完全平等,这都是充满和平理想的国际化教育理念的体现。
通过竞争来实现自我突破,创造全新的能够使人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是奥林匹精神的主旨,奥林匹克精神能够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并创造条件使其实现。教育不是只关注社会与人,也同样关注社会,自然,个体的和谐发展,以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获得与社会,自然以及自身和平共处的关系,最后使人的身心,人和自然,任何社会和谐以及统一。这也是奥利匹克运动精神追求的境界,这也是被社会的发展所适应,奥利匹克运动会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奥林匹克的精神【第二篇】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 教育 当代技工院校学生
1.前言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奥林匹克的理想和追求。奥林匹克运动注意将体育运动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力求创造一种在竞争中求欢乐、在竞争中受熏陶的环境,发挥体育运动的社会教育功能。当代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需要多种精神因素的陶冶和多种品质的滋润,而奥林匹克精神又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具有教育与启迪意义。本文拟就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途径作一初略探讨。
2.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奥林匹克》作出了权威的界定。其“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显然,《奥林匹克》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来看,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内涵有如下几个方面:
重在参与精神
参与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首要条件,参与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首要内涵。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上,曾用法语演讲了这样一段话:“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因为只有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奥林匹克理想,所以奥林匹克崇尚“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不断奋进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运动参与者的一种号召与鼓励,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要坚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奋斗到底的精神。不断奋进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它的本意是一种竞争精神,要求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去追求新的境界。
公平竞赛精神
《奥林匹克》把公平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之一。公平竞赛精神指即奥林匹克运动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按章办事,决不作假。
团结友好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遵循奥林匹克的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年,以增进人类了解、促进世界和平、团结与进步。奥运会在不同国家、文化和团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用共同的价值观将他们团结起来。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一场国际性体育运动盛会,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运动员欢聚一堂,赛场上公平竞争,赛场下相互交流,这既是体育技艺的竞赛,也是建立友谊、促进理解和团结的机会。
3.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奥林匹克精神一定程度的缺失
当代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精神、品格的滋润,奥林匹克精神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方面。然而,由于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未能普及,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也未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加上社会影响,导致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奥林匹克精神一定程度的缺失。比如,参与运动、参与社会、参与实践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正是在参与中,个人的能力与素养得到提高,个人的品质与境得以升华。然而,当代技工院校学生中有部分同学不愿参与运动、参与实践、融入社会,或者虽有参与,但过于计较得失名利,这与奥林匹克的重在参与精神是相悖的。又如,当代技工院校学生中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有些学生基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独生子女成长家庭环境的熏陶,养尊处优,往往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创造,更不知道创造的艰难辛苦;而有些困难家庭的学生由于陷入现实生活的困境,往往失去了依靠自己能力去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现象有违奥林匹克的不断奋进精神。因此,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奥林匹克精神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奥林匹克精神具有育人功能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顾拜旦恢复时开始,就赋予了教育的功能、育人的功能。奥林匹克的核心功能是教育,育人是奥林匹克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奥林匹克对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发挥作用和影响,而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教育。事实上,置身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现场,能使心灵受到冼礼,人格得以升华,其震撼力、剌激力、感召力是一般的场合所没有的。
4.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标
了解奥林匹克精神
了解奥林匹克精神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前提。要求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首先要让其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由来及涵义。除了解前面所述重在参与精神、不断奋进精神、公平竞赛精神、团结友好精神外,还应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历史发展与其他内涵。
认同奥林匹克精神
在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增进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同,这是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具体包括:认清奥林匹克精神的国际性、科学性、合理性,明确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世界精神、科学精神;意识到奥林匹克精神的对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作用,明确奥林匹克精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认识奥林匹克精神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明确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认同奥林匹克精神,是促使学生实践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
实践奥林匹克精神
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自觉实践奥林匹克精神,将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学习和工作之中,让奥林匹克精神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品质,让实践奥林匹克精神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方法
开设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相关课程
课堂教学是技工院校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主渠道。技工院校可开设奥林匹克专题讲座,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一课程传授奥林匹克精神,让学生感受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价值和魅力。体育专业可开设传授奥林匹克精神的系列课程,如“奥林匹克运动史”、“奥林匹克精神学”、“奥林匹克道德学”,将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重要内容来研究和传授。为此,教师要加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研究,以深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识。
开展渗透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展示奥林匹克精神的平台,也是升华奥林匹克精神的途径。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在参与中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价值,在竞赛中领悟参与、不断奋进、公平竞
赛、团结友好的意义与要求,在这是对大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最好方法。实践比说教更重要,开展渗透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比一般的奥林匹克精神宣传更为有效。为此,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球类、田径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参与、奋进、公平、团结的内涵与重要性;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阳光体育活动,通过锻炼促进技工院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自身发展进一步领悟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
营造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氛围
学生的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建构过程,在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土壤的培育,营造有利于奥林匹克精神成长的文化氛围。为此,社会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应担负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责任,宣传奥林匹克的历史,展示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校园媒体应结合学校特点开展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与传播活动;学生会、团委、学生社团可组织学生开展奥运知识竞赛、奥运精神演讲等活动,通过竞赛与讲演促进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与传播。文化对人的作用是根本性的、持久的,营造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是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
5.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开展。但也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开展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方面还做得不够,部分技工院校不太重视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没有意识到奥林匹克精神对于当代技工院校学生成长的意义,由此也影响了当代技工学生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了解、认同与实践。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是我们应当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6.
[2] 冉明。我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冲突与融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
[3] 汪涌。国际奥委会出台最终报告高度评价北京奥运会[N].光明日报:2010-04-30.
奥林匹克的精神【第三篇】
体育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竞技体育的功利主义原则渗透进教育体系,使得学校体育教育有些异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主旨就是促进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在身体、心理、智力、才能等方面得到高度和谐统一的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必将受到强烈撞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所取代。
奥林匹克教育最主要的对象是中小学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教育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我国广大青少年中得到进一步升华。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和校园体育精神的诠释及价值向度,指出校园体育精神应重点在进取精神、公平原则、和谐发展原则、道德规范原则等方面,同时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中学生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 中学生 品质 体育 文化 教育
AbstractThe Olympic movement is an outcome of combining sport s with culture and education. It s education value lies in three aspect s. It can promote people’s spiritu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boos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ociety and maintai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t is necessary to popularize the education of the Olympic ideology and culture among the Chinese students to help them to develop the correct values orientation, i. e. overall development, collectivism and fair com2petition. The Olympic humanistic educational concept has offered a new approach 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form. The Olympic education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quality - oriented education. It is of great help for the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andard among student s and all the Chinese people. The idea of green, humanistic and scientific Olympics is of great value for student s to cultivate their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vocate humanism and devote to sc
ience and technology.
Not only Olympics to be thinking as the big pioneering work,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ports function and promote human'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moreover the promotion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altitude, takes explicitly the sports as one kind of transformation society’s strength.
keywordOlympics spirit; Middle-school student; Quality; Sports; Culture; education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奥林匹克教育息息相关。奥林匹克运动始终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置于首要地位,把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紧密结合,实现改造社会的目标。[1]
在2000 年9 月11 日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精神内容的最原典、明确的概述是:“奥林匹克精神是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体现的是社会和平,人的文明生活方式,它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是主导体育运动与教育、人性、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崇高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具有的最珍贵的精神核心。[2]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和延绵不断的原动力,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得以复兴的历史因由。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一种向善、向美、向真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人类自强不息、永远向上的精神旨归。《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在公平竞争的体育竞赛中促进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它的本质内容包括:参与、竞争、公正、友谊与奋斗,这些精神内涵的实质在奥林匹克发展的著名格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
随着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奥林匹克宪章》和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等人的言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格言、宗旨、主义、会旗以及理想等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做出的某一角度和某种程度的说明。
在我国,青少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三年级为止,每周要上两到三次体育课,接受体育教育。除了体育课以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训练以及模拟奥运会竞赛形式的学校运动会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我们提倡奥林匹克精神是在新时期下,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持,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奥运会的时候,国人更应该在和谐、人文、团结上下功夫,我们推崇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只在赛场上存在,它同样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本文的核心点在于如何在推崇奥林匹克精神,怎样通过奥林匹克精神影响和陶冶中学生的品质,以及经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推广影响后,使广大中学更重视体育,并同时把奥林匹克精神与道德品质更好的结合起来,使广大中学懂得体育与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
一、 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学的传播与发展
(一)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涵
(1)互相理解的态度
长期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欧美中心主义”的历史背景使其表现了更多的欧美价值取向,这在一定阶段制约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是导致不同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的国家之间相互导致奥运会的原因。为改变这种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状况,国际奥委会在最新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了“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创新,指出了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间应互相理解,不能因种族、信仰、政治态度的不同而放弃友谊、团结和和平,也为全人类本着互相理解的态度对待彼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2)进取精神
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它是国际奥委会对一切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鼓励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精神奋进。这句格言本质上是弘扬一种崇高的体育精神,树立人类永无止境的进取目标,推动体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快速发展。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体育运动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所推崇的基本规则。在《奥林匹克宪章》中被多次明确提出,奥林匹克要求各类竞赛活动强调公平竞争。公平竞争的原则已被推广至社会的各个层面,并成为社会法则中的基本规则。
(4)和谐发展的原则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经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与艺术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杀萨马兰奇也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体育运动与文化的结合。”这都反映奥林匹克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原则,即奥林匹克运动通过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它增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价值,也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基本表现就是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一再强调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的紧密结合。[4]
(5)道德规范原则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项全球性的文化活动,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的活动将无法开展,而且《奥林匹克宪章》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规范手册,其中就多次提及并要求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所有成员不得违背有关基本公德和体育运动道德。[5]
通过一百多年的奥林匹克实践活动,奥林匹克逐渐形成了涵盖行为规范、道德观念、良心、义务及自豪感等方面的奥林匹克道德规范体系。在奥林匹克优胜者的“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下,全世界的青少年都接受了道德规范的教育,尊重基本公德原则成为全社会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
(二)中学体育文化建设与推崇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意义
体育素质教育是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为社会育人为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其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
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6]这种素质的提高不但包括身体素质的发展、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应包括体育文化素质的丰富、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中学担负着培养体育专业初级人才的使命,其体育的目标指向,理应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正是满足中学生对体育的各种需要、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1)奥林匹克精神对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身心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和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两个方面。身体素质教育是依据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提出来的,它体现着体育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素质教育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即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体育心理素质包括提高智力品质,培养体育情感与意志品质、体育兴趣与需要等个性倾向以及自信心等自我意识。它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
(2)培养中学生坚强意志的体育精神
第一,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即指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这种体育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竞争,特别是公正的、平等的竞争,必然促使社会个体超越进取、奋力向前、谋求优胜,追求完美的生命,从而最终融汇成社会进步的巨大洪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主动精神,从而激发个体的发展潜力。善于竞争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是中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精神素质,向中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对于培养其公平竞争的精神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第二,积极进取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向世人昭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尽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7]曾获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著名作家黑塞也认为:“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8]这些至理名言都指出了人应当具有一种自我超越、奋斗不止的精神气质。
第三,尊重与合作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竞赛作风、态度和精神,指的就是英文中的sportsman - ship 和teamwork。”前者是竞赛道德,“是从球员怎样对待对手来说的,要能主动地严守球规,己所不欲勿施于对方,不搞小动作,尊重裁判,不计较胜负,始终全力以赴。”而后者则是“从球队内部队员之间的关系来讲的,各个队员要能各守岗位,各尽全力,密切配合,不存个人突出之心,步步从全队整体出发,顾全大局。”他所阐明的便是体育精神中的尊重与合作精神。同时他进一步指出:“这两条其实是人类社会赖以健全和发展的基本精神,体育运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实践来培养和锻炼这种基本精神。受过良好运动训练的人重要的是把这种精神贯彻到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他所处的社会能得以健全和发展。”[9]
(3)奥林匹克精神对中学生体育能力及审美素质的影响
奥运会体现出的教育正是体现了体育思想的核心。通过体育了解各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奥林匹克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它是寓教于乐的,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中学生获得体育能力及提高审美素质。
(4)开发中学生的人性美追求
我们的高等教育在适应论和工具论理念的支配下,一向注重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教育,似乎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理性发展、开发人的思维潜能,这种流布甚广的教育观念显然是片面的。的确,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人的理性能力,但是,人是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人的发展应该以全面的、整体的发展为目标,教育在培养人的理性能力时不应忽视或抛弃感性能力的培养。“本真的人”应当是“完全的人”或“完整的人”,应当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合体,应当是既有血有肉又有头脑有思维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0]
顾拜旦在其《体育颂》中就高度颂扬了体育的作用,,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其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成为高尚、公正、自由、坚强、聪明、健美的人,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清晰的生命,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成为具体的、完善发展的人。
二、分析奥林匹克精神对中学生的品质影响
奥林匹克主义的内核是体育运动。但它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是它不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而同时着重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1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讲过:“当今世界充满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同时也存在着危险的道德败坏。奥林匹克运动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 奥林匹克主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而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活方式。这种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可以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服务。
尤其是当代中学生处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客观因素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他们的价值观正好处于从易变到定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充分发掘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12]
(一)精神品质方面
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团结、友谊、和平、进步”,实际上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以体育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中学生公平竞争、进取拼搏与团结协作等精神。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 即指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这种体育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主动精神,从而激发个体的发展潜力。[论-文-网 LunWenNet]
(1)集体主义观念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自我意识很强,心中缺少关心他人、集体的思想意识。而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了解、友谊、团结”的精神正好可以帮助青少年化解“以自我为中心”,逐渐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体育运动不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和付出,任何单独的个人也不可能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同时,运动员在与对手较量的过程中,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而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友谊。 奥林匹克运动主要依靠人们共同遵守规则、共同切磋技艺、共同交流感情、共同探索人生来达到团结的目的。如果没有团结,没有集体主义精神,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奥林匹克运动就不会产生,也不会有现在的辉煌。在奥运会激烈的竞争较量背后,显现的却是人类理性的神圣光辉和共同价值的永恒追求。当代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观赏各种体育活动和竞赛来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拼搏进取精神
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都是从小在幸福中成长,他们缺少生活的磨练,不知道什么是创造,更不知道创造的艰难辛苦。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往往会产生灰心丧气的念头。奥运奖牌获得者在获得荣誉的背后要付出多少汗水、泪水,甚至血水。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模仿力,奥林匹克主义抓住了这一特点,将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力图给青少年提供奥林匹克选手———这些活生生的现实中的英雄,让他们去模仿,去学习。抓住奥林匹克的这一教育功能,挖掘运动员的成功背景和艰难历程,并以此来激励青少年的壮志豪情,引导他们脚踏实地、奋勇拼搏、不断进取。
(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方面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之所以对当代中学生有如此大的感召力,关键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奥林匹克运动赛场的竞技是国家民族精神的竞技,在那里,国旗的升起、国歌的奏响,正是健儿们所代表的国家荣誉、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13]
现代奥运会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开放,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为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国际性是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的根本区别,它突破了狭隘的民族感情,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使现代奥运会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盛会。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个方面能够进一步影响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
(三)人生理想方面
针对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颓废思想,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理想,无疑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同样,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就等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那么,这个社会就可能倒退甚至崩溃。中学生在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下,会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涵,接受其熏陶和影响。
中学生的理想是一个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认真地接受先进的精神熏陶,其价值观、世界观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四)价值观方面
(1)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青少年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奥运会采用的一些突出国家外部标志的仪式,如奏国歌、升国旗等,能增强以国家为单位的民族认同感,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目前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凝聚国民的粘合剂,自获准申办奥运会以来,举国上下都是齐心协力为举办奥运献计献策,这种影响力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巨大的。
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三大理念,奥运理念的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热爱环保、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科技事业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青少年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感召能力,在他们中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可以让他们充分地认识、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很好地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从而促进“三大奥运理念”的落实。
(2)坚强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精神,昭示的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揭示的是一种自我超越、奋斗不止的精神追求。校园精神文明教育中灌输这种精神,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运动竞赛中,在枯燥的实验和学习中,在对目标不畏艰险的探索中,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将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去克服生活和工作的一切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3)诚实守信意识的培养。“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它要求人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已被推广至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社会法则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法制社会中,法律、法规所保障的第一要务就是公平。但是,反观现代社会,失范和越轨行为层出不穷,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强调精神文明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公平原则精神的教育,能培养他们尽快适应法制社会的素质,在社会竞争中减少失范和越轨行为,把提高竞争力的方法用在挖掘自身潜力上,公平参与社会竞争实践。
伴随北京奥运会的积极筹办,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学校体育又将迎来全民健身工作的新热潮。我们以2008 年奥运会为契机,在校园普及健康意识、奥运意识,改善学校健康环境,兴建体育场所,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形成特有的体育文化氛围。在奥运的召唤下,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一批日渐淡化的奥运项目又将焕发生机,并与一些非奥运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层面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
三、探讨提高中学生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奥林匹克教育师资队伍
大力开展体育教师奥林匹克培训,有计划地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分期分批办培训班进行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学习,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奥林匹克知识的传播问题。它将导致一代人真正了解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从而自觉地为奥林匹克事业做出贡献。为了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培养奥林匹克教学人才、广泛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目前在校体育专业中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力度,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将奥林匹克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向全国各地体育教师传授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激发他们向学生讲授奥林匹克知识的热情,同时要有计划地对全国体育教师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培训,使他们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二)普及奥林匹克教育读物
为使中小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奥林匹克知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与出版社联合,做好奥林匹克教育读物的普及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划拨出一定的资金支持奥林匹克教育读物的出版和发行。学校和教师也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订购,并耐心细致地向学生和家长说明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意义。
(三)体育教学的完善
为使中学生更为直观地接受奥林匹克教育,一方面,应当将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充实到学校体育的理论教材体系中去,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课的学习中,更多地接触到与奥林匹克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授、讨论以及组织观看录像等形式展开教学,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各种课外读物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增加对奥林匹克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社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运动竞赛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思想品质,使他们在各种竞技运动的组织和实践中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染和熏陶。[14]
(四 开展社会体育和家庭教育
教育作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对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除采用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开展体育运功来实现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因为奥林匹克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15]此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奥林匹克的关注与参与也将深深影响孩子们的奥运意识和行为。社会及家庭仍不失为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五)加强社会媒体宣传
除学校教育因素外,为宣传奥林匹克理想、扩大奥运会影响,社会大众传媒也应为奥林匹克传播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等的传播优势,开设奥运专栏或奥运频道,办好体育广播。拍摄、播放反映北京筹办2008 年奥运会进展情况和市民热情参与、喜盼奥运的专题节目;创办直接为奥运服务的报刊等。建立奥运网站,调动广大青少年网民参与奥运的积极性,形成国内外全方位覆盖的立体宣传模式。由于奥运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和平聚会,也由于奥运会与传媒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强烈的互动效应,这种效应的能量释放出来,对拥有最多观众群的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推进学校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运动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我国青少年接受奥林匹克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大多在学校接受教育,易于组织;他们心理上具有可塑性,易于接受积极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因此,通过学校教育普及奥林匹克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展奥林匹克课程和讲座,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体育课相结合,使青年学生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学校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应对中小学生着重进行奥林匹克史及北京奥运理念的教育。此外,校园广播、墙报、报纸、杂志、书籍以及迅速崛起的校园网络、音像制品应充分发挥作用,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来促进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四、小结
奥运理念的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环保,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科技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在学校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必须突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体育环保、体育人文和体育科技意识。
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下,中学生要学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性的工作投入到环保宣传、人文培训以及科技攻关的奥运事业中来,让高科技带给2008 年奥运会全新的感受。总之,深化奥运理念的教育,会给中国社会和青少年学生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孙葆丽 教育,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命线[J] 体育文化导刊,2002,(6)
[2] 任海 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O00
[3] 崔乐泉 奥林匹克运动简明百科[M] 北京:中华书局,2003
[4] 彭永婕 张志伟 韩东晖 人文奥运[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3
[5] 何振梁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文化与教育[J] 体育文史,2000,(5)
[6] 张洪潭 辨识素质教育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致力点[J] 体育与科学 2001 (1):57 – 60
[7] 雅斯贝尔斯 邹进 译 什么是教育[M] 北京:三联书店,1991
[8] 大学活页文库合订本[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 费孝通 清华人的一代风骚[J ] 读书,1991, (11) :3 – 6
[10] 威廉•巴雷特。 段德智译 非理性的人[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11] 闵健 论校园体育精神的特质与价值向度[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12] 马岳良 试论北京奥运会前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03, (2)
[13] 陶 于 论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价值[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
奥林匹克的精神【第四篇】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奥林匹克运动以竞技运动为其主要活动内容,竞技运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比赛与对抗。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来源:文章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