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4170

【导言】此例“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第一篇】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一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且被实际地运用到了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生活状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也伴随时代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本文探讨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当前时代信息化的影响,并与现如今的教育领域相联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以期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时代 信息化发展 策略

相对而言,计算机应用属于教育领域中的边缘学科,并未被作为教学的主导内容,但是,随着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视,教育界普遍认为有必要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人才培育中的分量,并实时展开了一些相关的教学课程,如基础的access数据库运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教学等,全面而有效地提升了新时代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伴随教育领域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对时代信息化的促进更加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时代的变革提供了扎实的科技技术支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面对这样的状况,教育领域更加有必要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水平,与时代的发展进行最有效的接轨。

1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当前时代信息化的影响

1.1加快了经济产业的转型

当前的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更是加快了经济产业的转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依赖网络兴起的行业,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活力,同时,为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明确了切实可行的走向。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虽然还不甚完善,但是其在社会行业的应用广度还是十分大的,而且其能够将大量的数据信息集中储存于网络,科学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产业的信息化发展。

1.2强化简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逐步推广以来,人们可以自发利用网络上的聊天交友软件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大大简化了交流的过程,即使距离再远也能实现便捷有效的交流,同时拓宽了人们的交友范围,可以在网上自由寻找拥有共同爱好的人群。传统的交流都是利用书信,不仅时间耗费较长,而且很容易造成部分信息的丢失,导致最终信息的不完整,为社会的信息交流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在信息化时代的落实下,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还能便捷地发送信息文件,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1.3实现了许多信息化的高新功能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随之诞生了很多的网络行业,便利了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比如淘宝的健全,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购物的乐趣;快递的普及,人们可以更加简单地传输物品;网络课程的建设,人们可以在网上找到想要学习的课程,进一步充实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应用技术带来的功效是巨大的,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同时也使得信息化的功能更加完善,为社会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

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策略及人才的培养方针

2.1制定对应的发展方针

为了促使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完善,教育领域必须迎合时代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计算机领域发展方针,比如,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宽,加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育,合理设置对应的教学课程,给予学生较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机会。同时,教育领域必须与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行接轨,发现相应岗位的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提高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培养出最合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2.2为人才的培育创设较多的实践机会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不应该停留在基础的理论教学上,作为综合人才培育的主要场所,高校必须逐步加强学生的。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到社会实习当中,并通过与校外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实习机会,从而全面性地提高教育的科学性,为社会打造最高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

2.3科学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

当前的教育领域,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善,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并且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输,严重忽视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水平。现有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材,也停留在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学生仅仅能够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学会简单的计算机办公操作,而其他的功能则未被发展,为此,学校必须科学地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体系的专业性,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改善。

3结语

总而言之,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领域必须结合时代的需求,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运用加以完善和改革,培育出最优秀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以进一步加快信息化的脚步,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同时,面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带来的影响,社会必须以最大程度的支持和适应,实现深层次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传娣.探讨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13).

[2]车江涛,程春.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xx(05).

[3]田小芳.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01).

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趋势论文【第二篇】

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与其他行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互联网+”的新背景。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为其它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针对“大数据、云存储、物联网”等三种技术,详细介绍个技术的应用,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云存储;物联网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趋向于经济,信息化和智能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一方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它需要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进行创新和探索。

一、“互联网+”基本内涵概述

“互联网+”相关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本意是指的在互联背景下,其他行业的新形态,是知识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互联网+”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影响是全面且深入的,是对传统领域的一个创新,主要的代表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大数据、云储存、物联网”等,其对于促进开创创新、用户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知识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互联网技术来说,计算机科学技术是其重要的基础构成,并且随着计算机设备的进步普及和应用,其对于现代人生活、工作的影响是全面且深入的。因此,从“互联网+”的`发展需求入手,探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析

(一)大数据

目前大数据的主要来源是企业,主要应用也是企业。作为大数据和OLAP商业智能的前身,它为大数据在企业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合理应用大数据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市场领域的分析和相应的数据相关性分析,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小灵的概念,并从公司的实际发展入手,挖掘新的商业模式。使公司实现长远发展。来自供应链分析的力量,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产品库存优化,物流优化等,缓解流程冲突,同时有效控制预算支出,提供更好的质量:现阶段电子商务平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交易。这些交易所蕴含的信息就是大数据,商家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以便他们可以生产自己的产品,节省并做出决策以改善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率。

(二)云存储

计算机云存储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现代技术模型,它出现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为了保持高效的信息传输,互联网建立的信息共享平台,如何仅采用物理储存技术,会浪费大量的空间和成本,而且信息转移十分不方便。因此,所以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云存储技术”。云存储技术在传统存储技术水平上实现了最高效率和信息最大化,非常适合现在这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三)物联网

一般来讲,物联网是一个传感器网络和互联网,不仅仅局限于网络。它扩展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物联网上最成熟和最广泛使用的地方是交通管制。当道路拥挤或特殊时,它可以检测设备并自动部署交通信号灯。它还预测了车主拥挤的道路,并推荐最佳路线。在公共交通方面,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公交系统集网络通信,GIS地理信息,GPS定位,智能通信调度,电子站卡发布,IC卡计费,ERP(BRT系统)于一体。可以详细了解每辆公交车的日常运行状态。另外,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显示公交车站下一班车的等候时间;总线查询系统可用于查询总线。

三、“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精密化趋势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上所包含的数据越来越多,这就对计算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相应提高了对集成电路精密度的实际要求。以著名的电脑芯片公司英特尔为例,其生产的计算机芯片产品,从初代到最新产品在集成度方面提升了13000倍,线宽从最初的μm减少至现代的μm,并且新版芯片对应的时钟速度可达~。此外,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持续提高,其能耗墙问题日益突出。就当前的CPU/GPU异构协同计算模式而言,其普遍采用定制加速协处理器结合多核处理器的异构混合体系结构,以达到高效、快速数据处理的目的。

(二)普适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价格越来越平民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越来越明显,而现阶段社会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非常依赖信息。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低功耗和低成本的计算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对于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而言,具有普适化特征的计算技术在有效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同时,还将为低能耗计算基础设施的构建提出有效的技术支撑,促进更加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三)智能化趋势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设备“ENIAC”虽然具有当时领先的计算能力,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功能十分简单,也仅局限于计算领域应用。随着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设备的功能越发丰富,并且重点追求现代化的智能化功能。目前,部分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替代人工操作进行工业生产控制,使得工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度都提高了,解放了人工劳动力。那么未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智能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趋势。

四、总结

由于不同的行业的工作模式不相同,因此在计算应用和技术开发方面不尽相同。“互联网+”主要技术就是这三张,大数据技术使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来存储,收集,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接收到。在未来,大数据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以更快,更准确和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加强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物联网技术是现阶段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其中,嵌入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但是这两种技术还需要进行加强,才能够普及物联网的相关技术。这也是未来“互联网+”背景下三种主要技术发展的相关方向。

参考文献

[1]杜利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的探索[J].电脑与信息技术,(3):33-36.

[2]李伟。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运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1):103.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论文【第三篇】

摘要企业信息化通过实施动态监控、远程操作等手段,帮助企业获取实时信息、与时俱进,促进企业发展,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合理的运用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对于企业信息化发展与建设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信息化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为了提升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地位,国内各大企业开始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企业信息化对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使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信息化相得益彰,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要想实现更高的利润、获得更大发展,就要与国际市场接轨,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创新管理理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获得适合企业发展的实时信息。这就需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融入信息化发展理念,通过引进国际前沿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淘汰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使我国企业实现业务机构管理系统服务的一体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取得空前的快速发展,通过融入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把生产、管理、运营各方面融为一体,解决了传统企业技术下的劳动力成本高、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企业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合企业信息化的优势

首先,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到企业信息化中,有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众所周知,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会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促进企业信息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打开了电商服务平台,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外,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了企业无纸化办公,企业通过网络来传输文件,具有自动化、灵活性强、可操控性强的优点,节约了企业的运作成本,简化了企业的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其次,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有利于培养人才的信息化创新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使得企业员工明确了各自岗位的职责,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高效的企业工作效率使人才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充分优化工作流程,进而提高信息化创新能力。同时,依据信息化应用技术,员工可以借鉴传统的生产数据以及信息库数据,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反复思考,不断摸索出更加高效率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最后,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有利于企业信息沟通管理。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法模式下的信息不通畅,获取资源信息量小的缺点,建立了更加便捷的沟通平台,员工之内部员工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工作氛围更加轻松,员工凝聚力大大提升,各个部门员工之间实现了无障碍沟通。可见,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信息化融合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高效整合,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首先,增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员工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及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很大层面上决定了企业运行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进而影响了企业整体发展。同时,企业信息化系统是集企业内部信息技术、财务知识、互联网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复杂系统,需要人机良好的配合。因此,企业需要引进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其不仅要对基础的计算机使用有着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有效应对各种计算机漏洞、计算机木马入侵等突发事件,保障企业安全运营。其次,制定健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由于在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难免由于系统本身漏洞或是不法分子人为的因素而造成企业信息流失、企业信息泄露等事件,为了加强对整个系统的管理、确保企业信息安全,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例如,数据加密制度、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备份制度等等,通过建立一系列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制度来实现数据的加密处理,杜绝企业信息泄露事件。最后,建立企业信息化的安全机制。企业要好要想实现长期稳定运行,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安全机制,在依据传统的安全经验、风险控制经验基础上,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安全机制,重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管控。例如,可以通过建立技术安全机制、数据加密技术以及数据通信协议等,来完善由于黑k攻击网络漏洞、计算机病毒等因素造成的计算机安全应急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实现企业信息化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结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环节,将二者进行全面的整合,可以使二者的作用和功能实现互补,从而达到优势的明显化。

参考文献

[1]张博栋。探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民营科技,20xx(1):74-74.

[2]左继怀。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国有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电脑迷,20xx(9).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论文【第四篇】

摘 要: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注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从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以利于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坚持就业导向,突出高职特色

1.职业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

坚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在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社会调研和人才市场调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职业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双证融通,能力评价社会化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质量的保证等坚持学校考核与社会评价并重,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率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考试改革,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评价学习过程,将相关的培训和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使学生毕业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3.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树立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观,坚持“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按照“校企联合、优势互补、产学互动、互利双赢”的原则,进一步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教育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

二、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

1.重构课程体系

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课程建设专家合作,立足专业服务区域,从专业调研入手,分析信息技术服务岗位,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进行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再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规律排序,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选择课程内容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项目。教学项目来源于实际工作,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线索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把工作过程知识融入其中。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为例,按照工作任务,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3项目、10情境”,具体如下:

3.设计学习情境

树立“通过行动学习、行动就是学习”的教学观念,通过“做”达到“学”的目的,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教学环境上,实现教室、实训室和工作室三位一体;教学手段上,坚持多媒体、网络、教具等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做到项目真实化、工作过程化。

4.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完善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景,编写教材。建设职业技术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教材、网络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试题库、项目库、多媒体素材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通过网络共享平台使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建设网络课程,用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拓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学习、完善职业能力的技术平台。

三、坚持工学结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三层合作机制

密切学院与行业主管部门、专业与典型企业、课程负责人与企业项目负责人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和学校专职教师的各自优势,把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做到“对证施教、对岗施教、因材施教”。

2.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实施一体化教学,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建立起学习与工作的直接联系;把实际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开设“订单班”,加大为区域经济服务人才培养的力度。与联想集团中南地区服务总站开设“电脑售后服务”订单班,与黄冈市信息中心合作开设“基层农业信息化人才”订单班,与电脑城合作开设“芯片级维修”订单班。

3.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力度,交替学习,反复顶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行多段顶岗实习。一年级学生进行认知性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组织纪律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锻炼;在吃苦耐劳、严肃认真、严谨求实、团队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年级学生进行技术性顶岗实习,使学生增强专业学习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相关企业及其管理业务的了解;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练专业技能,通过相关知识的实际运用,加深对相关课程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第三阶段为综合性顶岗实习。即学生在取得毕业证前的工作适应性顶岗。目的是锻炼并提高专业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发现就业、创业机会的潜质,为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四、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学生素质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生素质拓展平台,强化职业道德,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1.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五大教育”,提高适应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就业教育。二是采取“六项措施”,增强职业能力。成立创新工作室、指导学生社团工作、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著名专家学者和技能能手来校讲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义务活动。

2.以人为本,创新学生管理办法

做好“四个探索”。一是探索工学结合下的学生管理办法;二是探索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办法;三是探索弹性学制下的学生管理办法;四是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办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