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4篇
【导言】此例“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第一篇】
一、苏州高企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20xx年,苏州市光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内共有高企790家,其中规模以上(营业收入>20xx万)的高企565家,占比达71.5%;领域内全部高企营业收入合计1240亿元,营业利润126.5亿元,净利润113.8亿元;领域内高企全部科技项目内部投入合计65.75亿元,拥有有效专利数25456件、发明专利4583件。苏州市光电一体化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区域集聚明显;技术领域突出;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整体市场萎缩,企业亏损面扩大。(一)区域集聚明显。20xx年在苏州各县区的先进制造业高企的分布中,工业园区和昆山占比分别约21%、19%,是第一梯队;张家港、高新区、常熟占比分别为12%、11%、10%,是第二梯队;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占比在5%~8%之间,是第三梯队。(二)技术领域突出。20xx年,在苏州各县区的先进制造业(高企数量790家,营业收入1240亿元)的7个细分的技术领域中,以“先进制造技术设备”和“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这2个技术领域为主,企业数量为367家和215家,比达到46.5%、27.2%,占高企总数量的73.7%;营业收入分别是671.4亿和336.5亿元,占比分别达到54.1%,27.1%,占营业收入总数的81.3%。(三)企业数量快速增长。高企数量的快速增长说明大量的传统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改造成高新技术企业。20xx~20xx年期间内,苏州在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内高企数量为608、684、790家,累计增182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率达30%,其中规模以上高企数量分别为486、533、565家,增长率为16%。(四)技术能力不断提升。专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护城河,也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企业拥有的授权专利数量,特别是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可以充分体现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0xx~20xx年,苏州在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内的高企拥有的有效授权专利数量分别为1.45万件、2万件、2.55万件,提升了76%,有效授权发明专利分别为2540件、3510件、4583件,也提升了76%。(五)整体市场萎缩,企业亏损面扩大。20xx年领域内全部高企的营收收入合计1240亿元,较20xx年的1589亿元下降了22%,这说明整个产业市场相对是在萎缩的。高企数量和专利数量的大幅提升与本行业高企的总营业收入的下降呈现出明显的背离态势,表明市场竞争更加剧烈。20xx~20xx年期间,光电一体化领域内高新技术企业亏损面扩大。3年期间,规模以下企业亏损率分别是38%、44%、53%,亏损率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亏损率分别是9%、10%、12%,亏损率变化不大,基本走平。这表明企业规模越小,亏损率越高。
二、规模与技术对企业的意义
从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来看,规模以下企业随着20xx年的市场萎缩,率先遭受经营上的困境,走向大幅亏损。与此相反,规模以上企业在3大利润率上表现很平稳,基本未受到太大的冲击。这说明企业规模的大小在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规模以上企业3年的数值分别是10.12%、11.27%、10.62%,基本保持不变;规模以下企业3年的数值是-6.3%、-5.78%、-14%,20xx年营业利润率遭遇了比较明显滑坡。在净利润率方面,规模以上企业3年的数值分别是9.25%、10.77%、9.75%,基本保持不变;规模以下企业3年的数值是-6.6%、-4.77%、-8.75%,20xx年净利润率也同样呈现出明显下滑的态势。从企业的技术能力上看,20xx~20xx这3年期间,强技术企业的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8.35%、28.81%、27.3%;弱技术企业的产品毛利率分别是22.69%、24.24%、24%,强技术企业的产品毛利率明显高于弱技术企业,这说明企业专利的技术“护城河”可以为企业产品的定价权提供有效的保障。出乎意料,无论是在20xx、20xx年,还是市场萎缩的20xx年,强技术企业在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弱于技术企业的情况下,在毛利率有明显优势的条件下,强、弱技术企业3年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0.11%、10.58%,3年平均净利润率为9.66%、9.74%,强技术企业盈利能力反而略处下风,这种现象表明行业内的强技术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对高。
三、推进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应该支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规模。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可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企业亏损率,同时对稳定行业就业形势,提升行业信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企业在提升技术开发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降低运营成本。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产品毛利率的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做大规模,通过规模效应摊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保持企业的发展后劲。从短期来看,引导企业做大规模是抵御市场不利因素的首选方案;在鼓励企业增强技术能力,提升产品毛利的同时,应注重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发挥出高技术的竞争优势。(三)进一步提升苏州的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苏州的区域创新要素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充分的有机联系、创新生态系统的融合效应尚未充分开发,企业创新活动大多为独立开展,没有呈现出规模集聚效应。苏州的产业呈现出相当的集聚规模,要通过构建创新分工与协作网络、完善制度安排,让要素流动起来,通过创新生态系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产业提升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庄璐璐,何爱华.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25:3~6
[2]刘颖晰.辽宁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xx,6:490
[3]康健,胡祖光.创新链内多重网络、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xx,2:7~16
[4]张玉明,聂艳华.基于创新系统方法的制定可持续创新政策的关键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xx,24:21~25
[5]陈伟,李传云,周文,杨早立.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加权专利合作网络研究[J].情报学报,20xx,6
机电一体化论文【第二篇】
一、机电工作制度的落实
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是做好机电管理工作的保证。多数煤矿都建有非常的健全的机电工作规章制度,当前,执行力度不够是最突出的问题。尤其老矿的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中麻痹大意,习惯性的非标准作业和违反 “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致使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无法保证安全生产。
机电工作需要必须落实的规章制度有:机电工作人员责任制度;机电工种培训制度;规程学习贯彻制度;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维修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动态管理、技术管理等制度。
二、机电设备的更新
保证机电设备的更新是做好机电管理工作的基础。机电管理工作的对象是设备,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由于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导致老、病、杂设备较多,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设备、配件采购存在在用设备型号不统一,同型号、不同厂家造成的安装尺寸或型式不相同,如果设备验收、使用制度不严格,造成不合格产品继续使用,未能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这些都增大了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难度。
使用单位要有计划的建议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功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要抓紧对一些必要的重要设备进行更新;新设备投入后,全面落实设备四检制,将故障处理在萌芽状态,严禁带病运转,对在用设备有事故隐患的元件应及时更换,决不能因控制成本而减少必要的投入,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从而使设备发挥最大的效能。
三、机电工作的培训
机电工作的培训是做好机电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煤矿队伍员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业务素质不高,机电工作凭经验进行,造成排除故障难,时间长,检修质量差,很难适应现代化矿井的需要。
1、加强机电与非机电人员的技术培训:为了不影响生产,可采用轮训的形式,不仅要对机电工种人员进行培训,而且要对非机电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对机电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可以通过本单位、本矿也可以通过外委进行培训,使其通过培训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对非机电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可以通过本单位、本矿进行培训,使可能接触到有关机电设备的人员通过培训了解掌握本单位所使用机电设备的应知应会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不仅可以使机电工种人员能够减少处理机电事故的时间,而且可以使可能接触到机电设备的非机电工种人员做到规范操作、正确使用和设备保养,有机电的问题时,将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同时还能加强本单位员工之间的协同,即检修班与生产班之间、机电工种与非机电工种人员之间就容易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搞好配合。另外,还培养了扎实的技术后备力量,避免造成由于技术“元老”因退休或调离而出现技术空岗影响到生产。论文格式,设备。
2、加强新投入设备的培训:努力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搞好职工培训。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新型号设备的投入生产,使用单位的机电负责人及机电技术员必须参与编制验收质量标准、安装质量标准和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并及时组织该设备的技术讲座、技术培训,使有关的使用、维护、检查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该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维护、管理工作的要求。
同时,要避免培训脱离实际,失去了培训的意义。大多数煤矿的机电工作的培训年年进行,但由于培训中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实际操作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再加上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培训走过场,培训达不到目的。
四、机电工作的综合管理
扎扎实实地综合管理是做好机电管理工作的核心。论文格式,设备。
1、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奋斗目标、具体实施措施及完成时间。要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工程,在思想上追求标准、永不满足,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进程。
2、加强工作协调: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碰到设备维修与生产、经营的矛盾。有些单位强调保证设备的长时间连续运行,经营成本强调最低化,如何做到投入成本最少又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这就必须摆正安全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辨证统一的关系是贯彻好“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经营更要管安全”的工作方针,而这个方针的基础就是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所以重视机电设备维修的工作,确定合理的材料、配件定额是确保安全生产,控制成本的前提。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岗位的调整需重新再学习,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转和维护。论文格式,设备。特种作业人员大都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和工作不宜随意予以变动。
3、加强设备全程跟踪:严把设备使用前的选型关,选用设备必须由单位机电负责人亲自负责,以经济、实用为选型标准,做到产品不合格坚决不下井,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损坏造成严重问题的设备、不完好的设备不准安装,安装完毕后,应由单位机电负责人亲自验收,试运转并办理验收合格手续后,才能投人使用。使用中要跟踪检查,在使用初期及使用中,技术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其运行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并记录在册。对设备应实行包机责任制,操作工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设备的每班运行情况及每一次故障均应有详细记录,并放在工作现场,以便设备管理、使用维护人员随时检查,更深入地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为今后的机电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重视技术档案的管理,单位技术员要将全部图纸资料、使用说明书、质量检查,试验验收报告等技术资料,加盖机电部门及单位公章后进行登记、整理、建档、妥善保管,以备查询。如设备在井下工作面维修需要资料,单位要另行复印。
4、加强整体统筹,强调重点:煤矿有供电、排水、通风、运输等系统,为确保安全生产必须紧紧围绕这些方面,不定期的开展机电隐患排查,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隐患整改。形成健全的机电隐患排查整改责任体系。供电系统、及重要设备投入生产后必须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性检修工作,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以减少故障、防范事故。论文格式,设备。对岗位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包括单位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一旦出现事故,必须严格按制度办事,不能留下欠帐,否则,造成的后果将是严重的。论文格式,设备。
五、结语:
总之,煤矿的机电管理工作,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做到行为的规范化。论文格式,设备。每个矿井都要根据设备的情况、技术条件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以提高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以经济杠杆为手段,以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制定具体的奋斗目标,逐步达到最高目标。只有明确指导思想,认真考评机电工作质量,实行目标管理。才能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经济、可靠、高效运行,扎扎实实地做好煤矿的机电管理工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第三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工程机械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机械运行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大大提高工程机械运行效率,为经济效益提升提供保障。因此,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机电一体化技术属独立学科,涉及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工程机械的发展。
1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机电一体化即机械电子学,属于新兴边缘综合学科,涉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及信息技术,等等。在工程机械中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微电子技术应用到工程机械中,可将微电子技术中的动力、控制与机械主功能等加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技术。而且,在工程机械中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可大幅改善工程机械面貌,促进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随着施工的变化,工程机械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需要逐步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在使用性能上,工程机械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第二,提高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与精度;第三,实现工程机械设备操作简单化和稳定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性;第四,延长工程机械使用的寿命。在工程机械中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助于实现上述几个目标。
2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工程机械与机电一体化的关系
与传统工程机械相比,目前的工程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改善工程机械各方面性能,比如操作舒适性的提高,且机械功效增加;工程机械的耗能大幅下降,且安全性与可靠性不断提升;工程机械的作业效率与精度也有所增加。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工程机械的。改进
现代工程机械对性能要求比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程机械的功效高,且能耗下降;系统具备监测运行状态的功能,可自动诊断与报警,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实现工程机械的自动化与精度的提升。在现代工程机械中,与电子控制相关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柴油机促进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必须解决最低耗油量与发动机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在工程机械中利用电子节能液压泵系统,可降低系统能耗。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可根据负荷条件,实现柴油机油门的自动调节,同时满足经济指标、排放量指标,对于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及实现净化排气等均有重要意义。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现代工程机械的发展,对高能量利用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工程机械的燃料利用率较低,仅仅有20%左右。如果在新型挖掘机上利用日本小松生产公司生产的新型节能系统(OLLS系统),可提高节能效果,与传统工程机械相比,节约能源约为%。这一OLLS系统可利用发动机功率,满足发动机转矩与泵吸收转矩最佳性能的要求,提高工程机械的生产效率。
提高成品的作业精度在某些工程机械设备中,引入电子控制系统,可满足系统对于称量精度的要求。同时,在工程机械中引入电子控制系统,可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人工称量的误差。比如在混凝土拌合机械设备、沥青拌和机械设备中,引入电子控制系统基本实现计量功能的自动化。在电子计量系统中,微机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电子监控、自动报警与故障自诊工程机械的发动机、液压系统与传统系统等运行状态,经常发生机件或设备损坏事故,在系统运行中,利用电子监控与故障诊断专业系统设置各种类型传感器,可进一步保证作业人员与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并在故障发生之前自动报警,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解决故障。
作业过程的半自动化与自动化为了提高工程机械运行的水平与效率,在工程机械中利用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方式,可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并保证作业精度不受操作人员技术、生产经验的影响。
3工程机械一体化技术的前景
电子控制理论
利用以电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是工程机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应用与推广高新技术,在参考相关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可满足系统智能化设计要求,实现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等等。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工程机械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在发动机上利用机油压力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等等,可检测并控制发动机运行状态;在沥青摊铺机上利用传感器技术,可提高作业精度,满足平整度、厚度与坡度要求。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工程机械上,高性能与稳定性的传感器将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4结语
在工程机械中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提高工程机械的效率与安全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文从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第四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机电一体化逐渐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并被广泛地应用在了不同的行业当中。与此同时,传感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支撑技术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的相关定义,并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当中传感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展望了未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传感技术;电子化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电子信息化时代,研究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全球的传感器市场营业额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增长。现在已经出现的传感器种类已经超过了2万种,涉及能源、钢铁、交通等不同的行业。我国作为传感器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未来也是促进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所以分析机电一体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感器、机电一体化定义
1)传感器。传感器指的是能够直接对工程进行测量、转换输出量的一种器件,需要按照规律完成相关的工作,转换量值既可以是同种类型也可以是不同类型,通俗地来说就好比是人体的感知器官和对应的延伸。
2)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即在机械当中引入微观电子技术,从而更新系统的主功能、信息功能、动力功能以及控制功能,因此,机电一体化属于机械装置和电子装置之间实现融合的中间介质。机电一体化包含微电子、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其中传感技术属于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技术。传感技术在机电一体化当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检测系统、工作环境和操作对象等的状态,并对系统的运行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帮助系统在相对恶劣的条件下能够快速、高效地得到信息工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机电一体化会对自动化技术的形成情况产生影响,而传感技术会对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产生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大,对此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所以传感技术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
正如前文所述,传感器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而言,就好像器官对于人体一样,能够获得待测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征。对于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而言,重点内容就是测量模块,其主要包含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等部分,主要负责收集系统的行为和运行状态的信息,能够输入相关的参数,分别代表着系统的机械结构模块性能的物理参数,即力矩、强度等等。系统的输出参数指的是待测量的特征参数,即电压、频率、电流等,测量模块要将参数与时间之间的变化曲线展示出来,即分辨率和线性范围等技术指标。实际上,大部分机电一体化系统难以满足设计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实际当中检测传感技术会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难以在高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对经济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需要人们进一步进行改进和提升。
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3.1传感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在开展机械加工时,需要借助检测工作确保机械加工的产品满足要求。在开始加工产品之前,需要对坯件以及设备进行自动检查,从而确保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传感技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检测能够对坯件的夹持方位进行自动的判断和调整,并预估上床之后产品装夹的形变情况和夹力大小;
②完成加工之后,对产品的合格情况进行评估,在测量评估过程中需要掌握产品的形状、尺寸和平面度等参数,部分特殊工件除了上述检测内容之外,还需要对导程、齿距等进行测量,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施,能够使上述的工序都能够自动完成;
③加工产品时,要借助传感检测技术对加工条件进行把控,即控制振动、切削速度等,系统能够自行监测从而使系统达到最佳的加工状态,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以切削过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利用传感检测优化系统的生产率,使得切除率实现最佳,准确掌控机床的动态特征。同时还需要找到影响精度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不但能够辅助加工,还可以对刀架结构和材料进行评估。
3.2传感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因此,更多的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了汽车制造当中。近年来,汽车行业逐渐向着轻型化和智能化发展,汽车行业使用的电子控制系统需要传感技术的支撑,该技术的使用不但能够提升汽车的使用舒适度,还能够方便人们的出行。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式控制部件被自动控制系统取代,逐渐把控制和检测技术应用在汽车生产当中,想要完全实现,需要引入可靠度和性能高的传感器类型,具体要求包含以下几点:
①适应性强:汽车需要在恶劣环境下行驶,因此,传感器需要具备密封性,能够抵抗潮湿、易腐蚀的环境,保证汽车能够正产运行;
②抗干扰性能好:传感器一般应用在汽车发动机舱当中,运行过程中需要抵抗强震、高温、高压和电磁波等的影响;
③稳定、可靠性高:汽车一般具备较长的使用年限,因此,汽车零部件需要耐用,各项指标需要满足高频率运行需求;
④经济成本要合适:在生产汽车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满足上述的要求,还需要对经济成本进行控制。在开始实现大批量生产之前,需要保持产品的一致性,这和自动化生产要求是一致的。
3.3传感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将传感技术应用在机床当中,即采用数字信号对机床运动加工进行控制,实际上就是借助数字代码的'形式把加工信息记录在程序介质当中,其中包含移动轨迹,然后系统需要经运算、译码等环节发出相应的指令信息,使机床工作,从而生产出满足要求的产品。在数控机床当中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电压传感器、光电编码器等,主要用于位置检测,掌握机床的运行状态。传统机床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技术的影响,从而出现轴转动过位问题,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机床使用故障。若把红外、超声波等传感器运用在机床当中,不但能够有效地检测机床是否存在轴转动过位问题,还能够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机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检测盲点,能够有效地控制数控工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各项成本,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4发展趋势
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其被广泛地应用在了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感技术能够把非电量变成电量,整个过程都满足物力定律以及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近年来,科技进步很快,人们研究出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和技术,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和传感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促进传感技术的更新和完善。针对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传感技术可以朝着以下各个方面发展:
①研发新型材料,并将光电子和微电子等技术逐渐应用在传感技术上,从而提高传感器的整体性能,增加传感器的工作时间,降低检测所需的时间;
②引入新技术、新物理效应,研发新型的传感器,将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拓展到更大的范围,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不但有助于新型传感器的研究,还能够对现有的传感器进行优化,提高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完善各项功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消耗;
③提高传感器的精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感器的精度、灵敏度和反应速度等的要求都在提高,部分要求超精度检测,因此,可以把数学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引入其中,从而降低传感器出现故障的几率;
④向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现在使用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为微电脑处理之后的数字信号,未来会朝着在线监测控制的方向发展。
5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传感器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重要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各行各业当中,并且取得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相信未来传感器技术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22(9):103.
[2]起红忠.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4(8):353.
[3]王晓鹏.试析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34(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