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微型党课清正廉洁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5分钟微型党课清正廉洁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5分钟微型党课清正廉洁1
同志们:
今天,给大家上一堂廉政教育党课,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上级党委“第十二个廉政教育月”活动关于廉政建设的相关要求,为了引导大家正确认清形势,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廉政勤政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为了进一步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保持和支持干事创业;同时也是立足教育预防,与大家作个思想交流,给大家作个谈心提醒。
廉政教育党课是党内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通过它可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道德观,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自觉做到廉洁自律。现如今社会的形势好了、发展快了,我们更要时刻崩紧反腐倡廉这根弦,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为此,我们今天特地安排了一堂廉政教育党课。我讲课的内容分为讲党性、重品行;敢作为、勇担当;守纪律、改作风三个方面,我想,这三方面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一、讲党性、重品行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如何地讲党性、重品行。一个讲党性重品行的党员,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道德观。这“三观”是共产党员的必备素质,缺乏这些素质,就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1、关于人生观的问题。一提及人生观,大家自然感到这是个老生常谈。而这个老话题,却是每个人,特别是共产党人一生中每时每刻都在回答、谁也不能回避的永恒课题。人生观是“总开关”,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观正确的人,一辈子可以活得很充实,很积极,可以干出很多有意义的事。如果在人生观问题上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稀里糊涂就过去了,最后什么也不是。作为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它不是个空东西,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党员干部应该做到:爱国、信党。爱国,就是珍爱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是有骨气的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当前我们正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信党,就是坚信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政治信仰,是理想观的核心内容。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13亿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绝不能以偏盖全,看到党内出现几个腐败分子,社会上出现腐败现象,就动摇对党的信念。
其次,要正确对待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官就不要想发财。这句话通俗易懂,但道理深刻。在这方面,从宏观上看,应该说整个干部队伍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会犯糊涂,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共产党人是唯物论者,从不否认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但是,凡事皆有其度,如果过多考虑个人,就会成为个人利益的牺牲品,甚至滑到邪路上去。大家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正确看待个人利益,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正确把握利益关系,经常想想那些英雄先烈,比比那些先进模范,看看那些困难群众说实在的,现在的党员干部条件待遇已不算低了。要把心思全部用在干实事上,用在为人民谋福祉上。
第三,要正确看待幸福。当前,我们医务工作者也存在着“新三高”现象,即工作高压,我们的医务人员工作高度紧张,时刻提防医疗纠纷;舆论高压,现在群众对医疗水平要求高,医务人员都处于放大镜之下,言行举止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生活高压,工作时间,加班是常事,照顾家庭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对待幸福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幸福来源于贡献,要经常想一想、算一算,自己为医院的发展做了多少事,为多少患者挽救了生命,为多少群众减轻了病痛,这是一种成就感,能使人愉悦、促人充实。幸福来源于清廉。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在廉洁自律上摔了跟头,不仅贻误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也影响了自己的家庭。若是因为违纪而移送了司法机关,判了刑,既自己失去了自由,而且也没有了能力去赡养父母、培养子女,何谈幸福?所以,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2、关于权力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总书记还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无论您手中掌握了多少的权力。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都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首先,要自觉实践“权为民所赋”。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在如何理解和把握“权为民所赋”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如有的党员干部信奉个人奋斗、“凭本事吃饭”,认为职务地位是靠自己干出来的,组织培养、人民养育的观念非常淡薄。这样的干部在走上领导岗位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的问题,一切根据自己的利害得失来衡量。当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甚至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的关键时刻,这些干部往往就现了原形,出了问题。
其次,要自觉实践“权为民所用”。“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在中国古代,为官者尚知“足寒伤心,民怨伤国”、“利在于民,犹在国也”的道理。今天,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有了权之后,就应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如何实践“权为民所用”?我认为,一要反特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二要不争权。“道相同则心相知,心相知则力相合”。党员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监督。班子成员之间、科室之间,要珍惜合作共事的机会,平时多交换意见,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尊重不争权,互相支持不推诿,互相配合不扯皮,互相补台不拆台。三要慎用权。权力具有天生的腐蚀性,如果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腐败。
3、关于道德观的问题。党员干部既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又在社会分工中占据特别的地位,其道德程度高低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具有公共性,代表着公信力;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自觉提高拒腐防变与抵御风险的能力,无疑十分必要。一是要锤炼好品行。党员干部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决定,在大事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二要感恩,要时刻不忘组织培养,常怀感念之心,常念感激之情,常报感恩之德,把感恩之心化作报恩之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做到用感恩之心对待组织,信赖之心依靠组织。三要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像一棵种子一样,只有埋头,才能出头。四要吃苦,党员干部要在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要心系大局。我们主动把工作置于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自觉做到局部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二、敢作为、勇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1、增强“作为”意识。一个单位的发展,一是要有好的发展思路、二是要有好的工作方法、三是要有好的干部作风。这也就是解决要干什么、怎么干、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去干的问题。首先,关于思路问题。任何成功源于一个正确思路,任何失败源于一个错误思路。思路正确就能保证工作不偏离方向,思路出错则可能导致南辕北辙。
2、积极担当履职。一是要用心想事。“用心”,就是要有热情、有干劲,要动脑筋、善思考。要了解政策、熟悉程序、掌握规律,提高想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主动干事。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工作中不能满足于事事请示领导,而要善于从岗位专业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要担当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担当处事就是勇于承担责任。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
3、营造干事环境。积极营造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环境,不仅能进一步巩固好党群干群关系,激发工作热情,更能挖掘干部的开创性。
三、守纪律、改作风
1、要遵守党纪法规。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是我们党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一要严于自律。严于律己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常怀律己之心,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二要严守他律。严守他律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的规章制度和其他法律法规。要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永葆党员先进纯洁,最基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同心同向,共识共为,从而汇集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强大合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收送红包礼金,购物卡及其他有价证券,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医药回扣,不到私人会所活动,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2、履行一岗双责。顾名思义,一岗双责说的就是一个岗位、两种责任。指的是各级党员干部履行好岗位职责的同时要自觉承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所以,我们务必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敢于批评人,经常咬咬耳朵、拉拉袖子,对党员干部进行上廉政党课和廉政谈话,发现倾向性苗头,及时提醒,及时解决问题。
3、改进工作作风。作风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体现了民心所向。它关乎党的形象,决定党在群众心中的分量。一要大兴学习之风。“才由学得,德由学进,业由学成”,学习是党员干部成就事业的基石。大家要注意学习,查漏补缺,努力提高,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掌握技能的优秀人才。二要大兴务实之风。务实求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员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品格,对领导干部而言,树立求真务实的价值观,不仅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事业稳健发展的需要。三要大兴调研之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我们大家一定要低下头、沉下身、静下心,多到群众中去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掌控有度、协调有方,才能更好地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健康发展。
今天的廉政党课就讲到这里,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有一种心态叫放下,有一种境界叫舍得,有一种智慧叫低调,有一种选择叫放弃,有一种幸福叫廉洁”。祝愿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健康成长、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谢谢大家!
5分钟微型党课清正廉洁2
今天借此机会我把个人的学习体会与大家作一交流。围绕党的作风建设,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从党的建设的角度看,什么是作风?我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脉络是怎样的?第二,怎样深刻认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结合政务中心实际,如何加强作风建设,实现率先发展。
一、党的作风及作风建设的历史脉络
党的作风,是反映一个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它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我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脉络:
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反映了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同志的正确态度,成为党的建设进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使全党在伟大的胜利面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为我们党执政提供了作风上的保证。
改革开放后,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长的情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鲜明地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论断,有力地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进入新世纪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规范自己的言行,改造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具体内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十七大召开前,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这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既是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进一步实现领导干部作风好转的鲜明标志。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后,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为全党树立了“一面旗帜”,中央政治局制定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就是要告诫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决不只是个人思想道德层面的小节问题,而是重大的党性问题;决不是小是小非问题,而是大是大非问题;决不是非原则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综观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进程,我们深刻地感到,党始终把思想作风建设视为党的生命放在首位,努力探索不同历史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和干部作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丰富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刻内涵并努力实践,从而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保证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
二、深刻认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干部的作风如何,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关系着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要及时整改。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作风看似无形,实际上又无处不在。
良好的干部作风,是一种看不见的战斗力。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男主人公李云龙,把一支部队作风的铸造和形成,归结为这支部队组建时主官的性格。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政党来说,同样如此。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所在之处,往往会成为所有人仿效的榜样,成为一种精神、一种风气、一种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进而转化为战斗力。
良好的干部作风,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这种力量在我们党领导的军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战士大都是穿上军装的农民,难免留有一些农民的缺点,但往往只经过几个月的军旅生活,便很快让人刮目相看。因为,军队干部的良好作风对每个新成员都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农民置身在这样一个环境、一个人群中,都会变得高尚起来,纯粹起来,勇敢起来,都敢于在枪林弹雨中搏杀。
良好的干部作风,一向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党的干部身上认识我们党,决定跟党走的。而在价值观多元化、生存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人们也仍然企盼和希望作为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始终保留战争年代所形成的那些优良作风,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
良好的干部作风,更是一种时代的召唤。新世纪新时期,我们的党风建设与时俱进,在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中,也形成了包括重视学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爱民等很多富有时代特点的良好作风。没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在改革、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是不可想像的。
但也不可否认,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由于受到一些消极腐朽思想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思进取、漠视群众、独断专行、以权谋私、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严重干扰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破坏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执行,损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其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因此,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是我们党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树立争先争优观念
“弘扬新风正气,建设廉洁机关”需要纪检监察机构提供纪律保障,而作为服务型政府的窗口单位,更加需要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党风建设,抓好服务企业、优化环境工作,为我区建设“三个莲湖”提供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为此,党员干部在加强作风建设上要作出表率,在学习、服务、务实、节俭、守纪、团结、廉洁、情趣上争先争优。具体来说:
1、要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争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是进步的源泉。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政治理论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立身之本,要通过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并以此为基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坚持在服务工作中忠实履职,加强道德修养,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切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2、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在服务上争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的呼声,代表群众的利益,我们的事业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这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效能机构的具体表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理应在服务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盼,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与群众建立和谐关系。
3、要自觉提高工作本领,在务实上争优。服务企业,优化环境,需要真才实学。因此,党员干部要多学习、少应酬,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不能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能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要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服务本领,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实事,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取信于民。
4、要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节俭上争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显著改善,但物质财富远没有达到极大的丰富,全国还有2000多万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党员干部在工作的资源使用上不可大手大脚,生活上不可贪图享受。要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为集体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一个铜板掰成两半化”,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5、要做到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在守纪上争先。我们党的宗旨和党的先进性,要求党的每一个成员尤其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成为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成为维护全局利益、整体利益的模范。因此,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为了全局和长远利益,要勇于牺牲一些局部、眼前和个人利益。
6、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在维护团结上争先。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一个班子、一个团队,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更好地团结共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民主团结意识,要有宽广胸怀,要有容人之度,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搞无原则的纠纷,要善于共事,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吸纳忠言,要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整体合力,在团结中干事,在干事中团结。
7、要讲操守、重品行,在生活情趣上争优。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从小事、小节、小处着手,讲操守,重品行,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明辨是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气节。要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坚持择善交友,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来拉拉扯扯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坚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和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活动。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既要立言,更要立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把干部的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为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效能队伍而努力奋斗!
5分钟微型党课清正廉洁3
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党的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共同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实现新突破。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在坚持社会革命的同时坚持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就必须继续高度重视并牢牢抓住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不放松,始终把纪律挺在管党治党最前沿,切实做到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
一、加强纪律建设的六个着力点
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列宁指出,党应该具有严密的组织、统一的意志和行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钢铁般的组织”。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是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在党的所有纪律中,政治纪律始终排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政治纪律明显增强,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还不能说大功告成。如有的党员干部在会议上、文章中对中央的大政方针表示“坚决拥护”,但是饭桌上、私底下说的干的却是另外一套、阳奉阴违;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甚至不执行;个别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漠,口无遮拦,不分场合,妄议中央大政方针,听信、传播政治谣言和政治笑话等等。
这些无视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社会上都造成了恶劣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害。政治纪律无小事。严明政治纪律既要做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也要在生活小节、日常小事中讲规矩、守纪律,始终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当前,严肃政治纪律,第一位的是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找准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严守政治规矩,提高政治能力,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进一步严明组织纪律,更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组织集中统一,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本条件。只有严明组织纪律,才能有效防止党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当前,极少数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组织观念薄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如有的党员干部目无组织纪律,与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和决定;有的领导干部搞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有的党员干部“不讲党性讲人情、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正气讲义气”等等。
解决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任何党员干部都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习惯于在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中锤炼坚定的组织观念。
进一步严明廉洁纪律,为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日益坚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党员干部在廉洁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可小觑,决不能有任何松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姿态,不断清除杂音噪音,努力净化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通过不断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进一步严明群众纪律,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成为党的建设靓丽名片,成效有目共睹,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目前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仍然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仍然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只有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才能不断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审议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强调中央政治局同志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为全党作出表率。在党中央率领下,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遵守群众纪律的情况大有改观,但又有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出现,集中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头换面,“四风”问题隐形变异,不作为不担当问题比较突出,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仍然存在,群众身边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必须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让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让党的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更加光彩夺目。
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当前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主要有:个别党委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力,没有把管党治党当作必尽职责;有的党委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对存在的问题装聋作哑、避重就轻,导致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个别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仍然担心纪律审查会损害所谓形象、影响经济发展,压案不查、瞒案不报或查处不力,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流于形式。
对于一些党员干部个人来说,工作中还存在调门喊得很高,抓落实虚头滑脑,宁可不干事,先保“不出事”;有的工作不在状态,给群众办事假心假意,甚至推诿扯皮;有的敷衍工作岗位、贻误工作时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整治。要通过严明工作纪律,使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谋事创业上、用在为民谋利上。
进一步严明生活纪律,努力塑造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良好社会形象
党员领导干部严肃生活纪律是一个永恒话题。目前党员领导干部遵守生活纪律的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的党员干部仍然奉行及时行乐思想,热衷于吃吃喝喝、流连于声色犬马,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高尚情操抛之脑后;有的领导干部自控能力低下,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无数案例表明,生活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可以折射出党性、人格和修养,生活上的奢靡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净化朋友圈、社交圈,防止被所谓“哥们”和“朋友”用轿子抬着送进监狱。要树立良好家风,严格要求和管理子女、家人和亲属,决不给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可乘之机。
加强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党的纪律建设向纵深发展,前提是强化纪律意识,重点是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全面严起来,关键是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努力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全党同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生机勃勃、永续发展。
二、“四风”新表现的特征、诱因及其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就“四风”问题出现的新表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
“四风”新表现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重拳之下的“四风”问题也出现了新表现,呈现出新特征。
隐蔽性。也就是改头换面,由地上转入地下,打起了法纪红线的“擦边球”。如违规公款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培训中心、农家乐等隐蔽场所,或接受私营企业在高档小区内安排的“一桌餐”;在费用报销上做手脚,将大额消费拆分成多个小额发票报销;收送礼品、礼金避开敏感时间节点,还通过电子礼品卡、电子红包、快递等隐蔽方式进行。
流行性。也就是说“四风”问题的新表现不是个别现象,其流行范围还比较广,带有明显的普遍性。如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部分地区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
污染性。“四风”问题新表现的危害很严重,其对党风、政风、民风的污染性切不可小视。尤其是,“四风”新表现的存在,导致了社会风气的世俗化、庸俗化,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以至于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顽固性。“四风”新表现,看似新动向,实则老问题,其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的那样,“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这就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四风”新表现的思想诱因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思想的外化。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出现的“四风”新表现,都有深刻的思想诱因。
投机思想作祟。许多“四风”新表现,政治投机的思想诱因很明显。例如,一些地方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一些人之所以这么干,表面看是对上级负责,实则是为了自己的“注意力政绩”,目的就是政治投机。
侥幸思想搞怪。许多人并不是不知“底线”和“红线”,而是心存侥幸思想,自欺欺人地认为“能变通”。例如,公款旅游打着单位集体活动、职工疗养休养等“幌子”,或由下属单位、相关利益单位、管理服务对象支付旅游费用;通过违规借用下属单位或企业车辆等方式使用公务用车,甚至变“公车私用”为“私车公养”等等就是明证。
拜金思想侵蚀。一些人受拜金思想侵蚀严重,将人生快乐简单的等同于物质快乐,把对幸福的追求演化成对感官享乐的追求,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行动懈怠、玩物丧志,大吃大喝、奢侈浪费,自甘堕落。甚至将“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大搞权钱、权色交易。
特权思想使然。一些人受官本位、官尊民卑、唯权独尊等特权思想流毒甚深,因而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欺软怕硬、做官当老爷的问题严重。比如,有的干部狂妄自大、唯我独尊、搞“一言堂”,对待下级和群众态度生硬、蛮横,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有的干部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把责任往上推、将责任向下移,“履责”变“推责”;有的干部知情不报、听之任之,态度漠然;有的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台上台下两个样,做“两面人”。
“四风”新表现的治理对策
优良的作风是保持良好形象、塑造强大战斗力的重要法宝。纠正治理“四风”,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驰而不息地有的放矢、综合施策。
思想教育铸“魂”。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教育铸“魂”放在首位。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由此提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
制度建设立“本”。在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是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建设。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特别是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同时要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健全不当用权问责机制,由此有效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防“牛栏关猫”导致“四风”问题回潮。
领导带头示“范”。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关键少数”,其作风是一个地方或单位乃至全体党员干部作风的风向标,因而也是作风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在作风建设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从而形成“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
执纪问责促“行”。制度的笼子扎得紧不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纪监督严不严。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在“四风”新表现的治理上,必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当前,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指出的10个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特别是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紧抓不放、一抓到底,以点带面,用小切口推动大变局。
三、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方法
党的十九大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作出了新部署,并进一步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在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全体党员的党性必须坚强。全体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既要注重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又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
运用主要平台。党性修养和锻炼的主要平台是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增强党性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党性锻炼的熔炉。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高低,事关党员的作风状况,事关党内的政治生态,事关党员的党性强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性锻炼的平台建设。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与时俱进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它和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一起,向全党确定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要求。通过严肃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营造提高党性修养的良好氛围,确保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性修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落实这一要求,离不开组织生活制度的坚强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要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了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目标,要求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努力加强政治、思想、道德、纪律和能力等方面的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全体党员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使党性逐步坚强。
加强改进作风。党性是党风的内在本质,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修养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外在表现就是加强改进作风。党员改进作风的过程就是加强党性修养。实践证明,作风不会随着党员领导干部职务升迁和年龄增长而自然向好,需要主观努力和外在监督。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不断地接受来自党内外的作风监督,努力持续改进作风。这就意味着党性在不断增强。但党性修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改进作风上。作风问题最容易反弹,原因就在于仅仅停留在作风的一时改进上,而作风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党性出了问题。因此,要在改进作风的基础上,乘势而上,继续解决党员的党性问题,包括党性原则是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削弱党性的外在因素是否清除等等。
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是对全党近9200万名党员的普遍和持久的要求。党的自身硬起来当然需要全党的共同努力,但关键要靠党的各级干部的引领和示范。加强党性修养,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这既是由领导干部执掌重要权力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由领导干部发挥示范作用的特殊职责所要求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一把手”和高级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使他们带头遵守党章党规,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始终做到党性坚强、党纪严明,以此带动引领普通党员加强党性修养。
明确衡量尺度。党员的党性有着严格的衡量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衡量党员党性强弱有两个尺度:一是根本尺度,二是重要尺度。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度是公、私二字。作为拥有公权力的党的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是共产党人党性强的重要体现。只有确立正确的公私观,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将新时代党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实处。衡量党性强弱的重要尺度,就是能否正确对待、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坚持正确的公私观,就应不怕监督,就不要拒绝监督,相反应该欢迎监督,让监督成为常态。总之,要自觉运用衡量党性强弱和水平的两个尺度,经常来检测党员自身的党性修养水平,确保党性修养不断增强。
四、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领会党中央重大决策和战略意图,把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
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党的坚强领导基础上,我们推进各领域改革都是为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离不开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迫切需要解决监察覆盖面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积极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有效路径、强化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制约、破解“历史周期率”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必须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和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认识不能含糊,立场不容动摇。
坚守政治机关根本定位,推动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化、制度化、程序化。
要进一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党领导反腐败斗争的工作体制、决策机制和实施举措,建立党委定期分析研判本地区本部门政治生态状况、听取重大案件情况报告的制度,加强对本级管理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审查调查处置的决策把关。要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及时主动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及实施过程,确保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要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运转机制和工作流程,坚持纪检监察两项职能相互贯通、一体贯彻,坚持纪检监察工作统筹考虑、同步推进,找准共通点、把握边界、用好“两把尺子”,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加强政治监督,为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提供纪律保障。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否有效落实这一要求最终要通过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工作效果来检验。纪委监委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承担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具体落实到强化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处置、追责问责等各项工作中。
在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的同时,要坚持把监督挺到前面,下更大气力抓好监督这项基础性工作,注意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政治监督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以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带动全面扎实履职。
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聚焦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担当和政治纪律,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和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背党的政治路线、破坏党内政治生态、搞“七个有之”等问题,坚决清除“两面人”“两面派”,坚决清除党内重大政治隐患,坚决同一切危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行为作斗争。要立足于强化对监督的再监督,当前集中力量加强对强化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少数”,用好问责这个利器,督促和协助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改进工作作风、务实推进工作,确保中央要求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