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教学能力大赛实施报告(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809532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教学能力大赛实施报告(优推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学能力大赛实施报告【第一篇】

(一)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讲的是椰蓉麻花面包的制作,它是在学生已经经过一学期理论加实践学习后的一节实操练习。学生已具备了制作面包的一些基本常识,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这个内容的标准依据是:《西餐烘焙技术》2019年的课程标准,这个内容对学生将来走向相应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们已经通过实操练习具备了面点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正是用人单位所需求的人才。

2、教学对象基本情况特征

中职院校的学生是渴望被肯定却因应试教育阶段成绩欠佳而被否定的一族 ,是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败者”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状态,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自觉不自觉地离开学习的主流。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不自信;表面自主内心是缺乏独立能力,仅有雄心抱负,却显得懒惰。

3、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学习能说出二次发酵法的特点,椰蓉麻花面包的配方。

②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二次发酵制作面包的操作流程,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先学会揉圆面团,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不仅会揉圆面团,还能很好的辫出麻花样。

学会椰蓉面包的做法,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二次发酵法制作面包的操作流程。学生通过实操,学会椰蓉面包的做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同时养成节约的习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烘焙食品的兴趣和热爱。通过操作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形成热爱劳动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椰蓉麻花面包的做法,学会基本操作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学难点:二次发酵的主面团打法,主面团打过或不足都会影响面包的品质。

(二)教学策略

1、设计原则与依据

知识和技能实训融合为切入点,知识和技能训练为核心,以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为主线,以体现现代性、主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适应中职教学的开发目标。

2、教学手段方法设计

教学中力求符合烹饪中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重构基础反应前沿突出重点,使教学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

3、教学环境

4、引用先进教学理念的创新实践

课堂教学创新以发展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运用创新教育的观念和理论指导教育,通过对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从而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

创新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学习能说出二次发酵法的特点,椰蓉麻花面包的配方,椰蓉面包的做法,学会基本操作,使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二次发酵的主面团打法,主面团打过或不足都会影响面包的品质。

(四)教学实施

1、教学实施设计基本思路

基于本专业“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在教学中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推动评价模式的变革。

2、教学实施设计基本流程

1理论教学:

①二次发酵的操作流程。

②椰蓉馅的配方、制作过程。

③面种的配料和制作。

④主面团的配料及制作。

⑤椰蓉麻花面包的制作、成型烘烤

2实训教学:

①简单回忆有关知识

②称料

③面种制作

④基础发酵

⑤主面团制作

⑥成型

⑦延续发酵

⑧装饰

⑨烘烤

⑩出炉

在整个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标都得以很好的实施。我们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椰蓉麻花面包的做法,孩子们通过自己不断的练习,终于做成了外形美观的产品,教学重点得以突破。

评价以学生能熟练完成整个操作流程为准,对于基础差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以能识记配方,完成二次发酵流程为准,实行分层教学,综合评价的多方位评价考核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阻碍教学实施过程的关键因素是:场地有限、设备比较陈旧。本节课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实现了难点的突破,但仍存在不少问题:1.学生对主面团打法不太熟悉,导致延续发酵耗时过长;2.学生动手能力差,导致成型后样式不美观;3.边讲边演示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部分学生操作不熟练。今后需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多练,而且讲解要到位,同时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和精益求精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和实操中不断提升。

教学能力大赛实施报告【第二篇】

一学期又在闪念之间过去了,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感慨良多,不知是该闭门思过还是该怪罪学生的不争气。总之一个学期以来总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开去。若要用心去总结肯定是怨语良多;倘若要说假话,那也有许多的客套话那都是摘抄的。现就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工作总结总结如下:

1、教学态度还是挺不错的。

每篇课文不能说总是阅读上五六遍,但也能先要求自己至少读个两遍。但对于重点的课文总能多读几遍,每个问题也总能经过多方的思考以达到让学生思考并思有所获的地步。在课堂上常常是走到学生当中去,尤其是学生在讨论时总是走到学生当中与他们共同探讨。在课堂朗读中要求学生读的同时,自己常常是先示范读一遍,以至于有的学生说:“老师这篇文章好像就是你写的。”我自己觉得这个学期的教学态度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

本册书单元教学的性质很强,每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比如说明文单元……因此在教学中就注重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并以每篇课文作为范例进行教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他们展开讨论,让学生有意识思考,有兴趣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每堂课都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好学生,知道学生喜欢课外的知识,于是每节课前就由我自己给学生讲一个课前小故事,让学生起来复述,并让同学讲讲故事讲了个怎样的道理或从故事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这样既锻炼自己的朗读水平,也让学生从小故事当中学到一点做人的道理,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课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课文的迁移积累也是本学期很注意做的一件事,每课都会向课外或生活延伸,作业设计也注意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的设计。即专家所说的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

3、作文教学也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命题灵活,形式也多样化了。

比如本学期学生参加了运动会,因此本学期就有作文有关这方面的,因是学生亲身实践的,写作中就多了几分真实性和真切的情感,作文水准也提高了许多。周记就让学生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做些摘抄写一写读后感,有时还有意识将课堂延伸让学生写在周记上。还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也有所区别,因人而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比如周记我让作文水平中下的同学就摘抄,而中等以上的同学就要踏踏实实的写每周发生的重要的大小事,或在摘抄的基础上写出相对应的感受想。而作文也有区别,一些有能力的作文字数就要求600字以上,而一些后进生则要求450字以上则可以。

4、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多抓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意识到有人关注他们,有人在乎他。当然这种做法收效甚微,但我还是要关注他们,毕竟他们也是班级中的一员,在学习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育理论中有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以我不能放弃每一位同学。

5、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

虽然个中滋味无人知晓,但我能积极参与这种有意义的教研活动,我还是感到很开心。这学期准备了一节公开课,,同时对这节课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沉积了一份经验。

以上就是我这学期的总结,是真实且发自内心的心声。我期待自己以后会有一个更好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和自己的学生。

教学能力大赛实施报告【第三篇】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1995年,是一所滨州市教学示范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籍学生数242人,在职教职工19人,40岁以下教师18人,占总数的94。73%,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1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9。47%,执教县及以上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并获奖的教师1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7。89%。学校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办学目标,以“让社会满意,叫家长放心,使学生成才”为办学宗旨,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围绕教学要为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打基础这一核心问题,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着力推动教学创新,转化教育价值观、质量观、教学观,强化教学管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育效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工作,扎实组织落实学生学习活动规范化,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基础建设,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课程计划,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把教育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学校制订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教研制度等一系列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以之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学科计划、教研组计划等较全面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教学工作。我校积极推进目标化管理,对教职工的工作任务、工作常规和工作效果逐一分解,量化评分,实行奖优罚劣。严格学校教学秩序,树立严谨教风,学校秩序井然。

三、切实加强常规过程管理,常规教学长抓不懈,扎实有效

学校严格进行教学过程和终端管理,以规范教学常规,把各科教学常规制度内化成教师的自觉意识,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为此,学校一方面重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教学常规管理体系,使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评估等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正常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学校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坚持领导随机听课、课业负担问卷调查、月底作业、教案普查等等,强化教学常规,实行科学管理,形成认真负责的良好教风。

我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检查过程当中,树立一批备课实、讲课精、批改细、辅导诚的常规教学教师典型。我们的教师备课认真详细,科学规范,字迹工整;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教师在吃透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研究学生、摸清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按照教学的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备好课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1、备课程标准。老师们备课前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标准》,以《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备课和教学。认真钻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及低、中、高各年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把握各年级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

2、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哪些是重点章节或重点内容,按照教学目标,认真组织和处理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关键。课堂是变化的,我们提倡写个性教案、实用教案、创新教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

3、备学生。备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要求。备学生要摸清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底子(上、中、下)及发展变化情况,经常分析学生,特别是中下学生的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学习上的障碍,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教学有的放矢。还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况、兴趣爱好,使教学符合学生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特别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深入了解,分析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4、备教法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研究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抓住关键的方法,探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途径。根据现有条件,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大力提倡教师写教学后思,因为许多精彩的教学片断或教学遗憾是课前无法预料的,教师不断总结教学实践情况,积累教学经验。

教师们的教案除了有较完整的教学步骤外,还针对每节课的得失,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创新;教师们备课针对新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课时制订出知识性目标、过程性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性目标,体现了知识点、能力点、德育和美育的渗透点,学法指导上用功夫,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们在备课时因生制宜,就地取材,收集、剪贴、制作教学需要的资料、图片、投影片,上网查找扩展教育信息,很好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能力大赛实施报告【第四篇】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要求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使学生活学学活乐学,加强学生的语文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并把课堂延展到课外,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在教学理念上应做到因材施教。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课外教学――亮出自我

每天早、晚自习,要求学生轮流上台讲成语故事,述哲理寓言,评新闻时事,做即兴演讲等。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不好,普遍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而且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基础较差,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在校的2~3年时间即将踏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因此,让学生进行个人展示,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提高学生的思维、语言组织和应变能力,展示出自我风采,为将来更好的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一锻炼自我

1.激趣导入: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漂亮的开头,就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本着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一小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引,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如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名言导入法、悬疑导入法等。此举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

2.整体感知:文章首先是一个整体,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性的宏观把握。通过对文章的总体性的初步认识与把握,掌握基础知识、理清文章脉络。此环节教师可进行以下教学内容: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展示、重难音形义过关、文章结构探析、总体大意把握、理清文章思路等。方式上可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由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答案等。答题形式上可有个人、小组、全班齐答等多种不同的回答方式。此环节为下一步进行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3.合作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教师)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极重要任务,是保护青少年心中明快的理智之火,不使它熄灭”。“合作探究”是教改的中心和灵魂所在,也是区别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合作探究问题的提出有两种形式:一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对本课的疑惑,小组解决不了的由全班共同商议解决;二是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另外,此环节中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题目设置上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便于拓展学生思维。本环节的关键词是“互动”,采取小组内部合作的方式,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尤为重要教师的引导、点拨、提升、讲解在任何教学模式下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的知识力量、思想深度、人格魅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4.拓展延伸:“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即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拓展延伸便是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突破“课文”的限制,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品味更多、收获更多,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关注他人,关注世态人生、体会人间百味,以达到“功在课内、利在长远”的目的。

5.知识小结。小结力求简洁明了、系统概括,重点突出;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作诗、作画、书画并行。如:《我的空中楼阁》,我让学生以作画的形式来进行知识小结:《美丽的蝴蝶》让学生以作诗的形式进行知识小结。

6.双向质疑:质疑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双向质疑”包括老师向学生的质疑和学生向老师的质疑两个步骤。一是老师向学生的质疑即教师以提问、习题等方式测评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还可以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精彩段落进行1~3分钟的限时强化训练;二是学生向老师的质疑是让学生学完本文后针对本文内容和相关观点自主发问,教师答疑,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其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活动课――提升自我

1.口语交际课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两节课的口语交际课,采用分组教学,在课堂上设置场景,小组完成。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写作课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写作不感兴趣,根据学生的现状,我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口头作文――句子描写――段落――篇章。

3.语文综合实践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理想的语文课应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课,构建开放式课堂,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样,本学期我主要开展了三次比较有效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了解专业,树立目标;最美风景图片展;优秀图书推介会。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成为让学生能充分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引导者。把语文的课堂变成自主探究的“动态”课堂,变成融合社会人生的“大课堂”,变成乐学、尚学、陶冶情操的“美”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健全人格的素养,充实和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为专业教学支撑和服务,培养学生能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内涵,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教学能力大赛实施报告【第五篇】

我是一个小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小学生可塑性强,富有上进心,易于接受良好的引导。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不仅是使学习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学习的动力,不仅是使学生得到某一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说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朋友,又是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每一次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对每一个问题的处理、对学生的每一次评价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都是在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绝不能掉以轻心。教学的教育性是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作为一个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我深知,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让课堂充满情趣,营造愉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才能凝聚在一起,才能达到智力活动的状态。这样学生急切想学,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兴趣,这样的教学,必将使课堂气氛充满情趣。

在学习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核心精神。而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一经产生,必然转化为学生继续努力探索的动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随时对学生的情绪、态度加以调节,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如发现学生在提问时感到犹豫,我立即以微笑鼓励其大胆提出,一旦学生提的问题有价值,我不但表扬他提得好,而且巧妙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新的发现。由于不断地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学生表达的思路清晰,思考过程一清二楚。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学双方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不同的形式,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身经其事、心在其中,带着热烈的情绪去学习。如在指导学生写一个活动场面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扳手腕”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我纵观全局,用鼓励性的语言激起比赛高潮,同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参赛者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观众的表现。比赛结束后,我让学生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还要说什么。由于在活动中大家玩得很开心,因此说话的情绪特别高,一个同学刚说完,其他同学纷纷举手要做补充,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也争着要求发言。经过交流,我及时让学生把整个场面写下来,结果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更浓了,学习成绩也水涨船高。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把精力放在多数学生身上。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确定难易适度,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进度的快慢,也应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课堂教学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程度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同一班内的学生能力存在差异,我借鉴复式教学方法进行区别施教,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在群体教学中增加个别化施教因素,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说勤奋》一课时,我首先从课题入手发问:“课文说了谁勤奋的事例?最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然后师生共同边读边议。教学中,对于成绩好,能力较强的同学,我通过引导他们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来体会文章内容,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则以朗读为主,并鼓励其大胆发言。最后,我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司马光和童第周为什么都能够达到理想的境界?结合“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我在上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路花香》一课时,在质疑问难时,一位平时不爱说话、成绩平平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师生的关注,他是这样问的: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挑水工说了这样一句话“那是因为我早就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为什么挑水工在这一句中既说了你又讲了它。这里的“你”和“它”指的是谁?我及时表扬了他读书认真,但我没有及时解答,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使这位同学明白了“你”和“它”的实际意思,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既面向了全体,又因材施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三、文道统一语文教学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同时语文又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做到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和谐统一?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避免把思想品德教育挤出课堂,也要避免对课文作架空分析、空洞说教。如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了解樟树本身具有的香气拒虫的特点,再结合宋庆龄的生平理解樟树香气拒虫的象征意义,借物喻人,水到渠成。这一思想渗透为学习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作好铺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读、思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理解得较为透彻。这里我却不仅仅停留在理解句子的含义上,而是更深入一层,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今后我们该怎样做人呢?”这样,将语文的语言文字的思想性融合于语文教学过程中,既对学生进行了语文基本功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做的工作更新、更多、更重。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才能为将来更好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做出贡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80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