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中秋节感悟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59656

【导言】此例“中秋节感悟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秋节感悟【第一篇】

早上好!

今天的讲话,我定了个题目,叫“秋天的故事”。

秋天即将过去,它将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人们说,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文曰:“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农民经过春天的耕耘播种、夏天的田间管理,到了秋天就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学习者而言,同样的道理,没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辛勤耕耘,哪有知识的收获。正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份才”。本周四将进行五校联合期中考试,你若进行了春天般的播种,夏天般的耕耘,你将会带着自信走进考场,向老师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收获到秋天般的知识100分。

我说,秋天是一个感悟的季节。这次我到北京去学习,傍晚,走在清华园里,看到校园的路径上槐树的落叶,突然有所感悟:落叶,不是文人墨客悲愁的情物,只是“遵天寿,顺天时”的一种自然的和谐。我们的先人从莺飞草长,花开花落这种自然的和谐中创立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即“四和文明”:为人要和气,家庭邻里要和睦,社会要和谐,天下要和平。毫无疑问,校园是社会的一个小社区。最近,我在我们的华碧校园里听到一声声“老师好”,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喜洋洋的脸庞,我感觉到了美好,那是师生的和谐;看到精神饱满的老师在课堂上教有果、学生学有获,我感觉到了美好,那是教学的和谐;我还看到课间操时,师生同场,动作优美和谐,进退场秩序井然,我感觉到了美好,那是一种有序的和谐。愿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着和谐之美。

我还说,秋天是一个感动的季节。昔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感动,今有大学生舍生救人的新篇章。金秋十月,座落在古城荆州的长江大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让所有中国人的心灵为之感动。10月24日,该校十多名大一学生在周末郊游时,突遇两名小孩落入长江之中。于是,他们手拉手结成人链,将不慎落入江中的两名小孩救起,而何东旭、陈及时、方招三位同学不幸被无情的江水吞没,献出了他们年仅19岁的生命。送别的那天,荆州城万人空巷,为这三位优秀的大学生、荆州人民的好儿子送行。他们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生命却如秋菊般绚烂,他们手拉着手结成的生命之链不会断开,而将会不断延续,直至永远。在冰冷的长江水里,也将会永远留有他们的气息和温度。同样是在这个秋天,在大都会武汉有这样一位母亲,由于肝脏上有脂肪,俗称脂肪肝,这位55岁的母亲便徒步行走XX多公里、历时7个月,使自己肝脏上的脂肪消失,被人们称为“暴走妈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原来,他的儿子从小患有肝病,为了彻底解除儿子的痛苦,她决定割肝救子,给儿子一个健康的肝脏。11月3日,在母亲陈玉蓉的再三请求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医生们终于将她肝脏的一半割给了她的儿子。如其说,将自己肝脏的一半割给他人,不如说是将自己生命的一半分给他人。这是伟大的母爱给我们的感动。同学们,经历了这样的感动,你还会为半块橡皮而与同学发生争执吗?!你还会因为母亲没有给你买那双名牌球鞋而责怪母亲吗?其实,你的母亲也有将自己的肝脏割给你一半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相约一起,永远感恩母亲!

当然,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时时上演着感动的故事。上周,老师们纷纷解囊,为生病的同事排忧解难,前往医院探望;也是在上周,当我返校上班时,八(4)班36位同学将36朵鲜艳的康乃馨送入老师怀抱,犹如36颗火热的心温暖着老师的胸怀。

中秋节感悟【第二篇】

一、以情激情,心理相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调动学生的情感,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要善于通过自身丰富的表情和情真意切的语言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每一个学生进行“辐射”,以情激情。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其中有个环节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先出示有关北大荒的景色秀丽的图片,接着就激情导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引出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对于北大荒的秋天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教师范读课文,把那美丽的北大荒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和声情并茂的语调表达的淋漓尽致,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接着教师便可放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开始自学:围绕“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天空一碧如洗;绚丽的晚霞令人陶醉;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最后利用多媒体演示:北大荒秋天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进一步体会北大荒秋天的美,学生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语文课标实验教材所选入的文本都是一些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富于人情味的好文章。作为语文老师,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让学生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心灵的碰撞,形成强烈的共鸣,这就是“心理相融”,只有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因此,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二、品词析句,思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将朗读感悟作为主线推进。无论是全篇课文还是某一段落,我们都可以从读入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特别是文中有一些重点词语,这些词语就是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吃透了文本,才可能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时,我紧紧抓住最后一小节:“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展开教学。在教学第一部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的时候:我先以图片激情,让学生感受槐乡的花洁白而美丽,继而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美美地读一读。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和同学分享。如: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所描写的香味程度不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让学生感悟到这三种不同的香味,我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到入情处,配上音乐。学生通过朗读,然后感悟到:槐花的美和香,令人陶醉。在教学第二部分“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时,我又抓住了“飘”和“塞”这两个字,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感悟,学生在我的引领下,反复朗读感受到小姑娘和小小子的快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品读重点字、词,有助于他们自主感悟。教师以导读代讲代问,学生以读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促悟,即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感悟事物事理。

三、句式训练,读中练写

语言训练要力求体现语句的情意美,就应该通过朗读感悟来悟出句式,巧妙设练,以求语言训练之浓浓情意。我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文时,首先对于2、3两个自然段从结构上让学生认识到:总――分的结构方式。继而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这样的写法是为了突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这两个特点。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有所感悟,对于语言中的比喻和排比的用法也深有感触,这样的描写句式工整,有利于学生模仿。例如:第二小节把庐山的云雾比作:绒帽、玉带、大海、天幕。多美呀!学生在我的引领下也学着用美美的语调朗读,有的还摇头晃脑,颇有情致。利用这个契机,我又让学生进行了关键的句式练习:公园里一年四季都很美。……!接着让学生继续写下去,学生仿写的很具体。语言文字的咀嚼已经成为语文课的切入口,但是句式的训练又不可缺少,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学过的语言,这才是语文学习的关键。

四、课后拓展, 读中延伸

在教学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涌动着爱的暖流,有多少话想说出来,请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写下来。可以对文中母亲说,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也可以对普天下所有的母亲说;可以是一句话、一句祝福、一句感谢、一个问候、一首诗……(配乐《烛光里的妈妈》 学生在柔和的乐曲中写话)学生在音乐声中,笔尖的爱在轻轻地流淌。在交流中,很多学生都做到了声情并茂地朗诵那一份特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具有供人想象驰骋的知识空间。而小学生爱追根求源,课文阅读后,他们总会牵挂着文中的事情,惦记着文中的人物。根据学生上述心理,在课文阅读后,引导探究,启发想象,延伸课文,可让学生在情节的延伸和课文的拓展中,加深对语文内涵和语言感情的感悟。因此我们不仅要想法把学生引向广泛的课内外阅读,引向广阔的知识天地,引向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要把握科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调动学生去积累,让它作为语文解读的原始材料。

中秋节感悟【第三篇】

积极想象画面,促进自主感悟

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再造想象的过程。再造想象的过程就是通过自己的主观理解,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丰富生动的画面,并把该画面内化成自己语言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例如,我在讲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时,就采用了画面浮现法,让学生边读诗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用语言描述自己想象出来的画面。当学生读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我让他们抓住“风”“猿”“沙”“落木”“长江”等意象,及“清”“白”“落木”等色彩感,在脑中勾勒画面。于是,一幅肃杀的秋景图清晰浮现出来:猎猎秋风,高猿长啸,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仰望是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乃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接着读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便可在刚刚的秋景图中添上一个孤独、瘦弱的老人,他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而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无疑又使学生对老人的肖像做了一个更加细致的描绘,他的脸上写满沧桑,两鬓斑白,而这正是他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然啊,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这样,学生把语言变成了画面,再用语言描述出自己勾勒的画面,通过再造想象,很好地理解了诗人的心情,也成功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入自主感悟。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促进自主感悟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听、说、读、写、演,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成就感,强化学生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交往能力,从而激起学生的自我感悟。例如,讲语言文字应用的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字》时,为了激发学生走进汉语、探究汉语、更好地应用汉语的学习欲望,我开展了一系列课堂活动。如,图片展示回文诗,让学生积极思考;茶杯上写的五个字“也”“可”“以”“清”“心”,让学生开展组句竞赛;穿插纪晓岚智斗和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之妙;分组表演外国人比尔在中国闹的几个笑话,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这些丰富的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兴致盎然地自主感悟了汉语的美丽与奇妙,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如,分组表演话剧《雷雨》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化身剧中人物,从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自然感知人物身份及性格,从而完成自我感悟。

多种感情朗读,促进自主感悟

语言作品形成的过程,是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精神活动过程。因此,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精神活动,体会作品在特定情景下的独特感受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多种多样的感情朗读,可以促使学生完成对课文的自主感悟。如教授《雨巷》一课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齐读、分段朗读、竞赛朗读等多种不同方式,反复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情感。而我则抓住时机,从朗读的语速、感情、抑扬顿挫上对学生加以指导,从而帮助他们自主感悟。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朗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欣赏的过程、一个探索作者心路历程的过程、一个接触更多不凡心灵的过程、一个自身净化与成长的过程,这会促使他们在今后更加主动地去进行自主感悟。

用多媒体教学,促进自主感悟

要想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自主感悟过程,多媒体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其营造的教学情意场,既能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又能使他们产生自主感悟兴趣。

中秋节感悟【第四篇】

一字雁阵,拉开了秋的帷幕,告别了枝头浓密的绿荫,幻化成披着金衫的天使,在空中唯美的落下。秋和收获一起来了!

林荫道上堆积着没脚深的枯叶,落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落下,沙沙作响,仿佛用生命演绎着最后的剧目,百花收敛起甜蜜的笑容,是否在为飘萧的落叶偷抹着泪珠儿。当第一缕秋风乍起,吹散了夏的喧嚣,化成了秋的宁静致远。秋本是寂寞的,因为无人欣赏她的美丽,可秋不是凄凉的,凄凉的只是聆听者的心。

秋虽然是繁华后的落寂,但它又载着沉甸甸的金穗,奔跑在田野上,用心灵去感悟金秋感悟生命之美让自己的心灵也在金秋3时节收获着一份成熟。

秋,不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95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