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1
在央视看到了一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共有六集,先看了第一集《少年已知愁滋味》。看标题就知道这部纪录片,是讲抑郁症,而第一集是讲年轻的抑郁症群体。随着几个航拍的镜头,交代了地理位置和城市环境,一个电话铃声被接起,有人拨打了广州心理援助热线。画面整体色调灰暗,也很符合纪录片的主题,纪录片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一些隐私信息做了处理,这提醒我们在拍摄纪录片题材的视频也要注意获得拍摄许可的问题。解说词的语气十分温柔又低沉,同期声和旁白同时出现,也交代清楚了心理援助的情况,顺便引出了青少年对抑郁情况的求助逐渐增多。画面还给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的电话号码、QQ号、网站网址几秒钟的特写,也是在呼吁有抑郁情况的观众可以及时求助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采访的对话,配着内容有关的画面,更多的是空境。在一个专业讲座之后,介绍了很多青少年抑郁症的资料和情况,给中学老师培训危机干预的课程。开启介绍了第一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子烨,她是第一个答应拍摄的孩子,漆黑的房间随着窗帘拉开的缝透出一丝光亮,黑白色的画面,慢速卡顿的镜头,她选择戴上了口罩。第二位主人公叫钟华,她在高三时选择了一个社会项目是对抑郁症的病耻感调查。她们两个存在很多共同点,都是自己知道自己似乎生病了,并且主动需求帮助,和父母诉说。这种情况下,父母不理解,认为只是孩子心情不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看到视频下面有很多人评论说这部纪录片拍的不好,刻画的不够深,选取的角色也都是大城市有资格治疗的小部分群体,不够真实或者是比较片面。但也或多或少地让观众们意识到了抑郁症的严重性,反映了中国开始重视心理问题,也是一次不错的宣传,央视拍摄这一小类群体,也告诉我们抑郁疾病可能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他是需要被重视的,不但是消极的情绪。对我来说,纪录片不仅仅是讲故事,更重要的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能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产生共鸣。我在看完前几集之后,内心想的是,希望我们都能有光明的未来,但是后来又觉得,故事里的人比我要幸运的多,他们可以找到自己擅长的,有自信去对抗抑郁,而我不行。在今年去医院确诊抑郁焦虑状态前,我和他们一样,渴望自救,被关心,和父母沟通却一次次被否定,直到拿到医院的诊断书拍照给父母看,他们才意识到,啊,我真的病了。这不是一部特别高端的纪录片,拍摄和剪辑都很朴实,用了很多隐晦的空镜,但是想要传递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们不要误解和排斥这种疾病,应该去努力正视它,愿我们都能好好的爱这个世界。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2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1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cctv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第二集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女性占了六成以上,与性激素有关。女性经期前后,怀孕,产后,直至绝经这个生理周期,跟性激素有关,尤其是绝经的时候,低雌激素的状态特别容易引起抑郁。人们往往对肉体的疾病容易接受,但是对精神疾病就充满了一些底层的偏见,会觉得这些人是娇气,没事找事,矫情,甚至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有精神上的疾病,觉得他人会觉得自己是另类。所以他们有病以后更多的是不知道怎么样去求助,身边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样去帮助。还有些人,甚至会逃避去求助。
蔓玫患上抑郁症已经十几年了,她的病因是因为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需要表现的自己有差距,所以很痛苦。抑郁有时候并不是有强烈的一种忧伤,而是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慢慢的吞没你。当然也有人会形容那是一条你怎么都甩不掉的黑狗。蔓玫生病的时候会失去语言的沟通能力,这个时候,只能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她发现这也是觉察情绪的一种出口。后来,蔓玫在网上开设了一个公众号,把自己和抑郁相处的经过画下来,再配上文字,放到网上,让广大读者了解抑郁并且一起互动交流治疗疾病的心得体会。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会想到在一念花开心理工作室和李老师学习曼陀罗绘画的那些时光,读书群里的朋友经常会在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去画上一幅画,然后听李老师慢慢讲解,真的会有自我疗愈的神奇功能。
或许抑郁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你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并且一直去实践它。
文学编辑周墨西在产后三个月得了抑郁症,总是莫名想哭,感到生活无望,在网上看到了蔓玫的.图文后,墨西觉得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一下子遇到了同行者,就邀请蔓玫一起把平台上的所有文章进行编辑修改,然后出书。
这里面的一些与抑郁相爱相杀进行搏奕的女性,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现自己治疗疾病的过程,让更多人了解抑郁,明白对自我的宽容和关怀是治疗抑郁很重要的因素,以此来帮助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们。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3
看了第一集,对这部纪录片的不专业性和误导性异常气愤,央视作为国家权威媒体不应该对质量把关这么不负责任。首先,对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和抑郁障碍不加区分,双相是比抑郁症更可怕也更少被认知的疾病,中学生就抑郁极大概率是双相不是抑郁,开头引用的患者的话也不对,至少海明威和丘吉尔是双相。对抑郁症和双相不加区分很误导,双相更多是遗传器质性,服药是治病的必要条件,遗传性达80%,反复发作的双相甚至需要终身服药,这些精神病学的角度都没被强调。第二,对患者说的话也需要保持一个距离,比如高三女生对“心理科学”感兴趣做抑郁症的社会调研,细究也是有问题的,她不是抑郁症,她更感兴趣的应该是精神病学。第三,深度和反思不够,她的病如果到精神病院看病会被按照“重大精神疾病”记入档案影响考公考编,歧视来自社会和国家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