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鉴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彩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廉鉴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彩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廉鉴心得体会【第一篇】
《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
何为廉?似乎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通俗讲是官员"不贪不占不谋私",于百姓讲太笼统、不够具体,通过观看《鉴史问廉》可以窥见融进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渗透到血液里、被我们认可、践行、传承的廉文化。它是北宋李沆祠堂高悬的"旋马家声"告诫子孙莫恋奢侈生活;它是清代清天包拯"不持一砚归"、"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品行和志向;它是中国唐朝福尔莫斯狄仁杰"断案如神、秉公执法"的清官能吏形象;它是汉代小小洛阳令董宣"不畏强权冒死捍卫律法"的大无畏;它是清代张伯行"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的庄重宣言;它是明朝海瑞"推清丈、平赋税,屡平冤假错案"的青天美誉……
通过观看,我深刻认识到,要立足工作岗位,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做到六带头,切实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
1、真抓实干,改进工作作风。
一是大力改进调研之风,不断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要的着力点就是思想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工作上落实。商业企业普遍困难多,需要深入企业、深入到职工中全方位了解"真情",增强工作的掌控力。注重调研实效,每次调研前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深入思考对策,增强科学决策、指导工作的实际效果。做到班子每周开一次情况分析会,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问题拿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二是坚决解决文山会海问题。坚持从我做起,坚持原则,严格把关,能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切实改进文风会风。
三是提高落实效率。力戒空谈,狠抓落实,有股狠劲,有股冲劲,不抓则已、抓则必成,真正扑下身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对安排部署的工作常过问、勤督导,紧盯不放、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确保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一心为民,着力改善民生。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做到一心为民。把群众观点牢牢树立在脑海中,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将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自身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多到困难职工家里去,与他们交朋友、结对子,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3、坚持清正廉洁,干好工作。
一是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二十条和市委实施意见,要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做到廉洁奉公。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真正把权力用在推进企业发展上、用在服务广大职工上。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克己奉公,慎独慎微,不搞迎来送往,拒绝人情消费,承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严格要求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守好清廉底线。
二是以《党章》为镜、以焦裕禄为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事业永无尽头、奋斗永无止境的理念,突破思维定势,摒弃消极心态、精神懈怠。坚持从零开始,再鼓创业干劲,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开创商业工作新局面。
三是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三公"消费上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坚持勤俭节约。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出差费用、住房和办公用房标准、接待和生活待遇标准等,严格要求下属单位按规定办事,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杜绝追求奢华、铺张浪费现象发生,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为职工办实事的刀刃上。
4、树立大局意识,促进商业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下,要统筹谋划,团结协作,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摈弃等靠思想,帮助企业深挖现有资产潜力,增加利润增长点,提高经营效益,破解"坐在金山上,手拿要饭碗"的畸形现象。二是面对我市 "大商贸"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引导商业企业要抢抓机遇、奋起直追,使商业企业这支老队伍,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廉鉴心得体会【第二篇】
当我们凝望历史的时候,历史也正凝望着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千百年来,世人不仅敬畏“廉”、推崇“廉”,还在坚守“廉”的操守。翻开厚重的史册,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挖掘到廉政文化的力量,探寻中国人内心对“廉”的坚守那一道孤光。
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由陕西省纪委监委和宝鸡市委、市政府共同打造的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廉鉴》的第一集《廉源之辨》,看完之后,收获颇丰,感触亦多。众所周知,陕西是文物大省,文化大省,廉政文化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一件件被历史尘封的文物,我们了解到了文物背后的历史真相及王朝跌宕起伏的命运与兴衰的密码,从而探寻到了中国古代早期廉政思想的起源及其后续发展脉络。
秦岭被称为中华祖脉,在它巍峨挺拔的身姿下,三秦大地上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王朝,西周王朝和大秦帝国。周王朝的周礼和“六廉”以及秦帝国设立的监察机制,为后世中国传统化文化的发端和系统化廉政思想的创设奠定基准,影响了后世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
三千年前的西周王朝,在历史的漩涡中走过了挣扎与发展,崛起与建国的道路之后,创造性的总结了“六廉”思想。“六廉”是指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短短十二个字,言简意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六廉”思想,重点突出强调了一个廉字,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廉为本、以德为先的特点。“六廉”思想既是古代王朝考察官吏的六个标准,又是为政者自己必须具备的六种能力。众所周知,廉是治国理政的基础,治国安邦的基石。时至今日,“六廉”思想蕴含的深刻寓意,如洪钟大吕,依然时刻警醒着历史进程中的后人,为时代的未来提供了可贵的历史借鉴。
今天的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后,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了。但民族复兴之关键在于干部之作为,干部如何作为,又是受廉政文化的影响。因此,民族复兴需要全国上下无数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依托,打造一支以“廉”为先的干部人才队伍,修建一条以“廉”筑梦的复兴之路。重拾“六廉”思想对我们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打造一支民族复兴的好干部队伍,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廉”思想发展到今天,核心价值观就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要求我们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行动的根本出发点,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务实,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方针政策,了解国情民情,说人民想听的话,干人民想做的事,不断开拓进取,收获实效。清廉,要求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清正廉洁,出淤泥而不染。拥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工会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今天我们选拔干部的时候,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既是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继承,又是顺应时代发展,用廉政文化重塑党员干部甘当人民公仆的品格,同时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让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心”养“廉”,从“行”树“廉”,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从而让国家更加富强,民族更加兴旺,人民更加幸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廉鉴心得体会【第三篇】
《廉鉴》让我们了解到了我们国家早期的廉政思想起源以及发展的脉络,不仅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优秀的廉政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且对我们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1月20日晚,我认真观看了大型廉政文化记录片《廉鉴》第四集《修身之德》,深刻感受到了修心、修身、修德,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坚守自我的至高境界。
以史为鉴,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好小事、管好小节、独善其身,更要立志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作为一名基层纪委的专职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工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持原则,廉洁正派,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需要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增强鉴别是非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认为纪检监察干部更是要做到这一点,始终向上向善,保持内心的善良与纯净,做品德高尚的人,干有高品质的事,正人必须先正己,打铁必须本身硬。
廉鉴心得体会【第四篇】
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我于XX月XX日至XX日,观看了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看完之后,历史的一幕一幕开始在我脑海中清晰的展现出来,同时廉洁从政的钟声也不断在我耳边响起,可谓感慨颇多、教育颇深。
《鉴史问廉》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它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鉴史问廉》主题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
一、抓廉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该片的第一集从西晋王朝讲起,历述了唐宋的兴衰,官员腐败、当政者昏庸直接导致了一个个朝代的灭亡与更替。然而也应该看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国之兴盛时期,多数又是政治清明、官员清廉的时期,两相比较可以发现,腐败是导致朝代灭亡的根本内因,而清廉则是一个朝代兴盛发达的重要因素。历朝历代,当权者都将反腐败、廉政建设当成主要工作来抓,时至今日,党的以来,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也掀起了反腐风暴,并且逐渐将其推向了高潮。随着周永康、令计划等一批高官的落马,让我们感觉震惊,震惊的是落马者官位之高,建国以来尚属首次;震惊的是落马者贪腐之深,收受巨额贿赂;震惊的是党和国家决心之大,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整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从古至今,反腐败一直没有停止过,相信我们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也绝对不会是一阵风,一定不会虎头蛇尾一扫而过,而是会不断继续深入的开展下去,因为反腐败、抓廉政应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要有腐败现象的存在、只要有贪腐行为的发生,我们都要坚持一反到底、坚持一抓到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将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高潮。
二、抓廉政要以史为鉴要古为今用
《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里演到包公是中国清官廉吏的符号,青天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时代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青天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臣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为巩固帝制服务的一面,但他们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道德人格却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清官情结"和"青天文化"对现实社会仍具有启示价值,《清官之念》将通过对中国人"清官情结"的解读,探寻青天文化对于历史和当下的意义。现阶段,不乏有上访人员遇到真正处理问题的官员都会说到"我是碰到青天大老爷了",这句话既是对遇到清廉官员的期待,又是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种鞭策,为什么要说碰到青天大老爷了,如果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个个都象包拯那样秉公执法、铁面无私,那老百姓还能"碰到"吗?!包拯的例子在古代乃至现世都广为传唱,但是现世象包拯一样的官员又有多少?!我相信现在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包拯"的数量一定比以前要多的多,但仍有不是"包拯"的人影响了我们的党的整体形象,正是这部分人的存在而导致了我们的人民对我们执政党中间的个别官员提出了抗议,影响了我们执政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这点是必须要引起我党高度重视的方面。所以,我个人觉得"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对当今社会的社会治理、党情民心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认真面对。
三、抓廉政要强调制度要突出惩治
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污腐败,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惩治贪污腐败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现过许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完善惩治贪污的法律条文,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贪污腐败的惩处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珍贵财富。廉政制度建设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工程,对反腐惩贪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何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历朝历代在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努力。纵观历代王朝,在选任以廉、考核以廉、依法监察(官吏选举任用、官吏考核管理、官吏监察监督)三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一些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制度,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廉政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善了古代政治道德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为官公正廉洁、为人刚直不阿的清官廉吏,他们廉洁清正、奉法循理、刚直无私、勤政爱民的政治品质与操守作风,不但深受后世为政者的推崇和民众的爱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把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是新时期对权利约束的具体体现,因为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只有不断加大反腐惩治力度,才能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良好局面,才能推动我们中国梦的实现。
以上即是我个人观看纪录片《鉴史问廉》的一些感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廉洁自律,争做一名新时期的廉官、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