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范例(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59593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范例(优推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一篇】

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切实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都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新时代村党组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班子、一名好支书、一支好队伍。

一、新时代村党组织要做到“六个好”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村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细胞”“神经末梢”,建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党的组织体系强不强、政治功能强不强、组织力强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利益诉求多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正在推进,美丽乡村将成为我们的亮丽名片,这些都对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做到“六个好”,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凝聚在一起干事创业,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开创美好未来。

(一)政治建设要好。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只有政治上坚强有力,才能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奔向致富小康之路。基层党组织要做到政治上坚强有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村党组织必须姓“党”。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支部作为党的基本构成单元,也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如果缺乏政治建设这个根和魂,缺乏政治功能这个第一功能,农村党组织就什么也不是。农村党组织姓“党”姓“马”,就要知党敬党,为党所言、言党所言,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就要信党靠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就要忧党兴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为党担责,为党分忧,为党尽责。

村党组织理当成为战斗堡垒。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归根结底来自于农民群众的认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努力建成“形神兼备”“血脉贯通”的生命体,才能更好实现对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好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才能确保农村党员干部以坚定的政治信仰、牢固的政治意识、优良的政治品格做好群众的“领头雁”和“主心骨”。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政治建设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讲政治也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言行中,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就是要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感党恩”,牢记党的恩情,感恩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斗争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听党话,就是要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始终听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好啥,党叫不干啥就坚决不干啥,决不讨价还价。跟党走,就是要认真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感染群众、凝聚群众,及时把党的好政策惠及于民。

(二)队伍素质要好。人心齐,泰山移。一支好队伍,胜过千军万马。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为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组成。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村党组织班子队伍既要练就过硬的单兵作战能力,又要善于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1+1>2”的强大合力,才能担起千钧重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如果一个村党的领导弱化,队伍涣散,党支部就不可能有凝聚力,更谈不上领导村民脱贫致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做好农村各项工作,迫切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村子强不强,关键“领头羊”。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村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关系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现。中央要求“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村党组织是最末一级,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村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着村党组织书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班子配得好,农民少烦恼。选好党支部,带动全村富。只有筑牢了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才能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如果村党组织班子结构不优、功能不强,那就没有能力来抓经济运行、抓基础设施建设。要用好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加快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班子成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着力锻造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使乡村事业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使群众的幸福生活“倒吃甘蔗节节甜”。

能力过得硬,做事有底气。做任何事情,没有“两把刷子”,没有过硬本领,光耍“嘴皮子”,不出活、没成效,那是说服不了人的,时间一长就会“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要持续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统筹用好乡镇党校、农村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等资源,既提升理论素养,又提升实用技能,用过硬的能力本领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开创佳绩,让群众不断抓好“粮袋子”、丰盛“菜篮子”、装满“钱袋子”,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组织生活要好。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整个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村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还存在不少问题,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一些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差距,往往以集体学习代替组织生活,甚至把组织生活会开成了党员大会、支部书记工作布置会、报告会,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影响了党支部的威信。

组织生活应“热”起来。党内生活的火炉只有常烧常旺、保持高温,才能锻造出钢铁般的党性。没有常态化的组织生活,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都将失去应有的效果和效能。党员参加一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就等于参加了一次政治体检,获得了一次打扫灰尘、净化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的党性检修。必须真正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落细落实,不断锤炼坚强的党性修养。

组织生活应“活”起来。农村党员生产任务很重,开展组织生活不能生搬硬套,要在“活”字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使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内容多彩,更贴近党员、贴近实际。要结合本地实际,把组织生活与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现场教学等结合起来,与慰问贫困党员、走访老党员等结合起来,利用农闲时间开展一些便于组织、便于安排的有益活动,使农村党组织的生活真正动起来,农村党员真正参与进来。当然,绝不能以组织生活的名义,搞成吃吃喝喝、唱唱跳跳等庸俗化、娱乐化活动。

组织生活应“严”起来。组织生活的目的是锤炼党性,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咬耳扯袖,如果搞成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那组织生活就失去了意义。有的农村党组织常年不开展组织生活,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员干部对党的组织生活缺乏正确认识,把党的组织生活等同于群团活动,追求趣味性、娱乐性;有的把组织生活会开成表扬会,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必须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四)制度落实要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向制度建设要长效,把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是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策、根本之策。如果想问题、办事情不按制度要求、不受制度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会失范失控。

制度既要落地生根,更要开花结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根本上要靠制度。村党组织要有效落实党的各项富民惠民便民政策,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推行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动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进一步提升制度规矩意识。

引导村民建立“乡土味”的制度。制度好坏的标准很多,可以简单归结为“务实管用、简便易行”8个字。特别是在农村,制度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要符合农民实际需要,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有生命力,决不能在文字、内容、体例、表述上玩花样,结果好看不好用。村党组织教育、引导、支持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规章等制度,也要按照这个标准来,确保农民看得懂、能理解、愿遵守,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自觉做制度执行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离不开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让制度变成稻草人、纸老虎。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如果支部不带头遵守制度维护制度,那么广大群众也不会把制度当回事。村党组织要把制度当作底线、红线、高压线,带头认真学习制度,带头提高制度意识,带头强化制度执行力,进而推动村民尊重制度,提高制度规则意识;遵守制度,以制度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执行制度,学会用制度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矛盾。

(五)工作实绩要好。农村党组织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如果干一年、两年甚至一届都还是“涛声依旧”,村子发展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没有改善,即便班子成员不贪不占,也不能说这个班子是个好班子,其本质还是懈怠、失职,也是一种腐败。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扎扎实实干。评判一个村党组织班子的工作,不能只看他们说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班子成员竞职都要发表演讲,承诺自己任职期间要干多少事、为群众谋多少利,但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成了,说得再好、再动人,没有变成现实,就是在糊弄群众、欺骗群众。如果只是图个名誉,习惯于装装样子,开个会、露个面就等于干工作了,那是肯定过不去的,群众也不会答应。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成其事,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成绩,才算是不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

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功劳与苦劳是相互联系的,苦劳是功劳的前提,功劳是苦劳的预期结果。近几年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很多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都是“五加二”“白加黑”,走村入户、发展产业,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村干部不得不吃住都在村委会,一个月也回不了几次家。但如果没有干出成绩来,拿不出过硬的工作业绩,即便自己再辛苦、再难熬,也是很难得到大家认可的,还有可能搞成形式主义。千万不能以为天天坐在村委会加班加点,做出一副勤恳付出的假象,就算劳苦功高了。

脱贫又致富,实绩才能立得住。群众增收致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村党组织工作实绩好不好,能不能领富带富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老百姓很直接、很实在,评价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看的就是实绩。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六)作风形象要好。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出发,严整“四风”,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部分,关系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只有切实解决好农村基层不良作风问题,我们党才能夯实执政的群众基础,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组织作风正,群众心气才会顺。农村党组织直面农民群众,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农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就是以其周围农村党组织和干部的作风为重要依据的,作风形象好,才能让群众信任,才有说服力、号召力、影响力。否则,其不良作风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长期蓄积起来,就必然侵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新时代,村党组织领导村级治理,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必须从改进作风入手,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正之风,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信任感。

群众要的是“样子”而不是“架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样子’是好的形象,是群众欢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干部的德才和实绩。‘架子’则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众不欢迎的形象。”以前村干部经常喝酒吃肉,群众骂声不断,现在通过强力正风肃纪,基层组织作风明显转变,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广大基层干部经受了考验,用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思想,平等待人、用情待人,把群众当家人亲人待,把群众的事当家事私事办,用踏实苦干的“样子”、用“一碗水端平”的服务作风,赢得群众的拍手点赞。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村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村干部不是官,不可天天坐在村委会里“上班打卡”,不走访群众、不熟悉村情,自己家里的农活也不干,天天摆出一副“官老爷”的派头,甚至借助自己手里所掌握的一丁点权力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自己背骂名,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经常走进田间地头,走村串寨、入户访民,拉家常、攀亲戚,交心谈心,才能拉近干群距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要努力做到“六个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选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就带不好一班人,并对农村党组织书记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做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带领农民群众致富;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解决好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要做农村新风示范人,带头执行村规民约;要做农民群众贴心人,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与农民群众心连心。长期以来,广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涌现出了以“百名好支书”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实践证明,村党组织书记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事、有原则、有口碑,就能带好一班人、振兴一个村。

(一)一定要有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村党组织书记身处农村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站稳脚跟、有所作为。

心中有理想,坚定忠诚党。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农村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执行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传递着党的声音。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使命是服务好群众。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谋划推进工作,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以实际行动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心中有理想,永远感恩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现在不但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而是给贫困群众建房子、教技能、找致富门路。”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都喝上了自来水、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动力电、走上了水泥路,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惠农惠民好政策。作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知党恩、感党恩、颂党恩,带领群众以经历者、见证者、受益者的身份,看农村巨变、话家乡发展。

心中有理想,为民有力量。“信”为“行”之始,“行”为“信”之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一定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从细节小事入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一定要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就要有这种为家乡、为群众做点事的追求和情怀,舍小家、为大家,自觉把脚跟扎进群众、把口碑立在民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

心无百姓莫为官,要把百姓放心坎。“芝麻官”千钧担。村党组织书记来自群众,必须服务群众,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既然承载着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应当深知群众的苦、农民的累,热爱农民、关爱百姓,责无旁贷地代表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担负起为党聚一村人心、富一方百姓的重任。没有这种大公无私的情怀、为他人服务的情怀,就当不好村党组织书记。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小事”折射的是民意,彰显的是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村党组织书记如果不能认真解决好农民群众上学、看病、养老、居住、出行、饮水等问题,没有把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等人群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不仅自己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还会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支持。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对待、尽力去做,真正把小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三)一定要有担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很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涉及许多复杂敏感的问题,如果害怕矛盾、逃避问题,不敢攻坚克难,那就不配当干部,也肯定无法干好工作。只有真正把责任担起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能真正带领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群众。

如果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个村的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冷暖安危,样样都得操心,自己的一个意见、一个主张都会对全村产生影响,可以说是“权力不大,责任不少;补贴不高,压力不小”,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有责不担,正气难彰。如果只是把选上村党组织书记当成自我炫耀甚至谋取个人私利的资本,贪图虚名,心无为民之责,对待工作毫无敬畏,不敢担当、不愿担当,十分劲只出三分力,那就对不起这个岗位,对不起党员群众的信任,不如趁早把位置让出来,让能干的、想干的同志顶上去。

百姓是天、百姓是地,为百姓服务最幸福。《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村党组织书记要“善于做群众工作,甘于奉献、敢闯敢拼”。作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守土有责,牢记当支书为什么、在岗位干什么,对全村工作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重点难点在哪等等,都要“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必须守土担责,只要为了全村百姓利益,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认真做好争取群众、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必须守土尽责,以“燕子垒窝”“老牛爬坡”的劲头,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同致富、奔小康。

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要大胆去做。“出水才见两腿泥。”身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就当撑开了成为一把伞,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甘作一头牛,为老百姓勤恳奉献。要认真倾听农民群众呼声,不断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当“家业”,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每一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少成多、由小到大,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一定要有本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看似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但要想做好、做出彩,没有一定的能力本领打底是不够的。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要想干成一番事业,真正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就必须有“几把刷子”,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努力成为“田秀才”“土专家”,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如果空有一腔热血、一张“滑嘴皮”,是无法胜任的。

自己不会富,别当村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带头学技术、学管理、找信息、闯市场,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经营致富本领,做到别人不会的我先会,别人不懂的我先懂,别人没有富我先富,在生产经营上成为行家里手,使自己真正成为本地的经济能人和经济强人,做能致富、会致富的干部,这样才会在群众中有威信。如果一个村党组织书记,收入在村里是最少的,房子在村里是最破的,自己都富不起来,还怎么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怎么能信服你?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数。当前,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致富,发展经济就是群众最大的利益。对村党组织书记来说,既要能带头致富,也要能带领群众致富。要善于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贴近群众搞服务,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既当推广运用农业先进技术的领航人,也当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引路人,因地制宜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要大力培养农村致富能手,通过一批先富典型、能人的示范作用,带动本村经济的发展。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钱袋充足是一时的,头脑精明却能受用一世。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方针政策、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都要靠村党组织书记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去建设,这就要求村党组织书记既要抓好“富袋子”的工作,也要重视抓好“富脑子”的行动。要带头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广泛学习市场经济、现代产业、农业技术、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真正成为带领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谋幸福的行家里手。

(五)一定要有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十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村党组织书记经常面临着公与私、是与非、情与理的考验,只有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处事,才能在群众中树立一种威信、一种感召力、一种公信力,才能很好地主持一方公道、维护一方正义。

一碗水端平才是真水平。古人云:“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做人公道正派,就会提高威信;办事去私存公,就会明察事理。现实中,有的村干部个人能力不是不突出,处理人际关系不可谓不用心,然而众人不服、怨声载道,问题就出在没有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人。当年,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好不容易接到一批救济粮,但粮食怎么分,社员却互不相让。针对这种情况,刚上任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没有轻易定夺,而是从夜里10点到凌晨5点,带着社员逐户查看并记录每人家里的存粮情况,然后定下了“谁家粮食少,就给谁家多分”的规矩,让争执的社员无话可说。公平是权力的底色,村党组织书记要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必须摒弃私心的影响、人情的干扰、利益的羁绊,坚持公道正派、不偏不倚,护理不护人,维护绝大多数群众利益,才能有权有威、群众信服。绝不做“门槛上的鸡蛋”滚出滚进都行、不做“墙头草”顺风倒,没原则没底线没人格。

既要讲原则也要讲感情。农村历来就是人情社会,讲感情、重亲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怎样对待感情,如何过好亲情关和友情关,对每一名村党组织书记来说,都是一种考验。现实中,面对乡里乡亲,有的村党组织书记“宁失原则不失感情”,谁的忙都想帮,谁的事都想办;有的只顾私情不顾公道,优亲厚友、厚此薄彼。共产党人“讲感情”与“讲原则”是一致的,要合情合理处理一切事务。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原则,“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共产党人的感情。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严格按规矩办事、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同时,又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农村发展有盼头、农民群众有甜头。

(六)一定要有好口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村党组织书记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得最清楚。只有自己走得正、行得端,要求别人才有底气、说话办事才能硬气,也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职务是一时的,名声是永恒的。做一任村党组织书记,时间不过五年,但做得好不好,在群众中的评价却是一辈子的,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干得好,群众就会认可,即使下台不干了,群众提起来也是满口赞誉,自己也光荣;如果干得不好,甚至贪污村产、滥用权力,那是不得人心的,自己和家人在村子里也抬不起头。作为本乡本土的一员,村党组织书记必须重名节、惜名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这不仅是服务群众,更是成就自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自己说好不算好,老百姓说好才算好。事实上,服从上级和服务群众是统一的,只有群众认可支持,有了好的“口碑”,才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和奖励,得到“奖杯”。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遇事多听群众意见,从群众呼声中找差距、找问题,让群众画像打分,靠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取信于民。

只有自身硬气,群众才会服气。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底线,也是最根本的能力。这个能力不过硬,其他能力都等于零。村党组织书记这个“乌纱帽”虽不起眼,但一旦把“微权力”当成敛财的“敲门砖”,啃噬的是群众的信任感,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输掉的是党员干部的口碑。现实中,面对集体经济、拆迁补偿、工程项目、扶贫资金等方面的利益诱惑,个别村干部“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签个字、盖个章都要得点好处,甚至出现了触目惊心的“小官巨贪”。公生明、廉生威。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自己的无私无畏,大胆工作、公正裁决,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新时代农村党员应当努力做到“六个带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农村党员既是最基层的群众,更是第一线的党员,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也是党联系村民、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党员身份,谨记入党誓词,努力做到带头守纪讲政治、带头学习提素质、带头作为比奉献、带头致富促发展、带头服务作表率、带头自律树形象,成为党在农村基层高高飘扬的一面面鲜红旗帜。

(一)要带头守纪讲政治。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讲政治不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途径,也是党员的根本遵循。讲政治,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懂规矩、守纪律,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干事。

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没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农村党员作为基层的先进分子,必须带头遵守党章各项规定,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党的纪律规矩办事,明白严守纪律规矩的重要性和不讲纪律规矩的危害性,始终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要遵守政治纪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遵循组织程序,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始终在纪律规矩范围内从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违背组织意愿。

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大家乡里乡亲,彼此熟悉,但农村党员特别是边境一线地区的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顾及颜面、左右摇摆、态度暧昧。对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要增强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坚决斗争,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二)要带头学习提素质。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本领是党员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农村党员因为各种原因受教育程度相对要低一些,更要及时补课充电、加强学习。

先进不先进,学习要跟进。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不能发挥好,体现得充分不充分,和党员是否注重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读书、不看报,热衷于喝酒打牌,那先进性就无从体现、无法体现。知识决定底蕴,见识决定水平。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多一些知识的滋养熏陶,才能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做得比别人更好一些,才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学习不停步,本领就会大进步。身处当今这个信息井喷、知识裂变的时代,面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党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积极参与技术改良;学习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增强做好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能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运行规律,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知识更新、拓宽眼界视野,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推动者、社会发展的引领者、服务凝聚群众的主心骨。

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高手在民间,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勤劳的品格、乐观的态度、奋进的精神,积极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智慧,切不可自以为高明。但也不能“跟在群众后面跑”,而是要善于引导群众、启发群众、教育群众、提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所学知识与解决群众困难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对群众不了解的情况要及时宣传,对模糊认识要及时讲清,使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主张;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观念要及时纠正,引导和带领群众自愿、自觉、自信地跟党走。

(三)要带头作为比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评价一个党员是否先进,既要看他的思想觉悟、政治表现,更要看他是不是能够积极作为、无私奉献。农村党员只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幸福,才能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不作为其实就是不担当。群众是否认可一个党员,主要看他敢不敢担当、有没有作为。如果没有担当精神,不能为民做事,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当前,有的农村党员看到利益就上,遇到困难就怕,面对任务就躲,背离了党的宗旨,辜负了群众的信任,损害了党的形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农村党员要自觉担起该担的责任,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义与利的关系,主动挑重担、干累活,把担当作为体现在日常中、落实在行动上。

党员既是身份也是责任。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思想带来较大冲击,农村党员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一些无职党员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职务就没有责任,就没有担当作为的必要,甚至滋生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对村集体的事务不上心、不热心,冷眼旁观甚至说三道四,长此以往,不仅损害自身形象,也不利于村集体的发展。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增强主人翁意识,热心集体公益,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群众等方式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发挥自身特长,助力乡村振兴。

甘于奉献是党员的本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默默坚守一线的农村党员,还是在洪涝灾害中主动作为的党员干部,都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奉献和担当。当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农村党员要主动发扬“老黄牛”式的奉献精神,辛勤耕耘、默默付出,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之中,做到群众有难不推脱,结对帮扶不打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要带头致富促发展。农村要富强、农民要发展,关键要有产业支撑、有集体经济。农村党员是村民中的先进分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旗帜和标杆,要主动破除“等”“靠”“要”思想,发挥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作用,在探索致富思路上多动脑筋,在奔小康上多想办法,努力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领头羊”。

农民要致富,党员要帮助。农村党员的精神面貌、干事动力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党员首先强化致富意识,才能带动广大群众共思发展、同谋发展、齐抓发展。要带头树立发展意识,克服“给政策给路子不如给资金”等消极思想,努力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新思想、新技术,帮助村民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致富奔小康,党员做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把带领群众致富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农村党员有带头致富之心,更要有带头致富之能。如果自身不思发展、不善发展,甚至比不上一般群众的发展程度,引领带动作用势必大打折扣。要树立标杆意识,充分用好国家脱贫攻坚、产业帮扶的好政策,立足村情、挖掘优势、科学谋划,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村本户特点、能够复制推广的发展道路,用自己的致富经验树立起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引领群众创业致富。

先富带后富,共走小康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不能落下一人。农村党员是建设全面小康的一线力量,不仅要通过辛勤的劳动、合法的生产经营先富起来,更要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带领,为其他群众树立“靠自己走上致富路”的信心和决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帮助群众找到致富路子,实现共同富裕,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五)要带头服务作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的,并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党员身份不是炫耀的资本和脱离群众的特权,其根本使命是为人民服务。每一名农村党员都要努力成为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机细胞和流动窗口,通过实打实的工作体现先进性。

我是党员跟我上。新时代呼唤新作为,需要广大党员一级一级主动作为,切实把服务群众的要求落实落细。如果党员都自私自利,“各管各家事,各唱各的调”,那村子就不可能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要主动强化党员意识、亮明党员身份,把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主动带头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农村社会稳定,切实把群众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民生,他多次表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原则。农村党员是党组织和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肩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职责,要始终以“勤务员”的身份定位自己,不厌其烦、不畏其难,始终站在急难险重第一线,宣传解释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决好群众的困难问题。

经常走进群众的门槛,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老百姓有什么困难,我们就解决什么困难。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既要防止“应景式”“模式化”的形式主义,又要防止“保姆式”“大水漫灌”式的一刀切。要坚持普遍帮扶和精准帮扶相结合,在确保一般性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服务方案,坚持实物帮扶和智力帮扶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要带头自律树形象。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都管不住自己,怎么能带动别人?自律,是人的一种觉悟、一种自爱、一种境界。严格自律是共产党员的终生必修课。新时代的农村党员,要自觉树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意识,带头履行村规民约、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自律走前头,真正树立起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自律是最好的保护。自律是高度的自觉,是最灵验最有效的护身符。有的党员干部出问题,往往都是从突破纪律规矩开始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目无组织纪律,把这个村当作“私人领域”,搞拉拉扯扯、利益交换,直到锒铛入狱才幡然悔悟:当初要是自觉自律,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有自律才会有自由。俗话说:“没有盆的花朵长不直。”缺乏自律的人生就犹如不按时收割的稻田,最后只会误了农时、荒草丛生。自律是对自己的严格约束,看似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好像束缚很多、自由很少,但正是这种严格的自律,才能够确保一个人始终不越红线底线,在法律规矩允许的框架内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才是最大的自由。那些总想突破法纪约束找“自由”的人,常常会身陷囹圄,最终失去自由。

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老百姓怎么看我们的党,最先看到的就是身边党员的样子。每一名农村党员的形象都关乎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领导力、关系到人心向背。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群众中树起示范和标准,以个人形象的优良促进党的形象好转,做一名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信赖的好党员好干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二篇】

作为管理人口近500万的大基层,XXX省XXX市龙岗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创新活动方式,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努力把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走在前作表率,加强机关党建工作

龙岗区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改革创新精神,坚持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促进业务工作,把机关党建要求融入队伍建设、业务工作的总目标,同步统筹谋划,同步部署实施,同步创新提质,切实推动机关党建与队伍建设、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构建多方参与、优势互补、资源聚合、力量融合的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和整体效能,争创龙岗区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是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思想融合。龙岗区机关各级党组织树立“机关党建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就是一项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工作”理念,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聚焦党的政治建设,在部署落实业务工作中,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全力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坚持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落实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引导机关工作人员提高思想觉悟、树立优良作风。经常了解分析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向上反映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和思想化解工作。注重将思想工作融入到日常业务和机关党员干部生活中,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工作的载体、手段和方法,以思想工作的成效提升机关业务工作的实效。区水务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凝心聚气、统一认识、鼓舞干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包河攻坚,全区水污染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注重党建与业务的机制融合。以项目党建为龙头,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在工作机制上的协同加强,确保机关党建工作和改革发展中心任务持续推进,结合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急难险重任务,进一步巩固深化党建引领攻坚项目的做法。区住房和建设局党委着力解决住房难问题,筹集公共住房套数连续9年居全市第一。以组织制度为载体,机关各级党组织在组织生活会上,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思想、理思路,把党组织推进工作的意图表明出来,把党员的思想凝聚起来,然后再召开部门工作会议,学习业务知识,部署推进落实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同政治学习、党组织活动有机结合,实现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同步开展,党建任务和业务任务同步部署。以党建引领为重点,各单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瞄准在不同层级、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上的业务需求点,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和业务互促互进,让党建工作成效在业务工作中具体彰显,让业务成效成为党建工作的真实检验。

三是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力量融合。在体制机制完善优化上,突出抓好纵横两个方面。龙岗区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建立机关党组织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责任落实机制,形成区委领导,区直机关工委统筹管理,单位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总支具体领导管理,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把支部建在具体的科室上,从组织设置上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此外,区直各单位之间自行自由开展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经验交流;各级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企业、社区、居民小组,了解、发现、解决问题,提高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在党务队伍的选拔培养上,机关各级党组织重视党务岗和业务岗的交流,将党务岗位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淬炼阵地。畅通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双向交流的渠道,择优推荐、选拔优秀党务干部到重要业务岗任职,注重吸纳业务部门优秀人才到党内任职,实现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互相促进提高。通过开展各种论坛,提升党务干部业务能力;通过主题党日、党务知识竞赛等,引导业务骨干积极参与,提升业务骨干的政治能力和党务知识水平。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办公室主任抓社会组织党建和业务双向发力、成绩显著,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龙岗区作为XXX的行政大区、产业大区,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龙岗区明晰街道社区职责定位,制定XXX市龙岗区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实施方案,通过明责、赋权、减负,明晰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职责定位,完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处理好条条和块块的关系,解决多头指挥、边界不清等影响治理效能和治理能力的问题,把街道建强。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全区110个社区达标;实施“头雁工程”,开展社区党委书记轮训,选优配强社区党委领导班子;深入开展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三年整顿,20**年省委组织部集中检查验收中3个优秀、3个达标。提升社区党委整合资源为民服务能力,通过保障社区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强化社区党委在社区各类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41家社区级股份合作公司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集资委主任;落实社区党委、居委会班子成员实行“交叉任职”,比例超过80%等。

二是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龙岗区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无缝嵌入到基层治理中去,形成党的组织、自治组织、单位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居民群众内在协同的治理格局,打造了四季花城、南岭村社区、上木古等党建典型,通过示范引领推动整体提升、全面进步。在引导两新组织方面,发挥市场经济、社会组织发育发展较早较好的优势,引导非公企业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承担社会责任,如亚辉龙公司开发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并捐赠近4000万元的病毒检测物资。20**年龙岗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总额近3亿元。在引导股份合作公司方面,充分发挥股份合作公司的资源优势和动员能力,通过党建引领引导其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了社区治理效能提升和股份合作公司集体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在引领居民自治组织方面,鼓励街道社区党组织探索创新平台载体,坚持党组织主导下的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丰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表达意见诉求的渠道。

三是深入推进住宅小区党建。龙岗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住宅小区党建,有效推动城市基层治理。通过发展党员、选派党建指导员、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招聘党员员工等方式,推行“把支部建在小区上”,提升住宅小区党组织覆盖率。目前,龙岗区已建立住宅小区党组织559个,管理小区党员11569人,建立住宅小区党群服务阵地406个。深入贯彻落实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有关规定,不断探索住宅小区治理创新,以党建引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运行为突破口,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主抓手,预防化解住宅小区突出问题,做实做好人民群众家门口的事。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党委疫情防控中启动“党支部+物业+居民志愿者”群防群治机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防疫观,守严守牢社区防线,经验做法全市推广;坂田街道探索社区“网格化”党建模式,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住宅小区(居民小组)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联动网格管理模式。

抓实“两个覆盖”,加强“两新”组织党建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客观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汇集力量和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龙岗区通过“四个着力”聚焦主业主责,通过开展党建摸排、组织建设、引领服务“三同步”工作,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两个覆盖”,有效提升全区两新党建扩面提质增效。

一是扩大两新组织党建覆盖面。依托“大排查”开展“大组建”专项攻坚,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面。在“大组建”攻坚基础上,全力推进“三同步”工作。推动“百企示范、整体提升”项目,调研全区12家“百企示范”企业的党建和经营发展状况,收集并妥善解决各类问题建议25条,通过示范引领带动非公党建水平整体提升。开展特色“组团党建”。制定全区“强园”工程、“活圈”计划、“上楼”行动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在现有70个园区和一批企业党建典型的基础上,再打造100个区域化党建示范点,实现全区两新党建亮点百花齐放。

二是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开展“红色企业服务月”主题活动,组建区非公企业党建“三同步”工作专班,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工商联、工信、科创、应急等8个与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部门联合参与,形成工作合力。梳理、整合、归纳各部门服务企业政策清单,形成8类30条“真金XXX”惠企“大礼包”,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切实让企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开通诉求“直通车”、办事“绿色通道”,及时收集企业诉求,协助解决经营难题。开展线上+线下双渠道宣传服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微信“线上”推送、宣传册“线下”发放等方式,确保把30条惠企服务内容宣传到所摸排的每一家非公企业。同时在区“三同步”专班成员单位中指定1名联络员,协助企业精准匹配惠企助企政策,做到事事有跟踪、全流程服务。南湾街道两新党建工作人员在“三同步”工作中,发现圣斯尔公司遇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经营规模证明难题,及时通知区科技创新局跟进对接,企业顺利领取国高激励补贴,企业主动要求街道帮助其查找员工党员、组建党支部。

三是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影响力。健全两新党建工作机制,在区、街道各级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指导帮扶开展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区两新组织党工委及委员单位职责》,充分发挥区两新党工委委员职责,通过委员直接联系对接规模较小、基础较薄弱的两新组织党支部,挂点暂未组建党组织的重点、难点两新组织,逐步引导企业主动转变党建思想观念,化“要我建”为“我要建”。精耕细作园区党建的“龙岗样本”,天安云谷、联创科技园、中浩工业城、大运软件小镇、星河雅宝等园区党建影响力持续提升。将两新党建工作与政务服务、人才、人力资源、工会等工作结合,建立了6个园区公共服务平台、9个人才工作站、2个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广场)、2个虚拟大学园等,发挥两新党组织在引领创新创业、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其中大运软件小镇党建引领创新创业,带动孵化培育了9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小镇荣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XXX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在疫情防控中检验组织建设成效

龙岗区现有3362个基层党组织、45968名党员,这是龙岗区委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抓好“最后一公里”落点的力量所在。龙岗区各级基层党组织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始终站在最前沿、第一线,接受了严峻的考验。

坚持“早谋划、早准备、早动手”立刻进入“战时状态”。龙岗区以实举措和硬要求构筑起疫情防控坚强的组织防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积极投身抗击疫情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履职尽责做好疫情防控中彰显担当作为,在汇聚群防群治强大力量中争当先锋模范,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行各业的基层党组织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有力确保了党中央疫情防控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示范带动全民战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龙岗区各级基层党组织、党员闻令而动、勇挑重担。2714名干部增援社区和交通卡口查验,333名下沉干部参与社区参与联防联控、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率先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411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带领群众攻坚克难,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第一时间转拨市委组织部专项党费和划拨区管党费共800万元,用于支持一线单位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慰问。发动全区41537名党员自愿捐款万元。迅速整合医疗技术力量,大年初二11985名医护人员按时到岗,35名专家组成了区临床专家组。抽调2714名干部增援社区和交通卡口查验,安排333人的援助工作组下沉社区参与联防联控。将表现突出的100名入党申请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52名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吸收为预备党员。发动党员和群众通过“战疫先锋”小程序参与疫情防控人数超过11万人次,位居全市前列。

从交通卡口到社区网格,从疾控中心到医院药店,从企业车间到农贸市场,龙岗区到处都有党组织高扬的旗帜,到处都有共产党员率先垂范、冲锋陷阵的身影,基层党组织的强大组织力得以彰显,平日里构建起的基层治理体系迅速转化为战疫效能,党旗在龙岗区抗疫一线高高飘扬,集中展现了新时代龙岗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集体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XX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提升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与关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国家山河破碎、人民颠沛流离,主权碎片化。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无数个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聚了坚固的党群关系同心圆。从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重视组织、善于运用组织力量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前,我们党有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如果每一个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一个基层支部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

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党支部发挥政治功能,就是要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一方面“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另一方面“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的关系。党建工作不等于党务工作。党建工作包含党务工作,党务工作不能替代党建工作。要努力克服基层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配备专职化党务工作者,落实各级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些举措大大推进了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力度,促进党的领导与基层组织建设融为一体。

严把党员发展的政治标准。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旗帜招展,才会有战斗力、号召力,最终实现领导力。因此,从源头入手,严把政治标准,落实政治审查制度,强化基层党委和县级党委组织部门领导把关作用,认真解决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重点做好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

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培养优秀的党组织书记,有一个优秀的党组织书记,党的战斗力就容易增强;相反,则可能软弱涣散。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就成为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刻不容缓的工作。

高度重视农村和城镇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抓党建,讲的是组织化逻辑;而市场经济,则讲分散决策逻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农村和城镇社区党建,需要综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从而提升服务功能和组织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正是由于集体经济极其薄弱而丢掉了经济功能,也丢掉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的服务功能,丢掉教育群众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难以实现。当前,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些城镇社区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在养老等新的服务领域举办社会企业,多渠道建立社区公益基金,积极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服务能力,最终增强组织功能。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三篇】

一个村人数从几百到上千人,党员都是占少数的,所以党员都是“佼佼者”,目前,整个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宗旨观念淡化。有的党员干部处事不公道,办事不公正,想个人多想群众少,对群众的困难不关心、不帮助;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引起了群众的反感,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有的攀比思想严重,不是比工作,比贡献,而是比资格、比待遇。二是纪律观念淡化。有的党员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对党组织的各项决议决定有利的就执行,没利的就不执行。三是党员意识淡化。一些党员没有光荣感和责任感,把自己混同与一般群众;有的党员自身模范作用差,不能起示范带头作用,体现不出先进性;有的党员干部致富能力差,自己还在“温饱线”上徘徊,根本谈不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的党员甚至参与闹班子、上访,损害了党的形象。四是素质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的党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条条框框多,机遇意识不强,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有的党员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用老套套解决新矛盾,办法少、思路窄,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差,对工作糊糊弄弄,应付了事,缺乏干就干好、干就干成的敬业进取精神。作为党员干部,一定不能小视自己,认为“党不党”无所谓,混同于一般群众,党员干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贫富差距,都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抢抓机遇,振奋精神,不断地自我审视,解剖自己,不断地自我完善,提高自己,成为科技致富的明白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一、要敢闯敢干,勇当奔康致富的能手。

一是要带头致富。“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要敢于闯市场,增强致富本领,在群众中率先致富。现在政府在产业发展都积极地提供服务、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引导。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党员要带头致富,给群众做出样子。二是要带领群众致富。“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才算富”,各村要重点培养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因为他们有市场经验、有致富门路、也有资金、有信息,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党员干部要当好群众的“千里眼”、“顺风耳”,学会捕捉准确的市场信息,搞好信息咨询,积极帮助农民开拓市场,致富党员、村干部要积极帮助解决农民在致富中,遇到的如资金、技术、场地、销售难题。三是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党员干部要不断进行“充电”,首先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一是强化知识灌输。要通过“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及市场经济知识等,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二是强化活动载体。借力“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扎实开展“双带”和致富党员与贫困户结帮扶对子等活动,为农村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舞台。

二、要服从大局,勇当精诚团结的表率。

一是要有团结的愿望和协作的精神。搞好村两委班子团结,关键是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配合要默契。两人要多演“将相和”,不唱“对台戏”,要坚持党性原则,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在权责明确、科学高效、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其他两委班子成员,要增强大局观念,求大同,存小异;多信任,少猜疑;多负责,少推诿,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形成团结战斗的坚强集体。作为一般党员,一定要增强大局观念,鲜明地支持真干事、干实事的干部,批评不干事、干不成事的干部。二是要正确对待信访问题。信访问题是涉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不论哪一个村,不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视,不能放松。信访多,村就会大乱,党群、干群关系就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就停滞不前。处理信访问题,党员重任在肩。一要摆正位置。每名党员要自觉维护支部班子的权威和形象,真正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发展的事不做。最痛恨的是部分党员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鼓动和参与群众上访,在群众身后当“幕僚”。二要当好参谋。党员与群众接触得最多、最直接,群众心里想什么、怎么想、怎么看,党员最清楚、最了解。特别是对容易引起群众上访的矛盾问题,党员要及时向支部反映,给村里当好参谋,切实帮助解决。三要一身正气。党员要认真执行支部的决议和决定,不能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对群众一时不理解、不支持的,要耐心细致地解释,做疏通化解工作。要知法、懂法,不能带头违法。还有一个问题,必须点出来,有的村为什么不稳定、爱出乱子,就是党员会开得少,不经常与党员进行沟通了解,这样的支部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这样的支部书记不称职、不会干,出了乱子,怨这个怨那个,怨党员怨群众,实际上,谁也不怨,就怨自己。

三、要关心群众,勇当亲民爱民的模范。

一是要改进作风。作风关乎民心,关乎党的形象。尤其是村干部,直接与群众接触,一定要自觉做到“低群众一等干工作”,别真把自己变成“当官的”。二是要自觉奉献。当前村务工作多、任务重,村干部的工作十分辛苦,党员干部就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当成大事,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同时,村干部要遵守廉洁纪律,事事处处严以自律,不为自己捞好处,不向公家乱伸手。同时要管好家人,不搞特殊化。三是要办事公道。群众利益无小事,体现在一些很具体很实在的事情上。有些事虽然不大,但是对某一户、某个农民来说,却是贴心连肉的大事。如果村干部都能够秉公处事,办事就会十分简单和顺利,群众也服气;如果私心作怪,优亲厚友,公事和亲情纠缠在一起,不仅办不好事情,群众也不买你的帐。因此,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公正、公道、公平,一视同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否则,早晚让群众晒了台。四是要为民解困。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就要从那些群众最关注、最盼望、最不满意、最急需办的事抓起。比如部分贫困户生活困难问题,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问题等等,都要认真考虑,帮助解决好,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要干事创业,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发展。

一是严格奖惩。标准就是“凭工作说话,凭政绩说话,凭干的事业说话”,坚持给有事业心、有责任感,能设身处地为老百姓办事,有工作能力的同志们,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使真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回报,不干事、干不成事的人受惩处。对村级的考核,采取“挖稠的、当面点、看干货、实打实”,按照工作性质实行单项考核。不管考核哪一项工作,都得“是马是骡子拉出来遛遛”。二是发挥优势。发展经济,关键是发挥优势,少走或不走弯路。村两委班子一定要思考在前,因村制宜,深挖本村发展潜力,找准优势,围绕发展干点真事、办点实事,总之,要干出点名堂来,干出几件可圈可点的工作来。如养殖、种植、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是真抓实干。“认真就是能力,扎实就是水平,求实就是成绩”。作为村干部,要做到“上不糊弄领导,下不亏待百姓”。要做到说了算,定了干,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不拖泥带水,不虎头蛇尾。一心一意干实事,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地抓落实、促工作,对确定的事情就要立即分解任务到人头,定量、定时、定效果,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到头。

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行动上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体现出我们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借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蔚然成风,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第四篇】

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为切实解决相对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发展能力,增强发展活力,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真正取得实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及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五个好”为目标,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推进规范管理为手段,因村施治、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切实解决相对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现有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通过2年时间完成,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第一年目标要求:

1、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村级党组织统筹协调、引领带动、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明显增强,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得到完善和发展,“两委”关系理顺,相互配合,工作运行基本顺畅。

2、规范管理有序推进。村级组织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并得到有效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村级事务实行“契约化”管理。

3、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根据当地发展潜力和优势,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并组织实施,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4、社会基本和谐稳定。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越级上访,初步形成崇尚文明、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的乡风民俗和社会风气。

5、农民群众反映较好。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逐步实现,工作业绩得到群众认可,群众满意度达到75%以上。

第二年目标要求:

1、班子坚强有力。党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两委”关系协调融洽,团结干事,引导、带领和服务农民群众发展能力强。

2、管理科学规范。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村级事务管理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3、经济较快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发展后劲的主导产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4、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无重大刑事、治安和信访案件,乡风文明,邻里和睦,生产生活秩序好,社会和谐稳定。

5、农民群众满意。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实现、维护和发展,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工作业绩得到群众肯定,群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二、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整顿转化解决的重点问题。

1、着力解决村级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不高,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差,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强,“两委”关系不协调,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群众威信低的问题。

2、着力解决村级管理无章理事或有章不循,决策议事不民主、程序不规范,监督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落实,群众意见大的问题。

3、着力解决发展思路不清,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主导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增收缓慢,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

4、着力解决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党务村务财务不公开,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宗族派性严重,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社会矛盾突出的问题。

5、着力解决没有村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危旧狭小,不能满足办事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需要的问题。

(二)整顿转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1、强班子,提升村级组织发展能力。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整顿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着力提升相对后进村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要围绕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深入系统地开展党性观念、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教育,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知识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两委”班子成员推动发展、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对班子不健全的,要积极物色人选,加强培养锻炼,尽快配齐配强班子;对班子成员思想保守、工作没有闯劲的,要适时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对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思进取的,要积极推行契约管理、“双向承诺”、“双述双评”等办法,强化日常监控检查;对班子不团结、不协调、闹无原则矛盾的,要采取谈心谈话、召开组织生活会等方式,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职责,化解矛盾,促进团结,形成工作合力;对思想整顿成效不明显,长期外出不在职,群众意见较大的,要坚决予以组织调整,通过乡镇派、外面请、跨村兼等方式,把那些“双带”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推荐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要实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直接掌握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情况。要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创业承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准确评价村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及村干部履职情况,并严格兑现奖惩。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有效调动和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二是壮队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统筹推进农民党员队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和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要大力实施发展农民产业带头人党员和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523”规划,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注重把青年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实用人才,把党员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提高“双带”能力,打造“能人型”党员队伍。要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频道、乡镇党校和村级电教点的作用,加大对农民党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与“三农”相关的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党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使其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认真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强化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主体意识,积极做好党内帮扶和关爱党员工作,定期走访慰问老、弱、病、残党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要结合农村区域性党建的推行,进一步丰富深化党员服务承诺、党员联系户、设岗定责、党员示范岗、党群共富联合体等实践载体,不断完善后进村农民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按照“一岗一备、存优汰劣、动态管理、跟踪培养”的原则,重点在农村致富能人、特色产业带头人、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协会负责人、企业经营管理者、退伍军人等群体中推荐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村级干部后继无人、选不出人的问题。

三是立产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发展的成效促进整顿转化。要立足相对后进村实际,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市场需求,在认真分析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找准一条适合相对后进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要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产业经营大户,发挥大户的影响力和拉动力,示范和带动周围农户跟着学、比着干,形成一户带多户,一点连一片的发展格局。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建设各类产业经营小区,通过小区把分散的生产经营集中起来,实现规模扩张,形成规模优势,不断扩大和增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行“支部抓协会、党员带群众”党建工作模式,支持培育组建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融资力度,围绕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集中力量新上一批起点高、竞争力强的大型项目和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中小型集群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拉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抓制度,促进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化。本着规范、简便、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化。要在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下,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该完善的完善。要注重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形成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对活动中的一些好形式、好做法、好举措认真加以总结、提练和完善,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形成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要重点建立健全以“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为主要内容的议事决策机制、以“契约化”管理为主要方式的执行落实机制和以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为主的监督评议机制,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钱。要建立村级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决机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民情责任区、召开民情恳谈会、选聘党员民情信息员、入户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社情民意分析会,一事一议,确保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级组织,并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五是解难题,推进农村和谐稳定。要始终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问题作为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突破口,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结合相对后进村实际,分类组织实施,让群众感受到整顿转化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对于财务管理混乱方面的问题,要认真组织清理,及时向群众公布结果;对于治安状况不好的村,要进行综合治理,及时排查、发现和解决群众中的矛盾和纠纷,将各类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建立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对于宗族势力影响或干涉村务的,要依法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对经说服教育无效,继续干扰村务的,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对存在土地和宅基地纠纷等遗留问题的,要组织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妥善解决;对基础条件较差、发展基础薄弱的村,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实行项目倾斜,通过协调整合新农村建设、生态能源、整村推进、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推广等项目,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

六是建场所,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坚持规范、实用的原则,注重高标准设计、多功能考虑、高质量建设,扎实解决相对后进村无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危旧狭小问题,以满足办事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需要。要依法明确活动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按照“完善功能、一室多用”的要求,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达到“八有”标准,即有标牌、有党旗、有会议室、有档案柜、有公开栏、有规章制度、有学习资料、有远教设备。在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要建立完善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制度,以管促用,以用强管,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和党员学习、工作、活动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接受培训、咨询信息、参加文娱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农村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不断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三、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县委成立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整顿转化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日常工作,抓好具体指导、督促检查、综合调度、典型推广等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履好职、尽好责,加强沟通配合,通力协作,以形成整顿转化工作合力。为切实加大对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领导力度,增强指导针对性,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村制度,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年轻后备干部任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副书记,下派的村党组织副书记要融入到村班子之中,坚持“三同”,驻村工作。县委组织部与乡镇党委、各包扶单位签订整顿转化工作责任书。各包扶单位负责人是整顿转化包扶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能和优势,从党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就业等方面进行帮扶。下派的村党组织副书记要协助相对后进村开展工作,促进整顿转化工作目标的实现。各乡镇党委要成立专门组织,组建整顿转化工作队,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逐村制定整顿转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整顿转化的目标、内容、措施和进度安排,整顿转化工作方案及时上报备案。乡镇党委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抓好安排部署、日常调度、督促检查工作。乡镇党委副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相对后进村党组织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不等不靠,团结带领村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整顿一个、见效一个、转化一个。

2、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将采取旬汇报、月检查、季调度的方式,加强对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调度、检查和指导,并对各乡镇党委、包扶单位和下派村党组织副书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年末对全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验收。各包扶单位每月要向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报告一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年底上报专题报告。各乡镇党委每月要向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报告一次整顿转化工作进展情况,年底上报自检评估报告。下派的村党组织副书记每月要向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年底上报履职报告。同时,县委已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纳入乡镇XX县直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完成任务好的,进行通报表彰;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效果不好,未完成工作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党组织负责人不评先、不评优,并追究相应领导责任,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做好基础性工作,营造整顿转化氛围。各乡镇党委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要专门设立整顿转化工作档案,对上级文件、本级文件、工作记录和其他各类材料分类建档,实行全程记录。县委组织部将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频道、宁城党建网上开设整顿转化工作专题节目和专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各乡镇党委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简报、板报、宣传画等媒体和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要求,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要对整顿转化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培树叫得响、立得住、经得起检验的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整顿转化工作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五篇】

农村变不变,基础在党建;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切实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都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新时代村党组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班子、一名好支书、一支好队伍。

一、新时代村党组织要做到“六个好”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村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细胞”“神经末梢”,建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党的组织体系强不强、政治功能强不强、组织力强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利益诉求多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正在推进,美丽乡村将成为我们的亮丽名片,这些都对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做到“六个好”,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凝聚在一起干事创业,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开创美好未来。

(一)政治建设要好。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只有政治上坚强有力,才能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奔向致富小康之路。基层党组织要做到政治上坚强有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村党组织必须姓“党”。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支部作为党的基本构成单元,也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如果缺乏政治建设这个根和魂,缺乏政治功能这个第一功能,农村党组织就什么也不是。农村党组织姓“党”姓“马”,就要知党敬党,为党所言、言党所言,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就要信党靠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就要忧党兴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为党担责,为党分忧,为党尽责。

村党组织理当成为战斗堡垒。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归根结底来自于农民群众的认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努力建成“形神兼备”“血脉贯通”的生命体,才能更好实现对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好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才能确保农村党员干部以坚定的政治信仰、牢固的政治意识、优良的政治品格做好群众的“领头雁”和“主心骨”。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政治建设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讲政治也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言行中,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就是要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感党恩”,牢记党的恩情,感恩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斗争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听党话,就是要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始终听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好啥,党叫不干啥就坚决不干啥,决不讨价还价。跟党走,就是要认真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感染群众、凝聚群众,及时把党的好政策惠及于民。

(二)队伍素质要好。人心齐,泰山移。一支好队伍,胜过千军万马。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为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组成。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村党组织班子队伍既要练就过硬的单兵作战能力,又要善于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1+1>2”的强大合力,才能担起千钧重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如果一个村党的领导弱化,队伍涣散,党支部就不可能有凝聚力,更谈不上领导村民脱贫致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做好农村各项工作,迫切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村子强不强,关键“领头羊”。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村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关系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现。中央要求“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村党组织是最末一级,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村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着村党组织书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班子配得好,农民少烦恼。选好党支部,带动全村富。只有筑牢了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才能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如果村党组织班子结构不优、功能不强,那就没有能力来抓经济运行、抓基础设施建设。要用好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加快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班子成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着力锻造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使乡村事业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使群众的幸福生活“倒吃甘蔗节节甜”。

能力过得硬,做事有底气。做任何事情,没有“两把刷子”,没有过硬本领,光耍“嘴皮子”,不出活、没成效,那是说服不了人的,时间一长就会“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要持续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统筹用好乡镇党校、农村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等资源,既提升理论素养,又提升实用技能,用过硬的能力本领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开创佳绩,让群众不断抓好“粮袋子”、丰盛“菜篮子”、装满“钱袋子”,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组织生活要好。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整个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村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还存在不少问题,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一些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差距,往往以集体学习代替组织生活,甚至把组织生活会开成了党员大会、支部书记工作布置会、报告会,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影响了党支部的威信。

组织生活应“热”起来。党内生活的火炉只有常烧常旺、保持高温,才能锻造出钢铁般的党性。没有常态化的组织生活,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都将失去应有的效果和效能。党员参加一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就等于参加了一次政治体检,获得了一次打扫灰尘、净化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的党性检修。必须真正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落细落实,不断锤炼坚强的党性修养。

组织生活应“活”起来。农村党员生产任务很重,开展组织生活不能生搬硬套,要在“活”字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使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内容多彩,更贴近党员、贴近实际。要结合本地实际,把组织生活与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现场教学等结合起来,与慰问贫困党员、走访老党员等结合起来,利用农闲时间开展一些便于组织、便于安排的有益活动,使农村党组织的生活真正动起来,农村党员真正参与进来。当然,绝不能以组织生活的名义,搞成吃吃喝喝、唱唱跳跳等庸俗化、娱乐化活动。

组织生活应“严”起来。组织生活的目的是锤炼党性,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咬耳扯袖,如果搞成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那组织生活就失去了意义。有的农村党组织常年不开展组织生活,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员干部对党的组织生活缺乏正确认识,把党的组织生活等同于群团活动,追求趣味性、娱乐性;有的把组织生活会开成表扬会,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必须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四)制度落实要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向制度建设要长效,把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是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策、根本之策。如果想问题、办事情不按制度要求、不受制度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会失范失控。

制度既要落地生根,更要开花结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根本上要靠制度。村党组织要有效落实党的各项富民惠民便民政策,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推行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动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进一步提升制度规矩意识。

引导村民建立“乡土味”的制度。制度好坏的标准很多,可以简单归结为“务实管用、简便易行”8个字。特别是在农村,制度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要符合农民实际需要,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有生命力,决不能在文字、内容、体例、表述上玩花样,结果好看不好用。村党组织教育、引导、支持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规章等制度,也要按照这个标准来,确保农民看得懂、能理解、愿遵守,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自觉做制度执行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离不开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让制度变成稻草人、纸老虎。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如果支部不带头遵守制度维护制度,那么广大群众也不会把制度当回事。村党组织要把制度当作底线、红线、高压线,带头认真学习制度,带头提高制度意识,带头强化制度执行力,进而推动村民尊重制度,提高制度规则意识;遵守制度,以制度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执行制度,学会用制度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矛盾。

(五)工作实绩要好。农村党组织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如果干一年、两年甚至一届都还是“涛声依旧”,村子发展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没有改善,即便班子成员不贪不占,也不能说这个班子是个好班子,其本质还是懈怠、失职,也是一种腐败。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扎扎实实干。评判一个村党组织班子的工作,不能只看他们说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班子成员竞职都要发表演讲,承诺自己任职期间要干多少事、为群众谋多少利,但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成了,说得再好、再动人,没有变成现实,就是在糊弄群众、欺骗群众。如果只是图个名誉,习惯于装装样子,开个会、露个面就等于干工作了,那是肯定过不去的,群众也不会答应。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成其事,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成绩,才算是不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

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功劳与苦劳是相互联系的,苦劳是功劳的前提,功劳是苦劳的预期结果。近几年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很多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都是“五加二”“白加黑”,走村入户、发展产业,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村干部不得不吃住都在村委会,一个月也回不了几次家。但如果没有干出成绩来,拿不出过硬的工作业绩,即便自己再辛苦、再难熬,也是很难得到大家认可的,还有可能搞成形式主义。千万不能以为天天坐在村委会加班加点,做出一副勤恳付出的假象,就算劳苦功高了。

脱贫又致富,实绩才能立得住。群众增收致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村党组织工作实绩好不好,能不能领富带富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老百姓很直接、很实在,评价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看的就是实绩。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六)作风形象要好。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出发,严整“四风”,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部分,关系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只有切实解决好农村基层不良作风问题,我们党才能夯实执政的群众基础,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组织作风正,群众心气才会顺。农村党组织直面农民群众,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农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就是以其周围农村党组织和干部的作风为重要依据的,作风形象好,才能让群众信任,才有说服力、号召力、影响力。否则,其不良作风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长期蓄积起来,就必然侵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新时代,村党组织领导村级治理,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必须从改进作风入手,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正之风,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信任感。

群众要的是“样子”而不是“架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样子’是好的形象,是群众欢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干部的德才和实绩。‘架子’则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众不欢迎的形象。”以前村干部经常喝酒吃肉,群众骂声不断,现在通过强力正风肃纪,基层组织作风明显转变,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广大基层干部经受了考验,用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思想,平等待人、用情待人,把群众当家人亲人待,把群众的事当家事私事办,用踏实苦干的“样子”、用“一碗水端平”的服务作风,赢得群众的拍手点赞。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村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村干部不是官,不可天天坐在村委会里“上班打卡”,不走访群众、不熟悉村情,自己家里的农活也不干,天天摆出一副“官老爷”的派头,甚至借助自己手里所掌握的一丁点权力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自己背骂名,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经常走进田间地头,走村串寨、入户访民,拉家常、攀亲戚,交心谈心,才能拉近干群距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要努力做到“六个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选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就带不好一班人,并对农村党组织书记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做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带领农民群众致富;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解决好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要做农村新风示范人,带头执行村规民约;要做农民群众贴心人,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与农民群众心连心。长期以来,广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涌现出了以“百名好支书”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实践证明,村党组织书记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事、有原则、有口碑,就能带好一班人、振兴一个村。

(一)一定要有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村党组织书记身处农村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站稳脚跟、有所作为。

心中有理想,坚定忠诚党。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农村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执行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传递着党的声音。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使命是服务好群众。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谋划推进工作,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以实际行动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心中有理想,永远感恩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现在不但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而是给贫困群众建房子、教技能、找致富门路。”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都喝上了自来水、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动力电、走上了水泥路,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惠农惠民好政策。作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知党恩、感党恩、颂党恩,带领群众以经历者、见证者、受益者的身份,看农村巨变、话家乡发展。

心中有理想,为民有力量。“信”为“行”之始,“行”为“信”之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一定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从细节小事入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一定要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就要有这种为家乡、为群众做点事的追求和情怀,舍小家、为大家,自觉把脚跟扎进群众、把口碑立在民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

心无百姓莫为官,要把百姓放心坎。“芝麻官”千钧担。村党组织书记来自群众,必须服务群众,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既然承载着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应当深知群众的苦、农民的累,热爱农民、关爱百姓,责无旁贷地代表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担负起为党聚一村人心、富一方百姓的重任。没有这种大公无私的情怀、为他人服务的情怀,就当不好村党组织书记。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小事”折射的是民意,彰显的是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村党组织书记如果不能认真解决好农民群众上学、看病、养老、居住、出行、饮水等问题,没有把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等人群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不仅自己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还会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支持。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对待、尽力去做,真正把小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三)一定要有担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很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涉及许多复杂敏感的问题,如果害怕矛盾、逃避问题,不敢攻坚克难,那就不配当干部,也肯定无法干好工作。只有真正把责任担起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能真正带领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群众。

如果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个村的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冷暖安危,样样都得操心,自己的一个意见、一个主张都会对全村产生影响,可以说是“权力不大,责任不少;补贴不高,压力不小”,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有责不担,正气难彰。如果只是把选上村党组织书记当成自我炫耀甚至谋取个人私利的资本,贪图虚名,心无为民之责,对待工作毫无敬畏,不敢担当、不愿担当,十分劲只出三分力,那就对不起这个岗位,对不起党员群众的信任,不如趁早把位置让出来,让能干的、想干的同志顶上去。

百姓是天、百姓是地,为百姓服务最幸福。《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村党组织书记要“善于做群众工作,甘于奉献、敢闯敢拼”。作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守土有责,牢记当支书为什么、在岗位干什么,对全村工作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重点难点在哪等等,都要“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必须守土担责,只要为了全村百姓利益,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认真做好争取群众、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必须守土尽责,以“燕子垒窝”“老牛爬坡”的劲头,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同致富、奔小康。

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要大胆去做。“出水才见两腿泥。”身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就当撑开了成为一把伞,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甘作一头牛,为老百姓勤恳奉献。要认真倾听农民群众呼声,不断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当“家业”,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每一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少成多、由小到大,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一定要有本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看似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但要想做好、做出彩,没有一定的能力本领打底是不够的。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要想干成一番事业,真正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就必须有“几把刷子”,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努力成为“田秀才”“土专家”,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如果空有一腔热血、一张“滑嘴皮”,是无法胜任的。

自己不会富,别当村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带头学技术、学管理、找信息、闯市场,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经营致富本领,做到别人不会的我先会,别人不懂的我先懂,别人没有富我先富,在生产经营上成为行家里手,使自己真正成为本地的经济能人和经济强人,做能致富、会致富的干部,这样才会在群众中有威信。如果一个村党组织书记,收入在村里是最少的,房子在村里是最破的,自己都富不起来,还怎么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怎么能信服你?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数。当前,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致富,发展经济就是群众最大的利益。对村党组织书记来说,既要能带头致富,也要能带领群众致富。要善于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贴近群众搞服务,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既当推广运用农业先进技术的领航人,也当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引路人,因地制宜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要大力培养农村致富能手,通过一批先富典型、能人的示范作用,带动本村经济的发展。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钱袋充足是一时的,头脑精明却能受用一世。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方针政策、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都要靠村党组织书记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去建设,这就要求村党组织书记既要抓好“富袋子”的工作,也要重视抓好“富脑子”的行动。要带头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广泛学习市场经济、现代产业、农业技术、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真正成为带领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谋幸福的行家里手。

(五)一定要有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十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村党组织书记经常面临着公与私、是与非、情与理的考验,只有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处事,才能在群众中树立一种威信、一种感召力、一种公信力,才能很好地主持一方公道、维护一方正义。

一碗水端平才是真水平。古人云:“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做人公道正派,就会提高威信;办事去私存公,就会明察事理。现实中,有的村干部个人能力不是不突出,处理人际关系不可谓不用心,然而众人不服、怨声载道,问题就出在没有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人。当年,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好不容易接到一批救济粮,但粮食怎么分,社员却互不相让。针对这种情况,刚上任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没有轻易定夺,而是从夜里10点到凌晨5点,带着社员逐户查看并记录每人家里的存粮情况,然后定下了“谁家粮食少,就给谁家多分”的规矩,让争执的社员无话可说。公平是权力的底色,村党组织书记要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必须摒弃私心的影响、人情的干扰、利益的羁绊,坚持公道正派、不偏不倚,护理不护人,维护绝大多数群众利益,才能有权有威、群众信服。绝不做“门槛上的鸡蛋”滚出滚进都行、不做“墙头草”顺风倒,没原则没底线没人格。

既要讲原则也要讲感情。农村历来就是人情社会,讲感情、重亲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怎样对待感情,如何过好亲情关和友情关,对每一名村党组织书记来说,都是一种考验。现实中,面对乡里乡亲,有的村党组织书记“宁失原则不失感情”,谁的忙都想帮,谁的事都想办;有的只顾私情不顾公道,优亲厚友、厚此薄彼。共产党人“讲感情”与“讲原则”是一致的,要合情合理处理一切事务。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原则,“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共产党人的感情。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严格按规矩办事、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同时,又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农村发展有盼头、农民群众有甜头。

(六)一定要有好口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村党组织书记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得最清楚。只有自己走得正、行得端,要求别人才有底气、说话办事才能硬气,也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职务是一时的,名声是永恒的。做一任村党组织书记,时间不过五年,但做得好不好,在群众中的评价却是一辈子的,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干得好,群众就会认可,即使下台不干了,群众提起来也是满口赞誉,自己也光荣;如果干得不好,甚至贪污村产、滥用权力,那是不得人心的,自己和家人在村子里也抬不起头。作为本乡本土的一员,村党组织书记必须重名节、惜名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这不仅是服务群众,更是成就自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自己说好不算好,老百姓说好才算好。事实上,服从上级和服务群众是统一的,只有群众认可支持,有了好的“口碑”,才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和奖励,得到“奖杯”。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遇事多听群众意见,从群众呼声中找差距、找问题,让群众画像打分,靠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取信于民。

只有自身硬气,群众才会服气。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底线,也是最根本的能力。这个能力不过硬,其他能力都等于零。村党组织书记这个“乌纱帽”虽不起眼,但一旦把“微权力”当成敛财的“敲门砖”,啃噬的是群众的信任感,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输掉的是党员干部的口碑。现实中,面对集体经济、拆迁补偿、工程项目、扶贫资金等方面的利益诱惑,个别村干部“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签个字、盖个章都要得点好处,甚至出现了触目惊心的“小官巨贪”。公生明、廉生威。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自己的无私无畏,大胆工作、公正裁决,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新时代农村党员应当努力做到“六个带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农村党员既是最基层的群众,更是第一线的党员,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也是党联系村民、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党员身份,谨记入党誓词,努力做到带头守纪讲政治、带头学习提素质、带头作为比奉献、带头致富促发展、带头服务作表率、带头自律树形象,成为党在农村基层高高飘扬的一面面鲜红旗帜。

(一)要带头守纪讲政治。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讲政治不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途径,也是党员的根本遵循。讲政治,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懂规矩、守纪律,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干事。

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没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农村党员作为基层的先进分子,必须带头遵守党章各项规定,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党的纪律规矩办事,明白严守纪律规矩的重要性和不讲纪律规矩的危害性,始终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要遵守政治纪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遵循组织程序,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始终在纪律规矩范围内从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违背组织意愿。

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大家乡里乡亲,彼此熟悉,但农村党员特别是边境一线地区的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顾及颜面、左右摇摆、态度暧昧。对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要增强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坚决斗争,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二)要带头学习提素质。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本领是党员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农村党员因为各种原因受教育程度相对要低一些,更要及时补课充电、加强学习。

先进不先进,学习要跟进。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不能发挥好,体现得充分不充分,和党员是否注重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读书、不看报,热衷于喝酒打牌,那先进性就无从体现、无法体现。知识决定底蕴,见识决定水平。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多一些知识的滋养熏陶,才能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做得比别人更好一些,才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学习不停步,本领就会大进步。身处当今这个信息井喷、知识裂变的时代,面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党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积极参与技术改良;学习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增强做好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能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运行规律,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知识更新、拓宽眼界视野,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推动者、社会发展的引领者、服务凝聚群众的主心骨。

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高手在民间,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勤劳的品格、乐观的态度、奋进的精神,积极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智慧,切不可自以为高明。但也不能“跟在群众后面跑”,而是要善于引导群众、启发群众、教育群众、提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所学知识与解决群众困难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对群众不了解的情况要及时宣传,对模糊认识要及时讲清,使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主张;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观念要及时纠正,引导和带领群众自愿、自觉、自信地跟党走。

(三)要带头作为比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评价一个党员是否先进,既要看他的思想觉悟、政治表现,更要看他是不是能够积极作为、无私奉献。农村党员只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幸福,才能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不作为其实就是不担当。群众是否认可一个党员,主要看他敢不敢担当、有没有作为。如果没有担当精神,不能为民做事,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当前,有的农村党员看到利益就上,遇到困难就怕,面对任务就躲,背离了党的宗旨,辜负了群众的信任,损害了党的形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农村党员要自觉担起该担的责任,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义与利的关系,主动挑重担、干累活,把担当作为体现在日常中、落实在行动上。

党员既是身份也是责任。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思想带来较大冲击,农村党员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一些无职党员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职务就没有责任,就没有担当作为的必要,甚至滋生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对村集体的事务不上心、不热心,冷眼旁观甚至说三道四,长此以往,不仅损害自身形象,也不利于村集体的发展。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增强主人翁意识,热心集体公益,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群众等方式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发挥自身特长,助力乡村振兴。

甘于奉献是党员的本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默默坚守一线的农村党员,还是在洪涝灾害中主动作为的党员干部,都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奉献和担当。当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农村党员要主动发扬“老黄牛”式的奉献精神,辛勤耕耘、默默付出,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之中,做到群众有难不推脱,结对帮扶不打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要带头致富促发展。农村要富强、农民要发展,关键要有产业支撑、有集体经济。农村党员是村民中的先进分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旗帜和标杆,要主动破除“等”“靠”“要”思想,发挥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作用,在探索致富思路上多动脑筋,在奔小康上多想办法,努力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领头羊”。

农民要致富,党员要帮助。农村党员的精神面貌、干事动力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党员首先强化致富意识,才能带动广大群众共思发展、同谋发展、齐抓发展。要带头树立发展意识,克服“给政策给路子不如给资金”等消极思想,努力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新思想、新技术,帮助村民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致富奔小康,党员做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把带领群众致富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农村党员有带头致富之心,更要有带头致富之能。如果自身不思发展、不善发展,甚至比不上一般群众的发展程度,引领带动作用势必大打折扣。要树立标杆意识,充分用好国家脱贫攻坚、产业帮扶的好政策,立足村情、挖掘优势、科学谋划,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村本户特点、能够复制推广的发展道路,用自己的致富经验树立起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引领群众创业致富。

先富带后富,共走小康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不能落下一人。农村党员是建设全面小康的一线力量,不仅要通过辛勤的劳动、合法的生产经营先富起来,更要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带领,为其他群众树立“靠自己走上致富路”的信心和决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帮助群众找到致富路子,实现共同富裕,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五)要带头服务作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的,并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党员身份不是炫耀的资本和脱离群众的特权,其根本使命是为人民服务。每一名农村党员都要努力成为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机细胞和流动窗口,通过实打实的工作体现先进性。

我是党员跟我上。新时代呼唤新作为,需要广大党员一级一级主动作为,切实把服务群众的要求落实落细。如果党员都自私自利,“各管各家事,各唱各的调”,那村子就不可能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要主动强化党员意识、亮明党员身份,把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主动带头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农村社会稳定,切实把群众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民生,他多次表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原则。农村党员是党组织和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肩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职责,要始终以“勤务员”的身份定位自己,不厌其烦、不畏其难,始终站在急难险重第一线,宣传解释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决好群众的困难问题。

经常走进群众的门槛,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老百姓有什么困难,我们就解决什么困难。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既要防止“应景式”“模式化”的形式主义,又要防止“保姆式”“大水漫灌”式的一刀切。要坚持普遍帮扶和精准帮扶相结合,在确保一般性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服务方案,坚持实物帮扶和智力帮扶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要带头自律树形象。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都管不住自己,怎么能带动别人?自律,是人的一种觉悟、一种自爱、一种境界。严格自律是共产党员的终生必修课。新时代的农村党员,要自觉树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意识,带头履行村规民约、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自律走前头,真正树立起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自律是最好的保护。自律是高度的自觉,是最灵验最有效的护身符。有的党员干部出问题,往往都是从突破纪律规矩开始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目无组织纪律,把这个村当作“私人领域”,搞拉拉扯扯、利益交换,直到锒铛入狱才幡然悔悟:当初要是自觉自律,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有自律才会有自由。俗话说:“没有盆的花朵长不直。”缺乏自律的人生就犹如不按时收割的稻田,最后只会误了农时、荒草丛生。自律是对自己的严格约束,看似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好像束缚很多、自由很少,但正是这种严格的自律,才能够确保一个人始终不越红线底线,在法律规矩允许的框架内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才是最大的自由。那些总想突破法纪约束找“自由”的人,常常会身陷囹圄,最终失去自由。

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老百姓怎么看我们的党,最先看到的就是身边党员的样子。每一名农村党员的形象都关乎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领导力、关系到人心向背。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群众中树起示范和标准,以个人形象的优良促进党的形象好转,做一名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信赖的好党员好干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05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