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数学教学汇聚通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如何搞好数学教学汇聚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第一篇】
本人有幸于2015年9月担任了我校本科生《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公共课的教学。下面就一学期下来的教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我以前担任过近十年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主要面向专科生教学。这次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大一新生,所以教学内容或者方法都要做很大转变。信息技术基础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总学分4学分,总课时72课时,一半在机房上课,一半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理论部分的内容覆盖面广,主要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等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等内容。实践部分主要是讲word2013、excel2013和powerpoint2013三个办公软件的使用。
第一堂课很重要,要向同学们说清楚几个问题:这门课是什么?为什么学这门课?怎样学这门课这几个问题。只有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学生就会对该门课程有大致了解,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提到这门课程不是为了应付等级考试,而强调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掌握的一种信息素养和基本技能。引起学生重视,另外我也会在第一次课上,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参考资料,如慕课上的相关视频教学,以及好的参考书等,同时告知学生不要仅仅满足课上内容的学习,应注重课后的阅读扩充和学习。
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讲授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所以备课很重要,不仅要备教案,也要备学生,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另外要注重课后答疑,因为本科生较专科生学习更积极,学习能力也强,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后安排答疑也是很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前课后如果时间充足,我都很乐意给学生答疑,另外通过建立qq学习群,方便课后随时随地交流答疑。虽然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可以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我感到乐此不疲。通过收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反哺教学,让我在教学中能够及时做好调整,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南特师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师范类学校,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教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相当一部分要成为教师。所以师范学院的本职工作,或者说最基础的工作,是师范生的培养,在这一点上,师范学院应该在教师教育方面,在培养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教师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我认为,一般地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却远远不够,教师的本职工作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要注重促进学生智慧的升华和人格的养成。我觉得智慧的升华和人格的养成,才是大学教育赋予大学生真正受益并享用终身的人生宝藏,同时也是大学教师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一种人生动力。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发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即教学的管理者。要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管理能力。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几十个,像我们公共课甚至有一百多个学生,怎么能够管理得好?这个管理过程就非常重要。所以,教师也应该注重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体而言,我认为本科生整体素质较高,学习的积极性较强,学习自主能力也较强。这就要求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们广大教师在学院领导关心、帮助和指导下,应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自觉奋斗、争取让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能更上一层楼。
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第二篇】
斯托利亚尔曾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学要充分暴露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另外,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应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使数学学习具有价值、富于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联系,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这些是我们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能做到的,但要彻实的做好这一点,又是谈何容易!为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从课前备课做起。在潜心备课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思想的小火花冒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灵感,把这样的灵感收集起来、记录下来就完成了优化课堂的第一步。然后要做的是把教材的内容进行分割整理设计一下教学步骤。我认为实行新课改之后,没有必要非得遵循某一个教学模式的几大步骤。只要课堂教学中收到奇效,那么教学步骤的安排可以自然一些、随意一些。比如说,在设计七年级《图形的平移》时,在没有多媒体演示的条件下,又难于做教具时,要求把课上得生动形象些,我的想法是在班上找一个学生上讲台向不同方位按标准走动而后观察想象(在立正姿势下,向右走两小步后呈立正姿势站立,让其他学生观察想象现在某同学的身体随走动之后有何变化?是不是脑袋还在原来的地方悬着,而脚向前挪动了两小步,整个身子拉长成了象动画片中一个具有卡通形象的人物呢?显然不可能。),对此,我认为即便不写在教案本上,直接在课堂就能实现的,虽然美中不足,但不妨试一试。在探究完这一个知识点之后,我可以就此展开一系列的书本上的练习或是活动,然后再回到课题的主要内容上来。我的理解是这有些类似于散文的最高境界之"形散神不散"。这也算是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可让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都得以发挥吧。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实战训练才会出意料之外的结果吧。同时在课堂中我们强调教师要起到"主导"的作用。说起来容易,但真正的做起来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教师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实践中揣摩体会。我认为,教师就要像一位导演,学生就是他的演员,只要导演一声令下,所有的学生便会唱念做打,一拥而上,整个课堂便会呈现出一片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这样便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其次,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我们写在纸上的教案是固定的,可是学生是活生生的,课堂也是活生生的。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去适应教案,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改变教学计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的时候要用脑子上,要用心去上,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体会他们的感受,然后把课堂内容、形式或讲课节奏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学生沉闷的时候,释放一些激情给他们;在学生过于活跃的时候,传递一些冷静的信息给他们。比如,在进行八年级《实数》单元复习,学生做实数计算方面练习题时,让学生通过简单常规题型训练,我的做法是分组比拼看谁快又准的方式使学生更有兴趣,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难题向同学们发起挑战,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感到这节课我们分享快乐,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让人感觉有一些烦。总之,要恰到好处的控制学生的状态与自我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更需要不断地向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请教,才能与日俱进,才能有朝一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再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课堂上我们过足了导演瘾,那么在下课之后,我们就必须向张艺谋、陈凯歌那样仔细地认真地回味一下本节课的精髓所在,不足的细节都要不遗余力的把它记忆下来,一次次反思,改进。以供日后上课之随机应变之需要。这样才会不断地涌现出像专家级教师的优质课。
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真正的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付诸行动的。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一点一滴,却坚定不移,终会水滴石穿的。毕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嘛。
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第三篇】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需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根据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或“知识传播者”层面,更应该担当起塑造学生个性的责任。因此,以学生个性需要为出发点,对其学习积极性和自觉主动性进行最大程度地激发和培养,从而使其个性得以张扬和发展十分必要。
1主体学习欲望的充分激发。
趣。”因此,高中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独特个性爱好进行充分了解,在灵活的引导启发中,使具有语文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缺乏语文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够在激发培养兴趣的基础上投入语文学习,在主动自觉学习的基础上,使其独特个性得以发挥;在亲自参与活动的基础上,对情感进行掌握,从而使其形成自我肯定体验。比如:在学习完《我有一个梦想》后,我安排学生进行语文写作训练,在开放的意识指导下,我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梦想进行充分描述,我告诉学生“大家怎么想,怎么写,只要不违背文体要求和部分基本思想原则,写什么,怎么写,你们自己掌握。”在赋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的基础上,一方面使学生写作的长处得以体现,另一方面也使其个性爱好、自有意识等得以进一步增强,在以“我要学”的主动意识代替“要我学”的被动思想的基础上,也使语文学习效率得以极大提高。
2更多思索空间的充足预留。
展,学生的个性得以培养。教师可以较多吸收和借鉴美国教第一文库网学的创新思想,引导学生开动脑筋、“haveatry”,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充分发表,从而使其交流、表达、沟通、创造和发现的技能意识得以培养。比如:在组织学生阅读《拿来主义》一文时,指导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不盲从、不迷信,不满足于对文章片言只语或中心思想的把握,也不拘泥于文章结构的分析和一般的文本解释,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知识体验对见解和意见进行发表,从而使学生在培养自身个性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能积累适于自己的阅读方法。
3求异创新思维的积极鼓励。
识“活学”的基础上,使之得以真正沉淀为学生自身的素养。4层次化教学的充分开展。
由于个体之间拥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在学习成绩方面也表现出有优有劣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激励评价、快速反馈、分层优化、主体参与”的原则进行贯彻,在班级中,对分层教学进行组织和实施。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通常遵循统一标准,在”一刀切”的条件下,后进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教学成为中等生可以享受的特权。在这一现状下,高中语文教学在组织和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维方式、接受能力、个性和成绩的差异,对适于不同层次的相应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选择,无论是作业布置、出题测验,还是教案设计,都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就感和收获感,在使其潜能和兴趣得以激发的同时,也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教学目标的激励、导向和定位作用。此外,教师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和教材要求,对学习目标进行自主选择和自行拟定,在确保其实效性的基础上,也使学生内驱力得以形成,使其自信心得以培养。
5结语。
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第四篇】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它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要保持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必须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一般分为技术应用型、知识应用型、创新应用型三种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四大特点: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系统的,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三是要有全面的能力素质,不仅要具备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四是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要具备组织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谋划决策能力、分工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特别强调具备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制图、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新模式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内涵,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老师在新模式教学下应该对传统模式进行哪些改进、自我学习提高的方向在哪里?学生如何变得真正自觉、主动的学习?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智慧,使人昭昭”的教学境界。因为这个情况下,学生可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在激情的感染下,在智力的挑战中,迸发出火花,使一些道理在相互的交流中昭然若揭,实现教学相长。首先,教师应在知识储备数量和质量上、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学质量上、管理学生水平上来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以实现“老师教育教学的高度投入、负责,对课程的严格要求”工作状态,那我们更应该找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切入点。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加强师资建设必不可少。要实现教师高度负责、全身心投入以及对课程严格要求的工作状态,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一是要树立现代的思想观念,具备开拓创新、民主平等、竞争择优、分工协作等现代思想观点;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要有效的智能系统。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传播者,而且要成为科学知识的创造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既要注重“开智”,又注重“育人”,既要强调传授知识,又强调发展个性。
第二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奉献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强烈的事业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按时下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新解,视尽职尽责的干好自己工作是本分,老师既要谨记“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的传统行规,更不要忘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时代和历史重托。
我们不是科研型院校,不能够定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次我们不是职业教育院校,也不能够定位培养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另外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播间接经验的媒介,相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就是说我们能够教授给学生的是成熟稳定、被验证为正确的知识和技艺,当然,进行超前性科研研发的教育领域除外。这就要求我们的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宽口径和后续潜力的人才。综上所述,同时依据我们已有的教育力量和资源,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延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区别与理论培养模式,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其蕴含的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臵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第二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
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郑红梅。
电气工程系。
xxxx大学本科毕业小结。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我在交大的专升本学习就要结束了,就要毕业了,有一份不舍,有一份牵挂。
因为在这两年的之中除了让我知道了自己的思考,还让我知道了学习以及一些外在因素对我人生的的作用,使我基本形成了一整套自己对自己人生的看法。在学习中我始终将自己神贯注地投入其中,致力于做一名让老师放心的好学生、让家长省心的好孩子,努力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做到最好,并成功地在学业和兴趣爱好中找到了相互促进的平衡点,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学习经验的同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着并快乐着。我明白学习也是一门不断完善自我的艺术,而不只是为了最终的毕业。在三年中我总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这些都是积累起来的人生财富,将会在今后的许多方面终生受用,因为人生是要永远不断学习的。一滴水如果融入大海,就不会枯竭。学习中的快乐和温暖是在学生时代,可能我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但是最令我最珍惜也是最受益匪浅的。在校期间,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广泛认同。老师的教导和鼓励、同学的深厚友谊,共同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当我每每踏入校园时,就会如春风般迎面而来。我相信当我走出校园时,这份珍贵的情谊将永远伴随我,成为我今后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动力。总之,在这两年半的学习中,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人生财富,自己也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得到了锻炼。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向着自己人生的目标迈进!
最后向我的班主任段老师致敬,感谢她两年以来对我的帮助与教导,谢谢!
得体会任莹利。
通过对黄淮学院转型的充分学习,我们要积极汲取黄淮学院转型之经验,努力做好转型准备工作,为以后发展积淀知识和经验。
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第五篇】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它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要保持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必须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一般分为技术应用型、知识应用型、创新应用型三种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四大特点: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系统的,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三是要有全面的能力素质,不仅要具备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四是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要具备组织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谋划决策能力、分工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特别强调具备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制图、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新模式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内涵,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老师在新模式教学下应该对传统模式进行哪些改进、自我学习提高的方向在哪里?学生如何变得真正自觉、主动的学习?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本身对所讲课程不熟悉,或者理解不透彻时,加之老师的表达能力、交流沟通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挥,使很多课堂变得十分沉闷,学生当然的不会产生任何兴趣。如果老师水平较高,对课程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把握,能够做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不仅仅是为了学业成绩,更是为了知识,为了学到真正的本领,因此会格外用心。老师对课程充满了激情,充满了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够把枯燥的理论风趣化,把深奥的东西通俗化,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真正的东西。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就像一个牧童,而学生就像一群小羊,老师把他们带到一个丰美的田地面前,小羊们都在争先恐后的怀着极大的热情寻觅合适的稻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能达到一个“以其智慧,使人昭昭”的教学境界。因为这个情况下,学生可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在激情的感染下,在智力的挑战中,迸发出火花,使一些道理在相互的交流中昭然若揭,实现教学相长。首先,教师应在知识储备数量和质量上、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学质量上、管理学生水平上来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以实现“老师教育教学的高度投入、负责,对课程的严格要求”工作状态,那我们更应该找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切入点。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加强师资建设必不可少。要实现教师高度负责、全身心投入以及对课程严格要求的工作状态,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一是要树立现代的思想观念,具备开拓创新、民主平等、竞争择优、分工协作等现代思想观点;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要有效的智能系统。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传播者,而且要成为科学知识的创造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既要注重“开智”,又注重“育人”,既要强调传授知识,又强调发展个性。
第二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奉献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强烈的事业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按时下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新解,视尽职尽责的干好自己工作是本分,老师既要谨记“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的传统行规,更不要忘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时代和历史重托。
我们不是科研型院校,不能够定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次我们不是职业教育院校,也不能够定位培养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另外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播间接经验的媒介,相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就是说我们能够教授给学生的是成熟稳定、被验证为正确的知识和技艺,当然,进行超前性科研研发的教育领域除外。这就要求我们的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宽口径和后续潜力的人才。综上所述,同时依据我们已有的教育力量和资源,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延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区别与理论培养模式,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其蕴含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臵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第二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郑红梅。
电气工程系。
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第六篇】
作文,是语言的一种输出形式,也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 渠道之一。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学生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下面是关于如何搞好初中作文教学的内容,欢迎阅读!
作文在初中语文中考试卷中占有“半壁江山“,可谓是作文写得好,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初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尤其是初一作文写作主要是建立在小学作文的模仿写作基础上上,虽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朦胧的写作意识,但是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要想让学生尽快摆脱小学时的幼稚模仿模式,建立自己的成熟写作模式,从而真正会写作文,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首先,对学生进行归类,并根据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以及所处类别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分类的依据多种多样,根据学生兴趣的有无可以分为有兴趣的和没兴趣的',有兴趣的还可以分出兴趣较高的和兴趣较低的;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宽窄可以分为知识面宽广型、知识面狭窄型;根据学生的书写的水平可以分为美观、工整、基本工整、潦草:根据学生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程度可以分为透彻型和肤浅型;根据学生对于文章的结构的把握上可分为写作结构完整型、结构不完整型;根据作文内容的充实程度可以分为内容充实型和内容空洞型等等。对学生分出类别以后,一定要与学生沟通,既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类别的培养目标,又要打消学生“我是不是不好的学生”“老师是不是不想看我的作文”等等顾虑。
我对于我班学生在开学时就采取在不做任何辅助讲解的情况,布置1篇作文,根据学生的最真实作文水平进行分类。然后以此进行作文指导。
当然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分类也不是越多越好,分类的标准要既有代表性,又要有针对性;既不可为了达成分类这种形式而进行分类,走形式;也不要让分类的标准过于模糊,将不同问题类型的学生放在一类,降低教学的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第1篇作文,给每一个学生进行准确定位,确定类别,并根据学生在以后的表现适时做出调整。
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指导,重在提出改进意见,定期进行检测并及时反馈。
在确定好学生的作文大致水平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比如对于知识面比较狭窄的同学就要鼓励他多读文章多积累;对于书写较差的学生可以要求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字,争取潦草的写到基本工整,基本工整的写到工整,工整的写到美观;对于文题理解不透彻的学生可以多出一些题目,让他研读,训练理解,培养能力;对于结构写不完整的可以让他看一看一些典型的首尾呼应的文章,以增强对于文章的整体概念;对于文章内容空洞的同学自然要建议他首先是多积累素材,其次是要善于运用手中的素材。
例如关于作文的细部处理上,我的教学心得是文字与情感上的“简单——复杂”的辩证处理上,细节描写是要把“简单的语言复杂化”,就是在细节上详细描写,不惜笔墨;情感上的处理应做到“把复杂的情感简单化”,即是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情感表示出来,尽量使用短句,情感表达要清晰、语句要简短。在进行了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后就要结合学生的后续习作情况进行具体讲评,根据学生每一次作文的情况制作一个记录薄,将学生每次的进步和存在情况进行记录并结合学生的作文及时给与反馈,争取做到摈弃缺点,固化优点。还可以结合期中期末的考试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阶段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的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改进或是努力地方向。需要提醒的是讲评时要注意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切忌挖苦讽刺。
再次,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适时调整学生的类别,让学生始终都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作文水平的进步也是不断表现出来的。当学生能有效完成前一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再适合原有类别的培养目标时,就需要对学生及时进行调整培养类别,使学生自始至终都有明确的阶段性努力目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评价可以借助于大型阶段性考试的检测结果,如期中、期末考试。这样的考试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检测可能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也可以根据每周的作文情况进行总结判断,每个月进行一次调整。但是最好不要频繁的调动,以免适得其反。
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第七篇】
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现代化的教育体制中已经呈现了不可替代的一面,而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展现了其重要性,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习的氛围,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把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教学紧密结合,也是教学技术上质的飞跃。
多媒体是一种能够把图像、声音、文本、视频等通过计算机软件合成的的技术,它通过融合计算机、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于一体,完成了多种信息的交互。目前,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具有多种特点:多样性、交互性、数字化、实时性、集成性等。多媒体的这些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取缔了传统方式的黑板粉笔字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的视频、图片和音频等效果,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学生传递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为计算机教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能够提供生动的图画效应,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无法使学生提起对学习知识的兴趣,而多媒体通过直观明艳的画面和动听的声响,创造出完美的教学环境,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引发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入情入境地去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欲望,不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能够快乐地去学习,能够从娱乐中获得知识,充分发挥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让抽象和概念化都形象起来,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求知都体现在了教学中,提升了学习效率。
2.提供直观的演示材料,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注意力大大增加,增强了感性认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非常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疲劳,进而产生厌倦心理,而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直观的画面影像等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知识的感知度提升。把文字,图像,声音等融为一体,组成生动形象的影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比抽象的文字概念更容易理解和体会,增强了学生对学习事物的感性认识。
3.真实客观的操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视听效果,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有些更是难以理解的,但是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视频音频等把抽象的知识具像化,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视听效果,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既减少了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费事地去听讲和理解,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演示出了生动的影像音频画面,使学生更能直观地去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通过触类旁通相邻学科知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计算机知识非常复杂,而且与相关学科能够相互关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可以枯燥地讲解,这很容易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导致所学知识非常有限,遇到问题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够触类旁通,也不会尝试用新的知识、新的工具来解决问题,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生动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在观看中有所感悟,在学习中有所体会,进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反思相关知识,对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地应用新的方式解决,提升了学生的见识。
1.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误区,不加区分,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辅助性工具,是辅助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总结新的教学方法,不应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认为每节课都必须进行多媒体教学。有些学校过多地投资设立多媒体教室,并鼓励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许多教师不去管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怎样,也不管学生的满意度怎样,只是一味地想要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挤占多媒体教室上课。
2.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良莠不齐,特别是网络课件的数量偏少。现在,对于多媒体课件只是把教材里的内容加以复制,而老师教学时也只是照本读,使得整个教学根本没有与学生很好的互动模式,导致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十分不好,不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软件来表现所要讲授的学习内容,导致教学课件主题不明确,层次不清晰。另外,网络上的课件制作数量特别少,无法进行深入学习。
3.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场面死板,气氛不活泼。多媒体的课件都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准备好的,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进度也都是按照所编写课件的进度来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在多媒体台前通过屏幕上的课件照本宣科按顺序讲解,根本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这导致课堂气氛十分呆板、不活跃,使得教学效果很差。
4.多媒体教学导致教师的基本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明显下降。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导致很多教师过分依赖教学软件,自身的教学水平难以提升,一旦软件故障,就无法正常施教,而且只会对着课件照本宣科的读一气,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毫无新意,更无法体现教师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
1.对多媒体教学要有明确的认识,以免盲目使用。尽管多媒体教学十分先进,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当先了解教学课程的性质,合理设计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效果,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鲜活有趣。
2.要加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多媒体课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添加一些新的内容,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开拓学生的眼界。制作课件要突出内容重点,要以教学实际效果为主,体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动画来阐述一些和教学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应改变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由原来的授课者转换为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可以通过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题,来启发学生进行创新和思考。
4.在实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升。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不能够做到遵循教学规律,不能够合理的组织语言,不能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这对一个授业者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来保证面对各种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创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导,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也会不断完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更好地将其与课堂教学融会贯通,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够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第八篇】
充分利用课题,让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这样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如教学“样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当揭示课题后,教师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争先恐后说:‘我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我想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是不是也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我想知道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不是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样?”随即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趣,提高质疑水平。
第二,新课教学中质疑
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质疑。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所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乐于质疑。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快判断出能被3整除的数呢?这些数有什么规律呢?”从而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探索知识规律。
其次,掌握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质疑。同时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思维价值。
第三,提供时空,让学生能够质疑。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材料袋(1分米长的毛线、1张正方形纸、4个小方块、6根小棒、10粒围棋子)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创造出一个分数,并在小组里交流。在每个小组充分交流之后,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分的过程和得到的分数,其他同学质疑。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一份是1/4,另外3份是多少?”、“5粒围棋子为什么是1/2呢?”“2根小棒是2/6也可说是1/3。”……因此,这节课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很高,提得问题也很深刻有价值。
一、创设质疑氛围,激发质疑兴趣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能使人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才能感说敢问,无顾无忌地、大胆地提问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质疑问难,他的心理是充满自信的,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然而,学生进行质疑的最大障碍是信心不足,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质疑,必须扫除这一障碍,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热情帮助和鼓励学生质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应为学生质疑留下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当学生出现质疑萌芽时,教师要精心呵护,积极培植。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并帮助其转换角度,另辟蹊径,同时还应给其热情的鼓励和肯定。对于有价值的质疑,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解答,以激起他们进一步质疑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个学生发问“为什么2+2=2×2,而6+6不等于6×6呢?”这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通过此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乘法知识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了学生探索质疑的兴趣。
二、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质“疑”
教师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置学生于“愤”“悱”状态,使学生不得不疑。
1.时间控制。首先,教师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新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要让学生质疑;其次,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其有所发现;再次,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最后,要防止时间不够,使提问流于形式。
2.对象控制。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优、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学困生质疑。学困生有自卑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问,若得不到及时补救,问题就越积越多,更无从问起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把握学困生心理,减轻压力,鼓励其质疑,逐渐使其形成质疑问难的能力。
3.范围控制。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
1、自学挑疑、沟通求疑信息。从自学中挑出疑问是学生从自我需要出发,自由宽松地自我发现。有疑则问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求疑信息的交流。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看书自学,使新知识的信息直接由书本输入学生的大脑,同时让学生从中找出其中的疑点,从而产生急于解决的心理,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及知识的理解情况,以便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2、讨论辩疑,探究解题途径。辩疑是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对疑问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经过学生参与合作辩疑,彼此启发,探索出解疑的途径,使学生“辩”中有“获”。通过辩论争论,讨论磋商,使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焦点处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从而探究出解疑途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深化。
3、训练布疑,深化求疑成果。针对学生对新知有所掌握和理解并争于“试一试”的心理,可设计一些趣味性、多样化的基本题满足学生的求疑欲望。在训练中,教师应激发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以至达到深化求疑成果的目的。
4、课后拓疑,跨越时空限制。课后提问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对知识整体理解很有裨益。课后的疑问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组合、联想后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