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幼儿园教育反思【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10004

【导言】此例“幼儿园教育反思【精编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园教育反思【第一篇】

为了提高家长和幼儿在假期中的安全防范意识,6月30日,经开区辖区各幼儿园以“快乐暑假,安全相伴”为主题开展了暑假安全专题教育活动。

活动前,各幼儿园通过电子大屏幕、微信平台等网络媒介广泛宣传,提高家长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了暑期里家长对幼儿的安全监管职责。

活动中,各园教师通过安全教育视频,着重从防溺水、防雷电、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意外伤害等多方面对幼儿和家长进行安全专题教育。

活动后,各园向家长发放了《经开区幼儿园暑假安全责任书》,让家长了解暑期安全知识并要求家长仔细阅读并签字确认。家长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切实履行自己的监管责任,以确保幼儿在暑期中的安全。

通过此次暑假安全教育活动,全区幼儿充分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了自防自救知识,提高了家长对幼儿的监管意识,为幼儿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健康的暑假构筑了坚实的防线。

大班教育活动反思【第二篇】

本节课主要是借儿童换牙期,对他们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了解牙齿保健的常识,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有牙病的孩子消除看牙的紧张心理。这节课,我始终遵循“激趣引题—经验交流—拓展延伸”这条主线,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的采用情境激趣、图文结合、联系实际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了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性,达到了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牙齿模具等资源,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动—“互相笑一笑”、“谈换牙的感受”、“说换牙时的难忘事”等满足了儿童的需要,并运用有关动画片有机地切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快乐学习。同时,我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探究、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在看完动画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辨析芳芳和奶奶换牙的区别,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牙齿,正确看待换牙现象,并初步弄清恒牙与乳牙的区别。在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重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呈开放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重视学生亲身体验,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反思【第三篇】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教育在让幼儿社会化的同时,其自身的教育目的也发生了异化,导致了幼儿主体性及创造性的丧失,割裂了幼儿完整的生活。解放儿童,培育精神自由而自制的人才是常规教育的本真意图。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班级是其加入的人生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作为班级一员,孩子要遵守这个组织的种种规则,接受集体的管理与控制。但是约束与管理并不是把幼儿管死,要有一个“收”与“放”的平衡,即在追求常规教育下又不失儿童自由的发展。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现存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合理性进行重新审视,还常规教育正源。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展现

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教师往往借助各种管理技术与道具,实现对儿童的管理与控制,将幼儿的生活局限在预定的生活轨道上。

1.常规教育常用的手段

场景1

“会说话”的教师手势

吃完早饭后,老师们忙着擦桌子收拾碗筷,无暇“正式”顾及孩子们。此时是孩子们相对轻松快乐的时间,他们有的在热情高昂地交谈着,有的相互推搡嬉戏着,有的手舞足蹈沉醉在扮演动画片的角色中……一时间,嬉笑声、打闹声、桌椅搬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实在是热闹非凡。收拾完毕,教师扫视了一下全班,然后举起双手拍起来:××|×××|××|×××|……孩子们看到教师拍手也一边拍着手,一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场景2

有“魔力”的儿歌

喝水上厕所的时间到了,一部分孩子快速忙完后回到教室里。他们有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形态各异的孩子都在嬉戏打闹着。还有一部分孩子在盥洗室里边“悠闲”地忙着自己的事,有时还窃窃私语着。此时的教室里又“开锅”了。教师看了看盥洗室里的孩子,瞅了一眼墙上的钟表,边拍着手边念道“小手拍拍,拍拍小手,我把小手背起来。小手拍拍,拍拍小手,我把小手放起来……”孩子们一听到儿歌立即“各就其位”,跟着老师做着动作念起儿歌来。

这些是在幼儿园中所看到的最普通的场景。教师的手势、幼儿的儿歌都被赋予了特殊的任务——约束幼儿、进行常规教育。铃声、音乐、手势及儿歌都是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手段。它们的出现,连同它所带有的规限一同被儿童毫无疑问地接受,成为幼儿班级生活的“指挥棒”。

2.幼儿无奈的生活

场景1

在教学活动后的过渡活动中,丫丫跑到教师面前问:“老师,我们接下来干什么呀?”还没等老师回答,程程跑过来伸着头说:“画画呗,每周这个时间不都是这样的呀,你怎么还不懂呀?”

场景2

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在老师一番“苦口婆心”强调吃饭的纪律后,孩子们都低着头吧唧吧唧地吃着各自的饭。突然,莎莎叫到:“老师,宇宇不吃胡萝卜,还把米饭弄到桌子上了。”老师看了一眼不说话的宇宇,然后说道:“宇宇,你把胡萝卜吃掉,一会儿我检查!小心点,别把米饭掉到桌子上。刚刚讲过又忘了。莎莎你也快点吃!”宇宇沉默着并“艰难”地吃着他讨厌的胡萝卜。

在幼儿园中,以上的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场景一中的丫丫在常规教育的“高压”下变得失去了自我,过分地依赖教师,而从具有“高智商”的程程的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生活的程序化与模式化。场景二中莎莎的告状显然与饭前教师“金科玉律”式的常规教育有关,而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强求宇宇吃胡萝卜,这正是常规教育要求共性特点的显现。宇宇在教师带有恐吓式的要求下,不情愿地服从了老师的命令。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问题

1.幼儿园常规教育目的的异化

一提到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维护正常的保教工作,因为这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需要。但其最主要的目的应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使孩子从一个梦游者、一个不自由的、被决定的、有依赖性的、被动的人改造成为一个觉醒的、有意识的、能动的、独立的人,即我们常规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成为自制而自由的人。

然而,现实中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却被异化了。它被异化为防范并限制幼儿的行为,异化为为教师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教师实施常规教育的过程成

了对幼儿行为控制的过程,教师充当着至高无上的管理者的角色,是社会的代言人。他们全然不顾幼儿切身的需要与感受,把幼儿当成任意捏造的泥巴,等待修剪的树苗。他们努力创设能够控制幼儿言行的外部环境,用心探索“有效的”手段,希望儿童的言行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幼儿整齐划一的行为、良好的班级制度、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场景中教师的“手势”、创编的儿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常规为教师工作便利之目的是班级制度化外在价值的体现。这个外在价值表明受制度与常规约束之外的主体对之的需要。但是过高的估计制度及常规的外在价值,就会贬低其内在价值(即一种满足幼儿的需要,为幼儿的自我发展服务的价值)。若常规教育以管理为目的,以成就教师的“方圆”(顺利开展活动)为目的,只能使常规教育由指导人健康发展的“灯塔”异化为扼杀人的“刽子手”。高控制的常规教育只能导致儿童灵动式心灵的压抑与封闭,造成卢梭所谓的“既是奴隶又是暴君”——还不会说话就在支配人,还不会行动就在服从的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管理是手段,管理的真正目的是“育人”,是育精神自由发展的人,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人。”而现在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不是有点偏了呢?

2.幼儿主体性的丧失与创造性的扼杀

场景中丫丫的话:“老师,我们接下来干什么呀?” (教师是主心骨,你不发话,我就不知道该干嘛了。)宇宇默默地服从教师的命令以牺牲自己“胃口”。

这些幼儿园老师都听腻了的话、见惯了的事,往往把原因归为“这孩子自理能力太差了、胆子太小了”,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地想过其中的意蕴,其实这正是幼儿主体性丧失的体现。

教师将幼儿视为需要成人照顾和关心的不成熟的个体,但是过多、过细、过严的规则及常规将需要活泼成长空间的幼儿牢牢地拴在樊笼之中;常规将一切活动都程序化、规范化,像栅栏一样不能使幼儿越“雷池”半步。在教师的脑海中,幼儿要听老师的话,你应该怎样,你必须怎样,没有为什么。在幼儿的印象中,教师是权威人物,到什么时候干什么,老师早已替我们安排好了,我们不用多想。教师的高控制管理和“包办式”的照料使幼儿高度服从教师的意志,这种服从使得幼儿的自主性和规则意识很难形成。没有自主性的幼儿就会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安排,这导致了教师采用高控制的管理方式,于是形成了不良循环。“尊重幼儿,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逐渐成为一句口号。

幼儿主体性的丧失意味着其创造性的没落。幼儿擅长想象与联想,擅长“跑题”,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儿童的思维是冲动的、即兴的,往往被眼前感性的东西所吸引并自我陶醉其中;儿童的思维是诗性的逻辑、音乐的逻辑、想象的逻辑、内心自由的逻辑、审美和艺术的逻辑。而常规教育要求幼儿遵守纪律,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要求幼儿按照既定的程序生活,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吃饭不说话、走路不准跑、坐要放好手……幼儿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常规教育的要求,达到教师所期望的规定。这种程序化、模式化、一致化的生活方式与幼儿天生具有的“野性”是完全不相符的。在教师的控制下,幼儿变得唯唯诺诺。在常规的束缚下,幼儿灵动的诗性思维变成了僵硬的规范的逻辑。幼儿的创造力就在这规范化的班级制度与教师一致化要求下被扼杀。正如刘晶波所感言:“在这种教育事实中谈论提高幼儿的素质、寻找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创造性的途径无异于空中筑楼。”

3.幼儿生活的异化

幼儿生活的异化是指随着儿童主体的丧失,儿童处于被训练、被塑造的客体地位,失去了其生活的意义。儿童生活的异化就在于常规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标准化,线性的生活方式将儿童丰富的生活世界简化为“守规矩”、“听话”式的单调生活。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幼儿学会了“解读”教师的言行举止,懂得了伪装与迎合。他们过早地脱下儿童天真烂漫的“外衣”,不情愿地戴上成人成熟而圆滑的“面具”。但是这“面具”只是在教师的面前发挥作用,在教师控制和常规的“漏洞”处,幼儿仍然有着自己真正意义的生活,有着自己解读生活的方式,有着发自内心的振奋与激动,此时他们才真正属于自己。这样,儿童完整的生活被割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即日常生活的世界和教育的世界,他们要在这两个世界中不时地变换自己的言行,以求得“主我”与“客我”的平衡。制度化生活将儿童从生活世界抽离出来的同时,儿童的生活发生了异化,快乐的童年在慢慢地消失。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使命:育精神自由发展的人,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人

“在教育的世界中一个最根本的冲突就在于自由与控制之间的矛盾。”常规教育是夹在自由与控制之间的两难问题。在自由与秩序之间,教师是倾向选择秩序以求得班级表面上的安静。为了达到此目的,往往将常规教育“科学化”、“标准化”,以致使“异化”,常规教育成了限制儿童自由发展的“条框”。我们应该还常规教育的本来“面貌”: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内心的自由,让其成为自己的主人。

20世纪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我们应该尊重儿童早期的个性表现,避免抑制孩子们自发活动,避免蛮横地强加各种任务,加重孩子的负担。”这说明真正促进幼儿自由发展的常规教育对其而言不是外铄的、强加的“附属品”,而是幼儿发自内心的需要,是在幼儿生活中自然生成的。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当幼儿完全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时,他会表现出惊人的自制力与约束力并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协商、调解建立规则。此时,一切外在的规则与纪律对其而言都是多余的。“你别弄我的,我也不弄你的,我们各玩个的”;“你给我看看你的玩具,我也让你看看我的”。这种“自我中心化”、“幼稚性”的规则正是儿童内心需求的“原始”规则。当成人为幼儿提供规则时必须考虑哪些规则是应该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求,哪些规则是不需要的,必须祛除的。让规则在幼儿的生活中生成,让规则在幼儿的体验中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将精力从过多地控制儿童转向精心设计活动,创设有“准备的环境”;这就需要教师以平等的姿态与儿童对话,有敏锐的眼睛发现儿童的需求,有灵活的头脑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让其体验到规则的缺失所带来的问题,领悟到遵守规则带来的自由与和谐。

“当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在需要遵从某些活动准则时,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称他为守纪律的人。”我们所要培养的及社会所需要的正是这种能够自由而自制的人,能够自我管理的人。因此,常规教育的使命是解放儿童,引导儿童建立规则意识,培养能够做自己主人的人。

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第四篇】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自由的,但是大多数的家长总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甚至于有些家长过早的、过度的、不科学的要求孩子学习,从教五年以来我经常遇到家长和我交流孩子学习的事情,而这其中家长比较关注的是孩子的书写、算题、认字。家长往往把幼儿的学习局限于学业学习,而忽视了孩子学习的其他方面。以至于学前教育出现小学化的倾向和弊端。

《指南》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一、“玩中学”是幼儿的学习方式,也是幼儿最有意义的学习。

在游戏中幼儿能完全自主、自发、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同时能够在游戏中体验许多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的事情,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在“娃娃家”这一角色游戏中,孩子们会扮演成爸爸妈妈给娃娃喂奶、梳头发、换尿布、哄宝宝睡觉,有时也会自言自语模仿大人的语气来说话。

幼儿在游戏中也发展了自我意识、自信心、伙伴意识、语言与交往技能、探究与想象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等。

二、“做中学”就是让幼儿动手操作、直接体验,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自主进行活动。比如在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中,为了让幼儿探索哪些材料能帮助硬币浮起来,我为幼儿准备了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等多种材料,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教师与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动手做”、“做中学”对幼儿的意义,为幼儿创造能动手动脑的机会与条件。

三、“生活中学”幼儿自己的生活既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途径。

幼儿的学习来源于生活,最后还要回归于生活。有一次我在带领孩子们去小便的路上,孩子们发现地上有许多的蚯蚓。他们立马围在蚯蚓旁边,边看边互相讨论,孩子们从蚯蚓的外形一直说到蚯蚓吃什么食物。还有孩子提议要把蚯蚓带回到教室的饲养角去。正是这一次偶然孩子们真正认识、了解到蚯蚓的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特征。

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主动地,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知识经验等,为幼儿提供亲身体验、操作、探索的环境。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学得有趣、学得有效、学得有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0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