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穷之路读后感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无穷之路读后感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无穷之路读后感1
6月30日,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阿布洛哈村第一次迎来开往镇上的客运班车,全国最后一个具备条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终于通路了。这条短短公里的通村路是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缩影,彰显党和国家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
阿布洛哈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通村公路要在陡坡、绝壁上施工,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所经山体岩层表面极为破碎。但困难再大,也没有修路的决心大。动用直升机空投施工设备、派驻专人蹲点督导、专家进村踏勘、知难而进完成最后一公里“两隧一桥”……为了65户、253名村民,这条通村路耗时一年,建有3条隧道和1座桥梁,成为脱贫攻坚战刻在大凉山的深深印记,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绝不是一句空话。
实际上,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许多贫困村都类似阿布洛哈村这样受限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产业发展薄弱,似乎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但是,这场人类历规模的减贫事业,就是要致力于扫除所有脱贫盲点。越是阿布洛哈村这样难啃的“硬骨头”,越不会被遗忘,反而会投入更大力量进行帮扶。
精准扶贫、交通先行。如今,随着村道顺利贯通,阿布洛哈村这个因为“直升机修路”而备受瞩目的“网红村”,有望成为金沙江旅游环线的重要目的地。而放眼全国,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广袤乡村的公路网,正承载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之梦,有力促进着资金、技术、产品、文旅等资源在城乡间交流交融。
在当前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就是要瞄准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让各种资源汇集成军、夺取全胜。
无穷之路读后感2
你能想象天不亮就去上学,爬下1500多米的悬崖,到天黑才到学校吗?你能想象没有水、没有电,想要喝水就要到另一个村子去打水的生活吗?你能想象这样的生活不在古代,而在2016年以前的中国吗?
那,就是四川凉山悬崖村的生活。
最近,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无穷之路》,让我深受感动。2013年,精准扶贫的政策如同一束光,点亮了所有贫困村的希望。2016年悬崖村修建了2556级钢梯,村民种上了橙,养了羊,还通了水电和网络。2020年,政府还把35万村民搬迁到山下,赠送房子和家俱,免费上学。小孩上学走路一分钟就到了,再也不需要走那条险峻的天路了。到了学校,老师们不仅仅要教他们书本上的http://Www./知识,还要教他们喝开水,教他们洗脚、洗澡。特别是当我看到学校墙壁上用鲜红的大字写着要学会喝开水的时候,我深刻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伟大。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山区的孩子。
和悬崖村命运相同的还有千千万万个村子,例如云南怒江的溜索村、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等,扶贫工作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让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想我自己,3岁就可以上幼儿园,家里的水电生活一直是源源不断的,吃穿不愁,这样一对比,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定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我也想制作《无穷之路》这样的纪录片,向全世界宣传我们伟大祖国的扶贫事业,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无穷之路读后感3
无穷之路,一语双关。脱贫之路,无尽之路。从藤梯变钢梯,由天梯变楼梯。可歌可泣的,除了凄美地,还有壮美地。会想起《桃花源记》,过于偏远险恶,道路与信息不畅通,“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况是可能的,但现实毕竟不是文学作品中武陵人无意进入到的那片远离乱世尘嚣的美好净土,悬崖村的实际生活环境是封闭艰苦而贫穷落后的。道阻且长,深入调研,耗资千亿,建安置房,工程浩大,授之以渔,让山民脱离贫困,安居乐业。
“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近代史里面,最大型的系统性易地搬迁,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因而更显出精准扶贫的可贵。会想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真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杜甫的形象在脑海中的呈现更加伟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感谢国家的大力投入与前赴后继的扶贫干部的倾情奉献。喜欢这个主持人。她是以平视而非审视的目光与受访者交流的,言谈举止自然亲切,而且很有韧性,完成整个攀登过程,五千多级的钢梯,13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