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3篇

网友发表时间 978137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1

在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之前曾经看过一些他的生平事迹,其中有一则趣事让我记忆深刻。话说当年抗战时的西南联大,中国的精英知识份子庄辗转撤退到四川腑地的李庄。车子路过一处城门时,司机提醒大家不要将手伸出窗外以免受伤。这么一句善意的提醒让冯老开始思索手伸出窗外与受伤的必然性联系。没错,走神是哲学家有的一种状态。就在这种状态下冯老的手撞到城墙上骨折了。金岳霖后来常拿这事情取笑冯友兰。我不禁联想到是何等的书呆子身上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本简史是由冯老在美国的讲稿整理而成,短短的二十多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作者用极流畅的语言将中国自孔子以来的哲学大家一一罗列,并溶入自己的人生睿智与洞见。虽然现在的语言习惯已经与1940年代有很大的差别,但此书仍然是我阅读的众多哲学类书籍中文笔最洗练的佳作。实在没有想到一个书呆子能写出这样的书来。

初读此书时脑子里对中国哲学还是浆糊一团,零星浅显的读过一点《论语》、《道德经》、《易经》、《六祖坛经》、《传习录》。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墨家、入世出世……,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哲学经典词汇他们背后的历史、涵义我是真不清楚。很艰难的读完第一遍,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回头仔细一琢磨,脑子里的中国哲学地图还是模糊一片。静下心来又用两个月的时间慢慢的读第二遍,某些感兴趣的章节再多读几遍。渐渐的这幅哲学地图清晰起来。

那些逐渐没落的: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那些久而弥坚的儒家、道家、禅宗……。中国哲学的各流派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里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最终凝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具象化的信仰某一宗教,但5000年的儒家思想文化底蕴已经深深的植入所有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

冯友兰在书的结尾中提到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同时他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个划分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哲学的传统任务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这也解了我心中的结,无论是东西方哲学和宗教,大家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何等的相似。“担水砍柴,无非妙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哲学无非是精神修养的方法之一,何必在乎是读孔子多一些还是读黑格尔多一些呢。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2

再次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我首先看的是老子这章。因为最近在写道德经的解读,兴趣在这里。兴趣是读书最大的推动力。

1、解开一个迷,道德经这本书比孔子的年代要晚。

我们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会认为道德经是比孔子更早的东西。不过按冯友兰的考证,不是这回事。他认为《道德经》这本书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话在里面,但有可能这本书并非他一人所撰写。

我所要坚持的,只是说,整个地看来,这部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时的产物。

冯友兰认为,这书比孔子的时代要晚。这解开了我的一个疑问。我发现道德经很多内容,实际上是跟孔子唱反调的。比如,孔子主张圣人应该以仁为本,而老子则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道德经的确成书于孔子之后,这种唱反调就容易理解了。

2、物极必反:自然的不变规律

老子认为,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但是在那些不懂这条规律的一般人看来,它们确实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

知道这个道理,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

1、好处一: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你对未来会更有信心。当年朴槿惠在最低谷的时候,就是受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启发,走出了低谷。后来当上了韩国总统。

2、好处二:当你处在顶峰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就会居安思危,不要得意忘形。朴槿惠的经历似乎说明了这点。她当上总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却在此后遭遇了闺蜜门,急速下落重新回归低谷。

那么,怎么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避免达到极限,而急转直下呢?

冯友兰举了牛顿的例子:

牛顿感觉到,他的知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所有的对于海的知识。牛顿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尽管他在物理学中已经取得伟大的成就,他的学问距离前进的极限仍然很远。

冯友兰另外举了一个反例:

可是,如果有一个学生,刚刚学完物理教科书,就感觉到凡是科学要知道的他都已经知道了,他的学问就一定不会有所前进,而且一定要反而反退。

老子告诉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

还有一些物极必反的情况,跟超越客观环境的极限有关。

比如,一个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一个人应当只吃适量的食物。这个适量,要接此人的年龄、健康以及所吃的食物的质量来定。

这都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他说:"知常曰明。"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

总结:

越浅薄的人越容易骄傲,越骄傲越容易浅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不要膨胀,想想那么伟大的牛顿,还那么谦虚的讲自己只是一个好奇的孩子,在海边捡了几个贝壳。

膨胀很容易让我们达到极限,进而走向衰败,最近沸沸扬扬的乐视公司,是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呢?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3

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中国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97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