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5篇

网友发表时间 983561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第一篇】

《人间世》,这是一听名字就很压抑的一部纪录片。片名“人间世”来自庄子,原文写为人处世之难,而现作为这部纪录片的名字,我想,医院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而我们在这里上演着人间世事的百态。和以往我看过的避重取轻的纪录片不大相同,这是一部极其真实的纪录片,不像其他视频一样只有惯有的套路,将医生塑造的似乎无所不能,好像他们总能将濒死的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总能起死回生一般的神奇。而《人间世·救命篇》一开始,就向我们呈现了三则抢救失败的案例。

第一个年轻人被查出有心脏问题,最后发展到急性心衰,医生拼尽全力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镜头,是他的床头,那里还摆放着爱人希望他早日出院而送来的礼物。第二个年轻人因为吃多了变质海鲜,中毒导致多个脏器衰竭,抢救过程中医生们下意识的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血袋,主任近乎恳求的向电话另一头申请多调用些血袋,但是病人最后还是抢救无效死亡。第三个是患有先天性马凡综合征的病人,不做手术的话大动脉随时会撕裂导致死亡,冒险做了特大手术,几乎把全身的主动脉都换成了人造血管,但他还是没能挺过手术第二天……

这1篇里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亲情爱情,更多的是医德医道,医生们很多下意识的细小的举动,都在诠释着救命的艰难和迫切,那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是身为医生对每个病人的责任心。

《人间世·生日篇》围绕的是高危孕妇,看完这集我真的很难去评定她们的做法,明明已经被告知不适宜怀孕,却偏偏愿意拿命去赌,看着她们拼上性命生下的孩子,我不知道我该去赞美母爱的伟大还是批判她们的不理智,可是我又有什么理由去做此评判呢。我们每个人所做出的选择,最后都要我们自己去承担后果,只是有些决定伤害的不只是我们自己,连带着深爱着我们的亲人,都会被这个决定拉入悲痛的沼泽。

对医生来说,这些可能是每日最平常不过的记录,却看得我几次泪目。

尤其是《人间世·烟花篇》,这是我最先观看的一集,可是现在想起来,还是会忍不住的难过。这1篇将镜头对准了一群孩子,他们均患有骨癌,虽然这种病的患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三。在本该是天真烂漫无所顾虑的年纪,他们却被命运裹挟着推进病房,受尽病痛的折磨。刚开始我以为既然播放出来了,最后都该是健康出院了,可是却眼看着他们一个个从鲜活可爱到被盖上了白布,谢幕时名字被框上了方框……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巨大的命运面前,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纪录片一开始便是三个医生尝试给松茗进行麻醉,而松茗挣扎着哭着喊“我要呼吸”。仅仅四个字,就让人不忍再看。在这一集里,他们说的很多话都会让人心尖犯疼。子涵说“痛的时候嘴里含块糖就会好些”;安仔说“游戏里人有很多命,输了重来就好了,不像我自己,只有一条命”,“我真的到极限了,我撑不住了”;思蓉说“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以及叙述旁白的杜可萌,在片尾时平静的说“医生告诉我,我体内的癌已经扩散到肺部了”……还记得可萌在片头时说,病房里的故事有的结局很悲伤,有的结局很美好,但更多人的故事都还没有结局……

我想他们一开始也是有着满满的希望的吧,因为在孩子们的心里医生无所不能,他们总能治愈我们的疾病,可是一次次的化疗,一次次的.手术,一次次的通知,渐渐地让他们习惯了病房的残酷,从满怀希望到坦然接受……也让观看的我们真正的体会到医生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们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

这些医生中的一个心脏外科主任赵强,他的微信签名写着“每天都要开心”,对我们来说,这不过是一句简单的祝福,可是对他来说,“开心”是工作,也是每天都要面临的残酷考验。还有给我印象最深的车在前医生,在病人抢救无效去世之后,48小时没合眼的他本来可以离开了,但他几乎下意识的在病床前试图擦干净病人的血,他说“我们还是希望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活下来,可是你没得选啊”。

每每抢救失败后,镜头里留下的医生的背影,都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深深的无力感。医闹,医患关系紧张,这些问题的存在很难让我们正确看待医生这个职业。但是通过这个纪录片,我想或许我们可以稍微理解一下这个高强度工作的职业,去发现和感受这个世界的善意和温暖,并将它一直一直的传递下去。

真的很感激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即使身处绝境,但仍然有一些从细枝末节里渗透出来的最珍贵的情感。

那是一束光。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第二篇】

今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做《人间世》。

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感触很深,它讲述了一个叫蔡炫安的小男孩不幸得了肿瘤,成了一位骨肿瘤患者,这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很深的打击。他不能上学,他不能和朋友们一起玩耍,更不能像健康的孩子一样正常地生活。在他刚接受治疗时,他十分反抗,我很能理解他的想法。可是,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他变得乐观了。一次,医院里开迎新会,他刚刚做完手术,不能剧烈运动,他却执意要参加,可见他是多么向往美好的生活啊!

病魔是无情的,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在20xx年5月1日悄然无声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这痛苦的700多天里,他的母亲为他拍摄了许多照片、视频,就为了希望以后还能听听儿子的声音。直到他病入膏肓时,还想着以后长大了要照顾母亲,虽然这已经不可能实现了。我沉思了:世界上那么多人在和疾病抗争,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有时,我们可能真的无法和死神抗争,但心中的.希望之灯不能熄灭。虽然肉体是脆弱的,但心灵是坚强的!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第三篇】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几个月前。

那时,农历新年即将到来,这是一年中最欢乐的时光,每个人都期待着早日阖家团聚。

年轻护士即将回武汉老家过年,她打算今年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

离家多年的医生久居上海,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他也能回武汉待短暂的几天。

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在家准备年货,今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他们的孙辈即将出世。

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约定好的难以团聚,无交集的陌生人却因此相逢。

每个人都可以是一束光

人们常常埋怨生活枯燥梦想遥远,有人为了生活而放弃追求,也有人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实践自己的理想。

陈桂林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武汉人。她从小就想当一名医生,希望自己可以救死扶伤,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给病人带去生的希望。长大后她成为了一名护士,即使小时候的梦想并没有完全实现,她却仍然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

新冠疫情爆发后她挺身而出,瞒着家人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工作。

陈桂林是个生性乐观的人。她会在来雷神山上班的途中,和同事调侃自己的生活,会在防护服上认真写下“武汉加油”,还不忘配上一个嘴角弯弯的笑脸。

她说,“太阳很大,能发光发热。月亮比太阳要小很多。不做太阳,但能做月亮吧。”

用爱传递勇气

7床的爷爷一家三口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他们被分在了三个不同的地方隔离治疗。与老伴仅一墙之隔的爷爷只能通过手机联系联系妻子,两位老人约定要一起努力活下去。

老伴在信中回顾了他们二人青梅竹马的故事,感谢老爷子这么多年对她的照顾。期盼他早日康复回家抱一抱刚刚出生的小孙女。

信的最后,奶奶动情地写道:

“你总是说想过平淡的生活,你总是要我留在你身边,说你想见我。那你就要有信心坚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啊,早点醒过来!”

相逢何必曾相识

护士陈桂林,今年29岁,打算今年和男朋友买房、结婚,迎接人生的新阶段。

7床老爷子,今年72岁,孙辈刚刚诞生,家人盼望他早点康复,回家抱一抱刚出生的小孙女。

本不相干的二人,因一封家信相逢。

在老爷子病情恶化后,陈桂林承担了用武汉话给老爷子念信的任务。

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吃力地俯身在老人的耳畔,一句一句地念给他听。念到一半还因为喘不过气,不得不暂停休息。

昏迷不醒的老爷子,在护士的家乡话和老伴爱语的双重刺激下,微微摆动着头部,像是对老伴的呼唤做着回应。

念完信后,精疲力竭的陈桂林却显得很高兴,“他应该是听到了!”

像陈桂林这样默默付出的护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像是黑夜中的点点微光,汇聚起来,照亮他人,更温暖自己。

医护不是万能的,但他们总能带给我们安慰。

爱也不是万能的,但它能让我们充满勇气,替我们驱赶黑暗。

我们为难以团聚而感到遗憾,却在与陌生人的萍水相逢中收获温暖。

而这些在相逢中迸发的点点微光,正是我们捱过漫漫黑夜时所仰望的灿烂光芒。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第四篇】

关于武汉的纪录片和报道,我基本都看了。可以肯定,这是一部主题和大部分抗疫纪录片雷同、没有太多精心设计的镜头、甚至出现了“糖尿病毒”失误的普通纪录片。

但那又怎么样呢?

这次疫情中,最值得记录的不就是这些被卷入灾难中的无名生命吗?不就是这些拿命救命的无名医护吗?就像美国《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的逝者姓名,这些人,被怎么强调记录,都不为过。

事实上,对于媒体圈,写稿的、拍纪录片的这些人来说,疫情进行到3月,选题操作起来十分尴尬,尤其是感人的医护故事主题,大家都在有意规避,因为说得太多,太同质化,读者也审美疲劳。

一支援鄂医疗队的队长,谈到团队第一天工作有三个队员尿裤子,哭了。很感人,很真实,但不是足够有亮点的报道——医护的故事讲太多了。

一位重症老年病人,从生命岌岌可危,到好转,再到几次转阳,最后得可以出院。能够讲述这段经历时,他说自己曾在住院那天梦见姚贝娜,那是他老乡,他觉得这意味着他要没命。但最后他挺过来了,他感谢医护,对生命充满希望。这样的故事里,有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坚韧,足够真实动人,但不是足够有亮点的报道——一个案例很单薄,而且这些事都过去了,他都出院了,提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可这些内容真的就应该这样被忘记吗?在我们感叹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武汉和武汉人经历的这些惊心动魄,这么快就要成为陈年往事吗?片中那位截肢的爷爷,他就是这次疫情中闯过生死关头的那些人中的一个,尽管他八十多岁,这依然是改变他人生的一件事。他醒来后,需要知道这些事。

我十分敬佩这片子里面的摄影师。非医护专业要频频接触这些危险的场合,拿着镜头怼在手术台上拍,这种强大真的值得敬佩。因此我们不能说这些镜头是重复。是,同样的故事在每一个医院都发生过,这些医护都已经撤离,片子失去了时效性。但在手术的那一刻,摄影师是拿着命在记录这件事,这就是价值。防护服真的很难穿,要求也很高,一次次穿脱很难保证没有不密闭的时候,这对非医护工作者是个难题。频繁进入病区拍摄,是次次艰险,不是轻车熟路。

包括操作截肢手术的几位医生,他们进行到后程是脱掉外侧防护的,这也是拿命在拼。虽然对于这次疫情来说,这场手术是太小的一件事,但它牵扯了这么多人命,它就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

我有一个学新闻的学长,在已经离开行业很多年后,在春节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主动到武汉同济光谷院区拍摄。看他镜头里的画面,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震撼与坚定。

所以我觉得,这些纪录片不仅在记录医护、病人,也在记录这些勇敢走进红区拍摄的人。总说媒体报负面报道才显风骨,但其实,扛着镜头走进红区,本身就是一种风骨。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第五篇】

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地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艰难。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遵医嘱,静静地待在家中。我们为武汉忧心忡忡,我们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兴,为武汉的人们牵肠挂肚。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他们,守护着健康,保卫着生命。

普通的我们无法到达正面战场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我们的后勤工作,不出门,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这是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祝愿他们平安早日凯旋。

彩虹为证,千古不变,我要高歌。为生命喜悦,万物都歌颂你的慈爱,大地诉说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最美逆行者!致敬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98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