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范例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848348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范例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1

1.一是联系服务群众不务实,不到位。对分管领域和基层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遇到涉及多方面利益,协调处理难度大的问题时,被动解决的较多,主动化解的较少。

2.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效果不佳,有时虽深入联系贫困户家中,往往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在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上做的还不够。

3.二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主动上门服务,一条龙服务的要求还没有实现,平时的工作会多,文件多,习惯通过听报告来了解面上工作和一般性情况,没有深入村组蹲点调研,没有沉下心来与干部群众一起研究,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解决基层群众突出困难和问题的力度不够在工作中,虽然安排了干部职工进村入户,但对于部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还没有解决好。

5.三是敬业精神还需加强。心思没有全部放在干事创业上,主观能动性不强,对局党组决策和部署贯彻落实不到位,工作中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办事程序不规范,工作中有拖拉,不能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对遇到的新困难和群众反映的新问题不积极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6.解决群众强烈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不够有力。过去3年,职工收入没有随着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而合理增长,特别是中低层级岗位人员收入偏低,整体收入待遇水平缺乏竞争力,员工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7.受体制编制影响,我局干部晋升困难,“天花板”效应突出,既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也影响收入增长,影响工作积极性,无法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上述问题虽然是全局的事情,但应当是我作为一把手要负责解决的问题。

8.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存在不足。担任局主要负责人,日常工作繁忙,很少抽出时间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坚持群众路线,与群众谈心交心,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够。

9.比如近期在落实局调整中层干部的工作中,思想沟通,解释说明等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很充分,个别部门和个别干部的调整安排不尽合理,影响个别干部的情绪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要深入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在逻辑,深刻认识这一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历史逻辑: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本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尚书·五子之歌》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荀子指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基本共识。民本思想所蕴含的重民、爱民、惠民、亲民思想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的,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在历史和社会中的价值,把“现实的人”看作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个人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细胞,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追求。唯物史观坚定地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实践逻辑:是我们党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

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我们党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

新征程上,我们更要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要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确保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们在民生保障上还存在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要牢记,党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党一定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始终拥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是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环节。要切实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发现矛盾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差异化,随着基层事务的日益繁杂化与基层治理的日益精细化,只有广泛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信息,广大党员干部才能体察民情民意,听取群众的真实意见,才能摸清基层治理的现状,找准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难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完善治理方法、路径和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有助于培养与群众换位思考的“共情”与“共鸣”,有助于与群众真正“心贴心”“零距离”,有助于感同身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暖民心”是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动力。

牢记初心使命,才能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这“四个不容易”告诫我们,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越是长期执政,就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忘记我们党的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

总之,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得好、执行得好,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不力、执行不力,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方位和现实要求,把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看作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进行革命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巨大威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84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