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读后感范例(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909972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读后感范例(精彩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读后感【第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十八部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第一目从总体上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的重要论述,第二目就是“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体现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该目包括第177条、第178条,二者分别重点阐述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及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政治建设是重大创新

新时代党建有诸多创新,其中一点就是凸显党的政治建设。这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建总体布局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三位一体,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四位一体”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五位一体”,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在内的新时代党建总体布局,最醒目、最深刻的变化就是新增了党的政治建设。

进一步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还立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凸显党的政治建设,使得党的政治建设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三部分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唯有党的政治建设得到两次强调。一次是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时,在第八个明确中讲道“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次是在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时,在第十四个基本方略也就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中明确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另一方面,党的各项建设,唯有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里出现两次。一次是规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另一次是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之前。

以上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规定,无论是具体规定的内容,还是规定所处的位置,都表明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分量之重、地位之要。一言以蔽之,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新时代党建的重中之重,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建的鲜明特征。

党的政治建设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有深远考虑的,也是有充分理论和实践依据的。这说明了党的十九大凸显党的政治建设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从理论依据来看,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而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就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从实践依据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鲜活实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大量事实表明,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与政治建设软弱乏力、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有关。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党中央注重政治上的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在解决党内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实践启示全党,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纲要》统筹安排党的政治建设的有关内容,将之在不同部分予以阐释,而不是全部放在“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一目中。该目与其他部分有关党的政治建设内容有机错开,如没有大篇幅重复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有关“两个维护”的内容,而只是原则性地重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因此,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既要重点学习“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一目,也要学习其他部分相关内容,做到相互贯通、融为一体。

具体而言,《纲要》第178条重点强调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生态、政治能力。

把准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这不仅阐明了为什么要坚守政治方向的理由,而且指明了要坚守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站稳政治立场。政治立场事关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全党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关键是要忠诚于党、忠于人民,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涵养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一方面,治国之要,首在用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聚焦选人用人,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突出政治标准,把好政治关。另一方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增强政治免疫力。再一方面,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提高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读后感【第二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是一部好学管用的理论武装重要辅助读物。好就好在,它不仅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思想特色和理论品格,而且为我们指明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的路径。要通过认真学习《三十讲》,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人民性、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的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要紧扣时代之问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品格。它登高望远、通览古今、面向未来,立足时代之基,深刻回答时代之问,解答了许多前人所未解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了许多前人所未解决的难题难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国内,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精准确定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新方位,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科学判断;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提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谋划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提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由此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在国际,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这些重大时代课题,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稳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深刻改变中国来深刻影响世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紧扣时代之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和崇高理想而万众一心、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坚定的人民性,要饱含对党对人民的感情来学。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这种思想特征和品格,深深融入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理论。这一思想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写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我们要深刻领悟贯穿在这一思想中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严密的系统性,要系统学、融会贯通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严密而又不断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和品格。这种系统性,首先体现在它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如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也包括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提出的重要判断、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其覆盖面之广泛、理论阐述之深刻、对策部署之全面,可谓前所未有。这种系统性,还体现在它深刻揭示了各领域各方面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一思想体系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思想体系有完整配套的“四梁八柱”,这就是“八个明确”。这一思想体系有科学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方法论指导,这就是“十四个坚持”。这条鲜明的主线,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主题主线。“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论断,侧重于新时代条件下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体现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贯穿着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彰显着不断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势能转化成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的独特优势。“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相互融合、有机统一,共同组成严密完整又充分展开的科学思想体系,并以其许多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完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系统学、融会贯通学,就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完整准确地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来学,紧密联系我们党近百年发展历程来学,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史来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深邃的科学性,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处有新意,处处讲科学,处处有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长期实践证明,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需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尤其要将其立场观点方法学精悟透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特征和品格,正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上。比如,习近平同志经常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战略定力、问题导向、全面协调、底线思维、调查研究、抓铁有痕、历史担当等,这些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体现了正确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确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强化、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的总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完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上述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样,无不贯穿和渗透着“怎么看”与“怎么干”的统一、目标与路径的统一、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统一,体现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我们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和要求,在加强理论武装的同时,努力掌握科学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真正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突出的实践性,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来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和品格,就是它的实践性。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不仅要解决如何解释世界的问题,更重要更根本的是要解决如何改造世界的问题。这一特征和品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突出体现。思想理论的特征和品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时代和实践特点所使然。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是根本性、方向性的,关乎我们党长期执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关乎人类前途命运。我们既要搞清楚方向、道路、命运等大本大源问题,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改变中国与影响世界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这种实践性特征和品格首先体现在顶层设计与实现路径的高度统一。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提出了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而且明确了战略重点和突破口,即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种实践性特征和品格,还体现在战略构想与工作抓手的高度统一。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不仅使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明确,而且明确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抓手,使各项战略举措紧密衔接、更加有效。又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仅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社会将向何处去的问题,而且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相呼应,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衔接,既是未来发展方向,又有当前扎实推进的具体抓手。这种实践性特征和品格,更体现在聚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高度统一。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每一个理念都聚焦于新时代条件下的短板和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同时,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工作要求,包括对新发展理念中的每一个理念如何落地生根,都提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而且要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狠抓落实,使学习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读后感【第三篇】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纲要》共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全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居民区党组织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呢?一是通过居民大会、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居民宣讲;二是通过党课、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学习有助于社区党员、群众更好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小区治理工作。

居民区党组织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前上海市正在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区党组织要围绕垃圾分类工作要求,组织落实好入户宣传、分类投放指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为重点工作推进凝心聚力、保驾护航,切实为居民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宜居的美丽社区,使广大居民有获得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读后感【第四篇】

近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要求全体党员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纲要》纳入学习计划,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学习《纲要》为契机,胸怀远志,以心品鉴;立身百行,以学为基;知行合一,以用为本。对照要求、结合实际、学出实效。

胸怀远志,以心为舵。“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员干部要以梦为马,倾注精力,用心品鉴理论学习,坚持深耕深植。《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有助于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唯有悉心学习,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更多时间和精力,使理论学习入眼、入心;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从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工作,以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持续深化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用思想武装大脑,增强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凝聚磅礴力量。

知行合一,以用为本。自古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也一样,贵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真正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多思多想,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事关党千秋万代的继承与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讲:“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砥砺奋斗新征程,建功立业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学好《纲要》、用好《纲要》,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读后感【第五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我们系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纲要》忠实原文原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阐述,特别是鲜明地提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可以说,“三为三谋”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格局、大境界、大胸怀。学好用好《纲要》,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我们必须切实掌握好这一“金钥匙”。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纵观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践行群众路线,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机会和成果,不断推进共同富裕,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人民至上的旗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纲要》鲜明指出,这一思想坚守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彰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我国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梦想。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98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纲要》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擘画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表述精准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领航作用。这一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既确定了宏伟目标,又明晰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方法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视野、高远眼光和科学谋划。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把国家发展战略讲得如此清楚,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织的挑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如果应对不好,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取向,也向世界昭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全球治理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使得整个人类越来越生活在一个由相互交往而形成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依赖状态中,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同时,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波谲云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影响世界安宁的各种风险叠加,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在这样的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的问题,紧迫地摆在了世人面前。必须看到,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现有国际体系和治理机制已无法适应全球化新形势,也无法破解全球化快速发展引发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经济体系及其思想支柱新自由主义更加信誉扫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取得巨大成功,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更加受到关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选择。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才会更好。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将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人类整体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兼容性和相通性,主张从人类命运攸关的根本利益出发,求同存异,实现国家、民族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这一新理念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正确义利观等新主张,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纲要》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饱含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我们要学好用好《纲要》,以《纲要》为导引,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历史使命的理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90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