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文化自信对公司发展的影响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24800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文化自信对公司发展的影响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文化自信对公司发展的影响1

文化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时期,正是国家致力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国家文化的蓬勃发展要求企业的文化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及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企业诚信守诺,逐步实现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注重传承,坚持原则,逐步提升文化建设水平

近几年,企业文化管理建设总体上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用文化促管理在多年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对照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文化管理“是什么”和“做什么”缺乏深刻认识

一些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还很不够,对文化建设依然存在着认识误区。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困惑于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文化落地生根,导致难以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缺乏对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责任人和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或责任尚未落实到位,结果做了很多,却抓不住重点,体现不出特色和效果。

2.对员工的文化宣贯还不够深入。宣贯力度不够,员工参与热情还不高,片面地认为文化管理就是领导的事,没有形成上下同欲的文化氛围;没有让员工在“文化体验”中认同文化,认为文化是做“虚功”;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让员工体会到文化能为他们解决问题,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3.文化载体的建设还不够创新。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发展、员工的文化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一成不变的方式已经无法覆盖所有员工。如何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努力寻找新的载体,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司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要把实践成果转化为普遍的管理能力,由示范走向常态,由建设走向管理,就必须要克服文化建设中的不平衡现象。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不足,尽快突破。

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科学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努力夯实管理基础。

要准确认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以及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努力夯实管理基础。我认为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准确把握与处理好以下4方面的关系:

一是“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文化真正要发挥作用,要落地生根,必须借助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企业光有一个激动人心的价值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有一整套管理制度来确保员工的普遍遵守,并逐渐内化为认同,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就是项目文化。

同时制度又必须体现文化的价值取向,而不是“风马牛不相及”,搞成“文化”与“制度”“两张皮”,只有当制度普遍被员工所接受并自觉遵循时,就成为了一种制度文化,否则,它还只是一种制度,而不是“制度文化”。在建筑行业的基层项目部,这是最容易出现的偏向,也是文化建设初期,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这样,那是对项目文化建设的最大误解。因此,文化进制度、进管理、进流程不是一句轻松的口号,而是要付诸于实实在在的行动。

二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我们所倡导的“文化”,即是公司核心文化在各职能部门、各基层项目部的具体演绎,并形成自身风格和特点的文化。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公司“诚信、创新”的核心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妥善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这里有一个路径选择和寻找突破口的问题,也即基层项目部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彰显亮点,形成特色,以点带面,以重点带一般,逐步推进,不断完善。

三是“领导的价值主张”与“员工践行”的关系。

领导的价值主张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所系,领导主张什么样的文化理念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只有主要领导真正重视、积极倡导并带头实践,文化建设才能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我们还须清醒地认识到,员工的积极响应和自觉参与是文化建设真正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既要有领导正确的价值主张,同时也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和自觉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是“变”与“不变”的关系。

有句谚语说,罗马城不是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同样,文化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建设好,它以企业为依托,以基层项目部为基础,有一个逐步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一般而言,基层项目部存在时间越长,文化积淀越久,项目部越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项目部一旦形成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就不应该随意改变,一般来说,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应该不换“频道”,只作“微调”。所谓不换“频道”,就是项目部要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业已形成的项目部精神、愿景、价值观等这些带有根本性的价值主张;所谓只作“微调”,就是根据不同的地域、工程与业主,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文化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三、坚持重在建设与深化,努力使文化建设真正落地、融入管理、不断创新。

增强文化引领管理的意识,把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管理和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领导,做到与项目建设同策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一是进一步强化文化引领管理的认识,切实将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固本强基的驱动力,自觉践行。企业发展靠管理支撑,管理成功靠文化支持。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文化理念的引领,逐渐形成全员一致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把标准变成行为,使行为成为标准”,于无形中提升管理水平。虽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完成的,但我们仍更需坚定文化引领管理的决心和信心,坚持不懈地做好、做成这件事。领导干部必须端正对文化引领管理作用的认识,要有为企业长远发展负责任的胸怀和气度;要充分利用好学习培训渠道和资源,不断拓宽对项目文化建设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将项目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固本强基的驱动力并自觉践行。

二是要遵循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要与整体性要求和阶段性要求相统一。文化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经历由表及里、由易入难、由示范到普及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视觉形象设计、规范行为养成,到后来的由内而外的特色凸显,再到形成成为项目管理重要支撑的管理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文化建设要看清楚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关系,要进行管理现状与环境因素分析,明确定位、方向、职责和措施,使之更好地体现效能。

三是结合管理实际,找准文化建设的路径,因地制宜,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文化建设可以有不同的路径,要认真研究,找准切入点,重点突破。要以“解决问题”为重点,基层项目部可以根据项目现状、环境特点、现阶段要求等,与公司的重点工作相结合,与项目部的中心工作相结合,找准路径,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体系;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塑形”工作,在执行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手册》的基础上,基层项目部可以结合项目工地的实际情况和文明工地创建及业主、地方的具体要求,选择制作、合理布置,避免相互攀比、讲排场、搞豪华,我们追求的是标准化、规范化,使之更好体现三航文化特色和良好形象。

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文化建设向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

文化建设是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一年半载能形成的,因而要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

“有事有文化、没事没文化”、有工作检查了才重视安全质量、有接待任务了才要求文明礼貌,这些短期行为决不符合项目文化建设常态化的需要。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固化下来,发挥文化的长效作用。

一是要正视我们的不足。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理出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补齐补强。公司、项目部要有系统、规范的文化建设策划,要落实责任到人并健全工作机构,要从思路、制度、执行、考核上给予支撑。

二是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建设具有长效性,优秀的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渗透于内在的管理水平之中,长久地发挥作用。企业要善于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振奋士气;要积极推荐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不断增强企业文化转型能力、提升能力和外来文化的相处能力。既让优秀的文化不随时间的流逝、地域的改变、新老的交替而消失,又能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发挥文化驱动管理的最大效能。

三是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文化建设测评体系,不断完善测评标准。文化建设要实现常态化和长效化,需要探索和建立文化建设的测评体系。我们要对一些文化建设必须做的内容,要制定标准,列入制度,做好测评工作,以推进文化建设向常态、长效化发展。

文化建设是公司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夯实管理基础,是企业的重要职责。站在着眼未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高度,要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身体力行地践行项目文化建设,在文化驱动项目管理上再上新台阶,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文化自信对公司发展的影响2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一流企业。

一、从企业文化生态看世界一流企业本质

从企业文化生态简析、人本文化是世界一流企业的本质、“金字塔模型理论”在人本文化中的应用这三点跟大家分享。在我《长盛力-缔造富有灵商的管理文化》专著中揭示了企业成功的基因是企业文化,《融创论-自主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专著揭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规律与方法。长盛力是水平维度,融创力是空间维度。两个维度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地图的横、纵坐标。从企业文化生态的角度讲,企业成长的规律是从低级向高级,即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最终到人本经营三大阶段。企业成长历程的三大阶段所对应的经济、社会、政治、国家等诸多方面是相辅相成、彼此联系的。因为它是我们人类生态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一个企业的成长都是从员工到普通团队再到优秀团队最终登顶卓越团队。从构建世界一流企业这一角度的底基逻辑看,它是由温饱生存型到产量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再到生态赋能型。同理,从纵向看,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首先它是一个学习型团队,在这一基础上它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在持续创新能力上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在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所对应的企业战略可分成四阶段:起点是堡垒战略,这一阶段完成进入第二阶段红海战略,第三阶段蓝海战略,第四阶段蓝天战略。我认为这是人类发展的规律在经济社会与企业身上的体现。人类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陆地走向海洋、到共创蓝海再到走向蓝天,人类最终将在宇宙中与外星生命甚至超越人类自身的生命体和谐相生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从企业文化建设角度看,是企业从组织文化到管理文化到学习文化最后到人本文化。从国家及政府做决策的发展观来说,它也与之对应,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国家治理方略(上层建筑),对我们国家讲,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可以概述为:第一个阶段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方略可概述为“发展是硬道理”;第二个阶段叫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基本方略可概述为“稳定压倒一切”;第三个阶段叫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基本方略可概述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目前,我们正处于企业生态的“资本经营”阶段,也是企业国际化经营阶段。资本的特性、属性所决定了它的逐利、增殖与扩张带着剥削,甚至血腥、暴力、战争,最容易导致贫富悬殊及社会不公,从而导致社会分化与不稳定。因此,作为中国特殊历史与国情下所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主张,就必须为资本设“红绿灯”,降低资本的无序扩张和资本对政策的左右、对决策者的控制、民本的侵蚀,尽可能消除“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不和谐以至“改朝换代”的风险,从而使“稳定压倒一切”的方略坚持从“全面小康”升级至“共同富裕”。

企业文化包含五大功能。其中的“凝聚功能”,我在《长盛力》中提出了“新木桶理论”,这是对企业文化研究的创新提法。过去在研究企业发展过程中一般是以“短板”理论为出发点来提出系统解决企业的问题,以通过对短板的“补齐”与能力提升,增强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的管理素质。现在进入到“资本经营”阶段,企业明显的短板是没有了,与国际化接轨的“拿来主义”,通过学习与创新,企业家与企业经营管理者迅速地提高了境界与硬实力,而决定“木桶”关键的指标,如强度、可持续性是由板与板之间的粘合度与粘合力所决定的,这种“粘合”就是企业的软实力。这与任正非先生提出的“浆糊理论”殊途同归。

新时代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我归纳为创新文化、速度文化、融合文化、品牌文化、健康文化、元宇宙文化。在此我仅简述一下创新文化、健康文化和元宇宙文化。创新文化在《融创论》中已系统的做了研究,简要概括为:文化创新为先导,科技创新为核心,管理创新为支撑,商业模式创新为源泉,制度创新为根本,企业家创新为关键。后面重点要讲企业家创新。作为健康文化,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了“健康中国”,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人民幸福常值、幸福指数的提高从基础上讲,就源于健康。健康的观念就是人本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一流企业的文化要求。从健康观念引领健康制度再到健康行为。而健康行为就是我们建设幸福企业的主要标准。元宇宙文化我斗胆给它下一个定义,即元宇宙文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夜继互联网文化、数字文化、5G文化、量子文化等诞生而处于探索、形成并运用于指导新场景创力、算力与共情力的实践,通过人在数字中的灵性穿梭与创造,形成肉体、情体、慧体、灵体的不断融合,为人类提供无限想象空间与激活暗物质能量,激发人们灵商智慧与深度体验,释放沉浸式创意消费的人本意义与生命价值的增值。它是人类最终实现“蓝天战略”、达到“天人合一”之终极目标提供文化路径与全身心、全生命的实践场景。因此,“元宇宙”未来很可能成为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元宇宙文化让人们通过科技手段开发人的潜能,比如下一步的“脑机链接”,未来的“意念驱动”、“灵商共振”与“时空穿越”等,通过“量子纠缠”技术等的研发,不断提升人的灵商智慧显现力,让人们在不可穷尽的元宇宙生态体系中既能恢复渺小生命的本我、真我,又能实现博大生命的非我、无我。元宇宙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来看,也就是《长盛力》中从灵商的视角观察,它本质上就是一种灵境文化,就是我们灵魂的量子态与天、与地、与现实数字对话的实践。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它包括数字孪生文化、虚拟原生文化、虚实共生文化三个部分。很高兴,昨天国务院五部委联合发文,要大力支持虚拟文化向虚拟产业的发展,这是我们人工智能探索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必将为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坚实的基础。

习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类的规律、人性的本质、人心的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建设一流企业必须要明确初心文化。第一,员工与企业幸福常值的持续提升,为人类持续进步不断做出贡献。要实现共同富裕,重要的不是看幸福指数,而是“梁氏理论”中提到的“幸福常值”。要使每一个劳动者幸福常值得到持续提升,就必须确保其幸福基值基本上的均衡,逐步消除资本经营阶段所带来的收入的较大差距与心理落差,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第二,客户满意度、美誉度、忠诚度的持续提升。第三,员工美满度、敬业度、忠诚度的持续提升。第四,由长盛力、融创力所构建的永续经营的企业生态的共谋、共建、共创、共享、共产的粘度持续提升。因此,伟大导师马克思所缔造的共产主义理论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方向不是空幻的,至少从管理学这个角度看,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高级阶段会成为现实并符合规律。“梁氏理论”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在管理学界第一次构建了“幸福模型”与“成功模型”。而世界一流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幸福企业。

企业文化与一流企业的关系,通过企业文化生态三个阶段—产品文化、资本文化、人本文化的对应可以看出,一流企业对应的是人本文化。我们说“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我下了一个结论,即“以信仰企业核心价值观、能力又符合企业要求的人。”什么是人本管理?就是“以价值观为本+普通的人性化”。普通的人性化马斯诺先生早年就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以人为本就是以心换心的管理模式,叫理解人、关怀人、培养人、使用人。让心照亮路径、让心引导团队。“金字塔模型”其中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灵商管理理论。回顾人类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我认为上世纪初至八十年代是以智商为主的管理理论,到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以情商为主的管理理论,到现在是进入以灵商为主的管理理论。以灵商智慧产生的管理理论代表当今的创造型理论。它为人类迎来元宇宙世界并践行“蓝天战略”提供了思想武器与强大的开发能力。人与团队的成功假设用金字塔来表达,它的底边是康商HQ,两边一个是智商IQ、一个是情商EQ,真正决定人和团队成功的本质动力是来源于金字塔的高度即灵商智慧SQ。人类成功的“金字塔模型理论”在哲学与人本文化里的运用是非常具有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相对应的底边,肉体是我们的材料,情体和慧体构成两个边,灵体就是高度。将智慧所反应在人本管理理论方面叫做灵体智慧。这些假设在理论上需要我们广大的学者、专家继续深入研究。“幸福模型”也是一个非常前沿的具有代表性一个理论。幸福与地位、财富没有直接决定性的关系,与康商成强正相关,与灵商智慧成几何极数关系,与幸福常值、智商、情商、边际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即:

幸福=HQ2(K+IQ+EQ)SQ边际效用/欲望

“金字塔模型理论”在人本文化上的应用。首先,归纳为“4W”,即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人生的因果与人类的规律是一致的。“人”字一撇一捺,是最简单的一个字,但也是最不好写的。伟大企业家必须要有国际化顶尖战略,即“人”的最高点,这里面灵体决定了慧体,慧体引导着情体,情体滋养着肉体,肉体支撑着灵体。而只有当这“四体”合一,人才能真正进入天人合一(灵境)状态。其次,有“三共”:第一,从人类的“因果”关系来剖析,形成了思维共振(命运共同体),包含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体现了企业目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企业家精神等。物质文化体现在安全感、使命感、幸福感和自我认同感等;第二,形成志趣共频(事业共同体),即“道”,涉及到企业的制度文化,即管理体系、商业模式、共享机制等。第三,形成行为共举(利益共同体),即“术”,通过行为文化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意志力、韧力、执行力和决胜力。

二、企业文化结构与世界一流企业标准的耦合

传统企业文化的圆盘结构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层。我在《长盛力》专著中加入了企业家精神(核心)。把过去企业文化由外力驱动变成了内驱动,这个驱动力就是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文化非常重要的实践上升与理论创新。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世界一流企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16字标准。我个人认为,“品牌卓著”是世界一流企业的结果体现,“产品卓越、创新领先、治理现代”是“品牌卓著”的关键支撑,其中“创新领先”又是企业实现世界一流的核心。

“产品卓越”就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获得感、更厚重的幸福感、更精彩的升华感,卓越产品源于卓越的科技和工艺,卓越的科技让产品成为时代引领者,卓越的工艺让产品成为质量标杆。

“品牌卓著”是指优异与显著,卓尔不凡,深入人心,它包括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因此,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是赢得世界市场与消费者粘度与热爱的通行证,是中国企业家率领团队实现中国梦、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丰功伟绩的核心“标配”。

“创新领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发动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核”。企业要实现创新领先,就必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尤其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设起创新人才平台,从而抢占产业制高点,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与强化产学研资用及实验室等研发生态建设来积累与夯实可持续创新的根基,从而实现自主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同时也提出了广纳贤才为我所用,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自主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

“治理现代”是发展的保障,也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护航舰。世界一流企业要在行业内具有全球领先的产品竞争力、行业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获得广泛的认可,一定是与时俱进、长期并持续推进治理现代化。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是我们企业今后长期的发展与创新并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南。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有五大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产品卓越”是企业物质文化的最高标准,“品牌卓著”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最高彰显,“创新领先”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行为文化的最终硕果,“治理现代”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最终回报。

三、坚定文化自信,以企业家精神引领一流企业建设

(一)文化自信是建设一流企业的灵魂

增强文化自信必须打造企业先进文化力。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在他的著作以及治国理政思想与战略上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五千年博大的智慧和先哲治国理政的杰出基因。他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习总书记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崛起、中华文明复兴等战略思想与指示确确实实对于我们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是指引,是明道,是开悟,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和坚定不移贯彻执行。无论从企业文化生态理论视角,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角度,以及人类社会未来的趋势讲,习总书记的指示与论断可以说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到四川眉山的视察中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铸就文化新辉煌方面为我们企业和企业家指明了方向与学习重点。报告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其中,“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全新提法,将成为用伟大中国梦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文明重返世界之巅的响亮号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表述: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就此,我根据企业文化生态理论与学习二十大精神相结合,与大家分享以下片段:

1、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生态关系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历代明君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就是“大道无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今日讲“大道无为”,它所对应的最高境界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构想。因此,从企业生态理论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从利益共同体到价值共同体再到命运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道”不是一天形成的,首先是“知道”,其次是“修道”,再次是“得道”,最后是“成道”。境界一层比一层高,最终达到“大道无为”。

2、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生态关系从管理学讲,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按照企业生态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过程,即对应产品经营、资本经营、人本经营,第一阶段是“有为而妄为”;第二阶段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阶段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当下,大家最关注并担忧的热点问题是中美斗争。依照企业生态理论,我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贸易战(即产品经营的起点);二是科技战;三是货币战;四是文化战(即人本经营的终点)。第一阶段的贸易战,我们依靠世界上最健全的“中国制造”体系与强大的制造能力,至少未输。目前科技战还打得很艰辛,不仅华为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被美西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名,实施疯狂打压,甚至动用国家之力与意识形态大棒进行围追堵截。而且美西组建“芯片联盟”,企图让“中国制造”芯片供应链形成“孤岛”。为此,我们必须在芯片技术、新材料技术、高精度工业母机这三个“要命”的短板上用举国体制聚焦,持续努力,发奋攻关。同时,“两弹一星”精神与实践的成功,让我们更应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斗争精神”富有深义。当前,面临中国重返世界之巅特殊而关键的时刻,斗则进,不斗则退。正如古人所讲:“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对此,我们必须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战胜强敌的坚强自信。不忘毛主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告诫。因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除了斗争取得胜利,别无选择。与此同时,斗争也必须掌握艺术。以中华文明对付伪装成国家的资本,这是我们中美斗争应把握的全局思维。具体应注意:其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三,“隔山打牛,一剑封喉”。这是未来二十至三十年中美斗争策略之我见。

3、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生态关系从企业家的站位看,企业家的成长不是一天垒成。它遵循着从“生意人”到“商人”再到“企业家”的成长规律。要从生意人超越商人、成为企业家,其成长过程是:第一阶段追求“功利”,第二阶段追求“道德”,最后实现“天地”。企业家个人的价值取向,从生意人“暴利”开始,到商人的“红利”再到企业家“互利”,这是一个价值成长过程。把企业家成长按传统文化分析,分为“儒”-“佛”-“仙”三个阶段,这三个字左边构成都是“人”,右边构成便代表“人”的“社会价值”。第一个阶段“儒”,表示大家都“需”要你(“亻”),这个阶段企业家为很多人提供了“需”求并同时满足人们“需”要;第二个阶段“佛”,表示着大众对你的敬仰;第三个阶段“仙”,像高山一样顶天立地,让世代朝拜你,让人间留住你,这就是伟大企业家终极的目标。正如《长盛力》所指出:“伟大的企业家是做生态,生态型企业将永垂不朽。”成了“神仙”的企业家,世世代代都会受到顶礼膜拜,成为历史铭记的人物。

对文化自信我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有容乃大,人类共识。”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雅克讲“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我本人认为“美西是伪装成国家的资本”。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唯一一个世界四大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五千年前我们与埃及人同洪水斗争,他们的文化创造了“诺亚方舟”,我们是“女娲补天”,从中看出中国人天生就拥有斗争精神;四千年前与巴比伦人玩青铜器;三千年前与古希腊人思考哲学;二千年前与古罗马人四处征战;一千年前与阿拉伯人无比富有;当下我们与美西较长短,博弈天下。正如我《融创论》中所提出,中华文明重返世界之巅指日可待,因为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中国有接近4000年处于世界巅峰。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向自由迈进一步”,伟大领袖毛泽东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因为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价值、传统与习俗支配,因而管理越是能够利用当地的社会传统价值与信念,越是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全球诺贝尔奖共同宣言(1998年)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到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所以说东方文明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崛起,这是人类的共识,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汤因比指出:人类的未来在东方,中华文化会成为世界的引领者。美国的大预言家珍妮也指出:美国必将衰落,东方势必崛起,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新的超级大国。

另一方面,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有部分所谓的公知尤其是买办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试问没有信仰能够保证5000文明的延续吗?我们的信仰和西方信奉“上帝”与信神不一样。我们的人生观是仁爱、平等、中庸、和谐;价值观是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世界观是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从企业生态视角剖析,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规律、取势,企业家的最大成功就是要顺势而为。毛泽东同志的超凡之处就是他过人的灵商智慧,绝大多数人是不能企及的,他在运势、借势尤其是造势上是常人无法比拟的。戴圣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就是讲价值观,孙中山先生引用他的话作为国民党的党训。孔子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是聚能、夯基。孙子讲:“势者,因利而职权也。”讲的是战略、战术。王阳明讲:“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尽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讲的是创新。龚自珍讲:“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讲的是修炼。这也是我后面要讲的生态型企业家最核心的能力—“心管理”。这里重点谈谈我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现代理解。这是企业家、管理学者、文化使者(包括所接触的国外的专家)常常交流中国文化时用得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老子的原意和我们现在理解的有很大的时空演化差异。用于当今大数据时代,第一个“道”代表IQ,即智商;“可道”代表EQ,即情商;“非常道”代表SQ,即灵商。人类成功的“金字塔模型理论”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来表述,构成金字塔的三个角分别是:IQ是算法智能、EQ是语言智能、SQ是想象智能。鉴于此,可预测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和国人天生遗传中强大的想象智能基因所决定,未来中国一定能够引领由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一定能在人工智能的开发上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都具有强大的文化力。世界一流企业能胜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企业所形成的文化力有五大支柱:以客户为中心,团队协作精神,企业价值观遵循始终如一,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不断积累与提升文化力是企业家的神圣使命。为此,企业家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用文化基因提升对抗“大企业病”的免疫力。这里我深有体会,四川省21个地市州至少10个市州的民营企业“首富”我曾见过、交流过,他们失败的根源从战略上肯定是多元化排在首位。而从文化的角度,就是因为企业扩张太快,犯了“有知识而无文化”的毛病,身躯一路狂奔,灵魂却找不到方向,从而滋生出“大企业病”,所以死亡是必然的。这里面有几个对策:一是形散神不散,要构建开放包容的文化;二是强化管理的微调;三是提升“控”与“放”的艺术;四是与时俱进,提升灵商智慧,扩展量子思维,实现系统性的熵减。企业越大,熵增现象越严重,这是物理学所揭示的一般规律。更何况从灵商与量子思维看,人们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仅占3%,仅有像爱因斯坦、牛顿、毛泽东、钱学森等极少数伟大人物能达到5%。而人本管理离不开97%的隐形世界,即人类目前未能普遍掌握的物质力量97%以暗物质的形式存在。

2、用文化融合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生命力。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战略。在我们实际的调研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成功的企业基本上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各有各的原因。世界第一CEO韦尔奇说:“资产重组可以提高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韦尔奇先生的过人之处把它文化引领战略推到了顶点。一方面,他在战略层面上提出了“数一数二”战略,韦尔奇先生曾创造一天卖7家公司的记录;另一方面,在执行层面他提出了“六西格玛”的管控理论和方法。德鲁克先生说:“企业重组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重组方对被重组方的态度,能否双赢,关键在于是否尊重对方并发挥其积极性。”杰出企业家宋志平先生说:“混改就像茶与水的关系。”凭这一点,宋志平先生在国有企业混改中创造了奇迹。他是全球唯一同时在职担任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材、中国医药)的董事长。在他主导中国建材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靠石膏材料起家,没有水泥。但在他以文化融合为导向的战略决策及“三精”管理下,成功的把中国建材建成了全世界水泥产量第一且绿色发展的企业。在兼并过程中,他把国有企业所倡导的文化比喻为“茶”,被并购等入盟的广大的民营企业和市场就是“水”,“茶水”就是一家人了。这也是用中国传统茶文化创造的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哈佛大学对之前百年公司兼并做过详尽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将近70%的合并未达到预期收效,原因正是并购整合过程中没有达到企业文化的融合。

3、构建实验文化。这是我们过去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短板。企业要成功创新,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加强实验文化建设。真正能够实现我们全要素生产力和全产业链创新的体系化优势的提升必须从实验室开始。制造“歼20”的成飞集团、制造百万千瓦汽轮机的东电集团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杰出企业。他们的实践可以证明这点。比如东电,他们的实验平台建设,我专门去现场考察学习过,一台大型汽轮机,拥有两万多个零部件,在这种非常复杂结构的运转中,传感技术怎么考虑?其数据的可靠性、敏捷性等必须要通过实验平台来验证,以便不断提高和改进,确保出厂质量及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4、警惕“好人”文化。传统“中庸”文化的负面影响,在讨论方案、决策风暴时,为避免冲突,团队表面和谐一致,甚至奉行好人主义,但实际隐藏着巨大的“内卷”和“躺平”及组织文化(如酱缸文化、螃蟹文化)功能障碍,导致团队创新和责任感降低,存在触发危机、扼杀创新、误伤人才、决策延时、助长官僚、争“打酱油”等危害。与“好人”文化作斗争,要做到阐明期望、绩效标准和会议目的、公开质疑其参与造成的现状、保护坦率正直、直面绩效。

(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企业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我从五个方面与大家一同分享。

1、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我在《融创论》专著中诠释了企业家精神的概念: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所特有的时代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以其狂热的气质、伟大的人格、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和超常的灵商,营造超高的人气,聚集一流的人才,建设卓越的团队,不断筹划宏伟的目标,造就伟大的公司,缔造造和谐的企业生态,成就美好的事业。马斯克就是我们这个星球企业家精神的伟大代表。从管理学来研究企业家精神,我认为创新是灵魂,冒险是天性,合作是精髓,使命是动力,学习是关键,执着是本色,诚信是基础,担当是核心。

2、着力营造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环境。一是做好维护企业家权益工作,进一步保护企业家精神;二是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精神,进一步营造尊重和鼓励企业家干事业的社会氛围;三是加强对企业家的社会荣誉激励,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一直坚持30多年,每一年推荐、评选、表彰优秀企业家。正如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省企联也以“纵横正有凌云笔,圆梦需靠实干家。”为座右铭,以彰显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创造的实干家精神,而实干家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楷模和基石。

3、努力提升企业家的灵商领导力。“乌卡时代”(VUCA)企业家所面临的决策环境特征:脆弱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过去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现在的时代主题是治理与发展。过去的决策环境犹如“登山”,现在的决策环境更像是“冲浪”。当下,努力提高企业家灵商领导力应该进一步强化企业家危机领导力。俄乌战争及盎撒帝国的影子政府所操纵的各种冲突与疫情等阴招、阳谋交织,使人类处于极其危险的边缘。要想成为真正一流的企业家,不仅要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心定力,也要有“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的眼鉴力,更要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瞻力。必须具备运势力、感召力、融创力、决断力、学习力、反省力、风控力、长盛力。

4、以企业家精神引领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方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企业家精神的相关指示,结合中国国情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以企业家精神引领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方略,我有以下思考:①以企业家爱国精神的新内涵,标明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高度;②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新品质,开辟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径;③以企业家诚信精神的新要求,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标准;④以企业家担当精神的新诠释,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内容;⑤以企业家豁达精神的新境界,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5、以企业家精神引领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新路径。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必须要转化为企业的创新文化,成全企业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实现建设一流企业梦想的新路径。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的时代性特征;第二、勇于变革、以我为主的自主性特征;第三、勇于超越、追求成功的卓越性特征;第四、勇于学习、海纳百川的开放性特征;第五、勇于冒险、宽容失败的包容性特征;第六、自强不息、勇于牺牲的奉献性特征。

(三)以企业家精神引领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1、从世界500强看中国企业成长为一流的差距与努力方位。今年《财富》世界500强公布,中国共有145家(其中台湾9家)公司上榜,美国124家公司上榜。到今年中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营收占500强总营收31%,首次超过美国。从1995年公布世界500强榜单至今27年了,中国由3家到145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500强榜单看中国企业成为世界一流,我们必须认清差距,看清未来的大方向、定位及努力路径。从发展质量上看,其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我们低于世界500强平均水平,和美国相差超过一倍。从产业结构来看,均衡性、合理性、持续性存在较大风险。在中国上榜公司利润率排前十的公司中,除了腾讯、台积电和华为外,全部是商业银行。而进入榜单的中国银行共有10家,这10家银行利润占全部上榜中国大陆企业利润总额的%。从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新企业领域看,我们还存在代差。仅以全球最为激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企业为例,美国有19家上榜企业,平均营收1,262亿美元,平均利润达237亿美元。中国有12家企业上榜,平均营收787亿美元,平均利润77亿美元。

坚定文化自信,以企业家精神引领一流企业建设。基于企业实力,构建“七力模型”:同行公司的竞争力-购买者讨价能力-替代品威胁力-合作者能力-外部生态协同力-潜在进入者威胁力-供应链议价能力。基于一流目标规划30年,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超越商人思维,形成企业家思维;二是超越机会主义,形成战略格局意识;三是摆脱羊群效应,形成狼群集体奋斗;四是保持系统开放,形成有效管控;五是掌握高维思维(如量子思维。它是一种本心思维,有利于发现和运用隐藏力),形成动态生态。按照一流企业目标从高处取势聚力、低处发力来推进,我们是降维打击。

2、塑造以奋斗者为本文化。境界决定眼界,眼界决定世界。一流企业家的境界很重要。塑造以奋斗者为本文化我们要向华为学习。塑造奋斗者文化的路径与方法:企业家精神与价值观驱动;吸纳真正的奋斗者;以榜样营造奋斗氛围;创建有利于奋斗者成长的制度与机制;不让雷锋(奋斗者)吃亏。

3、赋能传统行业建立数字文化。中国企业应该向海尔学习。“人人是创客”,这是企业家中的哲学家、海尔领袖张瑞敏先生的高明提法。海尔文化已经上升到哲学维度了,它的卓越是用自主人、自组织、自循环创造了新模式、新生态、新范式。

4、重塑一流企业家的领导风格。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首先企业家一定要成为一流的企业家。重塑一流企业家的领导风格我归纳为三个“五”。知识赋能的“五以法”:以人为鉴,找到知识源;以简御繁,萃取知识点;以法为教,确立知识树;以长续短,复制好方法;以一持万,创造新知识。关切赋能的“五关法”:关怀心灵,做好心理疏导;关注发展,谋划职业发展;关爱健康,保持健康状态;关照生活,解决后顾之忧;关心家庭,顾及员工家人。角色赋能的“五角法”:角色期望,实现使命引领;角色规划,塑主人翁意识;角色定位,明确核心任务;角色构建,助力树立权威;角色行为,界定标准动作。华为为什么伟大?因为有任正非。海尔为什么伟大?因为有张瑞敏。一流企业家最大的核心能力就是为团队、为生态链赋能。

文化自信对公司发展的影响3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更是一个企业应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转型升级、迈向一流的重要支撑。重视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深入改革、加快发展、改善服务的迫切需要。但优秀的企业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他需要长期的宣导和培育。现代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创造的。只有“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塑造人”企业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使企业成为全体员工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共同体。一方面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本文化。以人性化管理启动员工的兴奋点,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创造性,帮助员工实现自我超越,使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要为员工成才搭建平台,要为人才成长提供均等的机会,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激励人才,靠实力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为企业注入不竭的动力。此外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为人才的发现、培训、锻造、成长提供“绿色通道”。着眼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多层次、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只有企业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才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时,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与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与习惯,价值观与经营哲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走向和实质内容。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当企业领导自觉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才会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入。

3.注重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相互融合

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可以用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可以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即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吸引比同行更多的投资、人才和资源。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要完善企业文化的硬件设施,包括企业面貌、工作环境以及员工服饰等等,是企业文化的直观表现。其次要加强对外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及企业自身的对外宣传活动,宣传企业文化,推广企业理念,反映企业整体面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5.注重创建学习型组织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学习型企业就是以共同的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使员工自我超越、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企业财富速增、服务超值的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有力措施,也是贯彻优良的企业文化的保证。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可以增加知识积累,培养创新和适应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和谐的内部氛围,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此外,还应提高团队精神,通过团队学习,把分散在每个员工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巨大的知识力量,提高团队智商和个人的认识水平。

6.坚持长期建设、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是发展的,需要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也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当企业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应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相融合,用适应时代视角审视企业自身的传统文化,经过认真科学的分析与筛选,严格审慎的过滤与提炼,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才能让企业文化成为有效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帮助企业获得其特有的竞争优势。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创造并提升企业价值。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实际,要从企业的经营理念、人才理念、管理理念、团队理念、行为理念、学习理念、制度理念等多个方面考虑,可以有轻重主次之分,但不能有缺项和遗漏。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加强和提升,不断加强、提升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02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