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治建设内容集聚【参考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党的政治建设内容集聚【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党的政治建设内容【第一篇】
一、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二、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1.把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落到实处
第一,首要任务: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第二,基本途径: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第三,基础工程: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第四,重要内容: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2.锲而不舍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第一,首要任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第二,基础支撑: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第三,基本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第四,重要内容: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党的政治建设内容【第二篇】
1、党的政治建设内容是:正确制定党的纲领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正确制定与此相适应的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并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确保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2、基本职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职责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执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政治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即指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
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把经济搞上去。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党的政治建设内容【第三篇】
政治建设包括:
1、把准政治方向。政治是党的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成败。我们要坚持的政治方向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这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战略。
2、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我们要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夯实政治根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人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笼络人心、汇聚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4、防范政治风险。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一项任务,必须将其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5、防范政治风险。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
6、永葆政治本色。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
7、提高政治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练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确保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
政治建设是指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正确制定党的纲领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正确地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工作方针和政策,把全党的思想和行为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确保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党的政治建设内容【第四篇】
广义上的党的建设,指的是政党为完成自身的使命而进行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和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狭义上的党的建设,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进行的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活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党的建设的指导原则。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指导原则和理论武器。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理论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列宁主义建党学说。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建党理论,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两次伟大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党理论在邓小平建党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制定党的组织路线的前提,党的组织路线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必须围绕在各个历史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着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在执政条件下,还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使党的各个方面建设的成效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按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的建设出现了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党的建设含义
党的建设简称党建。
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
党的建设要求
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党的十四大党章总纲中规定了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即: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坚持民主集中制;
(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四项基本要求,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建设意义
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党的建设途径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建设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各级党员干部得到大规模培训导。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顿涣散、不起作用的基层党组织万个,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
党的建设基本经验
(一)关于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条经验,反映了思想理论建设对于我们这个有75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所具有的重要性,揭示了我们党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立党、兴党的政治优势。回顾历史,正是靠这一政治优势,才能够在旧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社会里,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在理论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员和干部教育的中心内容,注重把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适时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尤其在党和国家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事业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前进道路上遇到大的困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风波、国内外敌对势力借机制造思想混乱的时候,我们党更加注重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起到了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的重要作用。60年的实践证明,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就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关于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条经验,反映了党的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历史任务这一根本指导原则,揭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革命、建设、改革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60年来,我们党坚持运用这个法宝,始终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结合起来,既紧紧围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伟大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密切结合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等中心任务加强自身建设,使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我们党依靠党的领导的坚强有力,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6年党的八大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间成功与挫折交替,正确与失误交织,从总体上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开创和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开创和不断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60年的实践证明,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尤其是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抓住了这一条,党的建设就抓住了根本,党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国家的发展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关于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条经验,反映了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揭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关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死存亡这一历史真理。最近20年世界上一些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特别是一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亡政息的惨痛教训表明: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这些主要方面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60年来,我们党把这些根本要求贯穿于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体现在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上,代表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这是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执政成就的根本原因。60年的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要经受住这些考验,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必须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这样做,我们党就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四)关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条经验,反映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必须始终践行的根本政治要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我们党在中国执政,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党在全国执政60年来,尽管经历过这样那样的曲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全体人民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和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去。这使我们党既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赢得了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又使我们党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夺取胜利的无穷智慧。60年的实践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成败也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如果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从根本上失去先进性,以致最终失去执政资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动员全党同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不渝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个根本政治立场,把这个政治立场一以贯之地落实和体现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去,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就无往而不胜。
(五)关于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这条经验,反映了我们党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治党治国之道,揭示了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奥秘之所在。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从开创和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到确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提出和不断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提出和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从实行差额选举、党务公开等扩大党内民主的举措,到确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到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干部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60年的实践证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也没有止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就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发扬革命传统、又创造新鲜经验,既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又善于用创新的思路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努力做到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特别要创新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六)关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这条经验,反映了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根本方针,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有从严治党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规律性认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由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因而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需要,从1950年5月开始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整风,克服党政机关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居功自傲情绪和“革命到头”思想。从1951年到1954年进行的整党,对党员开展了在执政情况下怎样做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清理了党员队伍中的不纯分子和消极落后分子。我们党的八大从加强思想教育、健全制度、加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党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认真加以实施。从1983年开始,用三年半时间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整顿,此后还在全党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目前正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些从严管党、从严治党的举措,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0年的实践证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从严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必须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必须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特别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