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73633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第一篇】

眼间就要毕业了,回顾过去有很多值得我去回忆的事。

德育方面:身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共青团委的号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所以有困难的人。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认真学习了一些伟大人物的先进事迹,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无形中有了相当显著的提升。智育方面:从踏进大学校门那一刻,我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无比热爱,怀有极度浓厚的兴趣,我对自己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本文由资料库搜集整理,认真对待,并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尽最大

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使自己成为一名社会和国家更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体育方面:北京申奥成功对国人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也从而带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这种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我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尽管很苦,很累,但这都无所谓,因为我明白:只有健康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劳动方面: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不知不觉在成长过程中我就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校期间,我经常参加各种义务劳动,打扫公共卫生,我们宿舍良好的卫生状况一直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1.政治上进心。

说什么积极参加党课,政治上积极上进。真不明白这个是什么意思。我党校都毕业了,难道叫我再去复读?老子申请入党两次了,算是上进了,那党拒绝我,我又有什么办法?老子不仅政治上进,还想当国家领导呢。宪法规定,成年的中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承认我享受过选举权,以前有选两个不认识的人中一个当区人大代表,可这有意义么?你既然要选,至少应该在电视露个面,让我们知道你是谁,你至少应该对我们选民承诺,当选后会为人民做点什么,我们才能评价你工作的如何啊。退一步说,你长的啥样总得让我们知道吧。很可惜,只发了一张选票,上面两个名字,你自己爱在哪里打勾就在哪里打勾吧,真不知道大家是怎么选,是选名字读起来顺口的呢?还是名字取得有意境的呢?再说被选举权,我很想参加选举,但我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应该先去哪里登记,去哪里游说,过程步骤我完全不了解,恐怕大部分成年人也是不知道的。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难道就这么难么?

2.关心时事政治。

“密切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思想活跃,可评为优”。本人很关心国内外大事,可是关心了有什么用?大学和中学不一样,老师完全不管学生。我关心了国家大事,导师知道么?每个同学都知道么?既然不了解,怎么给我评分?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又有几个关心国家关心人民的,我关心了,但我却恐怕找不到可以一起讨论的同学,就算讨论了,也就只能自己知道,我们根本就没可能为国家出谋划策。“第二课堂”又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根本是莫名其妙,如果真有这么个关于时事政治的第二课堂,我是很想参加,可是据我所知,我们学院根本就没这种课堂,或者有也不会让我参加。

3.团结同学。

根据和同学的关系程度来评分,关系用优、良、一般、差来区分。我就感觉很奇怪,这个关系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请学校给个明确的标准。

4.学习态度。

首先,学习态度好的同学成绩不一定好,学习态度差的同学不一定成绩就差。其次,我学习态度好不好,有没有目的,是否刻苦,给我打分的同学和老师难道就一清二楚?有的学生不好好读书,是什么原因?学校有想过么?既然能教育出不爱读书的学生,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很多人大学读的不是他们喜欢的专业,当然有可能就读不好了。很多人其实想好好读书的,可是因为环境的缘故,比如周围的同学都不爱读书,或者学校比较差,不能给予学生学习上必要的帮助,都有可能促成学生的厌学的情绪。光评个分数有什么用?学校有考虑过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么?中国的教育是彻底的失败!很多人不能读自己的喜欢的专业,很多人没有什么理想,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教育都是一样的,填塞式的,从来不给学生接触新事物,培养兴趣的机会。每天就是语文数学英语化学之类的以及拼命的做题。只有到了大学,才有机会接触自己想做的东西,可是已经晚了。更奇怪的是,有的学校规定专业成绩好的同学才可以转专业,专业学的好的同学已经很出类拔萃了,既然很好了,他们不一定会想转专业。

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第二篇】

学习与创新:

1:透过不断的学习,我也发现自己学习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此刻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个人简历,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我决心:1,树立一个信心:我能我行。2,创立一种学风:认真刻苦。3,凡事从“认真”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做作业。4,学业成功的过程离不开勤奋和刻苦。“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劲,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格言说的都是这个道理。5,培养一个习惯:自觉自愿学业进步,贵在自觉。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上进心强,刻苦钻研,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于向新的高度挑战,善于把握自我发展的机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学会有条不紊,提高工作效率,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功!其它方面

4:透过政治课的学习,我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注时政,透过了解和学习党的有关动态和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持续一致,用心向组织靠拢,我明白了要正确地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指导现实生活。

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第三篇】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第四篇】

为了总结班主任在实践中指导中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经验,反思其中的教训,特梳理一系列典型案例,与同行交流。因为这些案例都从实践中来,个人的认识水平、专业视野都是有限的,所以欢迎,并恳切地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导。

本案例分三个部分:理性认识、典型案例、个人反思。

一、对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理性认识

班主任指导学生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时,须明白几个基本的概念。

第一是“高中生”。

高中生已经接受过了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做评价的时候,需要明确认识到评价对象的各项素质是有一定基础的,并且要对这个基础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同时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以往的评价经验可以作为班主任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参考,但是不能作为既定标准,因此可以这样形象地说:“中学生”(“高中生”)既是一个“发展过”的概念,又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现状。

高中生还将接受高校在综合素质发展方面的挑选,所以综合素质的发展还要有个阶段性的目标。如果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没有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指导,那么就很可能造成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滞后,或者不完整。我们不把各项素质齐头并进的发展作为目标,因为作为个体,人的各项素质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作为群体,每个个体的各项素质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这两个不平衡性就决定了对高中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必须是整体均衡的,而不是整齐划一的。

第二是“综合素质”,特别区分于“全面素质”

学生素质的内涵具体应该包括哪些,我们通常参考人的素质的内涵,它既是一个生理学概念,又是一个心理学学概念,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素质”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的生理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也谈不上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所以,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要以学生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以上是对生理学与社会学概念上素质的理解。

素质同时又是社会学意义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素质指的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体现。其内涵一般包括:文化水平、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情商层次以及与职业技能等。

这些素质综合起来就是综合素质。素质虽然是学生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它又不能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因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在现阶段的综合素质与环境教育,对于我们而言就是学校教育,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是人的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为这时候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内在的相对稳定性。

第三是“发展”,特别区分于“成功”。

我们在开展“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时,讨论的“发展”是生理学意义和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发展”,与哲学意义上的“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哲学意义上的“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生理学意义上的发展是指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发展则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后两者与前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两个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相同的是,都存在前后相继的特点,

二、典型案例

(一)学生个性案例的发现与培育

学生个性案例的发现的方法从发现的途径上,氛围以学生为直接对象的直接观察法、书面交流法,以教师为对象的教师同伴沟通法和以家长为对象的家校沟通法。以上方法在表述上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在使用时又是协同进行的。

直接观察法以直接关注到的学生为对象,通过对学生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等各方面的直接观察发现学生的个性。个性本是一个中性词汇,我们可以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加以划分。对于作为观察结果的消极个性,要试图通过一些有效途径加以改进;对于另外一些积极个性则要加以凸显,是学生明白自己的个性优势,增强发展的自信心。

2012级高一1的何同学,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屡次出现作业不能够及时上交、班费不能及时上交等情况。

我们在描述的时候努力不使用“问题”一词,因为我们在使用“问题”一词的时候,往往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纯粹“问题”,而是一般意义上的“毛病”。在很多时候,我们通俗地认为的“问题”、“毛病”,其实只是其个性特点的一个部分而已,并不存在德性上“恶”的成分。有的时候也仅仅是前期的环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已。

上述是直接观察法的部分结果,但是对情况的全面掌握还需要通过学生的自述来加以完善。通过和何同学的交流,得知何同学“历来如此”,在初中阶段,老师也因此费过很多神,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何同学自己对此也颇为苦恼。交流的那天正好要交一份270元的费用,我得知了何同学的情况后先为其垫付,然后再寻找办法来解决。

我和何同学的母亲做了沟通,也进一步证实了和同学所说不虚。何同学所在的初中相对薄弱,因为学业成绩的突出,老师对何同学网开一面,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科学习上,最终何同学不孚众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物理学科,还得了满分。

由此我们发现,何同学在学习上可较好地管理自己,但是在生活上缺乏相应的自理能力,反观从来,可能是因为前一阶段的教育影响,诸事不需假手,万千宠爱于一身。面对这样的观察结果,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要求,当然同时也是社会对职业人、社会人的要求,我们需要培养她良好的记性这一积极个性。具体做法上参照前一阶段,减少关注,增加责任感。

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学生个性的养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学生积极个性的培养,后者则只考虑个性的形成,而不论其积极与消极。班主任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主观上必须是对学生积极个性的培养。从方法上说,我们提倡整体持续培养的方案,即开发统整学生、家庭、学校三方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但是不苛求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养成良好的个性,而是寄希望学生在长期的发展中能够有积极的改变。

具体操作过程中,先从何同学本身着手做工作,通过学生自述型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陈述的过程中给自己塑型,然后反顾思考。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尽量不多发表看法,这样可以在零评价的环境中让学生尽可能客观地陈述自己,为自己塑造可观的形象。一旦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出个人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学生就有可能在“趋利避害”本性的支配下,脱离实际、回避现实,为自己重塑一个符合“期待理想”的型。

在这一过程中还需保持对人的信任。学生作为一个人,我们要相信人的自觉意识,相信在学生自我塑型的过程中会根据社会传承的价值标准和情感倾向,获得应有的态度。

小何同学在塑型之后,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个性所具有的的消极性,但是作为身在其中的一份子,当局者迷、茫然无措也是一种必然。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可以做以下工作:给学生建议,比如使用记事本、时间规划本,或者请朋友、同学、家长适时提醒等;给家长建议,约请家长在家长群中每天陈述能够体现孩子优点的一个细节,或一件事。这种表扬有利于在整个班级的家长群体中树立学生的积极形象,进而形成一种利于孩子个性发展的场域;给自己规定,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独立承担的机会。给任课老师建议,对小何同学提要求,但是当其不能完成时,及时给予指导和督促,不做过多追究。

这样的整体方案推行一个月左右,高一年级在操场进行体育锻炼,体委因故未能带好班牌,我也因事在同学们都出发之后才到教室察看。小何同学这次发现了体委没有带班牌,就返身回到教室,把班牌双手抱在身前,一路快跑进了操场。在小何同学身上,一种负责任的积极个性已经开始萌生,她从自己的事情都能忘记,到班级的事情主动承担起来,就是一个从消极个性向积极个性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客观评价与积极而全面的指导,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书面观察法的典型例子参加附件1。

(二)生生交流案例

对于外部评价,客观上存在着与内部评价的差异与分野,如何面对这样的差异与分野,尤其是能否正确面对负面的外部评价,能否从负面的外部评价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这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

下面呈现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案例。

如何面对负面评价

引言

“谁在人前不被说,哪个人后不说人。”我的前辈徐老师常常用这话告诫同行:评价别人时要嘴下留情。这句话之所以产生,也正是因为在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都有可能面对的评价中,的确有一些负面评价让我们不知所措,甚至乱了方寸。本期我们就共同思考——

如何面对负面评价

尹湘江

1篇学生作品揭示出一种心理状态

前段时间,有篇学生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现择要摘录如下:

我(周记)

孟同学(化名)

……

周五时,W同学对Y同学说:“摄影又烧钱又浪费时间,有什么好的!”都怪我的耳朵太敏锐,捕捉到了这么一个细节。那自以为是的态度与一副高高在上的口吻早就令我相当不爽(他其余行径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当时恨不得去把他揍得痛不欲生。他与我后来的对话更是让我火气大增,还令我想到了那天的事:那天放学,很不巧地碰上了W同学,中途在地铁上聊了起来(我是被迫的),不知怎么说到我和汽车了,依旧是那令人相当不爽的娘娘腔和那“鄙视一切”的眼神:“汽车有什么好的……模联才是……”愤怒充斥全身,热血在往上涌,力量聚集在双手!……要不是X同学察觉到了一点“杀气”,赶紧转移了话题,我怀疑W同学现在……

其实并不是针对W同学,他只是一个引子。想到上次作文的评语,我相当凌乱,难道只有对我们学习生活有帮助、有启发的文章才能写么?我表达出我个人的内心观点难道就不行么?我用自己的文章宣扬自己的态度就不可以么?

可能,你们很多人在看完我的文章(注:我的许多文章,不单指此篇)后会觉得我不正常,神经错乱。对!以你们的视角来看,与车为伍,以车为人的人会正常吗?把自己与车融为一体的人是正常人么?至少,你们会认为他是一个疯子。但如果那就是疯子的话,我宁愿一辈子疯疯癫癫,也不愿意像某些人那样,只懂浮华,自以为是。

最后,送上一句迈杰的经典名言:“别站在你的角度看我,你看不懂。”

当时我给的评语是:

很感谢你的真诚交流。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就好比你,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比如W可以表达对车的态度;就比如我,可以表达对作文的观点;大家都可以说迈杰的名言。可是,当别人的评价与自我的评价不同时,我们要如何是好呢?

这一作品展现了当下部分中学生面对负面评价时的心理状态。

从文字里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的心情比较激动,是因为W同学不认可孟同学的爱好、孟同学认为老师和同学不认可他的文章。如果仅仅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自然可以评价选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运用,但是如果我们不关注这其中的心理状态,恐怕即使教会了学生写作,学生也没有写作的心情了。或者说,和学生共同思考如何面对负面评价,可能远比和学生共同思考如何写作更有价值。在我们共同思考如何面对负面评价的时候,我们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想到,如果我和别人的意见不同,我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才能避免让对方陷入负面情绪。从这一点来看,教育与教学,两个貌似不同的领域,在追求和谐生活的道路上,殊途同归。

由此我也联想到自己在面对负面评价时的负面情绪。怎么办呢?看起来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思考,正确面对的可能性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一堂班级晨会激发起一场交互思考

作为班主任,每周一早晨,我有25分钟的班级晨会可以自由支配。在一堂班级晨会上,我设计了一个心理游戏:“三张纸条评评评”。

我请同学们准备三张纸条,不要太大。

游戏第一步:请学生在其中的一张上用2、3个词语评价自己,这一张纸条自己留好。

做这一步的时候,大多数的同学都是很高兴的,可能是因为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以前都要听别人评说,现在可以自己决定了,大概不少人是给了自己很高的评价吧?我没有收这一张纸条,因为这不是我要的,但是看到不少同学脸上的轻松与笑容,可以想见。

游戏第二步:请学生在第二张纸条上用2、3个词语评价一位自己熟悉的同学,并把一张纸条递给他/她。

写的时候基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同学可能都认为自己至少对一位同学是比较熟悉的,所以纸条上有话可说,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在顾盼张望。这不外乎两种心理状态:选择,或者寻找。选择是因为熟悉的人比较多,选择哪一位,是需要考虑一下,做一个抉择的;寻找是因为一时发现自己对这个班级里的每一位似乎都谈不上熟悉,估计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已经隐隐地袭来。当同学们纷纷起身,把这第二张小纸条送给熟悉的人时,一种新的情绪一霎时就蔓延开来,因为有的同学接到了好几张纸条,但是也有几位同学先是眼巴巴地张望,希望能有人来递条子,随后就是低下头来,默默地看着只有一张自我评价和一张空白纸条的桌子。

游戏第三步:请临近的四位同学集中一下,临时组成一个小组,如果小组中有同学没有收到纸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给这位同学2、3词语的评价。交流之后每位同学都在最后一张纸条上写下对这两个评价之间差异的思考,然后把最后一张纸条交给老师。

宣布临时组成小组的时候,个别同学是松了一口气的,因为毕竟也可以得到评价了。但是实际上在写对这两次评价的思考的时候,这一批同学一般不会把重点放下这上面的,更多的是思考我为什么没有收到“评价”?

这项心理游戏,虽然是需要团体的协作才能完成,但是实际上还是指向个人的。每位同学在第二步结束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收获,第三步主要是处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给部分没有收到他人评价的同学一个回旋的余地,第二让全体同学都能够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否则转瞬即逝。所以,我没有当场宣布什么“结果”,而是带着一包纸条,静静地离开了教室,把剩下来的时间留给同学们继续回味思考。

在办公室里,我把收上来的纸条内容做了筛选和梳理。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组:两次评价大体相同,没什么太大出入的同学,情绪比较积极

赵:差不多,不用改  耶!

钱:真正的好朋友才真正滴了解到真实的我!

孙:别人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差不多。或许做的与想的有时已差不多。

李:基本一致;我不仅仅是“方”的,还是“圆”的,“方方圆圆”……

周:我自己的认识和别人的想法几乎一致,我还算比较清楚地认识自己。以后还可以完善自己。

吴:还是同桌好,“日久生情”。个性极不相同的家伙,融合得还不错。

郑:能让别人这样评价我,我很高兴,但只有我知道我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缺点,我会努力改正,成为别人评价(中)的人。

这一组同学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做法得到了同学的肯定,这应该会强化这些同学的自我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

第二组:两次评价有差异,能积极对待、或者辩证思考的同学

王:争取兼而有之。

冯:所表现出的和自己认为的差不多,只是自己认知和别人认知的角度不同,同时也很高兴有人评价我。我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陈:形容人的词语很多,有好有坏,对自己的形容,和他人对我自己的形容要是一样的太不容易了,除非一个人的特点很明显,所以一个人总是有多面性的,有外表和内心的特点。要真正地认识一个人,需要时间来磨合。

褚:某同学(同桌)较为了解我“黑暗”一面,其他同学还没有发现我坏的一面,隐藏很好啊。

卫:和善;外表冷漠,内心火热……看来本人略行了“闭关锁自”政策啊……

蒋:自己内心想的、做的、别人对你的看法:三者间往往区别很大    负面可能会造成误会。

沈:看来我真的很二,不过看来我还是表里不一,争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方能得大众和自己的认可。

韩:对于最本质的品质,在一两个月的时间不太能完全理解。并且一开始总归要首先表现出自己阳光的一面,不用太关心,通过时间的交流,总归会认识全面的。

杨:我认为我们有时对于同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人是有两面性的,往往我们更多看到一面,却没有发现那另一面。

鲁: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韦:每人的观念上有所不同。

昌:1别人不想说出(我)自己缺点,于是只写优点。2和别人角度不同,对待事情的态度也不同。3自己客观认识自己不足。

马:要全面发展,多方面共同进步。

苗:我要更活跃,更有自信,更好地融入集体。

凤:自己评价与别人评价出入很大。自己对于自己不会过分去夸自己的优点。关注的更多是不足。而(现)在仅仅相处两个月,很多缺点还没有暴露。正视缺点,发掘长处。

这一组同学虽然没有得到同学的全面肯定,但是他们能够积极面对,辩证看待,所以即使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不同,这些同学也会因为面对负面评价时的良好态度,从这些负面评价中获得正能量。面对负面评价时,这种态度和做法无疑是有价值的。

第三组:两次评价有差异,很疑惑的同学

花:没人关注我的内在么?我很深沉……

方:自己认识得更为客观准确,别人仅停留在表面。

俞:我还有优点,没听说过啊。尽听别人说好多人骂我啊。不清楚,不了解。

这一组同学在不同的评价面前或者选择了坚持自我,或者选择了听之任之。评价不会因此而改变,这样的疑惑还会在下一个时间节点来到我们面前,那时可能这些同学还会继续疑惑,但是在这两次疑惑之间,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促动,个人的进步恐怕是比较困难的。

过了一段时间,为了配合班级学生干部换届选举,我们开展了一场面向全班同学的民意测评,一来考察学生干部,二来通过同学们的评价发现人选。既有测评,就有高下,有了上一次活动的基础,班级全体学生干部都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测评结果了。

在这一案例学生一方面直接面对了各种超出心理预期的外部评价,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思考了什么样的外部评价是对方能够接受的,提高了表达能力。

(三)亲子交流案例

班主任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往往因为身份和视角的原因,不够完整,所以试试听取家长对学生评价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家长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一来可以丰富我们对学生的认识,二来也丰富了学生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认识。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从整体上来看,也可以分成鼓励为主的积极评价和批评为主的消极评价。在家庭环境下的评价因为没有非家庭成员在场,所以相对来说以批评为主,往往指出问题,提出要求,但是在学校环境下的评价因为有非家庭成员在场,所以又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这两种评价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一种评价能够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它们的作用就是值得肯定的,反之则不然。

在具体操作中,班主任既可以借助已有的一些节庆日来开展亲子交流活动,也可以创设一些机会来组织亲子交流活动。比如在2012级高一1班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就借助感恩节开展了一次“母亲节的感恩与祝福”活动。活动先以学生代表上台表达对父母亲的感恩引入,再以集体朗读《母亲节的感恩与祝福》为提升,来引导学生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073633